卡马西平致肝炎一例

卡马西平致肝炎一例

一、卡马西平引起肝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罗彬彬[1](2021)在《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搜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住院患者住院资料,对其致敏药物、住院时间,治疗药物剂量,并发症、预后等回顾性分析,总结TEN的发病规律、诊治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期间,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江西省烧伤中心)的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39例患者中,男性23人,女16人,年龄均数57.6±17.0岁,其中年龄大于50岁的病例有28人。可疑致敏药物中以未知致敏药物的最多,其次为中草药类及头孢类药物。并发症中肝脏及肾功能损害最常见。SCORTEN评分超过3分有10例,其中有4例出现死亡,所有评分实际死亡率较预计死亡率均明显下降。39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患者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TEN患者确诊后及时转送至烧伤科专科病房是治疗的关键;早期血小板明显降低可能提示TEN患者预后差,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吴盼倩[2](2020)在《372例住院药疹病例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回顾性研究2016-2018年皮肤科住院药疹病人的致敏药物特征、临床特征、住院费用等资料,为加强合理用药意识、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6-2018年云南省综合三甲医院皮肤科住院药疹病人的性别、年龄、药疹类型、入院时间、用药原因、致敏药物种类、数目、药物开立方式、给药方式、基础病史及过敏史、黏膜累及情况、合并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方法情况、系统累及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资料,将上述资料分为轻型药疹组、重型药疹组和<30岁、31-60岁、61-90岁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使用EXCEL软件收集资料,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 果]1、372例药疹病例主要发生于21-70岁人群。男性43.3%,女性56.7%。轻型药疹组与重型药疹组年龄及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轻型药疹占73.1%,重型药疹占26.9%,轻型药疹中最常见的是发疹型药疹(54.0%),重型药疹中最常见的是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41.0%)。无论轻型药疹还是重型药疹季节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3、呼吸系统疾病(37.6%)为主要的用药原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最多有33.6%;其次12.1%因皮肤黏膜系统疾病、7.5%因神经精神疾病用药致敏。可疑致敏药物中排名前三的为中药(57.4%);抗菌素(49.3%);非甾体类抗炎药(18.3%)。35.2%病例单一用药致敏,48.1%使用药物超过1种。40.1%为自行用药,轻型药疹组自行用药为主而重型药疹组以非专科医生开立为主(P<0.017)。重型药疹组以多种药物致敏为主(P<0.05)。无论轻型药疹组还是重型药疹组均以口服用药为主。致敏药物中中药以中成药(50.6%)及自行用药(50.6%)为主。抗菌素以β-内酰胺类(62.7%)及非专科医生开立为主(44.0%)。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酚氨加敏片(38.2%)及自行用药为主(66.2%)。4、轻型药疹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8.0(7.0,10.0)天和4009.2(3374.2,5149.9)元,重型药疹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0.0(8.0,14.0)天和6490.8(4418.7,8475.0)元。重型药疹组比轻型药疹组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及更多的住院费用(P<0.05)。5、重型药疹组黏膜累及、伴随症状及体征、心电图异常多于轻型药疹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重型药疹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蛋白阳性率、空腹血糖值、钠离子浓度高于轻型药疹组(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红细胞、白蛋白、间接胆红素、钙离子、氯离子浓度低于轻型药疹组(P<0.05)。372例病人中有73例病例行EBV检测,40例病例行CMV检测,轻型药疹组和重型药疹组EBV 阳性率分别为25.8%和45.2%,CMV阳性率分别为7.1%和3.8%,两组病毒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6、重型药疹组合并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贫血、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空腹血糖升高、电解质紊乱病例数多于轻型药疹组(P<0.05)。轻型药疹组有53.3%的病例有基础病史,重型药疹组有62%的病例有基础病史,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重型药疹组基础病史中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病例数多于轻型药疹组(P<0.05)。7、重型药疹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高于轻型药疹组(P<0.05),轻型药疹组抗组胺药的使用率多于重型药疹组(P<0.05)。8、<30岁组、31-60岁组、61-90岁组药疹类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30岁组女性比例高于31-60岁组(P<0.017)。轻型药疹组31-60岁组因皮肤黏膜疾病用药的病例多于61-90岁组(P<0.017);31-60岁组基础病有甲状腺疾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多于<30岁组(P<0.017);61-90岁组基础病有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多于<30岁组(P<0.017)。重型药疹组<30岁组和31-60岁组因抗菌素使用致敏的病例多于61-90岁组(P<0.017);31-60岁组和61-90岁组基础病有高血压的病例均多于<30岁组(P<0.017);61-90岁组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多与<30岁组(P<0.017)。[结 论]1、最常见的轻型药疹是发疹型药疹,最常见的重型药疹是多型红斑型药疹。2、最常见的用药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重型药疹较轻型药疹多因神经精神疾病用药致敏。3、排列前三名的致敏药物为中药、抗菌素、非甾体类抗炎药。4、非甾体类抗炎药更常引起轻型药疹,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为主)更常引起重型药疹。5、重型药疹常见多种使用致敏情况,并多以非专科医生开立为主;轻型药疹常见一种用药致敏情况,并以自行服用为主。6、中药的的开立方式以自行服用为主,常见中成药致敏;抗菌素的开立方式以非专科医生为主,最常见致敏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开立方式以自行服用为主,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酚氨加敏片。7、重型药疹相比轻型药疹会出现更多的内脏系统累及,超过一半的病例有基础病史,以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为主,重型药疹较轻型药疹有更多的病例基础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8、轻型药疹治疗中注意>30岁人群低蛋白血症的管理,重型药疹治疗中警惕61-90岁人群肾功能异常情况。对所有病例需要注意高血压的管理,针对高血压患病人群提高合理用药意识。9、扩大病毒检测率,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王玮[3](2020)在《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住院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并发症、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进行整理、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本病,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诊断为TEN的住院患者,共计24例。整理临床资料,计算SCORTE评分和预期死亡数,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组,比较各组间的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评估各治疗方法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患者24例,男女比为1:1,除外其中2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53.04±21.26岁。2.24例患者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为6例(25%),主要为青霉素类。3.24例患者中既往有基础疾病者19例(79.17%),主要为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及糖尿病。4.24例患者中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的有20例(83.33%),常见的药物为抗生素类15例(62.5%),解热镇痛药8例(33.33%)。抗生素主要为头孢及青霉素类药物。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疹及发热为首发症状,分别为12例(50%)及8例(33.33%)。24例患者均有黏膜损害,其中口腔黏膜损害16例(66.67%),双眼结膜炎15例(62.5%),外阴损害11例(45.83%)。6.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常规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空腹血糖偏高。皮肤糜烂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7.并发症:出现肺部感染3例(12.5%);类固醇继发高血压3例(12.5%);类固醇性糖尿病1例(4.17%);神经兴奋1例(4.17%);阴道粘连1例(4.17%);泌尿系感染1例(4.17%);腹膜炎1例(4.17%)。8.死亡率:根据SCORTEN评分系统,总预期死亡4.9例,实际死亡2例(P>0.05)9.治疗:22例患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6例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I组),6例常规量激素治疗(II组)。I、II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4.31±2.67天、4.67±1.86天,(P=0.178);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6.31±4.13天、6±5.25天,(P=0.319);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7.31±2.36天、6.5±2.59天,(P=0.874),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与常规治疗量相比,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均>0.05)。另外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7例(GC组),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15例(GC+IVIG组)。GC组及GC+IVIG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3.71±1.98天、4.73±2.63天,(P=0.273);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5.42±4.83天、6.21±4.50天,(P=0.838);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7.14±3.48天、7.07±1.83天,(P=0.052),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与单用激素相比也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均>0.05)。根据入院至初始应用IVIG的时间分A组(1-3天,N=8例)及B组(4-6天,N=7例)。A、B两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3.0±0.93天、6.71±2.56天,(P=0.027);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6.13±5.46天、6.33±3.33天,(P=0.292);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6.75±2.12天、7.43±1.51天,(P=0.368),入院3天内应用IVIG可有效缩短体温下降时间(P=0.027),但未能明显缩短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0.05)。结论:1.TEN的常见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其中抗生素主要为头孢类及青霉素类。2.TEN的临床表现常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还有发热、黏膜损害等,黏膜受累常见依次为口腔、眼部及外阴。3.TEN暂无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但可伴有多系统损伤,且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为继发感染、类固醇性高血压、糖尿病等。4.SCORTEN评分可有助于预测预期死亡率。5.TEN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与激素常规治疗剂量相比,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也不能明显缩短病程;入院3天内应用IVIG可有效缩短体温下降时间,不能明显缩短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

陆晓君[4](2019)在《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多中心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对22例TEN患者,在排除结核、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后,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25mg/次(首剂加倍),皮下注射,1次/3天,连续6~8次,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抗炎、保肝及各种对症支持治疗。评估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临床症状、肝肾功能、不同阶段DASI评分、DASI50、DASI75、DASI90改善情况、外周血TNF-α和疱液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等,应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痊愈出院。除了2例合并感染,其余20例患者在首次治疗24-60小时内体温控制,并于48~120小时恢复正常;22例患者在治疗后24~48小时内控制水疱新发,48~96小时后皮肤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暗紫色,2周恢复正常;转氨酶2~4周内恢复正常,肌酐在3~14天后得到控制。DASI评分从治疗前的53.64±8.67降至治疗3周时的2.05±1.21(p<0.01),治疗3周时DASI50、DASI75、DASI90改善比例分别为 100%、100%、90.9%(p<0.01),外周血TNF-α值从治疗前的(33.95±27.9)pg/ml降至恢复期的(2.17±0.75)pg/ml(p<0.01),治疗前疱液TNF-α:6.4~338.6 pg/ml,中位数67.7 pg/ml,疱液/外周血TNF-α比值:1.83~28.2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各种急性不良反应。结论:TNF-α拮抗剂是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有效及安全的药物。

周芳伊[5](2019)在《HLA-B*1502基因检测指导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及成本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口服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行HLA-B*1502基因检测,分析HLA-B*1502基因与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相关性,从而评价HLA-B*1502基因检测应用于口服卡马西平癫痫患者的安全性。通过成本效果分析,评价HLA-B*1502基因指导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的经济性。方法于2016年01月2017年04月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皮肤科住院的符合入组条件的癫痫患者进行登记入组,提取患者外周血DNA,送至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进行测序,分析其基因型与药疹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于2017年05月2018年04月对同院神经内科口服卡马西平和口服丙戊酸钠符合入组标准的癫痫患者进行登记入组,设置对照组A方案(口服卡马西平)、B方案(口服丙戊酸钠)和基因指导组C方案(HLA-B*1502基因检测阴性口服卡马西平),运用跟踪随访及调查问卷的方法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依从性与费用情况。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期间符合入组条件的癫痫患者共105例,通过Pearson卡方值检验所有入组患者的性别(P=0.522)、城乡分布(P=0.569)、年龄(P=0.565)、病因(P=0.968)、发作类型(P=0.458)均与HLA-B*1502基因检测结果无相关性(P>0.05)。2.HLA-B*1502基因检测总阳性率为14.29%(15/105),所有入组癫痫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药疹,药疹发生率为11.43%(12/105),其中轻型药疹发生率为6.67%(7/105),中重型药疹发生率为4.76%(5/105);HLA-B*1502基因阳性者药疹发生率91.67%(11/12),阴性者药疹发生率8.33%(1/12);未发生药疹组HLA-B*1502基因阳性率3.81%(4/105),阴性率88.57%(93/105)。3.本研究发现,发生药疹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为0.052±0.034年(即6-30天),未发生药疹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为1.75±1.08年,二者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9.335,P<0.01)。4.第二部分研究发现基因指导C方案与对照A方案、B方案在性别(P=0.118)、年龄(P=0.752)、城乡分布(P=0.063)及病程(P=0.993)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基因指导C方案的总有效率比A方案的总有效率要高(P=0.04),同时比B方案的总有效率也要高(P=0.034),对照组中B方案的总有效率比A方案的总有效率要高(P=0.006),三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基因指导C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值7822.99元与A方案12253.89元、B方案12165.01元相比更经济,三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有意义(T=7.347,P=0.018<P=0.05)。结论1.卡马西平所致药疹一般发生在用药后1个月内,并与HLA-B*1502基因存在强相关性。2.HLA-B*1502基因指导抗癫痫治疗更安全,成本效果更好。

周先晟[6](2018)在《江西省近20年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近20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江西省内重症药疹诊治及预后变化规律,以提高重症药疹的诊疗水平。方法:分别选取19992004、20122017年前后各5年作为两个代表时间段(以下分别简称为早年组与近年组),搜集整理这两个节点内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所有重症药疹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针对年龄、性别、致敏药物、用药原因、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等)、住院时间、预后转归、SCORTEN评分等方面进行描述,并针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早年组重症药疹26例,近年组重症药疹78例。男女发病比例早年组为1.17:1,近年组为1.29:1;平均发病年龄早年组32岁,近年组平均51岁;两组平均发病年龄最大均为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ED),平均年龄分别为40.1、64.4。2.用药原因及致敏药物:重症药疹用药原因早年组前三为感染、癫痫、疼痛;近年组用药原因前三为感染、痛风、疼痛。致敏药物早年组前三为抗生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近年组前三为抗生素、抗癫痫药物、别嘌呤醇。3.临床症状:两组重症药疹瘙痒均为最常见症状,其中ED瘙痒症状最多见。第二是黏膜损害,口腔受累最多见,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松解型(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比其余三型更多见。第三为疼痛和发热,早年组为疼痛(占38.5%),近年组为发热(占53.8%)。4.实验室指标:实验室异常指标前三位早年组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近年组为WB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NE%。早年组肝功能异常最多见于TEN型药疹,其次为ED,肾功能指标异常最多见于ED。近年组肝肾功能异常最多见于ED,创面细菌培养(+)多见于TEN,血钾降低最多见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5.潜伏期:平均潜伏期早年组为12.73天,其中ED最长(16.27天),AGEP最短(1.33天);近年组为11.14天,最长为ED(18.88天),AGEP则最短(1.71天)。6.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早年组为13.08天,近年组为11.31天。TEN平均住院时间最长,早年组与晚年组分别为16.17天和15.38天。AGEP平均住院最少,分别为7.36天和4.67天。7.并发症:早年组合并症最多见的为药物性肝炎(30.8%),肺部感染和肾炎(均为7.7%)。近年组合并症前三位为药物性肝炎(51.3%)、药物性肾炎(19.2%)、肺部感染(15.4%)。两组中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肾炎发病最高均为ED。8.治疗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按甲泼尼龙计算)早年组25例,初始平均剂量为57.2mg/d,其中ED在平均使用时间、初始平均剂量均为最多。近年组66例,初始平均剂量为52.33mg/d,其中TEN初始平均剂量最大,ED平均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早年组无,近年组有2例TEN使用。使用抗生素治疗早年组3例,近年组19例,使用排名前三位为大环内酯、喹诺酮、头孢菌素。9.转归:早年组26例患者22例好转,3例未愈,1例自动出院,其中ED好转率最低;近年组78例患者62例好转,14例未愈,2例自动出院;SJS和AGEP的好转率要高于TEN和ED(P<0.05),DRESS好转率最低。10.SCORTEN评分:早年组和近年组TEN较SJS高,近年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江西重症药疹近5年较21世纪初呈明显升高趋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服药发生重症药疹机率升高。感染是重症药疹首要用药原因,抗生素为首要致敏药物。其他较常见的为精神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别嘌呤醇近5年致敏例数增多。2.瘙痒是重症药疹最多见症状,其次为黏膜损害,其中口腔受累最常见,SJS型和TEN型重症药疹黏膜受累明显多于其他类型重症药疹。3.白细胞指标异常和肝肾功能损害为重症药疹最多见的检验指标异常,其中肝功能异常除了AGEP其余四型均常见,ED容易同时出现肝肾功能受损,TEN创面经常出现继发细菌感染,AGEP多仅仅表现为白细胞计数的增高和低钾血症。4.近20年住院时间最长的为TEN,潜伏期最长为ED,预后上ED最差,TEN其次,AGEP预后则最好。5.近20年最常见并发症为药物性肝肾损害及继发感染,药物性肝炎易发生在除AGEP以外的各型重症药疹,其中ED最易同时合并肝肾损害,TEN最易合并感染。6.早期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症药疹非常必要,推荐初始剂量甲泼尼龙50mg/d以上,21世纪初ED激素使用周期长,剂量大,近5年使用周期及剂量最长为TEN,ED为第二位,此2型药疹需关注长期治疗引起的副作用。SJS应针对皮损及全身状况评估后再决定用量,而AGEP可快速减量。IVIG有一定疗效,但价格高昂难以普及。抗生素的使用应谨慎,可考虑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相对致敏情况较少。

黄琪[7](2015)在《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文献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文献,查阅到相关文献49篇,共计55例患者。对患者因素和用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重症药疹患者47例,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药疹合并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45例次,占总例次数(137例次)的32.8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24 d,24 h内停药治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合并多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可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特征,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陈泽莲,徐珽,吴逢波,唐尧,张山川[8](2007)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国内报道的102例卡马西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5.3%),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合并用药易导致不良反应,16.7%的患者联合使用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1h后。结论:患者的个体差异、合并用药等因素均能导致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发生。

姬玉萍,张艳[9](2007)在《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文中指出

崔宝珠,唐军[10](2004)在《卡马西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护理》文中认为近年,卡马西平临床严重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通过检索1994年-2003年国内相关文献,就其主要报道进行归纳,并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防治。

二、卡马西平引起肝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卡马西平引起肝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和评估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评估标准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年龄及病例数
    3.2 致敏药物及就诊时间
    3.3 临床特点
    3.4 实验室检查
    3.5 SCORTEN评分
    3.6 治疗与预后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372例住院药疹病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苔藓样型药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多中心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最新研究趋势
    2、本次研究内容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实验室检查
    3、治疗方案
    4、评价指标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总体情况
    2、DASI评分及DASI改善指数
    3、治疗前后不同体液的TNF-α值比较
    4、随访结果及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药疹的非糖皮质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HLA-B*1502基因检测指导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及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第一部分 HLA-B*1502 基因检测指导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LA-B*1502 基因检测指导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表
课题资助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江西省近20年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与中英文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及分型
    2.2 方法
        2.2.1 资料搜集
        2.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3 判定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重症药疹患者整体情况的分析
        3.1.1 一般资料
        3.1.2 致敏药物及用药原因分析
    3.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3.2.1 临床症状
        3.2.2 实验室指标
    3.3 住院资料分析
        3.3.1 潜伏期分析
        3.3.2 住院时间分析
        3.3.3 并发症分析
    3.4 治疗资料分析
        3.4.1 一般治疗
        3.4.2 糖皮质激素
        3.4.3 抗生素
        3.4.4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3.5 预后分析
        3.5.1 转归
        3.5.2 SCORTEN评分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7)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 2 方法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年龄分布
    2. 2 患者的原患疾病、过敏史
    2. 3 卡马西平的剂型及用药情况
    2. 4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出现的时间分布
    2. 5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累及器官和( 或) 系统及临床表现
    2. 6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治疗与预后
3 讨论
    3. 1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发生机制
    3. 2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与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的关系
    3. 3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与既往过敏史关系
    3. 4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与药物剂型、给药方案的关系
    3. 5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与发生时间的关系
    3. 6 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原因

(8)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
    2.3 合并用药情况
    2.4 ADR发生的时间
    2.5 ADR的转归
3 讨论

(10)卡马西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重症皮肤黏膜损害
    1.1 病例报道
        1.1.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1.2 剥脱性皮炎
        1.1.3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1.2 护理要点
        1.2.1 及时发现早期过敏表现
        1.2.2 加强皮肤黏膜护理
        1.2.3 加强营养护理及治疗
        1.2.4 防治各种并发症
2 心脏损害
    2.1 病例报道
    2.2 护理要点
3 肝损害
    3.1 病例报道
    3.2 护理要点
4 神经系统损害
    4.1 病例报道
    4.2 护理要点
5 血液系统损害
    5.1 病例报道
    5.2 护理要点

四、卡马西平引起肝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D]. 罗彬彬. 南昌大学, 2021(01)
  • [2]372例住院药疹病例回顾性研究[D]. 吴盼倩.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3]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D]. 王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多中心临床观察[D]. 陆晓君. 苏州大学, 2019(02)
  • [5]HLA-B*1502基因检测指导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及成本效果分析[D]. 周芳伊. 南华大学, 2019
  • [6]江西省近20年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D]. 周先晟. 南昌大学, 2018(09)
  • [7]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文献分析[J]. 黄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01)
  • [8]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陈泽莲,徐珽,吴逢波,唐尧,张山川. 中国药房, 2007(11)
  • [9]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J]. 姬玉萍,张艳. 四川精神卫生, 2007(01)
  • [10]卡马西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护理[J]. 崔宝珠,唐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4(02)

标签:;  ;  ;  ;  ;  

卡马西平致肝炎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