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安复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安复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一、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亮,马润然,刘方洲,李伟霞,王晓艳,张辉,陈盼盼,贾文汇,牛璐,王炎,唐进法[1](2021)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CHB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对比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20年4月以前公开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上的文献,提取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对比单用恩替卡韦治疗CHB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总共纳入30篇文献,其中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联合治疗组)1 528例,恩替卡韦组1 4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应用比单用恩替卡韦治疗CHB,在治疗3、6、12个月时,对增加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与降低层黏连蛋白(LN)水平均存在明显优势(P<0.05);有8篇文献报道了头晕、消化道不适等轻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对比单用恩替卡韦治疗CHB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CHB比单用恩替卡韦在临床疗效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仍需要高质量大样本RCTs进一步验证。

张明发,沈雅琴[2](2019)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苦参碱多种途径给药(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都有较好的疗效。氧化苦参碱的临床疗效与剂量和用药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用药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注射给药的疗效快于口服,因此治疗开始时可注射给药,随后改为口服给药以持续提高疗效。氧化苦参碱除直接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作用外,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间接增强机体清除和抑制病毒的能力,这可能是其治疗乙型肝炎疗效持续稳定的作用机制。

张明发,沈雅琴[3](2019)在《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氧化苦参碱(如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都能增强拉米夫定、干扰素或甘草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使疗效稳定持久。氧化苦参碱凭借其自身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以及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机制,提高不同类型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综述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文献,并对其增效作用做了分析。

梁宁[4](2019)在《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并最终导致死亡。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苦参类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抑制等作用,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是,在最新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并未对任何中医药治疗进行推荐。本研究将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以期得出疗效和安全性的可靠性结论,同时对临床证据进行偏倚误差矩阵的方法学探究。研究方法(研究一)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不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089)。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措施为苦参类制剂,不限制剂量疗程等,排除含有苦参的中药复方,对照措施为不治疗或安慰剂,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文献信息不全者采用打电话或发邮件的方式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采用TSA软件计算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并在未达到所需样本量进行统计学显着性界值矫正。观察森林图并结合I2统计量评估异质性。通过观察漏斗图结合统计学检验的方法检测发表偏倚。采用GRADEpro GDT软件制作证据概要表。(研究二)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其他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106)。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对照类型为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抗病毒、免疫抑制、或保肝治疗药物,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资料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合并、TSA分析、敏感性和亚组分析、GRADE评价方法与研究一方法一致。(研究三)以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为例,采用误差矩阵工具对中医药临床证据概览进行了探索性评价,并对未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的改进意见。数据来源为研究一和研究二中纳入的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检索到的相关meta分析。三维误差矩阵构建包含四个步骤;1)评估系统误差风险。考虑证据类型和各类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2)评估随机误差风险。参照Cochrane手册计算各结局指标效应量的标准误;3)评估设计误差风险。依据临床重要性和相关性,对结局指标进行排序。同时考虑研究人群选择、干预措施设置、对照措施设置、研究场所和中心、研究类型(解释性/实用性)、研究结构(平行/交叉)、研究目标(优效性/劣效性/等效性)、和数据分析单位等可能影响设计误差风险的因素;4)依据前三个步骤评估结果,采用Excel表,分别以随机误差(x轴)、系统误差(y轴)和设计误差(z轴)构建三维误差矩阵图。结果(研究一)(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796篇后,排除文献323篇,436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未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属于随机对照试验,因信息不全仍在等待列表,最终纳入35项随机对照试验(37篇文献),共3556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项试验评估了全因死亡率,两组均未出现死亡。10项试验评估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获得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死亡率或发病率的数据。19项评估了非严重不良事件的试验中,9项试验两组事件发生率均为0,剩余10项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苦参类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RR1.10,95%CI 0.76 to 1.59;I2=49%;10项试验,1050人);对于血清HBV-DNA和HBeAg阳性检出率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组阳性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HBV-DNA阳性检出率:RR 0.61,95%CI 0.55 to 0.68;I2=56%;29项试验,2914人;HBeAg阳性检出率:RR 0.71,95%CI 0.66 to 0.76;I2=19%;20项试验,2129人)。对非严重不良事件分开报告分析,苦参类制剂组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症状、疲劳、尿黄、黄疸的风险、降低腹胀的风险。后验性ALT复常率meta分析显示苦参类制剂组ALT复常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RR 1.32,95%CI 1.21 to 1.44;I2=15%;8项试验,739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非严重不良事件mmeta分析尚需纳入更多试验,而血清HBV-DNA、HBeAg、、ALT复常率的meta分析达到了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表明与口服胶囊和混合给药途径相比,静脉滴注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二)(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排除符合文献后剩余119篇,109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为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而暂未纳入,最终纳入10项试验,涉及898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0项试验中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包括胶囊口服、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疗程为1到12个月不等。对照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干扰素、硫普罗宁、胸腺肽和其它中药。未获得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发病率的数据。其它疗法相比,苦参类制剂对非严重不良事件(RR0.86,95%CI0.42to1.75;I2=0%;2项实验,163人)和血清HBV-DNA阴转((RR 1.14,95%CI 0.81 to 1.63;I2=92%;8项试验,719人)的效果尚不清楚。而苦参类制剂可能有助于血清HBeAg的阴转(RR 0.86,95%CI 0.75 to 0.98;I2=43%;7项试验,588人)及增加ALT复常率(RR 1.40,95%CI 1.13 to 1.73;I2=24%;4项试验,375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所有meta分析均未达到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P=0.002)、以及对照药物的设置(P<0.00001)可能对血清HBV-DNA阴转的效果产生影响。(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三)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相关meta分析进行评估,虽然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的研究类型证据等级相对较高,但ROB评价和严格评价发现所有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较低,系统偏倚风险较高;在meta分析证据等级水平下,对于全因死亡和非严重不良事件,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存在显着风险(SE=0.36和SE=0.35)。对于严重不良事件结局,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风险为中等风险(SE=0.22)。对于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和血清HBeAg 阳性检出率,随机误差风险为低到中等风险(SE<0.16和SE<0.21)。此外三维矩阵图中存在大量灰色断层,表明当前研究存在设计误差风险,主要体现在研究人群诊断和纳入标准不清晰合理,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设置不清楚恰当、研究中心为单中心、研究无法判断为采用了优效性和实用性设计。结论和意义对临床实践的意义:当前临床试验多缺乏临床相关结局指标的数据,如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乙肝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苦参类制剂在HBV-DNA和HBeAg阴转及ALT复常率方面效果更好,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暂未发现存在差异;与其它药物相比,苦参类制剂HBeAg阴转和ALT复常效果可能更好,暂未发现存在HBV-DNA阴转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苦参类制剂对于抑制病毒复制及改善肝功可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能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发生率尚不清楚。对未来研究的意义: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对苦参类制剂对临床终点结局的影响进行评估。三维误差矩阵图显示当前研究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设计误差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未来研究可从降低三个误差维度风险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以提高未来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维误差矩阵工具可作为证据合并和GRADE评估的补充方法,对证据整体进行概览,具体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

孙涛,杜凤梅[5](2019)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双环醇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双环醇治疗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双环醇,研究组口服双环醇联合肌肉注射苦参素注射液,均治疗48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24周及48周时HBe Ag及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前Ⅲ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 0%(94/100)高于对照组80. 0%(80/100)(P <0. 05);治疗24周及治疗48周研究组HBe Ag(41. 0%、91. 0%)及HBV-DNA(43. 0%、89. 0%)转阴率高于对照组[(25. 0%、77. 0%)、(28. 0%、76. 0%)](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AST、ATL、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LN、Ⅳ-C、PCⅢ、H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环醇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HBe Ag及HBV-DNA转阴率,改善疾病治疗效果,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孙曦,王洪旗,龚一竹,刘庆德,肖璐[6](2018)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血清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蛋白肽和Ⅳ型胶原及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观察组分别为81.8%(45/55)、40.0%(22/55),对照组分别为63.6%(35/55)、18.2%(10/5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促进HBV-DNA和HBeAg转阴。

黄宇,邓鑫,梁健[7](2018)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目前已有诸多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综述文章,但多是分别单纯的罗列出中医和西医各自的治疗进展,尚未有真正研究"中西医结合"者。而纯粹从药物角度出发,仅针对乙肝肝纤维化的文章更是罕有。该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综述近十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将历年来各家各门的经验方法加以分类、归纳和总结,最终得以把握其历史脉络,并预测其发展方向。传统经方联合有效抗病毒药物是当今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热点和重点,而中药单体联合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则是其中卓有成效的方法,无疑是今后抗乙肝肝纤维化的必然趋势。

骆民军,俞永江[8](2018)在《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03/2017-06于诸暨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IFN-α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IFN-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持续治疗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疗效、肝纤维化和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显着高于参照组(83.33%vs 47.9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前层黏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AST、ALT、LN、HA和PCIII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D4+和CD8+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K和CD4+水平均有所提高,实验组患者CD8+水平降低(P<0.05),但参照组患者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K、CD4+和CD8+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控制纤维化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叶艳菊,俞建平,叶军[9](2016)在《苦参素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苦参素辅助治疗乙型肝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5例已确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治疗组174例, 对照组171例, 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加用苦参素, 比较实体瘤近期疗效、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变化, 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在KPS评分方面, 治疗组疗效更佳(Z=-3.296, P<0.05);实体瘤近期疗效方面治疗组更显着(χ2=4.676, P<0.01);治疗组免疫功能得到显着改善(组内:t(治疗组:CD3)=2.544, t(治疗组:CD4)=2.446, t(治疗组:CD8)=2.745, t(治疗组:CD4/CD8)=2.873, t(治疗组:NK)=2.542, t(对照组:CD3)=2.614, t(对照组:CD4)=2.337, t(对照组:CD8)=2.545, t(对照组:CD4/CD8)=2.336, t(对照组:NK)=2.672, P<0.05;组间:t(治疗后:CD3)=2.947, t(治疗后:CD4)=2.846, t(治疗后:CD8)=2.943, t(治疗后:CD4/CD8)=2.879, t(治疗后:NK)=2.798, P<0.01)。治疗组在ALT、HBV-DNA、AFP改善方面, 疗效均更显着(组内:t(治疗组:ALT)=2.676, t(治疗组:HBV-DNA)=2.682, t(治疗组:AFP)=2.611, P<0.01, t(对照组:ALT)=2.556, t(对照组:AFP)=2.523, P<0.05, t(对照组:HBV-DNA)=1.216, P>0.05;组间:t(治疗后:ALT)=2.417, t(治疗后:AFP)=2.432, P<0.05, t(治疗后:HBV-DNA)=2.674, P<0.01)。两组均出现化疗后不良反应, 均为消化系统及造血系统异常, 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白细胞下降2=46.969, χ疼痛2=46.977, χ发热2=22.499, χ恶心、呕吐2=88.749, P<0.05)。结论苦参素辅助治疗HBV相关PHC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能显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二、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CHB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方法
        1.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2 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与纳入文献特征
    2.2 偏倚风险评估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比较
        2.3.2 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及ALT异常率比较
        2.3.3 两组患者LN及HA水平比较
        2.3.4 安全性评价
    2.4 发表偏倚估计
3 讨论

(2)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化苦参碱im的临床疗效
    1.1 im氧化苦参碱200 mg
    1.2 im氧化苦参碱400 mg
    1.3 im氧化苦参碱600 mg
2 氧化苦参碱静滴的临床疗效
3 氧化苦参碱口服的临床疗效
    3.1 口服氧化苦参碱200 mg
    3.2 口服氧化苦参碱300 mg
4 氧化苦参碱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5 结语

(3)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与拉米夫定联用的增效作用
    1.1 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1.2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1.3 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2 与干扰素联用的增效作用
    2.1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2.2 静脉滴注和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3 与甘草酸类药物的增效作用
4 与其他药物的增效作用

(4)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1.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
        1.3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概况
    2 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2.1 干预措施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Cochrane系统评价
        2.2 系统评价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的计算:试验序贯分析法
        2.3 基于误差风险的临床证据可视化评估方法:误差矩阵评估工具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空白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1 背景
    2 方法
        2.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策略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6 缺失数据处理
        2.7 异质性评估
        2.8 发表偏倚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2.12 敏感性分析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2 纳入研究特征
        3.3 纳入研究质量
        3.4 效应量估计
    4 讨论
        4.1 主要结果
        4.2 系统评价整体完成度和适用性
        4.3 临床证据质量
        4.4 系统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4.5 与已发表的meta分析的异同点
    5 结论
        5.1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1 背景
    2 方法
        2.1 纳入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策略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6 缺失数据处理
        2.7 异质性评估
        2.8 发表偏倚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2.12 敏感性分析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2 纳入试验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
        3.4 效应估计
        3.5 GRADE证据概要表(SOF表)
    4 讨论
        4.1 主要结果
        4.2 证据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4.3 证据质量
        4.4 综述开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倚
        4.5 与其他研究或综述的异同点
    5 结论
        5.1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5.2 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误差矩阵工具评估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证据的方法研究
    1 前言
    2 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三维误差定义和评估
        2.3 资料提取
        2.4 三维误差矩阵构建
    3 结果
        3.1 meta分析证据的误差评估
        3.2 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误差评估
        3.3 临床证据的误差矩阵
    4 讨论
        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4.2 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4.3 对未来方法学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5)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双环醇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3.2 检测方法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HBe Ag及HBV-DNA转阴率
2.3 肝功能指标水平
2.4 肝纤维化指标水平
3 讨论

(6)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2.2 肝功能指标
    2.3 血清HBV-DNA和HBeAg转阴率
3 讨论

(7)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抗乙肝肝纤维化的中药剂型
    1.1 单味中药
    1.2 中药单体
    1.3 中成药
    1.4 中药复方
    1.5 中药膏方
2 可抗乙肝肝纤维化的西药类型
    2.1 抗病毒药
        2.1.1 干扰素
        2.1.2 核苷酸类似物
    2.2 抗炎保肝药
        2.2.1 降酶解毒药
        2.2.2 保肝细胞药
        2.2.3 抗氧化剂药
3 中西医结合药物抗乙肝肝纤维化的组合形式
    3.1 中药联合抗病毒药治疗
    3.2 中药联合抗炎保肝药治疗
4 小结

(8)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2 治疗:
        1.2.3 评价指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H B V D N A转阴率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2.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实验动机
    实验目标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展望前景

四、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CHB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张明亮,马润然,刘方洲,李伟霞,王晓艳,张辉,陈盼盼,贾文汇,牛璐,王炎,唐进法. 重庆医学, 2021(09)
  • [2]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9)
  • [3]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9(08)
  • [4]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D]. 梁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双环醇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 孙涛,杜凤梅. 中国医师杂志, 2019(04)
  • [6]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J]. 孙曦,王洪旗,龚一竹,刘庆德,肖璐. 西部中医药, 2018(12)
  • [7]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黄宇,邓鑫,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4)
  • [8]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骆民军,俞永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08)
  • [9]苦参素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 叶艳菊,俞建平,叶军. 中国基层医药, 2016(05)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标签:;  ;  ;  ;  ;  

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安复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