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基尼系数一国二算论”

考虑“基尼系数一国二算论”

一、思量“基尼系数一国两计论(论文文献综述)

何应伟[1](2019)在《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基础型产业的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的近40年,中国人口不断地城镇化。不断涌入城市的大量人口,带来了大量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诸如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事实上,接近或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好建筑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建筑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中国建筑业发展技术含量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地改变。并且,建筑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现已经成为中国三大主要污染之一,建筑垃圾也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在当前环境危害事件频发的今天,降低建筑业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事情。因此,为了解决好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避免现有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满足目前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解决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使建筑业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文在此背景下,基于生态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为工具,构建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中国建筑业的生态效率,借此掌握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特点和演化规律,为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用SBM(至前沿最远距离模型,Slack Based Measure)超效率模型计算中国30个省份(注:由于数据获取的困难,本次研究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52016年的建筑业生态效率。在全国层面和三大区域(东、中、西部)层面对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建筑业纯技术效率以及建筑业规模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分析得出: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普遍较低,要想提高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势必要更好地规划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建筑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尤其是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且东部在建筑业生态效率、建筑业纯技术效率和建筑业规模效率方面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同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演化特征,采用HP(Hodrick和Prescott,1980)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得出: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形成了以宁夏为中心的低水平集聚区、以天津为中心的低-高集聚区,建筑业纯技术效率以河南为中心的低-低集聚区、以云南为中心的低-高集聚区,以宁夏为中心的高-低集聚区,建筑业规模效率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高-低集聚区,建筑业生态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存在下降趋势,但是纯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2)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收敛假说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区域建筑业生态效率差异性分析中,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收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筑业生态效率呈现发散趋势,建筑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出向着自身的稳态水平发展,但是区域差异不会短时间内消失,而且会在长时期存在;(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机械设备投入、能源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建筑业产值等作为建筑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建筑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明晰各个影响因素对中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建筑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4)提出提升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宏观层面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区域层面基于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性强化区域协同机制,行业层面加大中国建筑业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加强绿色建筑业技术创新等,以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主要的特色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对已有文献和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论文在构建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既考虑了建筑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经济产出情况,同时又利用清单分析法来测算由于过度的生产投入而产生的非期望产出。因此,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较前人的研究更趋完善、合理,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现状。二是在对建筑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上,根据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将SBM超效率模型应用于建筑业生态效率的评价中。SBM超效率模型既充分考虑了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又能够区分这些有效率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同时,本文还对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进行随机收敛性分析,分析表明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不会短时间内消失,而且会长时期存在。三是在对建筑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通过比较混和模型、空间固定效应模型、时间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选择出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建筑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最优拟合模型,对不同区域的建筑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来看,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建筑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具有显着差异,但是在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发现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对建筑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的带动效应,而资源消耗对建筑业生态效率具有负向的带动效应。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区域影响因素的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性。

孙宇[2](2019)在《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总书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核心内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是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一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两翼是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外交思想以一体两翼的形式在十九大报告中实现了体系化的状态。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提出是习总书记立足于整个全球整个人类的视角并且超越了常规的国家间的政治分析范式来进行思考当前全球发展治理所面临的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外交领域的一大重要创新,也是为全球治理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经济正在艰难复苏,科技革命日新月异,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各国之间的发展鸿沟逐渐加大,各国之间因利益争夺问题而兵戎相见。人们对未来寄予期望的同时对现状感到困惑,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回答和解决了人们的世纪之问。本选题以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为主线,对该论述所提出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中,深入挖掘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探究其在世界范围内成功构建的前提基础以及对当今人类社会、世界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发展局势面前、在面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时,如何让不同意识形态的、具有百年世仇的国家坐到一张谈判桌上,则必须要满足相互依存、经济体制的趋同化、共同命运、自我约束这四个基础性条件,它们是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成功实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外交方面对于构建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不仅是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紧密相连的重要理论指导,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解决世界难题的思想指南。

贺书霞[3](2011)在《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提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公共权力向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满足民众社会需求的社会政策措施,是稳定社会发展,获得合法性认同的重要方式。农民对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的可及性,是衡量我国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社会保障制度是有效的社会风险化解机制,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于满足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1世纪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以国家为主导的农民社会保障建设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未来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更取决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政府对农民真实需求的了解、把握与满足程度。本文以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缴费意愿进行了广泛调查,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需求和缴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民的经济水平是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基础,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意愿的强弱与其收入水平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同程度的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农民的参保意愿主要和经济水平、对社会保障的认知水平、学历、年龄及从事的职业、性别等因素有关,不同的因素对于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通过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法律规范的立法层次,增强制度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强制性,吸引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任和参与。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社会风险的社会功能,是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是在基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保障需求,大部分农民的保障需求已经超越了最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向更高层次的需求递进。国家的社会保障供给应针对当前农民群体分化和需求的多层次性,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不同层面的社会保障需求。生活水平不仅是经济水平的直接表现,也是社会保障需求的基础。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保障方式逐渐弱化,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基础上,对国家提供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迫切。土地对农民生存、就业、福利等的功用,虽然不具有社会保障分散风险的“社会性”本质属性,但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矛盾的制约之下,土地的保障福利功能确实不可忽视,土地既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同时,又是农民生存就业、养老的重要依靠,这就是土地在当今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条件下土地的双重功能。土地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矛盾对立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也是最低生活保障农业形态存在的根源,其出路在于逐渐剥离土地的保障功能,发展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转型中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发生的转变是当代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基础。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由土地均分转向了国家统一的、普惠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均分是保障农民公平的基本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相对收益逐渐降低,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及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是农村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社会现象,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针对不同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保障供给。我国在农民的收入水平、组织化程度低,居住分散的基本国情约束下,农民社会保障发展模式不同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在农村人口基数大的条件下的农民社会保障的过渡模式必须利用农村既有的保障资源,采用渐进式的发展路径,逐步实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从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供给主体的角度看,国家、乡村行政组织、村民是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中必不可少的主体,并且构成了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层次体系。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基层干部的组织动员是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连结力量。

程海荣[4](2009)在《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文中认为消费的历史是消费伦理观的发展、演变历史。任何消费选择都要受制于消费伦理。现代消费主义伦理观呈现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的趋向,规制消费选择的效应明显减弱,甚至起到负面作用。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一是在总结、梳理消费伦理历史演化并认真诊治现代消费伦理症结的基础上,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二是以合宜性消费伦理规范现代人的消费选择,使其合乎人类的目的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消费伦理的基本范畴,包括消费伦理的内涵、消费伦理的价值等基本理论和写作的必要性、创作背景及方法论等内容;其次,沿着中西方两条主线研究了不同时代消费伦理的流变,并指出中西方消费伦理的差别,提出中西方消费伦理的差别体现在:内在深入与外在探讨、社会关系取向与个人享受性取向、显性工具价值与隐性内在价值、标准性规定与应用性规定等方面;第三,认真总结了现代消费伦理观的症候,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对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反思,从现代消费伦理依存的基础、总体取向、消费内容延伸、现代消费伦理效应等方面作出了反思性研究。可以说这些反思对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提供了难得的思想启迪;第四,通过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消费伦理观,萃取中西方消费伦理的合理成分,并以此作为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观的理论质料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传统的合宜性原则、正义性原则、自由性原则的局限性,深入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非均衡性原则、制衡性原则;第五,在合宜性消费伦理内容选择的基础上,立足于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科学文明健康消费这三大传统内容,增加了差异消费、共生消费、中性或正外部性消费三方面内容,确定了以消费动机调节机制、教育制度、宗教文化、经济制度供给机制、制度执行机制、五维多环的合宜性消费伦理的保障和控制机制。消费伦理观是动态演化的,其时代变革的价值在于规范人们的消费选择,使之趋向合理,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只有实现与这些目标的对称性发展,消费伦理价值才能得到应有体现。

章惠峰[5](2009)在《阶层利益论 ——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社会是否和谐主要取决于社会各阶层之间是否和谐,而社会各阶层之间是否和谐又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否协调。事实上,阶级阶层利益问题一直是我党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显示出了极端的重要性,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它还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利益问题也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且阶级阶层利益理论也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始终。选择社会阶层利益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是源于对我国阶层利益过去、现状和未来的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由于阶层利益的研究有着比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它可能提升阶层利益理论研究的高度和填补、甚至更新一些阶层利益理论研究的空白,从而为丰富经济学理论做出些许贡献;另一方面,它对当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结论。本文围绕阶层利益的概念和性质尝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利益的界定和阶层利益性质的揭示,并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利益博弈模型来整合似乎零散的内容。文章分四部分八章对阶层利益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为导论。它详细地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指出文章的可能的创新之处和明显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文章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为理论篇。第二章分三个层次阐述了与阶层利益有关的一些文献。第三章,阐明了文章的理论基点和框架结构,并试图建立一个强势阶层和弱阶层的利益博弈模型,且以此作为贯穿文章内容的主线。首先对利益进行了重新定义,接着分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然后重点提出阶层利益的性质,即在同一阶层内部其利益具有一致性,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其利益具有共生性、对立性和动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社会阶层利益的二维博弈模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章,为实证篇。基本是在时间维度上,间以空间维度,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社会阶层的利益现象。第四章分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代新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和阶层利益关系的演变。第五章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嬗变,指出因此我国社会结构正向现代社会结构方向演化。以分权、放权为手段,以提高效率为指归的改革,使国家逐渐放松了原先严密控制的一些领域,由此而出现了许多自主性资源和个人自由的空间,这成为社会分化的基础。经济所有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演进的两大主导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利益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致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对脱节,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利益对立日益凸现。通过研究当前阶层利益地位和阶层意识,试图挖掘出这两者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第六章从我国传统社会和国外的几个孤立的阶层利益现象,试图总结出阶层利益方面的规律性结论,希望从中获取一点启示。第七章探讨了阶层利益与阶层意识的关系。第四部分包括第八章,是结论篇。首先通过对社会流动的分析,发现这是中下阶层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同时借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得出社会流动,尤其是垂直流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阶层利益的博弈模型来演绎我国治乱交替的历史,并提出了社会稳定的三道预警线。最终的结论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努力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其着眼点在于对强势阶层的利益攫取能力要有所规制,对弱势阶层的利益维护能力要有所扶持。努力改善社会结构、减少低层民众的数量,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满足他们的预期利益是我国社会能够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文章对利益进行的重新的界定,概括了阶层利益的性质;其二,根据阶层利益的性质特点建立了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阶层利益博弈模型;其三,提出了社会稳定的三道预警线,从阶层利益角度对治乱交替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揭示出其中的内在因素,力图得出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用的些许结论。

孙艳霞[6](2006)在《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 ——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归因与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路线是:以事物内在的矛盾为研究起点,从问题出发,围绕这些问题分析表象、探究原因、寻求解释,并最终搭建一个基于实践运用的理论体系。即以当代中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失范和无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为出发点,从教育政策的平等与人性等道德维度,对农村教育贫困根源和发展路径进行学理分析。寄希望于教育政策的道德本质、道德维度、影响因素以及教育政策合道德性路径的明郎,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问题也随之而解。反过来,城乡教育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既有助于教育政策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也是教育政策的终极伦理目标所在。 义务教育城乡差距表征着我们整个的教育系统所处的一种“无序”状态。追溯众多相互叠加的因素,“政策性”原因是根本性的。教育政策忽视了农村教育利益的存在,或者变项剥夺了农村教育利益,或者对农村教育的利益未给予应该的维护。所以,本文认为中国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一种使农村教育无法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教育政策在制造教育贫困、教育差距方面有着不可回避的影响。再进一步分析,城乡差距是教育政策道德失范的集中表现,它直接指向教育政策系统内在意义系统法则的破坏与失落,是教育政策本身内在“道德理由”和意义系统的失缺。那么,将农村教育纳入政策的分析框架,既从道德的角度思考教育政策能力的提升,再通过对教育政策道德性的理论和现实剖析,化解客观的农村教育问题,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样本文就逻辑地提出了“教育政策道德性”这一概念。 各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城乡断裂的社会状态是本研究的基本语境,在对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现状描绘之后,笔者将根本原因归于教育政策的道德性缺失。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政策道德失范的集中表现。并以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相关政策为实际案例,对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政策道德失范的集中表现进行论证。其次,言说教育政策道德性的逻辑前提是揭示政策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及相互联结的内在方式。在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一是,道德的普遍存在性和作为维度的道德之成立;二是道德性前提是教育政策多种多样的属性和前提之中的本质性的规定。接下来文章对教育政策具有的多重价值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厘清。并明确指出,对义务教育政策而言,道德维度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多重维度具有绝对的优先性。第三章是对教育政策道德内涵与维度的阐述。在道德评价方式上,教育

刘堂灯[7](2006)在《论行政公正 ——基于当代中国行政实践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的属性、社会经济基础的根本要求、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和新时期的执政宣言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整体要求看,为了维护和增进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当代中国政府都必须坚持实行行政公正。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何谓行政公正,为什么需要突出强调行政公正是公共行政的第一原则。而由于行政的施行离不开具体行政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故本文就要对行政公正的环境作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分析行政公正的主要参加人,探究行政公正在其间的具体要求,并且由于决策与执行是公共行政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因而分析行政公正过程中的决策和执行亦是本文的重要内容。最后,为了督促和保障行政公正的顺利实行和实现,本文提出了促进实现行政公正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总之,实行行政公正既非一日之功,更不是权宜之计,我们应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始终不渝地追求实行行政公正,应以追求完满的精神去开展行政工作,而又要理性地接受和容纳不尽完满的结果。

陶洁[8](2006)在《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会抑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过去的发展实践证实了的,收入差别的适度扩大虽然能够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差别过大,尤其是一部分人利用各种关系和权利牟取非法收入导致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则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或可造成社会动荡,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本文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即我国一直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并从时间上分为改革前后,具体内容上分为行业地区差距、城镇内部差距、农村内部差距、城乡差距四大类,对我国收入分配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通过分析比较,对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形式得出了几点基本认识: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应用“四次收入分配理论”透视中国的不公平、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 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与争议。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分析贫富差距制约因素与促成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层次性清楚认识基础上,初步建立关于当代中国的贫富差距的“因素体系”,即对贫富差距现象的存在和变化起作用的各个“影响因素”建立起互相联系的结构整体,形成一个“贫富差距的制约与促成因素体系”,应当说这一因素体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也作为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在分析对比美国、巴西、韩国、瑞典四国的收入分配模式之后,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其收入分配模式都是本国经济、社会现状的一个反应,有其一定的特性。在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同时,我们应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模式,由于我国当前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间的可比性较弱,因此,本文从城镇、农村、及城乡一体化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收入分配模式,并对此进行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在存在普遍争议的收入差距临界点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我国洛仑茨曲线形状、收入差距两极的变化情况、我国就业情况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分析总结出:我国收入差距已越过控制临界点,还没有达到转折临界点,我国社会经济对收入差距而言还有一定的承受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属于第三种洛仑茨曲线,低收入人群占大多数,失业人数增加,使得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具有较差的收入差距承受能力;而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社会保

汤(竹君)[9](2006)在《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 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 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

陈琳[10](2005)在《中国现代化曲折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切国家终将走向现代化,应该说现代化只有早晚之别,而无能否之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国应该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本国的具体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模式,才能更好的建设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曙光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化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应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向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这种推进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革,其发展目标也是逐步清晰和明确的,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就使中国与国际社会有了共同语言,加入WTO,按照WTO制定的规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表明中国正在迅速融入国际社会,并为国际社会所接纳,中国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其变量更多,环节更多。中国传统势力的厚重和现代化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要素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中的推进的不平衡,以及这些不平衡的叠加、互动作用,加之国际国内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曲折过程。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性,就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变迁过程,从中可以更真切的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时对世界发展的潮流有一个整体把握。为了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我们既需要理论上的创新,更需要在制度层面上的创新,有时还需要在某一个阶段有所突变,这就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化曲折性的意义所在。

二、思量“基尼系数一国两计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量“基尼系数一国两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厘定
        1.2.2 生态效率的主要研究方法
        1.2.3 建筑业效率研究评述
        1.2.4 建筑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研究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2.1 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
        2.1.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1.2 经济收敛理论
        2.1.3 绿色发展理论
    2.2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
    2.3 建筑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2.4 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区域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综合评价
    3.1 中国区域建筑业生态效率的测度与变化趋势分析
        3.1.1 全国建筑业效率变化
        3.1.2 区域建筑业效率变化
        3.1.3 省域建筑业效率变化
        3.1.4 各项效率之间的关系
    3.2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演化特征
        3.2.1 空间分析方法
        3.2.2 全局空间自相关
        3.2.3 局部空间相关关系
    3.3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时序演化特征
        3.3.1 HP滤波分析方法简介
        3.3.2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时序演化的HP滤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收敛性分析
    4.1 收敛性方法分析
        4.1.1 σ收敛
        4.1.2 β收敛
        4.1.3 俱乐部收敛
        4.1.4 随机性收敛
    4.2 中国建筑业区域差异收敛性分析
        4.2.1 建筑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4.2.2 建筑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4.2.3 建筑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4.2.4 建筑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4.2.5 建筑业生态效率的随机性收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5.1 面板计量模型的构建
    5.2 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5.2.1 全国层面分析
        5.2.2 区域层面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建议
    6.1 宏观层面
    6.2 区域层面
    6.3 行业管理层面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
    2.1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提出的国际背景
        2.1.1 世界格局快速演变对各国发展的新要求
        2.1.2 全球治理体制急需变革的客观需求
    2.2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提出的国内背景
        2.2.1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2.2.2 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要求
        2.2.3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与发展历程
    3.1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3.1.1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与共同体思想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思想
        3.1.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外交理念
    3.2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
        3.2.1 提出和形成阶段(2012年11月-2015年9月期间)
        3.2.2 拓展和深化阶段(2015年9月28日-至今)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构建前提
    4.1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1 坚持平等相待、互帮互助的合作伙伴交往原则
        4.1.2 坚持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国家共同发展目标
        4.1.3 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国家文明交流方式
        4.1.4 坚持共建共享、普遍安全的国际安全治理格局
        4.1.5 坚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经济永续发展体系
    4.2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基本特点
        4.2.1 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石
        4.2.2 以价值共同体为桥梁
        4.2.3 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4.3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构建前提
        4.3.1 经济体制趋同化
        4.3.2 相互依存
        4.3.3 共同命运
        4.3.4 自我约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5.1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5.1.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思想
        5.1.3 推进和丰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5.2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5.2.1 为国内和国际社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5.2.2 为中国与世界联动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5.2.3 为世界和平事业提供中国外交经验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外社会保障研究动态
        1.3.2 国内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
第二章 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农民社会保障相关基本概念
        2.1.1 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民社会保障
        2.1.2 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2.1.3 农民社会保障需求
    2.2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保障的风险理论
        2.2.2 社会保障的需求理论
        2.2.3 社会保障的功能理论
        2.2.4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第三章 土地保障向农民社会保障的变迁
    3.1 土地承载的保障功能
        3.1.1 土地承载的保障内容
        3.1.2 土地承载保障功能的根源
        3.1.3 土地保障功能下的农业形态:最低生活保障农业
    3.2 土地保障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矛盾与协调
        3.2.1 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矛盾
        3.2.2 土地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协调
    3.3 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渐进
        3.3.1 社会背景
        3.3.2 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异质性
        3.3.3 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契合点
第四章 农民社会保障需求
    4.1 不同群体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4.1.1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4.1.2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
        4.1.3 纯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4.2 农民社会保障的需求分析Ⅰ:以陕西省“新农合”为例
        4.2.1 参保意愿分析
        4.2.2 缴费能力分析
        4.2.3 “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发展趋势
    4.3 农民社会保障需求分析Ⅱ:以陕西省“新农保”为例
        4.3.1 参保意愿分析
        4.3.2 支付能力分析
        4.3.3 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的思考和探讨
    4.4 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农村基督教盛行的视角
        4.4.1 农村基督教的盛行
        4.4.2 基督教盛行的社会背景
        4.4.3 基督教教义与社会保障理念的契合
第五章 农民社会保障供给
    5.1 国家责任:农民社会保障供给的主导
        5.1.1 国家责任的依据
        5.1.2 国家的财政责任
        5.1.3 国家的管理责任
    5.2 农村社区保障:农民社会保障供给的基础
        5.2.1 农民社会保障的公共品属性
        5.2.2 乡村行政性组织体系:农民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必要支撑
        5.2.3 社区保障提供中的困境
    5.3 “乡土互助圈”:农民社会保障供给的补充
        5.3.1 血缘、姻缘性互助
        5.3.2 地缘性互助
        5.3.3 传统乡村互助的变化
        5.3.4 乡村互助与农民社会保障供给的契合点
第六章 农民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
        6.1.1 农村传统保障形式的弱化
        6.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的增加
        6.1.3 农民的生活风险
        6.1.4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2 农民社会保障供给的障碍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6.2.2 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
        6.2.3 “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6.2.4 农民缺乏切实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6.2.5 农民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水平低下
    6.3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碎片化”
    6.4 老人谁来管——来自陕西关中地区某村的调查与思考
第七章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供需均衡机制的构建
    7.1 农民社会保障均衡机制的构建理念
        7.1.1 农民的社会安全保护理念
        7.1.2 公平公正、全民共享理念
    7.2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供需均衡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7.2.1 生存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7.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7.2.3 多层次原则
        7.2.4 统一性和强制性相结合原则
        7.2.5 公平和效率相结合原则
    7.3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供需均衡机制构建的目标与过程
        7.3.1 构建目标
        7.3.2 构建过程
    7.4 基于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的“多元三维”供给模式
        7.4.1 “多元三维”供给模式框架
        7.4.2 “多元三维”供给模式的关键问题
        7.4.3 “多元三维”供给模式的路径
    7.5 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机制构建对策
        7.5.1 建立有效衔接供求的农民社会保障供给决策机制
        7.5.2 实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7.5.3 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责任主体的明确界定
        7.5.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农村现有保障资源的利用是农民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8.1.2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的基础
        8.1.3 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发生了转变
    8.2 政策建议
        8.2.1 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8.2.2 社区保障建设的加强
        8.2.3 土地制度和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必要性
        (一) 现代社会消费伦理作用的凸现
        (二) 合宜性消费伦理观的现代需求
        (三) 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
        (四) 消费伦理在消费全息表象系统中的作用
    二、消费伦理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从社会人角度探究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二) 界定消费活动的伦理评价标准
        (三) 对消费主义伦理观的批判
        (四) 对消费伦理观内容演化的研究
    三、研究消费伦理的实践背景
        (一) 西方社会消费实践背景
        (二) 中国社会消费实践背景
    四、本论文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探索合宜性消费伦理观的方法
        (一) 合宜性消费伦理观研究的假设
        (二) 消费伦理观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消费伦理的前提性理论
    一、消费伦理范畴的解析
        (一) 对消费活动自身要素的分析
        (二) 从消费伦理范畴层次角度分析
    二、消费伦理的价值阐释
        (一) 支撑经济增长的价值
        (二) 提升消费质量的价值
        (三) 引导合理消费的价值
第二章 消费伦理历史演进
    一、中国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
        (一) 先秦时期消费伦理思想的奠基
        (二) 诸子百家的消费伦理思想
        (三) 秦后期消费伦理思想的延伸
    二、西方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
        (一) 古希腊消费伦理思想的奠基
        (二) 中世纪西方消费伦理思想
        (三) 资本主义消费伦理观
    三、中西方消费伦理思想的比较
        (一) 消费伦理内在深入与外在探讨的分野
        (二) 消费伦理的社会关系取向与个人享受性取向的侧重
        (三) 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不同侧重
        (四) 标准性规定与应用性规定的差别
第三章 现代消费伦理观的文化反省
    一、消费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
    二、对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反思
        (一) 人本主义对现代消费伦理的反思
        (二) 古典经济学家内部的声音
        (三)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消费伦理的反思
        (四) 制度经济学派对现代消费理论的反思
        (五) 后现代理论家让·波德里亚对现代消费伦理的反思
        (六) 国内学者对现代消费伦理的反思
    三、对现代消费伦理反思的反思
        (一) 现代消费伦理依存基础
        (二) 现代消费伦理的总体取向
        (三) 对消费内容的深度挖掘
        (四) 现代消费伦理的效应
        (五) 合宜消费伦理构建方式
第四章 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观
    一、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质料的选择
        (一) 萃取中西方消费伦理思想的精髓
        (二) 马克思主义消费伦理观的依据
    二、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 对现有消费伦理原则的反思
        (二)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三) 非均衡性原则
        (四) 制衡性原则
    三、合宜性消费伦理的内容
        (一) 对现有消费伦理内容的思考
        (二) 差异性消费
        (三) 共生性消费
        (四) 中性或正外部性消费
    四、构建合宜性消费伦理的社会机制
        (一) 构建消费动机调节机制
        (二) 提升企业合宜性消费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 实行合宜性消费伦理的教育制度
        (四) 利用合宜性消费伦理的宗教文化功能
        (五) 建立合宜性消费伦理的经济制度
        (六) 完善合宜性消费伦理的制度执行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5)阶层利益论 ——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录
表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阶层利益文献
    第二节 西方的阶层利益文献
    第三节 国内阶层利益的文献
第三章 阶层利益及其性质
    第一节 利益概述
    第二节 阶层与阶层利益
    第三节 阶层利益的性质
    第四节 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一个利益博弈模型
第四章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阶层利益关系
    第一节 建国前后我国社会结构的剧变
    第二节 工人阶级的利益地位
    第三节 农民阶级的利益地位
    第四节 知识分子阶层的利益地位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层利益关系的嬗变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回归
    第二节 我国当代几个社会阶层的利益状况分析
    第三节 我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
    第四节 我国当前阶层利益矛盾分析
第六章 我国传统社会和国外阶层利益的一些启示
    第一节 科举制度评析
    第二节 士绅阶层的形成与作用
    第三节 "流品"现象
    第四节 苏联的特权阶层及其影响
    第五节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 阶层利益与阶层意识
    第一节 农民阶层意识的改造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
    第二节 我国当代社会阶层利益与意识
第八章 阶层利益的实现:博弈、路径与前瞻
    第一节 社会流动与我国社会阶层状况
    第二节 社会流动的一个调查分析
    第三节 社会流动的机理
    第四节 社会稳定预警线与阶层利益协调
参考文献
后记

(6)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 ——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归因与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研究对象的解说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四、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第一章、城乡差距对教育政策的道德挑战
    一、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的语境
        (一) 城乡“断裂”的社会运作逻辑
        (二) 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现状的扫描
        (三) 辩证地看待义务教育城乡差距
    二、差距是对教育政策的一种道德性诉求
        (一) 关于农村教育的诸种“条件性”归因
        (二) 教育政策道德性的缺失是根本原因
    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相关政策的道德反思
第二章 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的理论前提
    一、道德及其对教育政策的规约
        (一) 道德本体的认识
        (二) 作为维度的道德
        (三) 道德维度的标准与能力
    二、教育政策内在地具有道德性
        (一) 考察教育政策的定义
        (二) 教育政策本质所蕴含的道德性
        (三) 教育政策过程体现的道德品质
    三、教育政策多重价值属性关系的厘清
        (一) 教育政策具有多重价值维度
        (二) 教育政策道德维度的优先性
第三章 教育政策道德之内涵与维度阐述
    一、教育政策的伦理学基础
        (一) 先哲们提出的伦理体系
        (二) 教育政策的伦理学立场
    二、理解教育政策的道德性
        (一) 教育政策道德性的内涵
        (二) 道德对教育政策审视的范围与特征
        (三) 追问教育政策道德性的意义
    三、化解城乡差距的政策道德维度举要
        (一) 城乡平等是教育政策的道德追求
        (二) 人性是教育政策的必然逻辑选择
第四章 教育政策道德失范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一) 城市优先发展的效率观
        (二) 城乡分化的教育功能
    二、教育政策主体的道德限度
        (一) “经济人”私利对农村教育利益的僭越
        (二) “精英”主体对弱势利益的忽略
    三、教育政策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一) 政府自利性
        (二) 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第五章 以合道德的政策化解农村教育问题
    一、走向合道德的教育政策
    二、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价值定位
        (一) 义务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 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实践
    三、教育政策主体“角色德性”建设
        (一) 教育政策主体的人格救治是关键
        (二) 再造教育政策主体的“角色德性”
    四、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育政策过程保证
        (一) 教育政策过程主体中心的转换
        (二) 弱势主体参与教育政策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论行政公正 ——基于当代中国行政实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研究行政公正的缘起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行政公正的缘起
        (一) 历史考察:以往的行政实践对于政府坚持行政公正的启示
        (二) 研究时机:研究行政公正能顺应当前我国时势发展的需要
        (三) 学理依据:拓宽和深化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
    二、行政公正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西方学者学派的观点
        (二) 国内学者学派的观点
        (三) 几点综合评价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 本文的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行政公正内涵的多重分析
    一、何谓行政公正
        (一) 公共行政的公共性
        (二) 公正的内涵
        (三) 行政公正的内涵及其判辨原则与理念
    二、行政公正:公共行政的第一原则及其与法治行政和责任行政的关系
        (一) 行政公正:公共行政的第一原则
        (二) 行政公正与法治行政和责任行政的关系
    三、实行行政公正的现实意义
        (一) 实行行政公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特别是社会弱者的权益
        (二) 实行行政公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 实行行政公正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的合法性基础
    四、行政公正中的公平、效率和稳定
        (一)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 公平与稳定的关系
        (三) 效率与稳定的关系
        (四) 实行行政公正过程中的内在冲突
第二章 行政公正的环境分析
    一、行政公正的政治环境分析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要坚守和践行社会公正
        (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三) 政治稳定是实行行政公正的有效保证
        (四) 影响实行行政公正的不利因素
    二、行政公正的法制环境分析
        (一) 以公正审视政府内外的管理法规
        (二) 司法公正是行政公正的基石
    三、行政公正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行政公正
        (二)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
    四、行政公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一) 社会分化为若干阶层
        (二) 社会问题与矛盾出现新变化
        (三) 公民社会逐渐形成
        (四) 主流社会文化崇尚公正
        (五) 人情社会和“臣民”文化的消极影响
    五、行政公正的国际环境分析
        (一) 加入 WTO 对政府实行行政公正的机遇和挑战
        (二) 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对政府实行行政公正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行政公正过程中的主要参加人及其关联问题分析
    一、党委及党政关系分析
        (一) 政党和政党政治
        (二) 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基本分析
        (三) 妥善处理好党政关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二、政府、政府内部关系及行政内部公正分析
        (一) 上下层级政府纵向关系的分析
        (二) 横向政府关系分析
        (三) “条块”综合分析
        (四) 公务员管理过程中的公正
    三、社会公众及其关联问题分析
        (一) 行政相对人与行政相关人及二者的地位与作用
        (二) 行政外部公正所蕴含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行政公正过程中的行政决策和执行
    一、行政决策公正
        (一) 决策公正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二) 实现决策公正的困难因素
    二、行政执行公正
        (一) 行政执行的一般理论以及行政执行公正的原则要求
        (二) 行政执行不公的表现
        (三) 行政执行不公的缘由
    三、教育公正:公共政策公正的个案分析
        (一) 教育公正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 教育不公的若干表现
        (三) 教育不公的缘由及其对策
第五章 促进实现行政公正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决策者的素质
        (一) 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决策者素质的意义及其具体内涵
        (二) 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决策者素质的路径选择
    二、推进法律制度建设和具体的行政改革
        (一) 以法律制度规范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的相互关系
        (二) 加强制定政府实施外部管理的法律
        (三) 推行具体的行政管理制度
        (四) 推进具体的行政改革
    三、引导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
        (一) 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二) 影响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因素
        (三) 提高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行政监督和行政救济
        (一) 完善行政监督
        (二) 完善行政救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8)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重点及选题意义
    1.3 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收入分配问题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
    2.1 收入分配理论的几种基本类型
    2.2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2.3 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
    2.4 关于两个“倒 U曲线”
    2.5 亚当斯公平理论
第三章 我国收入分配的沿革及贫富差距现状
    3.1 改革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
    3.2 改革后我国贫富差距状况
    3.3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基本认识
    3.4 收入差距临界点
第四章 我国贫富差距的促成及制约因素分析
    4.1 研究贫富差距因素体系的意义
    4.2 促成贫富差距的因素(一):自然资源和历史沿革因素
    4.3 促成贫富差距的因素(二):既成的体制和政策因素
    4.4 促成贫富差距的因素(三):生成中的体制和政策因素
    4.5 限制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既成的因素
    4.6 限制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二):生成中的因素
    4.7 综合分析: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成因的几点总体认识
第五章 国外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典型模式分析
    5.1 美国:中等程度贫富差距,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5.2 巴西:高程度贫富差距,低程度社会保障
    5.3 韩国:低程度贫富差距,低程度社会保障
    5.4 瑞典:低程度贫富差距,高程度社会保障
    5.5 总结
第六章 模式选择与对策措施
    6.1 模式的基本问题
    6.2 我国社会保障程度分析
    6.3 具体模式的选择
    6.4 原则的选择
    6.5 针对当前贫富差距的近期对策
    6.6 解决中国贫富差距的长远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次
引论
第1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
        1.1.1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1.1.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
    1.2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1.2.1 理论研究的自律
        1.2.2 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1.2.3 本土传统
        1.2.3.1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2.3.2 “忠实”之于传统
    1.3 翻译实践现状反思
        1.3.1 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
        1.3.2 文化意识
第2章 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2.1 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2.1.1 学科名称
        2.1.2 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
    2.2 观念与判断
        2.2.1 观念转变中的困顿
        2.2.2 评判力
        2.2.3 论文写作模式
第3章 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
    3.1 治学态度
        3.1.1 构架疏忽
        3.1.2 阐释粗疏
        3.1.3 措词不慎
        3.1.4 言过其实
        3.1.5 顾此失彼
        3.1.6 引文失信
        3.1.7 论点草率
    3.2 学术规范
        3.2.1 文不应题
        3.2.2 论述不支持论点
        3.2.3 背景缺陷
        3.2.4 横生枝节
        3.2.5 为辩而辩
        3.2.6 前后矛盾
        3.2.7 细节粗疏
        3.2.8 论证欠缺
        3.2.9 强行论证
        3.2.10 文化生疏
第4章 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4.1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1.1 翻译行为主体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
        4.1.2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4.1.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4.1.4 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2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及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4.2.1 主体间关系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
        4.2.2 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4.2.3 “合法性”问题
第5章 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5.1 翻译政治
        5.1.1 翻译政治的厘定
        5.1.2 翻译政治的层面
    5.2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第6章 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6.1 翻译策略
        6.1.1 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策略
        6.1.2 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策略
    6.2 翻译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6.2.1 翻译批评的理论思考
        6.2.2 译本批评的方法
第7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7.1 全球化语境中的翻译活动
        7.1.1 翻译活动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7.1.2 文化认同
    7.2 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动态博弈
        7.2.1 英译汉中的动态博弈
        7.2.2 汉译英中的动态博弈
        7.2.3 理论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10)中国现代化曲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痛楚
    1.1 落后与挨打
    1.2 信仰危机
    1.3 民主与科学的显现
    1.4 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
        1.4.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民族解放与独立
        1.4.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曲折探索
第2章 融入
    2.1 人的现代化的发端
        2.1.1 中国人的性格
        2.1.2 阿 Q精神
        2.1.3 改造国民性
    2.2 民族精神与人的现代化
        2.2.1 对民族精神的概括
        2.2.2 民族精神对现代化的作用
    2.3 制度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2.3.1 经济体制与人的现代化
        2.3.2 经济全球化与人的现代化
    2.4 城市化与现代化分析
        2.4.1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4.2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4.3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第3章 链接
    3.1 民族史与世界史交融
    3.2 东方与西方交流
        3.2.1 中体西用
        3.2.2 西化
        3.2.3 超越中西
    3.3 从“零和”到“共存”
        3.3.1 共存——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
        3.3.2 当前我国的近期目标——共赢
    3.4 未来中国人
        3.4.1 观念的改变
        3.4.2 价值取向
第4章 希望
    4.1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起点
        4.1.1 现代化应具备四个具体的边界确定
        4.1.2 什么是“基本”实现现代化
        4.1.3 什么是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2 创新是路径
        4.2.1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理论上的创新
        4.2.2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实践上的创新
    4.3 现代化之梦的实现是目的
        4.3.1 制定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策略
        4.3.2 信息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梦想的基础
        4.3.3 实现现代化梦想所面临的挑战
        4.3.4 中国现代化之梦实现的基本标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思量“基尼系数一国两计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建筑业生态效率研究[D]. 何应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2]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研究[D]. 孙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3]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贺书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4]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D]. 程海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5]阶层利益论 ——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章惠峰. 复旦大学, 2009(12)
  • [6]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 ——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归因与路径探析[D]. 孙艳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7]论行政公正 ——基于当代中国行政实践的分析[D]. 刘堂灯. 吉林大学, 2006(10)
  • [8]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 陶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06(10)
  • [9]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 汤(竹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中国现代化曲折性研究[D]. 陈琳.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考虑“基尼系数一国二算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