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相机航拍尝试

4×5相机航拍尝试

一、4×5相机空中拍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菡[1](2021)在《对地观测红外成像虚警源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获得不同种类的卫星遥感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对地观测红外成像技术由于其成像机理及其多功能性,近年来在军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对红外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更是在现代战争如空间制导、地区安防、预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对地观测红外成像存在成像距离远、成像环境复杂及图像特征有限等问题,使得红外图像中的目标检测十分困难。同时,红外成像采用的是红外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接收对象的热辐射并将接收的红外热辐射转换成电信号,由此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图像信号。而地球表面存在大量具有高辐射的区域,如雪山、结冰河流、卷云等,使得该类区域会和目标同时成像,对目标的检测产生干扰从而产生虚警。为了提高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及目标检测精度,本文研究了可能会产生虚警的自然场景即虚警源场景,并对虚警源进行分析与检测,从而辅助目标检测以降低其虚警率。本文结合了不同红外遥感图像中的场景检测方法,集中研究了包括虚警源及目标的特性分析与提取、典型虚警源场景的检测以及虚警源检测理论在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结合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机理,分析了可能会产生高辐射的场景及其检测的难点。结合虚警源的成像特性,研究并分析了典型虚警源场景的较为普适的特征,如纹理特征、灰度特征、形状特征、视觉显着性特征、分形特征等。同时,分析了不同虚警源背景下的目标特性。通过研究虚警源及目标的不同特征及其成像特性,为后续设计检测算法打下基础。(2)基于河流区域的灰度特征及纹理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及形态学的河流检测方法。传统以2为半径,8邻域的局部二值模式特征会忽略最近邻的像素信息,而本方法在计算特征时,改变计算半径并利用插值重新计算8邻域的像素值,从而考虑到更多的局部信息,避免了信息被忽略的问题。通过对河流的纹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提取,再利用合适的阈值并结合形态学理论,实现了快速且简便的河流检测。(3)基于河流的形状特性及方向性,研究并提出了基于Frangi滤波及剪切波变换的河流检测方法。Frangi滤波可以增强图像中的条状物体,而河流由于其形状特性,可以在Frangi滤波后得到增强。同时,不同于其他场景如建筑物、湖泊等,河流在图像中具有一定的方向特性。因此,本文采用了可以在不同方向下提取图像特征的剪切波变换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分析。河流由于其方向特性,在某个分析方向的表现会比图像中的其他区域更加明显。由此,将方向特征较为明显的特征图像进行重建后,可以凸显河流而削弱其他背景区域,再结合活动轮廓模型方法可以实现对河流的有效检测。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检测的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每个检测区域椭圆长轴和短轴比的筛选方法,并结合面积筛选策略剔除了检测出的非河流区域,使算法的检测精度有了进一步提升。(4)基于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的显着性特征,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多视觉显着性特征融合的卷云检测方法。卷云在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系统中属于较为显着的区域,其灰度特性与其他背景区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单一视觉显着性特征并不能全方面地表现物体特性,而不同尺度下或不同种类的特征可以很好地表现对象的多个特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方法,设计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的特征融合策略,从而结合了不同的视觉显着性特征以更全面地突出卷云,并结合活动轮廓模型方法对卷云实现了精确检测。(5)基于卷云固有的自相似性,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随机分形模型及稀疏表示的卷云检测方法。遥感图像尤其是红外遥感图像存在着数据样本少、标签难以获取等问题,而利用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及相对应的标签,算法成本较高。因此,基于卷云固有的分形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随机分形图像作为模型,根据模型与遥感图像中卷云的相似程度,筛选出合适的图像块作为原子,训练学习出可以表达卷云的字典,再利用稀疏表示方法对图像进行表示的卷云检测方法。由此,可以有效地表示出卷云区域。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单幅图像中的卷云检测,同时降低了一般机器学习类方法对图像样本数据与标签的需求,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算法成本。(6)基于对地观测红外图像中的虚警源的研究基础,本文提出将虚警源检测方法应用于对地观测红外目标的检测中,将虚警源检测结果作为辅助信息应用于红外目标检测,建立了以检测出的虚警源为先验信息的目标检测理论,分析了其未来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了虚警源检测方法在其他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系统中的应用。不同测试实验表明,上述提出的方法可较为有效地检测出两类典型的虚警源,并建立了虚警源检测应用于目标检测的理论,讨论了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红外目标检测虚警率以及提升对地红外目标检测精度的可能性。此外,本文所构建的虚警源检测理论也为对地观测红外成像系统未来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打下了基础。

马艳阳,叶梓豪,刘坤华,陈龙[2](2021)在《基于事件相机的定位与建图算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事件相机是一种新兴的视觉传感器,通过检测单个像素点光照强度的变化来产生"事件".基于其工作原理,事件相机拥有传统相机所不具备的低延迟、高动态范围等优良特性.而如何应用事件相机来完成机器人的定位与建图则是目前视觉定位与建图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事件相机本身出发,介绍事件相机的工作原理、现有的定位与建图算法以及事件相机相关的开源数据集.其中,本文着重对现有的、基于事件相机的定位与建图算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蔡嵩骅[3](2019)在《新颖二维氧化物薄膜与功能器件的原子尺度透射电镜原位研究》文中提出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在纳米乃至原子尺度表征材料微观结构最为有力的工具。随着球差校正技术的发展,透射电镜可以实现亚原子尺度的分辨能力。材料与器件在服役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类结构变化是理解其工作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新材料与器件的开发及改进的重要条件。透射电镜原位技术就是通过在透射电镜中对样品施加各类作用,从而获得样品在外场下动态行为的表征技术,是将样品结构与性能相联系的重要手段。目前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备受关注,然而透射电镜原位光电技术仍然不甚成熟,难以满足原子分辨表征的要求。因此我们采用了原位MEMS芯片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芯片上设置微型LED与电极,成功开发了原位光电芯片。并通过芯片与原位样品杆、源测量单元以及控制电脑的集成,搭建了完整的原位光电测试平台。在实际样品测试中,该平台具备稳定性高、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很好地满足了亚原子尺度表征及各类谱学分析技术的应用要求。基于这一平台,我们开展了材料与器件工作机制的原位研究。在结构为Graphene/MoS2-xOx/Graphene的纯二维材料忆阻器中,我们不仅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忆阻性能,更有着高达340℃的耐高温性能。为研究其工作机制,我们在原位光电芯片上集成了忆阻器的截面样品,并在透射电镜中通过外加电压控制忆阻器的开关状态。利用扫描透射成像与X射线能谱分析相结合,我们在器件进入低阻态(开启)之后在MoS2-xOx层中找到了导电沟道的位置,并发现了开/关状态下O与S元素比例的变化。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总结了基于空位迁移的载流子浓度变化模型,对器件的工作过程和性能来源进行了解释。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器件内的二维材料始终保持了完整的层状结构,该忆阻器也具备较高的循环寿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铁电存储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存储机制之一。利用原位光电测试平台,我们对PZT/LSMO氧化物薄膜异质结进行了铁电极化翻转和界面耦合的研究。通过精确控制外加电场强度调控极化翻转过程中的铁电畴壁的移动速率,实现了对动态畴壁的原子分辨直接成像。对运动畴壁的极化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畴壁处存在极化梯度,极化翻转需要通过多层单胞逐渐完成。同时在缓慢移动的运动畴壁中存在由沿<-101>、<001>和<100>方向的数个单胞组成的一系列台阶,说明这一区域形核位点的扩展受到了阻碍。结合对畴壁运动过程及形态变化的观察结果,不仅为边界扩散模型的设定提供了实验支持,也发现了在极低移动速率下铁电畴独特的爬行移动机制。同时对界面处Mn价态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也发现了铁电极化状态对LSMO铁磁状态的调控作用。高质量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制备技术的进步为低维强关联系统的研究和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为探索自支撑状态对薄膜结构的影响,我们对自支撑SrTi03、BiFeO3薄膜进行了一系列原子分辨截面表征。在自支撑SrTiO3薄膜中,我们发现即使其厚度减小至2u.c.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晶格结构,低于文献中理论计算得到的5 u.c.二维极限厚度。厚度的降低也会影响自支撑薄膜的物理性质。在具有铁电性的自支撑BiFeO3薄膜中,当厚度降低至5u.c.以下时,出现了显着的晶格拉长和极化状态改变。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也表现出了新颖的力学特性。对自支撑BiFeO3薄膜中存在应变的区域进行原子分辨表征的结果显示,在3%的应变程度下,晶格可以承受30%以上的畸变。同时应变导致的挠曲电效应也对BiFeO3薄膜的极化状态产生了显着影响,这也在原子层面直接验证了挠曲电效应的理论模型。通过本文中所完成的一些工作,我们为透射电镜原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也加深了对于阻变存储与铁电存储这两种不同的存储机制的微观认知,为相关电子器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独特性质的研究也为这一全新材料体系今后在诸多领域可能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金荣[4](2019)在《爬岩鱼的吸附运动机理及仿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吸附(Adhesion)是自然界中生物在为应对生活环境中各种外界力影响进化而来的一种在物体表面停留的能力。生物吸附的相互作用力不但有迷人的范德华力,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力,比如化学键作用力、毛细力、机械勾连、负压吸附、从一种材料进入另一种材料的扩散力、静电力以及磁力等。运动(Locomation)是动物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进行捕猎、求偶、迁徙等活动的必备技能。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模式多种多样,从陆地上依靠四足奔跑的猎豹到双腿弹跳的袋鼠,从空中振翅悬停的蜂鸟到扑翼飞行的信鸽,从水面跃动的海豚到水中飞梭的剑鱼。目前,对生物吸附的研究集中在壁虎、蜗牛、树蛙等常见物种,发现的吸附形式主要有范德华力及毛细力。生物学家们对动物运动的研究十分丰富,已经发现了千姿百态的运动形式,但在仿生实践上仍有欠缺,主要集中在常见的陆地双/四足行走、空中扑翼飞行、水中摆尾游动等。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仍有大量新颖的吸附或者运动形式等待我们去发现及学习。在移动机器人的实践中,定点停留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特定任务,还能降低运动中所需的能源消耗,提升机器人的整体工作时间。贵州爬岩鳅(Beaufortia krveichowensis)是一种来自广西及贵州一带的小型中国原生鱼,当地称作爬岩鱼。它不仅能够吸附在粗糙的受污染的岩石表面,还能在逆流中快速游动而不被冲走。因此对爬岩鱼的吸附运动行为研究对于移动机器人在不同表面的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贵州爬岩鳅为对象进行了吸附与运动的机理及仿生研究。首先,通过一系列基础实验确定贵州爬岩鳅的吸附是以负压吸附为主的吸附形式,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贵州爬岩鳅的腹侧鱼鳍及嘴周表皮进行表面形貌的扫描和光学成像分析,获得贵州爬岩鳅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及气液覆盖情况,为揭示贵州爬岩鳅的吸附机理提供物理模型参考依据;通过光学显微镜对鲜活、脱水、复水及表面活性剂添加等状态的贵州爬岩鳅腹侧气液覆盖情况进行观察,为贵州爬岩鳅表面气泡的来源提供实验证据,并依靠显微断层扫描(μCT)技术获得爬岩鱼空间内的气体分布情况,建立爬岩鱼的气液覆盖现象理论模型;通过力学测量装置对贵州爬岩鳅在不同粗糙度的疏水/亲水表面及不同粘度液体中的吸附力进行研究,建立贵州爬岩鳅吸附适应性的理论模型;通过高速摄影对贵州爬岩鳅壁面各种运动的过程进行生物学观察及分析,依据数码标记点的坐标分析相应的运动力学参数,为揭示贵州爬岩鳅的运动机理提供物理模型参考依据;最后,依据贵州爬岩鳅的的吸附及运动机理,以生物相似性为前提,建立仿爬岩鱼机器人的吸附运动理论模型,提出爬岩鱼的仿生设计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仿生爬岩鱼机器人样机,对仿生爬岩鱼机器人样机的性能与运动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对比爬岩鱼与仿生机器人在运动方式上的仿生相似性,证明仿生爬岩鱼机器人在壁面移动中的优越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综述了生物吸附、运动及仿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阐述了目前在生物吸附、生物运动、生物仿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实验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二章爬岩鱼的水下吸附机理。对爬岩鱼的水下吸附行为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观测并发现爬岩鱼的负压吸附机制、吸盘周围的表面微结构及其表面的微气泡的特殊图案和微气泡对负压吸附力的提升效应。基于管内气泡的阻碍液体流动的模型提出了狭小缝隙内液体中超高浓度的气泡限制液体流速可以提升密封效果,建立了狭小缝隙内气泡密封下的负压吸附模型。第三章爬岩鱼的微气泡来源及组成。通过显微CT、显微观察及相关实验发现爬岩鱼的气泡分为内部补充气泡及外部可恢复气泡两种类型,外部气泡由内部气泡提供气体来源,两种气泡大小一致,压力相同的规律。结合微结构表面对气泡的固定效应,建立了基于爬岩鱼的蓄气囊型表面微结构的气泡固定模型。第四章爬岩鱼吸盘的表面适应性。通过制作不同润湿性、粗糙度、刚度的实验表面,以及不同的粘度液体进行爬岩鱼的吸附适应性实验。爬岩鱼的吸附能力在疏水表面可以不受粗糙度的限制,而亲水表面能明显受粗糙度的制约。根据Wenze1和Cassie模型,结合斯蒂芬力(粘弹性力)模型,建立了基于粗糙表面的多因素影响下的吸附模型,解释了气泡密封吸盘在不同润湿性、粗糙度、刚度、粘度的粗糙表面适应性规律。第五章爬岩鱼吸盘的各向异性摩擦机制。通过实验统计出爬岩鱼静止时身体朝向与水流方向的分布规律,及切向摩擦力与施力方向的规律。结合显微CT拍摄的鱼鳍变化后腹部空腔的变化情况,得到两侧鱼鳍展折幅度影响下的各向异性摩擦力机制,并提出了不等长的倾斜悬臂杆序列改变杆间夹角可以提升固定端高度的鱼鳍效应。第六章爬岩鱼的动态吸附爬行机理。通过对慢速状态下的前进后退爬行,快速状态下的选离图像的分析,发现了鱼鳍折叠情况和腰部肌肉收缩情况的转变规律,得到了基于爬岩鱼的双各向异性吸盘和双侧腰部伸缩肌的吸附式扭动运动模型。第七章仿生机器人研制。基于腹侧鱼鳍可变摩擦和腰部肌肉收缩推进的运动模式,制作了仿爬岩鱼的吸附扭动运动机器人。第八章总结与展望。对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未来的进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科斌[5](2019)在《炸药爆轰及驱动性能的连续电阻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爆炸测试技术是推动爆炸力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的迅速发展,爆炸测试技术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限制爆炸冲击信号高频采样的主要因素是传感器自身与信号调理模拟电路的频率响应,连续电阻丝测量方法理论上具有足够高的动态频响,测试结果在大尺度装药下相对精度较高,加之试验无需复杂的光路、电路,因此非常适合工业炸药野外大药量的爆炸参数测试。另一方面,随着爆破技术“精细化”和“数字化”理念的不断普及,亟需研发一套经济可靠的工业炸药爆轰与驱动性能测试方法,以期建立工程爆破的“大数据平台”。与此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来解决爆炸冲击问题,如军事目标的爆炸防护与毁伤、武器终端爆炸效应、工程爆破与安全、爆炸加工等,炸药状态方程与参数的选取成为了限制计算精度的首要问题,对于具有典型非理想爆轰特性的工业炸药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一套简便经济的炸药产物状态方程参数的测定方法刻不容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该探针具备良好的测试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连续记录炸药的爆轰波、介质中的冲击波以及金属元件碰撞点等的时程数据。基于新型探针开展了工业炸药爆轰性能、水下爆炸近场冲击波以及滑移爆轰驱动下二维平板和圆管飞行姿态等的测试研究,并进一步对炸药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材料的高压冲击绝热数据测试做了探索性试验。具体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制了一种压致导通的新型连续电阻探针及其测试系统。通过对产生杂波干扰的内外因素(外界电磁波、气穴射流、内部金属射流、“管道效应”以及弯曲波等)进行分析,改进得到了新型的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并利用水下爆炸试验对改进连续电阻探针的测试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Ls-dyna有限元程序和压力试验对改进探针的导通压力进行了初步标定,最终选取了综合性能最优的螺纹丝-金属箔型探针作为本文开展炸药爆轰与驱动性能研究的测试用探针,并研制了与之配套的DVP-Ⅰ型连续电阻爆速仪作为信号采集设备。(2)基于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设计了一系列炸药爆轰性能(爆速、临界直径、殉爆距离、爆压等)的测试方法,对工业炸药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测量。利用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分别设计了柱形和平面ANFO装药、模拟深水环境乳化炸药的爆速测量装置,探讨了装药密度对于柱形装药、矿粉含量对于平面装药以及静水压力对于乳化炸药爆速的影响;利用装配有新型探针的锥形装药和楔形装药分别测量了 ANFO炸药的临界直径和临界厚度,并分析了工业炸药的直径效应;设计了基于连续探针的殉爆判定装置,可依次记录主发装药和被发装药爆轰波的发展过程,并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爆轰波-冲击波时程曲线从而实现了炸药殉爆的定量判定;利用水和有机玻璃作为标准材料,根据阻抗匹配原理设计了基于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的改进水箱法及其简化装置,测量得到了ANFO炸药的爆压,并进一步设计石蜡型探针进行了炮孔内炸药爆压的现场测量。(3)利用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分别设计了球形装药和柱形装药的水下爆炸测试系统,并开展了炸药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的反演研究。将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与球形炸药装配,设计了球形装药水下爆炸系统,获得了 RDX药球的爆轰波和水下爆炸近场冲击波时程曲线,根据炸药-水之间的阻抗匹配求解得到了炸药爆压,以球形装药水下爆炸数据确定了待测炸药的多方状态方程,并拟合得到了水中冲击波峰压的衰减系数。将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与柱形装药装配,利用药柱内探针获得炸药爆速,利用水中斜拉探针可记录水中斜冲击波传播轨迹,从而设计了柱形装药水下爆炸测试系统,获得了待测炸药的斜冲击波波阵面形状,并在二维定常流场斜冲击波模型和Prandtl-Meyer绕流理论的基础上求解得到了炸药的爆压、绝热指数,以及水气界面夹角等参数。以球形装药水中冲击波峰压衰减规律和柱形装药斜冲击波波阵面形状作为比较对象,通过调整Autodyn程序中JWL方程的6个系数,使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允许值,最终测定了各试验中待测炸药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参数。(4)研制了梯形支架连续电阻探针,实现了对滑移爆轰驱动下二维平板和圆管飞行姿态的测试。设计了一种压致导通的梯形支架连续电阻探针,并基于此分别设计了复板和铜管飞行姿态的测量装置,利用探针的平行段数据可获得炸药爆速,利用倾斜段数据可得到平板和圆管的飞行轨迹。通过爆炸焊接试验获得了复板的飞行姿态曲线,以及弯折角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并与Richter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曲线比较,确定了炸药的多方状态方程,最后与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三者吻合良好。利用基于梯形支架探针的改进圆筒试验获得了铜管的膨胀轨迹,然后以铜管径向膨胀位移和膨胀速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拟合曲线作为比较对象,确定了圆筒试验中待测炸药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参数,并结合能量分析计算得到了炸药的Gurney能以及铜管的破片初速度。此外,以有机玻璃作为标准材料,利用压导式连续探针连续记录有机玻璃和水中的冲击波参数,基于阻抗匹配技术和图解法获得了水的部分冲击Hugoniot数据。

张晶晶[6](2018)在《基于递增式重建的无人机航空影像稀疏重建》文中提出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航空影像处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无人机航空影像的姿态角较大、航线不规则,在不进行相机标定的情况下无法得到精确的相机信息,导致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无法满足此类影像的处理要求。递增式重建方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由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最常用的一种,其通过特征检测与匹配、选取初始像对并估计位姿、计算点云、选取添加影像并估计位姿、平差等步骤恢复相机位姿,该算法对精确的相机参数依赖程度低、自动化程度高且精度高,将其用以恢复姿态角较大的无人机影像位姿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摄影测量方法的缺陷。但经典的递增式重建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重建的效率与精度。本文以经典递增式重建方法为基础,从影像对应信息确定、初始像对选取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基于改进算法实现了无人机航空影像的位姿恢复。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研究了经典RANSAC算法和自适应RANSAC算法,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实验验证了自适应RANSAC算法优于经典自适应RANSAC算法,可以用于几何约束剔除误匹配及初始像对的位姿恢复。(2)将基于SIFT算子与词汇树的影像检索算法引入经典的递增式重建方法中,用以检索相似影像,通过对5组数据集进行影像检索验证了该算法的效率及精度,证明将该检索算法引入经典递增式重建中具有可行性。(3)通过利用多模型约束方法描述三种类型的像对,验证了多模型约束方法可以有效的描述像对模型,为递增式重建中初始像对的选取提供基础。(4)改进了递增式重建方法。以7组无人机航空影像为实验数据,分析改进方法的效率及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递增式重建方法提高了影像特征匹配的速度,有效恢复影像位姿得到稀疏点云数据,稀疏重建速度也大大提高。

于丽君[7](2018)在《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空间分析与遥感探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空间考古学的快速发展,其应用涉及到考古研究的方方面面,并且越来越深入。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遥感考古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中国地貌类型多样复杂,遗址的赋存环境不尽相同,空间考古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本文研究对象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太湖流域优良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马家浜、崧泽、良渚等具有典型性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虽然已经发现了很多代表性的遗址,但仍然有大量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深度、形状、尺寸等方面的改变,导致部分遗址被埋藏于农田中、现代建筑之下,难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探测,空间信息技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困难,从而更好地展现古遗址的演变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探讨了空间分析方法和多源遥感数据在古遗址研究中的应用。首先从遗址的空间位置特征入手,挖掘遗址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分析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最大熵模型预测遗址分布的概率,评价不同环境变量对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选取随机样本和AUC评估模型精度。然后针对遗址分布可能性较高的区域,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多源遥感数据,开展基于数据融合、光谱指数、线性正交方程和空间自相关的遗址探测研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遗址空间探测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最大熵模型可有效用于太湖流域的遗址预测,能准确预测遗址分布的可能性,历史影像、超高分辨率影像、Sentinel-2A在古遗址、古墓葬和古河道的探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最后将空间预测结果、多源遥感探测结果结合地质地貌资料分析遗址古环境变迁,定量评价良渚遗址群周边土地可利用情况,分析良渚文化发展与河流变迁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的空间地理特征,将最大熵模型应用于遗址预测,同时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次提出了太湖流域考古遗址从宏观到微观的空间探测体系,构建了服务于考古保护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遗址识别体系,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赵富学[8](2018)在《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它的内涵在“双基、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和起点,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心和焦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在阐释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课程化问题、解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论架构和预期问题、厘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其课程转化问题、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式与案例等方面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现实预设研究任务,选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引介、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推行的结构体系与经验特征;按照学科结构理论的原理和要求,界定符合我国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探讨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从学生——课程——教师的角度,按照其对应的能力化——课程化——专业化的结构,探寻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落地化处理的方式,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机制和路径。本论文通过严密组建研究结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材料、合理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路径等程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引介和逻辑思辨为主,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多以经验总结或特征分析为主。2.学科结构理论可用于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符号互动理论可用于引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策略。3.发达国家从不同视角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级细化,普遍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视为体育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提倡进行课程转化。重注从社会交际、教育、健康等不同视角观测与设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4.通过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贯穿于整个学段的,适应学生终身体育且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5.运用学科结构理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与设计思路,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分为4个领域,并设15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6.能力化是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7.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联系“学生——能力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介质。通过情境生成、复合需要、规划研制、活动设计、反思评价5个环节,构建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化机制,可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化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8.专业化是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时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指引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开展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式,可以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质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而深入开展。在后续研究中,建议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的体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拓展与更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为基础,在研究的质与量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选取的研究素材要接地气,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必要环节。

陈小卫[9](2017)在《公开DEM辅助的国产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测绘的背景下,研究卫星影像在无地面控制点(简称无控)条件下的高精度定位不仅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在战时、应急等服务保障中更是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各种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全球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陆续公开发布,这些数据可作为改善卫星影像无控定位精度很好的辅助数据。本文围绕公开DEM辅助国产卫星影像无控定位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公开DEM的国产卫星影像无控定位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并搭建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具体完成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阐述了卫星影像高精度无控定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无控或稀少控制点定位、已有数据辅助无控定位以及DEM匹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2.对高分辨率全球公开DEM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精度分析相关的文献;然后介绍了文中所使用的天绘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的影像数据,最后分别采用定性分析法、跑道法和高差法对各种公开DEM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DEM和AW3D30(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 World 3D–30m)DSM(digital surface model)无明显的噪声和粗差,可较好地表达各种地形,并且AW3D30DSM具有更丰富的细节信息;ASTER(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GDEM(Global DEM)存在较明显的颗粒效应,在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难以很好地表达地形。3.针对公开DEM辅助卫星影像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M匹配的立体影像高效稳健无控定位方法。首先从影像中提取待匹配DEM;然后将其与公开DEM进行匹配,匹配时根据参与匹配的DEM的分辨率自适应选择对应点确定策略,以保证计算效率,并将截尾最小二乘估计引入最小高差法克服DEM局部变形、粗差等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求解影像的定位误差补偿参数。多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对公开DEM的整体高精度特性和丰富信息加以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当待匹配DEM分辨率较高时,利用AW3D30 DSM和SRTM DEM进行辅助定位,立体影像无控定位的精度能较好地满足我国1:50 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对几何精度的要求。4.为充分补偿影像定位参数中的误差,同时克服落水区域对DEM提取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公开DEM多级约束的立体影像无控定位方法。该方法将公开DEM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不仅用于作为DEM匹配的基准;还用于辅助提取DEM,即同时作为高程确定的约束和落水区域标记的参考。此外,也通过自由网平差对多视影像之间的交会条件进行改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影像定位参数中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进行充分有效地补偿;对内陆、海岛(礁)等不同区域的影像以及天绘一号、资源三号等不同卫星平台的影像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所得定位精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待匹配DEM分辨率的变化不敏感。5.为解决平坦地区影像中的定位误差难以通过DEM匹配进行有效补偿的问题,同时改善区域内各立体影像定位精度的不一致,提出一种公开DEM辅助的区域立体影像无控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地形起伏程度确定各立体影像的误差补偿方法:对于平坦地区影像,利用公开DEM辅助进行高程误差的补偿,非平坦地区则通过DEM匹配对平面和高程误差进行充分补偿;然后再利用已进行高精度误差补偿的非平坦地区影像通过精度传递进一步补偿平坦地区影像中的误差;最后进行区域网平差。实验结果表明,地形起伏程度判断指标具有较好的区分性;经过DEM辅助的高程误差补偿、基于重叠区域的精度传递等处理,能有效提高平坦地区影像的定位精度;区域网平差能有效减小各影像之间定位结果的差异,并且对较大区域的影像数据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6.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公开DEM辅助的国产卫星影像无控定位系统。该系统适用性强,对多个国产卫星平台的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区的影像都能进行高精度的误差补偿;设计人性化,操作简单便捷;定位过程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有效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作业和应用中,以提高国产卫星影像的无控定位精度。

荣政[10](2017)在《基于单目视觉的MAV状态估计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视觉感知是自然界生物感受外界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视觉感知作为一种常用感知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无人飞行器等自动化系统以实现对环境的自主感知。视觉感知的一项重要应用目的是实现无人飞行器的自主状态估计,包括无人飞行器的自主定位和对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重建。近几年,为了实现视觉感知在微型无人飞行器(Micro Aerial Vehicle,MAV)上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尺寸和重量优势的单目视觉方法,使其成为机器视觉领域的一项研究热点。但单目视觉感知方法因没有固定基线而无法直接获取环境尺度信息的固有缺陷为其实际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有的一些单目视觉状态估计方法仍存在尺度估计易漂移、鲁棒性较差等不足和缺陷,限制了单目视觉状态估计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针对基于滑动窗和局部非线性优化的单目视觉-惯性状态估计系统(monocular Visual-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mono-VIN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从状态估计方法本身的性能提升和对状态估计系统可观测性的保持两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和创新方法,以期提高单目视觉状态估计的算法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当中的稳定性。从状态估计方法本身性能提升的角度,本文主要针对单目视觉状态估计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针对线性初始化中的转动估计问题,改进了转动矩阵线性估计方法,综合利用了滑动窗中图像帧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观测值中包含的转动信息,构造了一组包含极线几何约束关系和动力学约束关系的线性方程,从而得到优化的转动估计,提高了后续非线性优化的稳定性。针对滑动窗口中关键帧的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条件的关键帧选取方法,综合考虑了关键帧之间时间间隔、平行视差、重叠特征点三个因素,保证了滑动窗中关键帧差异性信息充分、帧之间关联紧密,进而保证了线性初始化方程求解的满秩条件以及非线性优化的合理迅速收敛。针对不同时间域传感器数据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同步触发和软件同步采集的数据同步方法,实现了单目相机和IMU数据的精准同步。基于这三个方面的改进,本文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单目视觉状态估计系统,实现了MAV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定位和三维环境重建,其性能通过一系列仿真测试和实验测试得到了验证。从状态估计系统可观测性维持的角度,本文基于EOG方法、运动基元技术和主动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实现了对状态估计系统进行实时的可观测性的量化评估、可观测性退化方向预测、局部可观测性预测、主动运动方向建议。提出了一种基于EOG特征值分解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估计退化情况的检测和退化方向的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EOG秩的系统平均可观测性量化方法实现了可观测性的快速评估计算,结合运动基元技术和可视化热图,实现了对局部范围的可观测性预测,从而避免潜在的可观测性退化环境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可行路径采样的可观测性约束的运动方向建议策略,实现有根据的主动运动引导,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来保证系统充足的可观测性,进而保持状态估计的稳定性。本文在自主实现的单目视觉状态估计器的基础上,通过对状态估计过程鲁棒性及状态估计环境可观测性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和创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现和验证。所提方法提高了单目视觉状态估计系统的鲁棒性,对于推动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4×5相机空中拍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5相机空中拍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对地观测红外成像虚警源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对地观测红外成像技术
        1.2.2 虚警源检测技术
        1.2.3 红外目标检测技术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红外探测成像特性及视觉特征分析
    2.1 概述
    2.2 虚警源与目标的形成
        2.2.1 红外成像原理
        2.2.2 虚警源与目标
    2.3 虚警源特性分析
    2.4 目标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合形态特性及纹理分析的河流检测
    3.1 概述
    3.2 局部二值模式特征
    3.3 形态学方法
    3.4 基于LBP特征及形态学理论的河流检测方法
        3.4.1 算法流程
        3.4.2 实验数据
        3.4.3 参数设置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Frangi滤波
    3.6 剪切波变换
    3.7 基于Frangi滤波及剪切波变换的河流检测方法
        3.7.1 算法流程
        3.7.2 实验数据
        3.7.3 参数设置
        3.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显着性特征融合的卷云检测方法
    4.1 概述
    4.2 卷云
    4.3 视觉显着性
    4.4 基于视觉显着性特征融合的卷云检测方法
        4.4.1 算法流程
        4.4.2 实验数据
        4.4.3 参数设置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合分形理论及稀疏表示的卷云检测
    5.1 概述
    5.2 随机分形理论
    5.3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分解理论
    5.4 基于随机分形模型及稀疏表示的卷云检测算法
        5.4.1 算法流程
        5.4.2 实验数据
        5.4.3 参数设置
        5.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警源检测技术与应用
    6.1 概述
    6.2 基于虚警源检测的对地观测红外目标检测理论
    6.3 虚警源检测理论的其他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1.1 工作总结
        7.1.2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新颖二维氧化物薄膜与功能器件的原子尺度透射电镜原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发展现状
        1.1.1 主要部件及成像原理
        1.1.2 电镜谱学分析手段
    1.2 透射电镜原位技术
        1.2.1 对电镜的专门改造
        1.2.2 原位样品杆的发展
        1.2.3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原位芯片
    1.3 透射电镜原位光照技术发展现状
        1.3.1 电镜腔体的光学系统引入
        1.3.2 原位光学样品杆的发展
        1.3.3 现有技术面临的挑战
    1.4 聚焦离子束技术简介
        1.4.1 聚焦离子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4.2 聚焦离子束制备透射电镜样品
    1.5 原位MEMS芯片的光电功能集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透射电镜原位光电测试平台的开发
    2.1 原位光电MEMS芯片的设计及制作
        2.1.1 芯片设计与掩膜版绘制
        2.1.2 芯片制作工艺流程
        2.1.3 发光二极管(LED)的集成
    2.2 源测量单元控制界面的设计与编写
    2.3 光照模型建立与数值模拟
    2.4 平台集成与主要性能测试
        2.4.1 工作稳定性
        2.4.2 实际工作寿命
        2.4.3 对半导体样品的原位光电测试效果
    2.5 进一步改进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纯二维材料忆阻器的透射电镜原位研究
    3.1 忆阻器及二维材料概述
        3.1.1 忆阻器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3.1.2 典型二维材料简介
        3.1.3 二维材料异质结的制备及性能
        3.1.4 用于忆阻器开发的二维材料
    3.2 纯二维材料忆阻器的性能特征
        3.2.1 纯二维材料忆阻器的电学性能
        3.2.2 纯二维材料忆阻器的高温性能
    3.3 氧化MoS_2二维薄膜的原位加热研究
    3.4 纯二维材料忆阻器工作机制的原位研究
        3.4.1 透射电镜原位测试在忆阻器研究中的应用
        3.4.2 聚焦离子束制备原位芯片器件截面样品
        3.4.3 基于原位光电测试平台的原位开关实验
        3.4.4 基于空位浓度变化的工作机制
        3.4.5 机械性能测试及应用展望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铁氧化物薄膜存储结构的透射电镜原位研究
    4.1 铁电材料与应用概述
    4.2 铁电氧化物薄膜中的极化与畴结构
    4.3 透射电镜在铁电氧化物薄膜研究中的应用
        4.3.1 利用衍射衬度研究畴结构
        4.3.2 原子尺度扫描透射成像与极化分布分析
        4.3.3 透射电镜原位技术研究铁电畴的动态过程
    4.4 PMN-PT铁电畴翻转的原位TEM表征
    4.5 多铁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的原位STEM表征
        4.5.1 电容结构原位样品的制备及静态分析
        4.5.2 外场下PZT薄膜的极化翻转过程
        4.5.3 动态铁电畴的原子尺度表征
        4.5.4 低速状态下畴壁的运动机制
        4.5.5 极化翻转与LSMO界面铁磁状态原位调控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亚原子分辨电镜表征
    5.1 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概述
    5.2 超薄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亚原子分辨表征
        5.2.1 超薄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转移及样品制备
        5.2.2 超薄自支撑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截面分析
    5.3 自支撑BiFeO_3薄膜的应变与挠曲电特性研究
        5.3.1 挠曲电效应概述
        5.3.2 自支撑BiFeO_3薄膜的应变与晶格畸变
        5.3.3 挠曲电效应对BiFeO_3薄膜极化的影响与应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爬岩鱼的吸附运动机理及仿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生物吸附研究现状
        1.3.2 生物运动研究现状
        1.3.3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4 生物吸附的基本原理
        1.4.1 吸附的规律
        1.4.2 长度的规律
        1.4.3 面积的规律
        1.4.4 介于长度和面积之间的规律
        1.4.5 超出面积外的规律
        1.4.6 接触面分裂提高吸附效率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6 课题研究方法
        1.6.1 理论研究
        1.6.2 实验研究
        1.6.3 应用实践
    1.7 课题研究意义
    1.8 本章小结
2 爬岩鱼的水下吸附机理研究
    2.1 动物的实验伦理
    2.2 爬岩鱼吸附实验系统
        2.2.1 显微表面形貌观测实验系统
        2.2.2 垂直及切向力测量实验系统
        2.2.3 水听器压力测量实验系统
        2.2.4 高速摄像实验系统
    2.3 爬岩鱼的吸附类型
        2.3.1 在不同表面情况下的吸附状态
        2.3.2 在壁面分离时的压力变化
    2.4 爬岩鱼的吸附微观机理
        2.4.1 微结构和微气泡的发现
        2.4.2 微气泡对吸附力及切向力的影响
    2.5 微气泡密封下的负压吸附模型
    2.6 人造微结构表面的特性
        2.6.1 微结构表面的加工
        2.6.2 微结构表面的气泡图案
        2.6.3 微结构表面的切向力
    2.7 本章小结
3 爬岩鱼气泡的来源及组成
    3.1 气泡研究背景
    3.2 气泡研究实验系统
        3.2.1 CT成像技术
        3.2.2 大面积显微成像技术
        3.2.3 显微高清摄像技术
        3.2.4 组织切片技术
    3.3 气泡的来源及组成
        3.3.1 爬岩鱼的表面气泡图案
        3.3.2 爬岩鱼的去水和复水
        3.3.3 爬岩鱼的空间气泡分布
        3.3.4 爬岩鱼的表皮特征
        3.3.5 爬岩鱼的气泡析出过程
    3.4 爬岩鱼表面气泡建模与验证
        3.4.1 爬岩鱼的气泡模型
        3.4.2 爬岩鱼的气泡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爬岩鱼吸盘装置的表面适应性研究
    4.1 吸附表面适应性研究背景
    4.2 不同性质表面及环境液的制作
        4.2.1 不同粗糙度表面的制作
        4.2.2 不同刚度表面的制作
        4.2.3 不同粘度环境液体的制作
    4.3 不同因素对吸附力的影响
        4.3.1 吸附应力与粗糙度及润湿性的关系
        4.3.2 吸附应力与刚度的关系
        4.3.3 吸附应力与液体粘度的关系
    4.4 爬岩鱼粗糙表面吸附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爬岩鱼的各向异性机制研究
    5.1 爬岩鱼的生活习性
    5.2 爬岩鱼的各向异性机制实验系统
        5.2.1 不同方向摩擦力的测量装置
        5.2.2 不同方向拉动下鱼鳍骨骼的变化
        5.2.3 爬岩鱼的摩擦系数测定
        5.2.4 爬岩鱼的切向摩擦特性实验装置
    5.3 爬岩鱼的切向摩擦力各向异性
        5.3.1 切向摩擦力与角度的关系
        5.3.2 不同方向拉力情况下的鱼鳍骨骼状态
    5.4 爬岩鱼的切向摩擦力各向异性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爬岩鱼动态吸附爬行机理研究
    6.1 吸附型鱼类运动的研究背景
    6.2 爬岩鱼的运动研究实验方法
        6.2.1 爬岩鱼腹部压力测量实验装置
        6.2.2 爬岩鱼运动行为记录实验装置
        6.2.3 爬岩鱼运动记录数据处理
    6.3 爬岩鱼的腹部压力
        6.3.1 静止状态的腹部压力
        6.3.2 运动状态的腹部压力
    6.4 爬岩鱼的运动形式
        6.4.1 竖直方向的运动
        6.4.2 水平方向的运动
        6.4.3 壁面的分离
        6.4.4 壁面的切换
        6.4.5 换向
    6.5 爬岩鱼的运动分析
        6.5.1 爬岩鱼的骨骼组成
        6.5.2 爬岩鱼的前进运动
        6.5.3 爬岩鱼的后退运动
        6.5.4 爬岩鱼的爬行时轴向波动运动学参数
    6.6 爬岩鱼的运动模型
    6.7 本章小结
7 仿生机器人设计及测试
    7.1 壁面爬行机器人
    7.2 仿生机器人的模型建立
        7.2.1 仿生机器人的仿生方案
        7.2.2 仿生机器人的驱动方式机构模型
        7.2.3 仿生机器人的类鱼鳍变摩擦机构模型
        7.2.4 仿生机器人的虚拟样机
    7.3 仿生机器人的参数确定
        7.3.1 仿生机器人的整体尺寸及参数定义
        7.3.2 仿生机器人的吸盘选型
        7.3.3 仿生机器人的杆长关系
        7.3.4 仿生机器人与爬岩鱼的相似性
    7.4 仿生机器人的制作
        7.4.1 机械结构部分的制作
        7.4.2 控制系统部分的设计
    7.5 仿生机器人的测试
        7.5.1 水平壁面吸附爬行实验
        7.5.2 竖直壁面吸附爬行实验
        7.5.3 倒置壁面吸附爬行实验
        7.5.4 倒置壁面负重吸附爬行实验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课题研究总结
    8.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及荣誉

(5)炸药爆轰及驱动性能的连续电阻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炸药的爆轰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发展概述
        1.2.1 炸药的爆轰与性能参数
        1.2.2 炸药爆速的测量方法
        1.2.3 炸药爆压的实验测量
        1.2.4 炸药临界直径的判定
        1.2.5 炸药殉爆距离的判定
    1.3 爆轰驱动与爆轰产物状态方程
        1.3.1 滑移爆轰下的驱动问题
        1.3.2 爆轰产物的状态方程与参数测定
        1.3.3 水下爆炸的实验测量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的研制及其测试系统
    2.1 传统连续电阻探针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2.2 传统连续电阻探针的干扰和测量误差分析
        2.2.1 电磁干扰分析
        2.2.2 射流的形成与影响
        2.2.3 “管道效应”的形成与影响
        2.2.4 弯曲波对飞板测试的影响分析
    2.3 压导式连续电阻探针的研制
        2.3.1 压导探针的导通机理与结构改进
        2.3.2 压导探针的测试效果对比
        2.3.3 压导式连续探针的导通压力分析
    2.4 压导探针连续测试系统
    2.5 本章小节
3 基于压导式连续探针的工业炸药爆轰性能测试技术
    3.1 工业炸药爆速的连续测量
        3.1.1 不同装药形式下爆速的测量
        3.1.2 模拟深水环境下乳化炸药爆速的测量
    3.2 连续探针法测定炸药的临界直径
    3.3 连续探针法在炸药殉爆判定中的应用
    3.4 炸药爆压测量的阻抗匹配法
    3.5 本章小节
4 水下爆炸近场冲击波的连续测量及炸药状态方程研究
    4.1 球形装药水下爆炸的近场测量与分析
        4.1.1 球形装药水下爆炸实验
        4.1.2 RDX炸药球水下近场冲击波衰减规律研究
    4.2 柱形装药水下爆炸斜冲击波的连续测量与分析
        4.2.1 柱形装药水下爆炸实验与结果
        4.2.2 二维定常流场中斜冲击波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4.3 基于水下爆炸测定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
        4.3.1 球形装药水下爆炸的JWL状态方程测定
        4.3.2 柱形装药水下爆炸的JWL状态方程测定
    4.4 本章小结
5 连续电阻探针在爆轰驱动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5.1 爆炸焊接复板飞行姿态测试
        5.1.1 实验装置及梯形支架连续电阻探针的改进
        5.1.2 滑移爆轰作用下复板飞行姿态分析
    5.2 基于梯形支架连续电阻探针的圆筒试验
        5.2.1 实验装置与结果
        5.2.2 圆筒膨胀规律分析及JWL状态方程的确定
    5.3 材料冲击绝热数据的探索性试验
        5.3.1 冲击绝热线的测量原理与实验装置
        5.3.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递增式重建的无人机航空影像稀疏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及其影像处理现状
        1.2.2 递增式重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递增式重建方法基础理论
    2.1 摄像机模型与坐标系
        2.1.1 相机模型
        2.1.2 坐标系统
    2.2 对极几何
    2.3 RANSAC算法
        2.3.1 经典RANSAC算法
        2.3.2 自适应RANSAC算法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影像检索与基础影像重建
    3.1 影像检索
        3.1.1 SIFT算子
        3.1.2 K-means算法构建词汇树
        3.1.3 TF-IDF方法计算相似性
    3.2 基础的影像重建
        3.2.1 基于自适应RANSAC的相对定向
        3.2.2 基于4点加权算法估计相机位姿
    3.3 影像检索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实验数据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递增式重建的无人机航空影像稀疏重建
    4.1 递增式影像重建算法改进
        4.1.1 确定影像对应信息
        4.1.2 解算参数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多模型约束实验
        4.2.2 递增式影像稀疏重建实验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空间分析与遥感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遥感考古发展
        1.1.2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1.2.1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2 考古特征遥感识别研究
        1.2.3 太湖流域空间考古研究
    1.3 选题意义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
    2.2 主要数据源
        2.2.1 Corona
        2.2.2 历史航片
        2.2.3 Landsat
        2.2.4 Aster
        2.2.5 SPOT
        2.2.6 QuickBird
        2.2.7 Sentinel-2A
        2.2.8 考古专题资料
        2.2.9 其他专题数据
    2.3 主要内容
        2.3.1 遗址空间特征分析
        2.3.2 太湖流域遗址预测模型构建
        2.3.3 考古弱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2.3.4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考古分析与环境变迁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数据预处理
    3.2 数据融合
    3.3 空间特征信息提取与分析
    3.4 空间预测
    3.5 多时期影像分析与判读
    3.6 影像增强
        3.6.1 光谱指数
        3.6.2 空间自相关
第4章 太湖流域遗址空间预测
    4.1 太湖流域遗址环境特征空间分析
    4.2 遗址预测模型
        4.2.1 基础图层
        4.2.2 环境变量相关性分析
        4.2.3 基于最大熵的遗址预测
        4.2.4 模型评估
        4.2.5 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
        4.2.6 预测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征探测
    5.1 良渚遗址多源影像对比分析
    5.2 相同传感器不同时间对比探测
    5.3 数据融合
        5.3.1 基于SPOT5影像融合的考古目标特征提取
        5.3.2 基于WorldView2影像融合的考古目标特征提取
        5.3.3 后处理考古特征识别
    5.4 波段计算
        5.4.1 光谱指数
        5.4.2 线性正交方程
    5.5 空间自相关
        5.5.1 Aster空间自相关分析
        5.5.2 历史影像自相关分析
        5.5.3 QuickBird空间自相关分析
    5.6 小结
        5.6.1 空间分辨率
        5.6.2 成像时间分析
        5.6.3 光谱信息
第6章 新石器时期遗址考古分析
    6.1 太湖流域遗址空间特征挖掘
        6.1.1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统计
        6.1.2 遗址地理趋势分析
    6.2 良渚遗址群的考古分析
        6.2.1 可视域分析
        6.2.2 良渚古城遗址域分析
        6.2.3 良渚遗址群土地利用情况
    6.3 东苕溪改道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与讨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与不足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聚焦与研究构想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的缘由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意义
        第2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
        1 核心概念厘定
        2 相关概念辨析
        第3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第4节 研究框架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3 研究内容
        4 研究重点与难点
        5 研究中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1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学科结构理论
        2 符号互动理论
        第2节 研究的实践基础
        第3节 理论应用预设与实践路径设计
        本章小节
第二部分 经验引介与体系构建
    第3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第1节 美国与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美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2节 英国与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英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3节 日本与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日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4节 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及推行的比较分析
        1 道德品格与社会性维度的比较
        2 体育观念与态度维度的比较
        3 运动技术与技能维度的比较
        4 运动习惯与行为维度的比较
        本章小节
    第4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第1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
        1 界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依据
        1.1 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掘
        1.2 从国际经验比较中推衍
        1.3 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中总结
        1.4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中归纳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关涉到的3个基本概念
        2.2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把握的内在特征
        第2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思路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程序
        2.1 人员选定
        2.2 访谈与调研流程
        2.3 对调研与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及制定编码方案
        2.4 编码方案中各级指标被提及的人数百分比
        2.5 被访人员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所持观点的特征
        3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选取的其他建议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确定
        4.1 体育品德与修养
        4.2 运动兴趣与能力
        4.3 健康行为与习惯
        4.4 运动品质与意志
        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第3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1 协调专家意见
        2 评价客观指标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第4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信度
        2 独立测评者信度检验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的构念效度
        4 案例分析: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策略探讨与实践设计
    第5章 能力化: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
        第1节 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1 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
        2 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
        3 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
        4 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
        第2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1 校本研制: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竭动力
        2 信息构建: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永续助力
        3 有效教学: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息活力
        4 分层测评: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恒久展力
        第3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培育策略
        1 遵循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展示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力
        2 优化课程改革层级次序,提升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运行力
        3 修复课程改革薄弱区域,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整体的组织力
        4 凸显课程改革中心环节,彰显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命力
        第4节 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评价构想
        1 研究与借鉴国际已有经验,掌握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研究能力
        2 改造与升级国内现有成果,优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设计能力
        3 解构与重组研究固有模式,强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推衍能力
        4 整合与改进成熟测评技术,提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应用能力
        本章小结
    第6章 课程化: 完善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
        第1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现状分析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密切结合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之中
        3 体育课程标准透视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相互影响
        第2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机制设计
        1 情境生成
        2 复合需要
        3 规划研制
        4 活动设计
        5 反思评价
        第3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制程序
        1 体育教师个人研制环节
        2 成员集体研制环节
        3 改进与修正研制环节
        4 针对性的有效研制环节
        第4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修规划
        1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研修组织
        1.1 遵循结构变量与情景变量的要求
        1.2 强化学科意识与重视学科化分工
        1.3 控制研修规模与优化研修程序
        2 选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研修主题
        2.1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注重发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功能
        2.2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程序的有效性
        2.3 研修主题的选择需要多角度的考虑各类方法的应用
        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课程化研修程序的运行路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专业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第1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假设
        1 具备专业精神
        2 开展专业交流
        3 进行专家引领、团队协作与同伴互助
        4 借鉴与使用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模式
        第2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1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2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3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4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第3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机制与实体机制
        1 概念机制
        2 实体机制
        第4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策略
        1 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合作研修
        2 增强专业敏锐性,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教学反思
        3 划分教学层次,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行为
        4 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5 开展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实践外化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1节 研究结论
        第2节 研究不足及建议
        1 研究不足
        2 研究建议
        第3节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研究附件与后记致谢
    附录A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意见征求表
    附录B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1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附件C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2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附录D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E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F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课堂观察日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公开DEM辅助的国产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定位
        1.2.2 已有数据辅助的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1.2.3 DEM匹配
        1.2.4 研究内容的提出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据资料介绍及其分析
    2.1 公开DEM介绍
        2.1.1 SRTM DEM
        2.1.2 ASTER GDEM
        2.1.3 AW3D30 DSM
    2.2 实验数据介绍
    2.3 公开DEM的质量和精度分析
        2.3.1 实验 1:定性比较DEM的质量
        2.3.2 实验 2:跑道法分析DEM精度
        2.3.3 实验 3:高差法分析DEM精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EM匹配的立体影像高效稳健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3.1 基本原理
    3.2 改进的最小高差DEM匹配方法
        3.2.1 最小高差法的基本原理
        3.2.2 始于基准DEM的对应点确定策略
        3.2.3 DEM间非系统性差异的自动探测与剔除
    3.3 有理函数模型及其误差补偿方案
        3.3.1 有理函数模型
        3.3.2 物方补偿方案
        3.3.3 像方补偿方案
    3.4 实验与分析
        3.4.1 实验 1:对应点确定策略性能分析的模拟实验
        3.4.2 实验 2:DEM辅助的卫星影像定位实验
        3.4.3 实验 3:对应点确定策略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分析
        3.4.4 实验 4:稳健性分析
        3.4.5 实验 5:DEM分辨率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开DEM多级约束的立体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4.1 基本原理
    4.2 概略纠正阶段DEM的提取
        4.2.1 DEM范围及有效陆域点的确定
        4.2.2 高程搜索范围的确定
    4.3 多视影像的自由网平差
    4.4 精纠正阶段DEM的提取
    4.5 公开DEM辅助的高精度DEM提取
    4.6 实验与分析
        4.6.1 实验 1:大面积落水的立体影像定位实验
        4.6.2 实验 2:DEM格网化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分析
        4.6.3 实验 3:内陆地区影像的定位实验
        4.6.4 实验 4:待匹配DEM分辨率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分析
        4.6.5 实验 5:大面积落水的立体影像高精度DEM提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开DEM辅助的区域立体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
    5.1 基本原理
    5.2 影像覆盖范围内地形起伏程度的判断
    5.3 平坦地区影像的误差补偿
        5.3.1 公开DEM辅助的高程误差补偿
        5.3.2 基于立体影像重叠区域的精度传递
    5.4 区域网平差
    5.5 实验与分析
        5.5.1 实验 1:公开DEM辅助的高程误差补偿的性能分析
        5.5.2 实验 2:区域网平差的性能分析
        5.5.3 实验 3:多种定位方案的对比实验
        5.5.4 实验 4:大区域立体影像的定位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开DEM辅助的国产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系统
    6.1 系统简介
    6.2 系统的主要功能
        6.2.1 DEM提取
        6.2.2 高效稳健的立体影像定位
        6.2.3 全区域适用的立体影像定位
        6.2.4 精度传递与区域网平差
    6.3 系统的主要特点
    6.4 系统运行展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基于单目视觉的MAV状态估计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无人飞行器概述
        1.1.2 常见的感知手段
        1.1.3 微型无人飞行器的单目视觉感知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视觉里程计简介
        1.2.2 立体视觉里程计
        1.2.3 单目视觉里程计
        1.2.4 视觉SLAM
        1.2.5 视觉里程计和视觉SLAM的关系
        1.2.6 基于滑动窗和局部优化的VINS方法
        1.2.7 状态估计性能评估与可观测性分析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单目视觉和IMU的状态估计
    2.1 引言
    2.2 算法框架
        2.2.1 对IMU预积分
        2.2.2 线性初始化
        2.2.3 非线性优化
    2.3 状态估计关键步骤的方法改进
        2.3.1 转动矩阵的平滑线性估计方法
        2.3.2 复合条件的滑动窗关键帧抽取方法
        2.3.3 多传感器的同步触发与采集方法
    2.4 仿真与实验
        2.4.1 系统配置与参数设置
        2.4.2 仿真环境设计
        2.4.3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2.4.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EOG特征值分解的估计退化检测
    3.1 引言
    3.2 针对滑动窗结构的EOG快速计算方法
        3.2.1 快速EOG的近似离散计算
        3.2.2 单目视觉状态估计系统的EOG计算
    3.3 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退化检测和退化方向预测
        3.3.1 基于条件数的状态估计性能退化的检测
        3.3.2 基于特征向量的估计退化方向预测
    3.4 仿真与实验
        3.4.1 算法实现细节与参数配置
        3.4.2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3.4.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运动基元的可观测性评估和预测方法
    4.1 引言
    4.2 运动基元的生成及其EOG计算
        4.2.1 高阶动态约束条件下的运动基元生成
        4.2.2 运动基元的EOG计算
    4.3 可观测性量化方法及预测方法
        4.3.1 基于EOG矩阵秩的可观测性量化方法
        4.3.2 基于运动基元的可视化局部可观测性预测方法
    4.4 仿真与实验
        4.4.1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4.4.2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观测性约束的主动运动引导
    5.1 引言
    5.2 基于运动基元的路径树生成及其可观测性评估方法
        5.2.1 基于多级运动基元的路径树生成
        5.2.2 多节点路径的可观测性评估方法
    5.3 可观测性约束的运动方向建议策略
    5.4 仿真与实验
        5.4.1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5.4.2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四、4×5相机空中拍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地观测红外成像虚警源检测方法研究[D]. 刘雨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事件相机的定位与建图算法:综述[J]. 马艳阳,叶梓豪,刘坤华,陈龙. 自动化学报, 2021(07)
  • [3]新颖二维氧化物薄膜与功能器件的原子尺度透射电镜原位研究[D]. 蔡嵩骅. 南京大学, 2019(01)
  • [4]爬岩鱼的吸附运动机理及仿生研究[D]. 王金荣. 浙江大学, 2019(08)
  • [5]炸药爆轰及驱动性能的连续电阻测试方法研究[D]. 李科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递增式重建的无人机航空影像稀疏重建[D]. 张晶晶.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7]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空间分析与遥感探测研究[D]. 于丽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
  • [8]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 赵富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公开DEM辅助的国产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定位技术研究[D]. 陈小卫.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7(01)
  • [10]基于单目视觉的MAV状态估计关键问题研究[D]. 荣政.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标签:;  ;  ;  ;  

4×5相机航拍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