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皮肤松弛一例

先天性皮肤松弛一例

一、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论文文献综述)

石武娟,舒剑波,刘晓军,宋立,麻庆荣,王丹[1](2018)在《ATP6V0A2基因突变致皮肤松弛症一例及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TP6VOA2基因突变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皮肤松弛症在新生儿中发病率极低,国内鲜有报道。我院近期诊断1例ATP6VOA2基因突变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松弛症,本文回顾了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了相关文献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王光平,王小坡,陈浩,张韚,姜祎群,曾学思,徐秀莲,孙建方[2](2017)在《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六例临床及病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GS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6例均为男性,皮损为松弛斑块甚至垂悬状肿块,5例发生于皱褶部位(或为主),1例仅发生于右胸部。1例合并蕈样肉芽肿。组织病理均可见真皮内非干酪性肉芽肿,伴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1例见淋巴样细胞异形改变,余5例异形不明显。1例伴有亲表皮现象。免疫组化均见CD4+T细胞为主的单克隆增生。4例行弹性纤维染色见弹性纤维卷曲、断裂甚至消失,2例见多核巨细胞吞噬弹性纤维现象。2例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均为γ单克隆增生。2例患者采用浅层X线照射或电子束照射,皮损变小后手术切除,未再复发。其余4例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0.02%氮芥外用等,症状有改善。结论 GSS进展缓慢,不推荐过度治疗。局限于皱褶部位的GSS推荐手术治疗。

李无言,周璐,王太玲,于浩,郭鑫,侯典举,宋维铭,王佳琦[3](2017)在《除皱术对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介绍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主要特征及应用除皱术治疗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先天性皮肤松弛症患者应用除皱术治疗,改善其衰老面容,并对瘢痕愈合、手术效果和持续时间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共3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复发,复发程度以颏颈部最重,面颊区较轻。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结果持肯定态度。结论除皱手术是改善先天性皮肤松弛症患者衰老面容的重要手段,对于浅筋膜的处理可以减缓患者面部皮肤松弛的复发。然而,因为病例过少且缺乏长期随访,手术思路选择的正确性及患者预后评估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王光平[4](2016)在《微小RNA在早期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初探及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 MF是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经典MF分为斑片期、斑块期、肿瘤期,进展缓慢,早期极易误诊,若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延误。此外,MF有3种变异型:亲(嗜)毛囊性MF、佩吉特样网状细胞增生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ranuloma slack skin, GSS)。微小RNA (microRNA, miRNA)是一种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分化、增殖、代谢、凋亡等几乎所有生命活动,且对很多肿瘤的发病起关键作用。目前发现一些miRNA在MF的发病、辅助诊断、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并对MF的治疗具有潜在价值。第一部分是国内首次探讨miRNA与早期蕈样肉芽肿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niRNA在MF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第二部分对我院诊断的6例GSS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知。第一部分:miRNA在早期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初探第一章:筛选与早期MF相关的miRNA目的筛选与早期蕈样肉芽肿相关的microRNA (miRNA)。方法采用高通量miRNA PCR芯片,检测6例早期蕈样肉芽肿(MF)与6例对照(湿疹、扁平苔藓)的皮损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针对差异表达的nicroRNA,进行组织标本及Myla、Hut-78细胞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的验证。结果芯片结果示,相较于对照组,3个microRNA在早期蕈样肉芽肿中显着性高表达:hsa-miR-378a-5p、 hsa-miR-107、hsa-miR-302c-3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组织的R T-q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与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比,Myla细胞株中hsa-miR-378a-5p、hsa-miR-107显着上调,与芯片结果一致;而未见hsa-miR-302c-3p的显着差异性表达。3个miRNA在Hut-78细胞株中均不显着差异性表达。结论与炎症性皮肤病相比,早期蕈样肉芽肿存在差异表达的nicroRNA表达谱。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hsa-miR-378a-5p的靶基因及可能作用通路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hsa-miR-378a-5p靶基因及信号通路,并进行CTCL细胞株的验证。方法应用TargetScan等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进行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合文献检索结果选择hsa-miR-378a-5p的可能靶基因SUFU,IGF1R,及经典MAP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ERK1、ERK2、p38,进行CTCL细胞株中RT-qPCR的验证。结果hsa-miR-378a-5p的预测靶基因与细胞的增殖、T细胞分化、凋亡、免疫调节、血管生成等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可能参与TGF-β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p38 MAPK信号通路等。对Myla、Hut-78细胞株及正常T淋巴细胞进行RT-qPC R,发现Myla细胞株中SUFU、IGF1R均高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ut-78细胞株中均未见显着差异。ERK1、ERK2、p38的RT-qPCR结果是,Myla细胞株中,三者均显着高表达;Hut-78细胞株中,仅ERK1、p38显着高表达(P<0.05)。结论通过对hsa-miR-378a-5p的靶基因分析,为hsa-miR-378a-5p在MF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和理论依据。第三章:hsa-miR-378a-5p基因干扰对MF细胞株Myla的影响目的探讨hsa-miR-378a-5p基因干扰对MF细胞株Myla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对Myla细胞株转染niR-378a-5p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NC)。CCK-8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的增殖。免疫印迹法测SUFU蛋白在不同处理组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Myla/miR-378a-5p-siRNA组、Myla/NC-siRNA组、未处理Myla组,RT-qPCR结果示Myla/miR-378a-5p-siRNA组的miR-378a-5p表达水平显着抑制。CCK-8结果示24h, Myla/miR-378a-5p-siRNA组的增殖明显下调;而48h、72h、96h三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无显着差异o Myla/miR-378a-5p-siRNA组较于其它两组,SUFU蛋白在24h、48h、72h的表达水平均上调。结论成功构建hsa-miR-378a-5p基因干扰Myla细胞株模型。MF中,SUFU可能不是miR-378a-5p靶基因。第二部分: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目的分析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7年在我院诊治的6例GS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29岁。所有病例均见松弛斑块甚至垂悬状肿块,5例发生于褶皱部位(或为主),1例仅发生于右胸部。其中1例合并蕈样肉芽肿。除1例合并瘙痒外,其他均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均可见真皮内非干酪性肉芽肿,伴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1例见淋巴样细胞异型性,余5例异型性不明显。1例伴有亲表皮现象。免疫组化均见CD4+T细胞为主的单克隆增生。4例行弹力纤维染色见弹力纤维卷曲、断裂甚至消失,2例见多核巨细胞吞噬弹力纤维现象。2例行TCR基因重排,均为γ单克隆增生。2例患者采用浅层X线照射或电子束照射,皮损变小后手术切除,未再复发。其余4例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肌注、0.02%氮芥外用等,较前改善。结论GSS罕见,结合典型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一般可诊断。该病进展缓慢,不推荐过度治疗。局限于皱褶部位的GSS推荐手术切除治疗。

王双燕[5](2013)在《先天性皮肤松弛症一例及文献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先天性皮肤松弛症是由于皮肤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缺陷而引起的以皮肤松弛下垂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分型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性连遗传三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基因突变有关。显性遗传性皮肤松弛症多为良性疾病,通常病情较轻,预后较好,隐性遗传性皮肤松弛症表现为高度异质性,常伴有脏器的并发症,预后差。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通过整形外科手术治疗。

李斌,李俊逸,王翠青,郭丽,李瑞国[6](2012)在《青年性眼睑皮肤松弛症的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青年性眼睑皮肤松弛症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对23例患者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切口,测量出需切除的上睑皮肤量,然后去除需切除的皮肤和眼轮匝肌以及疝出的眶隔脂肪,脱垂的泪腺复位。缝合切口,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结果 23例术后均恢复了原视野和视力。仅1例因切口处理欠佳,出现轻度"三眼皮",其余重睑形态满意,泪腺复位良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3年疗效稳定。结论所用治疗眼睑松弛症的疗法和疗效确切可靠,符合美容要求。可兼收治疗上眼睑松弛和重睑成形术的双重效果。

汪汇,江华[7](2011)在《皮肤松弛症及其分型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皮肤松弛症(cutis laxa,CL)是一类由弹性纤维合成或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症候群,属罕见的结缔组织病。非衰老所致的皮肤弹性降低及松弛下垂通常是皮肤松弛症的首发症状,也是特征性表现之一[1],在面部常表现为"忧愁貌"或早衰样面容。同

孙雪峰,钟旭[8](2010)在《获得性皮肤松弛症合并肺气肿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皮肤松弛症合并肺气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1例获得性皮肤松弛症合并肺气肿患者的诊治及文献复习。结果 1例26岁男性患者2年余前腹部、双胁、双腹股沟区多处出现皮炎,皮疹处皮肤逐渐松弛;1年余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检查提示极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CT检查提示双侧全小叶型肺气肿。皮肤活检证实为皮肤松弛症,胸腔镜下肺活检见肺气肿及多个肺大泡形成。肺组织电镜提示肺泡间隔增宽,间隔内未见成结构的弹性纤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予以持续小流量吸氧,并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病情维持稳定,复查肺功能略有好转。结论获得性皮肤松弛症合并肺气肿极其罕见,弹性纤维破坏是其共同特征,但其病原学至今仍不清楚。此类患者预后不佳,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激素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

吕拥芬,景虹[9](2009)在《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文中研究指明先天性皮肤松弛症是罕见的遗传紊乱疾病,以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变和明显的皮肤松弛为特征。本文报道1例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病历资料患儿,男,5月。因"咳嗽1周伴间歇性呼吸困难"于2009-5-25入院。系弃婴,出生史及家族史均不详。

卢超霞[10](2009)在《糖原累积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文中认为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GSD)是一类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是糖原贮存异常,多数表现为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中贮积量增加。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所缺陷的酶的种类,可以将GSD分为13种类型。除了O型之外,其它类型均用罗马数字表示。其中Ⅰ、Ⅲ、Ⅳ、Ⅵ、Ⅸ型以肝脏病变为主,Ⅰ、Ⅲ和Ⅳ型的肝脏损害最为严重;Ⅱ、Ⅴ、Ⅶ型则以肌肉组织受损为主。除GSDⅨ(肝磷酸化酶激酶缺陷)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类型GSD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GSD的总体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20,000-43,000,其中以累及肝脏的Ⅰ型、Ⅲ型和Ⅸ为常见。论文一主要对临床疑诊GSDⅠ型和GSDⅢ型的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探索中国人中GSDⅠ型和GSDⅢ型致病基因突变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和产前诊断服务。第一部分糖原累积症Ⅲ型的致病基因突变分析糖原累积症Ⅲ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Ⅲ, GSDⅢ, MIM:232400)是由糖原脱支酶(glycogen debranching enzyme, GDE; amylo-1,6-glucosidase, 4-a-Glucanotransferase, AGL)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肿大、饥饿性低血糖、高脂血症、生长迟缓以及进展性肌病和心肌病。AGL有两个独立的催化活性,分别是a-1,6-糖苷酶(EC 3.2.1.33)和α-1,4-糖基转移酶(EC 2.4.1.25)。完整的脱支酶活性需要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共同发挥作用,将葡萄糖从糖原中释放出来。根据酶缺陷和累及的组织器官不同,可将GSDⅢ型分为四个亚型(a、b、c、d)。最常见的是肝脏和肌肉中AGL活性均缺乏的GSDⅢa型,约占85%。所有亚型的GSDⅢ均由AGL基因(MIM:610860)突变引起。AGL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p21区域,由35个外显子组成,全长85kb,编码大约7kb的nRNA。通过5’端的选择性剪接产生6种不同的转录本,特异性地表达于不同的组织。最广泛表达的转录本编码的蛋白包含1532个氨基酸,分子量大约为170kD。目前在日本、非洲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有GSDⅢ型的突变研究,在AGL基因中共发现了79种突变,包括10种错义突变、22种无义突变、10种剪接位点突变、23种小的缺失突变、11种小的插入突变以及复杂缺失/插入突变、大片段缺失及复杂重排突变各一种,但在国内却仅有6例GSDⅢ型突变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以2005年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就诊的临床疑诊GSDⅢ型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我们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其家属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和RNA,通过PCR的方法对AGL基因所有编码区进行扩增,然后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根据发现的致病突变结果,结合临床资料,我们还探讨了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在52例患者(来自50个家系,其中1个家系中的2名患者为双胞胎,1个家系中的2名患者为兄妹)中发现了58种AGL基因的突变,包括8种错义突变(13.8%)、13种无义突变(22.4%)、17种剪接位点突变(29.3%)、14种小的缺失(24.1%)、5种小的插入(8.6%)、1种复杂插入/缺失(1.7%)。其中51种突变是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对于国际首报的7种错义突变,我们采用PCR产物限制性酶切的方法,在各家系成员及50名中国汉族正常人群中进行了筛查验证,结果未在这些正常人群中发现相同的改变。发现本研究病例中以下3种突变最为常见:c.1735+1G>T(14.0%,14/100); c.100C>T (p.Arg34X) (4.0%,4/100)和c.4234delC (p.G1y1413AlafsX2) (4%,4/100),这三种突变在本研究发现的突变中共占22.0%(22/100);其中c.1735+1G>T在已报道过的亚洲其他人群(韩国人和日本人)GSDⅢ型患者中的突变频率为11.8%。此外,我们通过对胚胎绒毛基因组DNA进行单体型分析及基因测序,为1例高风险胎儿进行了产前DNA检测。结果证明,胎儿继承一个母源AGL致病等位基因和一个父源正常的等位基因,预期不会出现GSDⅢ型的表现。本研究还发现一定程度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AGL错义突变和单个氨基酸缺失突变多表现为正常的肌酸激酶水平,而其它类型的突变则表现为肌酸激酶水平显着增高。总之,我们通过在对临床疑诊GSDⅢ型的患者进行突变检测,发现多种新的AGL基因致病突变,构建了中国人的AGL基因突变谱,丰富了人类AGL基因的致病突变数据库;发现GSDⅢ型中存在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同时,完成一例高患病风险胎儿的产前DNA检测。这些工作为深入认识GSDⅢ型的分子机制和在中国人群中更好开展GSDⅢ型的基因诊断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糖原累积症Ⅰ型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糖原累积症Ⅰ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 GSD I)是一组由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体系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00。G6Pase体系主要由4个组分组成:葡萄糖-6-磷酸酶-α(glucose-6-phosphatase-a,G6PC)、葡萄糖-6-磷酸转运体(glucose-6-phosphate transporter, G6PT1)、无机磷酸盐转运体(T2)、葡萄糖转运体(T3),分别行使葡萄糖-6-磷酸(G6P)的水解,G6P的转位,磷酸的运输和葡萄糖运输的功能。根据缺陷的酶的不同将GSDⅠ分为4个亚型:GSDIa(MIM:232200)由G6PC缺陷引起;GSDIb(MIM:232220)由G6PT1缺陷引起;GSDIc (MIM:232240)和GSD Id则分别由T2和T3缺陷引起。GSDⅠa是GSDⅠ型中最常见的亚型,大约占GSDⅠ型的80%,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低血糖、肝脏肿大、生长落后和出血倾向,并可伴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乳酸血症。其长期的并发症可有痛风、有转移倾向的肝腺瘤、血小板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等。GSDⅠa由G6PC基因(MIM:232200)突变引起。GSDⅠb在GSDⅠ型中第二常见,约占15%。GSDⅠb由G6PT1基因(MIM:602671)突变引起。除了与GSDⅠa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外,GSDⅠb患者还经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炎症性肠病。但不典型的GSDⅠb患者也可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表现,一些GSDⅠa型患者也可以表现出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因此明确的鉴别诊断依赖于G6PC基因和G6PT1基因的突变分析. GSDIc和GSD Id发病率很低,其分子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但在部分GSDIc和GSD Id患者中也检测到了G6PT1基因的突变,因此现在倾向于将GSDⅠ型分为GSD la和GSD I non-a两种亚型。G6PC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1区域,全长12.5kb,含有5个外显子,编码含357个氨基酸的蛋白。GSDⅠa的发病率无种族差异。目前为止,在不同种族和地区的GSDⅠa型患者中报道了大约89种G6PC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多样。在所有GSD la患者中最常检测到的突变有p.Arg83Cys (29.0%), c.648G>T (16.4%), p.Gln347X (14.3%)和p.Arg83His (3.9%).目前有研究显示,在中国人GSD Ia患者G6PC基因中c.648G>T占54%, p.Arg83His占26%,日本人和韩国人GSD la患者中G6PC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为91%和75%。G6PT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1q23区域,包含9个外显子,全长约5.3kb,编码由42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目前为止,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已经对150多例GSD I non-a型患者进行了分子遗传分析,这些患者大部分是GSDIb型,还有6例GSDⅠc型患者和1例GSD Id型患者。他们均由G6PT1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在这些患者中报道了大约82种G6PT1基因突变,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突变类型,其中最主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35/82,42.7%)。G6PT1基因的常见突变在不同的人种中有所不同。在高加索人中,p.Leu348ValfsX53是最常见的突变,突变频率约为32%;在日本人中,最常见的突变是p.Trp118Arg,其突变频率约为44%。而在中国人群中对该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就诊的64例疑诊GSDⅠa型的患者和12例(来自10个家系)疑诊GSDⅠb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患者及其家属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和RNA,对G6PC基因和G6PTl基因所有编码区进行PCR扩增,然后直接测序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并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HRM)对10例GSDⅠa型患者(已经PCR测序分析)进行中国人群中G6PC基因常见突变c.648G>T的检测,探讨HRM在诊断GSDⅠa型患者常见突变的应用。我们在27例GSDⅠa型患者中检测到了致病的G6PC基因突变,共发现14种致病突变:7种错义突变,4种无义突变,2种小的缺失突变和1种剪接位点突变。其中5种突变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的。研究结果还显示热点突变c.648 G>T和p.Arg83His的频率在本研究患者中分别占44.4%和16.7%,稍低于其他研究者报道的在中国GSDⅠa患者中的频率(分别为54%和26%)。应用HRM的方法对10例GSDⅠa型患者进行了c.648G>T点突变的检测,有效地鉴定出4例杂合突变、4例纯合突变、1例野生型以及1例其它突变,与PCR测序结果完全吻合,验证了HRM对GSDⅠa患者该热点突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我们在全部12例GSDⅠb型患者中检测到了G6PTl基因致病突变,共发现了10种突变,包括6种错义突变,2种剪接位点突变,1种无义突变和1种小的缺失突变,其中6种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在本研究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突变是p.Pro191Leu (7/20,35%),与已报道的其他种族人群中的常见突变都不同,该突变是否为中国人群GSDⅠb患者中的常见突变,还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总之,本研究应用以外周血基因组DNA为基础的方法,对临床上疑诊GSDⅠa型和GSDⅠb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还证实了应用HRM方法检测GSDⅠa型患者常见点突变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丰富了人类GSDⅠ型突变数据库,基本证实了以往报道的中国GSDⅠa患者中的热点突变,并首次发现了中国GSDⅠb患者中的可能常见突变为以后对GSDⅠ型进行更深入的分子水平研究奠定了基础。皮肤松弛症(Cutis laxa, CL)是一组以皮肤松弛、下垂、无弹性以及伴或不伴内脏器官受累为临床表现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CL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根据其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MIM:123700)、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 typeⅠ, MIM:219100; Autosomal recessive typeⅡ, MIM:219200)和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 recessive,MIM:304150)。常染色体显性CL表现较轻,很少累及内脏器官,患者可以有较长的生命期;常染色体隐性CL虽然较为少见,但症状表现较重,常常危及生命。而获得性CL多发生于创伤和发热性皮疹后,全身或局部出现皮肤松弛。遗传性CL的致病基因有多个,包括ELN、FBLN4、FBLN5、ATP6V02和ATP7A,发生于FBLN5和ELN基因中的突变既能引起常染色体显性CL又能引起常染色体隐性CL,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弹力蛋白基因(ELN,MIM:130160)。ELN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q11.2区域,全长45kb,由34个外显子组成,编码由724个氨基酸组成的弹力蛋白。弹力蛋白一级结构表现为交替出现疏水性结构和赖氨酸丰富的可形成共价交联的结构,疏水性结构赋予蛋白弹性特征,赖氨酸丰富的结构使弹力蛋白原单体相互共价交联生成不溶性的弹力蛋白多聚体。作为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弹力蛋白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如动脉血管、肺、皮肤和韧带)中,赋予组织弹性回复力和对外力耐受性。迄今为止,共有9例关于ELN基因突变引起CL的报道,除一例为获得性CL之外,其他均为遗传性CL。总结导致CL的ELN基因突变类型共有9种,其中包括四种小缺失突变、两种错义突变、一种剪接位点突变、一种大片段缺失突变以及一种串联重复突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导致CL的突变多发生于ELN基因的3’末端。本研究以一轻型先天性皮肤松弛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该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全身皮肤松弛、下垂、成熟貌、声音嘶哑、大耳。体检结果显示未见其它器官系统异常。其父母表型正常,无近亲婚配家族史。获得知情同意后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常规提取基因组DNA,针对ELN基因的3’端外显子(外显子28-34)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显示患儿在ELN基因外显子28和内含子33内存在2个核苷酸改变:c.1819G>C和c.2132-7C>A,均为未曾报道过的突变。对患儿父母进行ELN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1819G>C突变遗传自父亲,而c.2132-7C>A突变为新生突变。为验证这两个核苷酸改变是否为正常人群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我们在120名中国汉族正正常人群中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进行了筛查验证。酶切结果显示这些正常人群中未见这两种核苷酸改变。我们对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了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从培养细胞中提取总RNA,然后反转录成cDNA,对cDNA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c.2132-7C>A突变使第33内含子3’端产生了新的剪接位点,导致mRNA中相应位置插入5个核苷酸,预计会使编码氨基酸由711位甘氨酸开始,其后的所有氨基酸发生移码,最终产生了比正常肽链长27个氨基酸的异常肽链,从而改变了整个弹力蛋白的C端结构。用ClustalX 1.83进行多重序列比对显示弹力蛋白肽链中第607位的甘氨酸和外显子34编码的C末端氨基酸均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提示本研究发现的2个突变为致病突变。我们对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弹力蛋白在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c.1819G>C和c.2132-7C>A两个突变的产生可能对弹力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无影响。鉴于患儿父亲含有一个与患儿相同的错义突变而表型完全正常,考虑本报道家系中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综上所述,本研究报道了ELN基因上的2个新的复合杂合突变(c.1819G>C和c.2132-7C>A)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CL的原因,此结果丰富了ELN基因致CL的突变数据库。本研究是国际上第2例ELN基因突变引起常染色体隐性CL的报道,加深了对先天性CL遗传异质性的认识。

二、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ATP6V0A2基因突变致皮肤松弛症一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1.1 患儿情况及诊断
    1.2 治疗与结局
2 讨论

(4)微小RNA在早期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初探及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全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iRNA在早期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初探
    第一章 筛选与早期MF相关的miRNA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hsa-miR-378a-5p的靶基因及作用通路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hsa-miR-378a-5p基因干扰对MF细胞株Myla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临床及病理分析
    引言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
致谢

(5)先天性皮肤松弛症一例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
2讨论

(10)糖原累积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一 糖原累积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第一部分 糖原累积症Ⅲ型的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一、前言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七、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糖原累积症Ⅰ型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一、前言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七、参考文献
论文二 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一、前言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七、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名词及缩写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ATP6V0A2基因突变致皮肤松弛症一例及文献复习[J]. 石武娟,舒剑波,刘晓军,宋立,麻庆荣,王丹. 天津医药, 2018(02)
  • [2]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六例临床及病理研究[J]. 王光平,王小坡,陈浩,张韚,姜祎群,曾学思,徐秀莲,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02)
  • [3]除皱术对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效果观察[J]. 李无言,周璐,王太玲,于浩,郭鑫,侯典举,宋维铭,王佳琦.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01)
  • [4]微小RNA在早期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初探及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临床病理分析[D]. 王光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5]先天性皮肤松弛症一例及文献回顾[J]. 王双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12)
  • [6]青年性眼睑皮肤松弛症的治疗[J]. 李斌,李俊逸,王翠青,郭丽,李瑞国.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05)
  • [7]皮肤松弛症及其分型的研究进展[J]. 汪汇,江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1(06)
  • [8]获得性皮肤松弛症合并肺气肿1例并文献复习[J]. 孙雪峰,钟旭. 协和医学杂志, 2010(02)
  • [9]先天性皮肤松弛症1例[A]. 吕拥芬,景虹. 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 2009
  • [10]糖原累积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D]. 卢超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9(12)

标签:;  ;  ;  ;  ;  

先天性皮肤松弛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