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钟东昇[1](2021)在《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脾肾气虚兼血瘀PNS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脾肾气虚兼血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从云南省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普通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予常规治疗外,加服中药汤剂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种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包括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24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血脂、凝血等。结果:1.两组治疗后疾病临床总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P<0.05。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在改善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对比,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小于0.001(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3.两组治疗后在中医症候总疗效方面对比,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小于0.001(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4.生化指标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在PRO、24HUPRO、ALB、TC、TG、LDL-C、FIB这些指标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这些指标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差异。结论: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加味能有效改善PNS脾肾气虚兼血瘀患者的中医症候及临床症状;能有效提升ALB,降低24H UPRO及减少PRO;能有效降低TC、TG、LDL-C,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凝血功能FIB有一定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高凝状态风险,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谢玉龙[2](2019)在《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P),又称为血脂异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代谢和运行异常导致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为特征的一种脂质代谢疾病,是心、脑等重要靶器官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以LDL-C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更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目前公认,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大剂量、高强度、不合理用药等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肾损害、肌毒性等不良反应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此外,在治疗多病种及联合用药时,其安全性也受到质疑。中医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近年来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期待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使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能够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目的:1.确认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不同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2.评价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特点及作用优势;3.探讨脂质代谢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电针、埋线疗法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部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收治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及招募符合标准的自愿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宣教组30例、电针组30例、穴位埋线组30例。宣教组予发放食物能量手册及进行一般饮食治疗宣教,2周1次定期随访指导。电针组予针刺中脘、带脉(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在此基础上选择G-6805Ⅱ型电针仪,疏密波,频率2 Hz-10 Hz-100 Hz循环,每次30分钟,每周2次。穴位埋线组取穴同电针组,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一次。以上三组治疗,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及中医症状临床观察表评分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完成90例治疗,宣教组脱失1例,穴位埋线组脱失1例。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抽血检测成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体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腰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腰围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BMI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BMI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BMI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BMI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血清T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血清TG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G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G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L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LDL-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8.血清H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宣教组和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空腹血糖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电针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埋线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0.空腹胰岛素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空腹胰岛素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1.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临床疗效比较宣教组总有效率为6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3.3%,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电针组、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宣教组(P<0.05,P<0.01)。结论:1.宣教、以及在靳三针指导下的电针、穴位埋线疗法均可有效的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疗效可靠,且无特殊副反应。而在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上,靳三针穴位埋线疗法最优。2.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干预高脂血症,为靳三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临床依据。3.应用靳三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调节脂代谢紊乱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涂卫平[3](2000)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中的变化。方法 :对 45例PNS患者进行了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 :PNS患者的血TC、TG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血清白蛋白≤ 2 0 g/L组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发生率高于血清白蛋白 >2 0 g/L组 (P <0 .0 1) ,而PNS伴血尿组的TC、TG值与无血尿组相比差别无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PNS患者存在着脂质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并对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郑小红[4](2012)在《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瘀证量化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凝血功能、D-二聚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小板、总胆固醇及肝肾功能,客观评价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法防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机理,为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10例。在两组均进行肾病综合征的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4ml静滴,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60~100iu/(kg·d)皮下注射,以2周为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观察患者治刊号疗前后的血瘀证相关症状并予以积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进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血瘀证量化积分较治疗前显着减少,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血瘀证量化积分减少的幅度(差值)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症候改善方面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效果相似。中医疗效评定比较,虽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同,经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静滴疏血通的治疗组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PLT、FIB、CHOL、D-二聚体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延长,TG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延长不明显,TG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间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CHOL、PT、APT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D-二聚体、PLT, FIB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无出血倾向及过敏现象。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减轻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瘀证患者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其高凝状态和高脂血症,可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缓解病情。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较,疏血通注射液能较好的减轻中医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并能有效改善各指标,有一定优势。

姚琼[5](2010)在《温阳利湿通络法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疾病,西医治疗难度大,而中医治疗取得了显着成果,故从新的理论总结开始,开展了本课题研究。本课题分为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以邱幸凡教授提出的“脏虚络痹”病机理论为基础,拟定了温阳利湿通络方,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该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部分机制,目的在于为临床NS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理论探讨:1、基于络脉络病理论及“脏虚络痹”的病机理论,提出“肾脾阳虚,湿瘀阻络”是NS的基本病机:(1)肾脾阳虚是致病之本:肾脾阳虚是NS的基本病机;(2)湿瘀阻络为致病之标:湿瘀阻络是NS发生的病理关键;(3)脏虚络痹相互影响,互为因果。2、根据病机,提出“温肾补脾,利湿泄浊,化瘀通络”是NS的基本治疗法则:(1)补脏以治其本:以补脾肾之阳为基本;(2)通络以治其标:“利湿泄浊,化瘀通络”是治疗NS的关键;3、提出治疗NS的方药为“温阳利湿通络方”。该方由熟附片10g、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泽泻10g、车前子15g、水蛭6g和蝉蜕10g组成。方法:本研究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6mg/kg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即按Bertani法造模,进行了温阳利湿通络方干预该模型的实验研究。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中药组(n=10)、西药组(n=10)。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生理盐水(1ml/100g体重);中药组灌温阳利湿通络方(1ml/100g体重);西药组灌盐酸贝那普利溶液(0.3mg/100g体重),均每日一次,连续灌胃四周。给药期间每天观察食量、体毛、大便、精神状态、体重及水肿情况。尿标本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ALB),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标本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ET-1、VEGF及TGF-β1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TGF-β1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1、对大鼠一般情况的观察:正常组大鼠活动灵活,反应较快,皮毛致密、有光泽,没有出现水肿;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天出现活动减低,精神差、体毛翻转凌乱、大便稀,食量减少,3周后出现水肿并逐渐加重,尤以腹水明显;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经治疗后,精神较模型组好,食量好,大便呈颗粒状,活动情况好转,且水肿较轻。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在造模成功时,体重较正常组显着下降(P<0.01);实验结束时,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体重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而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对大鼠蛋白尿的影响: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24HUPQ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说明造模成功。治疗后第14、21、28天,中药组的24HUPQ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束时,中药组的尿β2-M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尿ALB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3、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大鼠TG、CHOL结果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G结果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中药组和西药组的CHOL结果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着差异;4、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束时,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血Sci、BUN的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5、对大鼠血清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束时,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的TP、ALB结果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的TP、ALB结果高于模型组(P<0.05),而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6、对大鼠ET-1、VEGF、TGF-β1及TGF-β1mRNA水平的影响:模型组与中药组的ET-1、VEGF、TGF-β1及TGF-β1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P<0.01),但中药组的ET-1、VEGF、TGF-β1及TGF-β1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无显着性差异;7、病理学观察:在光镜下,模型组大鼠HE及PAS染色病理切片有轻度系膜增生,其它各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在电镜下,正常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未见增厚,系膜未见增生,足突清晰完整,未见融合。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未见增厚,局部系膜细胞、基质增生,足突间隙消失,足突广泛融合,尚可见部分内皮细胞异染色质染色加深、成块、趋边,核孔增宽,出现细胞凋亡;模型组大鼠可见部分肾小管细胞周边水肿,溶酶体增多。中药组和西药组,肾小球病变程度相似,基底膜平滑,未见增厚,系膜未见增生,足突部分融合,肾小管细胞结构正常,与模型;组比较,病变程度明显较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温阳利湿通络方能显着改善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一般营养状况;提高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降低大鼠蛋白尿、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该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组织的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ET-1、VEGF、TGF-β1及-TGF-β1mRNA水平有关,在降低ET-1、VEGF、TGF-β1及TGF-β1mRNA水平的过程中,减少了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足突细胞损伤,减少足突融合,达到保护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最终降低尿蛋白,并且,因其减轻了肾脏免疫损伤,从而能调节蛋白和脂质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达到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的作用,因此,对ET-1、VEGF、TGF-β1及TGF-β1mRNA的研究,从细胞免疫及分子角度更深入阐明了温阳利湿通络方对NS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提示:温阳利湿通络法及其方是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种优势方法。

汤文丽[6](2021)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血瘀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75%~80%MN属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血癖证是IMN常见中医标实证,常不同程度贯穿病程始终。特别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常合并高凝状态,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瘀证”与高凝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IMN血癖证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较少,血瘀证与IMN预后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以血瘀证为切入点,探讨IMN血瘀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影响,以期丰富对IMN血瘀证的认识,为IMN中医治疗提供一定依据。目的探讨IMN血瘀证的中医证候、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经肾活检诊断为IMN、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根据血瘀证辨证标准,313例患者分为血瘀证组(133例)和非血瘀证组(180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规律随访时间≥ 12月且能满足随访资料要求者病历资料,分析预后差异。结果1 一般资料1.1性别:313例患者,男性占比60.06%,女性占39.94%;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63.16%vs 57.78%)、(36.84%vs 42.22%);2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1.2年龄:血瘀证组为54.40±13.03岁,非血瘀证组为48.64±12.6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瘀证组年龄大于非血瘀证组。1.3病程: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病程中位数为[4(1.85,8.00)vs 6(2.00,12.00)]月,2组有显着差异(P<0.001)。血瘀证组病程短于非血瘀证组。2中医证候分布2.1总体中医证型分布:313例患者本虚证分布比例从高至低分别为:脾肾气虚证(28.75%)、肺肾气虚证(22.36%)、肝肾阴虚证(18.85%)、脾肾阳虚证(14.38%)、气阴两虚证(11.82%);标实证分布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湿热证(51.44%)、血瘀证(42.49%)、水湿证(34.19%)、湿浊证(17.57%)。2.2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本虚证比较:脾肾气虚证(26.32%vs 30.56%)、肺肾气虚证(24.81%vs 20.56%)、脾肾阳虚证(14.29%vs 14.44%)、肝肾阴虚证(16.54%vs 20.56%)、气阴两虚证(12.78%vs 11.11%),2组间本虚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74)。2.3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标实证比较:水湿证(33.83%vs 34.44%)、湿热证(56.39%vs 47.78%)、湿浊证(19.55%vs 16.11%),2组间标实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中医症状分布:发生率>10%的中医症状:水肿、泡沫尿、乏力、腰酸腰痛、口干、咳嗽、颜面水肿、眠差、头晕、口苦、大便质稀、胸闷气短、小便色黄、纳差。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主要中医症状比较:水肿(92.48%vs 80.00%,P=0.002)、胸闷气短(18.05%vs 8.33%,P=0.010)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更易出现水肿、胸闷气短。3合并症、并发症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合并高血压(70.68%vs 60.56%,P=0.064)、2型糖尿病(18.80%vs 17.22%,P=0.719)、血脂异常(83.46%vs 76.67%,P=0.141)、高尿酸血症(29.32%vs 32.22%,P=0.584)、感染(19.55%vs 12.22%,P=0.075)、急性肾损伤(2.26%vs 0.56%,P=0.3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血栓栓塞(20.30%vs 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瘀证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4实验室检查4.1肾功能及CKD分期4.1.1 肾功能: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Scr[69.00(58.30,84.50)vs 67.00(55.00,78.75)μmol/L,P=0.129]、BUN[5.10(3.90,6.35)vs 4.90(3.80,6.00)mmol/L,P=0.198]、UA[359.00(301.50,410.50)vs 368.00(295.00,426.50)mmol/L,P=0.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2 CKD分期: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CKD1期(65.41%vs 76.11%),CKD2期(24.81%vs 19.44%),CKD3 期(8.27%vs 3.33%),CKD4 期(1.50%vs 0.00%),CKD5 期(0.00%vs 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血瘀证组CKD1期的患者比例低于非血瘀证组(P<0.05)。4.2其他生化指标4.2.1血清白蛋白(Alb):血瘀证组为21.34±4.71 g/L,非血瘀证组为27.80±6.71 g/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瘀证组Alb低于非血瘀证组。4.2.2血脂指标: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CHO(8.06 ± 2.37 vs 7.13±2.09)mmol/L、LDL-C(5.16±1.65 vs 4.54±1.44)mmol/L,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2.12(1.53,3.04)vs 2.23(1.58,3.1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血瘀证组CHO、LDL-C高于非血瘀证组。4.3凝血指标: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APTT[(25.37±3.64 vs 25.27±3.51)s,P=0.794]、PT[(11.06±1.11 vs 11.02±1.00)s,P=0.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B[4.38(3.67,4.87)vs 4.05(3.37,4.71)]g/L、D-Dimer[0.77(0.45,1.60)vs 0.47(0.21,0.8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FIB、D-Dimer高于非血瘀证组。4.4尿液检查4.4.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瘀证组为4788(2865,7030)mg/d,非血瘀证组为3523(1995,5201)mg/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瘀证组24h-UTP高于非血瘀证组。4.4.2镜下血尿:尿检红细胞计数≥3/HP的镜下血尿情况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分别为(75.94%vs 7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5病理资料5.1病理分期: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患者病理分期:Ⅰ期(33.08%vs 40.56%)、Ⅱ期(58.65%vs 49.44%)、Ⅲ期(7.52%vs 10.00%)、Ⅳ期(0.75%vs 0.00%),主要集中在Ⅰ期、Ⅱ期,无分布于V期者,2组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5.2病理评分: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肾小球积分[(0.74±0.68 vs 0.73±0.60)分,P=0.901],肾小管积分[(1.64±1.44 vs 1.54±1.38)分,P=0.532],肾间质积分[(0.74±0.59 vs 0.71±0.50)分,P=0.530],2组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肾小球病变: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系膜增生(62.41%vs 63.89%,P=0.788)、节段性硬化(6.77%VS 5.56%,P=0.657)、球性硬化(11.23%vs 14.44%,P=0.412)、新月体形成(10.53%vs 9.44%,P=0.751),2组肾小球病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4肾小管病变:血瘀证组与非血癖证组比较:肾小管萎缩(66.92%vs 68.89%,P=0.712)、颗粒或空泡形成(99.25%vs 99.44%,P=0.82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肾间质病变: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间质水肿为(7.52%vs 2.22%,P=0.025)、炎细胞浸润(67.67%vs 66.11%,P=0.772)、间质纤维化(69.17%vs 66.11%,P=0.568)。血瘀证组出现间质水肿比例高于非血瘀证组。5.6肾小动脉病变: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小动脉管壁增厚(81.20%vs 78.33%,P=0.534)、玻璃样变(6.77%vs 6.11%,P=0.815)比较,2组肾小动脉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免疫荧光: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IgG(84.21%vs 90.00%,P=0.125)、C1q(15.78%vs 24.44%,P=0.062)、FRA(5.26%vs 7.22%,P=0.484)沉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C3(77.44%vs 86.11%,P=0.046)、IgA(12.78%vs 23.89%,P=0.014)、IgM沉积(21.05%vs 38.3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瘀证组C3、IgA、IgM沉积比例低于非血瘀证组。6随访共随访193例患者,其中血瘀证组77例,非血瘀证组116例,随访结果如下:6.1随访时间与主要治疗:6.1.1随访时间(自肾穿刺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或进入终点事件时间):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随访时间为[54.00(34.50,85.00)vs 63.00(40.00,90.7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6.1.2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比例为(44.16%vs 25.00%,P=0.005),血瘀证组免疫抑制剂使用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6.2缓解与复发情况6.2.1 1年缓解率、3年缓解率: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1年缓解率(25.97%vs 23.28%,P=0.669)、3年缓解率(80.52%vs 68.97%,P=0.07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2复发情况: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复发率分别为(16.88%vs 1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6.3终点事件6.3.1终点事件:终点事件(死亡、进入肾脏替代治疗或eGFR<15 ml/min/1.73m2)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分别为12.99%、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6.3.2累计生存率: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2年累积生存率(90.58%vs 97.29%,P=0.166),5 年累积生存率(85.69%vs 97.29%,P=0.024),10 年累积生存率(79.10%vs 91.57%,P=0.040)。2组5年累积生存率、10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3 IMN终点事件危险因素分析:血瘀证、年龄、Scr、BUN、Alb、LDL、24h-UTP、节段性硬化、新月体形成、间质水肿是IMN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年龄、Alb、Scr是IMN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血瘀证不是影响IMN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IMN的主证为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证,主要兼证为湿热证,主要症状为水肿、泡沫尿、乏力。2.IMN血瘀证患者多见于老年男性,基础肾功能较差,尿蛋白较多,低蛋白血症明显,易并发血脂异常、高凝状态、血栓栓塞事件。3.IMN血瘀证C3、IgA、IgM沉积比例低,间质水肿明显。4.血瘀证对IMN长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徐路[7](2020)在《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常用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概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草药的降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黄连、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吴茱萸碱1:1配伍可显着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轻高脂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情况,通过作用于Leptin-AMPK通路、Leptin-Jak2-Stat3通路调节脂代谢,影响SREBP2、HMGCR、PPARα、LXRα、CYP7A1、NPC1L1、SR-BI、ABCG5、ABCG8等基因的表达,以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以及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胆汁酸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形式,对于维持胆固醇的稳态和防止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有毒代谢物的积累以及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进一步阐明黄连吴茱萸配伍的降脂机制,我们提出连萸配伍是否会影响这一重要过程。研究目的:以高脂血症模型小鼠为研究载体,以胆汁酸代谢为切入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负反馈调节通路FXR/FGF15/FGFR4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用色谱-质谱分析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分组及给药48只雄性C57BL/6小鼠,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3天,称小鼠体重并记录,禁食12h,每只小鼠尾静脉取血约0.5ml,3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根据测得血清总胆固醇值及小鼠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8)、模型组(n=8)、阿托伐他汀组(n=8)、连萸低剂量组(n=8)、连萸中剂量组(n=8)、连萸高剂量组(n=8),使组间初始总胆固醇值及体重值无差异。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自由采食和饮水。制备好中药煎剂,每日根据各组动物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体积为1ml/100g,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频率为1次/天,连续灌胃给药8周。2.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采用酶化学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3.肝脏病理形态观察采用HE染色镜下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4.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5.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6.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检测采用色谱-质谱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研究结果:1.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2.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见脂肪空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表现,其中连萸低、中、高剂量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3.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P<0.01),白介素10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水平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1)。4.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基因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肝脏CYP7A1、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GF15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5.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蛋白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P<0.05),肝脏CYP7A1、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FGF1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P<0.01)。6.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1)从胆汁酸的分类来看: 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空白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2.39%,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7.61%。模型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32.90%,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67.10%。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6.92%,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3.08%。 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空白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7.39%,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2.61%。模型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8.34%,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1.66%。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4.15%,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85%。(2)从差异胆汁酸来看,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粪便胆汁酸12-KLCA、GDCA、HDCA、Apo CA、CDCA、DCA、Iso LCA、LCA表达上调(p<0.05),TMCA、TUDCA、TCDCA、α-MCA表达下调(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胆汁酸7-KDCA、UDCA、CA、GCA上调(p<0.05),12-KLCA、Apo CA、Iso LCA下调(p<0.05)。结论:1.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相对复杂,脾胃升降失常是其关键病机,治当辛开苦降,升清降浊。黄连、吴茱萸配伍作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具有明显的调脂、抗炎作用。2.黄连、吴茱萸配伍通过抑制FXR/FGF15/FGFR4通路,上调CYP7A1的表达,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影响胆汁酸代谢发挥调脂作用。

胡亚洁[8](2020)在《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从对药“泽泻-白术”入手,以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为研究对象,对其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配伍理论和“病-证-方”关系的科学内涵,为相关制剂的研发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文献支持,同时也为方剂研究开发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利用文献学方法,梳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深入探索该类复方的历代传承与演变规律。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数据库;借助SPSS软件,统计分析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运用数据挖掘方法、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的配伍规律、方证特点以及其现代复方的证治规律。结果:通过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古代文献梳理,发现该类复方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临床主治病症范围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主要治疗水肿、泄泻、暑热、伤寒、眩晕等症;疾病的病因病机基本保持一致,或是因寒、暑、湿、热等外邪入侵机体致病,或因情志不畅、过劳、饮食失宜等,导致机体脾胃气虚、脏腑失和而致病,最终形成寒湿阻滞、湿热内蕴、痰湿瘀滞、气滞血瘀等证。经统计,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中生泽泻与生白术最为常用,最佳用量比例为1:1;其中泽泻的常用剂量范围为2.6~6.0g,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为3.7~6.0g;而现代复方中泽泻和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均为10.0~15.0g。经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对药“泽泻-白术”常与茯苓、猪苓配伍,其次为甘草、陈皮、肉桂、人参、黄连、苍术、桂枝等;与中药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候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归纳分析出与高频临床症状、证候、疾病关联密切的药组16个。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归纳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证治规律,同时参考古籍论述,总结出其核心症候群和主治病症范围;其主要病机以湿热内蕴、气滞水停、痰湿瘀阻最为多见,病因常与风寒暑湿之外邪、痰饮、瘀血、过劳、饮食失宜、情志不畅相关联,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肾;梳理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归纳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适宜病种,主要有美尼尔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腹泻、关节炎、肝炎、肝硬化、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主治证候、病症、病因、病机、病位、适宜病种等,以及方中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通过分析其“病-证-方”之间关联,进一步明确了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其现代新用为血浊引发的病变,但核心病机自古至今是一致的;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发现常与对药“泽泻-白术”配伍的有9味高频中药,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有16个药组,其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治疗水液病有共通之处。这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病机理并创新了临床辨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田园[9](2019)在《补肾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LN患者的炎症及免疫指标、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情况,探究其对LN临床疗效的治疗意义,寻求LN患者理想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案,为后续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预防LN患者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RCT),选自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LN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基础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类中药,观察期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SLEDAI;检测治疗前后的D-Di、FIB、24小时尿蛋白定量、TG、TC、ESR、CRP、C3、C4、Ig G、HCY、全血粘度值、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最后对记录的数据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在24h尿蛋白定量、ESR、Ig G、FIB、D-Di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中药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SLEDAI、CRP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C、TG、全血粘度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C3、C4、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71.8%,中药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有效29人,无效6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患者有效23人,无效9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9%,但中药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可明显改善LN患者的炎症状态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调节血脂代谢水平,改善血液高凝倾向和肾脏的病变情况,最终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补肾活血的治疗方法符合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机特点,可以作为中药治疗LN患者的基本思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喻姗[10](2019)在《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体质分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中医体质分类及其临床相关性,寻找不同体质差异性代谢标志物,为从体质角度早期干预原发性血脂异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83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九种体质判定,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体质分布规律,分析不同体质与血脂异常类型的临床相关性;2.采用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60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其中虚证体质30例,实证体质30例。采集血清样本进行生化分析和气相-色谱(GC-MS)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分析法研究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虚实体质的血清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1.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中超过10%的偏颇体质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其中实证体质占多(67.84%),虚证体质较少(29.33%);虚证体质患者年龄(70.70±13.28)较实证体质患者(59.77±12.16)明显更高(p<0.05);实证体质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负相关(r=-0.134),虚证体质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正相关(r=0.152)。2.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虚证组与实证组可以进行有效区分,并且存在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途径。通过虚实体质两组间对比,共筛选出差异潜在标志物18个,主要涉及脂类和氨基酸类物质,可能和能量代谢有关。结论:1.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虚证体质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实证体质患者,虚证体质人群更倾向患高甘油三酯血症。2.原发性血脂异常虚证体质患者与实证体质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的代谢模式和代谢组学特征,差异性代谢标志物是氨基酸与脂类相关物质,差异性代谢通路与能量代谢途径有关。

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脾肾气虚兼血瘀PNS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观察
    1.主要研究内容
    2.样本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试验病例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来源
        3.2 分组
        3.3 治疗方法
        3.4 观察方法及指标
        (1)完全缓解
        (2)基本缓解
        (3)有效
        (4)无效
        3.5 实验室主要检测指标
        3.6 统计学处理
    4.临床资料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比较
        4.2、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比较
        4.3、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程比较
        4.4、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比较
        4.5、两组治疗前尿蛋白(PRO)比较
        4.6、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Scr、BUN、UA)比较
        4.7、血脂、肝功能、凝血功能比较
        4.8、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比较
        4.9、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4.10、治疗前两组患者舌脉象对比
    5.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脾肾气虚兼血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临察·知情同意书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2)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1.1 概念
        1.1.2 发病机制
        1.1.3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1.1.4 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
        1.1.5 高脂血症的治疗
    1.2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2.1 高脂血症的中医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样本量估算
        2.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病例标准
        2.1.7 脱落标准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3.3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脂成分情况比较
        2.3.4 治疗前三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比较
        2.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7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8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2.4.1 晕针
        2.4.2 滞针
        2.4.3 血肿
        2.4.4 断针
        2.4.5 脱落病例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1.3 分组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45例PNS患者血TC、TG的变化
    2.2 血清Alb水平与血液流变的关系
    2.3 血TC、TG水平与PNS伴血尿的关系
3 讨论

(4)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1 定义及病因分类
        1.1.2 发病机制
        1.1.3 病理类型
        1.1.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1.2 祖国医学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2.1 中医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水肿与血瘀的关系
        1.2.4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原则
    1.3 现代医学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1.3.1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
        1.3.2 现代医学血瘀证的诊断
        1.3.3 高凝状态与血瘀兼症的关系
        1.3.4 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1.3.5 西医用药
    1.4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血瘀兼证的治疗
        1.4.1 明确病机,辨证施治
        1.4.2 中成药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研究方法
        2.1.7 研究指标
        2.1.8 疗效判定
        2.1.9 统计方法
    2.2 观察结果
        2.2.1 一般资料分析
        2.2.2 疗效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温阳利湿通络法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论治
        1.3 治疗药物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1.5 小结
    2 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2.1 病因
        2.2 病理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标准
        2.5 鉴别诊断
        2.6 并发症
        2.7 治疗
    3 从"脏虚络痹"理论认识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及治则治法
        3.1 基本病机
        3.2 治则治法
    4 温阳利湿通络方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4.1 组方依据
        4.2 方药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温阳利湿通络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液生化学及尿蛋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温阳利湿通络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组织ET-1、VEGF及TGF-β_1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三 温阳利湿通络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组织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四 温阳利湿通络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
    1 温阳利湿通络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1.1 单味中药药理
        1.2 复方药理
    2 模型评价及阳性对照药物介绍
    3 温阳利湿通络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3.1 对一般情况的影响
        3.2 对尿蛋白及血清生化学的影响
        3.3 对ET-1、VEGF、TGF-β_1水平的影响
        3.4 对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3.5 对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中医药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图
致谢

(6)特发性膜性肾病血瘀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1 IMN的临床诊断
        2 IMN常见近期合并症
        3 IMN长期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证候分布
        3 证候与临床、病理相关性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项目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中医证候分布
        3 合并症、并发症
        4 实验室检查
        5 病理资料
        6 随访
    讨论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7)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高脂血症的治疗
        1.3.1 饮食运动治疗
        1.3.2 药物治疗
        1.4 胆汁酸代谢
        1.4.1 胆汁酸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途径
        1.4.2 胆汁酸代谢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
        1.4.3 FXR/FGF15/FGFR4 是控制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通路
    2 中医学对血脂的认识
        2.1 膏脂的含义
        2.2 膏脂为人体所必需的精微物质
        2.3 膏脂的化生与脾胃关系密切
        2.4 膏脂转输失常形成高脂血症
    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3.1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3.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3.2.1 过食肥甘厚味
        3.2.2 过逸少劳
        3.2.3 体质因素
        3.2.4 情志因素
        3.3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机的认识
        3.3.1 脾运失健
        3.3.2 脾胃气虚
        3.3.3 肝失疏泄
        3.3.4 肾失气化
        3.3.5 肝肾阴虚
        3.3.6 痰瘀互结
        3.4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
        3.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3.5.1 饮食疗法
        3.5.2 适量运动
        3.5.3 针灸治疗
        3.5.4 中药复方
        3.5.5 其他
    4 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依据
        4.1 理论基础
        4.2 临床经验
        4.3 实验研究
    5 辛开苦降法为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治法
        5.1 辛开苦降法的含义
        5.2 辛开苦降法调节脾胃气机升降
        5.2.1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5.2.2 脾胃病以寒热错杂证多见
        5.3 历代医家对辛开苦降法的运用
    6 黄连吴茱萸配伍为辛开苦降法的体现
        6.1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概述
        6.2 古代医家对黄连吴茱萸的运用
        6.3 黄连吴茱萸药理作用研究
        6.3.1 黄连的药理作用
        6.3.2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6.3.3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药理作用
        6.4 黄连吴茱萸的临床研究
        6.4.1 黄连吴茱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6.4.2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中药煎剂制备
        2.2 高脂饲料制备
        2.3 动物分组
        2.4 给药方法
        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2.6 观察指标及检测指标
        2.6.1 行为体征观察
        2.6.2 血浆检测
        2.6.3 肝指数(Hepatic index,HI)
        2.6.4 肝脏组织病理切片及HE染色
        2.6.5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基因检测
        2.6.6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蛋白检测
        2.6.7 胆汁酸谱检测
        2.7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3.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饲料消耗量的影响
        3.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3.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5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3.5.1 对高脂模型小鼠HI的影响
        3.5.2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3.5.3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3.6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3.7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3.7.1 总RNA质量检测
        3.7.2 溶解曲线
        3.7.3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基因表达的影响
        3.7.4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3.8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8.1 肝、肠组织蛋白浓度
        3.8.2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蛋白表达的影响
        3.8.3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蛋白表达的影响
        3.9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组学的影响
        3.9.1 代谢物标准品XIC图
        3.9.2 质控样本评价
        3.9.3 胆汁酸成分
        3.9.4 标准曲线结果
        3.9.5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3.9.6 差异胆汁酸
讨论
    1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1.1 高脂血症模型选择
        1.1.1 高脂饲料喂养法
        1.1.2 脂肪乳剂灌胃法
        1.1.3 复合因素造模法
        1.2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2.1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2.2 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脂肪变的作用
    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抗炎作用
        3.1 对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影响
        3.2 对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
    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4.1 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
        4.1.1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4.1.2 差异胆汁酸
        4.2 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4.2.1 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
        4.2.2 FXR/FGF15/FGFR4 通路
        4.3 肝脏FXR
    5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探讨
结论
特色与创新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8)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对药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展演变
    1. 秦汉时期
    2. 晋唐时期
    3. 宋金元时期
    4. 明清时期
    5. 小结
第三部分 泽泻与白术在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中的炮制与剂量
    1. 药物炮制
        1.1 泽泻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1.2 白术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2. 药物的剂量
        2.1 泽泻的剂量
        2.2 白术的剂量
        2.3 泽泻与白术的用量比例
    3. 小结
第四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数据挖掘
    1. 配伍规律
    2. 方证特点
    3. 小结
第五部分 现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
    1. 基于现代医案的证治规律分析
    2. 现代临床适宜病种
    3. 讨论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9)补肾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中止标准
        1.7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设计方案及分组
        2.3 临床研究方法
        2.4 观察疗程
    3 观察指标及技术路线图
        3.1 一般项目
        3.2 安全性指标
        3.3 疗效评价指标
        3.4 不良反应
        3.5 技术路线图
    4 疗效判定标准
        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4.2 疾病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方法
    6 结果
        6.1 病例完成情况
        6.2 受试者基线数据情况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尿沉渣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比较
        6.5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6.6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6.7 临床疗效评价
        6.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6.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代谢、血黏度比较
        6.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6.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6.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6.13 不良反应比较
第二部分 讨论
    1 西医学认识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
        1.2 狼疮性肾炎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机理
        1.3 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意义及治疗现状
        1.4 血液高凝状态检测指标
    2 中医学认识
        2.1 中医学归属
        2.2 中医学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狼疮性肾炎的辨证分期治疗
        2.4 补肾活血法干预狼疮性肾炎的中医理论基础
        2.5 补肾活血法干预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2.6 选方依据
        2.7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改善 LN 炎症及免疫指标
        3.3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改善 LN 血液高凝倾向
        3.4 补肾活血法可以改善肾脏病变情况,降低 LN 疾病活动度
        3.5 补肾活血法可以改善 LN 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3.6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减少 LN 西医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4 中止及脱落病例分析
    5 不足之处
    6 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2009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附录3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标准(SLEDAI)
    附录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6 伦理审查批件

(10)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体质分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体质分类研究
    1 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现场
        1.3 受试者合格标准
        1.3.1 原发性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1.3.2 纳入标准
        1.3.3 排除标准
        1.4 研究变量
        1.4.1 原发性血脂异常临床分型
        1.4.2 中医体质分类
        1.4.3 中医虚实体质分类
        1.5 数据收集及测量
        1.5.1 一般信息
        1.5.2 中医体质问卷
        1.5.3 血生化指标
        1.6 潜在偏倚
        1.7 样本量估计
        1.8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九种体质分布情况
        2.2.1 九种体质性别分布情况
        2.2.2 九种体质年龄分布情况
        2.2.3 原发性血脂异常类型在九种体质中的分布情况
        2.3 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虚实体质分布情况
        2.3.1 虚实体质性别分布情况
        2.3.2 虚实体质年龄分布情况
        2.3.3 原发性血脂异常类型在虚实体质中的分布情况
        2.4 中医体质与原发性血脂异常分类的相关性
        2.5 小结
第二部分 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虚实体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1 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现场
        1.3 受试者合格标准
        1.3.1 原发性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1.3.2 纳入标准
        1.3.3 排除标准
        1.4 研究变量
        1.4.1 中医体质分类
        1.4.2 中医虚实体质分类
        1.5 数据收集及测量
        1.5.1 一般信息
        1.5.2 中医体质问卷
        1.5.3 血生化指标
        1.5.4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1.6 潜在偏倚
        1.7 样本量估计
        1.8 统计学方法
        1.8.1 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体质分析
        1.8.2 代谢组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代谢组学分析
        2.2.1 虚证组与实证组的PCA分析比较
        2.2.2 虚证组与实证组的PLS-DA分析比较
        2.2.3 虚证组与实证组的OPLS-DA分析比较
        2.2.4 虚证组与实证组差异代谢物筛选
        2.2.5 虚证组与实证组的相关性矩阵分析
        2.2.6 虚证组与实证组的热图分析层次聚类分析
        2.2.7 虚证组与实证组代谢通路的比较
        2.3 小结
讨论
    1 原发性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
    2 中西医对原发性血脂异常的认识
    3 原发性血脂异常的中医治疗
        3.3.1 单味中药的应用
        3.3.2 中药复方的应用
        3.3.3 针灸治疗
    4 中医体质学说与原发性血脂异常
    5 代谢组学在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研究中的运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四、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芪六味合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脾肾气虚兼血瘀PNS临床观察[D]. 钟东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 谢玉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J]. 涂卫平.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04)
  • [4]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 郑小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5]温阳利湿通络法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姚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12)
  • [6]特发性膜性肾病血瘀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D]. 汤文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D]. 徐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D]. 胡亚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补肾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研究[D]. 田园.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体质分类的初步研究[D]. 喻姗.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45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