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雁[1](2021)在《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4亿,占人口总量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亿,占13.5%。121世纪中叶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高达30%-50%。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代际赡养关系和老年人的养老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理衰退,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收入将逐步减少乃至丧失,另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医疗与长期护理需要将显着增加,如果家庭转移支付与公共转移支付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本收入,他们极易陷入贫困。论文将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大主体对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收入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户籍之上附加了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政策,使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模式等方面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差异。伴随着子女数量减少和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赡养关系受到极大挑战,农村以家庭供养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经济更发达的城镇聚集,农村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家庭成员将难以向农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提升为覆盖全民,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正在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障水平差距仍然相当悬殊。为进一步研究近十年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和收入差距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城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开展研究,重点考察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来源和决定因素。第一,论文根据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三个不同主体,将总收入划分为来源于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家庭的收入和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对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城乡、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城乡、区域、年龄段、性别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最大,收入结构差异也非常显着。第二,论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相关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度。本文采用各类不平等指数分别测算全体老年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并从两个维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一是用泰尔指数对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组间组内分解,二是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农村内部差距趋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显着缩小,结果总体差距缩小。在各类收入来源中,社会保险转移净收入对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综合贡献率最高。第三,论文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城乡总体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个体收入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包括个人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个人相关因素,家庭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有显着差异,城镇老年人收入受社会保障制度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则受家庭转移支付的影响较大。第四,论文进一步研究了近年来社会保障在缩小老年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发现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藩篱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差距悬殊,城乡老年人来自社会保障的收入差距远高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第五,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收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在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维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基本养老金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保证低收入者的经济来源;完善收入最低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贫困和患病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继续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提升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效率;加大对未来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减缓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等。

杨帆[2](2021)在《中国消费不平等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整体偏低,消费中仍存在需求不足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崛起,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会降低,增长潜力会倾向于内需,其中内需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如新冠疫情等不可控的冲击下,内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内需不足问题成为了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扩大内需成为了经济工作重点,扩大内需强调的是消费层面。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不平等问题随之而来。相对收入来说从消费角度探讨经济不平等问题优势明显。消费既关乎经济又关乎民生,因此研究并解决我国消费不平等问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安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消费不平等问题。首先基于CFPS微观数据对中国的消费不平等进行测度,然后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运用基尼不平等系数的分解方法对中国的消费不平等进行分析,系统揭示导致中国消费不平等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消费不平等的因素。之后基于反事实模拟分析方法,探索消费不平等的改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对相关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进行分析,为我国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通过上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消费不平等的测度来看,由于中美两国消费观念的差异,中国的最终消费率远低于美国,同时由于中美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略低于美国。从中美两国的消费基尼系数对比来看,我国总的消费基尼系数远高于美国,还处于上升趋势。在分项消费中,我国的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均高于美国,而且食品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在逐步增加,居住和医疗保险支出的基尼系数相对来说都比较稳定。从中美两国的基尼系数构成分解来看,两国都是食品支出对消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值最高,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最大。2、从中国消费不平等的分析来看,通过基于城乡和东中西部的基尼系数分解得出我国的城乡和东中西部的存在是造成我国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而且都是对食品支出不平等的影响最大。在消费不平等变化分析中,整体是消费集中效应使得基尼系数发生变化,而且其值呈下降趋势,此外结构性效应和综合效应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消费的比重和集中率的变化对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从消费不平等影响因素分析来看,收入和资产之间的差距是造成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3、从消费不平等的反事实模拟分析来看,基于反事实模拟方法,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投资乘数增大,得出消费不平等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后,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间接的正向拉动作用的结论。

梁梦宇[3](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杜一[4](2021)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间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城乡问题。新型城镇化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会促使资源在城市和乡村更加充分的自由流动,使得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乡村不再受限于城市的壁垒、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要素,从而更快、更高效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则是通过缓解城市拥堵、保护生态环境等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因此探索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重要价值。本文选取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空间集聚特征、时序演化特征,选取并探究了影响我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对此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本文首先本文在对两者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出相应的综合得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均值方面地区排序分别为东部的0.3757、中部的0.3544、东北部的0.3301、西部的0.2903。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次本文在得出乡村振兴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后,根据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市的两者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协调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地区性,整体上,东部地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发展水平均值最大,为0.6316;而东北部、中部的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5788、0.5721,处于较高水平勉强协调状态;西部为0.5418,表明西部处于较低水平勉强协调状态。从协调度均值排名看,全国排名前10的省市中,东部地区占8个,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分别占1个西部地区没有省市排入到全国前十。最后本文首先利用全国数据构建全面FGLS模型,面板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发展水平、区位交通水平、非农产业发展水平、收入驱动、消费驱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有正向影响。其次在验证空间相关性的前提上,构建空间杜宾时空双固定模型,探究影响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因素,模型结果显示:邻接地区的区位交通水平、收入驱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本地区的两者耦合协调度有正向影响,邻接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水平、消费驱动与本地区的两者耦合协调度负相关。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提出针对我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娇[5](2021)在《供需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维护居民健康为宗旨,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已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际签约率与有效利用率均有待提高。鉴于此,除了从宏观层面完善配套措施及保障机制之外,优化设计签约服务方案是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而这其中的重要前提是明确居民(需方)与基层医务人员(供方)对签约服务的需求与偏好。然而,由于签约服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完美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影响,测量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真实偏好比较复杂且困难。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估供需双方的潜在偏好与意愿,探索符合双方需求与偏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发现,国外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的评估起步较早,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对供需双方偏好差异的相关研究与报告仍不足。而国内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与意愿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是描述性统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很难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科学量化。尽管已有极少数研究采用如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评估偏好,但仅从需方角度出发,尚缺乏针对供方以及供需双方偏好的对比研究;且现有研究样本人群较为单一、样本量较小,难以发现其真实需求偏好与意愿。因此,本研究拟从供需两个视角进行研究设计,利用离散选择实验,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量化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从供需双方(居民与基层医务人员)视角出发,在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基础上,利用离散选择实验科学测量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与意愿,为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化设计和策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2)测量与评估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3)模拟不同签约服务情景并预测选择概率;(4)提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计优化与策略完善的对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设计与策略完善-基于城乡供需双方的实证研究(71974118)。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泰安市六个县市区抽取调查样本。其中,(1)需方调查:以户为单位,调查对象为15周岁及以上居民。(2)供方调查:调查对象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以及家庭医生团队成员。(3)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调查:①离散选择实验设计:通过文献回顾、定性访谈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了六个属性(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类型、药品可及性、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及其水平,采用D-efficiency设计方法,并通过添加一致性检验问题以及可视化元素等方法形成实验调查问卷。②调查对象:需方偏好调查对象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以及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供方偏好调查对象为参与本次调查的所有基层医务人员。研究内容与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初步了解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2)基于现场调查数据从供需双方视角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与满意度现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双方认知水平以及满意度的可能因素。(3)利用离散选择实验评估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构建混合Logit模型分析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偏好;基于混合Logit模型与潜类别Logit模型分别探究供需双方不同特征以及不同类别人群的偏好异质性;量化分析供需双方对签约服务属性与水平的边际支付意愿和供给意愿。(4)基于参概率(Uptake rate)方程模拟不同签约服务方案组合,并预测在不同服务情景下供需双方的选择概率及其变化趋势;根据双方需求与供给偏好特点,模拟本研究中的最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案。(5)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以及供需双方偏好分析结果,探讨与总结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计优化与策略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①需方:共纳入8500名居民,其中5950人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总体签约率为70.00%。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知晓度得分中位数为3.00(1.00,4.00),态度得分为4.50(4.00,5.00);相对于未签约人群,已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与态度得分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已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总体满意度得分中位数为5.00(4.00,5.00),表明总体上签约人群对签约服务比较满意。②供方:共纳入835名基层医务人员,其中有754人已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占90.30%。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知晓度得分中位数为4.50(4.00,5.00),总体态度得分为4.20(3.60,4.60);相比于未加入签约团队组,已签约的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得分更高(4.50 vs 4.25,P=0.002)。基层医务人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中位数为3.17(2.67,3.83),已加入签约团队的医务人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未签约组(3.17 vs 3.50,P=0.001)。(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分析结果①需方偏好分析中共纳入2226人,经分析排除未通过一致性检验者,最终纳入混合Logit模型分析的共2159人。回归结果显示,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类型、药品可及性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六个属性对居民的签约选择均有显着影响。居民偏好于选择服务费用低、基础包、上门服务、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更高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更高的签约服务。②供方偏好分析中共纳入816人,经分析排除未通过一致性检验者,最终纳入混合Logit模型分析的共729人。回归结果显示,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类型、药品可及性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六个属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均有显着影响。医务人员偏好于提供服务费用高、基础包、门诊就诊、药品可及性更高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更高的签约服务。③通过对供需双方签约偏好比较发现,供需双方在服务费用与服务方式属性的偏好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居民偏好于选择费用低、上门服务的签约服务,而医务人员偏好费用高、门诊就诊的签约服务;同时,供需双方也存在偏好共性,居民与医务人员均对个性包服务均有显着的消极偏好;对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高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高的签约服务均有明显的积极偏好;其中,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是影响供需双方选择偏好的最重要的服务属性。(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异质性分析①居民签约偏好异质性分析:60~69岁以及70岁及以上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及收入相对低的居民偏好于选择费用更低的签约服务;不同人群特征居民均倾向于选择药品可及性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较高的签约服务。此外,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将居民分为三个潜在类别:经济型(类别Ⅰ)、综合型(类别Ⅱ)以及高质量型(类别Ⅲ)。其中,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特征可能会对不同类别居民签约需求偏好产生影响。②医务人员签约偏好异质性分析:农村地区以及收入相对低的医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服务费用高的签约服务。受教育年限相对低者(≤12年)对提供个性包服务有显着的消极偏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专业技术职称较低以及工作年限较高的医务人员均偏好于提供费用高的签约服务。不同人群特征以及不同工作特征的医务人员均偏好于提供医生团队诊疗水平较高的签约服务。此外,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对医务人员的偏好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偏好有明显差异,根据其偏好特点分为普通型(类别Ⅰ)、诱导型(类别Ⅱ)以及利他型(类别Ⅲ)。其中,女性、城镇地区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更有可能属于普通型。(4)边际支付意愿与供给意愿分析①需方边际支付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对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如果将医生团队诊疗水平从Ⅰ级提高到Ⅲ级水平,居民愿意为此支付约490.4元;其次,居民对中西医结合的服务支付意愿较高,如果将服务类型从中医转为中西医结合,居民愿意支付约183.9元。就不同特征人群的分析结果来看,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年收入较高以及患有慢性病人群对其偏好的签约服务的支付意愿更高。②供方边际供给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如果服务内容从基础包转为个性包,则医务人员要就此收取约45.5元的服务费用。对于其他签约服务属性和水平,如果转变为偏好水平,医务人员愿意牺牲一定的服务费用来提供偏好的签约服务。就不同特征医务人员的边际供给意愿分析来看,低收入组对个性包服务的边际供给意愿最低,中等收入、专业技术职称较高的医务人员愿意牺牲更多的服务费用以提供其偏好的签约服务。(5)情景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水平相比,如果签约服务改为“服务费用10元+基础包+上门服务+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一般+医生团队诊疗水平-Ⅲ级”,居民的选择概率将提高0.848,签约选择概率达到最高(0.880)。如果将签约服务改为“服务费用100元+基础包+门诊就诊+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很高+医生团队-Ⅱ级”的组合服务,则医务人员的选择概率预计将提高0.572,此时,供给选择概率达到最高(0.629)。经综合分析,在“服务费用50元+基础包+门诊就诊+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很高+医生团队-Ⅱ级”的签约组合下,需方的签约选择概率为0.642,供方的供给选择概率为0.580,此时双方选择概率差值达到最小(0.062),可以确定为本研究的最优签约服务方案。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1)居民总体签约率达70.00%,签约满意度较高;同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有较强的支持与信任态度,但对签约服务具体内容的知晓度仍有待提高。(2)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认知度与接受度较高,但工作满意度偏低,尤其是签约团队人员。(3)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存在共性;首先,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最看重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属性,对其支付意愿和供给意愿均最高;其次,两者共同偏好于中西医结合以及基础包服务。(4)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存在差异;基层医务人员偏好于传统的门诊就诊服务方式,而居民对上门服务的支付意愿较高。此外,供需双方在服务费用属性上存在反向偏好差异。(5)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存在异质性,不同人群特征以及不同类别居民与医务人员的需求与供给偏好均有所不同;同时,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行为存在利他的社会偏好。(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设计与优化既要符合供需双方的偏好与意愿,也要结合当地实践环境,以达到相对最优的签约服务模式。政策建议:(1)贯穿知-信-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理念,提高供需双方认知水平;(2)提高签约团队人员工作满意度,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3)提升签约团队诊疗服务水平,增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与全面性;(4)发挥中西医结合服务优势,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5)提高签约服务吸引力,推进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6)探索多层次签约服务方式,提升上门服务规范化水平;(7)合理制定签约服务收费标准,完善签约费用筹资与分配机制;(8)缩小城乡签约服务差异,推进签约服务供给公平。研究创新与不足创新点:(1)目前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的研究多是从需方角度,本研究以供需双方视角出发,通过对供需双方偏好与意愿的综合分析,模拟最优签约服务方案,并预测双方对最优方案的需求与供给概率,丰富了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与方案、提高供需双方签约积极性与满意度提供了更详实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2)本研究首次通过构建潜类别Logit模型分别评估了不同类别居民与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偏好,且验证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供给服务行为存在利他型社会偏好。研究结果为卫生相关部门对供需双方制定和实施多类别、多层次的干预与管理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不足之处:(1)离散选择实验调查的陈述性偏好与实际签约服务选择行为是否一致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2)受离散选择实验方法本身限制,本研究仅纳入了六个认为最重要的签约服务属性,无法反映其他属性对供需双方选择偏好的可能影响。(3)本研究的样本人群仅来源于山东省泰安市,研究结论在山东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外推性受到一定限制。

刘丸源[6](2021)在《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它既是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足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性不平等,还和贫困人口自身能力缺失有关。某一国家地区或人口群体的贫困大都表现为有密切关系直观可见的物质匮乏或精神贫乏现象,有着复杂深刻的生产方式基础与经济社会根源,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受制于不同的结构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形成了大量关于贫困本质与根源等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学说和经验讨论。消除贫困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主题,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人类社会发展不断追求摆脱饥荒与贫困,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因此,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摆脱贫困的物质前提,贫困现象首先表现为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自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开始,底层阶级贫困问题就进入经济学研究视野,20世纪中叶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更是将贫困视为研究的基本命题。但是,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大多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失灵等经济运行或个体性质层面,研究导致贫困发生的技术性成因,较少从生产方式层次或经济制度出发,对贫困发生的制度根源进行系统深入剖析,所得到的研究成果难以从根本上指导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制度选择与结构性减贫施策,从实践上来看也存在诸多局限。与之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可以科学地认识贫困的本质,深入剖析贫困发生与摆脱的运行规律、制度根源和影响因素,提出系统性消除贫困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与方略、制度安排与减贫机制,以及区域与群体上的结构性减贫策略,最终为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及脱贫成果巩固,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案设计,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反贫困研究的出发点。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就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启了社会主义反贫困伟大征程。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启动大规模减贫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摆脱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局面,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反贫困研究的科学性。在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同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定性成就,但是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补齐扶贫短板弱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国家普查期,检验成效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只有做好脱贫攻坚质量的综合测度和评估,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提升脱贫质量,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质量成色才经能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关于贫困成因与表征及多维度量、减贫施策及成效的研究有着丰富的文献,但对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的研究较为匮乏;近年来,关于中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成果大量涌现,但多为诸如“五个一批”等脱贫路径及政策成效的分析,缺乏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深入考察。一些涉及脱贫质量的研究,多是基于能力贫困或多维贫困方法的减贫成效测度,较少涉及脱贫质量的系统研究或高质量脱贫的制度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对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不只是脱贫目标的如期完成,还有贫困地区的高质量退出、贫困人口的高质量脱贫——不仅表现为贫困发生率等进度性或规模性脱贫指标的达成,还反映多维、稳定、可持续脱贫和返贫风险可控等质量指标的实现。这种全面而可持续的高质量脱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贫困治理效能的显着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科学剖析贫困的经济性质与变化规律,结合中国贫困结构性分布国情和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构建脱贫质量和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界定与度量,审视与评估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效与质量,从生产力全面发展和生产关系改善两个方面,研究提出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与施策重点。本文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1)首先立足于中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从决定性成就走向全面胜利这一时代背景,提出如何理解脱贫质量、如何推动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这一研究核心主题;(2)围绕贫困研究与脱贫质量分析,进行学术史梳理与研究动态审视——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减贫事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探索、西方经济学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理论研究成果,评述了中国精准扶贫与提升脱贫质量的研究进展,引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学科视角;(3)进而,围绕本文核心主题——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进行理论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针对“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解析框架,提出与之相适宜的多维度量标准,着重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多维涵义、本质特征与度量标准;(4)基于上述理论观点与测度方法,一方面,进行中国反贫困质量评价和成效分析,另一方面,采集典型区域的样本数据,对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影响因素开展经验实证分析;(5)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探讨提出了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即夯实高质量脱贫的物质基础,完善高质量脱贫的制度保障,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耦合作用,分类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聚焦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以之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和贫困治理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政治经济学分析。现有文献大多围绕贫困成因与表征、贫困识别与测度、减贫路径及施策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少有瞄准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的研究。中国面临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点,研究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聚焦脱贫质量和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研究,既是中国特色反贫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尝试,也可以为中国夯实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启示。第二,尝试构建了一个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分析框架。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吸收国际上诸如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成果,高质量脱贫范畴即从全员脱贫、可持续脱贫、多维系统脱贫以及相对贫困解决等综合视角,对高质量脱贫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据此探讨高质量脱贫的特征、识别与测度等问题,针对中国高质量脱贫进程运用数据实证评估了脱贫质量短板,全面地界定了高质量脱贫的因素等问题,针对脱贫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三,对致贫因素及高质量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丰富了高质量脱贫的经验。论文在对高质量脱贫进行理论分析,在提出一系列研究观点和论断基础上,选择以四川省阿坝州为典型区域样本,采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调查的第一手数据,综合运用了多种计量方法,考虑贫困人口的异质性,进行了致贫因素及高质量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王淑霞[7](2021)在《中国15个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我国15个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减轻原发性高血压经济负担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托于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子课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选取项目中15个省份2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中心或卫生院)管理的437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已完成数据录入与整理的基线调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直接法及人力资本法估算高血压患者的经济负担,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直接经济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1)纳入研究的4376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44.64%,女性患者55.36%;年龄在18~岁及60~岁以上患者分别占53.64%、46.36%;患者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3.18%;初中及以下比例为77.37%;婚姻状况以已婚/同居者居多,为93.42%;职业类型以工人居多,占51.17%;人年均收入在5万元以下者居多,占80.39%;患者的参保类型主要为社会医疗保险,占88.92%,商业医疗保险参保者较少;53.50%的患者病程在5年以下。(2)经过研究发现,直接经济负担构成中国15个省原发性高血压经济负担的主要部分,为2319.47亿元/年,占经济负担的95.59%,并且以直接医疗费用为主;间接误工负担为107.11亿元/年。(3)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门诊费用: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类型、家人口数、年人均收入、饮酒、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家族史、危险级别、治疗类型、合并并发症、就诊机构级别、就诊次数和门诊报销情况。住院费用:性别、民族、年人均收入、高血压病程、合并并发症、就诊机构级别、住院天数和住院报销情况。自购药费用:性别、家人口数、高血压病程、危险级别、治疗类型、就诊机构级别、自购药次数和报销情况。结论我国15个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经济负担沉重,且以直接经济负担为主,提示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直接经济费用的严格管理。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饮酒等;家庭情况如年均收入等;疾病情况如病程、合并并发症等;另外就诊次数、住院天数、自购药次数及报销情况均会影响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

严子怡[8](2020)在《中国省域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作为绿色农业的重要方面,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如何准确测度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并分析影响因素对加快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低碳视角下引入大农业碳汇作为期望产出,分析农业碳排放、碳汇量以及碳排放强度;运用共同前沿方法结合全局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6年的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分析其增长源泉;并采用Tobit模型对农业低碳发展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根据测度结果,中国农业碳排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逐渐下降,农业碳汇逐渐上升。2000-2016年,中国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整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少数年份稍有下降。东部地区农业低碳发展水平较好,西部地区保持稳定,中部地区迎头赶超。从增长源泉来看,多数年份效率的提高完全取决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农业低碳发展效率上升的21个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都受益于农业前沿技术的进步。效率处于下降的9个省份,大多数受农业前沿技术恶化的限制。通过Tobit回归分析显示,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国营农场数量、农村用电量、可支配收入与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成负相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效应、研发经费投入与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成正相关。分地区看,城乡收入比、国营农场数量、研发经费投入对三个地区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均具有显着影响。农村用电量在东、中部模型中具有显着影响,而对西部来说无显着影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在中部地区通过1%显着性检验。中国政府必须采取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省份之间农业生产交流等措施以提高农业低碳发展效率,促进低碳农业的实现。

吴媛媛[9](2020)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结构变化的一个复合过程,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层面、多个尺度和多种途径,具有中介性、动态性、开放性、空间性和反馈性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开始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一个对经济增长十分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并逐渐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随着人口转变的持续推进,当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抚养比提高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时期,面临着未富先老、劳动力成本上升、城乡关系矛盾升级以及养老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对一些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以人口结构性迁移所形成的人口老龄化地域差异和城乡分异为主要切入点,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经济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揭示了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以中介效应分析、非参数估计、门槛效应回归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检验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阐明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与机制。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1)中国人口老龄化整体处于加速发展状态,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和“城乡倒置”特征。这与大规模具有年龄选择性和方向性的人口迁移直接相关,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所形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这种人口大规模结构性迁移的主要动力,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会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形成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2)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正效应)”与“减速(负效应)”效应并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负向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减速效应”,这种减速效应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加强,长期看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愈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向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加速效应”,但这种“加速效应”是短期的和特定的。(3)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一是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即随着人口老龄化系数的提高,超过特定的门槛值后,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有所下降。二是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空间依赖性,进而导致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即人口老龄化在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4)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差异显着,老龄化越严重的区域,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的下降幅度越大,越容易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的东、中和东北地区的下降趋势较为突出,负向溢出效应显着,尤其是东北地区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对地区经济增长正向影响的加速阶段,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正向影响下降幅度较城镇地区更加明显,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强。(5)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具有正反馈效应。城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一方面减缓了城镇地区老龄化、为城镇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愈发显着,进而减少了农村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减速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调节劳动力供给和消费水平,缓解老龄化的“减速效应”;二是加大科教和老龄产业支持力度,稳定老龄化的“加速效应”;三是搭建人才合作的良好平台,激发老龄化的“正向溢出”;四是实施差异化的人口和经济政策,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五是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地区均衡发展。

薛允莲[10](2020)在《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构建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 1.0,SHMS V1.0)的常模,并阐明我国城镇居民的亚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和中介效应,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估工具和政策建议。研究内容1、SHMS V1.0量表用于评价全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的信效度。2、城镇居民SHMSV1.0量表的常模研究。3、城镇居民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4、城镇居民亚健康影响路径的中介效应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黑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和甘肃省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AS、SPS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绘制列线图,采用C-index、Calibration plot和AU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研究结果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共发放问卷7339份,有效回收问卷6748份。平均年龄为41.40±16.13岁,男性占48.4%。1、SHMS V1.0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α=0.922,折半的信度系数高于0.70。验证性因子分析:RMR=0.038,GFI=0.980,CFI=0.882,RMSEA=0.028。2、SHMS V1.0 常模按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建立中国城镇居民SHMS V1.0的均数常模,百分位数常模(以5%为间距)和划界常模([0,x-S)为“疾病”状态,[x-S,x+S)为“亚健康”状态,[x+S,100]为“健康”状态)。3、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我国城镇居民总体亚健康检出率为66.7%,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67.0%、65.5%和70.0%。4、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总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别有24、19、24和16个,偏倚校正C指数分别为0.782,0.733,0.767和0.734。5、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影响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生活方式对总体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110)高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051),对生理亚健康的影响仅体现为直接效应,对心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06)低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099),对社会亚健康的影响仅体现为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317);环境因素对总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200和0.150)低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348和0.462),对生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380)高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218),对社会亚健康的影响仅体现为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231)。童年不良事件与成年总体、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123、-0.112、-0.105)略高于通过成长期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0.106、-0.074、-0.104),对社会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075)低于通过成长期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0.102)。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总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367、-0.352、-0.385、-0.278,均高于通过挫商的间接效应(-0.050、-0.047、-0.053、-0.054)。研究结论1、SHMS V1.0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城镇居民亚健康的评价。2、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常模的制定,为亚健康状态的评价提供参考标准。3、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检出率均较高。4、亚健康受人口及保障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家庭及环境因素、个性特征、健康意识、经历事件及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5、内因、成长期亲子关系和挫商等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路径产生中介效应。

二、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与养老保障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
        四、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研究
        二、关于老年人群体收入差异的研究
        三、关于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四、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差异研究
    第一节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一、老年人收入来源分类
        二、来源于个人的收入
        三、来源于家庭的收入
        四、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趋势比较
        二、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比较
    第三节 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四节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五节 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六节 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乡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一、个人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二、家庭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三、政府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测度收入差距的指数
        二、泰尔指数分解法
        三、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方法
    第三节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城乡总体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二、城镇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三、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第四节 老年人不同人群组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各类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二、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三、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第六节 社会保障对老年人收入差距作用的分析
第五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二节 城乡总体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总体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镇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四节 农村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农村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五节 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六章 发达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第—节 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一、美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二、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三、对美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一、日本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二、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三、对日本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英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
        一、英国养老金制度
        二、英国老年人的其他收入保障制度
        三、对英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美日英三国养老收入保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消费不平等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基尼系数测度指标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的介绍
    2.1 基尼系数不平等测度指标介绍
    2.2 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介绍
        2.2.1 基尼系数消费构成分解方法介绍
        2.2.2 基尼系数人口组分解方法介绍
        2.2.3 基尼系数变化分解方法介绍
        2.2.4 基尼系数回归方程分解方法介绍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消费不平等的测度
    3.1 数据来源
    3.2 中美消费现状对比分析
        3.2.1 中美宏观消费状况对比分析
        3.2.2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对比分析
    3.3 中美消费基尼系数对比分析
        3.3.1 中美总消费基尼系数对比分析
        3.3.2 中美分项消费基尼系数对比分析
        3.3.3 中美消费基尼系数消费构成对比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消费不平等的分析
    4.1 消费不平等原因分析
        4.1.1 城乡分析
        4.1.2 东中西部分析
    4.2 消费不平等变化分析
    4.3 消费不平等影响因素分析
        4.3.1 构建回归方程
        4.3.2 回归方程分解
    4.4 小结
第5章 消费不平等改善的模拟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分析结果
        5.2.1 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5.2.2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相关政策分析及建议
    6.1 收入分配政策
    6.2 社会福利政策
        6.2.1 食品政策
        6.2.2 住房政策
        6.2.3 医疗政策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乡村振兴的测度
        二、新型城镇化的测度
        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
        五、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一、创新点
        二、不足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机制研究分析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田园城市理论
        三、耦合协调理论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内在机制
        一、乡村振兴水平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振兴水平的拉动作用
第三章 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
        一、产业兴旺
        二、生态宜居
        三、生活富裕
        四、治理有效
        五、乡风文明
    第二节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一、经济城镇化
        二、人口城镇化
        三、生态城镇化
        四、社会城镇化
        五、空间城镇化
第四章 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实证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
        一、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及赋权
        三、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
    第三节 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第五章 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面板计量模型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二、数据描述及来源
        三、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空间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空间相关性分析
        二、空间模型构建
        三、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四、空间计量结果及分析
        五、空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效应分解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立高效协调耦合机制
        二、降低城乡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三、提供更加公平的城乡公共服务
        四、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互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供需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 文献综述
        1.1 卫生服务领域的偏好测量
        1.2 离散选择实验及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1.3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动态
        1.4 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知-信-行理论
        2.2 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
        2.3 社会偏好理论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1.1 定性资料
        1.2 定量资料
    2. 现场调查
        2.1 需方家庭健康调查
        2.2 供方基层医务人员调查
        2.3 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调查
    3. 研究方法
        3.1 离散选择模型构建
        3.2 相对重要性
        3.3 边际支付意愿与供给意愿
        3.4 情景预测
    4. 数据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4 离散选择模型回归分析
    5. 质量控制
        5.1 研究设计阶段
        5.2 调查员培训
        5.3 现场调查阶段
        5.4 数据录入与清洗阶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研究
    1. 需方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分析
        1.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
        1.3 签约满意度分析
    2. 供方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2.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
        2.3 工作满意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1. 需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
        1.1 需方偏好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2 一致性检验分析
        1.3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需求偏好估计
    2. 供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
        2.1 供方偏好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2.2 一致性检验分析
        2.3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供给偏好估计
    3. 供需双方偏好比较
        3.1 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比较
        3.2 供需双方对签约服务属性的积极与消极偏好比较
        3.3 供需双方对签约属性相对重要性评价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异质性研究
    1. 需方偏好异质性分析
        1.1 不同人群特征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1.2 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2. 供方偏好异质性分析
        2.1 不同人群特征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2.2 不同工作特征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2.3 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边际支付意愿与供给意愿研究
    1. 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1.1 居民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1.2 不同特征人群的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2. 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2.1 医务人员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2.2 不同人群特征的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2.3 不同工作特征的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情景预测研究
    1. 需方情景预测分析
        1.1 不同情景下居民的签约选择概率变化
        1.2 不同服务费用下居民的签约选择概率
    2. 供方情景预测分析
        2.1 不同情景下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概率变化
        2.2 不同服务费用下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概率
    3. 供需双方签约服务最优方案模拟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讨论
    1. 关于方法学的讨论
        1.1 离散选择实验方法学讨论
        1.2 混合Logit模型与潜类别Logit模型应用讨论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讨论
        2.1 需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与签约满意度情况讨论
        2.2 供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与工作满意度情况讨论
    3. 供需双方偏好共性讨论
        3.1 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是影响供需双方偏好最重要的属性
        3.2 中西医结合服务是供需双方共同偏好的服务类型
        3.3 基础包服务是供需双方共同偏好的服务内容
    4. 供需双方偏好差异讨论
        4.1 供需双方在签约服务方式上的偏好差异
        4.2 供需双方在签约服务费用上的偏好差异
    5. 供需双方偏好异质性讨论
    6. 供需双方在不同情景下的选择概率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3. 研究创新与不足
        3.1 创新点
        3.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1.2.1 贫困
        1.2.2 贫困人口
        1.2.3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贫困、反贫困以及脱贫质量研究进展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思想
        2.1.1 贫困研究的方法论
        2.1.2 贫困的根源与本质
        2.1.3 无产阶级贫困的消除路径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减贫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2.2.1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贫困探索
        2.2.2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
        2.2.3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
    2.3 西方学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理论观点
        2.3.1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贫困本质及其解决的理论观点
        2.3.2 发展经济学兴起之后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2.3.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
    2.4 脱贫质量相关研究
        2.4.1 脱贫质量理论分析
        2.4.2 高质量脱贫的研究进展
    2.5 小结
3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内涵、测度和影响因素
    3.1 高质量脱贫内涵
        3.1.1 高质量脱贫是既定贫困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的全员脱贫
        3.1.2 高质量脱贫是绝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
        3.1.3 高质量脱贫是涉及收入、教育、医疗的多维度系统脱贫
        3.1.4 高质量脱贫是消除绝对贫困且有助于解决相对贫困的全面脱贫
    3.2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度量
        3.2.1 脱贫质量的层次和内涵
        3.2.2 高质量脱贫的稳定性和政策实效
        3.2.3 高质量脱贫的多维识别与度量
        3.2.4 边缘贫困人口识别
        3.2.5 脱贫人口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度量
    3.3 影响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因素分析
        3.3.1 经济发展水平
        3.3.2 制度政策因素
        3.3.3 脱贫方式和机制设计
        3.3.4 区域和个体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质量视角下的中国扶贫历程考察与质效评价
    4.1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的历史考察
        4.1.1 广义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4.1.2 体制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4.1.3 开发扶贫阶段(1986-2007 年)
        4.1.4 双轨并行阶段(2008-2012 年)
        4.1.5 精准扶贫阶段(2013 年至今)
    4.2 中国扶贫开发脱贫质量和成效评价
        4.2.1 关于中国脱贫质量的相关论述
        4.2.2 中国扶贫开发的质量与成效
    4.3 “数量与质量双导向”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
        4.3.1 将宏观经济增长作为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
        4.3.2 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
        4.3.3 构建开放式治理贫困体系
        4.3.4 以政府为主导的渐进、多维度国家减贫战略
        4.3.5 跨政府部门的减贫机构设置
        4.3.6 实施益贫式增长、共享发展和多维度扶贫相结合的减贫政策体系
        4.3.7 扶贫责任分级负责和精准扶贫机制
    4.4 中国减贫经验的世界意义
        4.4.1 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4.4.2 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经验
        4.4.3 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4.5 本章小结
5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证分析
    5.1 贫困测量及分解
        5.1.1 数据来源与维度指标选取
        5.1.2 多维贫困测量方法
        5.1.3 多维贫困的测量
        5.1.4 多维贫困的维度分解
    5.2 高质量脱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数据、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5.2.2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5.2.3 关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5.2.4 关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脱贫家庭高质量脱贫因素分析—以四川阿坝州为例
        5.3.1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5.3.2 研究设计
        5.3.3 关于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关于非转移性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5.3.5 收入脱贫家庭致贫原因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6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
    6.1 夯实高质量脱贫的基础
        6.1.1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
        6.1.2 培育富民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6.1.3 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6.1.4 关注贫困人口的益贫式增长
    6.2 完善高质量脱贫的制度保障
        6.2.1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2.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6.2.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4 坚持和完善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6.3 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社会力量的耦合作用,分类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6.3.1 充分发挥多种经济政策的作用,提升反贫困效率
        6.3.2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6.3.3 大力引进社会力量,提高脱贫效能
        6.3.4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分类实现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15个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高血压的危害及流行现状
        1.2 高血压经济负担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目标与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2.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3 具体抽样方法
    4 调查方法及内容
    5 相关指标定义
        5.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5.2 吸烟与饮酒
        5.3 疾病经济负担
        5.4 其他数据来源
    6 质量控制
    7 统计方法
        7.1 描述性分析
        7.2 单因素分析
        7.3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7.4 多因素分析
    8 研究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1 患者的年龄情况
        1.2 患者的性别及民族分布情况
        1.3 文化程度
        1.4 职业分布
        1.5 患者的家庭情况
        1.6 参加的医疗保险情况
        1.7 吸烟及饮酒情况
        1.8 病程及合并并发症情况
        1.9 患者就医时选择医疗机构级别情况
        1.10 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直接经济负担情况
        2.1 高血压的疾病构成情况
        2.2 高血压合并疾病年人均经济负担
        2.3 患者产生直接经济费用的项目构成情况
        2.4 高血压患者的人均直接医疗费用
        2.5 高血压患者直接非医疗费用
        2.6 高血压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费用
        2.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估算
    3 患者间接误工负担的估算
        3.1 生产力权重
        3.2 总误工时间的估算
        3.3 患者人均年龄别劳动力价值估算
        3.4 间接误工负担情况测算
    4 经济负担情况
    5 直接经济费用的正态性检验
    6 直接经济费用的数据转换
    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7.1 患者门诊费用单因素分析
        7.2 患者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7.3 患者自购药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多因素分析
        8.1 自变量赋值情况
        8.2 高血压患者门诊费用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8.3 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8.4 高血压患者自购药费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讨论
    1 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情况
    2 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影响因素
        2.1 人口学特征
        2.2 医疗保险类型
        2.3 年均收入
        2.4 疾病情况
        2.5 就诊医疗机构级别
        2.6 住院天数
        2.7 患者利用卫生服务的次数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经济负担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8)中国省域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难点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低碳农业理论研究
        2.1.1 低碳农业内涵
        2.1.2 低碳农业机制
        2.1.3 低碳农业模式
    2.2 低碳农业发展效率测度
        2.2.1 测度方法
        2.2.2 效率水平
    2.3 低碳农业影响因素分析
        2.3.1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
        2.3.2 农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
        2.3.3 低碳农业发展效率影响因素
    2.4 综合述评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碳汇测度及分析
    3.1 中国农业碳排放测度
        3.1.1 测度方法
        3.1.2 测度结果
    3.2 中国农业碳汇测度
        3.2.1 测度方法
        3.2.2 测度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业低碳发展效率评估
    4.1 模型设定
        4.1.1 共同前沿模型
        4.1.2 全局Malmquist指数模型
    4.2 数据处理
        4.2.1 农业投入变量
        4.2.2 农业产出变量
        4.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4.3 结果分析
        4.3.1 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整体比较
        4.3.2 农业低碳发展效率省域比较
        4.3.3 农业低碳发展增长源泉整体比较
        4.3.4 农业低碳发展增长源泉省域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省域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数据处理
        5.2.1 变量界定
        5.2.2 数据来源
    5.3 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人口经济相关理论
        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三、其它相关理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人口老龄化空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构建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内涵
        一、人口老龄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口因素
        二、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
        三、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一、门槛效应
        二、空间溢出效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及人口老龄化的演变特征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演变特征
        一、经济增长阶段性明显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显着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演变特征
        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迅速
        二、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明显
        三、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显着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现实依据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分析流程与模型构建
        一、中介效应分析流程
        二、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解释与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三节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
        二、居民消费水平
        三、居民储蓄水平
        四、人力资本积累
        五、科技创新能力
        六、产业结构升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二、数据说明
    第二节 非线性关系拟合
        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二、地区层面结果分析
        三、城乡层面结果分析
    第三节 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二、地区层面结果分析
        三、城乡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节 空间相关性检验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二、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二、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二、地区层面结果分析
        三、城乡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特征分析
        一、中介性
        二、动态性
        三、开放性
        四、空间性
        五、反馈性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剖析
        一、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减速效应”
        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效应”不稳定
        三、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着
        四、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地区差异明显
        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减速效应”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调节劳动力供给和消费水平,缓解老龄化的“减速效应”
        二、加大科教和老龄产业支持力度,稳定老龄化的“加速效应”
        三、搭建人才合作的良好平台,激发老龄化的“正向溢出”
        四、实施差异化的人口和经济政策,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地区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亚健康研究现状
        2.1.1 亚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2.1.2 亚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
        2.1.3 亚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
        2.1.4 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健康生态学理论
        2.2.2 内外因辩证关系理论
        2.2.3 现代应激理论
        2.2.4 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
    2.3 已有研究的总结及不足之处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调查对象及抽样分布
        3.1.1 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的抽样分布
        3.1.2 亚健康常模数据的抽样分布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技术路线
    3.5 调查问卷
    3.6 数据库
    3.7 质量控制
第四章 我国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统计方法
    4.2 信效度分析结果
        4.2.1 信度分析结果
        4.2.2 效度分析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我国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常模的研制
    5.1 资料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建模方法
        5.1.3 统计方法
    5.2 常模研制
        5.2.1 常模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及与全国人口的比较
        5.2.2 性别和年龄对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
        5.2.3 均数常模
        5.2.4 百分位数常模
        5.2.5 划界常模
    5.3 讨论
第六章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现状分析
    6.1 资料与方法
        6.1.1 研究对象
        6.1.2 统计方法
    6.2 结果
        6.2.1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6.2.2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分性别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6.2.3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分年龄别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6.3 讨论
第七章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资料与方法
        7.1.1 研究对象
        7.1.2 分析思路
        7.1.3 统计方法
    7.2 结果
        7.2.1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影响因素模型的选择
        7.2.2 我国城镇居民总体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7.2.3 我国城镇居民生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7.2.4 我国城镇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7.2.5 我国城镇居民社会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讨论
        7.3.1 人口及保障因素
        7.3.2 生活方式因素
        7.3.3 家庭及环境因素
        7.3.4 个体特征因素
        7.3.5 健康意识
        7.3.6 经历事件
        7.3.7 政策环境
第八章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影响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8.1 资料与方法
        8.1.1 研究对象
        8.1.2 分析思路
        8.1.3 统计方法
    8.2 结果
        8.2.1 内因在外因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8.2.2 成长期亲子关系在童年不良事件与成年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8.2.3 挫商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分析
    8.3 讨论
        8.3.1 内因在外因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8.3.2 成长期亲子关系在童年不良事件与成年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8.3.3 挫商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第九章 结论、政策建议、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9.1 结论
        9.1.1 SHMS V1.0量表用于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价有较高的信效度
        9.1.2 初步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的常模
        9.1.3 了解了我国城镇居民的亚健康现状
        9.1.4 构建了有较高预测价值的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模型
        9.1.5 重视内因、成长期亲子关系及挫商等中介效应变量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
    9.2 政策建议
        9.2.1 应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干预亚健康危险因素
        9.2.2 提高健康的主观能动性
    9.3 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9.3.1 研究创新之处
        9.3.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本研究的伦理批件
    附录3 抽样地区组群效应检验的SAS程序
    附录4 列线图的R程序
    附录5 影响因素模型预测效果检验的R程序
    附录6 符号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情况
致谢

四、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D]. 孙小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中国消费不平等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帆.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4]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杜一.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供需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D]. 张娇. 山东大学, 2021(10)
  • [6]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刘丸源. 四川大学, 2021(12)
  • [7]中国15个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淑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中国省域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严子怡.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9]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吴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D]. 薛允莲.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广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