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例恶性肿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329例恶性肿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一、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琪燕[1](2021)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复查时间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本课题旨在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复查最佳时间段,以指导患者合理的复查,既能达到有效复查效果又能减轻患者不必要的医疗负担及辐射。[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至2021年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及昆明市延安医院核医学科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肺癌患者,筛选经过病理学诊断及其他检查方式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追踪患者后期的随访记录,分别统计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随访时间,并分析其骨显像结果。以首次骨显像结果为基础,观察再次骨显像的结果,并将再次骨显像结果分为阳性、阴性。阳性:对比首次骨显像结果出现可疑异常浓聚灶或者对比首次显像结果病灶减少或增多者。阴性:对比首次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浓聚灶者或者病灶未见异常变化者。另外,根据首次骨显像结果将肺癌患者分为正常组、异常组。正常组:首次骨显像放射性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摄取浓聚区或缺损区。异常组:首次骨显像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可见一处或多处异常摄取浓聚区或缺损区。(1)分析肺癌患者首次骨显像及再次骨显像的整体变化情况。(2)分析首次骨显像正常患者再次骨显像结果中各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各时间段复查变化率情况。(3)同法分析首次骨显像异常患者再次骨显像结果中各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各时间段复查变化率情况。两次骨显像之间的变化率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复查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25例肺癌患者首次骨显像55例正常,70例异常。腺癌48例,鳞癌45例,小细胞性肺癌17例,其他类型15例,男女之比约1.3:1。正常患者再次复查有31例(56.4%)阳性,异常患者再次复查有60例(85.7%)阳性,正常组再次复查变化率与异常组再次复查变化率之间存在差异(P=0.000<0.05)。正常组中各时间段复查变化率存在差异(P=0.029<0.05),其中0~3个月与>6个月时间段复查变化率差异明显(P=0.019<0.05)。异常组中各时间段复查变化率存在差异,(P=0.001<0.05),其中0~3个月与3~6个月时间段复查变化率差异明显(P=0.001<0.05)。肺癌患者再次骨显像变化率与其病理类型不存在差异性(P=0.349>0.05),且两组肺癌患者再次骨显像各时间段复查变化率与其病理类型不存在差异性(P均>0.05)。[结 论]1、肺癌患者首次骨显像的结果关系着其再次骨显像的时间,首次骨显像正常的肺癌患者可稍放宽时间间隔,半年复查一次;首次骨显像异常的患者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个别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0~3个月内复查。2、肺癌患者再次骨显像的时间间隔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不相关,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再次骨显像时间可根据首次骨显像结果而定,首次骨显像正常的患者建议半年复查一次,首次骨显像异常的患者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范晶[2](2019)在《乳腺癌患者术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乳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城市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显现出明显的上升的趋势,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骨骼是乳腺癌远处转移中最常见的部位,骨转移引发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能最终导致死亡。早期检出骨转移,尽早治疗干预,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早期骨转移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按临床分期回顾性分析2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骨显像资料,悉数统计骨显像前后一周内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以及糖链抗原15-3(CA15-3)的水平。收集病历资料中患者腋下淋巴结的转移与否,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等相关资料,分别计算患者自术后到行骨显像检查间隔的时间。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COX回归分析,计算各项指标HR值,分析各指标与骨显像结果的关系。[结果]210例乳腺癌患者中,骨显像正常(阴性)者133例(63.3%),有骨转移(阳性)者77例(36.7%)。经COX单因素分析:晚期(III-IV期)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性高于早期(I-II期)(HR=1.590,P=0.050)。伴发腋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性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R=1.985,P=0.006)。当CA125水平异常时,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度增高(HR=1.697,P=0.036),而CEA、CA15-3水平的异常增高并不增加发生骨转移的风险(HR=0.070,0.148,P均>0.05);乳腺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风险与术式(根治/保乳)以及ER、PR、HER-2的阴性表达率无显着相关(HR=0.812,0.930,0.621,0.386,P均>0.05)。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TNM分期、血清CEA水平为影响乳腺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重要因素(HR=0.973,4.599,1.681,2.092,P均<0.05)。[结论]TNM分期晚、有腋下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异常增高为乳腺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后认为,中青年女性、CEA异常增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的风险高。该状况下的病患有必要行骨显像检查进一步排除骨转移。

朱家伦,杨传周,陈富坤,王永斌[3](2018)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鼻咽癌患者,均在入院3d内接受常规核素骨显像检查,对鼻咽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鼻咽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患者中有骨转移17例(34.7%)。单因素Logistic分析,鼻咽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临床分期、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碱性磷酸酶(AKP)(P<0.05),不包括年龄、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血红蛋白(Hb)、病理类型和家族史(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鼻咽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P<0.05),不包括AKP(P>0.05)。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3.9%、85.7%和79.6%,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88.2%、82.4%和70.6%)均低于未转移患者(96.9%、87.5%和84.4%)(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

田发奎,张惠萍[4](2017)在《核素全身骨显像联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100例,治疗前1周内所有患者分别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WB-DWI检查,两种检查进行平均时间间隔≤5d。双盲法分析两种检查图像,记录两种方法探测到的骨异常灶部位及数目,结合病理活检及随访结果确定的骨转移灶数,对比分析骨显像、WB-DWI及骨显像联合WB-DWI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经骨显像和WB-DWI检查共发现骨异常灶352处,其中以骨转移诊断"金标准"为依据确诊的骨转移灶为240处,其余112处为骨良性病变。(2)参照金标准诊断结果,骨显像检查发现的235处骨异常灶中192处为实际骨转移灶,WB-DWI检查发现的223处骨异常灶中205处为实际骨转移灶,联合检查发现的236处骨异常灶中231处为实际骨转移灶。(3)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一致性均显着高于单独骨显像或WB-DWI(P<0.05)。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与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焦光丽,欧阳巧洪,段中响,雷继晓,王焕民[5](2017)在《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在核素全身骨显像中的特点以及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成人骨转移癌进行比较。结果 (1)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阳性率为24%;(2)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常见于长骨干骺端,并呈对称性分布;(3)骨转移灶放射性浓聚较浅淡;(4)<10个转移灶者占总数的82%,转移部位以四肢骨多见占46.83%,其中股骨最常见,为23.4%。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在核素全身骨显像中有独特的特点,核素全身骨显像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丁月云,石德道,朱宗平,王善容,郑飞波,刘晚霞[6](2017)在《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对肿瘤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探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选取158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后对可疑骨转移或不明原因骨痛部位进行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然后对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最终确诊骨转移者67例,良性病变者91例。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95.5%)与全身骨显像(86.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5,P=0.069),而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全身骨显像(χ2=4.031,P=0.045;χ2=7.229,P=0.007)。结论全身骨显像仍作为筛查骨转移瘤的首选检查方式,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能够同时提供代谢与解剖信息,大大提高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在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增益价值。

刘洁[7](2016)在《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探讨骨SPECT/CT检查的应用指征,以期对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资料和方法选取269例在本科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由2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分别依据平面骨显像图像、局部SPECT断层图像、局部同机CT图像及SPECT/CT融合图像对病灶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诊断采用五级评分法:1.非肿瘤骨转移;2.非肿瘤骨转移可能;3.不确定;4.肿瘤骨转移可能;5.肿瘤骨转移。最终诊断结果由病理学诊断或随访结果来判定。根据最终诊断分析四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69例患者共有525处病灶,依据诊断结果判定标准,肿瘤骨转移153处,非肿瘤骨转移372处。SPECT/CT融合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7%、96.8%、92.6%、99.4%和96.6%,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均高于平面骨显像、局部SPECT断层及局部同机CT。SPECT/CT融合显像对平面骨显像、局部SPECT断层和局部同机CT的增益价值分别为57.1%、32.0%和4.2%,对骨骼单发病灶的增益价值显着高于多发病灶(P<0.05),对成骨及溶骨性转移分别有40.6%和29.6%的增益价值,对脊柱、骨盆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病灶的增益价值>50%,且对59.1%肿瘤患者的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有增益价值。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骼病灶定性诊断方面较平面骨显像、局部SPECT断层和局部同机CT有明显的增益价值,在全身平面骨显像的基础上加做SPECT/CT断层显像,显着提高了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能。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骼单发病灶、脊柱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病灶增益价值更大,且对恶性肿瘤分期及治疗有指导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应用指征,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

申小章[8](2014)在《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重,肿瘤发病率增高,治疗水平提高,病人生存期延长,导致骨转移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脊柱骨转移是各部位骨骼转移中最常见的,约占骨转移的2/3。它可继发于任何肿瘤,且60%以上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骨转移导致的骨痛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并积极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影像学检查是公认的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摄片、CT、MR、核素全身骨显像,然而各种检查方法都有其优缺点。CT、核素全身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比较可靠且易行的检查方法,目前其联合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研究目的了解脊柱转移灶在各椎体的分布规律;探讨全身骨显像、CT在恶性肿瘤脊柱骨转移诊断中的差异,确定骨显像提示脊柱区有转移病灶追加CT检查是否有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1.对140例患者(恶性肿瘤诊断均有病理结果证实)进行全身骨显像及全脊柱CT扫描。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CT显像图像均由2位以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核医学科及影像科医生分别进行视觉判断,意见不一致时由科内共同阅片。2.骨转移的临床诊断标准:全身骨显像和CT均发现病灶,且没有比骨转移更合理的解释;病理确诊骨转移;MRI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支持骨/骨髓转移;SPECT/CT随访发现病灶有进展。结果140例患者中,根据本研究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恶性肿瘤脊柱骨转移的53例,非骨转移患者87例。1.骨显像诊断为脊柱骨转移瘤65例,假阳性18例,非脊柱骨转移瘤75例,假阴性6例。骨显像对恶性肿瘤脊柱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8.7%,特异性为79.3%,假阳性率为20.7%,假阴性率为11.3%,阳性预测值为72.3%,阴性预测值为92.0%,准确性为82.9%。2.CT全脊柱扫描诊断为转移瘤48例,假阳性5例,非骨转移瘤92例,假阴性10例,CT全脊柱扫描对恶性肿瘤脊柱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1.1%,特异性为94.3%,假阳性率为5.7%,假阴性率为18.9%,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89.1%,准确性为89.3%。3.全身骨显像(Bone scan, BS)联合CT扫描诊断为转移瘤的51例,假阳性3例,非骨转移瘤89例,假阴性5例。BS联合CT扫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0.6%,特异性96.6%,假阳性率3.4%,假阴性率9.4%,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94.4%,准确性94.3%。4.两种显像及联合使用结果比较:CT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显着高于骨显像,联合显像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骨显像且准确率明显高于CT。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2例可计数转移灶的确诊脊柱骨转移瘤患者中,全身骨显像检出胸椎(53处)、腰椎(23处),病灶数比CT(分别为胸椎46处,腰椎21处)相对应多;而CT检出颈椎(7处)、骶椎(6处)病灶数比全身骨扫描(分别为颈椎4处,骶椎4处)相对应多。因缺乏病理诊断明确各病灶,无法判断俩组检查方法对脊柱各段的检出效能是否有差异。结论1.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CT扫描都是对恶性肿瘤脊柱骨转移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2.本研究中骨显像对脊柱骨转移瘤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低于CT,脊柱骨转移瘤在骨显像基础上加做CT更能明确病变性质。3.本研究中骨显联合CT对脊柱骨转移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的骨显像;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独的CT显像。对于发生在脊柱的骨转移瘤,骨显像联合CT诊断效能比单个显像明显提高。4.本研究中脊椎骨转移瘤胸腰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椎及骶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CT在脊柱各段骨转移灶的检出率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5.恶性肿瘤骨显像提示脊柱区有疑似转移病灶的患者追加CT更加能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在条件允许下应该追加CT检查。

宋瑞娟,张凤翔,关长旭[9](2012)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飞速进展,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扫描腹部、盆腔等颅外部位[1]。高梯度场的应用、多通道线圈、平板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并行采集(ASSET)等技术[2-3]拓展了DWI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并行采集技术缩短了TE时间、回波链长度及

贾莉,马世兴[10](2008)在《5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射核素骨显像初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和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阳性结果为39例,占75.0%,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肋骨,其次为脊椎骨、盆骨、四肢骨、肩胛骨和颅骨。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肺癌和鼻咽癌较其它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较高,所以恶性肿瘤患者应常规作全身核素骨扫描,以帮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二、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复查时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简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乳腺癌患者术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骨转移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4)核素全身骨显像联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核素全身骨显像
        1.2.2 WB-DWI检查
    1.3 图像分析
    1.4 骨转移诊断“金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骨转移“金标准”诊断结果
    2.2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2.3 骨显像、WB-DWI及联合检查对骨转移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5)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二、一般资料
        1. 方法:
        2. 图像分析:
结果
    一、NB患儿正常骨显像特点
    二、骨显像阳性率
    三、NB骨转移常见部位
    四、儿童NB骨显像阳性者放射性浓聚特点
    五、转移灶数量
    六、发病年龄
讨论

(6)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对肿瘤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核素骨显像
        1.2.2 骨断层融合显像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7)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中文部分
    绪论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结论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SPECT/CT在骨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增益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英文部分
    Introduction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2. Results
    3. Discussion
    Figure
    Conclusion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8)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材料和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WB-DWI的临床应用
    1.1 WB-DWI在骨转移的检测中的应用
    1.2 WB-DWI用于全身性疾病的诊断
    1.3 WB-DWI用于区分肿瘤残留或复发与治疗后改变
    1.4 评估肿瘤分期
    1.5 ADC值测量在肿瘤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2 WB-DWI的局限性

四、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复查时间探讨[D]. 吴琪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乳腺癌患者术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D]. 范晶. 苏州大学, 2019(04)
  • [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朱家伦,杨传周,陈富坤,王永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06)
  • [4]核素全身骨显像联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J]. 田发奎,张惠萍. 贵州医药, 2017(10)
  • [5]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J]. 焦光丽,欧阳巧洪,段中响,雷继晓,王焕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7(08)
  • [6]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对肿瘤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探究[J]. 丁月云,石德道,朱宗平,王善容,郑飞波,刘晚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03)
  • [7]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D]. 刘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D]. 申小章. 苏州大学, 2014(10)
  • [9]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宋瑞娟,张凤翔,关长旭.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06)
  • [10]5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射核素骨显像初步分析[J]. 贾莉,马世兴. 亚太传统医药, 2008(12)

标签:;  ;  ;  ;  ;  

329例恶性肿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