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力量做工作,你也可以要求它! (1、2、3 年级)

改变你的力量做工作,你也可以要求它! (1、2、3 年级)

一、变力做功,也能求!(高一、高二、高三)(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亚[1](2020)在《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认识过程,而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可见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的参与。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提出了包括科学思维在内的物理核心素养,标准的修订更加显示了思维的重要性,表明了物理教育的学者们对于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克服思维障碍的重视。笔者任教时,发现相比于城市的学校,农村中学由于基础经济薄弱、教学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在物理教学中存在更多的困难,有一半左右的高中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比如:物理公式记不全也分不清,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物理概念;一旦问题换一种场景出现学生就不知从何下手了,无法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存在问题的程度比较严重,为提高所教班级与农村学校的物理成绩,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首先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明学生存在思维障碍的一些表现,并依据邢红军和乔际平对于思维障碍类型的划分将学生存在的抽象思维障碍细分为五大类;其次设计了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存在情况的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确确实实存在以上提出的抽象思维障碍,而且能够统计分析出哪类抽象思维障碍占的比例较多;然后通过问卷筛选出存在抽象思维障碍突出的学生并对其进行访谈,通过与学生进一步的交谈找出学生存在抽象思维障碍的原因;最后依据原因提出了7条克服抽象思维障碍的教学策略:增加基础知识教学的比重,巩固抽象思维形成的知识基础;多种方法将复杂情境直观化,引导学生抽象思维的展开;加强变式习题训练,培养学生辨别因果矛盾的能力;注重数学方法的过程分析,助力物数融合习惯的养成;引入合适的情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督促学生经常反思,整理抽象思维生成的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增加抽象思维展开的积极性。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得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丰富有关抽象思维的理论体系,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为广大的农村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郑熠[2](2019)在《思维可视化教学对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我国已有不少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实践较少,其中对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则更少。就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既可以对思维可视化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方法。根据思维能力的有关研究,本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比较、推理等5个方面的物理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在思维可视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超重与失重”“高一期末练习课”“汽车启动问题”“功和功率”等四个练习课,研究了思维可视化在高中物理练习教学中的应用;编制了物理思维能力测验卷和物理知识水平测验卷,用于测量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水平。实验结果表明:(1)本研究结果表明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2)思维可视化教学能够提高高一学生整体的物理思维能力,能提高高一学生分析、抽象、推理、比较、综合各个维度的物理思维能力。

阮班桁[3](2019)在《高中物理学习的思维干扰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至今已有7年时间,500多学生从我手上毕业。在这个过程,我遇见过因为各种原因在物理上碰壁的学生,学生成绩好坏之间差距巨大,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对物理失去学习兴趣,转向学习文科。究其原因,很多学生都是只通过经验与感觉解决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习的思维上存在巨大的障碍。作者想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动机是希望通过总结自己亲身教学经历与在此过程中的思考,分析出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上的思维障碍。同时,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中,作者将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记录下来,以供其他物理教师作为参考。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主要是在7年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考、学生物理学情分析,并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出目前高中生物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思维障碍。第二部分是对与物理学习思维障碍相关的理论的介绍与概念的界定。区别了“前概念”与物理学概念、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则间的差异;定义了定势思维、片面思维与逻辑思维及其在物理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干扰因素做了初步调研,了解到“前概念”、片面思维、思维定势、逻辑思维混乱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巨大。之后,重点分析了“前概念”中生活语言及生活经验对物理学习的干扰,并列举了重力与重量、速度与速率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并分析这些概念是如何干扰物理学习。其次分析了不良思维习惯——片面思维、定势思维与逻辑思维混乱是如何影响物理学习。通过逻辑测试的方式证明了逻辑思维与物理学业成绩之间成正相关。第四部分根据上文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解决相应困境的对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促进“前概念”思维有效转化为物理概念思维;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在习题课中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最后,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学业成绩进行策略实施成效检测,得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生成绩均有提高,证明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王国林[4](2018)在《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数学教育向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长期以来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体现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和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具体研究问题有三个: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怎么样?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因素有哪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有哪些?本文用文献研究法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数学文化的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用文本分析法整理和分析了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并对高考中数学文化的考查方式进行了分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存在以下现状:认识高,应用低,缺乏指导策略。教师把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的能力低,缺乏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比较欠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缺少学习数学文化的途径。结合调查分析、教材分析、评价方式分析,从四个方面得出制约渗透数学文化的因素:教材因素,数学文化的分布不均匀,位置设置有待商榷,内容专业化强,形式比较单一。评价因素,目前对数学文化的考查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考试中渗透的很少。教师自身因素,教师数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数学教材挖掘不深,缺少专业指导和培训的平台。社会环境因素,以考试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模式下,学校、家长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得到重视。总体而言,评价方式及考核制度阻碍了高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师的数学文化知识储备决定了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深度;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缺少交流平台和指导策略;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数学文化的动力。最后在遵循客观真实、科学趣味等原则下,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理论得出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渗透数学文化;以数学实验和数学游戏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组织学生阅读资料的方式渗透数学文化;通过数学实际应用渗透数学文化;开展数学文化专题讲座渗透数学文化。

陈家芳[5](2018)在《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作为高中生三年学习的终端测评一直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切实提高高三复习教学质量一直是中学老师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在查阅大量有关高考物理研究和物理复习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基础上,首先基于近年来高考能力测试的导向,对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就2016新课标I卷物理试题进行了能力要求的结构化分析;对我校高三学生进行了问题解决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因素,分别是相关问题图式的缺失、物理方法的匮乏、思维品质较低、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反思和总结不足因素。再者,探讨了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体现能力立意的四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高高三学生能力的初步实践探索。最后,给出了一个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教学案例。

王新锋[6](2016)在《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同时也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常用思想方法之一。高中阶段碰到的许多方法,如:转换法、类比法、等效法、假设法、极端法等等,其实都属于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范畴。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结合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或将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还是近几年的江苏高考物理试卷,都对学生运用各类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运用会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问题研究者,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本文将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作为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为出发点与立足点,尝试将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和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介绍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改进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详细分析了多种常见的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特点,最后分别从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三个角度对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研究。

唐安琪[7](2016)在《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对物理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历来是高中物理力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首先以物理学习困难、规律教学理论为指导,对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点进行教材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学生对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的前概念。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对物理机械能守恒一章中“功和功率、势能、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理”等知识学习后的掌握情况以及学困情况,最后在上述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建议,期望对高中物理的教学有参考价值。

陈哲轩[8](2016)在《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个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核心的教学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寻根据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构建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并考察职初教师和经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同时为有效的促进职初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四名中学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研究。通过课堂观察与访谈,从学科教学知识的五个方面得出了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目标知识方面,职初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经验教师则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物理内容知识方面,职初教师关注所教内容本身,而经验教师有比较丰富的横向课程知识,能从物理学科角度衔接不同科目的知识。在学生理解的知识方面,职初教师从课外作业反馈中得到学生理解情况,而经验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丰富,能从多角度认识,比较准确的确定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在教学策略知识方面,职初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而经验教师则以探究教学为主。在评价的知识方面,职初教师的喜欢直接反馈,经验教师则更多使用重复补充,形式协商和追问等方式。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为提高中学职初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出几点建议:(1)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2)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学物理学科内容知识。(3)需要多听优质课,提升学科教学知识。(4)需要参加在职培训和进修。

杨文君[9](2015)在《关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目标的设定》文中研究指明影响高三一轮复习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选取课堂学案目标作为切入,比较教学内容相同因目标设定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课堂效果。从为什么要关注学案目标设定,目标设定要考虑到的因素,怎样进行目标设定三方面阐述学案目标对整节复习课效率的影响。

高达溟[10](2014)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公民的数学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存在着“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重运算技巧轻实际应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解题能力强,但数学应用能力较差.因此,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数学建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中学数学课堂.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数学建模教学在中学开展得并不理想.本文拟结合《2003年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论述如何在不影响升学的前提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本文依托新课程改革的背景,阐述了高中数学建模的概念、步骤和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把高中数学建模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期待和更多的教育同仁共同关注数学建模教学.

二、变力做功,也能求!(高一、高二、高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力做功,也能求!(高一、高二、高三)(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抽象思维障碍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1.1.2 新课标的要求
        1.1.3 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思维
        2.1.2 物理思维
        2.1.3 物理抽象思维
        2.1.4 物理思维障碍
    2.2 相关的研究成果
    2.3 思维障碍的类型
        2.3.1 由概念引发的抽象思维障碍
        2.3.2 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抽象思维障碍
        2.3.3 由数学工具引发的抽象思维障碍
        2.3.4 由物理模型建构引发的抽象思维障碍
        2.3.5 由解读题目引发的抽象思维障碍
    2.4 理论基础
        2.4.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4.2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
        2.4.3 物理教育心理学
        2.4.4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3 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调查与原因分析
    3.1 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调查
        3.1.1 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3.1.2 问卷的编制
        3.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表现的调查分析
    3.3 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
        3.3.1 基于问卷答题文本的抽象思维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
        3.3.2 基于访谈的抽象思维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
    3.4 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
        3.4.1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3.4.2 想象力不足
        3.4.3 忽视结论形成的依据和条件
        3.4.4 数学工具使用能力不足
        3.4.5 对问题解决的过程缺少思考与析
        3.4.6 缺少相关知识的感性认知
        3.4.7 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
        3.4.8 学教不同步
4 农村学校高中生克服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教学策略
    4.1 增加基础知识教学的比重,巩固抽象思维形成的知识基础
    4.2 多种方法将复杂情境直观化,引导学生抽象思维的展开
    4.3 加强变式习题训练,培养学生辨别因果矛盾的能力
    4.4 注重数学方法的过程分析,助力物数融合习惯的养成
    4.5 引入合适的情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4.6 督促学生经常反思,整理抽象思维生成的经验
    4.7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增加抽象思维展开的积极性
5 农村学校高中生克服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教学设计案例
    5.1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5.1.1 教材分析
        5.1.2 学生存在的抽象思维障碍分析
        5.1.3 教学目标
        5.1.4 教学过程
        5.1.5 教学效果
    5.2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案例
        5.2.1 教材分析
        5.2.2 学生存在的抽象思维障碍分析
        5.2.3 教学目标
        5.2.4 教学过程设计
        5.2.5 教学效果
6 结论
    6.1 总结
    6.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思维可视化教学对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思维
    2.2 物理思维及物理思维能力
    2.3 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和测量
    2.4 思维可视化
    2.5 思维可视化教学
第三章 思维可视化教学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3.1 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3.2 思维可视化教学工具
    3.3 思维可视化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应用策略
第四章 物理思维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4.1 物理思维能力测验卷的编制
    4.2 物理知识水平测验卷的编制
第五章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验
    5.1 研究目的
    5.2 方法
    5.3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中物理学习的思维干扰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前概念”与物理学概念
        2.2.2 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则
        2.2.3 定势思维、片面思维与逻辑思维
第3章 高中物理学习中思维干扰因素分析
    3.1 “前概念”对思维的干扰
        3.1.1 生活语言对物理思维的干扰
        3.1.2 生活经验对物理思维的干扰
    3.2 不良思维习惯对物理学习的干扰
        3.2.1 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干扰
        3.2.2 片面思维对物理学习的干扰
        3.2.3 逻辑思维混乱对物理学习的干扰
第4章 排除物理学习干扰因素的对策分析及应用
    4.1 促进“前概念”思维有效转化为物理概念思维
    4.2 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4.3 习题课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3.1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
        4.3.2 高一高二放慢学生解题速度
        4.3.3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4.4 教学策略实施成效检测
        4.4.1 教学策略实施后逻辑思维能力检测
        4.4.2 教学策略实施后物理学习成绩比较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附录
    附录一: 物理学习干扰因素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第一次逻辑测试试题
    附录三: 第二次逻辑测试试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文化
        1.3.2 数学文化
    1.4 研究问题表述
2 文献综述
    2.1 数学文化研究的起源
    2.2 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及意义
    2.3 渗透数学文化的现状
3 研究过程及方法
    3.1 研究过程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及其设计
4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4.1 基于教师视角的现状分析
    4.2 基于学生视角的现状分析
5 高中数学教学中影响数学文化渗透的因素
    5.1 教材因素
    5.2 评价因素
    5.3 教师自身因素
    5.4 社会环境因素
6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原则及策略
    6.1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原则
        6.1.1 客观真实性
        6.1.2 适时制宜性
        6.1.3 科学趣味性
        6.1.4 多样启发性
        6.1.5 应用实践性
    6.2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6.2.1 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渗透数学文化
        6.2.2 以数学实验和数学游戏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6.2.3 组织学生阅读的方式渗透数学文化
        6.2.4 通过实际应用渗透数学文化
        6.2.5 开展数学文化专题讲座渗透数学文化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5)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第2章 能力立意下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探讨
    2.1 能力立意
        2.1.1 PISA对问题解决能力的界定
        2.1.2 《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概述
    2.2 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教学
        2.2.1 问题与问题解决
        2.2.2 问题解决教学及其内涵特点
    2.3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教学观
        2.3.2 问题解决教学观
    2.4 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综述
        2.4.1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综述
        2.4.2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研究综述
第3章 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能力结构分析及高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3.1 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物理试题能力结构分析
    3.2 高三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分析
        3.2.2 调查问卷设计
        3.2.3 调查对象及实施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的缺失诊断
        3.3.2 影响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因素分析
第4章 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探索
    4.1 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整体设计
        4.1.1 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探讨
        4.1.2 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实现能力立意的方法
    4.2 提升高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实践
        4.2.1 教学实践1:“人船模型”问题
        4.2.2 教学实践2:巧用v-t图像法进行推理
        4.2.3 教学实践3:“平抛+斜面”问题
    4.3 问题解决教学案例——测动摩擦因数实验
        4.3.1 重现高考实验
        4.3.2 拓展实验装置和原理
        4.3.3 学生设计实验
    4.4 实践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6)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学习迁移理论
    2.2 信息加工理论
    2.3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2.4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应用特点分析
    3.1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特征
    3.2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教材常见的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
        3.2.1 微元法
        3.2.2 类比法
        3.2.3 等效法
        3.2.4 图象转化法
        3.2.5 假设法
        3.2.6 极端法
        3.2.7 转换法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的调查研究
    4.1 问卷的设计思路与样本的选取
    4.2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4.2.1 限定性问题结果分析
        4.2.2 非限定性问题结果分析
    4.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4 调查结论
第五章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5.1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1.1 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化陌生为熟悉
        5.1.2 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化复杂为简单
        5.1.3 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化抽象为具体
    5.2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应用于概念教学的课例分析
        5.2.1 物理概念教学借助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5.2.2 高一物理必修一《瞬时速度》教学片段
        5.2.3 高一物理必修二《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教学片段
    5.3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应用于规律教学的课例分析
        5.3.1 物理规律教学渗透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展开教学、探究新知
        5.3.2 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教学片段
        5.3.3 高一物理必修二《探究重力做功的特点》教学片段
        5.3.4 高一物理必修一《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教学片段
    5.4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应用于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分析
        5.4.1 物理问题解决教学通过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5.4.2 高一物理选修 3-1《静电场 习题课》教学片段
        5.4.3 高一物理必修 1《牛顿运动定律 习题课》教学片段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7)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2.1 物理学习困难相关理论
        2.1.1 学习困难
        2.1.2 物理学习困难
    2.2 前概念及其转变相关理论
        2.2.1 前概念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2.2.2 概念转变
第三章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教材研究
    3.1 机械能守恒相关概念的建立历史
        3.1.1 功的概念的发展
        3.1.2 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发展
        3.1.3 机械能守恒的发展
    3.2“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点的辨析
        3.2.1 功和功率
        3.2.2 势能
        3.2.3 动能和动能定理
        3.2.4 机械能守恒
    3.3“机械能守恒”相关实验的研究
        3.3.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3.3.2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
第四章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学生学情分析
    4.1“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学生前概念分析
    4.2“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学后调查
        4.2.1 调查的设计
        4.2.2 调查的实施
        4.2.3 数据统计
        4.2.4 数据分析
    4.3 结论与思考
第五章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的教学建议
    5.1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5.2 重知识结构和逻辑推理
    5.3 将生活情景融入课堂教学
    5.4 重视课堂实验的探究性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测试题
致谢

(8)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知识的新要求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教师知识的研究
        2.1.1 教师知识概念的发展
        2.1.2 教师知识的分类
    2.3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2.3.1 学科教学知识的起源
        2.3.2 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理论
    2.4 研究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框架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路径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2.1 学校样本
        3.2.2 教师样本
    3.3 研究工具
        3.3.1 文献研究
        3.3.2 课堂观察
        3.3.3 访谈调查
    3.4 资料收集与分析
第4章 职初教师N1与经验教师E1的学科教学知识
    4.1 对“动能定理”教学目标的知识
    4.2 关于“动能定理”的物理内容知识
        4.2.1 对教科书基本组织结构认识
        4.2.2 对“动能定理”教学内容的理解
    4.3 学生理解的知识
        4.3.1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知
        4.3.2 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认知
    4.4 教学策略的知识
    4.5 评价的知识
第5章 职初教师N2与经验教师E2的学科教学知识
    5.1 对“重力势能”教学目标的知识
    5.2 关于“重力势能”的物理内容知识
        5.2.1 对教科书基本组织结构认识
        5.2.2 对“重力势能”教学内容的理解
    5.3 学生理解的知识
        5.3.1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知
        5.3.2 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认知
    5.4 教学策略的知识
    5.5 评价的知识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之间物理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
        6.1.1 教学目标知识
        6.1.2 物理内容知识
        6.1.3 学生理解知识
        6.1.4 教学策略知识
        6.1.5 评价的知识
    6.2 对提高职初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议
        6.2.1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
        6.2.2 进一步完善中学物理学科内容知识
        6.2.3 多听优质课,提升学科教学知识
        6.2.4 参加在职培训和进修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关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目标的设定(论文提纲范文)

1问题的提出
2学案目标设定的意义
    2.1“教什么”与目标设定的关系
    2.2“教到怎样的程度”与目标的设定的关系
    2.3“怎么教”与目标设定的关系
3如何正确设定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目标
    3.1高三一轮复习框架目标
        1)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2)培养两方面的能力
    3.2一轮复习学案目标的确定
        1)依据 《学科指导意见 》《考试说明 》设定课堂学习目标
        2)分析高考试题的呈现方法确定学案目标
4反思

(10)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问题研究的意义
    1.4 问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数学建模概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3 数学建模的步骤与方法
    2.4 数学建模与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和解应用题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调查
    3.1 对学生的调查
    3.2 对教师的调查
第四章 数学教学渗透建模思想的有效途径及案例分析
    4.1 寓数学建模于概念的讲授中
    4.2 寓数学建模于习题的讲解中
    4.3 寓数学建模于作业安排中
第五章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不能因数学建模教学而削弱基础知识教学
    5.2 数学建模问题如何选取
    5.3 学生的建模能力如何评价
    5.4 数学建模对教师的要求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变力做功,也能求!(高一、高二、高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学校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障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 李书亚.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思维可视化教学对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 郑熠.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高中物理学习的思维干扰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阮班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D]. 王国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探索[D]. 陈家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6]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新锋. 苏州大学, 2016(05)
  • [7]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D]. 唐安琪. 苏州大学, 2016(01)
  • [8]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个案研究[D]. 陈哲轩. 苏州大学, 2016(01)
  • [9]关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目标的设定[J]. 杨文君. 物理教学探讨, 2015(10)
  • [10]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研究[D]. 高达溟.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改变你的力量做工作,你也可以要求它! (1、2、3 年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