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分析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分析

一、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虹[1](2021)在《正念减压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我感受负担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自我感受负担及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于2019-04/2020-04月收治的12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MBSR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PTSD、自我感受负担及PTG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TSD、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SPBS)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PTSD总分、再体验、麻木和回避、过度唤起及SPB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观察组PTGI总分、精神变化、生活欣赏、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人际关系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P均<0.05)。结论 MBSR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PTSD及自我感觉负担水平,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PTG水平。

陈相应[2](2021)在《基于循证构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汇总近十年国内外中青年脑卒中高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运用质性访谈的方法了解医护人员及患者在脑卒中高血压管理方面的需求;整合前两部分的结果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中青年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通过首先系统检索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相关文献,对证据进行提取后进行整合分析,形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接着结合医、护、患三方的高血压管理需求拟定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初稿。最后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终版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流程。结果:1.检索文献2612篇,纳入21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14篇、专家共识4篇和系统评价3篇。证据汇总形成评估、治疗、康复、延续护理4方面32项证据;质性访谈发现医护人员对中青年脑卒中高血压的管理存在知识、医患合作、增加关注及管理方案4个方面的需求;患者则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及社会3方面的支持。2.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评估、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延续护理)与管理流程。结论:1.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需医护患共同参与,从多方面进行管理。2.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目前科学性强,可行性高,但需持续更新,不断完善。

弓少华,孙超,杨姮,易晓平,胡楠楠,张傲,陈闪闪,刘幼华,郭红[3](2021)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和心理感受,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该人群康复治疗效果和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月,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真实经历、心理体验和感受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整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90个主题,归纳9个类别,形成3个主题:打破生活常态;寻求关注与支持;获得积极体验。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消极心理,联合家庭与社会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回归家庭与社会;护理人员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患者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及时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积极心理体验,协助患者维持积极状态,实现良性循环。

付连琪[4](2021)在《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现状。(2)分析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三个病区)首次被确诊为脑卒中的中青年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CIPQ-R)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对患者一般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搜集的相关数据通过Excel录入,以保证数据准确,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分类变量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的两组样本均数比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时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或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在进行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时,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否则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青年首次脑卒中的自我管理总得分为(161.40±22.38)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安全用药管理得分指标最高(19.09±4.11)分,疾病管理得分最低(18.88±8.66)分。(2)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情况得分为(123.36±15.92)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严重后果(21.64±4.14)分,得分最低的是疾病周期性(10.06±2.37)分。(3)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68.30±44.03)分,处于中等水平。对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视觉能力影响最低,分数为(12.70±3.00)分,对患者的工作能力影响最大,分数为(6.82±4.19)分。(4)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得分成正相关(r=0.711,P<0.05),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得分成负相关(r=-0.834,P<0.05)。结论:(1)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中下水平,发现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疾病管理方面有待提高。注意提高疾病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或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2)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得分为中下水平,并且患者对于疾病的严重后果方面存在一定的负性感知。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严重后果等方面的认知,减弱患者的负性感知。(3)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中等水平,脑卒中对其工作能力影响最大,对视觉影响最小。(4)采取自我管理项目或健康管理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或减弱患者的负性感知,直接或间接提高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娜娜[5](2021)在《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冠心病因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群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知觉压力可引起中青年精神紧张甚至睡眠障碍而导致冠心病,而冠心病又会进一步加重其精神紧张及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积极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降低患者对压力的应激反应,对于改善其睡眠质量显得至关重要。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应对方式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医护人员开展切实可行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指导,制定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调查法,抽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豫北地区某5所三甲医院心内科符合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50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收集患者的资料。应用SPSS26.0软件对录入整理的数据依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检验,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和分层回归分析;应用AMOS22.0软件构建以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路径为导向的中介效应模型,并以a=0.05为检验水准应用科学的Bootstrap法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1.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得分为(30.71±7.39)分,其中紧张感维度得分较高。面对维度得分为(18.11±3.93)分,较国内学者测得701例慢性病患者的常模的低,回避维度得分为(16.36±2.76)分,屈服维度得分为(9.86±3.10)分,均高于上述常模。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SQI总分为(7.44±3.60)分,102位患者被检出伴有睡眠障碍。2.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的影响因素是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工作状态、因冠心病首次入院、文化程度、植入支架(P<0.05);工作状态、吸烟、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面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付费方式、合并症个数、婚姻状况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回避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因冠心病首次入院、工作状态、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植入支架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屈服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合并症个数、工作状态、累及血管支数、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吸烟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3.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知觉压力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P<0.01),与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呈显着正相关(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呈显着负相关(P<0.01);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与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呈显着正相关(P<0.01)。4.知觉压力、应对方式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中介效应模型显示:知觉压力可直接预测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哪种应对方式,面对应对方式对患者睡眠质量有直接正向作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直接负向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知觉压力既可以直接负向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也可以间接通过不同应对方式的中介变量作用于睡眠质量,模型测得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321,占比46.32%。结论1.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水平偏高,应对态度较常模消极,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现状较差。2.不同人口社会学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知觉压力、应对方式、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不同。3.知觉压力、应对方式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应对方式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黄丽[6](2021)在《保护性动机理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脑卒中疾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保护性动机理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脑卒中疾病自我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保护性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及高脂饮食)存在情况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仍存在吸烟、酗酒、熬夜及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中日常生活自理、症状自我处理、药物自我处理、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保护性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杜诣深[7](2021)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作为最主要的卒中类型,逐渐对中青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形成了重大威胁。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一种正向的心理结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PTG的实现是曲折的,且由于群体异质性,PTG可能有不同类型的的发展轨迹,但当前鲜有研究报道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的PTG状况及发展轨迹。目的探析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PTG水平及发展轨迹,探究不同时期PTG及不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Barthel指数评分表(Barthel Index,B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CERQ)等对163例在新乡某三所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T0)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其发病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进行随访。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Friedman检验,采用Mplus7.0统计软件构建潜在类别增长模型(LCGM),探索患者PTG发展轨迹。结果1.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0、T1、T2、T3四个时期PTGI得分为(56.48±17.45)分、(59.00±16.20)分、(57.17±17.08)分、(56.79±18.99)分,四个时期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782,P=0.176)。2.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PTG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急性期,个人卒中史、关注计划和积极关注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在发病后1个月,工作状况、关注计划和T1CESD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在发病后3个月,T2CESD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在发病后6个月,T3CESD和积极重新评价是PTG影响因素(P<0.05)。3.潜在类别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G轨迹有两种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中度稳定成长型和低成长下降型(适配指标结果:AIC=4399.51,BIC=4428.49,a BIC=4396.86,Entropy=0.872,PLMR=0.019,PBLRT<0.001)。4.中度稳定成长型和低成长下降型患者关注计划[8(6,9)vs.6(4,8),Z=-2.118,P<0.05]、积极重新评价[8(6,8)vs.8(6,8),Z=-2.003,P<0.05]、T2CESD[4(4,10)vs.8(4,13),Z=2.563,P<0.05]和T3CESD[6(3,8)vs.7(4,11),Z=2.368,P<0.05]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G处于中等水平,从急性期到发病后6个月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有两种潜在类别,分别是中度稳定成长型和低成长下降型。2.抑郁和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G的影响因素。

刘成志[8](2021)在《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脑梗死发病率近年来逐渐攀升,成为国内甚至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较之前有逐渐升高趋势,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问题和负担极为严重。目前对脑梗死的相关研究多是老年患者,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研究较少,并且对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病因分型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也不充分。目的通过对脑梗死病例的收集,研究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和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进一步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复发率。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住院病例共4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90岁),并采集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TOAST分型、吸烟史、饮酒史、肥胖、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冠心病、房颤、颈动脉斑块。对数据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死TOAST分型构成比对比中青年脑梗死以LAA为主(31.0%),其他依次为SAA(22.5%)、SOE(16.3%)、SUE(15.8%)、CE(14.4%)。老年组梗死以LAA为主,占36.9%,其他依次为CE(29.9%)、SAA(14.2%)、SOE(10.3%)、SUE(8.7%)。与老年组患者相比较,中青年组SAA(22.5%)、SOE(16.3%)、SUE(15.8%)比例较高,LAA(31.0%)、CE(29.9%)比例较低(X2=23.82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青年与老年组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性与中青年组女性患者相比较,男性吸烟(76.9%)、饮酒(39.5%)比例高于女性(χ2=1375.408、3694.279,P=0.000、0.000),肥胖(10.3%)比例低于女性(χ2=2069.63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相比女性患者,男性吸烟(76.9%)、饮酒(76.9%)比例高于女性(χ2=85.642、29.999,P=0.000、0.000),房颤(76.9%)比例低于女性(χ2=4.921,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中青年与老年影响因素差异性与老年组患者相比较,中青年组患者吸烟(42.4%)、饮酒(23.7%)比例较高(χ2=6.341、9.009,P=0.012、0.003),高血压(54.8%)、冠心病(9.6%)、房颤(0.6%)、颈动脉斑块(57.6%)比例较低(χ2=5.846、8.756、4.669、12.655,P=0.016、0.003、0.03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影响因素相关性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和颈动脉斑块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OR=0.436、1.518、2.162、1.931,P=0.001、0.044、0.013、0.002)。结论1.不同年龄段脑梗死TOAST分型构成比不同,但均以LAA占比最高。2.吸烟、饮酒是中青年患者重要影响因素,高血压、冠心病、房颤、颈动脉斑块是老年脑梗死患者重要影响因素;且男性人群吸烟、饮酒比例均高于女性。3.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和颈动脉斑块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赵慧,江黛琪[9](2021)在《健康赋权理论用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健康赋权理论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健康赋权理论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评分、简体创伤后成长评定问卷(C-PTG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SEQ评分、C-PTGI评分分别为(82.62±5.44)分、(83.65±5.9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5±4.15)分、(61.58±4.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87、22.286,均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45%,42/44)高于对照组(70.45%,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4,P=0.002)。结论健康赋权理论应用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显着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创伤后成长。

田慧利,秦灵芝,戴付敏,杨玉洁[10](2020)在《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在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健康教育的49例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思维导图健康教育的49例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对照组,干预1个月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与赋能理论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脑卒中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评估病人知识掌握度,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等评估病人各模块的依从性,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估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评估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脑卒中知识完全掌握率为57.14%,高于对照组34.69%(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遵循饮食原则、控烟戒酒、康复训练、体育锻炼、自我监测依从性分别为97.96%、83.67%、67.35%、97.96%、91.84%、97.96%,高于对照组的61.22%、46.94%、36.73%、30.61%、57.14%、48.98%(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ADL评分为(63.46±3.17)分高于对照组的(42.63±2.75)分(P<0.05);观察组不良嗜好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症状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良好率分别为75.51%、93.88%、93.88%、89.80%、57.14%,高于对照组的40.82%、44.90%、46.94%、51.02%、53.06%(P<0.05)。[结论]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有助于提高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对脑卒中偏瘫知识的掌握度,提高病人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正念减压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我感受负担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2)基于循证构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第一部分:拟定YMASP高血压管理初稿
    第二部分:确定YMASP高血压管理终稿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青年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1.5 资料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图1)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整合结果
        2.4.1 整合结果1:打破生活常态
        2.4.1. 1 类别1:产生多种消极情绪
        2.4.1. 2 类别2:家庭关系改变
        2.4.1. 3 类别3:工作及社交活动中断
        2.4.1. 4 类别4:经济负担加重
        2.4.2 整合结果2:寻求关注与支持
        2.4.2. 1 类别5:渴望被关注和重视
        2.4.2. 2 类别6:寻求专业支持
        2.4.2. 3 类别7:寻求同伴支持
        2.4.3 整合结果3:获得积极体验
        2.4.3. 1 类别8:积极应对
        2.4.3. 2 类别9:期待未来
3 讨论
    3.1 关注患者的生活变化,协助患者生活恢复常态
    3.2 重视中青年脑卒中人群,给予关注与支持
    3.3 重视患者积极心理体验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4)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 研究背景
        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1.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身心问题严重,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2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现状
        2.1 自我管理概述
        2.2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3 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的研究现状
        3.1 感知控制的概述
        3.2 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的影响因素
    4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4.1 生活质量的概述
        4.2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5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6 研究目的
    7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样本量
    3 研究方法
    4 研究工具
    5 统计方法
    6 质量控制
    7 伦理原则
    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2.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2.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现状
        3.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3.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4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
        4.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4.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5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5.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
        2.1 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为中下等,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2.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现状分析
        3.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的负性感知
        3.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4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4.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4.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5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6 创新性
结论
    1 结论
    2 建议与不足
        2.1 建议
        2.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感知控制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理论基础
    3 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6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保护性动机理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脑卒中疾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不良生活习惯比例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生活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7)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理论依据
    3 研究假设
    4 操作性定义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创伤后成长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中青年脑梗死影响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常见英文缩写
附录 B 伦理审批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
        1.2.1 组建赋能小组
        1.2.2 个性化评估建立病人护理、管理档案
        1.2.3 联合思维导图的赋能干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能够提高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认识认知水平
    3.2 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能够提高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
    3.3 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能够提高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4 本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四、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念减压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我感受负担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 潘虹.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1(08)
  • [2]基于循证构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方案[D]. 陈相应.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J]. 弓少华,孙超,杨姮,易晓平,胡楠楠,张傲,陈闪闪,刘幼华,郭红. 中华护理杂志, 2021(06)
  • [4]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付连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D]. 秦娜娜.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6]保护性动机理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脑卒中疾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黄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21(07)
  • [7]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D]. 杜诣深.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8]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成志.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9]健康赋权理论用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赵慧,江黛琪.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1)
  • [10]思维导图联合赋能理论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田慧利,秦灵芝,戴付敏,杨玉洁. 全科护理, 2020(32)

标签:;  ;  ;  ;  ;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