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

论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

一、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璇[1](2020)在《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什么是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整个《艺术即经验》都可以视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如果说经验概念是杜威全部哲学的核心概念的话,那么审美经验就是杜威美学最核心的概念。聚焦于审美经验的概念使杜威美学获得了足以与所有其他美学相区别的特征。通过将艺术定义为审美经验,杜威使审美以及美学的重心由作为客观对象、物质客体的艺术品转向了人的经验。在传统二元论哲学影响之下,有了诸多二元的区分与对立。基于二元论哲学的美学,其最重要的后果之一就是将审美对象客体化,从而人为地将自我与审美对象分裂对立起来。艺术的中心变成了艺术品,而艺术品则被放入博物馆,进一步与人的生活经验割裂开。杜威美学与这种二元论美学完全相反:“对杜威来说,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不只是存在于艺术品中,而是存在于创造和感知它们的动态和发展的经验行为中。通过授予审美过程超过作品的特权,艺术被定义为‘一种经验性质’,而不是一个物体的集合,或一个仅被这些物体共有的实体性的本质;审美经验因此成为艺术哲学的基石。”什么是杜威的审美经验?本文借用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分析框架为坐标梳理了杜威审美经验概念的七个维度:1)审美愉悦,2)现象学特征,3)概念的作用:划界论与转化论,4)感知与知识,5)完整性,6)感觉的强度,7)静观vs.忘我。从这七重维度出发,可以对杜威的审美经验概念作出总体上的把握。总体而言,杜威美学与力求清晰准确的分析美学不同,它并不追求准确的概念界定。舒斯特曼的七重维度可以视作是对美学史上所有美学家探讨审美经验概念的理论总结。同时,这七重维度也涵盖了杜威审美经验概念最重要的方面。如何达到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并不是什么特殊类型的经验,而是所有经验可能达到的完满的状态。在杜威看来,审美经验源于普通的生活经验。本文从“情感与表现”、“实质与形式”以及“节奏与能量的组织”这三个大方向入手,解析如何达成审美经验的问题。同时,这与《艺术即经验》一书的总体结构也是大体上对应的。当然,如何达到审美经验具有实践的性质,即便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必然会达成审美经验。即是说,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审美之科学。

张不凡[2](2020)在《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是当今美国享有盛名的美学家、人文学者。他是当代新实用主义美学和身体美学的领军人物。“生活即审美”是舒斯特曼后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随着审美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艺术和自然而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生活美学成为当代美学的新形态。因此,重新审视和评价舒斯特曼的生活美学的美学价值对于推进当代美学的蓬勃发展有其必要性。本文主要从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形成、美学内涵、评价及启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理论阐释,并作简要评价。第一章主要厘清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形成。通过对生活美学作源流简述;紧接着考察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及理论语境;继而探究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的美学内涵。首先分析舒斯特曼如何复兴真正的审美经验;其次,剖析舒斯特曼的身体审美在日常生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舒斯特曼提出的“让生活成为艺术”的观点。第三章是对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客观评价及启示。具体分析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剖析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意义,从而客观评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体系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何怡[3](2020)在《门罗·比尔兹利审美经验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审美经验”作为一种与艺术等审美活动紧密相连的精神状态或心理感受,自现代美学诞生之后即被视为它的核心范畴之一,在美学和艺术哲学中被频繁地讨论。二十世纪以来,现象学美学家、实用主义美学家对“审美经验”的推崇,在深化这一概念在美学中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时,也强化了审美经验的理论地位。反观同时代的大多数分析美学家们,却认为“审美经验”这一概念过于含混与模糊,而且也无力解决艺术定义和批评等问题,于是纷纷选择搁置或取代“审美经验”,将之视为需要被打破的现代美学的神话。但是,在顺流群聚地批驳审美经验的境况下,门罗·比尔兹利就是其中逆流而上地为之辩护的扞卫者。比尔兹利为“审美经验”的辩护贯穿其学术生涯始终。在他的第一部美学着作《美学:批评哲学的诸问题》中,比尔兹利初次尝试界定“审美经验”这一概念。在《定义艺术》《重获审美经验》《为审美价值辩护》等系列论文中,比尔兹利区分出审美经验不同于非审美经验的内在特性,即“统一性”“强烈性”“复杂性”,同时阐明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审美价值等概念的关系。此外,比尔兹利也通过审美经验来定义和批评艺术,达至“一个艺术的审美定义”和“一个艺术的审美批评”,深化审美与艺术的内在关联。但是,比尔兹利对审美经验的扞卫,也遭到了以乔治·迪基、纳尔逊·古德曼为代表的美学家的批评。在回应与反思这些质疑的过程中,比尔兹利于《审美经验》这一收尾之作提出具有审美特征的经验之五种判断标准,即“客体导向性”“感到自由”“超然的情感”“积极的发现”以及“整体性”,最终完成其为审美经验的辩护。而这也激发理查德·舒斯特曼等后继者在当代从多方维度出发,继续复兴审美经验。本研究立足于共时对话与历时生发、纵向阐释与横向比较的多重维度,从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和外部运行机制两方面出发,通过分析审美经验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比尔兹利与其他美学家关于审美经验的互动,旨在客观而全面地理解和评价比尔兹利的审美经验理论。

唐亚芬[4](2020)在《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1906—1998),是20世纪非常着名的分析哲学家及美学家。20世纪美学发展空前活跃。在多元的背景下,其理论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古德曼在分析哲学、实用主义、符号学的结合中对艺术活动进行了新的分析与建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符号学思想。其理论具有原创性,解决了艺术领域的新问题,促进现代分析美学的发展。因此,古德曼艺术符号学有深入挖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国内对其艺术符号学思想的关注度还不够,在美学及艺术符号学领域其思想受到了遮蔽,还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独到之处在于对艺术符号学四论的阐发。这四论进行了一般符号系统的探讨,对图像、音乐等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艺术生成”论从符号的角度探讨艺术:创新了指称、指谓理论,阐释了再现与描述、表现与例示的新内涵;并从“记谱系统的五个要求”、“亲笔艺术与代笔艺术的区分”、“真本并不一定比赝品好”三个方面探究艺术符号的特性。“艺术定义”论从“审美的五种征候”出发寻找艺术的本质,并适时地将“艺术定义”从“什么是艺术”转变到“何时是艺术”,解决了“艺术界定”的难题。“艺术理解”论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认识,它帮助我们正确地去认识、理解符号。“风格”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促进我们对艺术、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多样世界”论提出“艺术与科学一样具有认识作用”,并对“知识”这个概念进行了探讨,带来了认识论的转向以及“认识的新诠释:理解”。论文主要以艺术符号学为中心,结合中译本着作以及古德曼多样的艺术活动展开研究,互相参照,互相补充,以期能够得到对艺术符号学全面而具体的认识。为此,本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清楚对古德曼学术生涯具有深刻影响的三大哲学思想,为本题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分析哲学的逻辑分析与构造、实用主义对多元建构的强调、符号学与艺术的相连,都在古德曼理论中有深刻的体现。此后,本文便进入到了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理论内涵。“艺术生成”论阐述了艺术符号指称与艺术符号特性的生成过程。“艺术定义”论从“审美的五种征候”、“何时是艺术”出发对先锋艺术作出理论回应。“艺术理解”论阐释了作为理解方式的“审美经验”与“风格”。笔者先对两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简略地梳理,并对古德曼“作为理解方式的审美经验与风格”进行研究。“多样世界”论基于多元建构的思想。多样世界由多种方法、工具构成并存在多样的真理与检验标准。之后,对“知识”的探讨带来了认识论的转向以及认识的新诠释。最后,本文进入到了对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评述部分。学术史意义:首先,古德曼关于“艺术定义”的创见,为阿瑟·C·丹托(Arthur.C.Danto,1924—2013)与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1926—)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助澜了分析美学向后分析美学的转变。其次,古德曼继承了苏珊·朗格(Susanne.K.Langer,1895—1982)的思想并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发展了艺术符号学思想。最后,古德曼开展了多样的艺术活动并继承了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思想,促进了实用主义美学的发展。结语部分对古德曼艺术符号学进行概括。从理论特色、理论局限、其理论进入当代中国学术界的意义以及对当代文艺美学研究的意义展开。古德曼的理论思想以及研究方法,都对我国美学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学界应该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高亢[5](2020)在《杰罗尔德·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杰罗尔德·列文森从对艺术体制理论的质疑出发,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列文森重新审视了体制理论在时间上的审美扭曲,提出了一种新的界定艺术的方式,这种方式呈现为意图论的、历史性的、非体制性的色彩,通过将对象与先前艺术品建立适当的意向关系来完成艺术品的确认。这种艺术定义的方式在逻辑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逻辑,批判了其他理论中识别艺术的方法。在方法论上,这种回溯的定义方法会面临初源艺术以及第一批艺术如何在其定义框架内得以确认等难题,列文森提出了一种递归方法来抵挡这些指责,并试图摆脱自身面临的循环论证问题。艺术品的定义以及识别需要通过持有人的意图与先前艺术品建立起适当的历史性关系,那么便需要澄清这种意图本身——同时这也是一个艺术解释问题。在艺术识别问题中,意图要素通过列文森的核心概念“艺术定见”为艺术品与普通物品的区分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识别方式。而在艺术解释上,反意图主义者所认同的“意图谬误”理论已经不足以应对艺术品的解释难题,艺术解释最终需要回归艺术的语境,将意图要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但是列文森拒绝了意图论中的实际意图主义的观点,而是试图以“假想的意图主义”取代实际的意图主义来维护自己的建构主义的立场,使之更具有解释力。列文森的理论尚存有待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首先列文森的理论往往将讨论的视野局限在西方艺术传统内,缺乏对非西方艺术的解释力。但西方传统内部一些特殊的案例的存在(比如隐微文本)也会打击列文森的假想的意图主义的解释力度,使之缺乏圆满自洽的解释。此外,列文森虽然强调艺术概念的最低限度在于历史性,但是研究发现体制理论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因为列文森尖锐的批判而消失,而是隐匿地共生在列文森的理论中。历史性既不是艺术品的独有品性,也不能脱离空间性维度。历史性如何作为艺术概念的最低限度存在依然存疑。针对多元化的艺术困境,艺术哲学期待着一种更加可持续的艺术界定与反思。

王献婵[6](2020)在《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20世纪艺术领域在创作、实践及理论等方面出现的颠覆性变化,阿瑟·丹托致力于在传统艺术理论已然失效的情况下,以艺术批评为现代艺术谋求合法性历史地位。丹托的艺术批评并不拘泥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而是在具有理论普适性的同时,关注现实艺术活动的批评实践性。本文从方法论、艺术语言及艺术阐释三个方面,以区分性为主要视角,回归丹托的批评实践。绪论部分,以丹托的研究视野为核心,简述二十世纪的艺术形态与分析美学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丹托的影响,从而勾勒丹托艺术批评的产生背景。其后,以问题形式探讨国内外对丹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的问题。第一章以丹托艺术批评的方法论为出发点,追溯其分析哲学的根源与丹托赋予它的历史主义形态,从而将丹托的分析方法归纳为,兼顾了抽象概念分析与具体实在物分析的区分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法论对丹托艺术分析的影响。本文认为这主要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延续了丹托历史哲学的研究内容,试图构建一部艺术叙事史;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将艺术品、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艺术内涵视为前者的产物及发展动力。由此,艺术、理论与历史在丹托的分析下构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即是他于早期提出的“艺术世界”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二章将整体的研究视野转向丹托对艺术品的具体分析,从前期批评观点与后期批评模式间的差异性,分析丹托具体批评实践中呈现出的矛盾之处,以及丹托对这种矛盾的修正使其思想呈现出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前后期出现的矛盾,是由于丹托个人批评实践经验所导致的,但是在整体的思想指导上,丹托以阐释为核心进行批评分析,保持了理论的一致性,因而丹托的矛盾实际上又是其观点在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上的不同呈现。第三章转向丹托对批评理论的建构,从丹托对“阐释”概念的逻辑分析、阐释与其他批评活动的运作机制,以及该概念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启发性,勾勒丹托批评理论的雏形。本文认为,丹托对“阐释”的认识伴随着个人审美经验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因而呈现出思想发展上的前后矛盾之处,而这主要是因为该概念在具体语境的使用中,总是处于不可避免的模糊性,这也削弱了丹托的批评理论的实践性。

刘锦诺[7](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姚超文[8](2020)在《身体即媒介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维度》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前活跃在国际思想领域的知名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被视为美国新一代新实用主义哲学美学的领军人物,并因提出建立“身体美学”的学科构想而进一步被国内外广大学者所熟知。有关身体美学的各种争鸣讨论业已成为时下的学术前沿问题,然而专门围绕“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中的媒介维度”而展开的梳理与研究,目前还存在着尚待补充的阐释空间。基于此,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舒斯特曼的着述为主要研读对象,辅以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力图以“身体即媒介”的视角介入对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的体认,从而挖掘出潜藏在其发展实用主义身体美学的过程中,内在而固有的媒介建构维度。同时结合当下大众媒介的现实语境,对之进行较全面地认识,并由此透视其思想,管窥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在整体上存在的价值与局限。除却绪论和结语,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理论缘起。舒斯特曼真正展开身体美学的研究并非一蹴而就,涉及到多次研究立场的转向。先是从分析美学转向了实用主义美学,再从后者又更为具体地转向了身体美学,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厘清其几经波折的转向线索,有助于人们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了解这位思想家建构自身美学理论时的逻辑钩沉,从而对舒氏身体美学的理论缘起建立更为清晰的认知,进行高屋建瓴地把握。第二章首先立足于分析舒斯特曼如何论身体作为媒介所具有的特性,探讨其最基本的身-心观点,以期挖掘他建构身体美学时的媒介维度。针对“身体”与“心灵”关系的处理,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原则纲领的指引下,选择以“亦此亦彼”地进行包括性析取作为思维建构的方式,从而勾勒出了身体作为人类心灵媒介的存在维度。身体作为媒介,不仅具有原初性,也因处在“界面”之上而具有两面性——它既是阻碍、也是联结;既是工具手段,也构成目的本身,是手段性与目的性的合一。第三章继而立足于分析舒斯特曼如何论身体作为媒介在审美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以期挖掘舒斯特曼建构身体美学时的媒介维度。一方面,身体媒介具有基础性的前提意义,是人们进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中心场所;另一方面,身体媒介是手段性与目的性的合一,作为个体必不可少的“工具之工具”,身体是活生生又富有感知力的,它以自身的手段性为目的性服务,促成个体作为“身心合一”的整体,以具身化的状态参与将哲学视为“生活艺术”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即为媒介,帮助个体逐步完善对自我的认识,达成正确的行动,最终幸福而审美地生活。第四章紧接着立足于舒斯特曼开展身体美学研究时所面向的当下语境,探究大众媒介如何影响并形塑了身体媒介的功能。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大众媒介激发了人们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感官审美体验,在这层意义上,身体媒介的功能得到了延伸。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泛滥和爆炸式增长又造成信息的超载和碎片化,过度刺激人们的感官使之迟钝的同时,也使个体的专注力丧失;此外,商业资本的介入使大众媒介在对身体进行言说与表现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消费社会的逐利色彩,大众媒介助长了身体沦为空洞且麻木的肉体表征;在这层意义上,身体媒介的价值又受到了异化。基于上述的阐发论证,本文在最后认为,要更加全面地认识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建构维度,并从中窥探舒氏身体美学存在的价值与局限。

章辉[9](2020)在《问题与反思:从分析美学看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生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家就开始关注和讨论美、崇高、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审美现象。1735年,德国学者鲍姆嘉通正式给"美学"命名。启蒙运动给美学领域带来三大趋势:一是艺术的哲学研究开始独立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和艺术史,集中于美和趣味的抽象思考。二是1746年法国美学家阿比·查理斯·巴托(Abbe Charles Batteux)提出了独立的"美的艺术"这一范畴,覆盖诗歌、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的统一性艺术概念开始出现,艺术从传统实用性的技艺如工艺制作、美容、医疗等活动分离出来。

陈政[10](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二、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本节注释
第一章 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
    1.1 艺术的概念
    1.2 实用主义美学的特征
    1.3 影响杜威美学的几个因素
        1.3.1 活的生物:达尔文进化论对杜威美学的影响
        1.3.2 杜威美学的心理学背景
        1.3.3 巴恩斯对杜威美学观点的影响
    1.4 美学史中的杜威
    本章注释
第二章 经验与审美经验
    2.1 杜威的哲学
    2.2 杜威的经验概念
    2.3 经验的性质
        2.3.1 经验的交互性
        2.3.2 经验的直接性
        2.3.3 经验的情境性
        2.3.4 经验的连续性
    2.4 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关系
    本章注释
第三章 审美经验
    3.1 什么是杜威的审美经验
        3.1.1 审美经验的七重维度
        3.1.2 杜威审美经验的其他特征
    3.2 如何达到审美经验
        3.2.1 情感与表现
        3.2.2 实质与形式
        3.2.3 节奏与能量的组织
    本章注释
第四章 审美经验的价值
    4.1 美学价值
        4.1.1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
        4.1.2 日常生活美学——美的生活何以可能?
    4.2 教育价值
        4.2.1 审美经验在一般教育中的价值
        4.2.2 审美经验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生活美学的源流简述
        一、生活美学的缘起
        二、生活美学的涵义
    第二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
        一、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三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从分析美学转向新实用主义美学
        二、从新实用主义美学转向身体美学
        三、身体美学转向生活美学
第二章 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动态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整合
        一、审美经验的终结
        二、通俗艺术的审美愉悦
        三、城市环境的审美填充
    第二节 身体审美与日常生活审美
        一、日常生活中身体审美的凸显
        二、“媒体是身体媒体的延伸”
    第三节 让生活成为艺术
        一、“将生活修炼成艺术作品”
        二、“后现代伦理与生活艺术”
第三章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第一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贡献
        一、审美经验的复兴
        二、为通俗艺术正名
        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第二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主要局限
        一、理论体系建构的困境
        二、审美实践的困境
    第三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
        一、重构美学
        二、让美学回归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门罗·比尔兹利审美经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比尔兹利的美学思想及着作概述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审美经验的缘起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审美经验
        一、语义探源
        二、理论探源
    第二节 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语境
        一、标新立异的艺术创造
        二、审美自律的艺术批评思潮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出场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表现形态
        一、理论脉络
        二、可区分性存在
        三、构成及产生条件
        四、与杜威“一个经验”的比较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内在特性
        一、三种特性的内容及关系
        二、被反驳的统一性
        三、理论渊源
    第三节 经验的审美特征之标准
        一、五种标准的内容及关系
        二、与内在特性的异同
第三章 审美经验与艺术的联结
    第一节 艺术的审美定义
        一、被替代的艺术
        二、艺术的现身
        三、一种艺术的审美定义
    第二节 艺术的审美批评
        一、批评
        二、艺术批评
        三、一种艺术的审美批评
第四章 审美经验理论的当代互动
    第一节 乔治·迪基的审美之辩
    第二节 纳尔逊·古德曼重新界定审美经验
    第三节 理查德·舒斯特曼复兴审美经验
结语 扞卫审美的乌托邦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缘由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思路与主要框架
一、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理论的来源
    (一)分析哲学:古德曼分析构造的起点
    (二)实用主义:古德曼多元建构的语境
    (三)符号学:古德曼艺术符号系统的基石
二、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艺术生成”论
    (一)艺术是符号指称
        1.对指称、指谓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2.再现与描述:创造性的指称方式
        3.表现与例示:隐喻性的指称方式
    (二)对艺术符号特性的探究
        1.记谱系统的五个要求
        2.亲笔艺术与代笔艺术的区分
        3.真本并不一定比赝品好
三、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艺术定义”论
    (一)审美的五种征候
    (二)“何时是艺术”的提出
四、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艺术理解”论
    (一)作为理解形式的审美经验
    (二)作为理解方式的风格
五、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多样世界”论
    (一)艺术符号学构造多样世界
        1.构造多样世界的方法
        1.1 组合与分解
        1.2 强调
        1.3 排序
        1.4 删减和补充
        1.5 变形
        2.构造多样世界的工具
        2.1 文字引语
        2.2 图画引语
        2.3 音乐引语
        2.4 跨系统引语
        2.5 跨模式引语
    (二)艺术符号学检验多样世界
        1.真理是相对主义的
        2.检验真理的一些标准
    (三)艺术符号学认知多样世界
        1.带来了认识论的转向
        2.认识的新诠释:理解
六、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理论的学术史意义
    (一)助澜后分析美学的学术转向
    (二)继承并发展艺术符号学思想
    (三)促进了实用主义美学的发展
结语
    (一)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理论特色
    (二)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的理论局限
    (三)古德曼艺术符号学进入当代中国学术界的意义
    (四)古德曼艺术符号学对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杰罗尔德·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课题意义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定义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兴起与列文森的初始定义
        一、列文森对体制理论的批判
        二、列文森的初始艺术定义及其假设
    第二节 意图-历史性艺术定义的历史性逻辑
    第三节 意图-历史性艺术定义的递归方法及循环论证问题
第二章 艺术识别与解释中的意图参与
    第一节 意图:艺术定义与艺术解释的关联所在
    第二节 艺术定见
        一、意图主义的合理性
        二、何为艺术定见
        三、艺术定见所应对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假想的意图主义
第三章 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批判
    第一节 假想意图与非西方艺术
    第二节 解释的孱弱——以“隐微写作”为例
    第三节 “艺术概念的最低限度”辩正
    第四节 艺术定义的析取性与定义论者的纯粹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丹托艺术批评的生成背景
        (一)二十世纪西方艺术与美学的新机遇
        (二)分析美学对艺术的关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区分性分析下的艺术、历史与理论
    一、逻辑-语言分析与历史主义的结合
    二、历史叙事与艺术史结构
    三、理论话语与艺术品批评
    四、小结
第二章 对“感觉上不可区分之物”的区分性分析
    一、修辞与隐喻:意义的呈现
    二、风格:艺术品的呈现方式
    三、批评与创作意图
        (一)象征意义的批评模式
        (二)创作意图与意图谬误
    四、小结
第三章 区分性分析下的艺术阐释观
    一、表层阐释与深层阐释之辩
    二、识别、阐释与批评的关系
    三、阐释对艺术批评的拓展及其局限性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
        (二)教学理论
        (三)美学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一、“美”的微观论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二、“美”的宏观论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三、美与真的关系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身体即媒介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舒斯特曼学术研究的转向: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美学
    第二节 身体美学的提出:哲学作为“生活艺术”与审美经验的复兴
第二章 舒氏的身-心观点:论身体作为媒介的特性
    第一节 直接经验的非推论性与身体媒介的原初性
    第二节 位于“界面”之上的身体媒介
        一、立论基础:实用主义的“包括性析取”原则
        二、身体媒介的两面性:“手段性”与“目的性”之合一
第三章 舒氏的身体美学:论身体作为媒介在审美生活中的价值
    第一节 身体媒介的基础性:作为审美感知与体验的中心场所
    第二节 身体媒介手段性与目的性之合一:促成具身化个体对生活的积极参与
        一、对内:身体意识促进自我反思与塑造
        二、对外:身体风格促成个性表达与公共沟通
第四章 身体美学的当下语境:大众媒介影响下的身体媒介
    第一节 身体媒介的功能延伸:大众媒介激发多元丰富的感官体验
    第二节 身体媒介的价值异化:大众媒介助长空洞麻木的肉体表征
    第三节 从媒介建构维度看舒氏身体美学的价值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问题与反思:从分析美学看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0)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2.2.1 美学在中国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3.3.1 日常感性之“情”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3.4 本章小结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4.1 闲适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4.2 性情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4.3 物欲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4.4 本章小结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语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 刘璇. 吉林大学, 2020(12)
  • [2]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不凡.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门罗·比尔兹利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 何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古德曼艺术符号学理论研究[D]. 唐亚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杰罗尔德·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研究[D]. 高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研究[D]. 王献婵.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12)
  • [7]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身体即媒介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维度[D]. 姚超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问题与反思:从分析美学看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生产[J]. 章辉. 文艺争鸣, 2020(03)
  • [10]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论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