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路事业发展低迷的分析与对策

我省公路事业发展低迷的分析与对策

一、我省公路事业发展滞缓的结症浅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鞍[1](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李发根[2](2016)在《近代皖江区域市场圈的构建与解体 ——以和悦洲为中心的考察(1851-1938)》文中研究说明和悦洲——安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陌生的概念。和悦洲是皖南长江上一座江心洲,坐落于洲上的是较为落后的村庄。但就是这样一座几乎被人遗忘的“孤洲”,在近代安徽却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19世纪60年代以前,和悦洲尚属于“荒洲”,但至光绪二年(1876)安徽开埠前夕已发展成为皖江“第一商埠”,同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圈雏形;20世纪初,其与芜湖、蚌埠以及安庆并称为安徽“四大商埠”,并发展成为区域商贸中心。可现如今,它已经蜕变为一个落后的村庄,甚至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地向其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半原始”生态模式倒退的趋势。自明初至清中叶,史料记载的和悦洲还属于未经开发的“荒洲”生态模式。但这一时期皖南地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其日后的腾飞奠定了重要了物质基础。得益于这一时期官方政策的支持、相对和平的大环境与区域河道自然地理变迁等因素的影响,皖南地区无论是人口数量、田地面积、商品化程度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和悦洲隔江相望的大通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航运条件而成为皖南地区重要的转运港口。在“行政权支配社会”的前近代中国,区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偏向。加之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华南地区陷入混乱,以广州为中心的传统中国对外贸易格局被打破,上海逐渐取而代之成为新的贸易中心。这一演变给作为上海腹地的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在和悦洲设厘卡、盐务招商局等重要机构,这一政策偏向为其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战争时期皖南的动乱使得大量人口为躲避战乱而迁入,原本作为荒洲的和悦洲,在光绪二年(1876)被辟为“寄航港”前已经发展成为皖江“第一巨镇”。进而成为皖省主要商业中心和皖南区域商品的重要集散门户,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圈雏形得以初步形成。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开芜湖为通商口岸;安庆、大通和悦洲被辟为寄航港,自此皖省正式开埠,皖江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受市场化浪潮影响,和悦洲航运业在加速近代化变迁的同时,传统的木船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发达的传统钱业与区域商贸进一步融合,传统与近代的互补共同推动了区域商贸的发展。加之,商业精英主导的自为式发展对区域间商贸互动的加速推进。至民国时期,和悦洲与芜湖、蚌埠及安庆并称为安徽四大商埠,一度成为市级行政单位和安徽省府所在地。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以和悦洲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圈的勃兴。近代和悦洲区域市场的勃兴以水运为纽带,以国家制度安排为基石。但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相关因素的变动导致了以和悦洲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圈的解体。首先,新的交通模式的发展极大地削弱了其在区域内的重要性,特别是这一时期和悦洲依然固守传统航运业。其次,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和悦洲原本得以兴盛与区域市场圈能够构建与维系的厘卡、盐务被撤销——这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再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中国农副产品的外销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进而加重了乡村危机。这种农副产品贸易的困境对主要依赖农副产品外销的区域市场圈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最后,受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惰性、自身发展动力的不足和“焦土抗战”的破坏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至20世纪30年代末,和悦洲——曾经繁华一时的沿江都市已经成为一片“焦土”。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圈不复存在,自此,和悦洲再也未曾复兴,哪怕只是一种趋势。

屈有明[3](2008)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途径及政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矿业学及生态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涉及面广、具有交叉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相继兴起,典型的有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休等煤炭城市,这些城市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任何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城市都会遇到资源枯竭的问题,山西的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也不例外。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应具有中心城市的引领和辐射功能,但太原市冶金、煤炭、化工、机械等四大支柱产业中除机械产业外均为资源产业,太原也应属资源型城市。在目前我省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的时期,关于太原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思路的探讨,对我省及其它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发展都有借鉴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途径及政策的研究,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模式及路径,运用创新及竞争理论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选择与发展空间,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对策分析,并以太原作为实证分析结束了全文。文章将资源中心城市转型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来研究城市产业转型,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四个创新层面:技术(工具创新)层次;制度层次创新;文化层次创新;信息层次创新。进而构建了城市创新环境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以此来提升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能力。

李盛刚[4](2007)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增强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本文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实际,结合历史和新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努力探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及相关政策措施,从而揭示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因素除初始期的发展水平外,还包括宗教、人力资本、制度创新等。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差是发展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从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看,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社会形态发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与其他少数民族存在很大的差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有着更重要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为缩小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差距,应强调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和农村基层政权的保障作用,重视乡村组织体系创新。人力资本禀赋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农村面临着人力资本投资经费短缺、数量不足、质量低下以及大量人力资本流失问题,这成为民族地区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通过建立包含人力资本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定量估计了人力资本及其质量的提高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制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农村尽管由于相对落后而形成“后发优势”,但在转型期受“有效制度短缺”的制约,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正是制度创新差距决定了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民族地区农村要加快自我发展,关键是克服“有效制度短缺”的制约。

王娟[5](2004)在《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参加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认为用单一学科、单一技术手段、单一方法很难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多技术手段集成研究。 在百年前,吉林西部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近50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功能日益减退,产生了盐碱地大面积增加、草原严重退化、水域和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吉林西部已成为生态环境最脆弱、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吉林西部位于内陆干旱区与东南季风气候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上,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敏感性、脆弱性、易变性等特点,易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属于全球变化研究的范畴。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深入研究该区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机制并寻求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论文针对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的退化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为集成理论,以系统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为集成思想,应用RS、GIS、EIS集成技术对吉林西部开展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生态足迹、生态安全度的评价及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优化研究,提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方案,从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它的变化是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首先应用RS-GIS集成技术进行吉林西部1989年和2001年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将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作为研究生态环境的首要切入点,并为其它内容的研究提供动态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年期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现耕地、盐碱地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减少的现象。各地类的景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耕地、林地、盐碱地等地类的破碎度减小,斑块的边界形状趋于简单化、规则化,向成片集中的方向发展:而草地、水域和湿地等地类的破碎度增加,其斑块的边界形状趋于复杂化、不规则化和向分散状态方向发展。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着双向转化,如草地主要转为耕地,其次为盐碱地,盐碱地主要来源于水域、湿地的萎缩和草地的退化。草地的退化和盐碱地的增加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吉林西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条件下环境脆弱性是隐性的。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隐性的脆弱性逐渐显示出来。本论文依据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脆弱性特点,建立一套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研究区内10个市县两个年份的脆弱度,采用相对指标法进行了脆弱度分级研究。通过1989年与2001年的脆弱度研究结果比较,各市县的脆弱度呈不同速率增长,平均脆弱度从1989年的中度脆弱增加到2001年的重度脆弱,表明生态环境在不断退化。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吉林西部可持续性研究。根据本地区实地情况和生态环境问题,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修正了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989年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处于生态盈余状态,总盈余面积为97.59xl了hm,,但还有30%的市县出现了生态赤字;2001年吉林西部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有60%的市县生态供给小于生态需求,总生态赤字面积为31.39xl04hm2。通过二年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了吉林西部的各市县的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都呈增长趋势,但前者的增长幅度大于后者,各市县的可持续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盐碱地增加、草地大面积退化和人口膨胀是吉林西部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 生态安全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密切相关,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生态安全。通过对指标地筛选,建立了吉林西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变权”对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使评价指标的权重更加合理和客观。为了使研究结果准确、合理,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和灰色关联优势度模型,结合常权、变权组成四种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生态安全度。四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各市县的生态安全度在这12年期间呈不同幅度地下降趋势,其中,变权一灰色关联优势度模型评价的结果比其它三种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因此,本论文采用此模型的评价结果研究了生态安全动态度变化趋势。 以吉林西部1989年、2001年10个市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模块研究这三种评价方法相关关系,生态安全度与脆弱度呈弱的负相关、与可持续性呈弱的正相关,脆弱度与可持续性呈负的非线性相关。应用TOPSIS方法进行这三种评价方法的排序研究,可持续性贴近度最大,其次是生态安全度和脆弱度,表明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表现形式,生态安全度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脆弱度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背景值;这三种评价方法的贴近度差值不大?

陈爱早[6](2003)在《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自1984年收费公路政策在我国实施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收费公路按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经营性收费公路和收费还贷收费公路。在新增公路的投资结构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收费公路政策在为公路行业带来建设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如何利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发展公路建设,消除收费公路还贷压力可能带来的财务隐患,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以湖北省交通厅课题《公路建设债务负担问题研究》为依托,理论联系实际,对湖北省公路建设的债务问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根据湖北省“十五”和“十一五”期公路发展要求和目标,分析研究湖北省收费公路建设过程中:债务结构的合理性,债务规模的适度性,债务风险的潜在性,偿债空间的局限性等,找出湖北省公路负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公路建设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与规模,适时控制公路债务风险,使湖北省公路建设在能充分利用收费公路政策的同时,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湖北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湖北省公路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由于公路建设、债务的增长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本文从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总额、汽车保有量、人口总数四个方面对湖北省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公路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公路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大公路建设的投入。并分析了收费还贷和经营性公路的负债、通行费收支情况,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公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问题,诸如公路需求与建设、收入与支出、分制与集制的矛盾等。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公路建设负债情况,本文分别对收费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设置指标体系来对公路建设的合理债务水平进行分析。并对湖北收费还贷公路和高速经营性公路分别从整体上和典型个例上进行了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得出结论:湖北省高速经营公路的偿还债务的能力有盈余,收费还贷公路由于车辆分流等原因,其还本付息的能力不及高速经营公路。 为了及时控制贷款规模,降低债务风险,本论文对湖北省2003—201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公路建设的债务空间进行了测算。结合湖北省交通“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根据收费还贷公路和经营性收费公路 1999年一2002年的历史数据,对各地市、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通行费收入和支出的预测,进而汇总出全省至 20 0年各年度的通行费收支水平及债务空间。 最后论文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了有效地解决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规避债务风险,本文建议从以下五方面采取措施:l、狠抓增收节支,提高还本付息的能力;2、实行债务移植,减轻收费还贷压力;3、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村路网建设。4、增加其他收入;5、争取社会投资。

赵洪[7](2003)在《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致富,先修路”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收费公路政策的实施以及收费公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到2001年底,已建成高速公路的90%,一级公路的80%,二级公路的44%都是依靠收费公路得以实施的,使我国高速公路从0公里发展到1.6万公里,一级公路从328公里增加到超过2万公里,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40年的发展里程。对我国公路事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收费公路政策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目前5000亿元的债务压力以及“十五”末,可能达到的10000亿元债务,规模巨大的行业债务是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本论文在熟悉公路(桥梁)通行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宏观经济学、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社会发展学的理论知识,对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再以相关的管理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各省贷款资金管理的一些思路,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的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通过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和有关政策的建立,切实有效地加强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从筹集、建设、运营、还贷一体化中的财务管理,来规范收费公路投融资行为,消除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还贷压力带来的财务隐患。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的建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集中归口分级管理;实行“统借转贷”和“撤站并贷,统贷统还”;加强和完善车辆通行费管理,实行统一财务管理,加强会计核算优化通行费支出结构、设立还本付息资金指令性指标;建立“还贷平衡基金”,增强还贷能力;强化财务风险管理,采取反担保举措;适时调整公路收费价格;及时清理收费还贷公路不良债权与债务等。相关的政策建议是:建议发行公路建设债券;对收费站进行合理布局;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实行公路债务重组;合理控制收费公路的发展规模;二级收费还贷公路的收费政策应调整等。从而促进我国收费还贷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王玉亮,范学英[8](2001)在《我省公路事业发展滞缓的结症浅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影响我省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其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公路市场尚未健全规范、事企不分经营管理粗放、模式单一养护经费短缺、人浮于事机构臃肿重叠、观念滞后人事机制不活、科研教育发展相对薄弱等六大症结。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并结合晋中分局近几年来的改革实践 ,提出了相应的论点与对策

二、我省公路事业发展滞缓的结症浅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公路事业发展滞缓的结症浅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2.5 小结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3.6 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6.2.1 推演的概念
        6.2.2 推演的作用
        6.2.3 推演的方法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6.3.1 容错的概念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7.5 小结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8.3.1 原结构加固
        8.3.2 新框架支撑
        8.3.3 安全核植入
        8.3.4 拆解再构造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8.4.1 形体隐于自然
        8.4.2 场所融于生活
        8.4.3 空间谋于发展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8.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近代皖江区域市场圈的构建与解体 ——以和悦洲为中心的考察(1851-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相关问题说明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至清中叶区域市场圈构建的自然禀赋与社会历史基础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区位
        一、沿江航运与内河水运
        二、自然地理变迁与和悦洲发展的可能性契机
        三、河道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隔江大通的开发
        一、历史沿革
        二、大通在区域内的经济功能
    第三节 腹地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腹地的开发
        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小结
第二章 战争契机与行政权支配:前近代区域市场圈雏形的构建
    第一节 和悦洲厘金局
        一、财政拓展与传统商贸格局的演变:厘金局创办背景
        二、厘金局的创办与和悦洲商贸发展
    第二节 淮盐改革与和悦洲经济机构的设立
        一、淮盐改革
        二、和悦洲盐务
    第三节 区域市场圈雏形的形成
        一、移民与商贸的勃兴
        二、从“荒洲”到“巨镇”:和悦洲区域市场圈雏形形成
    小结
第三章 市场化浪潮:近代区域市场圈推进
    第一节 和悦洲“寄航港”的开辟
        一、“马嘉理案”与中英《烟台条约》
        二、皖省开埠与和悦洲“寄航港”的开辟
    第二节 区域间商贸的发展
        一、近代与传统并驾:近代交通的勃兴与传统木船业的发展
        二、区域农家经济的商品化发展——以蚕丝业为中心
        三、商业精英主导下的自为式发展
        四、传统钱业与区域商贸的融合
        五、和悦洲在市场圈内的互动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区域市场圈的解体
    第一节 公路兴起、传统交通工具的固守与航运地位的衰退
        一、皖南的公路建设
        二、大通公路建设的滞后
        三、变迁与固守:土着民与传统木船业
    第二节 国民政府财政改革与和悦洲兴起支柱的逝去
        一、厘金制度的废除对和悦洲的冲击
        二、改革淮盐对和悦洲的影响
    第三节 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乡村危机对区域市场的冲击
        一、中国农副产品市场的国际挑战
        二、茶业的衰落
        三、衰败的茧丝业
        四、米市的解体
    第四节 自身动力之不足
        一、迟缓的港口建设
        二、市政建设的滞后
        三、空间拓展的限制与“开放”的无限制
        四、近代产业结构的缺失与劳动力的“内卷”
    第五节 “焦土抗战”与“皖省巨埠”的最后湮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途径及政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理论
    2.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及分类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2.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2.2 资源型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2.2.1 为工业化提供了物质、资金和人才
        2.2.2 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2.3 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2.2.4 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3.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其转型的必然性
    3.1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点
        3.1.1 城市建设以资源开发为核心,城市发展对资源型产业具有高度依赖
        3.1.2 城市开发的突发性、飞地性
        3.1.3 城市化水平的低层次性和城市社会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
        3.1.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传统交通运输设施相对完善
        3.1.5 企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度混合
        3.1.6 产业结构的单一型、超重型、稳态型
        3.1.7 环境质量水平低劣,环境治理压力大
        3.1.8 职工文化层次偏低,人才结构单一,性别比例不合理
        3.1.9 社会矛盾表现整体性强
    3.2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
        3.2.1 城市建设与资源开发同步规律
        3.2.2 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性规律
        3.2.3 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益递减规律
    3.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3.3.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3.3.3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工业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转变的必然
4.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4.1 转型模式及类型
        4.1.1 转型模式
        4.1.2 转型模式的类型
    4.2 转型模式的优化选择
        4.2.1 最佳转型模式的内涵
        4.2.2 最佳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4.2.3 最佳模式的优选方法
5. 太原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及产业现状分析
    5.1 太原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5.1.1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及其界定
        5.1.2 中心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判定
        5.1.3 太原作为资源型中心城市的判定依据
    5.2 太原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5.2.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5.2.2 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5.2.3 作为山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客观需求
    5.3 太原市产业发展现状
        5.3.1 太原市产业现状分析
        5.3.2 太原市产业发展原因分析
6. 太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途径及政策选择研究
    6.1 太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6.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及典型案例
        6.1.2 对各国转型模式的对比分析及经验总结
        6.1.3 太原转型的模式选择
    6.2 太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途径
        6.2.1 城市空间结构转型
        6.2.2 太原市产业结构转型途径
    6.3 太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选择
        6.3.1 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
        6.3.2 政策选择
研究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主题
    三、文献综述及评论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五、研究意义和预期价值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发展理论述评
    一、发展观和自我发展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论
    四、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民族自我发展问题的论述
    五、国内理论界相关研究综述
    六、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的成因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经济基础及差距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农牧业发展趋势及现状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现状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三次产业增长变动分析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化程度
    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六、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总体增长态势
    七、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距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类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中的作用
    四、宗教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问题
    一、推进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意义
    二、甘肃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现状
    三、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思路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差距:评价与比较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动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设计
    一、现行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二、国外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政策的借鉴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路径选择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战略构架
    五、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 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组织保障和创新
    一、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组织制度创新
    二、围绕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业区建设,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营机制
    三、提高农牧产品商品率,发展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
    四、激活农业组织模式生产要素,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五、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六、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乡村组织体系创新
结语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态环境集成研究的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集成研究
        三、 集成研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四、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生态环境脆弱性
        二、 生态足迹
        三、 生态安全
        四、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仿真模拟研究
第二章 吉林省西部区域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一、 地理位置
        二、 自然地理环境
        三、 人口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生态环境演变
    第三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自然灾害
        二、 土地荒漠化
        三、 水资源短缺
    第四节 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第四节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第三章 基础理论及技术支持
    第一节 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
        一、 集成理论
        二、 集成思想
    第二节 集成技术
        一、 遥感技术(RS)
        二、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三、 环境模拟系统(EIS)
        四、 RS-EIS-GIS集成技术
        五、 技术路线
    第三节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指标权重确定
        一、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 研究尺度
        三、 指标权重
第四章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
    第一节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一、 光谱特征及遥感图像
        二、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三、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第二节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遥感图像预处理及解译方法
        一、 数据来源及技术平台
        二、 数据预处理
        三、 TM图像解译方法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信息解译
        一、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
        二、 建立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判读标志
        三、 土地利用预解译及成图
    第四节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
        一、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特点
        二、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分析
        三、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转化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第一节 脆弱生态环境的内涵与特性
        一、 脆弱生态环境的内涵
        二、 脆弱生态环境的特性
    第二节 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及类型划分
        一、 结构型脆弱性
        二、 胁迫型脆弱性
        三、 脆弱生态环境类型的划分
    第三节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一、 脆弱度的计算方法简介
        二、 指标法计算脆弱度
    第四节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一、 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特征
        二、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计算
        四、 评价结果分析
        五、 脆弱度可视化研究
        六、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研究
    小结:
第六章 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生态足迹法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生态足迹模型
        一、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 生态足迹分析的相关概念
        三、 指标体系
        四、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 吉林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吉林西部生态足迹数据库
        二、 吉林西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
        三、 计算结果
    第四节 吉林西部可持续性变化趋势分析
        一、 1989年生态足迹供需平衡分析
        二、 2001年生态足迹供需平衡分析
        三、 可持续性变化趋势分析
        四、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讨论
    小结:
第七章 吉林西部生态安全研究
    第一节 生态安全研究的意义
        一、 生态安全研究产生的背景
        二、 生态安全的含义、本质和特点
        三、 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四、 研究生态安全的意义
    第二节 吉林西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 指标选择的原则
        二、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三、 评价指标的筛选
        四、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
    第三节 生态安全评价
        一、 评价方法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四节 生态安全评价
        一、 生态安全度的计算
        二、 评价结果分析
        三、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四、 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分析
    小结
第八章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的相关关系及排序研究
    第一节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
    第二节 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一、 相关分析的功能及类型
        二、 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模块简介
        三、 相关分析的过程
    第三节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相关分析
        一、 单相关关系分析
        二、 偏相关关系分析
    第四节 三种方法的排序研究
        一、 排序方法简介(TOPSIS)
        二、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的排序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与优化研究-长岭县为例
    第一节 长岭县概况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长岭县概况
        二、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 选择的依据
        二、 系统动力学的概述
        三、 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目标与步骤
    第三节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仿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一、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
        二、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与优化的原则
        三、 长岭县农业生态环境系统SD模型的建立
        四、 仿真方案的设计
    第四节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
        一、 方案1-维持现状方案模拟结果
        二、 方案2-生态建设方案模拟结果
        三、 方案3-水资源充分利用方案
        四、 方案4-重畜牧型方案
        五、 方案5-重农型方案
        六、 方案6-农牧互促型
    第五节 仿真方案的优选
        一、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
        二、 仿真方案的优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摘要

(6)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湖北省公路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 湖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2 至2002年底止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的现状分析
    2.3 湖北省公路建设的债务问题及原因
第3章 公路建设合理债务水平分析指标
    3.1 收费还贷公路债务水平分析的指标
    3.2 高速经营公路债务水平分析的指标
第4章 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空间的测算
    4.1 湖北省公路建设计划(至2010年)
    4.2 收费还贷公路建设债务空间测算
    4.3 高速经营公路建设债务空间测算
第5章 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5.1 狠抓增收节支,提高还本付息能力
    5.2 实行债务移植,减轻收费还贷压力
    5.3 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城乡路网建设
    5.4 增加其他收入
    5.5 争取社会投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我国收费还贷公路的相关理论
    2.1 发展收费公路的原因
        2.1.1 公路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和特点
        2.1.2 收费公路合理性分析
    2.2 收费还贷公路贷款、债券的选择
第3章 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3.1 国外收费公路资金管理现状
    3.2 我国收费公路发展现状
        3.2.1 收费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
        3.2.2 收费还贷公路的技术等级构成
        3.2.3 收费公路项目的类型构成
        3.2.4 收费公路主要成就
    3.3 收费公路的融资状况
        3.3.1 收费还贷公路未来的融资状况
        3.3.2 收费公路投融资中的主要问题
    3.4 收费还贷公路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3.4.1 收费还贷公路财务风险表现
        3.4.2 收费还贷公路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3.5 收费还贷公路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4章 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的建立及相关政策建议
    4.1 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的建立
        4.1.1 实行集中归口分级管理
        4.1.2 实行“统借转贷”和“撤站并贷,统贷统还”
        4.1.3 加强和完善车辆通行费管理
        4.1.4 实行统一财务管理,加强会计核算
        4.1.5 优化通行费支出结构、设立还本付息资金指令性指标
        4.1.6 建立“还贷平衡基金”,增强还贷能力
        4.1.7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采取反担保举措
        4.1.8 适时调整公路收费价格
        4.1.9 收费标准和经营期限的确定
        4.1.10 及时清理收费还贷公路不良债权与债务
        4.1.11 其他
    4.2 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4.2.1 采用多种筹资方式,建议发行公路建设债券
        4.2.2 加强收费站管理,对收费站进行合理布局
        4.2.3 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4.2.4 实行公路债务重组
        4.2.5 建立健全车流量信息质量保证机制
        4.2.6 合理控制收费公路的发展规模
        4.2.7 二级收费还贷公路的收费政策应调整
        4.2.8 增加其他收入
第5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四、我省公路事业发展滞缓的结症浅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2]近代皖江区域市场圈的构建与解体 ——以和悦洲为中心的考察(1851-1938)[D]. 李发根. 安徽大学, 2016(10)
  • [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途径及政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屈有明. 中北大学, 2008(11)
  • [4]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 李盛刚. 兰州大学, 2007(04)
  • [5]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 王娟. 吉林大学, 2004(04)
  • [6]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研究[D]. 陈爱早.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2)
  • [7]我国收费还贷公路贷款资金管理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D]. 赵洪.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3)
  • [8]我省公路事业发展滞缓的结症浅析及对策[J]. 王玉亮,范学英. 山西交通科技, 2001(S1)

标签:;  ;  ;  

我省公路事业发展低迷的分析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