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翻译的不可译性

论英汉翻译的不可译性

一、论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娅,曹传锋,崔倩倩[1](2020)在《英汉互译中语言的不可译性》文中研究表明译者们对于英汉中可译性(translatability)和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因为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一些不可译的现象便出现了。语音、字形及语义等方面集中体现了英汉语言上的不可译性。本文旨在从英汉互译中语言角度,浅析两者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不可译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看待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罗珍[2](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交往的桥梁,翻译的发展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因而翻译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就汉彝两个民族而言,二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文化在不断融合,汉彝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可以翻译的,但不可能完全实现其有效转换。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结构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等复杂性情况,语言的转换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因素,即可译性限度。而且其限度的大小主要在于译者,只要译者掌握文字能力并积累丰富经验,就可以寻找各种补偿办法进行表达,缩小其限度,不断向完全可译靠近,从而提高译文质量。目前在汉彝翻译界,虽然有不少优秀的翻译作品不断涌现,但译文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换句话说,翻译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者,由于奈达所说的对等并不是“完全等同”而是“基本相似”。所以,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基本相似”为可译性限度中存在的限制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空间,但目前译界很少从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可译性限度。基于此,本文将对此做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本文首先以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并以汉语彝译为例,通过其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差异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并证实汉彝翻译中存在一定的限度问题。其次,在汉彝翻译领域,译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译文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为了提高汉彝翻译质量,使汉彝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更上一层楼,笔者试图寻求补偿可译性限度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尽可能地向原文靠近,从而进一步促进汉彝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来对汉彝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本文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可译性的相关问题、汉彝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和有关可译性限度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写作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根据汉彝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汉彝翻译中存在的限度问题,试图提出补偿汉彝翻译限度的手段,从而使源语和目的语尽可能地相似,提高译文质量,使汉彝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和完善,并对汉彝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部分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

朱凤琼[3](2019)在《从符号学视角看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历来都是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什么导致了翻译的不可译性以及如何解决,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翻译界的学者去探讨研究。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探究不可译的原因,并举例分析,由此提出在符号学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赵彤,贾欢[4](2019)在《浅谈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文中认为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差异非常大的语言,在互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译的情况,但是不可译并不意味着放弃翻译。因此,对不可译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得出英汉互译中不可译情况的挽救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

常培丽[5](2019)在《语言的不可译性及应对策略探究——以文化负载词为例》文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中英两种语言形式的固有差异是最难逾越的翻译障碍,虽然形式结构差异导致的不可译现象固然存在,但是正视和解决翻译难题才是时下所需,而采用范畴错位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有望消解语言的不可译性问题。

梁鹏辉[6](2018)在《论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翻译自出现起就伴随着可译或不可译,这种现象根植于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大,针对翻译的不可译也出现了许多应对策略。本文在研究翻译不可译的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对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综述文化、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什么是翻译不可译;第三部分针对不可译提出应对策略。

郭新琦[7](2017)在《日语汉译过程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以《乌托邦》的翻译实践为例》文中提出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共处亚洲的中日两国地理环境、文化起源不同,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自然具有不同的特点。当文化存在差异时,翻译便无法做到绝对对等。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形式,也就会产生不可译现象。笔者在对《乌托邦》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方面很难用汉语更好地表达出一些独具语言、文化等特征的信息。但是今天,随着人类对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而是表现出一种更为理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本报告试图从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的角度着手,对《乌托邦》日语汉译过程中的不可译现象进行分析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本稿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本稿的选题背景及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的先行研究,第二章从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的角度对《乌托邦》中的不可译现象进行了分类,将语言不可译性分为两个方面,即语音特征的不可译性和字(词)形特征的不可译性;将文化不可译性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特有文化词汇的不可译性、中日同字不同义的不可译性、特殊语境下外来语词汇的不可译性、原语词语转义的不可译性和亲属称谓方面的不可译性。笔者尝试对这些不可译现象进行了翻译。第三章是对笔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的总结。

吕丹[8](2015)在《浅析英汉互译中的语言层面不可译性》文中提出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被关注的理论话题,而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更是其中焦点。交际沟通受英汉互译中在语言层面上存在的不可译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语言本身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闫凤霞[9](2015)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可译性限度及其补偿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等效翻译理论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占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等效翻译理论强调原作对读者的影响,注重语言思想的倾向性,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使译文达到原文的效果。本文以等效翻译理论为切入点,研究等效翻译理论下英汉互译的可译性限度,最后探讨可译性限度翻译技巧。

刘颖[10](2015)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英汉互译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会面临各种不对等现象,这些不对等现象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如何正确解决不可译性,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限度地趋同,是摆在译者面前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翻译不可译性原因的分析,结合对等翻译理论,提出了音译法、直译法、创造法和意译法四种翻译策略,旨在克服不可译性对译文内容造成的影响,提升译文质量。

二、论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互译中语言的不可译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音的不可译(表1)
二、字形的不可译(表2)
三、语义的不可译(表3)
四、结束语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功能对等理论及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
    第一节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一、“动态对等”向“功能对等”的转换
        二、对等而非等同
        三、力求再现原语信息
        四、内容或语义优先于形式
        五、不同层级上的对等
    第二节 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概述
        一、可译性理论基础
        二、可译性限度理论基础
        三、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
    第一节 汉语彝译中语言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一、汉语彝译中语音的可译性限度
        二、汉语彝译中词汇的可译性限度
        三、汉语彝译中语法的可译性限度
        四、汉语彝译中修辞格的可译性限度
        五、汉语彝译中文体风格的可译性限度
    第二节 汉语彝译中文化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一、汉语彝译中语言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二、汉语彝译中地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三、汉语彝译中习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四、汉语彝译中宗教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五、汉语彝译中饮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彝译中可译性限度的补偿策略
    第一节 语言方面的补偿策略
        一、意译法
        二、直译法
        三、综合译法
        四、音译法
        五、语素对译法
        六、解释性译法
        七、替代法
    第二节 文化方面的补偿策略
        一、归化兼异化法
        二、变通译法
        三、显影译法
        四、加注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从符号学视角看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符号学的概念
三、从符号学角度来探究翻译的不可译性
    (一)指称意义的不可译性
    (二)言内意义的不可译性
        1. 字形方面
        2. 词语方面
        3. 句子方面
    (三)语用意义的不可译性
四、符号学视角下解决翻译中不可译性的对策
    (一)意译或音译
    (二)运用“三美”论
    (三)视语境翻译
五、结语

(6)论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语言、文化与翻译
三、翻译不可译性
    (一) 历史文化原因
    (二) 语言学原因
四、不可译的相对性和转化策略
    (一) 利用归化, 发挥语言优势
    (二) 采用异化, 保存源语特色
五、结语

(7)日语汉译过程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以《乌托邦》的翻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先行研究
    1.1 选题背景
    1.2 先行研究
        1.2.1 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1.2.2 不可译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二章 《乌托邦》中的不可译现象的分类及翻译方法
    2.1 语言的不可译现象
        2.1.1 语音特征的不可译现象
        2.1.2 字(词)形特征的不可译现象
    2.2 文化的不可译现象
        2.2.1 特有文化词汇的不可译现象
        2.2.2 中日同字不同义的不可译现象
        2.2.3 特殊语境下外来语词汇的不可译现象
        2.2.4 原语词语转义的不可译现象
        2.2.5 亲属称谓方面的不可译现象
第三章 结语
    3.1 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
    3.2 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
    3.3 采用替代的翻译方法
    3.4 采用注解的翻译方法
    3.5 采用借用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乌托邦》原文(节选)
附录二:《乌托邦》译文(节选)
导师及作者简介
谢辞

(9)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可译性限度及其补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一) 可译性
    (二) 不可译性
二、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一) 语音层
    (二) 词汇层
    (三) 语法层
    (四) 文体层
三、文化可译性限度的翻译补偿策略
    (一) 直译
    (二) 改译
    (三) 意译
四、结语

(10)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等翻译理论及不可译性研究
三、应对不可译性的翻译策略
四、总结

四、论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互译中语言的不可译性[J]. 李静娅,曹传锋,崔倩倩.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0(08)
  •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 罗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从符号学视角看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J]. 朱凤琼.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9(04)
  • [4]浅谈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J]. 赵彤,贾欢. 现代职业教育, 2019(07)
  • [5]语言的不可译性及应对策略探究——以文化负载词为例[J]. 常培丽. 北方文学, 2019(05)
  • [6]论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J]. 梁鹏辉. 山西青年, 2018(11)
  • [7]日语汉译过程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以《乌托邦》的翻译实践为例[D]. 郭新琦. 吉林大学, 2017(10)
  • [8]浅析英汉互译中的语言层面不可译性[J]. 吕丹. 校园英语, 2015(25)
  • [9]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可译性限度及其补偿策略研究[J]. 闫凤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0]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翻译策略研究[J]. 刘颖. 校园英语, 2015(04)

标签:;  ;  

论英汉翻译的不可译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