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印先生追悼会”在京召开

“林海印先生追悼会”在京召开

一、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论文文献综述)

程彩霞[1](2021)在《林海音文学年表》文中研究说明1918年4月28日,农历三月十八日,出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取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父亲林焕文,台湾苗栗头份人,祖籍广东蕉岭;母亲黄爱珍,台湾板桥人,祖籍福建同安。1921年本年,举家从日本迁回台湾,父亲到北京的日文报纸《京津日日新闻》工作。跟随母亲先后在头份及板桥居住。二妹秀英在头份出生。1923年3月,父亲回台湾接家人到北京,跟随父母在基隆登上日本轮船"大洋丸",在船上遇见连雅堂。二妹秀英和两位同父异母姐姐清凤、昭凤留在台湾。

徐钰琪[2](2021)在《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命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刚升入初中,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的阶段,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可以帮助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树立学生生命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对生命教育在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其次是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生命教育进行内涵界定并大致梳理其发展历程,对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主要依据进行阐述。第二章通过选取信阳地区市、县、乡三所中学,以七年级语文学科的师生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秉持着调查样本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准确性的原则,随机抽取了部分师生分别进行访谈和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有效地梳理与总结。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师生整体上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不足,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不到位,缺乏过硬和专业的生命教育素养和生命教育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对于生命的独特性及人生价值认知模糊,他们的学习目的和方式存在偏差。第三章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不同的主体来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其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时应遵循“尊重自然性、生活性、人文性”的教学原则,还应将学思行结合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学生则应主动在“对话”中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从而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生命的成长。第四章则通过列举相关教学案例,来为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相关研究与分析进行一个概括和总结。

孙玉芳[3](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洞[4](2018)在《敬悼余光中,兼忆蔡思果》文中研究表明余光中先生于2017年12月14日辞世,我是两天后,看了老同学杨庆仪的电邮,才知道的。光中先生与先夫夏志清是很要好的文友,因之我和余夫人范我存及其长女珊珊都很熟,虽知余先生一年来身体很弱,噩耗传来,还是很难过。我不仅失去了一位好友,余先生的家人失去了亲人,中国更失去了一位大文豪。像余先生这样学贯中西,精通绘画、音乐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大翻译家,可谓前无古人。

刘丹丹[5](2018)在《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初,时年79岁的木心以“新作家”的身份空降中国大陆文坛,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一定冲击。阅读界形成小众而狂热的读者群,批评界出现争执不下的局面,学术界对木心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尽管目前不乏研究木心的文章,但从木心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角度入手的研究尚未出现,这给本文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共分四部分研究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现象:绪论部分,对木心作品的研究情况进行分类概述,在结合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目的与意义。第一章梳理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历程,调查不同读者群体的接受现状,分析比较不同群体的接受差异。第二章探究木心作品传播与接受现状得以产生的原因,主要从木心作品的独特性、传播中介的参与和读者的审美接受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木心作品中呈现的特性: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内化与贯通、对主流的悖逆与反叛、爱与诚的文化人格投射,经由传播中介的运作,如何与读者产生接受效用。第三章分析木心作品传播流衍的当代启示,即:从文学创作角度而言,写作者应实现对自我身份和读者价值的认同,以作家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创作底线;从文学发展角度而言,文学的发展应考虑市场的因素,努力寻求文学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平衡点;从文学批评角度而言,文学批评应重视文本细读,并尝试对当下出现的具体文学现象给予及时而有效的反馈。

李润霞,薛媛元[6](2017)在《2013年新诗纪事》文中研究说明[说明]1.《2013年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事件、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

王申[7](2010)在《沦陷时期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 ——以张深切、张我军、洪炎秋、钟理和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为一在沦陷时期北平特殊的历史语境下,考察以张深切、张我军、洪炎秋、钟理和四人为中心之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历程的研究。主要希望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分别探讨四位成长于日据时期的台湾,具旅居祖国大陆经历,并因缘际会于沦陷时期北平的台籍文化人,彷徨于政治现实与历史处境的尴尬,并继而诘问、确证身份的过程。第一章通过分析台籍文化人张深切涉入由日本文学报国会和沦陷区华北艺文界文化人携手合作之《艺文杂志》的创刊,及筹办阶段因人事部署而于艺文社内所遭遇到之冲突与纠葛,呈现存在于华北艺文界内部新、老作家间的派系角力,以凸显“台湾系”文化人所占据之文化空间位置的微妙。第二章及第三章各就张我军与洪炎秋两位台籍文化人于翻译及教育领域中之历史实践,探讨其“奉公异声”与消极抵抗姿态背后所体现出之文化选择,并检验特殊历史语境下相异的知识分子类型。第四章藉自满洲流徙至北平之台籍作家钟理和,对沸腾于华北沦陷区之“乡土文学”运动及“我乡我士”书写的参与与实践,所展示出之“异乡人”的视角,考察夹处于祖国及日本东亚民族共同体构建与想象两端之“台湾籍民”,形塑并定位其“文化身份”的过程。本文在反思普遍化、本质论的认同模式以后,尝试策略性地引入多元与流动的视角,考察台籍文化人于沦陷时期北平的历史语境下,于政治、文化诸层面特殊的发言位置。在四人公开发表过的文字材料以外,本文亦将其私人日记、书信、日常言语的记录,乃至轶闻、逸事等纳为参照,以深描其文字表述与现实姿态之间的张力,进而探究其在历史实践与文化选择的背后,对于“文化身份”更个人化的理解与表述。从而在将沦陷时期北平艺文界的文学(文化)现象与文学(文化)表述历史化的过程中,能予此文学场域内部之权力构型的位移与特定资本的争夺的勾勒,有较为立体的呈示。

何标[8](2003)在《扎根于两岸共同家园——纪念林海音逝世二周年》文中研究说明 海音逝世的这两年中,海峡两岸相继召开了追思会、学术研讨会,报刊上接连发表回忆、纪念文章。如果今春没有非典疫情发生,《林海音传》北京版的首发式和相关纪念活动又

王晓琴[9](2003)在《林海音的两岸情缘》文中指出 有一位非常独特的女作家,在台湾被誉为文坛“极为优秀的掌门人”,在大陆被赞为“两岸交流的第一批候鸟,两岸文学界祖母级伯乐式的核心人物”。她是“台湾姑娘,北京规矩”,公开表态要做一个“在台湾的中国作家”,甚至还把自己的台湾籍贯,先改为父亲的祖籍广东,后又改为母亲的祖籍福建。她为海峡两岸的“不分彼此地合而为一”,殚思竭虑,作出了巨

杨帆[10](2002)在《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文中提出

二、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论文提纲范文)

(1)林海音文学年表(论文提纲范文)

1918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5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9年

(2)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生命教育
    第二节 生命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的契合
    第三节 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七年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特殊需求
第二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学思行并重,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第三节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
    第四节 学生应主动在“对话”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第四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举隅
    第一节 生命教育指引下的单篇课文教学
    第二节 生命教育指引下的群文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七年级语文教师访谈提纲——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附录 B:七年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认知调查问卷
致谢

(5)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
    二、论题研究现状
    三、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论题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 木心作品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木心作品的传播历程
        一、台湾地区的“文学狂飙”
        二、以上海为基地的大陆文坛崭露头角
        三、书市的“出版热”和阅读界的两次“木心热”
    第二节 木心作品的接受现状
        一、普通读者的接受调查
        二、学者的接受现状
        三、不同群体间接受的差异
第二章 “木心现象”原因探析
    第一节 木心作品的独特性
        一、纵横连接的交汇点
        1.纵向:对古汉语和古典文化传统的承继
        2.横向:对西方经典文学的容受
        3.对中西文学经验的内化及贯通
        二、悖逆主流的反叛者
        1.对媚俗艺术的拒斥
        2.对信仰与真理的突围
        三、爱与诚的文化人格投射
        1.精英文学的创作观和读者意识
        2.爱与恨的极致和快与慢的体悟
        3.以不死殉道的精神
    第二节 多向度的媒介传播
        一、以陈丹青为代表的意见领袖积极传播
        二、广西师大的出版助力与乌镇旅业的文化品牌打造
    第三节 读者对木心作品的审美接受
        一、接受者对意见领袖的态度
        二、期待视野下的认同与受挫
        三、对存在价值的怀疑与重估
第三章 木心作品传播流衍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坚守自我的写作态度
    第二节 文学发展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平衡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当下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说明
    附录一 :木心年谱
    附录二 :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问卷调查资料
    附录三 :豆瓣视频和书籍评分表
    附录四 :百度贴吧关于现当代着名作家的数据
致谢
    (一)师小诗
    (二)夜的自白
后记
    东大学记

(7)沦陷时期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 ——以张深切、张我军、洪炎秋、钟理和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孤独的野人"
    一、《艺文杂志》事件之始末
    二、从《中国文艺》到《艺文杂志》:张深切的"文化报国"之路
    三、"半山"到台湾
第二章 尴尬的"桥"
    一、华北沦陷区的文艺总动员与张我军
    二、在大东亚文学者会议上:华北与台湾文学者代表的相逢
    三、译者张我军的"奉公异声"
第三章 人海易藏身,书城即南面
    一、伪北大内台籍教员的双璧及以周作人为核心的文人集团
    二、华北沦陷区文坛的"新"、"老"之争
    三、"乱世遗民"的隐逸之姿
第四章 想象的"原乡"与"原乡"的想象
    一、"建设新文艺"的两种表述:"乡土文学"与"国民文学"
    二、"乡土"书写中的"异乡"视角
    三、"台湾籍民"的"原乡"想象
结语 两代人的回忆与叙事
参考书目
附录 1937-1945年在北平的台湾人
后记

(9)林海音的两岸情缘(论文提纲范文)

心灵的故乡:北京、台湾
“台湾文学的播种者”
抒写两岸乡情的—代才女
“两岸文学的交流使者”
“天涯地角知交犹在”

四、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林海音文学年表[J]. 程彩霞. 华文文学, 2021(06)
  • [2]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D]. 徐钰琪.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4]敬悼余光中,兼忆蔡思果[J]. 王洞. 名作欣赏, 2018(04)
  • [5]木心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刘丹丹. 东南大学, 2018(05)
  • [6]2013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1)
  • [7]沦陷时期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 ——以张深切、张我军、洪炎秋、钟理和为考察中心[D]. 王申. 北京大学, 2010(04)
  • [8]扎根于两岸共同家园——纪念林海音逝世二周年[J]. 何标. 两岸关系, 2003(11)
  • [9]林海音的两岸情缘[J]. 王晓琴. 统一论坛, 2003(04)
  • [10]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J]. 杨帆. 台声, 2002(01)

标签:;  ;  ;  

“林海印先生追悼会”在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