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介绍

一、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1](2015)在《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简介》文中研究表明理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6月的中央民族学院数理系。通过近30多年的发展,所属理学院的专业已成为培养从事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制造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基地。学院目前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应用物理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和髙等数学教学部、

谢旋[2](2012)在《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西藏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教育的发展,大力支持并鼓励内地经济实力强、教育发达的省市创办西藏班(校),对口支援西藏教育.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西藏班,正是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时代需求下应运而生,至今开办了十多个年头,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藏族大学生数学教学经验,为西藏地区培养了一批又批合格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藏族毕业生.西藏班虽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就,但是我们还得看到西藏班的藏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西藏班的教育教学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在西藏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藏族学生普遍感觉学起来很吃力,兴趣不高.因此,为提高西藏班藏族大学生的数学学科的成绩,有必要对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寻求更适合于藏族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更有助于发掘藏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有效提高藏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是在已有的国内外关于数学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选择西藏班的藏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藏族大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观察、比较、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西藏班藏族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藏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然后得出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第二部分主要运用对比的方式,比较西藏班与其他普通班在包括专业培养方案、教材、教学模式等教学各方面的异同,并结合自身在西藏班体验实际教学的收获与感受,分析、探索适合于西藏班的数学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研究内容,提出一些关于西藏班数学教学的建议,根据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分析并研究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帮助藏族大学生培养在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达到提高藏族大学生数学专业学科成绩的目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统计法、比较法、访谈法等教育科研方法.

乔希民,李军庄,杜卫洁,罗俊丽,刘晓民[3](2010)在《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高效率数学教师深刻理解学生高效率数学学习内涵的建构特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形成发自内心的数学学习好奇心、兴趣和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热情,而且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质量提高,是以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数学问题驱动学生好奇心和主动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理应以课题引入的趣味性、知识生成的自然性、思考探究的独立性、思想方法的理解性、质疑反思的批判性、优美结论的欣赏性等多种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的理性组合.

陈然[4](2008)在《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数量有限,却在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中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独立设置的38所普通高等农林本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在招生、就业、专业与学科设置、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起源开始追溯,分解放前后两个阶段回顾其发展历程,厘清其发展脉络,总结了一百余年来这些院校的五种发展模式,即解放前的“独立-合并/独立”与“综合-综合”模式、解放后初期的“独立-独立”模式与目前的“独立-综合”和“综合-独立”模式;接着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在组成与布局、学科与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与硕、博士点分布、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说明尽管当前的农林高校都已变为多科性院校,并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但从根源上看是传统的农林学科因专业目录调整后扩展分布到与农学相关的工学、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急速扩张造成的,其优势与特色还是在传统的农学领域;然后论述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适应性,先从社会外部环境着手,就经济、教育政策体系、宏观教育环境与人口等三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林院校的影响和作用;再从高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的贡献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发展困境的政策与战略,说明农林院校要实现良性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政府必须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农林院校也必须在从专门走向综合后不断巩固与强化特色。论文最后选取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农林院校做了较为详尽的个案分析,在实践层面上对前述研究结果做了适当验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全国农林院校从初创到当前的总体情况做了全面梳理,概括出农林院校发展的五种模式,并利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分析农林院校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从高校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解决发展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张俊豪[5](2008)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发展模式,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为发展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而采取的一种教育选择,是一类特殊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服务于人口居于少数的各少民族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我国目前一共有13所民族院校,创建于不同时期,分布于不同区域。本文着眼于民族院校产生、发展轨迹,详细阐述了民族院校的历史与发展、地位与作用、文化与认同以及未来变革的基本内涵。民族院校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社会和教育背景,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内容,另一方面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针对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高等教育教学特殊模式。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民族院校培养了大批各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了各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维护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国家稳定统一。民族院校因为其特殊的建立背景而具有特殊的办学定位,是对多民族国家中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促使民族院校发展定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新的时期,随着我国科教兴国、西部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确立和实施,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彰显及对文化多样性的更深理解,民族院校一方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外部和自身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梳理民族院校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及文化背景,明确民族院校的特定内涵特征,分析民族院校的真实生存与发展状态,了解民族院校局内人和局外人对民族院校的认知和期望,明确民族院校未来变革与发展定位,以更好地促进民族院校实现其独特价值,更好地丰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如何在进一步巩固自身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发展定位,是民族院校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将民族院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专门研究,很有必要而且很迫切。民族院校发展的六十多年,也是中国社会变迁发展十分剧烈的时期。在当今全球化、本土化口号的激辩下,理清民族院校发展的文化、政治、教育特殊涵义、特征及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论文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力图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通过研究者对民族院校这一对象的亲身体验和对相关对象的调查,探求民族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道路。本论文力求在如下方面有所新意:从整体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民族院校的建立和发展之历史轨迹,还原并分析民族院校建立的深刻历史和现实背景;从理论建构角度分析民族院校发展模式,具体从政治角度、文化角度和教育角度三个层面阐述了民族院校建立的必要性;从类型分布、地理格局、自我和他者对民族院校的认同等角度阐述了民族院校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未来变革发展之思路。

陈方樱[6](2004)在《关于数据分析方法及SAS软件教学的探索》文中指出论述了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软件选修课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并介绍了笔者自 1 996年以来给本校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三年级本科生开设该课程的情况及收获和体会 .

亦编[7](2003)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03年目录汇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谢永钦,秦桂香,鲁大庆,梁小林[8](2003)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迅猛发展 ,其课程体系与专业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 ,课程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分析 ,提出了改革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案 ,以加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指导

邢富冲[9](2003)在《发展中的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发展历程.

姚祖喜[10](2003)在《《数学分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对《数学分析》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其课程的结构特点和微积分中的哲学思想,并对《数学分析》的教学中,有关技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注重局部内容和教学整体性相互兼顾等问题作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

二、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西藏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2章 西藏班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
    2.1 西藏班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问卷
    2.2 调查数据分析
        2.2.1 西藏班藏族大学生背景调查
        2.2.2 西藏班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
        2.2.3 西藏班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调查
    2.3 调查的结论
        2.3.1 专业认知的特点
        2.3.2 知识结构的特点
        2.3.3 思维方式的特点
        2.3.4 学习态度、习惯等特点
第3章 西藏班与普通班在数学教学上的异同
    3.1 西藏班与普通班在专业培养方案上的比较
    3.2 西藏班与普通班在数学课程教材上的比较
    3.3 西藏班与普通班在数学教学模式上的比较
    3.4 西藏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研究
        3.4.1 教学的背景
        3.4.2 课堂实录
        3.4.3 教学设计说明
        3.4.4 作业情况分析
        3.4.5 课后反馈
第4章 教学建议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1 教学建议
        4.1.1 建立以相互尊重、相互了解为基础的新型良好师生关系
        4.1.2 激发西藏班学习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4.1.3 制定相应的教学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
    4.2 展望
    4.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释义
第一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起源
        一、清末至抗战前的高等农林院校发展情况
        二、抗战爆发至解放前的高等农林院校发展情况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高等农林院校
        二、改革开放至今的高等农林院校
    第三节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一、解放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 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组成情况与地区分布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组成情况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地区布局
    第二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学科门类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
    第三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重点和优势学科分布情况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中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第四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发展目标
        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发展目标
        二、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发展目标中体现出的特点
第三章 影响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发展因素
        一、建立农林院校的经济动因
        二、农林院校区域布局与经济发展格局的关系
        三、经济发展与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取向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政策体系因素
        一、教育经费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二、课程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三、学生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四、教师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五、教育管理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第三节 宏观教育环境及人口因素
        一、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业院校的影响
        三、人口因素对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适应性
    第一节 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
        一、高等农林院校数量与学生数量的变化
        二、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三、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
    第二节 高等农林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一、高等农林院校的科学研究
        二、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服务
第五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 对政府的建议
        一、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
        二、建立高等农林院校、农业、政府之间的常设联动机构
    第二节 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建议
        一、从专门学院到综合发展
        二、在综合基础上强化特色
第六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华中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三节 华南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四节 新疆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五节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概念
第一章 民族院校的产生
    第一节 历史的轨迹
        一、民族院校的发端—延安民族学院
        二、民族院校的重建—中央民族学院
        三、民族院校的壮大—若干民族学院
        四、民族院校的嬗变—民族大学发展
    第二节 政治的诠释
        一、为着革命胜利目的培养政治干部
        二、为着民族团结进步目的培养政治干部
    第三节 文化的诠释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与现实
        二、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现实情境下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第四节 教育的诠释
        一、教育主体的文化背景
        二、教育的民族性
        三、教育的文化性
第二章 民族院校的发展
    第一节 民族院校的地理格局
        一、时代政治发展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发展的要求
        三、地理格局的具体阐述
        四、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民族院校的类型分布
        一、从管理体制角度
        二、从地理分布角度
        三、从创建模式角度
        四、从学科类型角度
    第三节 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
        一、革命战争时期
        二、20世纪50-60年代
        三、20世纪70-80年代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节 民族院校的教学模式
        一、延安民族学院教学模式
        二、中央民族学院教学模式
        三、民族院校整体教学模式特征
第三章 民族院校的功用
    第一节 民族院校的地位
        一、高等教育的本土创新
        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四、知识传承的重要基地
    第二节 民族院校的功用
        一、民族院校的特殊功用
        二、民族院校的发展成就
    第三节 民族院校的文化
        一、民族院校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二、民族院校文化的具体体现
    第四节 民族院校的认同
        一、关于民族院校认同的调查
        二、关于调查结果的分析
第四章 民族院校的变革
    第一节 民族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民族院校面临的机遇
        二、民族院校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民族院校的变革与发展
        一、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
        二、从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8)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 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3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

(9)发展中的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族特色
2 历史沿革
3 艰辛创业
4 努力攀登
5 硕果累累
6 前景展望

(10)《数学分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分析》的结构特点
2 微积分中的哲学思想
3 技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尝试
4 注重内容的局部性与教学的整体性相互兼顾
5 《数学分析》的教学效果

四、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简介[J].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西藏班为例[D]. 谢旋.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3]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 乔希民,李军庄,杜卫洁,罗俊丽,刘晓民. 数学教育学报, 2010(05)
  • [4]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D]. 陈然. 厦门大学, 2008(08)
  • [5]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 张俊豪. 中央民族大学, 2008(08)
  • [6]关于数据分析方法及SAS软件教学的探索[J]. 陈方樱.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4(01)
  • [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03年目录汇总[J]. 亦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 [8]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 谢永钦,秦桂香,鲁大庆,梁小林.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3(04)
  • [9]发展中的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J]. 邢富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 [10]《数学分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 姚祖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标签:;  ;  ;  ;  ;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