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与具体分析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与具体分析

一、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实证及基于中国的具体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珍,郑秉文[1](2021)在《经典文献: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回顾养老基金与储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三种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分析养老基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国外学者虽然一致认为养老基金累积的长期储蓄会成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但在不同筹资模式下,养老基金和储蓄的具体关系有所差异。学者们普遍认为养老基金投资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养老基金投资在扩充资本市场规模、减少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刺激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也为养老基金投资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养老基金与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大量研究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养老基金对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养老基金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增加国民长期性储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以及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的传导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并结合目前中国养老基金的发展现状,得出具体结论和相关启示。

刘桂莲[2](2020)在《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互动关系日益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热点话题。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关于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发展关系的文献,重点从养老基金投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影响、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一般性约束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养老基金市场化投资的政策建议。

于潍潍[3](2020)在《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21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养老基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自英国着名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提出“从摇篮到坟墓”全方位社会保障的观点以来得到充分的发展。各国纷纷建立起养老基金作为国民老年时维持生活水平的经济保障。然而,随着养老基金与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交织,养老基金不仅被赋予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还被赋予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就业结构等经济预期,养老基金也成为反应一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从总体上看,全球主要国家人口结构的持续老龄化导致养老基金在未来几十年里将趋于枯竭。为满足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伴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国家逐渐放开了对养老基金的投资限制,养老基金已然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有储蓄效应、流动性效应、利率效应和稳定性效应,而资本市场发展对养老基金会产生经济增长效应、投资收益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和网络效应。然而,由于各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互动关系也各有差异。本文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探究各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不确定因素,本文将其分为两部分,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规模以及波动性是否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规模扩张没有显着影响,而对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则有显着影响。本文通过对各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着制约因素。养老基金投资主体、投资策略、监管模式、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养老基金领取形式等都会影响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为实现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国应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策略和专业性养老保险投资机构,不断完善投资风险防控体系。

高冉[4](2020)在《国外典型国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名流[5](2017)在《养老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基于国内外数据对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养老基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增值保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如今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使得社会保障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传统求稳的投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进入资本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需要养老基金投入到其中,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但是,我国养老基金存在着资金来源狭窄、投资运营保守、风险防范能力低下、保值增值不理想等问题,尤其作为养老系统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尽管政策上得到允许,但考虑到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真正入市时间迟迟未定。本文就入市面临的投资问题,参照OECD国家的入市状况,并作了实证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OECD国家养老基金投资确实对股票市场的扩张起到了正的效应并且能够抑制股票市场的波动,而我国的数据实证表明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的投资能够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但对其波动性的抑制却并不显着,这在我国的养老金投资现状可以得到解释,总的来说实证结果对于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研究以及我国基本养老金入市具有及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对养老基金投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则分别对OECD国家和我国养老金入市的情况进行研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对比,并提出我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中仍存在的种种问题。第四部分则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OECD国家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历史数据以及我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投资的历史数据,做了实证研究,并做了对比,研究结果基本印证了前文理论。最后部分则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对我国养老基金入市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智宇[6](2016)在《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价值发现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6782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老年抚养比达到13.7%。预计2025年我国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为14%,进入深度老龄社会,老年抚养比达到20%;2035年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占比20%,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此时老年抚养比约为50%。养老问题成为民生问题中的重点与难点。而近年来,由于退休年龄人口急速增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收入增速放缓,基金支出速度大大提高,且支出增速已经明显反超收入增速,养老金缺口问题逐渐显现并亟需解决。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就是养老基金以独立的机构法人身份参与或委托专业机构,将筹集的用于未来退休给付的资金投资到资本市场,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而养老基金在投资活动过程中,凭借其多方优势,在识别公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公司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之间的偏离,明确公司具有潜在价值,养老基金明确目标公司潜在价值的过程就是其价值发现过程。本文以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目标公司的价值发现功能作为研究选题。在对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与价值发现功能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保储备基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述了养老基金在实现价值发现过程中的投资行为与目标公司相关指标的相互关系,阐明了价值发现功能对目标公司发展进而对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作用。论文最后提出了基于养老基金对目标公司价值发现功能维度的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分析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现状,指出养老基金亟需保值增值的客观需求。明确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运作是比较重要的保值增值手段,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发现功能。第二章,明确阐述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概念界定,阐明其作为机构投资者的特征,并全面了解社保储备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参与资本运作、投资资本市场现状。第三章,通过价格与价值关系的引进,进一步阐明价值发现功能。根据养老基金投资理念分析养老基金实现价值发现功能的动因,同时提出养老基金发挥价值发现功能的途径其实质是参与公司治理。最后研究价值发现功能对目标公司能够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由于目前社保储备基金入市比较成熟且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统一管理,便于数据收集,故以社保储备基金为例,通过对我国2003—2013各半年度社保储备基金持股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公司的绩效表现、相对收益、治理环境、资产规模、偿债能力显着影响了社保储备基金是否持股的选择。在持股后,股东方面的治理环境显着影响着社保储备基金的持股比例,持股比例的调整显着影响了公司绩效及相对收益。第五章,基于上述理论及实证研究,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层面、上市公司层面以及市场监管层面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对后续研究及养老基金入市提供帮助。本文研究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发现功能,有如下意义:理论意义:(1)本文在实证过程中将社保储备基金是否持股、持股多少都作为其投资行为的考察对象,将目标公司的治理环境、公司绩效作为社保储备基金考察的要素,更加全面的分析社保储备基金与目标公司的关系,为理论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2)本文在实证过程中时间段选取跨度较大,基本覆盖社保储备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整个阶段,相较于短期的实证研究,结论可能有所差异,但也会更为准确。(3)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参与资本市场资本运作、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等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本文为支持养老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了理论与实证的证据。实践意义:(1)养老基金持有大量优质资金,它的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对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的实证研究肯定了社保储备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成绩,也即肯定了养老基金入市后能够取得的成绩。(2)通过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可以找到社保储备基金选择目标公司的规律性,为今后养老基金选股提供借鉴,也为希望被其持股的公司提供改革依据。本文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根据价值发现结果做出对目标公司的持股选择:公司的实际收益高于理论收益时即获得了超额相对收益,此时公司价值被低估,超额相对收益越高,公司价值低估程度越明显,养老基金越倾向于对其持股。第二,当养老基金对目标公司持股后,养老基金持股比例的调整对目标公司会产生积极影响:养老基金提高对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有助于提高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话语权,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环境,促进提高公司业绩。第三,在政策建议方面,立足于养老基金价值投资者维度,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应充分利用价值发现功能,审慎持股,积极参与目标公司治理,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与责任投资,在审慎选择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立足于养老基金投资的目标公司,目标公司应有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自身质量,追求长期利润创造与长远发展。第四,变量选取方面。在变量选取过程中,对社保储备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创新性地设定两个考察指标:是否持股以及持股后,持股比例的调整。并注意到,在实证过程中,持股比例的调整是以社保储备基金做出持股选择为前提条件。围绕这两个指标分析他们的影响因素及他们带来的影响,使得对于社保储备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更加完整。然而,由于笔者学识尚浅,论文中很多问题可能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在模型设定方面可能还不够成熟,大样本数据的搜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为本文的完成带来了一定阻碍。

段静[7](2016)在《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是随企业制度建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并非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公司治理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西方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指导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存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开启的公司治理已历经20余年,学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激增,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范式,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忽视了我国企业整体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多为经济后果研究。公司治理是公司参与各方长期博弈的动态过程,治理的有效性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完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选取2007-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进行特定情境研究,运用经济、法制、市场、传统文化、行为等要素对情境进行描述、刻画,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本文结合国际学术界对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突破公司治理原有内涵边界,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本身具体的特殊性及获取政治关联的不同途径,对政治关联进行性质和强度区分;拓展治理绩效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全面的财务量化。从沪深两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选取303家合适的上市公司样本,包括213家国有企业和90家民营企业,手工收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三个变量的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等统计、计量方法,比较分析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实证检验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整体上表现为良好,且治理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种路径影响治理绩效,且治理结构对治理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强于治理行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价值创造”的角色,显着影响治理绩效;三、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并未对治理绩效带来完全的正向影响,同时有企业犯罪情况的产生,随着2014年以后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四、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强度不同。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基于特定情境研究,全面考虑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综合作用,对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进行结合研究,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丰富了制度理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政治关联提供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了现行研究中的空白;二、拓展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内涵,引入治理行为研究,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提供了全新的公司治理测量工具;三、实证检验了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区分政治关联的性质和程度,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为政府“扶持”或“掠夺”作用的争议性提供更为清晰而全面的实证数据;考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给出了公司治理的经验证据,亦说明了从公司治理视角展开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李光峰[8](2016)在《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以美国、智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养老基金是基础性的民生工程,养老基金使集中积累的储蓄转移到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去,在追求保值增值的目标下,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的规模、结构、效率、制度造成了深刻影响。资本市场也是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平台。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休戚相关,本文对美国智利两国的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作出分析,以期得到若干经验启示。

陶文会[9](2015)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国外实证研究经验的启示》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隐性成本逐渐显性化,政府财政的支付压力日益加重,再加上我国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严重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对保值增值的需求,迫切要求养老保险基金超越货币市场层次,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需要养老保险基金这样规模庞大的理性机构投资者,可见,两者的相互作用如果合理发展,将是个共赢的过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属性和增值属性以及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都要求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携手发展,而市场外部的宏观环境和市场内的有效运作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可见,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相互促进效应理论上是势在必行的,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可以稳定资本市场,减少市场的波动性,进而优化市场的机构,并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创新;另一方面,资本市场“高收益”的特征可直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也可通过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养老保险基金基数的增长,除此之外,资本市场的竞争机制迫使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机构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规范基金的运行。根据理论上互动的存在性,本文对我国的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究其原因,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却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上市公司质量差、信息披露质量差、中介机构发展不规范、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实现等,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养老保险基金也存在缺乏市场监管、投资风险抵御能力差、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总体上,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和资本市场在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中问题重重,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美国、智利、新加坡等国成功的互动经验,我国为引导资本市场与养老保险基金的良性互动,目前首先应做的是完善养老金的制度改革,彻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战略,优化资本市场的机构,促进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的提升;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支持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应加速市场的创新,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袁中美[10](2014)在《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金融动荡频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基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价格下跌导致养老基金账面资产严重缩水,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的理念重新得到重视,即重视长期平均回报,而不过度关注年度损益;二是投资风险上升降低了养老基金的风险偏好,养老基金更偏爱委托投资和被动投资的投资策略;三是养老基金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由于各类资产间的相关性是不断增加的,简单地将资产类别的历史相关关系外推到未来,很可能因没有考虑到风险的动态特征导致错误的配置结果,因此投资风险管理必须采用“风险配置”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扩大养老保障制度的收支缺口和隐形债务规模而引发制度的可持续危机,养老基金通过“长期化、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迫切。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必然带来基础设施服务和投融资的旺盛需求。但目前基础设施投资直接表现为有效投入不足和建设资金短缺,导致基础设施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从未来的发展方向看应该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工具,开辟长期资金(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储备基金等)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渠道,这样正好契合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在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时代,以基础设施为首的另类投资将逐渐成为养老基金降低风险暴露、获取正收益的有效途径。尽管国外养老基金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己进行了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对基础设施在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和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方面也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我国养老基金在该领域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且观点分散、方法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分析框架。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在其投资绩效的实证检验方面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本文将社会总产出作为养老基金的物质基础,以养老基金、基础设施、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互动为分析思路,研究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养老基金和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出发,通过比较制度分析、案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立足理论剖析、经验总结和实证检验三个角度,论述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主要渠道、决策评估、风险控制、驱动因素和投资障碍等。同时,为更好的指导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还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检验其投资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索罗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型为出发点,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入手分析养老基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基金积累制养老金计划通过强制储蓄和自愿储蓄的方式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再通过金融市场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影响参保人的生育决策、教育决策和退休决策从劳动力供给数量和人力资本积累上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效率以及提高收入再分配水平上。另一方面,基础设施作为生产性资本之一,将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影响劳动力需求和物质资本积累而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良好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增加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将通过产业聚集、扩散和结构效应、成本效应、环境效应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养老基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投资基础设施也将在这三方面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反过来经济增长又通过影响养老金制度缴费、财政补贴、投资收益以及养老金购买力对养老金计划产生正效用,并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实现养老基金、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此外,为了明确养老基金、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之间的动态联系,本文还采用多元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多元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我国1989-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得出三个内生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但养老基金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未得到发挥,而且在过去二十几年间养老基金积累与GDP增长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并不存在显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然而,脉冲响应分析却表明给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一个正向冲击后在长期内将促进养老基金积累。其次,探索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运作机理。第一,必要性体现在实现养老基金和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和减少通货膨胀对养老基金的侵蚀两方面;第二,可行性体现在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的巨大挑战、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的开放程度提高、后危机时代养老基金投资理念的转变和基础设施在养老基金投资组合中显着的历史绩效;第三,分析了基础设施信托贷款、专项债券、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公私合作模式、全资子公司模式等五种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主要渠道的交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并结合基础设施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常见基础设施投资指数分析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决策评估过程;第四,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整体投资环境风险、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投资工具特有风险及其风险特征,构建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流程,并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再次,总结归纳典型国家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实践探索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历史数据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可行性的实证检验。文章主要是根据OECD的调查报告以国际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整体现状分析入手,挑选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智利作为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基金投资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的代表,分析它们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以及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配置比例和投资收益,并以荷兰PGGM养老金集团投资沃尔尼海上风电场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归纳整理得出驱动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主要因素和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障碍。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检验我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微观层面主要是从养老基金投资组合优化的角度,将基础设施作为单独的资产类别纳入其投资组合,通过条件风险价值模型(CVaR)明确各类别资产的最优配置比例,并得出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基准是总体比例最好不高于20%;宏观层面主要是从长期经济增长的角度,将基础设施作为单独的生产要素纳入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各要素的产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将养老基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纳入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中,从而预测未来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分别以10%、20%、30%的比例投资基础设施对社会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得出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基础的比例越高,相对GDP增长率也越高,但其增长趋势是2013-2030年的增速最快,2031-2040年的增速相对减缓,2041-2050年的增速基本保持平稳并略微开始下降。最后,提出我国养老基金未来投资基础设施的新思路和有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从广义的基础设施投资范围入手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纳入我国养老基金未来可能的投资范围。一方面,基于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的融合,养老基金可以通过“信托贷款——债权投资计划——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PPP模式直接投资”的路径进入保障房投资领域。但从安全性角度考虑,近期最适合的方式是采用信托贷款和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另一方面,为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养老基金可以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的路径投资新能源、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并从养老基金、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三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政策建议。通过上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归纳,本文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丰富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的研究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投资渠道、风险管理等,并提炼了各国实践探索中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经验教训;第二,初步构建了养老基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多元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多元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我国1989-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根据CVaR模型优化投资组合得出中国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最优基准比例,并基于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预测该项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第四,探索了我国养老基金未来在保障房建设和绿色基础设施等广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新思路。当然,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在国内外都是极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投资时间短、政策限制多、文献和数据资料匮乏,导致本文的理论分析中难免有所疏漏,实证检验结果不免要有偏差,今后需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才能使其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实证及基于中国的具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实证及基于中国的具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典文献: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老基金对储蓄结构的影响
二、养老基金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
    (二)养老基金投资利好资本市场发展
        第一,养老基金投资能有效扩充资本市场总体规模。
        第二,养老基金投资能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第三,减少资本市场的波动性。
        第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三、养老基金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2)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研究进展: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
    (一)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定性分析
        1.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2.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影响分析。
    (二)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三)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应具备的先决条件
二、国内研究进展: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
    (一)我国养老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相关问题及优化策略
        1.基本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争论。
        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3.我国基本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的优化策略。
    (二)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1.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单向影响分析。
        2.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
    (三)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关系的国别研究
三、结论与启示

(3)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21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养老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及管控
        1.2.2 养老基金投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2.3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约束条件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2.1.1 储蓄效应
        2.1.2 流动性效应
        2.1.3 利率效应
        2.1.4 稳定性效应
    2.2 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作用机制
        2.2.1 经济增长效应
        2.2.2 投资收益效应
        2.2.3 金融加速器效应
        2.2.4 网络效应
第3章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3.1.1 养老基金发展情况概述
        3.1.2 研究方法以及数据处理
        3.1.3 格兰杰因果检验
    3.2 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规模及波动性的实证检验
        3.2.1 变量、数据的选取
        3.2.2 模型的设定
        3.2.3 单位根检验以及滞后阶数的选择
        3.2.4 模型的稳定性与格兰杰因果分析
        3.2.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第4章 养老基金三大支柱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国别比较
    4.1 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影响
        4.1.1 投资主体性质不同所获得的资本市场投资收益有所区别
        4.1.2 投资策略不同导致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存在差异
    4.2 企业筹划的第二支柱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
        4.2.1 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不同对资本市场结构产生不同影响
        4.2.2 不同的领取基金形式所面对资本市场的风险不同
        4.2.3 不同的监管模式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不同
    4.3 个人自愿的第三支柱与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
        4.3.1 不同的保险功能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不同影响
        4.3.2 不同投资管理机构对资本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不同
第5章 主要结论以及对完善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完善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建议
        5.2.1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5.2.2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5.2.3 建立多元化投资策略
        5.2.4 建立专业的投资机构
        5.2.5 完善投资风险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5)养老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基于国内外数据对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
        1.2.2 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市场影响的实证考察
        1.2.3 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约束条件分析
        1.2.4 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涉及的风险研究
    1.3 本文逻辑结构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养老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养老基金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2.1.1 养老基金对于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2.1.2 养老基金对于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
    2.2 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影响
第3章 国内外养老基金入市状况的比较分析
    3.1 国内外养老基金投资规模的比较分析
        3.1.1 OECD国家养老基金投资规模
        3.1.2 我国养老基金规模与OECD国家规模的对比
    3.2 国内外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的比较分析
        3.2.1 OECD国家养老基金的资产配置
        3.2.2 我国养老基金资产配置与OECD国家对比
    3.3 国内外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比较分析
        3.3.1 OECD国家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情况
        3.3.2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与OECD国家对比
    3.4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所面临问题
第4章 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模型设计与说明
    4.2 数据来源与分析
    4.3 实证检验
        4.3.1 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4.3.2 OECD国家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分析
        4.3.3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数据的实证检验
        4.3.4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数据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总结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总结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价值发现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综述
        1.2.2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关系研究综述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资本市场现状
    2.1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概念界定
    2.2 社保储备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现状
    2.3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现状
3.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功能
    3.1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实现价值发现功能的含义
    3.2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力求实现价值发现功能的动因
        3.2.1 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
        3.2.2 养老基金长期投资的需要
        3.2.3 养老基金社会责任的需要
    3.3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功能对目标公司的影响
        3.3.1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发挥价值发现功能的主要途径
        3.3.2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功能对目标公司的影响
4.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功能与目标公司的实证研究——以社保储备基金为例
    4.1 样本、变量选取及变量初步准备
        4.1.1 样本确定
        4.1.2 变量选取
        4.1.3 变量初步描述
    4.2 价值识别——社保储备基金是否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4.3 价值发现——社保储备基金是否持股与目标公司相对收益的关系
    4.4 价值创造——社保储备基金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及相对收益的关系
    4.5 企业绩效、相对收益、公司治理环境与社保储备基金持股的关系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以社保储备基金为例的实证研究结论
        5.1.1 社保储备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依据价值发现结果进行持股选择
        5.1.2 社保储备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价值发现功能,给目标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5.2 政策建议
        5.2.1 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层面
        5.2.2 上市公司层面
        5.2.3 市场与监管层面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公司治理
        1.4.2 政治关联
        1.4.3 治理绩效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内容
        1.6.3 章节安排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1.2 政治关联相关理论
    2.2 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2.2.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公司治理
        2.2.2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2.3 公司治理文献回顾
        2.3.1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内容
        2.3.2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3 公司治理现有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2.4 政治关联文献回顾
        2.4.1 政治关联的分类
        2.4.2 政治关联的度量
        2.4.3 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研究设计
    3.2 评价指标遴选
        3.2.1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3.2.2 专家咨询
    3.3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问卷调查设计
        3.3.2 调查问卷概况
        3.3.3 数据分析
        3.3.4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情况
        3.4.1 按行业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4.2 按地区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4.3 按企业性质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2 研究假设内容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3.2 数据分析方法
        4.3.3 变量定义
        4.3.4 研究模型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实证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研究
    5.1 引言
    5.2 企业政治关联途径分析
    5.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2 研究假设内容
    5.4 研究设计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5.4.2 数据分析方法
        5.4.3 变量定义
        5.4.4 研究模型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相关性分析
        5.5.3 实证检验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
    6.1 公司治理与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6.2.2 研究假设内容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6.3.2 数据分析方法
        6.3.3 变量定义
        6.3.4 研究模型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1 相关性分析
        6.4.2 实证检验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贡献
    7.2 研究结论
    7.3 对策建议
        7.3.1 政府层面
        7.3.2 企业层面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指标评价标准
附录3 假设汇总及研究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以美国、智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美国、智利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计量检验
    1、美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2、智利数据的实证检验
三、美国、智利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实证结果分析
    1、美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实证结论分析
    2、智利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实证结论分析
四、启示

(9)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国外实证研究经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发展概况
        (一) 养老保险基金内涵
        (二)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现状
    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一) 资本市场内涵
        (二)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第三章 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 基于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属性的要求
        (二) 基于养老保险基金增值的要求
        (三) 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 外部可行性因素
        (二) 内部可行性因素
    三、国外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
        (一) 美国
        (二) 智利
        (三) 新加坡
    四、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传导效应分析
        (一) 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的效应分析
        (二) 资本市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效应分析
第四章 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国外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 数据平稳性检验
        (三) 协整检验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实证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一) 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
        (二) 优化资本市场机构,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三) 政府明确角色,提供政策支持
        (四) 推动金融创新,保证发展源动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养老基金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1.2.2 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的文献综述
        1.2.3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文献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及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2.1 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养老基金投资的理论基础
        2.2.1 艾伦条件和帕累托效率
        2.2.2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2.2.3 现代风险度量方法
        2.2.4 现代资产配置理论
    2.3 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理论
        2.3.1 基础设施可销售性评估理论
        2.3.2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理论
    2.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2.4.1 养老金计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2.4.2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2.4.3 经济增长对养老基金的影响路径
        2.4.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路径
    2.5 本章小结
3.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有关概念的界定和诠释
        3.1.1 养老基金的定义及其特征
        3.1.2 基础设施的定义及其特征
    3.2 基础设施投资与现有投资工具的比较
        3.2.1 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工具
        3.2.2 权益类资产投资工具
        3.2.3 实物类资产投资工具
        3.2.4 基础设施投资工具
        3.2.5 基础设施与其他投资工具的比较
    3.3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3.3.1 提升养老保障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3.3.2 减少长期通货膨胀对养老金替代率的损耗
        3.3.3 实现养老基金和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
    3.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
        3.4.1 养老基金与基础设施投资特征的匹配度高
        3.4.2 养老基金与基础设施资金供求的吻合度高
        3.4.3 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的开放度和成熟度提高
        3.4.4 后危机时代养老基金更注重ESG的投资理念
        3.4.5 基础设施在养老基金投资组合中绩效显着
    3.5 本章小结
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运作机理
    4.1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主要渠道
        4.1.1 基础设施信托贷款
        4.1.2 基础设施专项债券
        4.1.3 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
        4.1.4 公私合作模式(PPPs)
        4.1.5 全资子公司模式
    4.2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决策基准和流程
        4.2.1 基础设施项目的生命周期
        4.2.2 常见的基础设施投资指数
        4.2.3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决策评估过程
    4.3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风险
        4.3.1 宏观层面:整体投资环境风险
        4.3.2 中观层面:基础设施项目风险
        4.3.3 微观层面:投资工具特有风险
        4.3.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特征
    4.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
        4.4.1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流程
        4.4.2 养老基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策略
        4.4.3 养老基金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国际经验
    5.1 国际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整体现状分析
    5.2 加拿大的实践探索——直接投资
        5.2.1 加拿大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
        5.2.2 加拿大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
        5.2.3 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探索
    5.3 澳大利亚的实践探索——基础设施基金
        5.3.1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
        5.3.2 澳大利亚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
        5.3.3 澳大利亚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探索
    5.4 智利的实践探索——债权投资
        5.4.1 智利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
        5.4.2 智利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
        5.4.3 智利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探索
    5.5 案例分析:荷兰PGGM养老金集团投资沃尔尼海上风电场
        5.5.1 案例的背景分析
        5.5.2 项目的融资结构
        5.5.3 案例的成功经验总结
    5.6 国外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经验总结
        5.6.1 驱动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主要因素
        5.6.2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障碍
        5.6.3 未来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SWOT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可行性的实证检验
    6.1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最优资产配置
        6.1.1 投资组合模型构建
        6.1.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6.1.3 投资组合优化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6.2.1 回归模型的构建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养老基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检验
        6.3.1 基本模型与数据说明
        6.3.2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的预测
        6.4.1 预测模型的构建
        6.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政策选择
    7.1 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制度环境
        7.1.1 政策环境: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市场化改革
        7.1.2 人口环境:人口结构的老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
        7.1.3 经济环境: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转变
        7.1.4 市场环境:市场供求和各种保险基金投资的实践经验
    7.2 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广义基础设施的实现路径探索
        7.2.1 养老基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
        7.2.2 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
    7.3 促进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政策建议
        7.3.1 养老基金层面的政策措施
        7.3.2 基础设施层面的政策措施
        7.3.3 金融市场层面的政策措施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实证及基于中国的具体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典文献: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J]. 刘珍,郑秉文.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1(07)
  • [2]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研究综述[J]. 刘桂莲. 经济研究参考, 2020(20)
  • [3]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21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D]. 于潍潍. 吉林大学, 2020(08)
  • [4]国外典型国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D]. 高冉.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5]养老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基于国内外数据对比的实证分析[D]. 邓名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 [6]养老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价值发现功能研究[D]. 刘智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7]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段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6(12)
  • [8]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以美国、智利为例[J]. 李光峰. 知识经济, 2016(04)
  • [9]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国外实证研究经验的启示[D]. 陶文会. 安徽大学, 2015(11)
  • [10]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袁中美.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与具体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