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新疆地勘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3S技术在新疆地勘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一、3S技术在新疆地质找矿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李程[1](2021)在《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深地资源勘查是国家战略需求,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的方法研究可为该需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成矿空间三维精细化建模、深部成矿有利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深层次提取与推断和大深度段定量成矿预测是三维定量矿产预测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的科学问题。鉴于此,论文采用了基于三维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相结合的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可视化展示、基于多重分形含量-体积(C-V)模型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基于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提取与推断、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大深度段定量矿产预测的系列方法。具体如下:(1)针对成矿空间三维精细化建模的科学问题,通过三维显式建模与三维隐式建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深部三维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在浅表数据丰富区采用显式建模方式尽可能地控制建模精度,在大深度段数据匮乏区,采用地质约束的隐式建模方式推断深部控矿要素的空间展布。构建了地形、矿体、岩体及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分别构建了基于显式建模和隐式建模的原生晕数据体模型和深部定量矿产预测的可视化模型,为深部定量预测提供了可视化支撑。(2)针对深部成矿有利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深层次提取与推断的科学问题,以非线性理论为指导,探讨多重分形模式下三维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的方法,提取了成矿空间12种成矿相关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异常特征,为成矿空间元素分布、分带与组合特征的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研究了基于成分数据分析的元素组合特征提取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定量提取了控矿构造对应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合(Sb-Hg),为深部控矿构造的推断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知识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定量提取了前缘晕(As-Sb-Hg)、近矿晕(Au-Ag-Cu-Pb-Zn)和尾晕(W-Mo-Co-Bi)的元素组合,为深部原生晕结构解析提供了量化指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原生晕模型,通过与常规剖面原生晕方法的对比,圈定了深部靶位,为深部定量矿产预测提供了定性参考。(3)针对大深度段定量成矿预测的科学问题,以矿床成矿模式为依托,定量提取了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了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设计了用于深部定量矿产预测的最大熵模型、高斯混合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三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定量矿产预测模型,以构造缓冲区、控矿构造元素组合Hg-Sb、主成矿元素Au、近矿晕元素组合Au-Ag-Cu-Pb-Zn、前缘晕和尾晕元素组合比值(As-Sb-Hg)/(W-Mo-Bi)五个找矿指标为输入变量,对大深度段矿体赋存地段开展了定量、定位、定概率的矿产预测。论文形成的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体系是以早子沟金矿成矿空间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托,在充分剖析地质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在定量提取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开展大深度段定量矿产预测的思路下形成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早子沟科研深钻在深部取得了显着的找矿成果,该深钻一方面验证了本论文深部预测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在加入深钻数据的基础上,为深部定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

石琼[2](202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实现体制的全面改革。市场经济对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推动发展,能够从现有基础上的勘查机构、勘查工作模式、勘查技术以及地质勘查数据库四个方面进行发展。文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对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方向与规划思想的阐述,为以后类似的事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建康,李鹏,严清高,刘强,熊欣[3](2021)在《中国花岗伟晶岩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态势》文中提出我国是稀有金属资源大国,产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国内外学者对这些花岗伟晶岩的研究较大地促进了世界伟晶岩理论的发展。在世界伟晶岩研究历程中,虽然有学者认为伟晶岩形成于热液交代作用,但从较早的Jahns-Burnham模型,到后来的London提出的岩浆非平衡结晶模型和Thomas提出的岩浆液态分离模型,都强调了岩浆分异作用对于伟晶岩形成的重要性。我国花岗伟晶岩研究继承于苏联科学家的伟晶岩理论,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对阿尔泰、川西等地区典型花岗伟晶岩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基于云母和长石的花岗伟晶岩分类方案;发展出变质分异型、超变质分异型和重熔岩浆分异型等伟晶岩成因模型;建立了指示高分异伟晶岩熔体-流体演化的矿物标型特征;通过对伟晶岩中富晶体包裹体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我国典型花岗伟晶岩形成于较高温压条件的特点;同位素定年和示踪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对我国伟晶岩时空分布和物质来源的认识程度。在今后,我国应该重视矿物学、成矿流体、高温高压实验研究,重视稀有金属伟晶岩的综合绿色开发利用,揭示典型伟晶岩的形成机制,创新伟晶岩成岩成矿理论,实现我国稀有金属资源找矿行动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进步。

尹高科,神元,卫江旗,吕星海[4](2021)在《岩屑测量在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勘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西天山地区构造活动强裂,中酸性侵入岩发育,化探异常普遍存在,找矿标志信息丰富,是世界级金、铜等矿产的富集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前人先后在该地区进行过1∶100万地质调查和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发现较多铜矿点。此次化探工作在1∶10万化探普查圈出的"14乙"综合异常基础上,通过1∶2万岩屑测量,圈出单元素异常341个,综合异常11个,提出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缩小了找矿靶区,初步圈出金矿体11个,为一个特大型金铜矿的发现夯实了基础。

曹发生[5](2021)在《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资源与环境始终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勘经费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这对矿产勘查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相对有限的经费、实现找矿突破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的最小化,是地质勘查面临的新挑战。探索新的经济、高效、绿色、轻便的勘查方式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由于矿床勘查评价分析主要是关注元素含量和矿物分析。便携式XRF(pXRF)具备近实时分析元素的能力,而便携式高光谱具备识别(蚀变)矿物的能力。因此,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和高光谱技术作为绿色环保、快速、经济、野外现场实时的典型代表,可能是经费有限下要实现找矿突破的高效、绿色、经济的有效解决方案。前人对二者的研究主要见于非便携式的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研究,或者对两种便携式光谱仪器往往是分别单独使用,或即使两者同时使用的话也只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组合,并未有关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光谱技术融合方面的深入研究,无法完全体现数据融合后的冗余性、互补性、时效性和经济性,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多传感器所提供的冗余信息,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最佳方案,将能够快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立题“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121201010000150011-08)、中国地质调查局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项目(No.DD20189507)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技基金项目(No.KJ-2016-7)资助下,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统计学、遥感地质学、光谱学、化学计量学等多学科的指导下,分别使用pXRF对西藏安多县廷有铜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和pXRF与高光谱对黔西北地区新发现的沉积型稀土进行综合性快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pXRF与高光谱的多源多尺度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为新一轮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提供支撑。研究得到了以下成果:(1)使用pXRF和实验室化学分析对西藏安多县廷有铜矿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对比研究,发现pXRF测试的成矿元素与与室内大型仪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够很好地发现区域内的成矿元素异常,达到圈定异常的目的,具有高效、经济、无损、环保的优势,为高海拔、偏远、生态脆弱区的矿床快速评价提供了思路。(2)使用便携式高光谱仪对黔西北新发现的新类型大型沉积型稀土矿的实例勘查研究中,在采集室内高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基础上,以La元素为例,其反演结果与室内大型仪器的化学分析最佳结果误差在10%左右,能够很好的实现稀土La元素的无损快速检测,为稀土矿床快速评价提供数支撑。研究为“点”上沉积型稀土La元素的高光谱定量快速的反演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为其他稀土土壤元素的光谱检测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区域面积性的高光谱稀土资源的定量反演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沉积型稀土矿床快速评价中,使用pXRF与高光谱分别对沉积型稀土进行矿床快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谱技术融合后的综合性评价分析。①尝试性地对便携式高光谱仪与pXRF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发现二者虽然精度各有差异,pXRF目前基本达到半定量(R2达到0.92,平均相对误差25.11%,RMSE为32.41mg/kg),pXRF测试结果优于高光谱(R2达到0.73,平均相对误差32.08%,RMSE为34.70mg/kg)反演测试Y的效果,二者总体的趋势与室内化学分析的结果一致。②通过X射线光谱与高光谱(Vis-NIR)融合进行稀土元素Y含量进行预测,发现OPF-CARS-GA-ELM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其R2达到0.89,RMSE为17.71mg/kg,相对误差为14.59%。pXRF测试Y值与实验室测试Y值及OPF光谱融合估算Y值对比,三者总体趋势一致,与实验室测试Y值相比,光谱融合模型OPF-CARS-GA-ELM比pXRF效果更佳。③通过将所测的高光谱(Vis-NIR)曲线与典型矿物光谱曲线进行光谱曲线形态、主要吸收峰波长位置、吸收峰组合特征等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沉积型稀土典型剖面进行蚀变矿物识别及相对含量进行了计算,并在综合地面高光谱矿物蚀变组合与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矿床地面高光谱蚀变组合分布特征,指导矿床评价。(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全面地发挥pXRF和高光谱各自的技术优势特点及其互补融合关系,构建了基于pXRF和高光谱的光谱多源多尺度地质-地球化学-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与技术融合体系,为新一轮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杜斌,董涛,董红国,段召艳,曹晓民,兰文达,李冰[6](2021)在《蚀变矿物填图技术在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查中的应用——以滇西北香格里拉松诺矿床为例》文中认为松诺铜矿区位于香格里拉格咱斑岩铜矿带红山-普朗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中段,矿区剥蚀程度较低,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本次蚀变矿物填图工作采用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识别出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云母类、蒙脱石类及伊利石等6类主要蚀变矿物,蚀变类型为青磐岩化、绢英岩化;结合物探、化探异常分布,圈定3处找矿靶区,经对KHT2、KHT3钻孔验证,深部均圈定多层铜矿化体。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评价中可以较好地划分热液矿化蚀变带,进一步明确斑岩型矿化-蚀变中心,为探矿工程部署提供依据。

李子颖,秦明宽,范洪海,蔡煜琦,程纪星,郭冬发,叶发旺,范光,刘晓阳[7](2021)在《我国铀矿地质科技近十年的主要进展全文替换》文中指出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包括铀矿成矿理论创新、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研究评价、相山科学深钻、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及新矿物发现等;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大数据找矿、遥感高光谱、钻探工艺及分析测试等技术创新成果;概述了依据理论创新及技术方法集成创新在国内外铀矿找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展望了铀矿地质发展方向。

孙萌萌[8](2021)在《塔吉克斯坦阿德拉斯曼-卡尼曼苏尔热液脉型铅锌矿遥感找矿靶区预测》文中研究指明

王帅,汤正江,赖柏生,王伟[9](2021)在《浅钻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皖东江山金矿的应用及找矿预测》文中认为江山金矿是皖东浅覆盖区内的典型隐伏矿床,常规化探采集的表层土壤样品异常不明显。利用浅钻在江山金矿区内采集了运积物覆盖层之下的岩石样品。江山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明显,根据江山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异常模式。在研究区内共圈定了5处异常区。其中Ⅲ号组合异常为江山金矿的矿致异常。江山金矿外围的组合异常具有寻找Au、Pb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可在Ⅱ号组合异常内开展进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争取找矿突破。

杨羽彤[10](2021)在《基于遥感技术和三维地质模型在山西天镇一带的成矿远景区预测》文中认为晋东北地区大地构造属华北板块北缘活动带,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较为强烈,是山西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经过多年的地质研究,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质调查及重点区域的地质矿产调查已相继完成,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但由于以往工作以解决基础的地质问题为主要目的,在区内虽有矿床的发现,但对成矿规律、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较为欠缺,因此,在该区进一步应用新方法、新理论对其成矿机制、空间耦合等研究将对下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依托于山西省地质调查院所承担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度地质勘查项目(项目编号:SXZDF20170820)。利用遥感数据对山西天镇地区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蚀变异常等信息的提取,综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典型矿床特征,建立区内找矿模型,将多源成矿信息叠加分析,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基于区域地质特征,以专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Surpac为平台,对重点区作三维可视化处理,增强成矿远景区预测的可靠性。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对Landsat8数据做影像融合、数据增强等预处理,DEM数据进行裁剪,建立构造解译标志,通过目视解译进行研究区的线性、环形构造解译及定量分析。(2)对经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去干扰因素等预处理的Landsat8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利用均值+偏度×标准差确定异常阈值,将蚀变信息划分等级,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对区内典型矿床做出研究与分析,进行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构建最终找矿模型,验证了遥感找矿信息的有效性。在GIS平台上,将遥感和化探等找矿信息综合分析,最终圈定出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性作用。(3)对重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对采集样品进行室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薄片鉴定分析等。依据基础地质、实测剖面等资料建立重点区三维地表模型、地层模型和断层模型等,通过地质特征、物化探信息与异常信息的耦合分析,分析成矿规律与成矿部位等。通过野外验证表明,遥感解译信息在找矿中起到重要作用,证实了找矿模型的准确性,认为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3S技术在新疆地质找矿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S技术在新疆地质找矿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定量矿产预测理论概述
        1.2.2 地球化学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1.2.3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2.4 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小结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矿床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大地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岩浆岩
        2.2.3 区域构造
        2.2.4 区域变质作用
        2.2.5 区域矿产
    2.3 矿区地质特征
        2.3.1 矿区地层
        2.3.2 矿区构造
        2.3.3 矿区岩浆岩
    2.4 矿床地质
        2.4.1 矿体
        2.4.2 矿化特征
        2.4.3 矿床蚀变带特征
        2.4.4 成矿期次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方法
    3.1 含量-体积(C-V)多重分形模型
    3.2 成分数据分析方法
        3.2.1 成分数据理论基础
        3.2.2 连续二值分解技术
        3.2.3 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分析框架
    3.3 空间插值算法研究
        3.3.1 区域化变量
        3.3.2 三维变异函数分析
        3.3.3 三维克里金插值
    3.4 基于机器学习的定量矿产预测方法
        3.4.1 最大熵模型
        3.4.2 高斯混合模型
        3.4.3 卷积神经网络
第4章 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建模与原生晕数据分析
    4.1 三维建模数据库构建
    4.2 三维地质建模
        4.2.1 三维地形模型
        4.2.2 三维矿体模型
        4.2.3 三维构造模型
        4.2.4 三维岩体模型
    4.3 三维原生晕数据体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三维原生晕数据体建模
        4.3.3 基于多重分形C-V模型的三维原生晕异常数据体建模
        4.3.4 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及其元素组合特征提取
    4.4 小结
第5章 原生晕分带模式研究与三维原生晕模型构建
    5.1 剖面原生晕模型构建与深部预测
        5.1.1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5.1.2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特征
        5.1.3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5.1.4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模型及成矿预测
    5.2 三维原生晕模型构建与预测
        5.2.1 基于隐式建模的三维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5.2.2 基于知识驱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在组合提取
        5.2.3 三维原生晕模型与深部预测
    5.3 小结
第6章 深部定量矿产预测
    6.1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构建
        6.1.1 成矿条件分析与早子沟成矿模型
        6.1.2 早子沟金矿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6.2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深部定量矿产预测
        6.2.1 训练样本构建
        6.2.2 ROC曲线
        6.2.3 最大熵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6.2.4 高斯混合模型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6.2.5 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6.3 对比分析靶位圈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分析
3 市场经济对地质勘查工作影响
4 地质勘查工作发展方向
    4.1 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2 勘查工作体制改革
    4.3 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4.4 3S技术的运用
        4.4.1 地质勘查技术优化
        4.4.2 数据整合转换优化
        4.4.3 3S技术的发展前景
5 结论

(3)中国花岗伟晶岩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花岗伟晶岩成因理论的研究历程
    (1)19世纪初始阶段。
    (2)20世纪二战前的发展期。
    (3)二战后伟晶岩研究的高峰期。
    (4)Jahns-Burnham模型期。
    (5)London不平衡结晶模型与Thomas岩浆不混溶模型期。
2 中国花岗伟晶岩研究历程
    (1)第一阶段(1935~1960年):中苏合作研究期。
    (2)第二阶段(1960~2000年):国内伟晶岩理论发展期。
    (3)第三阶段(2000~2010年):伟晶岩研究低谷期。
    (4)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关键金属研究高潮期。
3 中国花岗伟晶岩的主要成果
    3.1 花岗伟晶岩分类
    3.2 花岗伟晶岩成因模型
    3.3 伟晶岩矿物学研究
    3.4 伟晶岩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3.5 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时代和物质来源
4 今后我国花岗伟晶岩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4.1 稀有金属伟晶岩的矿物学和成矿流体研究
    4.2 伟晶岩成岩成矿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4.3 成矿模型和成矿规律研究

(4)岩屑测量在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 1∶2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
4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4.1 元素的分布特征
    4.2 单元素异常圈定
    4.3 综合异常特征
    4.4 矿区微量元素特征
5 结论

(5)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XRF在矿床快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2 高光谱在矿床快速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1.2.3 基于pXRF和高光谱技术融合在矿床快速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1.6.1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西藏廷有铜矿地质背景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质概况
        2.1.3 矿区地质特征
    2.2 威宁稀土矿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背景
        2.2.2 矿床地质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3.1 西藏廷有铜矿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pXRF测试分析
        3.1.3 样品室内实验室测试
        3.1.4 样品数据处理
    3.2 威宁沉积型稀土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3.2.1 样品采集
        3.2.2 沉积型稀土La元素含量的室内实验室测定
        3.2.3 沉积型稀土La元素含量的高光谱建模无损检测
        3.2.4 XRF光谱与高光谱(Vis-NIR)数据融合综合建模
        3.2.5 高光谱蚀变矿物识别及含量计算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pXRF对西藏廷有铜矿快速评价研究
    4.1 元素地球化学统计特征
        4.1.1 pXRF测试分析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元素统计特征
        4.1.2 pXRF测试分析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元素结果对比与分析
    4.2 单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元素分布图
        4.2.2 化探剖面对比
    4.3 土壤地球综合化学异常特征对比
    4.4 异常查证
    4.5 小结
第5章 pXRF与便携式高光谱仪对威宁沉积型稀土矿的快速评价研究
    5.1 元素统计特征
    5.2 稀土高光谱模型建立与验证
        5.2.1 样本集的划分
        5.2.2 不同元素含量的光谱数据分析
        5.2.3 光谱特征与分析
        5.2.4 稀土La含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3 基于光谱数据融合的稀土含量快速评价分析
        5.3.1 Y元素特征
        5.3.2 XRF光谱特征
        5.3.3 pXRF与Vis-NIR光谱特征数据融合方法
        5.3.4 数据融合特征
        5.3.5 数据融合建模
    5.4 基于地面高光谱的蚀变矿物研究与找矿分析
        5.4.1 数据处理与矿物识别
        5.4.2 矿区蚀变信息识别结果
        5.4.3 矿区蚀变矿物组合特征与找矿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构建与验证
    6.1 pXRF矿床快速评价方法分析
        6.1.1 pXRF对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6.1.2 pXRF对沉积型稀土大比例尺剖面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6.2 便携式高光谱仪矿床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6.3 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综合分析
    6.4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和技术融合
        6.4.1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6.4.2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与技术融合
    6.5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的验证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Matlab编程相关代码

(6)蚀变矿物填图技术在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查中的应用——以滇西北香格里拉松诺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特征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
    2.2 矿体特征
3 蚀变矿物填图
4 结果及解释
5 蚀变分带及找矿靶区
    5.1 蚀变分带特征
    5.2 找矿靶区圈定
6 结论

(7)我国铀矿地质科技近十年的主要进展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铀矿成矿理论创新
    1.1 叠合复成因砂岩铀成矿
        (1)铀源的叠合。
        (2)铀成矿流体的叠合。
        (3)铀成矿作用的叠合。
    1.2 构造活动带砂岩铀成矿
    1.3 热点深源热液铀成矿
2 铀矿地质研究、科学深钻及成矿预测进展
    2.1 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新划分
    2.2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2.3 铀矿地质基础研究创新
    2.4 中国铀矿科学深钻(CUSD1)
        (1)重建相山盆地火山机构。
        (2)建立标型剖面和深部勘查技术方法体系。
        (3)铀多金属矿化发现及其成矿地质特征。
    2.5 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
    2.6 新矿物的发现
        (1)冕宁铀矿(mianningite, IMA 2014-072)。
        (2)羟铅烧绿石(hydroxyplumbopyrochlore, IMA2018-145)。
        (3)氧钠细晶石(oxynatromicrolite, IMA 2013-063)。
        (4)栾锂云母(luanshiweiite, IMA2011-102)。
3 铀矿勘查技术创新
    3.1 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技术
    3.2 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技术
        (1)深部盲矿地质评价技术体系。
        (2)深部探测地球物理技术体系。
        (3)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体系。
        (4)遥感影像特征纹理分形分析和亮温识别技术体系。
    3.3 大数据找矿技术方法
        (1)铀资源数据构建和存储管理。
        (2)数据分析和各类信息提取。
        (3)机器学习与智能找矿。
    3.4 遥感高光谱技术
    3.5 钻探工艺新技术
        (1)研制成功高效耐久钻头。
        (2)研发的交流变频电动顶驱式XD-35DB型地质岩心钻机,为国内外首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3)成功研制出P、H、N三种口径的复合式液动冲击器。
        (4)成功研制出了适用于地浸砂岩铀矿卵砾石层钻进的胎体增强型孕镶金刚石钻头。
    3.6 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
        (1)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技术。
        (2)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联用技术。
        (3)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的岩心三维扫描及铀矿物识别技术。
        (4)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含铀矿物分析技术。
        (5)基于单晶衍射仪建立了单晶晶体结构解析技术。
        (6)分布式实验室检测技术。
4 重大找矿进展
5 展望
    (1)大力加强铀资源重大基础前沿创新研究。
    (2)大力发展砂岩型铀矿绿色智能勘查技术。
    (3)大力发展热液型铀矿绿色智能化探测技术。
    (4)发展放射性共伴生资源高效预测评价技术。
    (5)持续推进铀矿科学深钻工程。

(9)浅钻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皖东江山金矿的应用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工作方法
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 元素含量特征
    3.2 岩石组合异常特征
4 找矿预测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10)基于遥感技术和三维地质模型在山西天镇一带的成矿远景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找矿研究现状
        1.2.2 三维地质模型应用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及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第3章 遥感数据介绍与预处理
    3.1 数据介绍
    3.2 数据预处理
        3.2.1 辐射定标
        3.2.2 大气校正
        3.2.3 波段组合
        3.2.4 影像裁剪
        3.2.5 影像增强
        3.2.6 三维显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遥感地质构造解译与蚀变信息提取
    4.1 地质构造解译标志及提取
        4.1.1 构造解译标志
        4.1.2 地质构造信息提取
    4.2 构造解译结果定量分析
    4.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理论
        4.3.1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依据
        4.3.2 典型矿物波谱特征
    4.4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4.4.1 去干扰处理
        4.4.2 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4.4.3 铁染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4.5 遥感蚀变信息定量分析
    4.6 蚀变异常信息与构造信息叠加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找矿模型建立与成矿远景区预测
    5.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5.1.1 1:5 万地球化学特征
        5.1.2 1:1 万地球化学特征
    5.2 堡子湾金矿床特征分析
    5.3 找矿模型建立
    5.4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5.4.1 成矿远景区圈定原理
        5.4.2 成矿远景区圈定方法
        5.4.3 成矿远景区圈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点远景区三维地质模型与分析
    6.1 Surpac介绍
    6.2 远景区三维地质模型
        6.2.1 地表模型
        6.2.2 地质体实体模型
        6.2.3 断层模型
    6.3 三维成矿信息分析
    6.4 野外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3S技术在新疆地质找矿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D]. 李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研究[J]. 石琼. 中国市场, 2021(33)
  • [3]中国花岗伟晶岩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态势[J]. 李建康,李鹏,严清高,刘强,熊欣. 地质学报, 2021(10)
  • [4]岩屑测量在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勘查中的应用[J]. 尹高科,神元,卫江旗,吕星海. 能源与环保, 2021(08)
  • [5]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 曹发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6]蚀变矿物填图技术在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查中的应用——以滇西北香格里拉松诺矿床为例[J]. 杜斌,董涛,董红国,段召艳,曹晓民,兰文达,李冰. 地质与勘探, 2021(04)
  • [7]我国铀矿地质科技近十年的主要进展全文替换[J]. 李子颖,秦明宽,范洪海,蔡煜琦,程纪星,郭冬发,叶发旺,范光,刘晓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4)
  • [8]塔吉克斯坦阿德拉斯曼-卡尼曼苏尔热液脉型铅锌矿遥感找矿靶区预测[D]. 孙萌萌. 新疆大学, 2021
  • [9]浅钻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皖东江山金矿的应用及找矿预测[J]. 王帅,汤正江,赖柏生,王伟. 安徽地质, 2021(02)
  • [10]基于遥感技术和三维地质模型在山西天镇一带的成矿远景区预测[D]. 杨羽彤.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3S技术在新疆地勘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