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

中国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

一、中国拟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论文文献综述)

谢尚群[1](2020)在《综合管廊燃气舱预混爆炸超压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能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规范城市管线布局。然而,综合管廊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管线众多,一旦发生燃爆极易引发连锁及耦合灾害事故。燃气管线因泄漏引发的爆燃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故综合管廊在规划设计初期必须考虑众多不稳定因素,其中燃气管线是否入廊就是一个焦点问题。通常情况下,入廊燃气管线采用单独成舱的办法,将燃气管线与其他管线分隔开,一方面降低燃气爆炸事故风险,另一方面避免管廊耦合灾害事故发生。本文通过确定最不利工况条件,阐明燃气舱预混爆炸事故中超压作用影响因素,旨在评估超压作用对舱室结构的危害性,分析燃气入廊的可行性,探讨了综合管廊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提高综合管廊燃气舱结构布局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狭长有限空间预混可燃气体点燃后的火焰传播阵面形态、影响因素和传播机制。搭建了缩尺寸的燃气舱模拟实验平台,开展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实验,发现管廊两侧通风口具有泄压作用,能有效降低管廊结构安全风险;同时,分别构建了二维/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将实验数据和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计算过程非线性模型求解更为复杂,但三维数值模型考虑因素较为全面,与实际物理模型的契合度更高,模拟结果更贴近于实验测试值。本文以一个已建成的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考虑了管道、支架、灭火器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超压影响,建立了燃气舱独立通风分区典型结构特征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在标准设计工况条件下,分析了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征,发现管道支架等障碍物会阻碍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造成障碍物四周扰流的增强和局部压力激增,支架的存在能够引起壁面峰值超压和峰值超温在发展稳定期的持续波动,从而影响管廊本体结构载荷。本文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浓度和点火位置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的超压超温影响,发现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点燃后产生的火焰燃烧阵面作用于舱室壁面的峰值超压和峰值超温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根据预混气体的燃烧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Ⅰ燃烧快速发展期、Ⅱ燃烧发展稳定期、Ⅲ燃烧跃升期和Ⅳ震荡回调期。其中壁面峰值超压和峰值超温均出现在Ⅲ燃烧跃升期;进而确定了燃气舱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最不利工况条件,即甲烷-空气预混浓度为9%、点火源位于管廊中部。研究发现该工况条件下,预混气体爆炸产生的最大峰值超压和最大峰值超温均高于其它工况。分析了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爆炸冲击波对壁面的超压作用规律,并对燃气舱本体结构进行了安全校核,发现结构边缘和中部的弯曲是综合管廊燃气舱本体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针对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约束性条款,本文进行了拓展性研究。通过改变管线布局和通风分区长度来进一步探讨燃气舱本体结构的抗爆性。文章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传播特征影响,分析了预混可燃气体爆炸冲击波作用于燃气舱壁面的最大峰值超压、峰值超温变化规律。CFD仿真结果表明:在燃气舱内增设供水管和增加独立通风分区长度并不增加廊内可燃气体爆炸超压风险。因此,仅从燃气舱本体结构抗爆的角度出发,探寻综合管廊内管线的合理布局,以提高综合管廊对管线的容纳能力;规划综合管廊独立通风分区长度的合理范围,以减少关键节点设置(如隔离门)。综合管廊的设计,尤其是燃气舱中的管线布局优化和通风分区长度确定,应更加注重对人员逃生、管廊通风、成本效益等多因素综合决策优化分析。本文揭示了综合管廊燃气舱内预混爆炸冲击波的传播机制,明确了甲烷-空气预混爆炸的超温、超压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评估燃气入廊风险、完善燃气舱的安全设计理念,提高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

刘洪文[2](2015)在《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市场营销困局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变,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今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隶属于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公司总部坐落在佳木斯。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电动机为核心以及成套、服务等三大产业。公司现有四大生产基地,分布在佳木斯、上海、天津、成都,对全国的市场形成了全覆盖。对于电动机行业来说,由于同比基期数据偏低,经济运行质量不容乐观。企业自身发展要有自己的思路,有些企业在走产品高端化道路,有些企业在走产品多样化道路,佳电股份公司仍需进一步把握时机,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开拓企业发展新思路。本文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分析了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等微观环境。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介绍了佳电股份公司所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指出了佳电股份公司在目前的市场营销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利用SWOT分析了佳电股份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利用STP管理分析法对佳电股份公司的目标市场进行了细分、选择和定位。再通过4P组合策略,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制定了市场营销策略,具体包括:技术创新领先策略、产品组合策略、产品品牌策略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再根据佳电股份产品的优势以及劣势制定了适应当前市场的价格策略,包括认知价格定价策略,用于高新技术、高端配套产品定价;差异化产品价格策略,用于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成本倒推的市场定价策略,用于批量大的低价订单,满足公司产能增长需求;统一规范的价格管理策略,加强市场价格管理。采取多元化营销渠道策略,直销和代理销售相结合的渠道模式,点线结合的网络布局,全方位的产品推广方式,推行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产品服务体系,并依托当地的维修厂全面实行“4S”店式的新型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营销服务体系,保持市场资源的持续性。完善并丰富促销策略,加强企业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包括销售员现场推广策略、媒体促销策略、展会促销策略、公共关系促销策略。并为保障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绩效考核机制的保障、团队建设的保障、企业文化的保障。

朱同斌[3](2012)在《传统发电企业产业升级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战略的实施。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资源依赖式推动,产业结构也基本上根据地区资源特点来决定。大型发电集团主要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并以煤电为主支撑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这种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很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二次加工、以提供高效、稳定能源供给为目的的大型发电集团,如何根据国家宏观战略建立企业微观部署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形势下,针对发电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环境压力、国家能源安全、电力行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进行了发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路径的探索及研究。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电力生产领域内发电企业与相关企业和外部环境在转变发展方式及调整结构时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发电企业的经济增长点与增长规律,探讨适应国家总体战略的电源结构与电源分布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电力产业链构成和供应链的研究,分析了发电企业与上下游行业间的纵向组织关系,研究了当前发电企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探讨了发电行业向上下游延伸的可能性;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了煤电的纵向关系,分析了四种典型的煤电生产和交易模式,得出煤电企业应采取合作的方式;通过对电力供应链的研究探寻发电企业的运作管理业务流程以及优化方法,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用于发电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作为一种辅助的评估与决策手段。2)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对未来关键发电能源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现状、发电成本和环境影响几个方面比较了目前我国利用较多的几种可发电能源。并根据以上分析及我国能源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即优先发展洁净煤技术、大力发展水电技术、努力发展核电及新能源发电技术,以此来推进我国可发电能源的可持续发展。3)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电力多元化和电力结构优化的可行办法,在综合考虑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等多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目标规划法,通过假设情景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电源自身情况等多角度对电源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建立电源结构优化和综合评价模型,并经由算例来证实模型的可行性,得到对当前发电企业进行电源结构优化有用的结论和建议。4)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的布局与效益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的概念、几种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发电形式,并基于电力系统产业链和发输配售及用户端层面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这种发电方式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用电方式,产生了新的投资导向。分布式发电由于是分散的、小型的发电形式,所以其布局规划着重在于区域电源规划,建立了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的区域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虽然运行结果并不理想,这是由于选用的数据具有特殊性,同时DG不能上网售电,导致其经济价值没有充分体现。随着国家对分布式发电鼓励性政策的出台,技术和设备的快速更新和取代,成本的降低,分布式发电必然会以更加显着的优势在常规能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它也必将成为发电企业调结构、转变方式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5)通过对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从国家政策、世界煤炭格局、运输状况等几个角度探讨了进口煤炭的可行性,介绍了几个可以进口煤炭的国家,确立了以煤炭期货市场为主体的采购手段,对国际煤炭期货市场进行了介绍并设计了以动力煤为参考的期货合约形式。其次考虑自架输电线路从国外直接购电,对国际电力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个可以进口电力的国家,并给出购电所需的输电服务费用的计算方法。然后考虑了对国外煤炭或电力企业进行投资,介绍了国家政策和两种投资方式,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比较了几种国际化战略方式的优缺点,作者认为:直接进口煤炭是一个缓解资源紧缺的好方法,可以适当进行投资;直接进口电力也可以在边境地区进行试验;投资国外煤炭企业可以作为短期发展战略;投资国外电力企业可以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

巨广宏[4](2011)在《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拱坝承受巨大荷载,经拱坝结构传递最终由建基岩体承担。拱坝荷载首先和直接面对的,是建基岩体表层的卸荷松弛岩体。深入研究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可为松弛岩体工程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减少工程投资,并可丰富、提升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对高拱坝坝基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与运行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依据作者多年参与的黄河拉西瓦水电站高拱坝坝基工程生产、科研与实践,并结合小湾水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等国内高拱坝坝基工程实践,广泛收集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目的一方面系统总结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一方面结合小湾、锦屏一级等坝基开挖已有成果,力图得出高陡峡谷高拱坝建基岩体在开挖卸荷松弛过程中一些具有共性的表象、机制与规律,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有用的借鉴参考。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论文从区域与河谷应力场出发,以坝基开挖岩体卸荷松弛机理、卸荷引起的变形破坏特征、卸荷松弛时间效应、卸荷松弛力学成因类型、坝基开挖后建基岩体松弛测试方法、松弛带划分及岩体质量级别确定与参数选取、固结灌浆对松弛岩体的恢复程度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高拱坝或特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方面首次全面、细致、深入地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2)关于河谷下切应力场模拟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运动及坝址岸坡地形地貌特征与河谷阶地发育特征,对河谷下切分期分段,按与地质历史时期相对应的谷坡形态进行了河谷下切模拟,模拟方法更接近河谷真实演化过程。(3)阐释了开挖卸荷岩体松弛机理并对其进行探讨,将其与岩体内部的微观、细观、宏观等不同级序结构面联系起来,分析建基岩体表层产生变形破坏、并形成一定厚度应力松弛带的结构构造背景。分析了坝基开挖应力释放全过程,认为高拱坝建基面附近岩体原本处于天然岸坡一定初始应力场{σ0,ε0}中,建基岩体在遭遇开挖爆破高强度爆炸应力冲击波之后,经历了爆后卸载(脆性)→卸荷回弹(弹性、塑性)→卸荷松弛(流变)等应力释放的全过程,这一点与模拟实验中应力从零开始加载完全不同。(4)分析了多个水电站工程高拱坝坝基开挖后建基岩体表层发生的变形破坏现象,对其具有普遍性的表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深度建基岩体变形、破坏的张性、剪性及张剪复合型力学模式;总结了坝基开挖岩体卸荷松弛时间效应的阶段性特征及各阶段相应变形模式,并认为变形持续时间随坝基人工边坡开挖高度的增加而出现一定程度延长。(5)基于卸荷松弛主导因素,比较分析了多个高拱坝坝基开挖岩体松弛特征,从力学成因上首次将岩体开挖松弛分为卸荷回弹型、结构松弛型、开挖爆破型、浅表时效型四种类型及不同类型所处部位、形成机制等特点。并详细研究了钻孔爆炸对拉西瓦建基花岗岩影响,建立了钻孔爆破动荷载与建基岩体埋深之间关系式,并按距离建基面不同深度将建基岩体分为破坏区、强卸荷区、弱卸荷区及无影响区。(6)根据宏观判断、数值模拟、爆炸分析、物探测试、工程类比等方法得出的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带厚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7)阐述了坝基开挖建基岩体松弛带概念,系统归纳了坝基开挖松弛带判定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及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划分了拉西瓦坝基岩体松弛带。其中坝基开挖有限元模拟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如随开挖进程,建基岩体某处一点的应力变化不断发生调整的复杂过程等。根据岩体波速分层划分得出的不同松弛分带岩体质量分级及各级岩体力学参数,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可作为今后类似高拱坝工程坝基开挖建基岩体评价的参考和借鉴。(8)坝基岩体灌浆成果表明,浅层固结灌浆可大幅度改善松弛岩体完整性、提高或恢复其原有力学参数,而深部原岩灌浆前后完整性变化很小,类似工程可视岩体地应力条件与完整性,考虑对其是否采取固结灌浆或帷幕灌浆等的工程处理。

杨媛[5](2010)在《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招投标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交易方式,因其公正、公平、公开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人们认识到招投标在改善经济秩序、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建设项目招投标的交易成本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控制建设项目招投标的交易成本以规范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交易成本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结合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特点出发,对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建设项目的交易成本的构成及其特性;接着用成本控制理论中的成本动因分析方法对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制度成本、招标成本、投标成本的成本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体系;最后,就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的控制提出了三个原则—招投标效益最佳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并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从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决策选择三个方面对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实现进行阐述,对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交易成本控制的几个关键点:招投标制度、招投标信用体系的建设、招标信息的发布以及资格审查,分别提出了交易成本控制具体的建议。本文结合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实际对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建设项目参与有关各方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徐高明[6](2008)在《BOT在我国政府环保项目融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自1973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把环保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为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因为环境状况不仅事关我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纵观我国环保历程,我们已经取得令人非常欣慰的成绩,中国环境状况已得到很好的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环保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本文就是希望通过研究,解决中国环保工作中的一个瓶颈--资金短缺问题。按照国际环保工作经验,环保投资资金所占GDP的比重在1-1.5%时环境恶化的趋势才能得到控制,在1.5-2.5%时环境才能开始改善,达到2.5%以上时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基本相协调,环境状况全面改善。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足1.4%。BOT融资模式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国内外闲散资金的融资方式,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到我国的环保项目融资中,必将很好地解决我们的资金短缺问题。本文的研究就是希望在这一领域可以有所贡献。首先,本文对我国目前的环保状况进行了分析。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环保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目前的环保形势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使我国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通过研究及BOT理论知识的介绍,本人认识到解决BOT在我国环保融资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融资创新势在必行。其次,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对环保BOT的操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如果环保项目的BOT运作可以有一个非常规范的操作流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BOT融资的成功率。此外,项目风险贯穿于项目BOT运作的整个过程,因而风险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融资的成功与否。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对环保项目BOT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识别的风险进行了权重分析,不同权重的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其应对策略也是不同的。最后,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国政府环保项目BOT运作的建议。当然因为本人学识及研究的局限,所提出的建议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相信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最终为BOT融资模式在我国环保项目中的成功运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谭旋[7](2008)在《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进行研究:1、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分析招投标交易成本产生根源,明确研究招投标交易成本的根本目的与意义,并建立招投标交易成本体系。从创新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上找到分析解决不良招投标交易成本的方法与研究框架,建立了一个基于最新质量管理哲学的招投标交易成本创新质量成本管理体系。2、针对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投标各方交易成本的构成,进行了系统质量成本动因分析,分析和阐述了工程招投标制度成本各组成内容的产生原因、成本特性与质量改进要素。3、运用问卷调查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分别对招标过程中的主要参与方:政府主管部门、招标人、投标人在招标过程中所支付的交易成本与收益进行针对目前我国工程招投标现状的交易成本与质量经济效益分析。4、通过实证性调查问卷,试图找出目前我国工程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招标及工程目标绩效的成本因子,采用交叉表检验、方差检验证实项目与调研对象背景差异以及问卷来源差异对研究内容影响是否显着。并提出建立改进的新型招标方式,基于新型招投标形式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建立招投标交易成本评价体系,并进行实例验证。5、针对基于目前我国工程招投标现状和基于新型招投标方式的交易成本评价分析之间的不同,就如何对工程招投标的交易成本进行质量改进,提高招投标效率,从政策、制度、操作程序及市场环境方面提出建议。给出招投标制度成本质量改进与招投标过程的几个关键质量控制点建议,并建立招投标交易成本质量管理系统框架性方案。

二、中国拟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拟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管廊燃气舱预混爆炸超压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综述
        1.3.1 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3.2 预混可燃气体爆炸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综合管廊内燃气爆炸的理论基础
    2.1 爆炸冲击波
    2.2 燃气爆炸特点
    2.3 燃气爆炸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2.4 燃气爆炸基本概念与理论
        2.4.1 热爆炸理论
        2.4.2 链式反应理论
        2.4.3 缓燃、爆燃与爆轰
        2.4.4 火焰传播速度与燃烧速度
        2.4.5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相关爆炸参数
        2.4.6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2.5 有限空间预混可燃气体火焰传播影响因素
    2.6 障碍物诱导作用下的有限空间气体火焰加速传播机制
    2.7 本章小结
3 综合管廊燃气舱爆炸超压实验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综合管廊燃气舱爆炸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4.1 CFD方法介绍
    4.2 物理模型
    4.3 数学模型
        4.3.1 流体基本方程
        4.3.2 湍流模型
        4.3.3 组分运输方程
        4.3.4 燃烧模型
    4.4 数值求解方法
        4.4.1 设置求解器
        4.4.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的设置
        4.4.3 点火初始条件及监控点设置
    4.5 模拟结果的验证与对比
        4.5.1 二维、三维数值模型网格对比
        4.5.2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检验
        4.5.3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燃气预混、点火条件对爆炸超压的影响
    5.1 预混浓度对综合管廊爆炸超压超温的影响
        5.1.1 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征分析
        5.1.2 预混浓度对壁面压力及温度的影响
    5.2 点火位置对综合管廊爆炸超压超温的影响
        5.2.1 点火位置对壁面压力及温度的影响
        5.2.2“双波峰”结构工况分析
        5.2.3 最不利超压工况分析
    5.3 危险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燃气舱结构形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
    6.1 管线布置形式对壁面超压及超温的影响
        6.1.1 系统形式概述
        6.1.2 管线布置形式对壁面超压及超温的影响分析
    6.2 燃气舱长度对爆炸超压的影响
        6.2.1 系统形式概述
        6.2.2 燃气舱长度对壁面超压影响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市场营销困局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困局分析
    2.1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简介
    2.2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营销现状
    2.3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营销业务的困局分析
第3章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微观环境分析
    3.3 SWOT 分析
第4章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及保障措施
    4.1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策略
    4.2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
    4.3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传统发电企业产业升级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传统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1.2.2 传统发电企业产业组织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与产业关联理论
        2.1.1 产业链的基本概念
        2.1.2 产业关联分析
    2.2 产业组织理论
        2.2.1 市场结构
        2.2.2 市场行为
        2.2.3 市场绩效
    2.3 交易成本理论
    2.4 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第3章 电力生产产业链与供应链分析
    3.1 电力产业链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
        3.1.1 电力产业链的定义与构成
        3.1.2 国民经济与电力需求的影响关系分析
    3.2 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3.2.1 发电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3.2.2 发电行业市场绩效研究
        3.2.3 发电行业的生产效率、规模经济和技术变化的研究
    3.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煤电纵向关系研究
        3.3.1 煤电企业交易方式研究
        3.3.2 煤电交易的契约分析
    3.4 节能减排背景下发电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3.4.1 应对环境变化的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3.4.2 火电废弃物与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
    3.5 电力供应链运行管理研究
        3.5.1 电力供应链的构成与管理模式
        3.5.2 发电企业的生命周期资源综合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发电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
    4.1 电力技术经济基本概念与评价原则
        4.1.1 电力技术经济概念
        4.1.2 电力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原则
    4.2 不可再生能源发电
        4.2.1 煤炭发电
        4.2.2 石油天然气发电
        4.2.3 核能发电
    4.3 可再生能源发电
        4.3.1 风能发电
        4.3.2 太阳能发电
        4.3.3 水能发电
        4.3.4 生物质能发电
        4.3.5 地热能发电
    4.4 未来关键发电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
        4.4.1 电力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
        4.4.2 主要能源品种的技术现状
        4.4.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4.5 相关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源多元化与电源结构优化
    5.1 电源结构分析
        5.1.1 中外电源结构对比及差异研究
        5.1.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1.3 电源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2 电源结构优化
        5.2.1 电源结构优化理论基础与模型
        5.2.2 基于目标规划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5.2.3 计算结果与排放情景
    5.3 电源结构综合评价
        5.3.1 基于模糊识别的电源结构综合评价
        5.3.2 电源结构评价的指标体系
        5.3.3 算例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布式发电的布局与效益分析
    6.1 分布式发电概述
        6.1.1 分布式发电的概念
        6.1.2 分布式发电类型
        6.1.3 国内外分布式发电现状及应用前景
        6.1.4 我国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意义
    6.2 分布式发电(DG)对电力系统影响分析
        6.2.1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影响
        6.2.2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技术层面的影响
        6.2.3 分布式发电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6.3 分布式发电的布局规划
        6.3.1 含分布式电源的区域能源规划
        6.3.2 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的区域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
        6.3.3 算例分析
    6.4 分布式发电的效益分析
        6.4.1 可再生能源效益
        6.4.2 冷热电三联供效益
        6.4.3 分布式发电的系统效益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资源采购与电力购买
    7.1 资源购买
        7.1.1 国内外煤炭资源环境简述
        7.1.2 煤炭进口可行性分析
        7.1.3 煤炭期货市场简介
        7.1.4 煤炭期货交易合同设计
    7.2 电力购买
        7.2.1 国际电力贸易现状
        7.2.2 电力进口可行性分析
        7.2.3 输电成本计算
    7.3 合资与并购
        7.3.1 中国对外投资政策
        7.3.2 国际合资经营企业
        7.3.3 跨国并购
        7.3.4 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7.4 投资方式比较分析
        7.4.1 短期合同
        7.4.2 中长期合同与纵向一体化
        7.4.3 横向一体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政策建议
    8.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4)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拱坝建设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
    2.1 工程概况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新构造运动与河谷形成演化
    2.3 坝址区地质环境
        2.3.1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2.3.2 天然岸坡岩体卸荷特征
第3章 地应力场特征研究
    3.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3.1.1 区域应力场
        3.1.2 区域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3.2 坝址区高地应力现象
    3.3 坝址区地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3.3.1 地应力实测成果
        3.3.2 地应力量值及其分布特征
        3.3.3 地应力方向及其分布特征
        3.3.4 坝址区地应力场状态
    3.4 坝址区河谷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3.4.1 计算模型及参数
        3.4.2 河谷应力场演化特征
        3.4.3 现代河谷应力场及其基本特征
第4章 拱坝坝基开挖揭露工程地质条件
    4.1 拉西瓦坝基开挖特点
    4.2 拉西瓦坝基开挖前可利用岩体选择
        4.2.1 高拱坝坝基可利用岩体选择及其量化指标
        4.2.2 高拱坝坝基可利用岩体嵌深选择
    4.3 拉西瓦高拱坝坝基开挖揭露地质条件
        4.3.1 左岸坝肩
        4.3.2 右岸坝肩
        4.3.3 河床坝基
    4.4 开挖前后工程地质条件对比
第5章 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机理研究
    5.1 高拱坝荷载作用特点及其对抗力体要求
    5.2 开挖卸荷岩体松弛机理及其探讨
        5.2.1 岸坡初始应力场与开挖卸荷应力场的二次调整
        5.2.2 开挖卸荷力学机制分析
        5.2.3 开挖卸荷变形破坏的微细观物质基础
    5.3 开挖卸荷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5.3.1 国内高拱坝坝基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5.3.2 拉西瓦高拱坝坝基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5.3.3 小结
    5.4 卸荷松弛时间效应研究
        5.4.1 国内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时间效应
        5.4.2 拉西瓦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时间效应研究
        5.4.3 小结
    5.5 开挖松弛成因类型研究
        5.5.1 卸荷回弹型
        5.5.2 结构松弛型
        5.5.3 开挖爆破型
        5.5.4 浅表时效型
        5.5.5 小结
第6章 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分带研究
    6.1 松弛带判定的几种方法
        6.1.1 地质宏观判定
        6.1.2 物探测试方法
        6.1.3 室内岩石试验及现场岩体试验
        6.1.4 坝基岩体监测
        6.1.5 数值模拟法
    6.2 拉西瓦高拱坝建基岩体松弛分带研究
        6.2.1 拉西瓦高拱坝坝基松弛带测试方法
        6.2.2 建基岩体检测分析
        6.2.3 建基岩体松弛带确定
        6.2.4 松弛带厚度特征
        6.2.5 松弛程度
    6.3 建基岩体质量递变研究
        6.3.1 分级指标与方法
        6.3.2 建基岩体质量分级
    6.4 建基岩体力学参数
第7章 松弛岩体灌浆效果分析
    7.1 灌浆效果简要分析
    7.2 灌后松弛岩体恢复程度
    7.3 灌后其它检查
        7.3.1 钻孔录像
        7.3.2 孔内变模
    7.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生产项目

(5)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有关交易成本方面
        1.2.2 有关招投标方面
        1.2.3 有关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方面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理论分析
    2.1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1.1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2.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六大基本假设
        2.1.3 成本控制理论
    2.2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
        2.2.1 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特点
        2.2.2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的定义
        2.2.3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构成及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分析
    3.1 制度成本产生动因分析
        3.1.1 招投标制度设计成本
        3.1.2 招投标监督成本
        3.1.3 招投标寻租成本
        3.1.4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建立与运行成本
        3.1.5 现行招投标制度下的时间成本
        3.1.6 现行招投标制度下的信用成本
    3.2 招标成本产生动因分析
        3.2.1 招标信息的发布成本
        3.2.2 招标文件的编制成本
        3.2.3 招标人的招标组织成本
        3.2.4 招投标代理机构的服务成本
        3.2.5 招标人了解投标人需要支付的成本
    3.3 投标成本产生动因分析
        3.3.1 投标文件的编制成本
        3.3.2 投标人的投标过程成本
        3.3.3 投标人了解招标人需要支付的成本
        3.3.4 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机会成本
    3.4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实现
    4.1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原则
    4.2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实现途径
        4.2.1 激励机制
        4.2.2 监督机制
        4.2.3 决策选择
    4.3 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相关建议
        4.3.1 招投标制度
        4.3.2 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
        4.3.3 招标信息发布
        4.3.4 资格审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BOT在我国政府环保项目融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引入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环保项目融资现状分析
    2.1 我国环保现状分析
        2.1.1 取得的环保成绩
        2.1.2 面临的严峻形势
    2.2 目前我国环保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
        2.2.1 国家财政资金
        2.2.2 商业银行贷款
        2.2.3 债券融资方式
        2.2.4 其他融资方式
第三章 我国环保项目BOT 融资模式分析
    3.1 BOT 理论概述
        3.1.1 BOT 融资模式的定义
        3.1.2 BOT 融资模式的基本形式
        3.1.3 BOT 融资模式的操作原理
    3.2 我国环保项目采用BOT 模式的成功因素分析
        3.2.1 环保项目BOT 融资赢利分析
        3.2.2 环保项目BOT 融资特点分析
        3.2.3 环保项目BOT 融资成功因素
第四章 环保项目BOT 融资实证研究
    4.1 项目简介
    4.2 组建项目公司
        4.2.1 出资方式及出资比例
        4.2.2 出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2.3 政府特许权协议的签订
        4.2.4 项目融资
    4.3 项目建设
        4.3.1 项目承包商的选择
        4.3.2 项目质量控制与保证
        4.3.3 项目验收
    4.4 项目运营
        4.4.1 运营原则与管理机制
        4.4.2 原料供应保证
        4.4.3 产品销售及利润分配
    4.5 项目移交
        4.5.1 项目移交范围与依据
        4.5.2 项目移交要求
    4.6 项目总结
        4.6.1 污水处理项目BOT 融资存在的问题
        4.6.2 肖家河项目的成功经验总结
第五章 环保项目BOT 融资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5.1 风险识别
        5.1.1 项目风险的定义
        5.1.2 项目风险的识别方法
        5.1.3 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项目风险识别
    5.2 风险分析
        5.2.1 层次分析法(AHP)
        5.2.2 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BOT 项目风险AHP 分析
    5.3 风险应对
        5.3.1 BOT 风险应对措施
        5.3.2 肖家河污水处理项目应对措施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环保项目BOT 融资的建议
    6.1 BOT 融资的经验教训
        6.1.1 成功经验
        6.1.2 失败教训
    6.2 完善环保项目BOT 融资的建议
        6.2.1 尽快完善环保项目BOT 法律、法规
        6.2.2 正确发挥政府在环保BOT 融资中的作用
        6.2.3 大力培养环保BOT 项目的专业人才
        6.2.4 提高项目公司自身的能力
    6.3 研究总结及研究展望
        6.3.1 研究创新
        6.3.2 研究局限
        6.3.3 研究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7)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招投标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国内近期研究现状
        1.2.3 工程招投标领域研究小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方案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体系与质量改进框架
    2.1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招投标交易成本体系
        2.1.1 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的定义
        2.1.2 交易成本理论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
        2.1.3 定义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困难
        2.1.4 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形成因素分析
        2.1.5 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定义与体系
    2.2 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方法
        2.2.1 质量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内涵关联性
        2.2.2 招投标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总路
        2.2.3 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招投标制度成本产生动因分析
    3.1 招投标制度需求成本动因分析
        3.1.1 招投标制度剩余成本
        3.1.2 招投标制度缺失成本
    3.2 招投标制度成本立法动因分析
        3.2.1 立法成本
        3.2.2 制度冲突成本
    3.3 招投标制度运行成本
        3.3.1 工程招投标监督成本
        3.3.2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运行成本
    3.4 工程招投标制度寻租成本
        3.4.1 工程招投标寻租成本表现形式及预计
        3.4.2 招投标寻租成本动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招投标过程成本的质量改进要素分析
    4.1 工程招投标规程
        4.1.1 招标规程
        4.1.2 投标规程
        4.1.3 定标规程
    4.2 招标信息发布成本
    4.3 工程招投标代理机构服务成本
        4.3.1 招标代理机构服务内容
        4.3.2 代理机构服务成本分析
    4.4 招标人的招标组织成本
        4.4.1 投标人资格审查成本
        4.4.2 废标管理成本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招投标交易成本质量经济效益分析
    5.1 招投标制度成本质量经济效益分析
    5.2 招标人的招标成本质量经济效益分析
    5.3 投标人的投标成本质量经济效益分析
        5.3.1 投标人投标成本调研分析
        5.3.2 投标成本占标的额比例关系分析
        5.3.3 分析方法的引入
        5.3.4 中标率影响因素关联度计算
        5.3.5 投标成本-质量效益数量关系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伙伴合作模式的招投标交易成本评价体系
    6.1 伙伴合作模式招投标的概念
    6.2 影响伙伴合作模式招投标的成本因子
        6.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2 伙伴合作模式招投标的成本-绩效的判定
        6.2.3 影响伙伴合作招投标成本绩效的因素
    6.3 统计分析过程
        6.3.1 方差检验
        6.3.2 交叉表
        6.3.3 因子分析
        6.3.4 判别分析
    6.4 统计分析结果
        6.4.1 招投标绩效分类情况
        6.4.2 成功影响要素差异
        6.4.3 项目与调研对象背景差异
        6.4.4 问卷来源的校验
    6.5 伙伴合作模式的招投标交易成本评价体系
        6.5.1 DEA方法的应用
        6.5.2 伙伴合作模式招标成本评价体系实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质量改进方案
    7.1 国外招投标制度立法方面的借鉴
        7.1.1 注重立法,实行法制化管理
        7.1.2 加强监管,及时解决合同纠纷
        7.1.3 责权明确避免制度冲突
        7.1.4、成立专门机构,推行职业化管理
    7.2 招投标过程的几个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改进建议
        7.2.1 招标信息发布
        7.2.2 招标文件编制
        7.2.3 资格审查
        7.2.4 评标过程
    7.3 招投标交易成本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中国拟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管廊燃气舱预混爆炸超压影响因素研究[D]. 谢尚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哈电集团佳电股份公司市场营销困局分析及对策研究[D]. 刘洪文. 吉林大学, 2015(08)
  • [3]传统发电企业产业升级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研究[D]. 朱同斌. 武汉大学, 2012(12)
  • [4]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 巨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5]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研究[D]. 杨媛. 中南大学, 2010(02)
  • [6]BOT在我国政府环保项目融资中的应用研究[D]. 徐高明. 江南大学, 2008(03)
  • [7]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研究[D]. 谭旋. 同济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中国在建电力项目信息(2004-0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