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制度看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

从新制度看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从新制度学观点论私营经济发展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孙贵林[1](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傅辰晨[2](2020)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对计划经济并不陌生。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制度。但是,中国与计划经济的渊源并不始于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讨论计划经济的热潮,讨论热潮迅速发展成当时的思想主潮。计划经济思潮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因此,计划经济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计划经济思潮出现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晚清以降,中国逐渐失去独立的主权,在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下,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希望找到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1928年,苏联宣布实行计划经济,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9年,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迅速引燃,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无法再墨守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陈规,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这些现象似乎都昭示着国家强制力在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就是在这样地批判市场经济、推崇国家干预政策的氛围中产生。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九·一八”事变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必须通过加速实现工业化来强盛国力和抵御外侮成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乃至政客的共识。当时的中国广积贫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应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来达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实现工业化的目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这在当时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时人所论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不确定的词,它可以指代苏联的五年制计划经济,也可以指代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还可以指代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在这种模糊认识的影响下,知识界围绕计划经济的本质和适用的社会体制各抒已见,产生了丰富的、政治倾向差异明显的讨论内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知识界思考与解读计划经济产生了直接、明显的影响。与欧美等国经济不断衰退形成鲜明对比,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显得“一枝独秀”。中国知识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讨论到模式讨论的过程。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后,中国知识界肯定了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并逐渐开始关注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敌对和包围中,为抵御外侮,苏联始终把国防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知识界注意到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认同与肯定热潮中,知识界也曾出现过一些微弱的声音对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进行批判。当今,我们已经了解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完美,甚至存在严重问题。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能认识到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问题,提出带有批判色彩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证实了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弊端做出的分析。为应对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台经济干预政策,西方国家逐步从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过渡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清晰地体现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中。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被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解读为“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即计划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施方式。当然,也有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无法兼容。无论时人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该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经济干预政策的关注与讨论都反映出大危机背景下政府对经济作用力的加强。随着对计划经济认识的深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讨论中国应如何借鉴或利用计划经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界普遍认为,中国不具备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应该借鉴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但是,受政治、经济环境限制,中国又无法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应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方式。这不仅是知识界达成的共识,更是主要政党认可的救国方案。国民党方面,其机关报曾撰文赞扬苏联的计划经济,蒋介石也曾直接主张效仿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人都曾提出过计划经济构想,并在边区进行了相关的经济实践。对计划经济寄予厚望的中国知识界涌现出多个计划经济流派,本文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意义的计划经济流派,即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和“法西斯蒂”计划经济流派。受不同政治倾向、指导思想的影响,这些流派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主张,虽然各流派的思想、主张难以摆脱认识的局限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国知识界紧紧抓住计划经济这根“救命稻草”,积极论证其实施的经济基础,适用的所有制形式,体现出对本国经济发展前途的关注。政治经济体制会随着政权地推翻与建立发生重大变化,也许会得以延续,也许会被颠覆,思想的发展却具有延续性和韧性,难以被完全割裂。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转轨,不是建立在毫无根基的沙丘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前,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思潮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将实施计划经济、发展国营事业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计划经济思潮的出现,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扫平了舆论障碍,建立了意识形态保障。在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下进行的相关经济实践,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转轨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王建军[3](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按照自己的政治理念,迅速建立了在全国的治理体系,从而巩固了胜利成果,一扫旧社会痼疾,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秩序。党根据面临的形势,明确国家治理的基本思想,通过党和政府付诸实践,取得治理成效,形成了一套包括国家治理机构、制度、体制、经验等在内,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本文的绪论及六章内容便是按照这一框架展开。绪论,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基本概念与选题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主要研究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向,研究方法、研究的思路、论文创新与难点等。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治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国家治理理论,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目标,明确了消灭剥削和改变落后状态的经济纲领和政策,明确了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党在各地建立根据地后,建立政权、实行土改,动员人民群众,改变社会面貌,产生巨大的成效,形成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治理体系。主要围绕党的政权思想和基本主张,迅速组建中央政权,并逐步完善地方政权,通过军事管制委员会、大行政区制、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设置各级人民政权机关,同时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政治治理形成了党领导国家工作的制度,并初步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治理体系。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形势,中共中央丰富和发展党的经济思想,建立新经济体制和新经济秩序,并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通过农村合作化运动、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治理体系。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领域的形势和现实,中共各级党组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形成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治理体系。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领域的形势,中共各级党组织,开展社会问题治理、重构社会阶层、重建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重塑社会风气和社会风尚,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形成了集体主义与崇尚英模的社会新风,形成了新的社会治理体制。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成效和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成效,主要包括迅速肃清匪乱,医治战争创伤,平抑物价、统一财经,荡涤了鸦片烟毒、赌博、娼妓等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在全社会弘扬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安定了社会秩序,并继续推进完成了全国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党又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新中国又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整个国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蒸蒸日上的生机和活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经验,主要是发挥战略规划优势,保证国家大政方针的长期稳定性;发挥组织优势以支撑大型国家的重塑和转型;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全面性;有效统筹有限资源以保证集中力量干大事,保证整体快速发展;统一社会共同理想,形成社会凝聚力,实现国家有效治理;有效整合与协调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以保持社会稳定。

郭裕湘[4](2018)在《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及其学术竞争力的提升对推动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被认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作为西部地方高校在学术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优势能力,在支撑西部地区实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国防创新、区域创新、文化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现实是,西部地方高校发展速度和学术水平都难以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责任,因而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及其学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就成为一个理论和现实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试图在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和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和概括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要素系统,在辨析和借鉴新结构经济学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从起点、路径、关键点、外部引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理论价值;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起点——要素禀赋结构,发展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战略,关键环节——学术自生能力获得,以及外部引擎——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构建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并运用案例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在“EASV-MG”框架下对案例高校——广西H学院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在总结案例高校渐进式发展路径经验的同时,也从理论上厘清了比较优势发展路径与特色化发展路径的异同。论文深入探讨了案例高校遵循基于比较优势发展学术竞争力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角度提出了发展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学术生产活动的特点,从资源、成果、过程三个层面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系统进行了诠释。从资源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学者、学术物力、学术财力有机结合的综合优势能力;从成果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表现为学术发现、综合、传播和应用知识的综合优势能力;从过程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技术创新、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等要素协同作用所体现出的综合优势能力。以上三个层面的十个要素构成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子系统。而西部地方高校所拥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特殊要素则构成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子系统。基于此,本文提出,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是西部地方高校学者获取和利用学术设施、资金、设备,以及西部地区特有学术资源等,在技术创新、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的影响下,以学科为基本单元,在发展知识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集学术发现竞争力、学术综合竞争力、学术传播竞争力和学术应用竞争力为一体的综合优势能力。本文尝试运用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研究的视角,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发展的理论困惑和现实困境进行解析。新结构经济学是建立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成败经验总结基础上的一门发展经济学理论,它也可作为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同样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在“先决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提升学术竞争力,提供一条可供选择借鉴的新路径。该视角的独特之处在于:与过往的趋同模仿的发展模式相比,该理论视角更重视内在要素禀赋在提升学术竞争力过程中的作用;与当前的特色化发展理论视角相比,它在研究起点、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根本差别。而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来说,这一来源于欠发达经验总结的新研究视角显然对其学术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运用该视角研究欠发达高校学术发展的研究非常少,研究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专题研究基本没有。因而,将该理论视角应用于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和发展,是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尝试。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本文借鉴了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核心概念思想,以“要素禀赋结构(E)—比较优势(A)—发展战略(S)—学术自生能力(V)”为内生路径,以有效市场(M)和有为政府(G)为外引两翼,构建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通过广西H学院的案例分析发现,“EASV—MG”框架,它既是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一个新理论框架,也是引导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一条新实践路径。在实践中,“EASV—MG”框架不仅为西部地方高校提供了一条遵循基于自身学术生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学术竞争力的合理路径,还为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学术竞争力指明了一条“欠发达”追赶“发达”高校的渐进式“结构变迁”路径。这条渐进式的“结构变迁”路径,既包含因学校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带来的比较优势结构及其比较优势战略、学科专业结构的升级和变化,还伴随有政府制度结构的变化。在循序渐进的“结构变迁”中,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的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可实现向发达高校的渐进式追赶和提升。从广西H学院的案例出发,运用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理论分析了目前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政府作用过度、市场作用不足,以及西部地方高校学术自主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是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过程中政府、市场和西部地方高校三个主体间关系的不和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府权力过大,而政府权力过大则是政府计划思维惯性制约、有效学术市场机制缺失,以及高校学术竞争意识不足等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西部地方高校要摆脱学术竞争力的落后状况,一方面需要遵循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学术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学术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因势利导学校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完善软硬基础设施、解决外部性问题等作用。就我国当前转型发展时期而言,政府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合理定位角色因势利导学校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有效学术市场机制、改革高校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等,以帮助西部地方高校更快更好地提升和发展学术竞争力。

徐湘明[5](2017)在《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民主价值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类美好的梦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民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和实践条件进行创造和选择。相对于传统的民主形式而言,协商民主具有独特的功能,是一种新的民主形式。我国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经过扬弃之后,可以成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他山之石。我国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认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的形式,同时要求协商民主应该全方位、多层次扩展。我国的人民政协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长期的历史实践经验。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来看,它的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经典着作中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理论。协商政治的有关形式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前身。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协商政治的历史实践从清末预备立宪就开始了,历经了 100多年;期间既有清政府挽救危亡的预备立宪协商机制、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协商机制、抗日救亡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协商机制、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建国命运的重庆谈判时期的协商机制、解放战争争取建立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协商机制,也有新中国建立之初和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政协的协商机制。百年的协商政治以及六十多年的人民政协的历史实践,给了中国人深刻的启示,它向世人宣示:民主梦想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和一贯追求;协商政治和人民政协在中国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具有很高的威信:它也展现了作为协商民主重要组织的人民政协自身的诸多特色。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情形下,将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必要的,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以及公民个人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功能。在政治方面,它有利于提升政治合法性、监督公共权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决策执行的效果、解决政治冲突与缓和政治矛盾、改善政府形象与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是人民政协改革与完善的新视角。在社会方面,它有利于吸纳社会的多元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与推动有序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与净化社会风气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公民个人方面,它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增进公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增进公民个人的理性,培育现代意义的公民。将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可行的。我国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传统的“和合”与“和谐”的文化理念、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其提供了外在条件。人民政协自身的主体范围的广泛性与地位的平等性、协商机构与组织的完备性、协商机制的程序化与制度化以及协商结论的权威性与有效性等特色为其提供了特有条件。人民政协依照宪法与政协章程以及相关的规范,积极展开各种活动,进行有效运行。人民政协拥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为了人民政协积极履行三大职能、很好的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人民政协的主体性结构与会议、活动制度得到了必要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个重要的组织机构,结合当前变化发展了的、有利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政协自身的各项条件,积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应当对人民政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发展。改革涉及到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功能定位以及有关人民政协的组织、活动和法制化等各方面。

眭文娟[6](2015)在《转型期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机制及绩效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凸显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作为社会责任的最高表现形式,慈善捐赠远非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但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成为近年研究的焦点,而有关转型期私营企业的慈善捐赠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尚待挖掘的阶段。那么,“理性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私营企业为什么会慷慨解囊?这一行为能否为私营企业带来绩效的提升?”围绕这两个研究问题,本论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依托提出了“环境-行为-绩效”的整体分析框架,并结合战略视角和制度视角深入挖掘了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机制及绩效机理,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私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基于2012年第十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本论文对相关假设进行了规范严谨的实证检验,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第一、私营企业的慈善捐赠具有情境依赖性,受到转型期制度环境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产物,私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毫不例外地受到了制度变迁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其中,地方政府是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主导方;随着非市场治理成为当前转型经济的重要特征,行业组织在推动私营企业慈善捐赠上发挥着突出的作用;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并日渐具备自主性。因而,转型期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参与慈善捐赠成为私营企业积极处理与制度、市场环境关系的重要方式。第二、中国转型情境下私营企业的慈善捐赠受到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及二者互动的影响作用。首先,慈善捐赠被私营企业视为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宏观环境中制度管制的完善性、组织场域内的社会规范和共同价值、同行企业间的模仿示范性压力都是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重要推动力;其次,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也能促进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企业主的价值取向、组织面临的市场竞争、以及对环境外部性的投机性保险对私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制度完善性和行业关系对效率机制发挥作用分别起到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组织战略选择的制度情境对企业行为的异质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第三、转型期慈善捐赠对私营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的慈善捐赠与组织的盈利水平、企业成长均呈现显着的正向相关,并且这一正向关系受到组织特征、政治资源以及市场环境等情境特征的调节作用。此外,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在组织不同成长阶段有明显差异,即对分别处于创业、成长和成熟期的不同企业而言,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着差异,组织特征、资源以及市场环境的调节机制也存在着显着差异。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检验了中国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机制和绩效机理,为理解转型经济下私营企业捐赠这一焦点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释,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论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和私营企业发展的纵向数据清晰地界定了研究情境,深入探讨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态演进过程。相较以往研究,本研究有关情境的总结和细化丰富、补充了私营企业研究、慈善捐赠及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并基于具体情境得到更为丰富、更具针对性的结论。第二、聚焦“环境-行为-绩效”整体研究框架,通过整合制度和战略视角构建了内在关联的慈善捐赠研究思路。以环境与组织的互动为切入点,本论文对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机制及其绩效机理做了较为详实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在目前这两项研究尚处于相对分离和散乱的状态下,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不仅弥补了已有研究忽视前端变量的缺陷,并对系统性地探寻两者的契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从情境的差异性和互动性出发,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本文系统地识别和探讨了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以及二者互动对慈善捐赠的驱动作用。结合全国私营企业大样本调查数据,本研究展现了组织战略选择的制度情境对企业捐赠行为异质性的影响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揭示“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黑箱”的目的,为完善和探讨转型经济情境下行为与环境的匹配提供重要依据。第四、以环境行为的匹配为突破口,本文基于转型经济的情境特点挖掘出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和边界条件,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托,识别和凸显了这一机理在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差异。本研究超越了对“行为-绩效”作用关系的讨论,为从战略层面探讨组织捐赠与环境资源的匹配效应奠定了微观知识基础。此外,本研究也为政府引导和规范私营企业的捐赠行为、改善企业和社会关系、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等提供了有利的实践建议:(1)加强制度环境的完善性和规范性,推动私营企业慈善捐赠战略水平的提升;(2)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角色,构建良好的支持性和引导性措施,重视并强化营造企业与社会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3)引入企业慈善信息披露体系,发挥新闻媒介和第三方组织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缪昌武[7](201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私营经济政策研究 ——以1949-1952年南通地区为实证》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和基本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1949—1952年南通地区的实证研究,梳理和分析党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与限制和引导政策,以及由此决定的处理公私关系的政策、措施,考察政策的微观执行效果,并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对于党和政府现阶段私营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论文分成绪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绪言部分主要是介绍课题的选题情况、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表述以及课题的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限度。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通私营经济概况。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梳理了近代南通地区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发展情况,并经此为逻辑起点,从解放初经济、社会结构和国民经济现状,论述恢复、发展私营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宏观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通私营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公有制经济的形成与壮大的概貌,从总体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通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迁与私营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扶持和利用——对私营经济作用的认识及政策。本章从认识与政策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采取扶持和利用措施所体现出的对私营经济地位、作用的认识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南通地区对私营工商业扶持和利用政策及实施情况,从微观层面评述扶持和利用政策对于南通社会秩序重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意义,并进而探讨了党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政策的借鉴意义。本章基本观点:党对私营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基于对私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对私营经济的扶持和利用政策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新生人民政权的首要任务,党和政府通过鼓励、扶持私营工商业复工、复业,恢复生产经营,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在经济恢复中的积极作用。南通作为苏北行署下辖的地级城市,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私营经济的扶持和利用,主要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具体贯彻、执行华东局、苏北行署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根据地区的特点和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段,南通在具体策略上有所不同。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切合了南通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促进了私营经济的恢复、发展,在南通国民经济的恢复、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基层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限制和引导——对私营经济性质的认识及政策。本章从对私营经济性质的认识及相关政策入手,探讨限制和引导之间的关系,并以南通的实践为例,论述党和政府在政策的实践层面上,如何把握限制和引导关系问题,从具体、微观层面分析南通地区对私营经济限制和引导政策的措施、策略,探讨其借鉴意义及其当代价值。本章的基本观点:私营经济本身的性质,使中国共产党在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的同时,又确立限制和引导的方针。在对私营经济的性质问题上,党的认识基本是一致和连贯的,在对私营经济的限制和引导方面,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针对地制定和贯彻不同的方针、策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扶持私营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时,通过价格、税收、劳动、利润分配的相关政策,控制其剥削程度,借助于控制原料、货源、市场的优势和严厉规范的工商管理制度,限制其消极作用。南通市在华东局和苏北行署的领导下,通过制定、落实价格、税收、劳动、利润分配等方面的相关措施,以及借助于政府在原料、货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在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的轨道内运行。在具体的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上,南通市根据城市私营经济状况,确立了“既团结、又斗争”,既“执行限制他而又不限制得过死”的方针,其相关政策、措施既符合中央政府、华东局和苏北行署的基本精神,又体现地方特色。限制和引导政策与扶持和利用政策相互配套、相互补充,为南通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障,为南通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同时,也在南通私营经济的发展格局、行业分布、经营模式和私营工商业者思想改造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合作和分工——对公私关系的认识及政策。本章首先从中国共产党对公私关系的认识入手,探讨党在处理公私关系基本原则,从南通地区的实践入手,分析基层社会在处理公私关系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以南通为实例,从“合作和分工”的角度,探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制下,公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关系的处理原则。本章基本观点:党对公有、私营经济关系的处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并最终形成“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私营经济的扶持和利用、限制和引导政策,主要是通过对公私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党处理公有、私营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实践经验,是党在过渡时期确立对私人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针的前提和基础,党处理公私关系中所运用的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形式,既是当时利用、限制私营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私营经济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途径。在处理公有、私营经济的关系上,南通市在执行苏北行政公署的相关政策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公、私关系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措施。从总体情况而言,这些策略、措施基本切合南通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符合党和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方针。尽管在微观层面上,南通公私关系的处理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是仅就通过公私关系的处理来贯彻、落实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而言,南通的策略、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即利用公私关系的调整,实现了对私营经济的扶持和利用与限制和引导。结语主要总结上述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通恢复、发展私营经济实践,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在具体微观层面上,对现阶段私营经济的规范、管理以及公私关系处理,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的政策,是由私营经济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必须坚持对私营经济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利用;对私营经济限制和引导的政策,是私营经济的雇佣劳动、唯利是图的性质与新中国社会性质、发展方向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在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导;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公私关系的处理是影响并决定党的私营经济政策能否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私营经济进行扶持和利用与限制和引导的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当前党的私营经济政策重要的理论先导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复杂性,对当前党和政府处理私营经济问题,具有政策上的启示意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材料运用的创新,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政策文件和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型城市的史料作为依据,本文使用南通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结合党的政策文件,许多档案材料在学界都属首次使用,在材料的运用上做到了创新;二是研究角度的创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宏观研究成果可谓十分丰富,但是在微观研究领域,尤其是针对南通这样的中、小城市,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微观执行效果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南通地区作为实证,从微观角度来探讨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提炼其借鉴意义,在研究视角上实现了创新;三是观点的创新,本文将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分成地位和性质两个部分,并由此把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扶持和利用与限制和引导两个层面分开论述、重新梳理,将公、私关系的处理,作为政策贯彻、实施的手段、方式来考察,这种研究角度所形成的结论,可以为现阶段私营经济政策提供更为具体的借鉴。

吴礼宁[8](2010)在《租税国家的立宪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宪主义也即宪政,与其说是一种社会理想,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政治生活,是一种协调人与国家关系的法律哲学和政治活动。它要求在政府与公民的相互关系中,政府权力受到宪法、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约束,以保障人权价值的实现。在宪政秩序更新的各个环节当中,财政体制的变革无疑处于枢纽的位置。可以说,国家在经济形态上均是财政国家。租税国家概念,是财政国家的重要模式,它首先是宪政国家、法治国家。单单从财政的角度而言,租税国家就是在财政收支的全过程,贯穿了法治、民主精神的财政国家模式,并且这里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而非异化、虚假或被操控的民主。既然租税国家是财政领域之宪政国家,宪政国家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一般会在租税国家得到贯彻和遵循。并且也只有贯彻了宪政国家基本精神的财政体制,才符合租税国家的实质。大体来说,租税国家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纳税人权利保障、财政权有限以及民生福利等原则。其中,财政民主原则是前提,而纳税人权利保障原则是核心,也是最基本的价值追求。租税国家运行的物质基础首赖税收,有时政府也会通过发行货币、公债和收费等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于是在税收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国有资产收益,加上其他的非税收入乃至预算外收入的存在,一方面从结构上提出了构建形式意义上之税收国家的要求,同时提出了构建实质意义上租税国家,即财政税收领域之宪政、法治国家的要求。在租税国家领域,税收收入是主要的财政来源,税收以外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纳入非税收入的范畴。至于非税收入的概念,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大体来说,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规费、罚没收入等基本类型。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宪法学意义。同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有关非税收入问题的研究,应将国有资产收益作为核心问题加以探讨。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而对公共财政资金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再分配。公共财政支出的首要特点是公共性,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一切财政支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公共需要,而不是为政府自身谋利益。出于对政府滥用财政支出权的警惕,古典经济学家对政府的财政职能秉持了保守的态度。然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认为,政府应当介入市场,并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至于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的方式,主要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策,结果导致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财政支出的增加,进一步带来政府权力的滥用和财政赤字的膨胀。弥补财政赤字的直接手段是增税,但是增税以及征税权的扩张,会直接造成人民财产权的萎缩,必然会遭受人民的抵制。在现代法治国家,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高涨,税权扩张的成本越来越高,决策者不得不采取迂回的策略,例如通过发行公债、制造通货膨胀等手段获取更多的财政资金。这些正是租税国家危机的根源。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变革都起源于财政体制的变革,或者说起源于财政危机和深刻的财政压力背景。随着民主国家政治的发展,通常会有财政危机的出现,进而转化为经济危机,最后沦为宪政危机。现代租税国家所面临的宪政危机主要有:国家征税权的扩张与滥用、非税收入的过度膨胀、公债发行得不到有效规制、货币发行权滥用、中央银行权力不受制约、金融资本与利益集团对民主政治的侵蚀等。其中,金融、货币,是现代社会最具统治力的社会力量,在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是对公民宪法财产权的最大威胁,如果不加制约,就会演变为吞噬人民财富的怪兽。在我国,财政压力也是推动政治秩序变迁的主要动力之一。1994年开始推行的分税制改革对我国的财政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央地财政关系的一种普遍制度。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并没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积弊,反而带来了新的央地矛盾,于是新一轮税改被提上日程,而财政联邦主义的引入亦是必要的选择。联邦主义既是一种关于联邦的政治哲学,也是关于联邦的政治秩序。财政联邦主义是联邦主义政治哲学理念在财政领域的提出,是宪政实践的产物。财政联邦主义的基本精神,要求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以及财(政)权进行合理划分,要求宪法对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加以确认和保障,并赋予地方充分的税收立法权。就当前而言,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遭受了严重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一系列扩张性财政政策被推出,巨额的建设性投资、结构性减税、大规模的举债和急剧膨胀的财政赤字,这些措施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其程序加以完善,防范可能由此引发的风险。这也是在有关租税国家的研究中,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齐平[9](2010)在《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中国私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私有制的企业形态,它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变迁大环境中生成与发展,因此具有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经济行为运行方式和诚信理念及行为。其诚信问题因生长的环境、资本积累的途径、业务发展的1`基础、资本运作的手段,以及追求增值的欲望和目的等而有其自身的表现。私营企业作为构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主体,其诚信问题既关系到市场经济制度的有序有效运行,又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研究中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及把握中国私营企业属性、特点、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性的探讨,旨在从制度层面构建中国私营企业诚信规则,促进私营企业健康发展。本文重点阐述四方面内容:首先,运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契约理论等研究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问题,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内涵、特质、功能、效率、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阐述;其次,从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表现和危害等方面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剖析了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原因。从交易成本节约、生命周期延长和内生成长等方面,论证了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建设的内在必要性;再次,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三方面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进行了设计与安排。最后,围绕企业管理的流程,考察在诚信制度安排下其运行态势,并从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完善产权制度、建设科学的治理结构以及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角度,给出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有效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冯天丽[10](2009)在《转型期私营企业的组织合法性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仅仅只有效率和绩效是不充分的。企业除了要服从效率机制,按效率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还必须服从合法性机制,得到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等的认可,即被认为是合法的。对转型期的中国私营企业来讲,组织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私营的生存和发展(Ahlstrom & Bruton, 2001)。受合法性机制驱动,在制度环境压力之下,企业常常采取一定的合法性战略,改变环境,获取资源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有利。本文应用全国私营企业主调查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地位和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特点;第二,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了中国私营企业从1993年到2006年间企业主要采取的合法性战略及其变化;第三,研究了制度环境对组织政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战略的影响;第四,对企业的组织合法性战略对企业在资源获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转型期中国私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而面临合法性危机,具有很强的组织合法性需求。(2)转型期制度环境相对较弱,具有产生高额交易费用的特点,同时增加了私营获取合法性的困难。(3)政府和社会公众是转型期私营企业合法性的主要授予者,政治联系、组织结构同形是转型期私营企业获取政治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政治联系意愿受制度环境影响:制度环境越弱,企业家政治联系的意愿越强,企业家所感知政府赋予组织合法性的能力越强,企业家政治联系的意愿越强。(4)目前通过社会捐赠并不是私营企业获取社会合法性的主要手段,而是将同样具有慈善意义的光彩事业作为获取社会合法性包括政治合法性的策略,进一步证实了转型期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性。(5)在控制企业的规模、行业、盈利状况、年龄等企业特征和企业家个体特征的情况下,组织合法性战略对企业获取资源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制度环境和组织的共同演进,指出在中心文化主义(Corporatist)政府意识形态下,政府对组织的形式、组织规模、组织的战略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甚至对组织适应环境起着的主导作用,政府对组织的影响不仅对管理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政府立法、制定政策也有启示作用。同时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从战略的视觉,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研究组织合法性战略及其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理论。改进了制度理论关于“为了获取组织合法性的组织行为往往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观点,打破过去主流经济学以效率、GDP增长作为唯一的视觉来关注经济。使企业家们认识到,企业是深深地镶嵌在社会与政治环境之中的,企业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关注其所处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仅仅依赖于“看不见的手”是不充分的,关注政府、社会公众和各种利益相关者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从新制度学观点论私营经济发展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新制度学观点论私营经济发展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相关概念解析
    0.3 研究现状分析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1.2.1 酝酿萌发阶段
        1.2.2 积极探索阶段
        1.2.3 初步形成阶段
        1.2.4 成熟完善阶段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现状述评
    六、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萧条与西方国家的应对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政策
        二、法西斯统制经济
    第二节 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二、苏联“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发展需求
        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
        三、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需要
    章节小结
第二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
        二、国家社会主义
        三、单税社会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受日本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节 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的土地公有思想
        二、中国传统的养民观念
        三、中国传统的“黜奢崇俭”的消费思想
    章节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知识界对计划经济思潮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第一节 对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异同的认识
        一、明确区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
        二、认为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无明显区别
        三、承认两者的区别,但不以名称为区分
    第二节 关于计划经济适用性的认识
        一、对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历程回顾
        二、计划经济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三、计划经济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四、计划经济用以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批判
    章节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认识和讨论
    第一节 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基本情况的讨论
        一、关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
        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评价
        一、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认同与肯定
        二、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质疑与批判
    章节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认识和讨论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形成原因的讨论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能否实行“经济计划”的讨论
        一、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行“经济计划”
        二、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行“经济计划”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实现形式的讨论
        一、产业合理化运动
        二、经济的干预政策及统制政策
    章节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讨论
    第一节 计划经济对国共两党的不同影响
        一、国民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二、共产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思潮中的主要流派
        一、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二、以张闻天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三、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
        四、“法西斯蒂”统制经济流派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本概念与选题意义
        (一)基本概念
        (二)选题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思路
        (三)论文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国家治理的探索
    一、党的国家治理思想
        (一)建立新民主主义进而建立社会主义
        (二)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三)消灭剥削和改变落后状态的经济纲领
        (四)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二、党对革命根据地的治理历程
        (一)苏维埃时期的根据地治理
        (二)全面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治理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治理
    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国家治理成效和经验
        (一)产生巨大的成效
        (二)形成国家治理的经验
第二章 围绕巩固和提高执政力构建国家政治治理体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思想
        (一)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二)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
        (三)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
        (四)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二、构建人民民主的现代国家政权
        (一)筹备召开新政协代行人大权力
        (二)确定国家政权机构
        (三)筹备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四)根据宪法和法律调整政权机构
    三、构建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政治体制
        (一)军政合一的过渡形式
        (二)通过人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建政
        (三)公开建党扩大党组织覆盖
    四、构建国家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体系
        (一)建立全国统一、运行高效的国家政权
        (二)强化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第三章 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构建国家经济治理体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治理面临的形势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形势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面临的封锁和禁运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治理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二)“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
    三、建立统一的国家财政经济体制
        (一)建立统一的国家经济管理体系
        (二)组建国营经济体系
        (三)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
        (四)开展国家“一五”计划
    四、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一)围绕土地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二)围绕厂矿企业民主改革解放发展城市生产力
    五、构建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一)把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二)把个体手工业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三)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第四章 围绕塑造和提升凝聚力构建国家文化治理体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文化治理面临的形势
        (一)旧中国文化教育事业落后
        (二)社会阶级阶层的价值倾向混乱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文化治理思想
        (一)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三、构建新型文化管理体制
        (一)建立文化管理体系
        (二)接管、改造旧新闻媒体
        (三)建立党的报纸和宣传机构
    四、塑造国家文化治理软实力
        (一)改革语言文字
        (二)教育的废旧立新
        (三)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五、构建国家核心价值体系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指导地位
        (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三)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
第五章 围绕调动和激发社会活力构建国家社会治理体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
        (一)毒品危害深重
        (二)妓院藏污纳垢
        (三)匪患祸害人民
        (四)大量的封建会道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社会治理思想
        (一)关于社会问题治理
        (二)关于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
    三、构建社会各阶级的划分体系
        (一)清匪反霸和减租退押保障阶级划分
        (二)划定阶级成分
    四、解决社会顽疾重塑社会风气
        (一)抗美援朝运动唤发爱国热情
        (二)镇压反革命横扫反动势力
        (三)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四)建立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五)改革整顿宗教组织
    五、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包下来”的政策与劳动力的“统包统配”
        (二)建立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和救灾抗灾制度
    六、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整合体系
        (一)强化了对城市社会的治理
        (二)加强了对城市居民的整合
        (三)加强了对干部的管理
        (四)深化了对农村农民的组织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成效和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主要成效
        (一)全面巩固了国家政权
        (二)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
        (三)初步构建了一个协调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四)塑造了良好国家治理气象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织保障
        (二)国家治理理念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
        (三)协调配套的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框架
        (四)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灵魂
        (五)破旧立新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设计
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基本概念与内涵
    2.1 西部地方高校
    2.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
3 新结构经济学与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理论分析
    3.1 新结构经济学的产生与影响
    3.2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概述
    3.3 新结构经济学对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学术竞争力的理论价值
4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
    4.1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
    4.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4.3 西部地方高校的学术自生能力
    4.4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市场和政府作用
    4.5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EASV-MG发展路径
5 基于EASV-MG框架的案例分析——以广西H学院为例
    5.1 案例对象及其选择缘由
    5.2 广西H学院学术竞争力发展案例分析
6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6.1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问题
    6.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6.3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依据与意义
        (一) 背景、依据
        (二) 研究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
        (一) 协商民主
        (二) 人民政协
    三、研究综述
        (一) 传统的史学研究
        (二) 新近的政治民主研究视角
    四、理论创新与结构安排
        (一) 创新
        (二) 结构体系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一、民主与民主的分类
        (一) 民主的基本概念
        (二) 民主的基本类型
    二、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述评
        (一)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简述
        (二) 我国的协商民主理论
        (三) 对当下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的评价
    三、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点
        (一) 协商民主的概念
        (二) 协商民主的特点
        (三) 协商民主的功能
        (四) 我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五) 我国协商民主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四、协商民主中政治协商的地位
        (一) 我国的协商民主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
        (二)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核心内容
        (三)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四)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
        (五) 政治协商统领其他形式的的协商民主
第二章 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政治协商的形成与发展
        (一) 清末的政治协商——咨议局和资政院
        (二)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协商
        (三) 人民政协与新中国政权建构时期的政治协商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政协的新发展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特点
        (一) 它具有党派特色
        (二) 它具精英政治特色
        (三) 它受特定政治力量主导或领导
    三、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启示
        (一) 政治协商组织是整合各政治力量的重要平台
        (二) 政治协商具有很高的威信
        (三) 政治协商和协商政治承载着中国人的民主梦想
第三章 人民政协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
    一、我国人民政协的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与统一战线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政治协商与人民政协思想
        (三)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协商与人民政协思想的新发展
    二、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职能
        (一) 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
        (二) 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三、人民政协的主体性结构
        (一) 人民政协的组织体系
        (二) 政协委员
        (三) 界别
    四、人民政协的会议制度与活动制度
        (一) 有关会议制度
        (二) 有关活动的制度
    五、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条件
        (一) 人民政协的外部条件
        (二) 人民政协自身条件
第四章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完善
    一、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争议及动力
        (一) 有关人民政协改革的争议
        (二) 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动力
    二、人民政协改革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一) 政治民主性与决策科学性的统一
        (二) 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
        (三) 社会和谐与个性自由的统一
    三、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主要方面
        (一) 人民政协主体性方面
        (二) 人民政协协商机制方面
    四、人民政协制度的规范与法制化
        (一) 当前规范人民政协的有关文件
        (二) 上述规范性文件运行的分析
        (三) 法律化的必要性
        (四) 法律化的具体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转型期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机制及绩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设计和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1.4 研究创新和实践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慈善捐赠动机的理论解释
        2.1.1 经济视角
        2.1.2 政治制度影响力
        2.1.3 利他性视角
        2.1.4 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的评述
    2.2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2.1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2.2.2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2.2.3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存在其他关系
        2.2.4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启示
    2.3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慈善捐赠研究
        2.3.1 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发展
        2.3.2 战略管理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2.3.3 慈善捐赠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环境下私营企业及其慈善捐赠的发展特征
    3.1 中国转型环境的重要特征
    3.2 私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3.2.1 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8年)
        3.2.2 治理整顿时期(1989~1991年)
        3.2.3 快速壮大阶段(1992~2002年)
        3.2.4 稳步发展阶段(2003~至今)
    3.3 私营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的互动发展
        3.3.1 经济责任主导(1978~1992年)
        3.3.2 利益相关者整合(1993~2006年)
        3.3.3 社会责任规范和慈善事业(2003年~至今)
    3.4 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战略新取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私营企业慈善捐赠驱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合法性机制对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作用
        4.2.2 效率机制对私营企业慈善的驱动作用
        4.2.3 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交互作用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测量
    4.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4.4.1 分析方法及偏差处理
        4.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4.4.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结果讨论与研究意义
        4.5.1 结果讨论
        4.5.2 研究意义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私营企业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1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5.2.2 组织可见性对慈善捐赠与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
        5.2.3 市场发展程度对慈善捐赠与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
        5.2.4 政治关联对慈善捐赠与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
        5.2.5 慈善捐赠的绩效机理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
    5.3 研究数据与变量测量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测量
    5.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5.4.1 分析方法及偏差处理
        5.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5.4.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5.4.4 稳健性检验
    5.5 结果讨论与研究意义
        5.5.1 结果讨论
        5.5.2 研究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理论创新
    6.3 实践启示
        6.3.1 企业战略的管理启示
        6.3.2 社会范式的演进启示
    6.4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6.4.1 研究的局限性
        6.4.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私营经济政策研究 ——以1949-1952年南通地区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通私营经济概况
    第一节 近代南通私营经济的形成、发展
        一、近代社会转型与南通私营经济的崛起
        二、近代政治变迁与南通私营经济的兴衰
        三、南通私营经济与南通城市现代化
    第二节 解放前夕的南通私营经济概况
        一、国民党统治下的南通私营经济概况
        二、解放前夕的南通私营经济状况
        三、解放前南通私营企业运行机制
    第三节 1949—1952年南通私营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1949—1952年南通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迁
        二、1949—1952年南通私营经济概貌
第二章 扶持和利用——对私营经济作用的认识及政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观点
        二、党对私营经济地位的认识与扶持和利用方针的形成
        三、党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1949—1952年党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的政策概要
    第二节 南通私营经济的扶持和利用政策
        一、苏北行政公署对私营经济扶持和利用
        二、南通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的政策概要(上)
        三、南通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的政策概要(下)
        四、南通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政策的微观分析
    第三节 南通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政策评述
        一、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与南通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私营经济的恢复发展与南通社会秩序的重建
        三、扶持和利用私营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 限制和引导——对私营经济性质的认识及政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私营经济性质的基本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私营经济的性质的基本观点
        二、党对私营经济性质的认识与限制和引导方针的形成
        三、党对私营经济限制和引导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1949-1952年党对私营经济限制和引导政策概要
    第二节 南通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的政策
        一、苏北行政公署对私营经济限制和引导
        二、南通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的政策概要(上)
        三、南通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的政策概要(下)
        四、南通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政策的微观分析
    第三节 南通私营经济的限制和引导政策评述
        一、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与南通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限制和引导私营经济的政策对南通私营经济的影响
        三、私营经济的限制和引导政策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合作和分工——对公私关系的认识及政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公私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公、私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
        二、党对公有、私营经济关系的认识及其政策的形成
        三、1949—1952年党处理公有、私营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南通处理公有、私营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
        一、南通公有经济的发展及其与私营经济的关系
        二、南通处理公有、私营经济政策概要
        三、南通公有、私营经济关系处理的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租税国家的立宪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与方法
    1.1 问题的缘起
    1.2 理论的回顾
    1.3 立论的基础
    1.4 研究的路径
2 概念的阐释与整合
    2.1 租税国家概念的提出
        2.1.1 概念的阐释
        2.1.2 本质的界定
    2.2 租税国家的条件依赖
    2.3 租税国家的思维模式
    2.4 相关概念的分析
        2.4.1 非税国家
        2.4.2 预算国家
3 租税国家之立宪精神
    3.1 财政民主及其制度载体
    3.2 纳税人权利保障原则
        3.2.1 宪法层面之纳税人权利
        3.2.2 纳税人财产权及其界限
    3.3 财政权有限原则
    3.4 财政法治及其子原则
        3.4.1 税收法治原则
        3.4.2 财政支出法定原则
    3.5 民生福利原则及其局限
4 租税国家之宪政实践
    4.1 利益集团与民主制的悖论
    4.2 税权行使及其扩张
    4.3 公债之合宪性反思
    4.4 财政赤字与收支失衡
    4.5 货币权力与宪政的吊诡
        4.5.1 货币发行权的法理分析
        4.5.2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宪政解读
        4.5.3 金融资本对民主根基的侵蚀
    4.6 基金会、避税与税负公平
    4.7 再论熊彼特定律与凯恩斯陷阱
        4.7.1 凯恩斯主义之宪法学反思
        4.7.2 熊彼特观点的重述
    4.8 租税国家危机之余思
5 从非税国家到租税国家
    5.1 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
    5.2 非税收入的宪政反思
    5.3 非税收入的宪法规制
    5.4 税、非税,与租税国家
6 新税改的可能进路
    6.1 分税制改革与财政危机
    6.2 寻求统一与特殊之间的平衡
    6.3 当前的任务与改革的进路
        6.3.1 财政联邦主义及其引入
        6.3.2 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宪法保障
        6.3.3 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弹性与限度
        6.3.4 迁徙自由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9)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依据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文献述评
        1.2.1 关于诚信问题研究
        1.2.2 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问题制约因素研究
        1.2.3 关于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1.2.4 关于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理论视角
        1.4.2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理论基础
    2.1 交易费用理论
        2.1.1 交易费用理论阐析
        2.1.2 交易费用概念与类型
        2.1.3 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2.2 产权理论
        2.2.1 产权内涵
        2.2.2 产权属性与功能
        2.2.3 科斯定理
    2.3 企业契约性质理论
        2.3.1 企业契约性质理论主要观点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不完全契约理论
    2.4 制度基本理论
        2.4.1 制度含义与构成
        2.4.2 制度功能
        2.4.3 制度效率
    2.5 私营企业发展理论
        2.5.1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2.5.2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2.6 企业管理理论
        2.6.1 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2.6.2 企业管理的内容
第3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分析
    3.1 企业契约性质与诚信制度
        3.1.1 企业契约性质与诚信内在规定性
        3.1.2 企业诚信制度作用机制
    3.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内涵与特质
        3.2.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内涵
        3.2.2 私营企业诚信特质
    3.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功能
        3.3.1 降低私营企业交易成本
        3.3.2 促使私营企业失信行为产生的负外部性内在化
        3.3.3 提升私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3.4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相关要素及相互关系
        3.4.1 能力要素
        3.4.2 成本要素
        3.4.3 收益要素
        3.4.4 环境要素
        3.4.5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5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构成与制度效率
        3.5.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构成
        3.5.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效率的决定
第4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及原因剖析
    4.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的缺失表现
        4.1.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总体情况
        4.1.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基本表现
    4.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危害
        4.2.1 对私营企业自身的危害
        4.2.2 对私营企业行业的危害
        4.2.3 对地方经济的危害
        4.2.4 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
    4.3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原因剖析
        4.3.1 企业内部原因
        4.3.2 企业外部原因
    4.4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建设的内在必要性
        4.4.1 诚信制度与私营企业交易成本的节约
        4.4.2 诚信制度与私营企业生命周期的延续
        4.4.3 诚信制度与私营企业的内生成长
第5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安排
    5.1 私营企业诚信正式制度安排
        5.1.1 私营企业内部诚信正式制度安排
        5.1.2 私营企业外部诚信正式制度安排
    5.2 私营企业诚信非正式制度安排
        5.2.1 私营企业内部诚信非正式制度安排
        5.2.2 私营企业外部诚信非正式制度安排
    5.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机制
        5.3.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主体
        5.3.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程序
        5.3.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控制机制
        5.3.4 对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主体的监督与惩治机制
    5.4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适应性效率提升机理
        5.4.1 适应性效率相关述略
        5.4.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适应性效率
        5.4.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适应性效率提升路径
第6章 基于诚信制度安排的中国私营企业管理
    6.1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战略管理
        6.1.1 平衡记分卡基本内涵
        6.1.2 平衡记分卡角度下私营企业诚信战略管理框架
        6.1.3 私营企业诚信战略——全面诚信管理战略
    6.2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生产管理
        6.2.1 采用诚信的集群式生产战略
        6.2.2 建立诚信生产管理的规范机制
        6.2.3 利用5S管理推进私营企业诚信生产管理
        6.2.4 提高诚信生产管理的执行力
    6.3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营销管理
        6.3.1 私营企业诚信产品策略
        6.3.2 私营企业诚信营销渠道策略
        6.3.3 私营企业诚信价格策略
        6.3.4 私营企业诚信促销策略
        6.3.5 私营企业诚信品牌策略
    6.4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财务管理
        6.4.1 提高私营企业会计人员诚信
        6.4.2 完善私营企业帐务管理流程
        6.4.3 增强私营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
        6.4.4 规范私营企业成为诚信纳税人
    6.5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6.5.1 加强私营企业诚信的招聘管理
        6.5.2 建立私营企业诚信的培训教育机制
        6.5.3 提倡私营企业诚信的绩效制度
        6.5.4 推进私营企业诚信的员工关系管理
第7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有效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7.1 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是重要前提
        7.1.1 社会诚信体系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7.1.2 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相关措施
    7.2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坚实基础
        7.2.1 产权制度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7.2.2 完善产权制度的相关措施
    7.3 科学的治理机制是重要制约力量
        7.3.1 治理机制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7.3.2 构建科学高效的私营企业治理机制
    7.4 有限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必要社会条件
        7.4.1 有限廉洁高效的政府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7.4.2 建设有限廉洁高效政府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转型期私营企业的组织合法性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框架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框架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新制度主义理论
        2.1.1 组织社会学的制度研究
        2.1.2 组织能动性和组织生存
        2.1.3 新制度主义对组织内部的影响
        2.1.4 制度同形
    2.2 制度环境
    2.3 组织合法性相关理论
        2.3.1 组织合法性的概念界定
        2.3.2 组织合法性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2.3.3 组织合法性的获取
第三章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转型期制度环境特点
    3.1 我国转型经济的特点
    3.2 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3 私营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
        3.3.1 三项支出的情况
        3.3.2 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3.3.3 商业信用状况
        3.3.4 私有产权保护及法制环境
第四章 政治合法性战略
    4.1 政治合法性战略
        4.1.1 政治联系
        4.1.2 企业政治联系的状况
    4.2 制度同形策略
        4.2.1 组织结构趋同
        4.2.2 联盟与协会
    4.3 制度环境与私营企业家政治联系意愿的实证研究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2 数据来源
        4.3.3 变量衡量
        4.3.4 多元回归分析
        4.3.5 效标效度检验
        4.3.6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社会合法性战略
    5.1 企业的社会慈善行为
        5.1.1 国内慈善事业概况
        5.1.2 私营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情况
    5.2 制度环境与企业慈善行为的实证研究
        5.2.1 研究假设
        5.2.2 数据来源
        5.2.3 变量衡量
        5.2.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5.2.5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组织合法性战略与企业资源获取
    6.1 理论回顾及假设提出
    6.2 研究样本
    6.3 变量衡量
    6.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6.5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7.3.1 理论创新
        7.3.2 实践意义
    7.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从新制度学观点论私营经济发展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D]. 傅辰晨. 山东大学, 2020(01)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D]. 王建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D]. 郭裕湘.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5]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D]. 徐湘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6]转型期私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驱动机制及绩效机理研究[D]. 眭文娟.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私营经济政策研究 ——以1949-1952年南通地区为实证[D]. 缪昌武. 扬州大学, 2010(05)
  • [8]租税国家的立宪主义研究[D]. 吴礼宁. 郑州大学, 2010(05)
  • [9]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D]. 齐平. 吉林大学, 2010(08)
  • [10]转型期私营企业的组织合法性战略研究[D]. 冯天丽.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从新制度看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