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监视器、打印机的接口技术研究

PLC、监视器、打印机的接口技术研究

一、PLC与显示器、打印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寇振伟,罗伏隆[1](2021)在《微机技术在配料电子秤的应用》文中指出冶金试验和生产过程的配料生产,需要使用配料电子秤。应用微计算机技术的程控配料电子秤,适用于工业自动定值配料,可实现对多种物料的配料系统实行自动配料称重与控制。程控电子秤控制器为微机化称重仪表,采用单片机CPU,模块化结构,结构整凑,可靠性高。应用微处理器的称重仪表,称重系统准确度提高。称重仪表的复杂程度降低,硬件设计简化,使用操作也变得简单容易。配料电子秤应用微计算机技术,实现计量自动化,配料时间缩短,劳动者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

高圆[2](2020)在《轿车座椅测试设备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轿车座椅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座椅各方面的性能与舒适性,世界各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在逐渐加大对轿车座椅功能的研发,在座椅的结构、工艺及材料上进一步研发与提高。顺应全球的潮流,"绿色"技术和安全性、轻量化、模块化以及最重要的舒适性,是轿车座椅设计的未来方向和趋势。本文主要涉及汽车座椅电功能的检测,软件是工控机Windows 7系统环境下,基于美国Rockwell Allen-Bradley PLC和LabVIEW语言开发,来测试座椅的各项电功能指标。

高浩然,陈江宁,王学明,雷耀文,陈文会[3](2020)在《基于MSP430F149的高压开关分合闸摩擦力模拟测量》文中研究表明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过程中,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都会产生摩擦力。而摩擦力过大则会影响高压断路器的装配质量以及高压电器部分的可靠性连接。为了模拟测量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的最大值,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智能化的力、位移双参数便携测量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精确显示要测量的力与位移,而且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在位移量程内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在任意位移方位的力的瞬时值。测量的结果可以在LCD液晶触摸屏显示,可以通过微型打印机将结果打印出来打印,也可以通过USB数据通信端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且该系统精度较高,量程较大,便于携带,扩展了系统的测量功能。

孙浩[4](2018)在《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加油机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我国很多施工地方,车辆尤其工程车辆不方便移动,而且很多工地位于山区,道路不通无法到加油站正常加油,需用油罐车或者单位自备车辆来供油,为了方便计量,就必须在加油车上安装车载加油机。但是,目前车载加油机功能单一,自动化不够。因此,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安全智能,交易方便的自动车载加油机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车载加油机自动控制系统,它是由IC卡、计算机、单片机、通信、电子信息等技术以及实现多种功能的接口电路组成的并具有计量、收费和统计功能的机械电子网络加油系统,通过LabVIEW编程进行加油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包括用户名、IC密码、单价、油量、消费金额和消费日期等信息)以及对用户数据库的操作处理,有效实现上下位机的通信、用户信息的管理和加油机日常工作的监控。与此同时,考虑到加油机的工艺要求,避免加油过程中燃油的“过冲量”过大而影响加油的准确度,需对油路通道中的比例阀进行稳定有效的流量自动控制。因此,本设计还通过MATLAB进行PID自动控制比例阀流量的仿真设计。本次设计是以STM32芯片作为控制主板的核心而设计的加油机控制系统,通过对涡街流量传感器输出脉冲的捕获,来实现对加油机的油量的计量。从下位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分析到软件程序的设计,从上位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到加油机流量控制算法的仿真,详细介绍了各个电子元件和芯片的功能,软件程序控制流程,用户信息的监控与管理,自平衡流量控制算法的模拟与仿真,真正实现软硬件的结合。具有操作方便,精确度高,功能齐全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王珍[5](2018)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棉花动态称重装置的研制》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棉农支柱性产业之一,棉化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有其重大意义。本题目是棉农产业机电一体化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是对棉花等同类产品进行动态称重、并进行数据采集与相关数据信息处理,主要侧重研究棉花等同类产品的动态称重及其数据处理。因棉花等同类产品因传统称重方式带来的误差,本次设计棉花动态称重系统采取的是在线动态称重系统,设计给出称重系统工作过程中测速传感器对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等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利用多托辊式秤架结构和拉姆齐ICS系列悬梁式传感器,该款传感器精度高,配合秤架结构以及高精度A/D转换电路,提升称重系统的计量精度和系统稳定性。硬件系统的核心是利用了AT89S52型单片机控制器,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控。通过秤重传感器对秤量值进行数据采集,再对这个数据进行相应处理;通过人机接口设定参数,监控操作,并可显示相应秤重数据和动态秤重过程;系统具有通信功能,可实现联网监控;可以历史数据查询,按照需求打印相关数据。最后经实验证明,整个称重系统能够对传送皮带上输送的棉花进行动态实时称重、数据采集、计算处理、数据库存储和实时数据显示,最后通过对设计的现场应用,进行实验和数据测试,发现计量误差的存在的规律,并积极响应对策,有效的提升了称重计量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同时本次设计的动态称重系统具有计量精度高,系统的运行可靠高,称重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与传统称重装置对比,动态称重系统具有测量的速度快而且准确,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在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较,市场占有率高的特点。

李文[6](2018)在《多模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社会发展浪潮中,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IO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交通运输和安防等各个领域,是实现智能城市、智能工业和智慧物流等的基础。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分支,能够对汽车管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互联网经济虽然让传统物流行业不断创新,并让其作出相应改革与转型,但仍未解决社会物流总额持续上升的问题。车联网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服务端系统和远程终端系统两大块。因此,若能够使终端适应性更强,并提高性能,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交通运输问题。目前,车载终端大多只实现了GPS定位、GSM/GPRS通信和一些其他辅助功能,并未考虑车载终端在各种场景的实际运行情况。因此,构建一种适应性强、可靠和低成本的车载终端,将能改善现存的物流运输问题,降低社会物流总额,实现物流产业创新与经济效益增长,加速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本文基于对运货车和物流行业需求的调研,以及对车联网相关技术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多模通信的车载终端软硬件系统。首先,本文根据传统车载终端情况、行业需求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需求分析,并提出了终端的软硬件整体结构。其次,本文根据终端设计方案,分模块地进行了终端MCU、电源管理、外部存储、BD/GPS双模定位和通信模块等的原理图以及PCB的设计与实现。再次,依据已有程序基础,本文作了SD卡、FATFS和外部存储等底层驱动程序的移植,并以外部存储模块的空间划分为主要部分。同时,本文设计了双模定位模块的控制与解析程序,并设计了GPRS通信的AT命令调用及上层应用程序,以及蓝牙和Lw IP协议的应用程序。本文还实现了JT/T 808交通通信协议程序,设计了终端辅助模块显示器和打印机的底层驱动和应用程序。然后,本文通过分析多模终端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排队论,构建了G/M/1/K排队模型,以进行终端单一通信模式性能分析和多种通信模式的对比性能分析。紧接着,根据排队模型的仿真与实验分析结果,指出终端通信性能的调优方法。最后,测试了终端各个功能模块以及整体系统的运行情况。终端的多模通信以及功能模块测试结果表明,多模通信终端能够满足目前物流行业需求,能够运行到实际工程中。

李鹿[7](2017)在《燃气调压站、箱远传监控系统在燃气管网漏气预警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文章根据国内村镇化燃气管网建设的发展现状,研究基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燃气监控系统。并以调压站、箱远传监控系统为基础对燃气管网漏气预警平台进行改进设计,主要就远传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调压站的工艺的改进了相方案设计,还重点介绍了调压站监控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以及需要采集的数据功能。关于调压站远传监控仪器的选择,本着采集效率高,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的原则,对调压站现场的压力、温度、泄漏等相关测量仪器,进出口法阀门,安全发散阀,旁通管线和燃气调压阀进行选型设计。重点研究了系统中的中的PLC组件,对PLC组件进行的硬件结构和原理进行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对系统通信方式进行选择,将运行方式分成了远程通信和本地通信,并通过云主端收集数据以及数据整理分析。最后介绍了远传监控系统与燃气泄漏的预警系统相关联动的设计及整体建设情况,同时模拟实际操作过程的故障设计和系统的相关的操作方法。文章的主要创新对原有的调压站、箱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改造,提高了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精度,并且能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同时将远传监控系统收集的数据和控制模块加入到现有燃气管网漏气预警管理平台中,建立多系统的统一管理平台,使原本有很大局限性预警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区域更广,范围更大,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程度更高。

陈泽[8](2017)在《网络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和关注。各企业在制定长期发电计划时也充分考虑节能减排要求及效果,希望能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各个企业基于不同的管理文化及产品型态的差异,导致其负载的变化也随之改变。所以企业要节省电能,必须针对历史的负载变化作分析,而外气温度是影响用电负载最显着的条件之一。本文针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个基于网络电力监控系统……..。网络电力监控系统主要设计与开发一个可智能调控的电力监控系统,其中包括主控端计算机与受控端设备之间的软件设计,以及可利用网络通过企业服务器进入电力监控计算机来执行远程控制。论文是利用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进行开发,以通信网络为基础,构成一个主从式的电力监控系统;主控端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线RS-485与受控端设备相互传输数据,主控端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后,依据实时电力数值进行负载预估、卸除控制及尖峰需量预估,并将各个不同功能的选项与数据显示于监控界面。因此,用户只须通过电力监控系统,马上可实时了解目前整个企业的用电情形,再通过对冷却设备的耗能智能调节而达到节能减排。

李长城[9](2017)在《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煤矿生产情况特殊,容易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从事煤矿生产的矿务局和地方煤矿都建立了矿山救护队。矿山救护队是保护矿工安全和国家财产的中坚力量。根据《矿山救护规程》要求,为使矿山救护队适应灾变时期煤矿井下高温、浓烟等恶劣的灾害环境,必须开展模拟实战演习。模拟实战演习必须符合实战需要,制定演习训练计划。矿山救护队必须每月开展一次佩用正压氧气呼吸器的单项演习训练。每季度开展高温、浓烟演习训练。目前,许多矿山救援基地建设了地下模拟巷道,但缺少高温浓烟环境模拟系统。即使建设了高温浓烟模拟设施,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提高。为了提高救援队伍训练质量,提升救护队员适应煤矿井下高温、浓烟环境的能力,急需研发一套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本文设计的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以演习巷道为基础,对巷道内的温度和烟雾等技术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矿山救护队模拟实战演习,为矿山救护队每月开展一次佩用正压氧气呼吸器的单项演习训练,每季度开展高温、浓烟演习训练提供了有效地、先进的实战场所。系统的研制成功对提高矿山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内外演习烟巷温度烟雾控制系统研究现状,阐明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指出了演习烟巷温度烟雾控制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温度和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模型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功能加以详细分析。在对系统原理深入掌握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并通过演习烟巷温度烟雾控制系统在鸡西矿业集团矿山救护大队的实际应用,结合参训人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最后论文展望了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陶智桂[10](2016)在《CZ全自动单晶炉电控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拉式单晶炉是生产单晶硅的重要设备,单晶硅在微电子、光电子产业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硅单晶片具有直径大、完整性高、纯度高、均匀性好等特点,这必然要求直拉式单晶炉向着投料量大、可靠性高、质量高、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全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进口直拉式单晶炉造价昂贵,适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的生产。对光伏产业,单晶硅的纯度要求相对较低,采用国产单晶炉,可以极大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国内产品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七星电子直拉式单晶炉的全面升级、改造为契机,设计了全自动直拉式单晶炉的电控系统,主要工作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第一,搭建和优化了电气控制硬件平台。直拉式单晶生长包括引晶、放肩、转肩、等径、收尾、停炉等过程,如何有效检测和控制主要技术参数,是提高单晶炉自动化程度、实现高精度、高纯度、高可靠性的关键。论文从单晶硅生长过程出发,在分析了直拉式单晶炉机械结构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PLC+触摸屏+工控机”一体化主控系统模式,并完成硬件选型和匹配。第二,开发了电气控制系统软件。电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软件对硬件的驱动,达成对单晶生长的控制,保证单晶硅生产过程顺利、晶体生长环境稳定,全工序温度曲线平稳、单晶缺陷降低、晶棒直径控制准确。软件包括功能设计和程序开发两方面,涉及PLC集中控制设计、人机界面设计、CCD软件设计等三方面。设计的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与机械结构系统的总装,交付客户使用,实现了单晶炉生产工艺过程的全自动化,体现出高可靠性、高质量以及良好的操作性能。

二、PLC与显示器、打印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C与显示器、打印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机技术在配料电子秤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程控配料电子秤
    (一)程控配料电子秤的基本结构
    (二)配料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三)配料电子秤的特点
    (四)程控电子秤称重仪表
    (五)微机化称重仪表的功能特点
三、电子秤程控系统硬件
    (一)硬件结构
    (二)结构特点
    (三)A/D与D/A转换
四、电子秤程控系统软件
    (一)程序结构
    (二)程序运行
五、计量与控制构成
    (一)计量与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电气控制
    (三)称重传感器的选用
    (四)控制功能的实现(PLC扩展)
六、结束语

(2)轿车座椅测试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轿车座椅测试系统的设计要求
    1.1 测试方法、原理
        1.1.1 电阻的测试项
        1.1.2 电流的测试项
    1.2 座椅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1.3 座椅振动电机测试的设计
    1.4 测试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4.1 测试主电路设计
        1.4.2 控制电路设计
2 系统调试
3 结论

(3)基于MSP430F149的高压开关分合闸摩擦力模拟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设计方案
    1.1 电路总体设计
    1.2 具体的技术指标
2 硬件设计
    2.1 信号调理电路
    2.2 电源电路
    2.3 单片机显示电路
        2.3.1 ADS7843芯片
        2.3.2 CA320240F型触摸式LCD显示器
    2.4 键盘接口电路
    2.5 微型打印机接口电路
3 软件设计
4 结论

(4)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加油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加油机成果及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加油机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设计内容
        1.3.2 设计要求
        1.3.3 论文的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方案论证
    2.1 加油机工作原理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方案选择
        2.3.1 控制和输入部分
        2.3.2 显示和按键部分
        2.3.3 存储器和IC卡部分
        2.3.4 电源和通信部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加油机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影响测量油量准确度的因素
    3.2 输入模块设计
        3.2.1 涡街流量计
        3.2.2 涡街流量计型号的选用
        3.2.3 光电耦合器选用
        3.2.4 流量测量电路设计
        3.2.5 定时器脉冲输入捕获
    3.3 控制模块设计
        3.3.1 STM32F407ZGT6性能
        3.3.2 复位电路设计
    3.4 键盘模块设计
    3.5 显示模块设计
        3.5.1 ST7920工作原理
        3.5.2 LCD工作原理
        3.5.3 显示部分电路原理图
    3.6 存储器模块
        3.6.1 SPI工作原理
        3.6.2 X25045存储器
        3.6.3 SPI配置过程
        3.6.4 X25045电路设计
    3.7 IC卡模块设计
        3.7.1 SLE4442芯片简介
        3.7.2 IC卡接口电路
    3.8 上位机通信接口设计
        3.8.1 RS485通信简介
        3.8.2 SP3485芯片介绍
        3.8.3 RS485原理图电路
    3.9 打印机接口设计
    3.10 电源模块设计
    3.11 后向通道配置
    3.12 加油机控制主板
    3.13 PID流量控制算法
        3.13.1 比例阀对流量控制的作用
        3.13.2 PID控制算法
        3.13.3 MATLAB仿真
    3.1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4.2 系统子程序设计
        4.2.1 IC卡识别流程图
        4.2.2 键盘扫描程序流程图
        4.2.3 密码校验流程图
        4.2.4 加油程序流程图
        4.2.5 从机通信流程图
    4.3 主函数部分代码
    4.4 子程序部分函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5.1 LabVIEW软件介绍
    5.2 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5.3 管理员登陆程序设计
    5.4 数据库的设计
        5.4.1 SQL Server介绍
        5.4.2 常用SQL语句
        5.4.3 LabSQL配置
        5.4.4 数据库访问程序设计
    5.5 MODBUS协议优点
    5.6 用户加油管理程序设计
    5.7 整机调试
        5.7.1 实验装置构成
        5.7.2 调试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棉花动态称重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以及趋势
    1.2 立题的作用与意义
    1.3 国内外称重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本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结构概述
    2.2 动态称重计量的原理
    2.3 硬件功能的介绍
    2.4 软件功能的介绍
    2.5 系统的基本框架
    2.6 秤架结构和应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选择
        2.6.1 常见的秤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简介
        2.6.2 设计系统适用传感器类型的简介以及合理选用
        2.6.3 测速传感器简介
    2.7 设计方案细节改进与优化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的设计
    3.1 系统的硬件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2 硬件系统的设计
        3.2.1 单片机选择
        3.2.2 人机接口监控操作和显示功能
        3.2.3 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3.2.4 数据通信功能
        3.2.5 数据存储打印
    3.3 棉花动态称重装置各设备简介
        3.3.1 拉姆齐ICS-14系列高精度皮带秤
        3.3.2 皮带秤校验链码CKLM系列
        3.3.3 拉姆齐ICS-SXF系列双秤架电子皮带秤简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的设计
    4.1 总体设计要求
    4.2 软件系统的实现
        4.2.1 信号采集模块
        4.2.2 人机接口监控操作和显示功能
        4.2.3 通信功能模块
        4.2.4 数据存储打印模块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3.1 上位机的定义
        4.3.2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4.3.3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4.4 采集信息数据处理的算法及模块设计
        4.4.1 数据误差的校正算法
        4.4.2 棉花的流量计算
    4.5 数据显示模块设计
    4.6 数据库功能模块设计
    4.7 系统参数设置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秤重装置测试与调试及数据误差分析
    5.1 设备基本情况
    5.2 系统模拟测试
    5.3 现场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对比
    5.4 数据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插图清单

(6)多模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车联网
        1.2.1 车联网概述
        1.2.2 车联网应用
        1.2.3 车载终端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终端相关技术分析
    2.1 GPRS技术
    2.2 LwIP技术
    2.3 蓝牙技术
    2.4 双模定位技术
        2.4.1 GPS
        2.4.2 北斗定位系统
        2.4.3 北斗/GPS双模定位技术
    2.5 其他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终端方案与硬件设计
    3.1 终端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3.1.1 终端需求分析
        3.1.2 终端方案设计
    3.2 终端逻辑设计
        3.2.1 MCU模块
        3.2.2 电源管理
        3.2.3 外部存储模块
        3.2.4 定位/通信模块
        3.2.5 其他模块
    3.3 终端LAYOUT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4.1 程序移植
        4.1.1 片内FLASH移植
        4.1.2 片外FLASH和片外SRAM
    4.2 BD/GPS协议及解析
    4.3 GPRS协议程序
        4.3.1 状态机
        4.3.2 丢失包处理
    4.4 蓝牙应用程序
    4.5 LwIP协议程序
    4.6 交通通信协议JT/T
        4.6.1 协议基础
        4.6.2 消息封装与解析
        4.6.3 通用应答
        4.6.4 注册与鉴权
        4.6.5 终端数据消息
    4.7 其他部分
        4.7.1 打印机程序
        4.7.2 显示器程序接口
        4.7.3 菜单程序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终端排队论应用与成果
    5.1 排队论基础
    5.2 排队论建模
        5.2.1 构建G/M/1/K模型
    5.3 排队模型仿真分析与测试
        5.3.1 单一模式性能分析实验
        5.3.2 不同模式对比实验
        5.3.3 仿真与测试结论
    5.4 终端设计成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燃气调压站、箱远传监控系统在燃气管网漏气预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课题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某县的燃气调查现状
    1.3 燃气管网监控的研究现状
        1.3.1 物联网监控方案
        1.3.2 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功能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2.2 调压站相关工艺改进
    2.3 调压站的控制方案选择
        2.3.1 控制系统选择
        2.3.2 控制方案设计
        2.3.3 控制算法设计
    2.4 监测数据的显示功能
    2.5 燃气管网漏气预警模型建立
        2.5.1 小孔瞬时泄漏模型
        2.5.2 高斯烟羽扩散模型
        2.5.3 喷射火模型
        2.5.4 超压爆炸模型
        2.5.5 本文采用的泄漏模型
    2.6 燃气管道泄漏报警定位理论及其程序的编制
        2.6.1 泄漏黄色警报
        2.6.2 黄色误报排除及泄漏橙色警报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仪器选型
    3.1 调压站现场仪器统计
    3.2 现场测量仪器
        3.2.1 压力变送器
        3.2.2 温度变送器
        3.2.3 燃气泄漏探测器
    3.3 进出口阀门
    3.4 安全发散阀
    3.5 燃气调压阀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联动
    4.1 监控预警系统的硬件设计
        4.1.1 PLC硬件介绍
        4.1.2 PLC硬件选型
        4.1.3 PLC控制柜
    4.2 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数阶PID滑模控制器设计
        4.2.1 分数阶PID控制器
        4.2.2 分数阶PID滑模控制器
        4.2.3 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数阶PID滑模控制器参数整定
    4.3 PLC控制程序设计
        4.3.1 燃气调压阀自动化PLC设计
        4.3.2 继电器和电磁阀控制电路图转换设计法
    4.4 通信信道选择
        4.4.1 远程信道
        4.4.2 本地信道
    4.5 远传监控系统数据采集
        4.5.1 调压箱进出口压力及温度采集
        4.5.2 燃气设施故障情况采集
        4.5.3 数据采集信息及漏气事故信息匹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燃气泄漏监控预警系统调试及试运行
    5.1 故障分级
    5.2 MMI操作
        5.2.1 登陆
        5.2.2 操作画面窗口介绍
        5.2.3 操作画面主画面介绍
        5.2.4 控制流程图页面
        5.2.5 撬控制流程
        5.2.6 趋势图页面
        5.2.7 流量参数一览表页面
        5.2.8 模拟量参数一览表页面
        5.2.9 阀门状态设置一览表
        5.2.10 报警页面
        5.2.11 事件记录页面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网络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关键技术简介
    2.1 网络电力监控系统架构
        2.1.1 电力系统架构
        2.1.2 数据传输架构
        2.1.3 串行通信
    2.2 USB界面
    2.3 RS-485 传输技术介绍
        2.3.1 RS-485 架构
        2.3.2 RS-485 线材
        2.3.3 RS-485 全双工与半双工通信模式
    2.4 MODBUS通信协议原理
        2.4.1 Modbus数据传输
        2.4.2 Modbus的RTU串行传输模式
    2.5 虚拟私有网络
        2.5.1 虚拟私有网络架构
        2.5.2 虚拟私有网络的技术
        2.5.3 VPN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设备与算法分析
    3.1 通信转接器
    3.2 硬件设备
        3.2.1 Sepam 2000 多功能电表
        3.2.2 PM 620 集合式电表
        3.2.3 调节性控制负载
    3.3 算法分析
        3.3.1 回归模型
        3.3.2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3.3.3 最小平方法(Least Square Estimator,LSE)
        3.3.4 误差项变异数的估计
        3.3.5 回归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4.1 服务器端电力监控系统主界面
    4.2 服务器端电力监控系统功能界面
        4.2.1 菜单的功能选项设计
        4.2.2 Sepam 2000 总电表界面设计
        4.2.3 PM 620 电表界面设计
        4.2.4 冰水主机界面设计
        4.2.5 负载曲线图界面设计
        4.2.6 预估负载界面设计
        4.2.7 十五分钟电力需量界面设计
    4.3 远程监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电力监控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
    5.1 电表与计算机值的测试验证
    5.2 单日电力负载值的测试验证
    5.3 单周电力负载值的测试验证
    5.4 单月用电负载与气温的分析
    5.5 自动卸除的测试验证
    5.6 十五分钟电力需量值的测试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2.2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2.2.1 演习巷道的结构布置
        2.2.2 环境模拟及控制系统结构
        2.2.3 音视频监控系统结构
        2.2.4 调度主站系统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1 温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算法的实现
    3.2 烟雾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控制算法的实现
    3.3 有毒气体发生与控制原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及方法
    4.1 控制系统
        4.1.1 控制系统配置及功能
        4.1.2 控制系统构成及功能
        4.1.3 调度控制系统
    4.2 电子毒气系统
    4.3 环境模拟系统
        4.3.1 升温系统
        4.3.2 生烟系统
    4.4 音视频监控系统
        4.4.1 语音对讲系统
        4.4.2 视频监控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试验及结果
    5.1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验证
        5.1.1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测试
        5.1.2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测试
    5.2 训练人员身体及心理素质变化分析
        5.2.1 训练人员身体素质变化分析
        5.2.2 训练人员心理素质变化分析
    5.3 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的演习训练效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A 调度端软件界面
    附录B 操作平台布局图和现场设备布局图
    附录C 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电路图

(10)CZ全自动单晶炉电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单晶硅基本知识
        1.2.2 单晶硅制备生长工艺
        1.2.3 单晶硅生长关键点
        1.2.4 直拉式单晶硅工艺流程介绍
    1.3 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单晶炉研究进展
        1.3.2 发展趋势和特点
    1.4 课题的来源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直拉式单晶炉机械结构系统
    2.1 主炉室
    2.2 隔离旋阀
    2.3 副炉室
    2.4 坩埚驱动装置
    2.5 籽晶驱动装置
    2.6 炉体旋转升降装置
    2.7 真空及气路系统
    2.8 水冷系统
    2.9 加热系统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气控制平台设计
    3.1 单晶炉技术要求及优化需求
    3.2 主控系统
    3.3 驱动系统
        3.3.1 晶体与坩埚升降
        3.3.2 晶体和坩埚旋转
    3.4 加热系统
        3.4.1 加热电源
        3.4.2 温度检测
    3.5 气路系统
    3.6 水路系统
    3.7 CCD图像系统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气系统软件设计
    4.1 设计需求和目标
    4.2 PLC集中控制软件
        4.2.1 功能性控制设计
        4.2.2 工艺过程实现设计
        4.2.3 辅助功能设计
    4.3 人机界面设计
        4.3.1 工作界面设计
        4.3.2 工艺参数界面设计
        4.3.3 曲线界面设计
        4.3.4 操作记录界面设计
        4.3.5 报警记录界面设计
        4.3.6 辅助功能界面设计
    4.4 CCD软件设计
        4.4.1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和搭建
        4.4.2 CCD软件开发流程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线及通信设计
    5.1 设计需求和目标
    5.2 现场总线网络架构设计
    5.3 CAN总线
        5.3.1 CANopen通讯协议
        5.3.2 eds文件和对象字典
        5.3.3 CANopen通信配置及程序编写步骤
    5.4 RS485通信
        5.4.1 ModbusRTU通信协议
        5.4.2 ModbusRTU通信模式
        5.4.3 485网络中的通信模块
        5.4.4 与无纸记录仪的通讯实现
        5.4.5 与电源柜的通讯实现
    5.5 RS232通信
        5.5.1 RS232接口
        5.5.2 ModbusASCII码通信
        5.5.3 通讯内容
        5.5.4 PLC中通讯实现
    5.6 以太网通信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晶炉运行数据及分析
    6.1 总体分析
    6.2 单晶炉主要指标
    6.3 工艺验证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PLC与显示器、打印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机技术在配料电子秤的应用[J]. 寇振伟,罗伏隆. 衡器, 2021(05)
  • [2]轿车座椅测试设备设计[J]. 高圆.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0(07)
  • [3]基于MSP430F149的高压开关分合闸摩擦力模拟测量[J]. 高浩然,陈江宁,王学明,雷耀文,陈文会. 电子设计工程, 2020(11)
  • [4]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加油机系统设计[D]. 孙浩. 安徽理工大学, 2018(01)
  • [5]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棉花动态称重装置的研制[D]. 王珍.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6]多模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李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7]燃气调压站、箱远传监控系统在燃气管网漏气预警的应用研究[D]. 李鹿.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4)
  • [8]网络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9]演习烟巷温度烟雾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长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10]CZ全自动单晶炉电控系统设计[D]. 陶智桂.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PLC、监视器、打印机的接口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