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

一、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正在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肖炎舜[1](2017)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调控》文中研究表明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赵丽霞[2](2015)在《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世界各国正积极采取各种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将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而发展中国也期待在新一轮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变革中占有优势,为此各国政府正在试图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带有显着的地域性,长期以来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对外开放力度较大,在吸纳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同时享有国家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此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明显不足。内蒙古作为中西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科技发展对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内蒙古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矿产的输出基地,但是目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陷入“富饶的贫困”中,如何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发挥财政的职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走出困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内蒙古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出发,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以面对机遇如何完善财税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方案的建立为轴,依次展开以下研究。基于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中介组织的特殊性,构建了四螺旋体五耦合元模型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作为科技相对落后的内蒙古,随着公共权力社会化,中介组织协助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在四个螺旋体中,中介组织在资源逐步汇集的过程中,它发挥着粘合剂和催化剂的双重功能,它有效的加速各个螺旋体的科技合作与创新。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陷入瓶颈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技术、政策、环境,为此中介组织可以从金融、风险担保、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信息沟通等多方面将这几个螺旋体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协助政府发挥经济与社会服务的职能,那么通过财税政策如何协调五个耦合元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第六章系统的解决了该问题。该研究基于供给与需求系统,建立了财税政策影响之下各个利益转化主体博弈分配模型,得出如何解决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如何建立各个系统的激励体系、如何激发各个系统的创新源、如何建立利益关系体系等关键问题的具体可行方案。内蒙古财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博弈论模型的构建,目的是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使得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为此,应用耗散结构、熵理论与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建立三个系统的二级指标维度,构建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力作用机制体系,依据实证结果得出各自的关系、影响、作用、贡献,从而找到财税政策的战略定位。为了科学、合理的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体系,需要通过比较国内外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法规、模式、作用,得出我们的不足及改进启示,从而为内蒙古基于自身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路径奠定了基础。在成功的经验的启示之下,如何在完善财税体系中将区域特点更好的发挥出来,应用自己的优势逐步规避劣势,为此选择内蒙古重点产业能源产业煤制油及高新技术材料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进行财税政策研究,内蒙古是我国煤、稀土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初级产品,而由于科技成果较少导致能源、新材料等各个领域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较少,导致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所以从煤制油、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与财税体系的关系、作用、影响、贡献探讨了财税针对具体的行业该如何配套相应机制的问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的目标出发,构建了财税体系框架,完善了财政政策体系与税收政策体系。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奠定基础,从而最终为中西部的崛起作出突出贡献。

邹积贵[3](2011)在《关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文中认为一、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意味着出口导向战略的重大调整1999年1月13日,金融危机在巴西登陆,全球股市均大幅下泻,其中以香港股市的跌幅最深。恒生指数狂跌的原因是市场担心人民币在巴西危机的冲击下将难以支撑。1月

张小平[4](2011)在《我国经济已具备自主增长能力》文中指出编前:今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江苏、浙江、广东四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这是“自主增长”一词在官方言论中的首次亮相。其后不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

杨秦,张子麟,张守营,潘晓娟,张小平,杨超,邓飞[5](2011)在《放慢脚步是为了跑得更远》文中指出编者的话 从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长9.8%,到今年一季度9.7%,再到今年二季度9.5%。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GDP增速已经连续3个季度回落。怎样看待经济增长放缓?放缓背后的成因是什么?下半年乃至更长的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会如何?影响当前我国经济放缓的因素是否还将继续存在?我们

吕炜,曾芸[6](2010)在《体制性约束下的政府投融资问题研究——对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政府投资与财政风险的思考》文中提出一、引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并实行结构性减税。地方政府除相应安排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资金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本级政府投资。为弥补收支缺口,满足资金需求,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大举债融资力度,这使得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方面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无论是出

钟玉[7](2009)在《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与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探索。成都市邛崃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了"汤营模式"、"仁寿模式"、"黑石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路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有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进一步确立其法人地位;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吕炜,曾芸[8](2009)在《体制性约束、双重失衡与政策权衡——全球金融危机挑战与中国的财政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得到实质性提高的今天,重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次契机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约束,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财政政策也因此面临着如何权衡缓解经济危机冲击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从中国财政政策实践来看,单纯的反周期调节可以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却无力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动力,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长期内部失衡更需要财政政策着眼于整个改革过程和整个经济结构。本文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面临双重失衡的判断,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内外失衡的概念,并探讨了两种失衡条件下财政政策的运行原理,同时以转轨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体制性约束为限制条件,考察了财政政策困境的现实根源,并给出了财政政策权衡的政策涵义。

张湛[9](2009)在《多维视角下的民族经济融合: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文中指出依据比较优势参与族际分工以获取比较利益是民族间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民族间的经济融合进程会受到各民族之间竞争力的差异、文化的异同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利用社会资本发展民族圈经济、通过政策援助帮助少数民族融入现代经济以及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是实现多民族经济融合发展的可行途径。

朱晓俊[10](2007)在《完善自主增长机制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从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自主增长机制,提高我区经济长期发展的推动力。培育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就是要在增长动力上切实实现企业自主投资、居民自主消费和出口自主增长的共同驱动;在增长机制上形成以现代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提供促进增长的体制环境的格局。

二、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正在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正在增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基础性影响:文献分析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对财政政策调控提出新要求
    (二)经济体制转轨要求再造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功能定位具有深刻影响
    (三)财税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构成了财政政策调控所依托的重要体制基础
    (四)经济体制转轨中财政分权格局逐步形成和演变,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成为财政政策调控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三个阶段: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
    (一)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之前,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探索阶段
        1. 首先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是市场发挥辅助调节作用的改革思路。
        2. 接着提出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的改革思路。
        3. 再接着提出的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是让市场调节全面发挥作用的改革思路。
    (二)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0年,从党的十四大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构建阶段
        1.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 系统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 持续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理论上的新突破。
    (三)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
        1. 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
        2. 首次提出新的发展观。
        3. 对改革任务提出许多突破性新要求。
三、从财政“三大关系”看经济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一)1978年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二)1978年到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探索时期
    (三)1992年到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构建时期
    (四)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
四、与经济体制转轨相适应的财政政策调控趋势性特点及下一步要把握好的重点
    (一)财政政策调控要与经济体制基础相适应
    (二)财政政策调控不能代替财税体制改革
    (三)财政政策调控要相机发挥作用

(2)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3.2 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理论研究
    2.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2.1.1 公共财政与地方财政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1.3 地区差异与资源要素流动
        2.1.4 科斯三大定理
    2.2 科技成果转化
        2.2.1 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的界定
        2.2.2 科技成果分类比较与启示
        2.2.3 科技成果转化条件
        2.2.4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2.5 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2.2.6 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
        2.2.7 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
        2.2.8 技术转移与技术引进
3 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内容研究
    3.1 我国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应用分析
        3.1.1 财政科技支出分析
        3.1.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激励政策
        3.1.3 科技成果产出
        3.1.4 科技成果应用与财政科技投入分析
    3.2 内蒙古科技成果产出与财税政策
        3.2.1 财政科技投入分析
        3.2.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激励政策
        3.2.3 科技成果产出
    3.3 内蒙古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应用分析
        3.3.1 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发展
        3.3.2 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应用
    3.4 内蒙古专利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专利外推模型预测
        3.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 内蒙古财税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
    4.1 财税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1 财税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与市场脱节
        4.1.2 财政保障系统与科技成果市场不匹配
        4.1.3 税收支持政策不能完全满足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4.1.4 五个耦合元利益分配不均,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
    4.2 原因分析
        4.2.1 科技成果转化中制约因素较多
        4.2.2 财政支持科技资金不足,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脱节
        4.2.3 科技计划未以市场为指引,影响科技成果的市场效用
        4.2.4 各类市场不能紧密结合,导致科技成果市场发育不完善
    4.3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机遇
        4.3.1 生产要素价格优势吸引着众多的资本,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4.3.2 优势产业集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5 基于四螺旋模型的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与财税政策的耦合机理模型构建
    5.1 传统的三螺旋模型分析
    5.2 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四螺旋体五耦元模型构建
        5.2.1 中介组织知识螺旋体
        5.2.2 企业的知识螺旋体
        5.2.3 政府知识螺旋体
        5.2.4 高校、科研院所知识螺旋体
    5.3 内蒙古基于四螺旋模型科技成果转化与财税政策的耦合关系分析
        5.3.1 战略目标的耦合关系
        5.3.2 信息流的耦合关系
        5.3.3 专业技术的耦合关系
        5.3.4 政策法规的耦合关系
        5.3.5 主体部门的耦合关系
6 内蒙古财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博弈论模型构建
    6.1 政府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6.1.1 模型参数设定
        6.1.2 模型求解
        6.1.3 结论
    6.2 财税政策与企业科技成果利益关系的静态博弈分析
        6.2.1 模型参数设定
        6.2.2 模型求解
        6.2.3 结论
    6.3 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
        6.3.1 博弈模型
        6.3.2 纳什均衡求解
        6.3.3 结论
    6.4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
        6.4.1 模型参数的设定
        6.4.2 模型求解及结论
    6.5 结论
        6.5.1 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归属
        6.5.2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利益分配体系
        6.5.3 以各方博弈的关键点为轴心,构建各个主体的激励体系
        6.5.4 建立合理的财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技术创新
7 内蒙古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7.1 各类指标维度划分
        7.1.1 财政科技投入的维度划分
        7.1.2 科技成果转化维度划分
        7.1.3 区域经济的维度划分
    7.2 财税政策视角之下的区域经济耗散结构研究
        7.2.1 区域经济耗散结构系统机理分析
        7.2.2 基于财税政策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输入熵分析
    7.3 构建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
    7.4 实证研究
        7.4.1 实证的研究方法
        7.4.2 变量选取及说明
        7.4.3 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7.4.4 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经济各因子综合分析
    7.5 结论
8 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比较与启示
    8.1 财税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与法规
        8.1.1 国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和政策
        8.1.2 国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和政策
        8.1.3 内蒙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与政策
        8.1.4 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的比较和启示
    8.2 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中的模式
        8.2.1 国内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中的模式存在的问题
        8.2.2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主要类型与模式分析
        8.2.3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主要类型、模式比较与启示
    8.3 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8.3.1 国内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8.3.2 国外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8.3.3 国内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比较和启示
9 内蒙古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案例分析
    9.1 基于财税政策的能源产业煤制油技术成果转化案例
        9.1.1 煤制油技术
        9.1.2 煤制油技术应用
        9.1.3 内蒙古财税政策对煤制油应用的影响
        9.1.4 内蒙古煤制油技术转化对地方财税体系的贡献
        9.1.5 财税措施
    9.2 基于财税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成果转化案例
        9.2.1 内蒙古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成果应用与知识产权
        9.2.2 内蒙古财税政策应用到钕铁硼永磁材料成果转化中的理论分析
        9.2.3 促进内蒙古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措施
        9.2.4 结论
10 完善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体系
    10.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的基本目标
        10.1.1 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10.1.2 实施“大市场,小政府”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1.3 基于财政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10.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框架构建
        10.2.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
        10.2.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整体框架
    10.3 完善财政政策体系
        10.3.1 加强财政担保、风险投资的职能,完善技术市场的建设
        10.3.2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吸纳区外技术成果
        10.3.3 构建良好的政府采购体系,拉动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3.4 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助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
        10.3.5 完善各个盟市财政体系,保障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10.3.6 提升财政预算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率
    10.4 完善税收政策体系
        10.4.1 实现税收优惠重心的转移
        10.4.2 实现税收优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关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意味着出口导向战略的重大调整
二、重新认识出口导向战略的利弊得失
三、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已是水到渠成
四、自主增长战略中贸易和资本进出口的位置
五、关键在于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力量

(7)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与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1.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3.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的基础条件
二、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案例分析
    1.“汤营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2.“仁寿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3.“黑石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三、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关于产权的问题。
    2.关于主体作用发挥的问题。
    3.关于风险意识的问题。
    4.关于投入制约的问题。
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2.建立自主管理机制。
    3.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4.建立农村发展投入机制。
    5.建立发展保障机制。
    6.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8)体制性约束、双重失衡与政策权衡——全球金融危机挑战与中国的财政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内外经济失衡条件下的财政政策运行原理
    (一)经济外部失衡的本质: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需求下降
    (二)经济内部失衡的本质:转轨体制性约束下的结构性失衡
    (三)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失衡的运行机理
三、从转轨进程看中国财政的政策权衡
    (一)应对经济周期性变动的财政政策取向
    (二)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财政政策取向
四、体制性约束与财政政策困境
    (一)财政政策困境之一:依靠政府投资直接拉动经济走出困境的政策手段可能加剧长期业已存在的结构性失衡。
    (二)财政政策困境之二:受体制性压抑,刺激消费的政策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五、结论及政策涵义

(9)多维视角下的民族经济融合: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经济融合的内涵
二、民族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民族经济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竞争力的差异
    (二) 文化因素
    (三) 政策安排
四、实现民族经济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 利用社会资本发展民族圈经济
    (二) 通过政策援助帮助少数民族融入现代经济
    (三) 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

四、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正在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调控[J]. 肖炎舜. 财政研究, 2017(02)
  • [2]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D]. 赵丽霞.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2)
  • [3]关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J]. 邹积贵. 才智, 2011(34)
  • [4]我国经济已具备自主增长能力[N]. 张小平. 中国经济导报, 2011
  • [5]放慢脚步是为了跑得更远[N]. 杨秦,张子麟,张守营,潘晓娟,张小平,杨超,邓飞. 中国经济导报, 2011
  • [6]体制性约束下的政府投融资问题研究——对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政府投资与财政风险的思考[A]. 吕炜,曾芸. 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一), 2010
  • [7]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与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J]. 钟玉. 经济体制改革, 2009(02)
  • [8]体制性约束、双重失衡与政策权衡——全球金融危机挑战与中国的财政政策选择[J]. 吕炜,曾芸. 财贸经济, 2009(03)
  • [9]多维视角下的民族经济融合: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J]. 张湛.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1)
  • [10]完善自主增长机制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朱晓俊. 北方经济, 2007(03)

标签:;  ;  ;  ;  ;  

中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