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

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

一、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论文文献综述)

朱素芹[1](2021)在《小麦感赤霉病突变体感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文中研究指明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小麦赤霉病抗性是多由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位点,且赤霉病表型受温度和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挖掘并利用抗、感赤霉病QTL对于解析抗感机制和培育抗性品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品种宁7840是携带Fhb1的抗赤霉病品种。本实验室前期对宁7840进行EMS诱变获得一株稳定的感赤霉病突变体,并与野生型杂交通过单粒传法构建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本研究通过对RIL群体进行连续多年的赤霉病接种鉴定,计算病小穗率(PSS)并测定了发病籽粒中的DON毒素含量。为了挖掘赤霉病感病突变位点,筛选了 RIL群体中的极端抗病单株与极端感病单株,分别接种绿豆汤(对照)与赤霉菌,在接种72h后对接种小穗及上下一节部位提取RNA,进行混池转录组测序以及55k SNP芯片分析。筛选了 RIL群体中与赤霉病抗性相关联的SNP差异位点。结果表明:RIL群体的PSS两年呈极显着正相关,且呈现抗感分离,感病品系的PSS显着高于野生型宁7840;利用LC-MS测定发病籽粒中DON毒素含量,发现高抗品系和高感品系籽粒中积累的DON含量呈极显着差异,病小穗率及籽粒中DON毒素含量两两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通过构建极端抗、感株系的RNA混池结合转录组测序和信号路径分析,发现病原菌响应的信号路径与突变体中基因变异导致的信号路径高度重合,表明野生型中相关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突变体失去对病原菌的响应能力;筛选到抗、感池与赤霉病抗性显着关联的差异SNP位点,同时将该SNP转化为dCAPS标记,DRnaN98dC20,并将其定位于小麦3DL染色体上607.34Mb至615.49Mb之间,物理距离8Mb。该位点与已报道的QTL位点不同,推测该位点可能为新的调控赤霉病抗性的位点。由于野生型和感病突变体均携带抗赤霉病主效基因为Fhb1,推测突变体中的变异基因很可能是Fhb1抑制因子或者信号路径中的关键感病因子。先前报道的赤霉病研究中,关于抗病基因的文献较多,而感病基因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结果对后续为后续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对赤霉病抗性机制的解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晓永[2](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卢乾[3](2018)在《华南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的建立和QTL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野生祖先,具有多花多荚、蛋白含量高及耐逆性强等优点,蕴藏着许多能拓宽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有益等位基因,是栽培大豆改良最为重要的资源。华南地区是全世界最靠近赤道的野生大豆分布地,特定环境下的野生大豆必然积累一些优良基因。本研究以广东乳源野生大豆Z4为供体亲本、以桂夏豆2号为受体亲本构建华南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其中回交一次渗入系群体(BC1)包括177株系,回交两次渗入系群体(BC2)74株。利用130对在双亲本间多态性良好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检测渗入系群体的基因组,调查了两年渗入系群体在田间重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并结合渗入系群体的基因型数据对大豆重要性状进行QTL初步定位。本研究为挖掘作物野生资源的有利等位基因提供新的工具,也为分子设计育种准备了材料。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中选择了346对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SSR标记进行双亲多态性检测,其中130对SSR标记在双亲本间多态性表现良好,多态性标记占标记总数的37.6%。这130对SSR标记覆盖大豆基因组总长1726.90 c M,占大豆总基因组的75.36%。标记间最大遗传距离为56.49 c M,最小遗传距离为0.87 c M,平均距离13.38c M,标记间距离大于30 c M的片段有13个。2)使用130对SSR标记检测渗入系群体基因型发现,BC1渗入系群体中Z4基因组覆盖度达到98.46%,174个家系中野生片段导入率在1.54%-45.38%,野生片段平均导入率21.23%,渗入系群体中野生片段导入率在15%-25%之间。BC2渗入系群体中Z4基因组覆盖度92.31%,74个家系中野生片段导入率在0%-45.38%,野生片段平均导入率为10.29%,渗入系群体中野生片段导入率在5%-15%之间。3)统计各标记处野生片段的导入率发现,在BC1渗入系群体中,各标记处野生片段导入率在0%-62.15%,平均导入率为21.18%。在BC2渗入系群体中,各标记处野生片段导入率0%-48.65%,BC2渗入系群体中野生片段平均导入率为10.29%。BC1和BC2渗入系群体各标记处野生片段导入率找不到相同的高导入率区域,但是同时存在低导入率区域,位于1号染色体的Satt407(遗传距离99.593 c M)和位于4号染色体的Satt578(遗传距离65.078 c M)的野生等位基因导入率都为0%,预示这两个区域为野生等位基因导入的冷点区域。4)2016、2017年分别调查了渗入系15个主要性状(初花期、株高、百粒重等),各性状分离明显,呈正态分布,但大部分株系性状分布在两亲本间。野生片段的导入对渗入系群体性状有明显的改变,说明野生片段的导入引起了后代广泛的遗传变异。5)结合渗入系群体的表型和基因型,对渗入系群体的15个性状进行QTL初步定位,共定位到191个QTL。其中1个初花期QTL、4个单株粒数QTL、1个单株粒重、2个秕荚数、5个1粒荚数QTL在BC1、BC2渗入系群体中共同检测到。BC1渗入系群体中11个QTL在两年中共同检测到、BC2渗入系群体中3个QTL在两年中共同检测到。

申梓邑[4](2017)在《高异黄酮转基因大豆新品系的创制与鉴定》文中指出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等都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类黄酮代谢途径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于延缓衰老,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防癌抗癌,降低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有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等方面。目前市场供不应求,选育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大豆传统杂交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不去雄直接授粉的方法进行杂交,将该方法与去雄直接授粉后杂交荚成活率和伪杂交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去雄直接授粉的方法的杂交荚成活率显着高于大豆去雄授粉的,而伪杂交种产生率两者无显着差别。同时母本不去雄较去雄更加省时省力、简单易行,更适合大规模推广。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4代,T5代,T6代转异黄酮合酶基因(IFS)、查尔酮异构酶(CHI)、MYB12B2转录因子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高世代转基因材料籽粒总异黄酮含量均比其转基因受体品种异黄酮含量显着提高且稳定遗传。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基因大豆品系的异黄酮含量,本研究通过利用不去雄直接授粉大豆杂交方法,将IFS基因基因过表达植株分别与吉大豆5号进行杂交,MYB12B2转录因子过表达植株与IFS、CHI过表达株系分别进行杂交,获得F1代植株,并通过PCR检测技术,Basta叶片涂抹,Bar基因试纸条等方法,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鉴定携带目标基因的F1植株。对IFS,CHI基因过表达植株与吉大豆5号的杂交种F2代进行异黄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FS,CHI基因过表达植株与吉大豆5号杂交材料可以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且CHI基因过表达植株对于改善吉大豆5号总异黄酮含量的效果好于IFS基因过表达植株。对IFS,CHI基因过表达植株与MYB12B2转基因过表达植株的杂交种F2代进行异黄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YB12B2过表达植株与IFS,CHI基因过表达植株杂交F2代植株的异黄酮含量均比双亲有所提高,且杂交组合T(MYB12B2)x T(IFS)的杂交种异黄酮含量提高幅度高于杂交组合T(MYB12B2)x T(CHI)的杂交种异黄酮含量。

任海龙[5](2017)在《金花菜的遗传多样性及连锁图谱构建》文中指出苜蓿属(Medicago)大约有87个种,包括了最重要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在畜牧业生产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属豆科苜猜属一年生苜蓿,由于低光周期敏感性和春化性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金花菜除能固定大气中的N2,生产出高质量的牧草外,还具有土壤修复、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牧草、饲料、绿肥、草地农业系统、冬季覆盖作物和救荒牧草等领域。除此之外,金花菜还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如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持久性、良好的冬季生长能力和耐放牧等,可用于过度放牧或焚烧后退化草场的恢复,被认为是苜蓿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金花菜作为绿色有机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政府的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花菜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不断增加,加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多用途豆科牧草。相比快速发展的产业化进程,金花菜的遗传育种工作明显滞后,生产上仍以地方乡土品种为主,缺乏品质优良的高产品种,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开展金花菜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图谱构建无论是对金花菜的品种选育,还是对其他一年生苜蓿,乃至在多年生紫花苜蓿的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不同来源的5份金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40℃)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种子硬实是限制金花菜萌发的主要因素,不同来源金花菜种子的硬实度差异较大,破除种皮可明显提高金花菜的萌发率;金花菜种子在20℃时萌发率最高,40℃时不能萌发,25℃时幼芽生长最快。(2)不同来源的金花菜在株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和刈割产量上普遍存在差异。金花菜草产量与第二次刈割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不同刈割茬次间存在补偿作用。金花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草产量的影响以第二次刈割产量最大,其后依次为株高、第三次刈割产量、第一次刈割产量、分枝数、叶长、叶宽、第四次刈割产量和根长。(3)金花菜在叶长、叶宽、株高、分枝数、茎粗、茎叶比、鲜重、干重、鲜干比等性状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株高和分枝数的变异最大,可作为区分不同金花菜材料的重要形态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和株高呈极显着显着正相关;分枝数、茎粗和茎叶比呈极显着正相关;鲜重和干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茎粗与鲜重和干重呈着正相关。该结果对金花菜基于表型性状的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包括23.68 Mb个读长的6.26 Gb的数据量,87,207个高质量的SLAF标签,其中25,616个SLAF标签为多态性标签,平均测序深度为11.37×。在25,616个多态性SLAF标签中,共获得SNP标记 52,237 个。研究结果表明,金花菜的核酸多样性(θω = 0.0045 and π = 0.0043)水平与蒺藜苜蓿相当。通过全基因组SNP标记可以把10份不同来源的金花菜材料分成野生型、栽培型和中间型3个类群,这种划分与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相一致,但与地理来源不相关。野生型可能是栽培型的祖先种,并且具有较高的核酸多样性,栽培型和野生型类群遗传分化明显,群体间基因交流很少。本研究开发了大量的SNP标记,这些全基因组SNP标记将为我们更好的理解金花菜的遗传驯化历史及种群间的关系提供帮助。(5)以金花菜材料“海安”为父本,“温岭”为母本,进行人工杂交,构建了一个由124个单株组成的F2代作图群体。测序共得到85.18 Gb原始数据,包括了 453.95 M的长度在100 bp左右双端读长数据。通过信息分析,共得到261,501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23,221,多态率为8.88%,亲本平均测序深度为32.39×;子代平均测序深度8.27×。在23,221个多态性SLAF标签中,有17,345个标签成功通过基因型编码,占74.70%。通过筛选去除质量低、缺少亲本信息、严重偏分离和其他不适合构建图谱的标记,最终共有2,408个SLAF标记连锁到图谱上。最终构建了含有7个连锁群,总图距839.01 cM,平均图距0.35 cM的高密度金花菜遗传连锁图谱。遗传图谱的标记总数为2,408个。最大的连锁群LG6,有324个标记,覆盖195.28cM,相邻标记间最大距离为0.60 cM;LG1是最密的连锁群,包括760个标记,相邻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0.19 cM;最小的连锁群是LG4,含有162个标记,长度65.68 cM,相邻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0.35 cM。本研究构建了金花菜首张遗传连锁图谱,这张高密度遗传图谱将为金花菜重要性状的QTL定位、比较谱图的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帮助。同时,本研究共定位了与金花菜产量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的9个QTLs,分别位于LG1、LG3和LG6上,包括控制叶长的2个QTLs、控制叶宽的1个QTL、控制分枝数的1个QTL、控制株高的1个QTL、控制初花期天数的1个QTL、控制单株干重的1个QTL和控制单株荚重的2个QTLs。

江航[6](2016)在《黄淮地区禾谷镰刀菌毒素化学型及对小麦致病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是小麦赤霉病、小麦茎基腐病、玉米穗粒腐病和玉米茎基腐病等病害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于黄淮地区普遍实施秸秆还田以及气候变暖,上述几种病害发病及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成为制约小麦、玉米高产稳产和籽粒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过去研究表明,禾谷镰刀菌能够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镰刀菌烯醇(NIV)等毒素,而且不同地区毒素化学型有较大差异;另外,对于产生不同的毒素的禾谷镰刀菌,其致病力也存在差异。为了弄清黄淮地区小麦、玉米两种作物上致病禾谷镰刀菌所产的毒素化学型以及其致病力。2014和2015年本课题组对我国小麦和玉米主产区黄淮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发病组织进行了广泛采样,并经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禾谷镰刀菌。然后,对其毒素化学型进行检测,并测定其对小麦穗部和茎部的致病性,分析毒素化学型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小麦和玉米病株进行病原分离,并用禾谷镰刀菌特异性引物Fg16F/Fg16R进行菌种鉴定,从小麦赤霉病病穗上共分离得到109株禾谷镰刀菌菌株,从小麦茎基腐病株上共分离得到48株禾谷镰刀菌菌株,从玉米穗粒腐病穗上共分离得到33株禾谷镰刀菌菌株,从玉米茎基腐病株上共分离得到62株禾谷镰刀菌菌株,合计252株禾谷镰刀菌菌株。通过毒素特异性引物Tri303F/Tri303R和Tri315F/Tri315R对这252株禾谷镰刀菌进行毒素化学型测定,有181株菌株产15-AcDON型毒素(占71.83%),有65株菌株产3-AcDON型毒素(25.79%),只有6株菌株产NIV型毒素(2.38%)。说明在黄淮地区的禾谷镰刀菌中产15-AcDON型毒素的菌株是优势种群,产3-AcDON型毒素的菌株次之,产NIV型毒素的菌株所占比例最低。在河北地区,所有菌株都产生15-AcDON型毒素;在河南地区,产3种毒素的菌株都存在,以产15-AcDON型毒素的菌株为主;在安徽和江苏地区,产3种毒素的菌株也都存在,但以产3-AcDON型毒素的菌株为主。对77株禾谷镰刀菌在小麦穗部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不同菌株对小麦穗部的致病力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其致病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品种矮抗58上,1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3株禾谷镰刀菌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43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强致病力菌株。在周麦27上,4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弱致病力菌株;50株禾谷镰刀菌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23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强致病力菌株。对不同毒素类型的禾谷镰刀菌进行致病力分析,可以看出,在矮抗58上,产3-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致病性较强,产15-AcDON和NIV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无明显差异。在周麦27上,产3-AcDON和15-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致病性无明显差异,产NIV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致病力较弱。对78株禾谷镰刀菌在小麦根茎部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不同菌株对小麦根茎部的致病力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其致病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品种矮抗58上,2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弱致病力菌株;12株禾谷镰刀菌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64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强致病力菌株。在周麦26上,3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弱致病力菌株;19株禾谷镰刀菌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56株禾谷镰刀菌属于强致病力菌株。对不同毒素类型的禾谷镰刀菌进行致病力分析,可以看出,在矮抗58上,产3-AcDON和NIV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致病性强于产15-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在周麦26上,产NIV毒素的禾谷镰刀菌致病性强,产3-AcDON和15-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致病性无明显差异。禾谷镰刀菌对小麦穗部和茎部的致病性结果说明,不同的菌株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强致病性菌株和中等致病性菌株为主,且禾谷镰刀菌的致病性强弱与毒素类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张同祯[7](2016)在《多胺氧化酶在光抑制玉米中胚轴伸长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中胚轴是与抗旱、耐深播及田间出苗率显着相关的重要性状,其生长是一个明显的光调控过程。已有研究表明玉米中胚轴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基因表达受光的促进,且光诱导的PAO活性增加与中胚轴顶端生长区外部组织的生长抑制存在同步性,但目前关于PAO在光诱导的玉米中胚轴生长抑制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54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在黑暗条件下生长3天的玉米幼苗中胚轴及胚芽鞘长度进行测定,同时在田间对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度等与玉米以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与中胚轴长度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PAO在光诱导的玉米中胚轴生长抑制中的作用机制,以筛选出的中胚轴长度差异显着的两个常用自交系郑58和PH4CV为材料,研究光照对玉米中胚轴伸长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PAO在光抑制玉米中胚轴伸长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暗条件下,54份玉米自交系中胚轴长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平均长度为3.16 cm,最大为6.52 cm,最小为0.98 cm。长中胚轴自交系(>5 cm)占13%,短中胚轴自交系(<2cm)占24%,其余自交系(63%)的中胚轴长度集中在2-4 cm。相关分析表明中胚轴长度与中胚轴鲜重、干重和中胚轴+胚芽鞘总长度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且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因此在育种中利用长中胚轴特性的材料,可能在提高深播出苗率的同时引起株高的增加,进而造成抗倒伏能力的下降。(2)光照和黑暗两种处理条件下,短中胚轴自交系郑58和长中胚轴自交系PH4CV在中胚轴长度、PAO活性、H2O2含量、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在黑暗处理中郑58的PAO活性,H2O2含量,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都是高于长中胚轴自交系PH4CV,相关性分析表明,中胚轴长度与PAO活性、H2O2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POD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3)5 mmol/L PAO外源抑制剂2-HEH均能促进玉米中胚轴的生长,同时PAO活性显着下降,ZmPAO1基因的表达被抑制,表明光调控的PAO活性变化是玉米中胚轴伸长受阻的主要原因。0.1 mmol/L外源H2O2均能抑制玉米中胚轴的生长,但PAO活性及ZmPAO1基因的表达差异均不显着。但添加5 mmol/L H2O2外源清除剂DMTU后,中胚轴长度显着增加,PAO活性升高,ZmPAO1基因的表达也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细胞显微结构及H2O2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光诱导的PAO氧化分解PAs产生的H2O2参与了玉米中胚轴的生长调控。由此可见,光诱导使玉米中胚轴PAO活性升高和H2O2积累,并通过POD途径影响了木质素的合成及中胚轴细胞的伸长生长。

吴传书[8](2014)在《绿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文中指出绿豆(Vigna radiate (L) Wilczek)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绿豆生育期短,抗逆性强,具有固氮能力,是禾谷、棉花、薯类等作物间套种的适宜作物,也是良好的减灾救荒的填闲作物。绿豆富含蛋白、淀粉及低脂肪,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也是东南亚国家用于调节营养平衡的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粮。此外,绿豆还可被生产加工成多种食品,如豆芽、绿豆酒、绿豆糕等食品,绿豆芽菜还是人们摄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绿豆的遗传研究和其他作物相比还是相对落后,可应用于绿豆的分子标记也十分有限。本研究主要是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的绿豆SSR引物(Mung bean SSR)和菜豆SSR引物(Common bean SSR)、根据NCBI上绿豆部分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的STS引物(Mung bean STS)以及选取部分转录组测序开发的绿豆MGCP引物(Mung bean EST-SSR)进行筛选检测,最后以重组自交系群体RIL12作为构图群体,利用上述筛选的分子标记进行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磁珠富集法开发的绿豆SSR引物(Mung bean SSR)6100对,有3459对在24份绿豆材料中能有效扩增,有效扩增率为56.7%;多态性扩增的引物数目为559对,多态率为16.2%。通过转录组测序开发的绿豆MGCP引物(Mung bean EST-SSR)149对,有效扩增126对,有效扩增率84.6%,多态性有效扩增21对,多态率为16.7%;通过磁珠富集法开发的菜豆SSR引物(Common bean SSR)424对,有效扩增97对,有效扩增率22.9%,多态性有效扩增6对,多态率为6.2%;绿豆STS引物(Mung bean STS)13对,有效扩增9对,有效扩增率69.2%,多态性有效扩增2对,多态率为15.9%。其中,通过磁珠富集法开发的6100对绿豆SSR引物(Mung beanSSR)中,三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引物(Tri-nucleiotide repeat)、单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引物(Mono-nucleiotide repeat)和二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引物(Di-nucleiotide repeat)的有效扩增率和多态率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2.对2669份绿豆材料进行了两个年度的抗虫鉴定实验,共筛选出了具有抗虫性的绿豆材料621份。这621份材料的种子受害率均小于≤20%。其中,在初步抗虫鉴定实验中筛选出来的这621份抗虫性绿豆材料中100%高抗的有397份。3.以美国高感豆象绿豆栽培种Berken(Vigna radiata ssp1radiata)和澳大利亚高抗豆象绿豆野生种ACC41(Vigna radiata ssp.Sublobata)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RIL12,利用从6686对引物中筛选出来的588对在亲本间表现多态的SSR和STS标记对RIL12群体进行分析,构建了一张含有585个标记(499个SSR标记、74个RFLP标记、9个STS标记和3个RAPD标记)的绿豆遗传图谱,图谱总长732.9cM,包括11个连锁群,每个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25cM,平均长度为66.63cM。每个连锁群长度为45.2112.8cM,每条染色体上面的标记数为3592个,平均53.18个。标记位点数最多的连锁群LG1含有92个标记,长度为112.8cM;标记位点数最少的连锁群LG11仅含有35个标记,长度为48.7cM。4.利用该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将ACC41抗豆象基因Br1定位到了第9连锁群上一个2.4cM的区间范围内,该抗豆象基因Br1距离其两侧的SSR标记C220和P2-627的距离分别为0.7cM和1.7cM。

侯凯[9](2013)在《川白芷资源评价与植物激素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白芷为川产道地大宗药材之一,生产中存在优良品种缺乏,以及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早期抽薹等现象,严重影响其产量品质。一般地,良种配良法是获取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本试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主产于四川的不同白芷栽培类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开展了川白芷不同品系在不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考察了激素在白芷早期抽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川白芷早薹与内源激素间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莲座期对川白芷进行处理,以筛选出适宜提高白芷药材产量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处理。鉴于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活动共同受激素特别是生长素和乙烯调节,其中生长素的时空分布和信号转运对植物生长和次生代谢有重大影响。本试验还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反向遗传学对生长素信号转运途径中早期响应因子进行分析,考察其在植物叶片器官生长发育进程和衰老降解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川白芷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本试验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包括川白芷道地主产区(四川遂宁)各乡镇、以及浙江、重庆等地16份不同白芷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白芷ISSR反应的优化程序和反应条件,所得结果条带清晰,稳定性好;从35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5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16份供试材料DNA样本中共扩增出9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总条带的38%。基于地理位置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821-0.994之间,各供试材料间遗传差异不大。其中,来源于浙江的杭白芷与主产于四川的川白芷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大于各川白芷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表明四川各地川白芷材料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基于ISSR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16份供试材料共分为两大类,一类全部为遂宁各乡镇白芷材料。另一类包括杭白芷、四川其他地区白芷、重庆南川白芷以及两份来自遂宁涪河以南2个乡镇的白芷材料。2川白芷不同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本试验以“川芷1号”白芷品种为对照,比较了课题组多年来经过混合选择筛选出的4个优良白芷品系(编号CX08-2,CX08-5,CX08-7和CX08-9)在5个不同种植地点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表明,品系和环境对川白芷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显着影响。筛选出的白芷新品系CX08-2、CX08-9表现较优,其中CX08-2是从来自重庆南川收集的白芷材料中选择出来的新品系。其干重及鲜重均最高,分别达到1773.3kg/667m2及673.2kg/667m2,较对照川芷1号分别增产31.1%和39.2%,其有效成分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要求,是一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系。遂宁比雅安更适宜川白芷的种植。3内源激素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川白芷生产以栽培为主,早期抽薹率较高是影响其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深入理解内源激素在川白芷早期抽薹中的作用,对其不同器官内源激素进行了提取测定方法的优化。建立了一种从川白芷不同器官组织中快速提取纯化并同步测定4种植物内源激素(玉米素、赤霉素、3-吲哚乙酸和脱落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即将川白芷不同器官组织样品经80%甲醇提取后低温浓缩,最后用甲醇定容。采用Tigerkin C18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0.6%乙酸(50:50)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PDA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采用峰面积外标法(ESTD)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灵敏等优点,适合对川白芷内源激素进行快速同步测定。4抽薹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应用上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白芷早期抽薹过程中叶片4种植物内源激素(玉米素、赤霉素、3-吲哚乙酸和脱落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白芷早期抽薹叶片中较高浓度赤霉素对其早期抽薹有促进作用,而不同器官中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对白芷早期抽薹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利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CCC在莲座期进行叶面喷施,考察这些处理对内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赤霉素诱导内源赤霉素升高,而CCC则降低内源赤霉素含量。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芷早期抽薹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用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缩节胺(PIX)、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马来酰肼(MH)在莲座期处理川白芷,田间调查抽薹率,收获期考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白芷根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研究表明,除较高浓度(100和170mg/L)的外源赤霉素对川白芷早期抽薹有促进作用,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30mg/L)时,赤霉素对白芷早期抽薹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影响不大。但其对植株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了产量的提高(较对照增长30%)。但植物激素在川白芷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尚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6生长素早期响应因子(SAUR36)调控拟南芥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为更好理解激素时空分布和信号转导对植物生长和次生代谢活动的影响,利用TAIR平台,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近500个与衰老进程相关基因中筛选到一个生长素早期响应因子,发现其与植物衰老表型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1)该生长素早期响应因子(SAUR36)受生长素诱导表达上升。2)拟南芥叶片衰老过程中该基因表达上调。3) SAUR36敲除突变体植株叶片衰老显着延迟,但叶片较野生型大,说明SAG201/SAUR36基因可能抑制细胞伸展。4)诱导型过表达该SAUR36基因导致叶片衰老提前,叶绿素降解加快,离子渗透率增高。这些研究对调控植物器官生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但这只是初步的研究,而且只是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进行了验证。在其他植物特别是药用植物中的深入研究将对改进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雪[10](2012)在《茄科蔬菜空间诱变育种效应与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2份番茄高代品系F-Ⅲ-10和F-Ⅲ-18的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诱变当代及其后代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变化,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变体。并对搭载材料SP1代及SP2代的生物学效应及突变体的分子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番茄空间环境诱变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空间搭载处理使番茄试材在SP1代出现损伤(子叶或真叶出现缺刻)现象,这种损伤效应在SP2代可自行恢复,搭载后种子活力有所下降。从SP1代的第1花序节位、始花期、平均节间数、果穗数这些农艺性状来看,出现两级分化趋势,在果穗数上空间处理SP1-Ⅲ-10与对照差异显着。[2]在SP2代筛选到3份突变体,其中SP2-Ⅲ-10-6的穗果数及单果重极显着的高于对照,其余2份突变体后代经济性状表现均不突出,虽不符合育种目标,但可作为进行机理研究的资源继续观察。通过对SP3和SP4两代的连续农艺性状评价,最终获得可用于育种的突变新品系1份。[3]确定了空间搭载番茄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利用筛选出的S60、A10、S22这3条引物在突变体与对照间扩增出了明显的多态性条带,说明突变体可能在DNA序列上发生了变异,在早期快速的验证了突变体的真实存在。本文同时结合作者10年的实践工作,对我院空间环境诱变番茄和甜(辣)椒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评述,对空间诱变技术育种的未来和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感赤霉病突变体感病基因的遗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重要性
    1.2 小麦赤霉病
        1.2.1 赤霉病的危害
        1.2.2 赤霉病抗性类型及定位进展
        1.2.3 抗赤霉病的遗传改良
    1.3 小麦测序进展
        1.3.1 小麦基因组测序
        1.3.2 小麦转录组测序
        1.3.3 MutMap克隆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RIL群体表型鉴定
        2.1.1 试验材料
        2.1.2 培养基的配制
        2.1.3 试验菌株及菌液制备
        2.1.4 赤霉病接种与鉴定
        2.1.5 接种籽粒中DON含量的测定
    2.2 小麦赤霉病抗性位点定位
        2.2.1 植物材料的处理
        2.2.2 RNA混合池构建
        2.2.3 RNA反转录cDNA
        2.2.4 R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2.2.5 De novo组装和功能注释
        2.2.6 基因表达定量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2.7 标记的开发和验证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RIL群体中高抗和高感品系病小穗率和DON含量分析
    3.2 基因型分析
    3.3 转录本测序结果
    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5 对照与接菌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3.6 抗病与感病材料接菌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3.7 不同组间的信号路径比较分析
    3.8 RIL群体中差异SNP分析与验证
    3.9 突变体变异位点的定位
    3.10 构建突变体的杂交群体定位变异位点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4.1 突变体和野生型接种赤霉菌后表型与DON含量的关系
    4.2 小麦受赤霉菌侵染时响应的信号路径
    4.3 突变位点连锁到小麦3DL染色体8M的区域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3)华南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的建立和QTL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
        1.1.1 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利用
        1.1.2 在大豆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利用
        1.1.3 在生物技术育种中的利用
        1.1.4 华南野生大豆的利用
    1.2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途径
    1.3 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在QTL定位中的利用
        1.3.1 QTL作图的基本原理
        1.3.2 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在QTL定位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DNA样品制备
    2.3 基于大豆SSR标记的染色体分析
        2.3.1 PCR扩增
        2.3.2 凝胶电泳检测
    2.4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
    2.5 渗入系群体的重要性状的QTL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亲本间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3.2 渗入系群体基因型分析
        3.2.1 渗入系群体基因型分析
        3.2.2 各标记处野生片段的导入率
    3.3 渗入系群体表型分析
        3.3.1 渗入系群体初花期分布
        3.3.2 渗入系群体株高分布
        3.3.3 渗入系群体主茎节点数分布
        3.3.4 渗入系群体有效分枝数分布
        3.3.5 渗入系群体有效荚数分布
        3.3.6 渗入系群体秕荚数分布
        3.3.7 入系群体单株粒数分布
        3.3.8 渗入系群体单株粒重分布
        3.3.9 渗入系群体百粒重分布
        3.3.10 渗入系群体底荚高度分布
        3.3.11 渗入系群体3粒荚、2粒荚、1粒荚个数分布
        3.3.12 渗入系群体蛋白、油脂含量分布
    3.4 渗入系群体定位重要性状QTL
        3.4.1 渗入系群体定位开花期QTL
        3.4.1.1 BC_1渗入系群体定位初花期QTL
        3.4.1.2 BC_2渗入系群体定位初花期QTL
        3.4.2 渗入系群体定位株型相关性状QTL
        3.4.2.1 BC_1渗入系群体定位株型相关性状QTL
        3.4.2.2 BC_2渗入系群体定位株型相关性状QTL
        3.4.3 渗入系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3.4.3.1 BC_1渗入系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3.4.3.2 BC_2渗入系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
        3.4.4 渗入系群体定位种子品质性状QTL
        3.4.4.1 BC_1渗入系群体定位种子品质性状QTL
        3.4.4.2 BC_2渗入系群体定位种子品质性状QTL
4 结论与讨论
    4.1 野生大豆对大豆育种的价值和利用方式
    4.2 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的构建和利用
    4.3 渗入系群体定位QTL结果的比较
        4.3.1 渗入系群体定位的初花期QTL的比较
        4.3.2 渗入系群体定位株高QTL结果的比较
        4.3.3 渗入系群体定位百粒重QTL结果的比较
    4.4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4.4.1 渗入系群体的改良
        4.4.2 利用渗入系群体进行QTL精细定位、图位克隆
        4.4.3 利用渗入系群体进行QTL上位效应分析
    4.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4)高异黄酮转基因大豆新品系的创制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引言
    1.1 作物杂交育种概述
        1.1.1 作物育种学概述
        1.1.2 作物育种方法
        1.1.3 作物杂交育种
    1.2 大豆异黄酮概述
        1.2.1 异黄酮代谢途径及关键酶基因
        1.2.2 异黄酮分子代谢工程研究
        1.2.3 大豆功能基因验证研究
        1.2.4 多价基因遗传转化研究
    1.3 大豆异黄酮的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
        1.3.1 大豆异黄酮的合成途径
        1.3.2 异黄酮合酶(IFS)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
        1.3.3 查尔酮酶(CHS)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
        1.3.4 查尔酮异构酶(CHI)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
    1.4 MYB转录因子
        1.4.1 转录因子概述
        1.4.2 MYB转录因子概述
        1.4.3 GmMYB12a转录因子和GmMYB12B2转录因子
    1.5 研究技术与方法
        1.5.1 PCR检测技术
        1.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1.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两种大豆杂交方法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1 杂交荚成活率
        2.3.2 伪杂种率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异黄酮转基因大豆新品系的创制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供试地点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结果
        3.2.2 转异黄酮相关基因大豆株系间杂交结果
        3.2.3 杂交种的鉴定
        3.2.4 PCR检测结果与分析
        3.2.5 Basta检测结果与分析
        3.2.6 试纸条检测结果与分析
        3.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3.2.8 高世代转基因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
        3.2.9 杂交种F2(吉大豆5号x IFS)异黄酮含量
        3.2.10 杂交种F2(吉大豆5号x CHI)异黄酮含量
        3.2.11 杂交种F2(IFS x MYB)异黄酮含量
        3.2.12 杂交种F2(CHI x MYB)异黄酮含量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金花菜的遗传多样性及连锁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金花菜概况及研究背景
        1.1 金花菜的植物学特征
        1.2 金花菜的起源与分布
        1.3 金花菜的价值及应用
        1.3.1 金花菜的菜用价值
        1.3.2 金花菜的饲用价值
        1.3.3 金花菜的药用价值
        1.3.4 金花菜的绿肥作用
        1.3.5 金花菜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作用
    2 金花菜在苜蓿属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2.1 苜蓿属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2.2 金花菜在苜蓿属进化中的地位
    3 苜蓿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3.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3.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3.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3.2 苜蓿属主要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3.3 金花菜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4 苜蓿属植物的遗传图谱构建及应用
        4.1 遗传图谱作图群体的选择
        4.1.1 F1群体
        4.1.2 BC群体
        4.1.3 F2及其衍生群体
        4.1.4 RIL群体
        4.1.5 DH群体
        4.2 遗传图谱作图标记的选择
        4.3 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
        4.4 苜蓿属植物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4.5 苜蓿属植物的比较图谱研究进展
        4.6 苜蓿属植物的QTL定位
        4.6.1 QTL定位方法简介
        4.6.2 苜蓿属植物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金花菜生产性能相关性状的研究
    第一节 金花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1.1 温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1.2 温度对种子萌发时间的影响
        2.1.3 温度对种子胚根生长速度的影响
        2.2 破除种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讨论
        3.1 温度对金花菜种子的萌发的影响
        3.2 金花菜种子硬实现象对萌发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节 金花菜农艺性状和草产量关系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2 试验方法
        1.2.1 小区设计
        1.2.2 测定方法
        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材料间的农艺性状比较
        2.2 不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不同农艺性状与草产量的灰色关联度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金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节 金花菜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田间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性状调查及考种结果
        2.2 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基于SLAF-seq技术的金花菜SNP标记开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种植情况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1.4 SLAF文库构建及测序
        1.5 SLAF标签的获得和SNP标记的开发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评估结果
        2.2 SLAF建库评估
        2.3 测序数据及SLAF标签分析
        2.4 基于SLAF标签的SNP标记开发
        3 讨论
        3.1 SLAF-seq技术在SNP标记开发的可行性
        3.2 SNP标记在一年生苜蓿上的应用展望
        4 小结
    第三节 金花菜基因型的遗传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1.3 SNP标记的开发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1.4.1 核酸多样性和中性检验
        1.4.2 进化树和群体结构
        1.4.3 群体分化指数Fst和选择清除
        1.4.4 基因流推断和Mantel测试
        1.4.5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花菜的核酸多样性水平评估及中性检验
        2.2 金花菜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3 金花菜的群体分化分析
        2.4 金花菜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及和地理分布关系
        3 讨论
        3.1 SNP标记在金花菜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
        3.2 金花菜的核酸多样性水平
        3.3 金花菜遗传多样性的群体分化分析
        3.4 金花菜基因流与Mantel测试分析
        3.5 金花菜在中国的起源和分布推测
        4 小结
第四章 金花菜遗传图谱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作图群体构建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1.4 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杂种鉴定
        1.5 SLAF文库构建及测序
        1.6 多态性SLAF标签编码
        1.7 遗传图谱构建
        1.7.1 上图标记筛选
        1.7.2 绘制连锁群
        1.7.3 连锁分析
        1.7.4 比较图谱构建
        1.8 QTL定位
        1.8.1 群体表型测定及数据统计分析
        1.8.2 QTL定位方法与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花菜基因组DNA的质量评估结果
        2.2 SLAF建库评估
        2.3 测序数据及SLAF标签分析
        2.4 多态性SLAF标签编码
        2.5 遗传图谱构建
        2.6 遗传图谱评估
        2.6.1 遗传图谱基本信息统计
        2.6.2 上图标记SNP信息统计
        2.6.3 偏分离标记信息统计
        2.6.4 上图标记完整度统计
        2.6.5 单体来源评估
        2.6.6 连锁关系评估
        2.7 基于比较图谱的共线性分析
        2.8 金花菜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2.8.1 金花菜F2群体重要性状的统计分析
        2.8.2 金花菜重要性状的QTLs分析
    3 讨论
        3.1 金花菜遗传图谱的意义
        3.2 金花菜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黄淮地区禾谷镰刀菌毒素化学型及对小麦致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和玉米病害
        1.1.1 小麦赤霉病的概述
        1.1.2 小麦茎基腐病的概述
        1.1.3 玉米穗粒腐病的概述
        1.1.4 玉米茎基腐病的概述
    1.2 禾谷镰刀菌的概述
        1.2.1 禾谷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1.3 禾谷镰刀菌所产毒素化学型
        1.3.1 禾谷镰刀菌种群类型及毒素化学型的研究
        1.3.1.1 国外的研究情况
        1.3.1.2 国内的研究情况
    1.4 禾谷镰刀菌引起病害的防治措施
        1.4.1 植物检疫
        1.4.2 农业防治
        1.4.3 培育抗性品种
        1.4.4 生物防治
        1.4.5 化学防治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3.1.1 材料
        3.1.1.1 病害标样的采集
        3.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方
        3.1.3 试验方法
    3.2 形态学鉴定
        3.2.1 试验材料
        3.2.2 培养基
        3.2.3 试验方法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1 试验材料
        3.3.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方
        3.3.3 试验方法
    3.4 禾谷镰刀菌毒素化学型的测定
        3.4.1 试验材料
        3.4.2 试验方法
    3.5 禾谷镰刀菌致病性的测定
        3.5.1 对小麦穗部的致病性测定
        3.5.1.1 试验材料
        3.5.1.2 试验方法
        3.5.2 对小麦茎基部的致病性测定
        3.5.2.1 试验材料
        3.5.2.2 试验方法
        3.5.3 菌株致病力分级标准
    3.6 试验中用到的PCR引物
    3.7 试验中用到的仪器
4 结果与分析
    4.1 分离与鉴定结果
        4.1.1 形态学鉴定结果
        4.1.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4.2 毒素化学型测定结果
        4.2.1 DON和NIV毒素的测定结果
        4.2.2 3-AcDON毒素和15-AcDON型毒素的测定结果
        4.2.3 毒素结果的分析
    4.3 致病性测定结果
        4.3.1 对小麦穗部致病性结果
        4.3.2 对小麦茎部致病性测定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7)多胺氧化酶在光抑制玉米中胚轴伸长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玉米耐深播研究意义与进展
        1.1 玉米耐深播的意义
        1.2 玉米深播性研究进展
        1.2.1 不同作物对深播的适应性
        1.2.2 播种深度与玉米出苗关系的研究
        1.2.3 中胚轴长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1.2.4 耐深播性玉米自交系的筛选与新品种的选育
    2 植物光信号途径
        2.1 光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2.2 光信号途径与植物形态建成
        2.3 光信号途径与植物细胞伸长
        2.4 光信号途径与植物中胚轴伸长
    3 植物体内的多胺和多胺氧化酶
        3.1 植物体内的多胺
        3.1.1 多胺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3.1.2 常见多胺的生物合成
        3.1.3 稀有多胺的生物合成
        3.1.4 多胺的分解代谢
        3.2 植物体内的多胺氧化酶
        3.2.1 植物体内PAs的代谢
        3.2.2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
        3.2.3 参与植物细胞壁的成熟
    4 植物细胞壁木质化过程的研究
        4.1 植物细胞壁木质素合成途径
        4.2 POD在植物细胞壁木质素合成中的作用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自交系中胚轴暗生长特性及其与株高的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剂和培养基
        1.2 方法
        1.2.1 大田种植
        1.2.2 培养基培养
        1.2.3 指标测定
        1.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54份自交系中胚轴暗生长特性分析
        2.1.1 54份自交系中胚轴长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形态比较分析
        2.1.2 54份自交系中胚轴长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2.2 中胚轴长度与植株性状相关分析
        2.2.1 植株性状的比较分析
        2.2.2 54份玉米自交系中胚轴长度与植株性状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光对玉米中胚轴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剂和培养基
        1.2 方法
        1.2.1 材料培养
        1.2.2 中胚轴长度测定
        1.2.3 中胚轴PAO活性的测定
        1.2.4 中胚轴H_2O_2含量的测定
        1.2.5 中胚轴POD活性的测定
        1.2.6 中胚轴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1.2.7 H_2O_2组织化学定位
        1.2.8 中胚轴纵切面细胞显微观察
        1.2.9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照对不同玉米自交系中胚轴伸长的影响
        2.2 光照对郑58和PH4CV中胚轴长度的影响
        2.3 光照对郑58和PH4CV中胚轴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2.4 光照对郑58和PH4CV中胚轴PAO活性的影响
        2.5 光照对郑58和PH4CV中胚轴H_2O_2含量的影响
        2.6 光照对郑58和PH4CV中胚轴POD活性的影响
        2.7 光照对郑58和PH4CV中胚轴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2.8 中胚轴长度与PAO活性、POD活性、H_2O_2含量及木质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9 光暗条件下PH4CV中胚轴细胞伸长的显微结构及H_2O_2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3 讨论
        3.1 玉米中胚轴生长是一个明显的光调控过程
        3.2 光调控玉米中胚轴生长的可能途径
第四章 PAO在光诱导玉米中胚轴生长中的生理调控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试剂
        1.2 方法
        1.2.1 材料培养
        1.2.2 中胚轴长度测定
        1.2.3 中胚轴PAO活性的测定
        1.2.4 中胚轴H_2O_2含量的测定
        1.2.5 H_2O_2组织化学定位
        1.2.6 中胚轴纵切面细胞显微观察
        1.2.7 Zm PAO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1.2.7.1 中胚轴总RNA提取
        1.2.7.2 引物设计
        1.2.7.3 cDNA合成
        1.2.7.4 实时荧光定量PCR
        1.2.8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中胚轴总RNA提取结果
        2.2 外源多胺抑制剂 2-HEH对玉米中胚轴生长的影响
        2.2.1 不同浓度 2-HEH对中胚轴伸长及PAO活性的影响的影响
        2.2.2 5mmol/L 2-HEH对PH4CV中胚轴长度的影响
        2.2.3 光照和 2-HEH对玉米中胚轴Zm PAO1基因表达的影响
        2.3 外源H_2O_2及其清除剂DMTU对玉米中胚轴的影响
        2.3.1 不同浓度外源DMTU对中胚轴长度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2.3.2 5mmol/LDMTU对PH4CV中胚轴长度的影响
        2.3.3 外源 2-HEH与DMTU对中胚轴H_2O_2含量和PAO活性的影响
        2.3.4 中胚轴细胞伸长的显微结构及H_2O_2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2.3.5 外源H_2O_2对玉米中胚轴长度和PAO活性的影响
        2.3.6 H_2O_2与DMTU对玉米中胚轴Zm PAO1基因表达的影响
        2.4 外源Spm和Spd对玉米中胚轴的影响
        2.4.1 外源Spm和Spd对玉米中胚轴长度和PAO活性的影响
        2.4.2 Spd和Spm对玉米中胚轴Zm PAO1基因表达的影响
    讨论
全文讨论
    1 光对PAO活性及中胚轴伸长的影响
    2 影响中胚轴伸长的H_2O_2的来源及作用
    3 多胺的作用及代谢
    4 激素对PAO活性与中胚轴伸长的影响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绿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术语和略语表
图表列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绿豆种质资源研究概述
        1.1.1 绿豆的起源、传播、分类和组成
        1.1.2 绿豆的生产和分布概况
        1.1.3 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和保存
    1.2 绿豆分子标记开发策略研究
        1.2.1 SSR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性
        1.2.2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策略
    1.3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抗豆象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3.1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研究进展
        1.3.2 绿豆抗豆象基因研究进展
    1.4 问题及对策
        1.4.1 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1.5 展望
第二章 绿豆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引物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绿豆 DNA 的提取和浓度检测
        2.2.2 PCR 扩增体系与程序
        2.2.3 扩增产物的检测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引物结果
        2.3.2 多态性分析
    2.4 讨论
        2.4.1 引物多态性分析
        2.4.2 引物通用性分析
第三章 绿豆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
        3.1.1 群体和亲本材料
        3.1.2 作图分子标记的来源
        3.1.3 遗传标记多态数据
    3.2 实验方法
        3.2.1 抗虫鉴定方法
        3.2.2 DNA 提取、PCR 扩增和电泳分离
        3.2.3 PCR 扩增体系与程序
        3.2.4 扩增产物的检测
        3.2.5 数据处理和图谱构建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抗虫鉴定结果
        3.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3.3 标记偏分离现象
        3.3.4 抗豆象基因 Br1 的精细定位
    3.4 讨论
        3.4.1 标记的偏分离情况
        3.4.2 整合图谱与前人图谱的比较
        3.4.3 抗豆象基因 Br1 的精细定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9)川白芷资源评价与植物激素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遗传资源评价利用
        1.1.1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方法进展
        1.1.2 白芷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植物激素对药用植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1.2.1 药用植物品质形成
        1.2.2 植物激素对药用植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1.3 白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1.3.1 白芷化学成分研究
        1.3.2 白芷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1.3.3 栽培管理对白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4 早期抽薹对白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生长素信号响应与植物产量和品质形成
        1.4.1 生长素信号转导
        1.4.2 植物衰老在植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1.4.3 生长素信号转导在植物衰老中的作用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川产白芷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DNA提取
        2.1.3 引物设计和筛选
        2.1.4 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2.1.5 扩增产物的检测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ISSR扩增产物的片段多态性
        2.2.2 供试材料的遗传差异
        2.2.3 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川白芷不同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产量26及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指标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系)川白芷在不同试验点的主要农艺性状
        3.2.2 不同品种(系)川白芷在不同试验点的产量
    3.3 不同品种(系)川白芷在不同试验点的有效成分
    3.4 讨论
第四章 川白芷内源激素的提取纯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2 色谱条件
        4.1.3 川白芷内源激素的提取与纯化
        4.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标样在ODSCI8柱上的分离图谱
        4.2.2 线性关系和检出限考察
        4.2.3 方法的回收率
        4.2.4 精密度试验
        4.2.5 稳定性试验
        4.2.6 重复性试验
        4.2.7 实际样品测定
    4.3 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川白芷内源激素水平与早期抽薹的相关性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川白芷早期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5.1.2 白芷不同器官中内源激素与抽薹的关系
        5.1.3 赤霉素在抽薹过程中的作用
        5.1.4 内源激素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白芷抽薹过程中GA_3含量的变化
        5.2.2 白芷抽薹过程中ZT含量的变化
        5.2.3 白芷抽薹过程中IAA含量的变化
        5.2.4 白芷抽薹过程中ABA含量的变化
        5.2.5 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差异分析
    5.3 讨论和结论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白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6.1.3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白芷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6.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白芷异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
        6.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白芷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
    6.3 讨论和结论
第七章 生长素早期响应因子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材料处理
        7.1.2 Promoter-GUS和SAUR36过表达转基因
        7.1.3 GUS染色与观察
        7.1.4 生理学指标分析
        7.1.5 转录水平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拟南芥叶片衰老过程中SAG201/SAUR36基因表达上调
        7.2.2 SAG201/SAUR36表达受外源生长素诱导
        7.2.3 SAG201/SAUR36基因在T-DNA插入突变体中缺失
        7.2.4 SAG201/SAUR36敲除突变体植株叶片衰老显着延迟
        7.2.5 T-DNA突变体植株叶片较野生型大
        7.2.6 诱导型过表达SAG201/SAUR36基因导致叶片衰老提前
    7.3 讨论
小结
附表
附图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茄科蔬菜空间诱变育种效应与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1.1.1 空间环境的特征
        1.1.2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的概念
        1.1.3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的基本特点
    1.2 国外空间植物学研究概括
    1.3 我国农作物空间技术育种的现状
        1.3.1 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1.3.2 我国农作物空间技术育种的主要成绩
        1.3.3 空间技术育种的机理
        1.3.4 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技术探索
        1.3.5 空间诱变技术机理研究与地面模拟试验技术
    1.4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空间诱变番茄生物效应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农艺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2.1.3 番茄总 DNA 的提取方法
        2.1.4 RAPD 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空间诱变对番茄生物效应的影响
        2.2.2 RAPD 分析结果
第三章 空间诱变茄科蔬菜作物育种成效探讨
    3.1 新品种的选育与种质创新
        3.1.1 新品种的选育
        3.1.2 种质资源的创新
    3.2 空间诱变应用基础研究
        3.2.1 空间环境诱变的细胞学基础
        3.2.2 空间环境诱变的生理生化基础
        3.2.3 空间环境诱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3.2.4 地面模拟技术及应用
    3.3 空间诱变新品种的应用效果
    3.4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感赤霉病突变体感病基因的遗传定位[D]. 朱素芹. 扬州大学, 2021
  •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华南野生大豆渗入系群体的建立和QTL鉴定[D]. 卢乾.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高异黄酮转基因大豆新品系的创制与鉴定[D]. 申梓邑. 吉林大学, 2017(01)
  • [5]金花菜的遗传多样性及连锁图谱构建[D]. 任海龙. 扬州大学, 2017(12)
  • [6]黄淮地区禾谷镰刀菌毒素化学型及对小麦致病性的研究[D]. 江航.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多胺氧化酶在光抑制玉米中胚轴伸长中的作用[D]. 张同祯.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8]绿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 吴传书.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9]川白芷资源评价与植物激素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 侯凯.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10]茄科蔬菜空间诱变育种效应与潜力分析[D]. 王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标签:;  ;  ;  ;  ;  

高产绿豆新品系N98-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