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

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论文文献综述)

岳燕祥[1](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段晓丽[3](2019)在《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也为西部的旅游业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赢来了许多机会。因此系统的研究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的差异,并努力寻求致使该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表现明显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指导区域城市旅游的合理开发与发展,已变成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地区的1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重庆为研究对象。利用指标参考频率统计和专家咨询,选择指标体系并直接借鉴,然后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确定主成分分析法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评价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个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Arc GIS10.2软件绘制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等级分布图,得出时空演变特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进展、内容、方法、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关的概念(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第三部分为指标体系的选取,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梳理指标体系,接着对各体系中指标进行引用频数的统计再结合专家指导,最终选定使用高频指标最多的现有的指标体系,直接借鉴。第四部分是对西部11个省会城市和1个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使用SPSS17.0软件和Excle处理计算数据,得到每个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和各主成分竞争力,最后计算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第五部分为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变分析,对已得到的旅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时间维度主要运用Excle进行数据整合,绘制图表,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时间维度动态变化特征;空间维度主要运用Arc GIS10.2软件,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等级演变分布变化特征图,最后结合时间和空间的演变特征,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各城市旅游水平发展极不平衡,总体上还是属于旅游竞争力较弱区域。2002年至2016年,西部省会城市和重庆中大多数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没有太大变化,其中重庆、成都、西安始终占据前三位;银川、兰州、西宁、拉萨始终在后四位,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格局。分别观察各主成分得分,发现多数城市在各主成分中得分为负值,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低水平”现象。在各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经济实力和旅游业绩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了其得分等级。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旅游舒适度对整体的旅游竞争力影响较小。第四和第五主成分为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小,且基本为负面影响。从空间等级演变特征看,2002年至2016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城市旅游竞争力等级处于第四等级强级的城市数量较少,但是处于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即弱级和较弱级的城市数量较多,可见西部地区整体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还是比较弱。鉴于此,提出了均衡西南西北地区城市旅游发展,增强城市总体经济实力提高旅游市场投入,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吸引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旅游舒适度,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谢雨杉[4](2019)在《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自我国第一部城市旅游宣传片诞生,至今恰有20年。城市旅游宣传片是记录时代与发展的特殊影像作品,政策的变化、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都能在其中得到呈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及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再加上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旅游宣传片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城市营销的重要工具,我国城市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热潮中。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表征对象主要是城市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它既能通过表现城市的发展历程、现状建设以及市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从而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与品牌,又能指向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引导资源流向、提升营销的精准度。空间作为城市一切发展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城市的发展过程是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城市旅游宣传片也不仅仅只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市民活动的直观展示,其背后隐含着深层的城市发展理念与思路变化。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政策、理念落实的重要工具,它是城市发展的指导与蓝图,随着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城市旅游宣传片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城市旅游宣传片为主要对象,利用影像叙事和空间叙事的方法对其影像制作手法及表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构,然后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演进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传播内涵及生产背后的话语。本文分六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及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阅读大量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相关文献,界定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城市营销学视角与广告学视角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目的及本质进行论述;结合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演变,明确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发展历程,并对传播学和叙事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进行总结。第三章从生产动机和背景、叙事主题与方式以及城市形象塑造及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梳理成都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演进和宣传片发展历程,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宣传片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其制作背景、叙事方式和表征内容,最后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结合城市理论,分析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演变背后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层原因。第六章得出研究结论,通过反思提出不足与展望。

时浩楠[5](2016)在《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与城市化均取得了快速发展,而二者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加强对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对旅游业与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有关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且一方面现有研究多采用地市级单位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使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对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定,对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不足,不利于对二者协调发展关系的动态把握,同时现有研究缺少对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分别构建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多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热点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以及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相关综述、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创新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与重要概念界定。研究所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系统理论与协同论,并就旅游业与城市化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界定。第三部分为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现状与评价模型。该部分首先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支持与旅游经济以及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的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交代了指标数据的具体来源,最后就研究所涉及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解释与说明。第四部分为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该部分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分别进行了聚类分析,其次在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定的基础之上,从趋势与波动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间特征,然后采用Arcgis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了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最后从旅游业与城市化各子系统对协调发展的影响方面,研究了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为结论、建议与未来展望。该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就前文中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点建议,最后就本文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殷红卫[6](2015)在《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对城市的关注前所未有[1]。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可以"旅游"的地方[2]。同时,各种城市评比活动和城市的自我营销加上城市便利的交通和设施条件,促使城市走到旅游发展的前台。旅游产品销售和具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多以城市为最主要的活动地。城市旅游功能被绝大多数旅游者广泛认同,城市在作为旅游主要客源地的同时,也成

谭志喜[7](2015)在《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定量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受到各行业的积极响应,并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旅游业是展示“美丽中国”的平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轴心产业。2013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美丽中国之旅”;2014年,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2015年,进一步定位为“美丽中国一丝绸之路旅游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超过150%,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旅游内化为居民生活的刚性需求,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增长。城市作为国内旅游的目的地、客源地、中转地,已撑开整个现代旅游的空间骨架。宜游城市是旅游业与城市同轨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历史的档口,与“美丽中国”建设耦合。大美陕西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依据生态文明、城市品牌、旅游美学等理论,遵循“理论架构—构建指标—定量测度—建设路径”的思路,运用理论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框定大美陕西与宜游城市内在逻辑,构建宜游指标体系,进行分区域、单城市综合测度,以结果对区域、城市形象定位,提升建设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界定一个概念:宜游城市。在“美丽中国”的理念下,认为宜游城市是指建立在宜居基础上,具有独特吸引力且能较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城市,与行政上市以及市辖县(区)的范围相对应,从中观层面形成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2)探讨一个关系:大美陕西与宜游城市。“美丽中国”提出后,受到理论界与业界重视,成为治国理念与理论研究、产业发展的耦合。城市是接纳游客的重要场所,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阵地。大美陕西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宜游城市是大美陕西的核心,建设好宜游城市能凸显大美陕西的“亮点”。(3)构建一套指标并进行测评:运用演绎法,辨析文献,通过界定宜游城市的概念,在厘清内涵、外延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彰显正能量、消减负能量两个层面,构建七个维度、19个评价因素层、64个指标宜游城市测评体系,并对陕西十地市宜游城市进行测评。结果显示:①旅游吸引力:南北低、中间极高;交通可达性:南低、中高、北次高;旅游信息、设施与服务能力:中北高、南低;旅游业绩:中部高、南北低、南比北高;环境适宜性:北低南高;社会包容性:中间大南北低;经济生活性:两头低中间高。②前四个因素综合结果呈优、差搭配四种组合,后三个因素综合结果呈优优与差差组合分化。③对单个城市进行SWOT分析与雷达图直观呈现宜游性;将陕西十地市聚类分为3类、4类,两者对比,分为4类较为合理,与研究假设吻合;检验综合结果与各评价综合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因素之间关系显着。(4)提出建设路径:综合评价结果,着眼于宏观战略与形象塑造来提出提升路径,将陕西比作“大鹏”,提出旅游腾飞战略,分区域与城市形象定位实现建设构想。分区域:关中地区:核心主轴—鹏之躯干;陕北地区:黄土风情—鹏之北翼;陕南地区:山水秦岭—鹏之南翼;各城市:西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宝鸡:炎帝故里、垂名青铜,咸阳:秦都咸阳、帝陵之乡,渭南:“渭”峨华夏、险峻华山,铜川:药王仙山、独树一果,延安:革命圣地、寻根之城,榆林:锦绣榆林、绿色沙旅,汉中:三国属蜀、颐养福地,安康:“硒”世“镇”宝、安乐康泰,商洛:商山洛水、峡谷体验;对区域和单个城市的建设要素排序,进行建设探讨,引导陕西建成全国地位重要、区域优势突出、城市布局合理、适宜游客旅游的综合型、多功能城市活动圈。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探究,旅游业(学)是一个发现美、鉴赏美、建设美的产业,与“美丽中国”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此,分别从四个维度提出:因何而美—从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探讨美的成因、机制;到底多美—从旅游美学的视角进行美的评价、比较;美有何用—从旅游经济学、伦理学视角分析美的效用、价值;如何更美—从旅游管理的视角思考美的建设、形象定位等,试图建立“美丽中国”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2)在“美丽中国”的理念下,注重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循着城市发展历史脉络:城→市→城市→宜居城市→宜游城市;进行理论分析,辨识城市功能的变化,对比宜居与宜游,提炼宜游城市的概念,廓清内涵、外延及特征及地域空间范围。(3)基于宜游城市概念、内涵、外延及特征及地域空间范围,经历“述评→借鉴→考量→重生”四个阶段,构建相对合理的宜游城市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因素层、19个评价因子层、64个评价因子构成;综合专家意见、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的权重。

贾冀南[8](2009)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1978—2007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近10%,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也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日益扩大,出现了东西部地区差距、东北经济滑坡和中部“塌陷”等现象。1999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却越来越大其中,这就更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深思。那么,导致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因素是什么?是什么生产要素在这种经济差距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优化哪种生产要素才能在尽短的时间内使西部经济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达到趋同呢?新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那么中国东西部经济增长的差异是否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效应所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一种什么方式的增长,今后应该走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从而与之实现经济趋同呢?应当承认,当前不乏有专家学者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研究,比较一致的研究成果是普遍接受了人力资本因素在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对西部经济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研究成果上却不能让人十分满意。尤其是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失所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还有待完善,对由于东部地区产生的巨大“引力”导致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大量流失的数据、引致因素和实证检验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因此,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趋同比单纯研究一国(地区)整体的经济趋同就要复杂的多,也更有挑战性。本文考虑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东部地区具有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在巨大“引力”的条件下,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西部人力资本集聚的问题,那么,西部的人力资本还会大量流失,进而导致西部物质资本的流失和外来物质资本在西部地区投入的减少和外逃。因此,本文除了探讨西部地区利用教育形式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形成外,还将重点研究西部地区利用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等方式集聚人力资本的新的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从理论和实证上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依赖。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是:1.本文首先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做分析基础,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梳理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从而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证实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2.探讨了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机制。形成的主要观点是:教育投资是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主张在其教育投资方向上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则要适度,以达到本地的人力资本存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则主要通过走产业集聚和城市化道路来实现,同时主张在落后地区设置增长极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发挥集聚优势集聚人力资本,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3.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成功追赶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总结归纳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成功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得到的启示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美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高是其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二是各国和各地区产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其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路径。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其得以迅速集聚了大量人力资本尤其是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所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积累方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对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4.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对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详尽的统计描述和估计,从数据上显示了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在的巨大差异。认为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使得物质资本在西部地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低于东部地区,进而导致了物质资本在西部投资的稀缺。所以,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投入不足是导致其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的直接原因,而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才是导致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水平差异的真正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大力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进而吸引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从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5.对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各因素进行了现实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引致人力资本流动的主导因素分析,东部地区具有政策、地理等诸多优势,经济发展迅速,GDP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高,同时,产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也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就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形成了巨大的“虹吸”引力,致使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便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时,本文对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通过各省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本流动与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三个变量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东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产生了对人力资本的强烈吸引,对人力资本流动产生正效应。从而揭示出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因素对于区域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指出西部地区减少人力资本流失的关键是要在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和城市化这三个方面上提高水平,这才是西部地区实现人力资本集聚,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本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进行了路径设计。一是要加大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以积累人力资本。各级政府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同时,在西部教育投入的选择上要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而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则要保持适度规模,以确保教育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快提高产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来集聚区域内外的人力资本。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可以有效地集聚人力资本在西部优势产业的集聚,避免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产业的集聚,尤其是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给人力资本的集聚提供足够的就业空间;三是要在西部地区制定增长极战略,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集聚优势,从而更有效的集聚人力资本。增长极战略的实施可以使各级政府在资金投入上更具倾向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极化效应带动人力资本在增长极的集聚,同时随着扩散效应的产生,人力资本又会逐渐扩散到二级增长极和更低层次的增长极,以此实现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研究视角的创新。在落后地区实现人力资本集聚机制的研究中,除了阐述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外,重点从产业集聚、城市化和增长极等独特视角来论证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从而突破了以往只注重教育投资来增加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狭窄思路,拓宽了落后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选择路径。2.数据运用及处理方法的创新。本文在物质资本核算中采用合理的基础数据,剥离并估计了东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同时采用合理的假设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东西部地区资本市场上的物质资本流动进行了最新的估计。3.研究方法的创新。对引致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建立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东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结果。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了人力资本流动与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率等三个自变量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揭示出上述因素是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从而给制定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路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在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选择中,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选择了合理的指标体系,确定了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城市当作西部地区优先发展的增长极,以充分发挥它们的集聚优势,从而带动人力资本的集聚,从而实现以点带面,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实力提升的发展思路。

马晓龙[9](2008)在《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文中研究指明旅游是城市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旅游竞争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最显着的特征之一。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城市政府用于旅游发展的资源投入不断增加,不同城市对旅游资源投入的利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不同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投入要素的使用绩效(包括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评价,并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绩效的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进行判断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和“旅游效率/生产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超产权理论和外部经济性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三个假设:(1)东部发达地区城市更可能获得较高的旅游效率,且主要受资源投入规模影响;(2)竞争环境会导致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合作性环境也会导致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研究采用经济学中用于效率和生产率测算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利用CRS、VRS、NIRS和Malmquist指数模型,选取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城市资源吸引力和城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作为投入指标,城市星级饭店营业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对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58个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评价。城市旅游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时期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较低,且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在总效率的分解中,规模效率水平较低,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水平较高;在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贡献中,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最大,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从同一时期城市的旅游效率比较上看,东部地区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最高,而中西部等地区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与总效率的分布特征不同,旅游分解效率之间区域优势程度各不相同。其中,规模效率表现的区域差异最明显,与总效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而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弱;此外,从不同年份城市的旅游分解效率内部比较看,同时期城市的旅游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之间表现出差距逐渐缩小、并进而趋同的收敛特征。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结果显示:在1995-2005年期间,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增长为主要特征,但增长速度开始趋缓。此外,不同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程度也存在差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更低。珠海的案例研究表明:珠海城市旅游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与统计研究的规律一致。珠海城市旅游发展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不断实现区域和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增加了城市的整体吸引力,有效提高了城市的旅游效率。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本研究针对上述三个假设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背景下,东部地区城市可以获得更高的旅游效率。结论二: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城市之间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把低投入、高产出的城市筛选出来,并剔除和淘汰高投入、低产出的城市,这种筛选过程不断迫使城市政府改善旅游发展对资源投入的利用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结论三:在合作性市场环境下,城市的旅游发展往往通过提高外部经济性以降低单个城市旅行中需要支付的成本,从而实现游客特定成本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最终表现为合作性市场环境下城市通过外部经济性获得更高的旅游效率。本文关于中国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的研究具有以下学术创新:创新一:将管理学、经济学的竞争理论和超产权理论和地理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相结合,对中国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创新二:在同时考虑投入和产出要素的基础上,将DEA方法及其模型引入城市这个复杂经济体,对其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定量测算与评价。创新三:对中国58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进而描述这些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变异规律。

王颖[10](2006)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是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区位偏僻,封闭性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了,通过发展传统农业、牧业、林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国际旅游学界近年来关注的新课题——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内涵与外延上把握PPT战略的要义,即无论何种旅游方式,只要对穷人有利(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利益),都可认为是PPT,PPT战略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它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最终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论文进一步在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旅游产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农村贫困地区减贫方面凸现其重要作用。当然,“旅游扶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本文在后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把扶贫的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文章深入剖析PPT战略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选择,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的必要性,构建中国PPT战略重要性,对我国旅游扶贫提出相应的模式选择、保障体系与动力系统,同时客观地指出PPT战略不是孤立的,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结构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化
        2.1.2 城市旅游化
        2.1.3 城市效率
    2.2 文献分析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3.2 研究方法
        3.2.1 定性研究
        3.2.2 定量研究
    3.3 样本与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4.2.1 权重分配
        4.2.2 数据处理
        4.2.3 测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6.1 方法说明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6.1.2 协整检验
        6.1.3 误差修正模型
    6.2 数据预处理
    6.3 时间关系分析
        6.3.1 平稳性检验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7.1 分析说明
        7.1.1 分析模型构建
        7.1.2 城市分类说明
    7.2 空间关系分析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7.2.3 交叉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研究内容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8.2 研究见解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8.3 研究创新
        8.3.1 概念的创新
        8.3.2 理论的创新
        8.3.3 策略的创新
    8.4 研究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的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4 中国西部12 省市2002-2016 年旅游竞争力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4.2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4.3 2002-2016 年西部省会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
    5.1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
    5.2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等级特征
    5.3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时空演变结论
    5.4 提升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视觉文化时代,宣传片成为城市营销的利器
        1.1.2 城市营销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重要依据
        1.1.3 城市规划转型,人文关怀复苏
        1.1.4 旅游业迅猛发展,城市旅游宣传片制作活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之处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旅游宣传片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旅游宣传片概述
        2.1.1 定义
        2.1.2 目的——营销城市
        2.1.3 本质——广告
    2.2 城市发展下的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研究
        2.2.1 城市化是城市旅游宣传片产生的根本原因(-1998)
        2.2.2 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诞生(1999-2002)
        2.2.3 物质空间主导城市化中的大发展(2003-2011)
        2.2.4 城市转型期的多元化发展(2012-)
        2.2.5 研究小结
    2.3 传播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
        2.3.1 城市旅游形象和品牌的传播载体
        2.3.2 城市政府的国家意志表达
        2.3.3 构建游客心中的精神家园
        2.3.4 研究小结
    2.4 叙事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
        2.4.1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叙事性
        2.4.2 电影技术是叙事手段
        2.4.3 空间是叙事主体
        2.4.4 研究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分析
    3.1 起步(1999-2002):仿纪录片的视觉化城市旅游文本
        3.1.1 无主题的真实城市推介
        3.1.2 解说词主导叙事
        3.1.3 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姿态
    3.2 发展(2003-2011):利润与权力支配下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3.2.1 凸显城市的美和历史
        3.2.2 奇观化的图像主导叙事
        3.2.3 官方的现代消费城市
    3.3 多元(2012-):追求人文与个性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3.3.1 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3.3.2 故事化的语言与图像共同叙事
        3.3.3 开放友好的大众的城市
第四章 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及具体案例分析
    4.1 城市发展下的成都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
        4.1.1 工业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期(-2003)
        4.1.2 城乡统筹发展期(2004-2011)
        4.1.3 双中心发展模式期(2012-2016)
        4.1.4 大都市区建设期(2017-)
    4.2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2003 年)分析
        4.2.1 提升城市知名度以促进旅游发展
        4.2.2 以情动人的故事化叙事
        4.2.3 侧重表现社会环境和现代化水平
        4.2.4 扬长避短的真实城市再现
    4.3 成都市最新城市旅游宣传片(2017 年)分析
        4.3.1 面向国际的城市实力传播
        4.3.2 理性的解说词及奇观叙事
        4.3.3 旅游活动和自然风景表征为主
        4.3.4 旅游城市的片段化展示
    4.4 对比:国家意志与成都本土文化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演变解读
    5.1 空间属性显着:全球化下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5.1.1 中心城区空间的现代主义式演变
        5.1.2 城市群战略下区域城市格局重塑
    5.2 场所精神淡化:消费主义入侵后成都本土文化流失
        5.2.1 人的主体地位偏差,城市人文精神改变
        5.2.2 异化消费观盛行,历史遗产符号化
    5.3 “社会幻境”制造:社会逐渐偏离真实,走向“景观”
        5.3.1 利用媒介构建真实之上的景观社会
        5.3.2 以休闲娱乐方式引导受众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旅游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
    (二) 城市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三) 旅游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技术路线
    (三)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重要概念界定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 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
    (二) 系统理论
    (三) 协同理论
二、重要概念界定
    (一) 旅游业
    (二) 城市化 第三章 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现状与评价模型
一、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
    (一) 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 城市化发展现状
二、指标体系设计
    (一) 指标体系构建
    (二) 指标数据来源
三、研究方法
    (一) 变异系数法
    (二)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 热点分析
    (四) 灰色关联分析 第四章 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一) 旅游业发展水平测定
    (二) 旅游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二、中国省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一) 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定
    (二) 城市化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三、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一) 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定
    (二) 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 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未来展望
一、结论与建议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城市化的内涵
二、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
    (一) 城市旅游
    (二) 旅游城市化
三、旅游城市化主要驱动模式
    (一) 资源驱动型
    (二) 经济与需求驱动型
    (三) 政策驱动型
    (四) 区位与交通驱动型
    (五) 环境驱动型
    (六) 综合驱动型
四、结语

(7)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定量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课题支撑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美丽中国”研究动态
        1.3.2 城市旅游的研究
        1.3.3 宜游城市的研究
        1.3.4 问题与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总体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样本选择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兼议“美丽中国”旅游学
    2.1 概念界定
        2.1.1 “美丽中国”及大美陕西
        2.1.2 宜游城市
        2.1.3 指标体系
        2.1.4 建设路径
        2.1.5 正能量及负能量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城市品牌理论
        2.2.3 旅游美学理论兼论美与旅游的关系
    2.3 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理论探讨
        2.3.1 “美丽中国”的学科框架
        2.3.2 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理论架构——四个维度
        2.3.3 宜游城市:“美丽中国”与旅游业发展、城市建设的耦合
        2.3.4 大美陕西宜游城市的内在逻辑:三个问题
第3章 大美陕西“因何而美”:宜游城市的宏观背景
    3.1 成因之一:自然山水之美
        3.1.1 地质地貌—大地龙脉与鬼斧神工
        3.1.2 河流气候—纵横交错与层次分明
        3.1.3 生态植被—林木蓊郁与水秀山明
    3.2 成因之二:历史积淀之美
        3.2.1 远古时代—华夏之根
        3.2.2 秦汉时期—国家统—与大气磅礴
        3.2.3 隋唐鼎盛—名扬海外与盛世气象
    3.3 成因之三:区域文化之美
        3.3.1 关中地区—帝王与乡土文化为主
        3.3.2 陕北地区—红色与民俗文化为主
        3.3.3 陕南地区—生态及移民文化为主
    3.4 成因之四:发展和谐之美
        3.4.1 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4.2 基础设施改善与社会事业进步
        3.4.3 科技与教育高地
    3.5 陕西与西北其他4省的比较
        3.5.1 国家级景观资源比较:既多且优
        3.5.2 历史遗迹比较:位居首位
        3.5.3 4A级及以上景区比较:优势突出
        3.5.4 经济社会建设及旅游业比较:差距明显
第4章 宜游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 城市旅游的地域空间范围:微观、中观、宏观
    4.2 宜游城市的内涵、外延及特征
        4.2.1 宜游城市的内涵及外延
        4.2.2 宜游城市的特征
    4.3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技术路线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4.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4.4 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4.4.1 优秀旅游城市指标体系—普及化
        4.4.2 最佳旅游城市指标体系—高端化
        4.4.3 宜游城市及其他指标体系
    4.5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4.5.1 理论指导原则
        4.5.2 可操作性原则
        4.5.3 对比性原则
        4.5.4 代表性与前瞻性原则
        4.5.5 界定清晰原则
    4.6 构建宜游城市指标体系
        4.6.1 指标体系总目标层
        4.6.2 指标体系中各评价综合层分析
        4.6.3 指标体系中各评价综合层之间关系
        4.6.4 指标权重及正逆性判断
    4.7 宜游指标体系的确立及特征分析
第5章 大美陕西“到底多美—各美其美”:宜游城市测评及SWOT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整理
    5.2 评价模型及方法
        5.2.1 评价模型
        5.2.2 评价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旅游吸引力:南北低、中间极高
        5.3.2 交通可达性:南低、中高、北次高
        5.3.3 旅游信息、设施与服务能力:中北高、南低
        5.3.4 旅游业绩:中部高、南北低、南比北高
        5.3.5 前四个因素比较:优、差搭配四种组合
        5.3.6 环境适宜性:北低南高
        5.3.7 社会包容性:中间大南北低
        5.3.8 经济生活性:两头低中间高
        5.3.9 后三个因素的比较:优优与差差组合分化
    5.4 单城市SWOT分析及区域间比较
        5.4.1 单城市SWOT分析
        5.4.2 区域间比较
    5.5 十地市聚类与各综合层之间关系
        5.5.1 十地市聚类分级
        5.5.2 各综合层之间的关系
第6章 大美陕西“如何更美”:宜游城市的提升路径
    6.1 分析方法及建设原则
        6.1.1 分析方法
        6.1.2 建设原则
    6.2 大美陕西区域布局:宏观战略
        6.2.1 “大鹏”腾飞战略
        6.2.2 关中地区:核心主轴——鹏之躯干
        6.2.3 陕北地区:黄土风情——鹏之北翼
        6.2.4 陕南地区:山水秦岭——鹏之南翼
        6.2.5 区域建设因素比较
    6.3 各城市建设:百花齐放
        6.3.1 西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
        6.3.2 宝鸡:炎帝故里、垂名青铜
        6.3.3 咸阳:秦都咸阳、帝陵之乡
        6.3.4 渭南:“渭”峨华夏、险峻华山
        6.3.5 铜川:药王仙山、独树一果
        6.3.6 延安:革命圣地、寻根之城
        6.3.7 榆林:锦绣榆林、绿色沙旅
        6.3.8 汉中:三国属蜀、颐养福地
        6.3.9 安康:“硒”世“镇”宝、安乐康泰
        6.3.10 商洛:商山洛水、峡谷体验
        6.3.11 各城市建设因素比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2.2 区域经济趋同(收敛)理论综述
        1.2.3 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理论支持与研究思路
        1.5.1 理论支持
        1.5.2 研究思路
    1.6 论文的研究路径
    1.7 关键概念的界定
    1.8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路径
    2.1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流动理论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人力资本流动理论
    2.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2.2.1 引入技术进步的索罗—斯旺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含义
        2.2.2 AK模型及其人力资本含义
        2.2.3 罗默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含义
        2.2.4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模型的人力资本含义
        2.2.5 宇泽—卢卡斯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含义
    2.3 本章结论
第3章 落后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3.1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3.1.1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3.1.2 "木桶理论"与不同教育形式的投资选择
        3.1.3 落后地区的不同教育投资制度比较
        3.1.4 经验启示: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优先的人力资本积累政策
        3.1.5 区分落后国家与一国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选择
    3.2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
        3.2.1 产业集聚及其作用机理
        3.2.2 落后地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分析
        3.2.3 落后地区产业集聚:方式选择
        3.2.4 落后地区产业增长极与人力资本积累
    3.3 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3.3.1 城市化及其作用机理
        3.3.2 落后地区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分析
        3.3.3 落后地区城市化:方式选择
        3.3.4 落后地区城市增长极与人力资本积累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国际国内经验及启示
    4.1 人力资本与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4.1.1 人口迁移和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4.1.2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
        4.1.3 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4.2 人力资本与日本经济腾飞
    4.3 人力资本与亚州四小龙的经济追赶
        4.3.1 人力资本与韩国经济增长
        4.3.2 人力资本与香港经济增长
        4.3.3 人力资本与新加坡经济增长
        4.3.4 人力资本与台湾经济增长
    4.4 人力资本与中国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
        4.4.1 改革开放初期的珠三角人力资本
        4.4.2 珠三角对人力资本的吸引效应
        4.4.3 人力资本对珠三角经济的促进作用
    4.5 人力资本与中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
        4.5.1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分析
        4.5.2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4.5.3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4.6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中国东西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要素差异:统计描述
    5.1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度量
        5.1.1 人力资本度量方法
        5.1.2 中国东西部地区从业人员总量的度量
        5.1.3 中国东西部地区从业人员学历构成
        5.1.4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
        5.1.5 中国东西部地区基础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度量
    5.2 中国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存量估计
        5.2.1 中国东西部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估计
        5.2.2 中国东西部地区存货增加的估计
        5.2.3 中国东西部地区资本存量总量的估计
    5.3 影响中国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存量各因素分析
        5.3.1 中国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与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5.3.2 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金融资本配置的度量
        5.3.3 资本市场中的资本流动在中国东西部地区配置数量估计
        5.3.4 中国东西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度量
        5.3.5 中国东西部地区价格差与资本流动在地区间的流动
    5.4 中国东西部地区资本边际报酬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因果关系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1999—2006年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估计
    6.2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6.2.1 微观视角分析
        6.2.2 宏观视角分析
    6.3 影响人力资本流动各因素指标选取和数据统计
        6.3.1 因变量指标的确定及数量估计
        6.3.2 自变量指标的确定及数据统计
    6.4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模型
        6.4.1 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4.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5 本章结论
第7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选择
    7.1 西部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7.1.1 政府在西部教育中的作用
        7.1.2 西部地区教育结构的选择
    7.2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
        7.2.1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存在问题分析
        7.2.2 政府作用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模式
        7.2.3 西部地区产业选择与人力资本积累
    7.3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7.3.1 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实分析
        7.3.2 西部地区城市化带动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选择
    7.4 西部地区培育增长极与人力资本积累
        7.4.1 西部地区增长极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7.4.2 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选择
    7.5 发挥政府政策在西部地区集聚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导向作用
    7.6 本章结论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1 社会背景
        1.2 理论背景
    第二节 立论基础
        2.1 中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的判定
        2.2 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
        2.3 立论基础:城市对旅游资源利用能力存在差距
        2.4 基本问题: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
    第三节 研究目的
        3.1 描述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现状
        3.2 探索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的时空规律性
        3.3 解释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时空格局形成的机理
    第四节 研究意义
        4.1 实践意义
        4.2 理论意义
        4.3 方法论意义
    第五节 研究框架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结构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1 城市和旅游城市
        1.2 城市旅游
        1.3 效率和生产率
        1.4 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节 文献分析
        2.1 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2.2 旅游效率和生产率研究综述
        2.3 讨论
    第三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1.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研究假设
        1.2 基于超产权理论的研究假设
        1.3 基于外部经济性理论的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方法的选择
        2.2 数据包络方法
        2.3 个案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对象
        3.2 数据来源
    第四节 变量框架与指标选择
        4.1 变量框架
        4.2 指标的选择
        4.3 指标的解释与说明
        4.4 关于变量和指标的两个重要讨论
    第五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评价:2005s
    第一节 原始数据的描述
    第二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计算结果:2005s
    第三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特征:2005s
        3.1 分组分布特征
        3.2 发展阶段特征
        3.3 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贡献分析
    第四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空间格局:2005s
        4.1 旅游效率的区域分布
        4.2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区域比较
    第五节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特征的理论解释
    第六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评价:1995-2000
    第一节 原始数据的描述
    第二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特征:1995-2000
        2.1 统计特征
        2.2 分组特征
        2.3 发展阶段特征
        2.4 分解效率对总效率贡献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空间格局特征:1995-2005
        3.1 旅游总效率的空间格局
        3.2 旅游规模效率的空间格局
        3.3 旅游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
        3.4 旅游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
    第四节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特征变化的理论解释
        4.1 对特征一的解释
        4.2 对特征二的解释
    第五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1995-2005
    第一节 变量与原始数据的确定
    第二节 城市旅游 TFP 的增长:1995-2005
        2.1 TFP 的结果及其比较
        2.2 理论解释
    第三节 城市旅游 TFP 变化的空间格局
        3.1 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特征
        3.2 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比较
        3.3 理论解释
    第四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珠海案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1.1 逻辑关系
        1.2 案例地选择
        1.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二节 珠海城市旅游发展
        2.1 基础条件
        2.2 珠海城市旅游发展历程
        2.3 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节 20 世纪 90s 以来珠海市旅游发展重大事件
        3.1 事件一:系列旅游产品的开发
        3.2 事件二: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召开
        3.3 事件三:珠海市五届人大会议召开
        3.4 事件四:广深珠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召开
        3.5 事件五: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陆续展开
        3.6 事件六:中珠澳签署备忘录 共建“大香山”精品旅游
        3.7 事件七: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8 事件八: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3.9 事件九:珠三角地区“航空拥塞”
    第四节 珠海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解释
        4.1 基于对珠海城市旅游发展历程回顾的分析
        4.2 基于对珠海城市旅游发展重大事件的分析
        4.3 理论解释
    第五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第四节 研究的延伸
    第五节 讨论
        5.1 讨论一:关于城市旅游发展的资源投入
        5.2 讨论二:关于城市旅游发展的产业转移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投入产出原始数据
    附录2: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
    附录3: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原始数据
    附录4:基本建设投资的原始数据
    附录5:城市旅游收入与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
    附录6: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方法
    第三节 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及创新
第二章 PPT 战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旅游乘数理论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业扶贫(PP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旅游业的产业分析
    第三节 旅游扶贫的优势
第四章 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与目标人口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解析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PPT 战略的目标对象
    第五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第五章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和机遇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
第六章 旅游扶贫中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第二节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行为
    第三节 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的发展
第七章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PPT 战略动力系统
    第三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保障体系
    第四节 旅游扶贫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国内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第二节 西藏旅游扶贫案例
    第三节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九章国际旅游扶贫实证研究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南非旅游扶贫战略的评述及启示
    第二节 尼泊尔的旅游扶贫案例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旅游扶贫案例
主要参考资料
后 记
原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D]. 段晓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谢雨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 时浩楠. 安徽大学, 2016(10)
  • [6]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研究[J]. 殷红卫. 中外企业家, 2015(31)
  • [7]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定量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D]. 谭志喜.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8]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D]. 贾冀南. 河北大学, 2009(01)
  • [9]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 马晓龙. 中山大学, 2008(11)
  • [10]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 王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1)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与城市旅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