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一、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侯慧敏[1](2021)在《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观察研究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8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脑缺血预适应模型组3天(BDP 3d)、5天(BDP 5d)、7天(BD P 7d),中风膏预适应模型组3天(ZFG+I/R 3d)、5天(ZFG+I/R 5d)、7天(ZFG+I/R 7d),每组各8只。S组仅暴露CCA、ECA及ICA,但不阻断MCA,灌服生理盐水;I/R组参照Longa等改进的大脑中动脉二次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DP组制备脑缺血预适应模型;ZFG+I/R组予中风膏悬浊液预先灌胃,再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在麻醉清醒前后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E LISA法进行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含量测定;RT-PCR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内VEGF、MMP-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观察脑缺血大鼠的精神、饮食及体重等情况,说明中风膏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一般情况的恢复;(2)中风膏预适应与脑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改善作用,中风膏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更显着。(3)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脑组织切片发现脑缺血区CD34蛋白表达增加,说明中风膏对缺血区脑组织具有血管重塑作用;(4)通过ELISA法检测出缺血区脑组织VEGF的蛋白含量增高、MMP-9的蛋白含量降低,RT-PCR技术检测出缺血脑组织内VEGF基因表达增加、MMP-9基因表达减少,说明中风膏具有诱导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结论:中风膏预适应能够诱导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机制,而这种机制对脑组织具有延迟保护效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而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了缺血损伤区域CD34蛋白的表达,增加了VEGF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降低了MMP-9的含量及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包佳男[2](2020)在《青蒿琥酯防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探讨青蒿琥酯预防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以及阳性对照组,除空白组外,通过阻断大鼠肝脏的门静脉和肝动脉建立约70%肝脏缺血损伤模型,每组再按再灌注时间(24h、48h、72h)分为3个亚组。其中各给药组在造模前30min时经门静脉给予青蒿琥酯注射液(20mg/kg)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00mg/kg)按3ml/kg体积给药,按各亚组再灌注结束的时间点收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AST、ALT指标,计算各组大鼠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Bcl-2、Bax的浓度变化。结果:1.在再灌注 24h 时,模型组 ALT(661.90±329.10)和 AST(742.00±355.20)显着高于空白组(27.80±2.44)(88.19±10.23)的水平,(P<0.0001、P<0.0001),治疗组肝脏功能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ALT(178.40±54.78)、AST(265.50±83.29),(P<0.01、P<0.01),在再灌注48h、72h时:各组血清ALT和AST水平的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再灌注48h时,模型组肝脏指数(0.0352±0.0009)与空白组(0.0278±0.0005)对比显着升高(P<0.0001),而治疗组比模型组降低显着(0.0283±0.0010,P<0.0001),而在再灌注24h和72h时,大鼠肝脏指数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的病理损伤程度在再灌注(24h、48h、72h)结束时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治疗组较模型组病理改变较轻。4.在再灌注(24h、48h、72h)结束时,模型组 TNF-α(166.70±5.66、171.80±7.43、160.20±8.83(pg/ml))、IL-6(102.20±4.80、114.60±3.78、106.80±3.99(pg/ml))较空白组 TNF-α(104.50±5.10、101.50±1.72、101.00± 1.75(pg/ml))、IL-6(80.05±2.46、74.05±2.24、70.42±1.86(pg/ml))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在再灌注24h显着下降(140.80±5.01(pg/ml),P<0.01),IL-6 在再灌注 48h、72h 时明显降低(92.06±5.94、92.71±6.00(pg/ml),P<0.001、P<0.05)。5.治疗组Bcl-2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但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再灌注72h时,模型组Bax水平(2.642±0.2938)与空白组(1.270±0.1984)比较升高明显(P<0.05),而治疗组Bax浓度较模型组有显着改善(0.5791±0.1764,P<0.001)。结论:1青蒿琥酯经门静脉注射可明显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e,HIRI)。2青蒿琥酯对HIRI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凋亡因子有关。

徐珊[3](2019)在《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动脉血管壁病变或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血管供应区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最终出现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脑梗死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造成了严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预防和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损伤,特别是针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现有研究发现,多种组织器官(如肾脏、小肠、四肢)在短暂缺血后可以增强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如心肌和肝脏)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以减轻长期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程度,起到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由Przyklend于1993年首次阐述,由于其发生于缺血预处理之外的器官或组织,故被称为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后来,经过发展将这一预处理方式延伸至四肢,因为对四肢进行缺血预处理操作更简单,只需对肢体血管进行加压就能达到缺血预处理的效果,称为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l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RIP)。近年来,LRIP的效应和产生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证明LRIP对人体安全有效。但目前LRIP对心脏及其他器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较多,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相对较少,且多停留在动物实验水平,因此我们尝试在临床方面应用LRIP对ACI患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及时减轻ACI后脑组织的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帮助。目前LRIP的保护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种介导性因子及传导通路参与。其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增高与脑组织坏死及周围脑组织水肿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变化对ACI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其水平升高可促进神经细胞生存,增加突触可塑性及神经发生,两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的损伤和后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因此我们选取了 MMP-9和BDNF这两个与脑组织损伤和修复有关的因子进行研究,初步探讨LRIP对ACI的保护机制。研究目的探讨LRIP对AC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通过评估该处理措施对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基本健康情况及大脑主要供血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判断LRIP对ACI患者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利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判断LRIP对ACI的远期预后是否有影响。通过检测LRIP对MMP-9和BDNF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LRIP对ACI保护作用的机制,为LRIP进入临床应用提供思路。研究方法选取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intervention group,IG)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G),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以及LRIP干预。干预6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脑部主要供血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清MMP-9和BDNF含量。(1)脑梗死复发情况通过颅脑核磁共振含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检查进行评估,新发现的DWI高信号提示有复发。应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较干预前NIHSS评分分数下降≥18%定义为神经功能有改善,NIHSS评分分数增加或者下降<18%,定义为神经功能无改善。(2)利用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评分和36项短期健康调查(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基本健康清况进行评估。(3)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5组脑部主要供血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检测,评估脑部血流灌注情况。(4)检测患者血清中MMP-9和BDNF的含量,进而评估脑部损伤及修复程度,初步探讨LRIP对ICD患者的保护作用机制。(5)综合所有患者的资料,将脑梗死的复发定义为因变量Y1,神经功能是否改善定义为因变量Y2,将前述评价指标作为自变量X,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出P<0.05的自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脑梗死复发及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6)为评估LRIP对ACI患者的远期疗效,在6个月的干预期结束后,利用随机数表,进一步将干预组患者随机分为继续干预组(IG1)和终止干预组(IG2),每组各25名,从原对照组患者中随机抽取2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CG,n=25)。IG2和CG患者继续接受脑梗死标准治疗,但不给予LRIP干预,IG1除接受标准治疗外还进行LRIP干预。继续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在第12个月结束时,再次评估前述指标,以观察LRIP对ACI患者的保护作用是否持续存在。研究结果(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较对照组下降,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LRIP可降低ACI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率。(2)BarthelADL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Barthel ADL指数评分和SF-36评分均无差异(P均>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Barthel ADL指数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同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LRIP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基本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3)经TCD检测结果提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CA、ACA、PA、VA和BA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的上述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LRIP干预可增加ACI患者的脑部血流灌注(4)MMP-9和BDNF水平: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MP-9和BDNF水平相比无差异(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的MMP-9水平较对照组和干预前同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的BDNF水平较对照组和干预前同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LRIP可能通过降低血清MMP-9水平,提高BDNF水平来对ACI患者发挥保护作用。(5)分别对各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入组时NIHSS评分、有无进行LRIP干预与脑梗死的复发有关(P均<0.05)。而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入组时NIHSS评分、有无进行LRIP干预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有关(P均<0.05)。选出前述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入组时NIHSS评分、有无进行LRIP干预与脑梗死的复发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有关(P均<0.05)。其中LRIP干预为保护性因素(β<0),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入组时NIHSS评分为危险因素(β>0)。(6)继续随访至12个月后,将IG-1、IG-2与CG之间各评估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G-1与IG-2之间在脑梗死复发率、神经功能改善率、脑部主要供血动脉(A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SF-36评分和血清BDNF水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G-1与CG之间在脑梗死复发率、神经功能改善率、脑部主要供血动脉(A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Barthel ADL指数评分、SF-36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G-2与CG之间各评估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均>0.05)。猜测LRIP的持续干预对ACI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当终止LRIP干预之后,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会消失。结论LRIP可以减少ACI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增加脑部血流灌注,是影响ACI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而这些保护作用可能与LRIP引起血清中MMP-9的表达下降、BDNF的表达增加有关。LRIP的作用时间窗较短,需持续干预才能得到保护效应。

陈珂[4](2019)在《丙泊酚对心脏TRPV1参与介导远端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远端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大量的基础研究已经发现RIC能够减少心肌损伤后梗死面积,而且对很多重要的脏器(脑,肾脏,肝脏,等)有保护作用。远端预处理主要包括: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和远端创伤预处理(remote preconditioning of trauma,RPCT)。作为一种全新的心肌保护措施,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涉及神经和体液两个方面。虽然大量实验室研究已经明确证明其心肌保护作用,然而最近两项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发现在选择性心脏手术患者中RIPC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取消。随后对这两项研究进行再次分析和研究发现,超过90%的心脏患者术中使用了丙泊酚,这可能是导致RIPC的保护作用被取消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丙泊酚在远端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进而明确RIC和麻醉药物之间的关系探索。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最初发现在疼痛治疗中能够在伤害性刺激的感知、传递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最近发现TRPV1广泛存在心、肾、肺和脑等重要器官中。目前发现心肌组织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大量存在TRPV1,并且在缺血或缺氧下被激活后可以合成并分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P物质共同参与维持心脏应激状态正常生理功能,如在心肌缺血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丙泊酚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能够影响TRPV1的活性。而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也可以引起心肌和脊髓上TRPV1表达的变化。本课题组前期已经发现心脏TRPV1是一种心脏保护的末端执行器,调节心脏TRPV1通道蛋白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能够降低再灌注损伤,在RPCT中能够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梗死面积。TRPV1参与远端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可能存在相同级联反应,即激活TRPV1通道,最后诱发心脏上感觉神经末梢释放CGRP从而对心脏有保护作用。CGRP对心脏有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抗氧化,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因此,本研究假设丙泊酚可以通过影响心肌TRPV1活性,使RIC心肌保护作用消失,其机制可能是心肌中TRPV1的表达降低以及CGRP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心脏TRPV1在远端创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2.探讨丙泊酚对心脏TRPV1介导RPCT在心肌保护的影响及机制;3.探讨不同时点给予丙泊酚对RIPC的心肌保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研究心脏TRPV1在远端创伤预处理(RPCT)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CON组)、远端创伤预处理组(RPCT组)、TRPV1阻滞剂辣椒平(capsazepine)组(CPZ组)、辣椒平联合RPCT组(CPZ+RPCT组)共5组(n=9)。SHAM组,不做缺血再灌注损伤;CON组,建立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开放再灌注120 min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RPCT组,下腹部行4 cm长的创伤切口预处理15min,再行缺血再灌注损伤;CPZ组,辣椒平静脉输注3 mg/kg,10 min后缺血再灌注损伤;CPZ+RPCT组,辣椒平静脉输注3 mg/kg,10 min后行腹部切口预处理15 min,再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过程中密切记录大鼠的生命体征(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心率失常(室性早搏、室速及室颤)的发生率。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梗死区域并测量心肌梗死区(IS)面积和重量,左室(left ventricular,LV)重量和缺血危险区(area at risk,AAR)重量,计算IS/AAR比值和ARR/LV比值;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大鼠心肌中TRPV1表达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心肌中TRPV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肌钙蛋白的含量(cTnI)与心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变化。第二部分:观察丙泊酚对RPCT心肌保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ON组)、远端创伤预处理组(RPCT组)、丙泊酚组(PRO组)、丙泊酚联合RPCT组(PRO+RPCT组),共4组(n=9)。CON组和RCPT组,同实验一方案;PRO组,丙泊酚12 mg/kg/h持续静脉输注1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损伤;PRO+RPCT组,丙泊酚12 mg/kg/h静脉输注10 min后,行腹部切口预处理15 min,再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过程中密切记录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和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TTC法检测梗死区域并测量心肌梗死区面积和重量,左室面积重量和缺血危险区重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大鼠心肌中TRPV1与CGRP存在位置与分布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中TRPV1的表达,ELISA法测定心肌CGRP含量,血清CGRP表达变化和外周血cTnI的含量与心肌Caspase-3活性的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第三部分:丙泊酚对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ON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丙泊酚预处理联合RIPC组(PIPC+Ppre组)、丙泊酚后处理联合RIPC组(RIPC+Ppost组)共4组(n=9)。CON组,同第一部分;RIPC组,大鼠左下肢行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远端预处理,后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同第一部分);RIPC+Ppre组,丙泊酚12 mg/kg/h静脉输注10 min后,再行远端预处理。RIPC+Ppost组,左下肢远端预处理后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再灌注前5 min静脉输注丙泊酚12 mg/kg/h。实验过程中密切记录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和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TTC法测定心肌梗死区重量,左室重量和缺血危险区重量;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大鼠心肌中TRPV1表达变化;同时采用蛋白定量测定心肌中TRPV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cTnI的含量、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第一部分:1.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CON组在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压力乘积(RPP)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CON组比较,RPCT组在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点,HR、MAP和RPP均明显升高(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RPCT+CPZ组和CPZ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2.心肌梗死面积(TTC染色)和细胞凋亡率(TUNEL染色)与SHAM组比较,CON组IS/AAR比值增加,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同时外周血肌钙蛋白的含量与心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与CON组比较,RPCT组IS/AAR比值降低,同时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肌钙蛋白的含量与心肌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CPZ组与CPZ+RPCT组与CON组比较,各组中IS/AAR比值,心肌细胞凋亡、外周血肌钙蛋白的含量、心肌Caspase-3活性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变(P>0.05);3.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CON组比较,RPCT组心肌组织中TRPV1的表达升高(P<0.05);其他各组无明显变化(P>0.05)。第二部分:1.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与CON组比较,PRO组和RPCT+PRO组在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点,HR、MAP和RPP无明显变化(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RPCT组比较PRO组和RPCT+PRO组在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点,HR、MAP和RPP均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2.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损伤指标与RPCT组比较,PRO组和PRO+RPCT组心肌IS/AAR比值明显增加,且外周血肌钙蛋白的含量与心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5);3.免疫双标荧光观察TRPV1和CGRP的表达,心肌组织中CGRP和TRPV1存在共表达的现象;4.CGRP的含量变化心肌组织和血清中CGRP的含量在PRO组和RPCT+PRO组比RPCT组明显升高(P<0.05)。第三部分:1.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与CON组比较,RIPC组和RIPC+P-post组在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点,HR、MAP和RPP明显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RIPC+P-pre各个时点HR、MAP和RPP无明显变化(P>0.05);2.心肌梗死面积与心肌损伤指标与CON组比较,RIPC组和RIPC+P-post组心肌IS/AAR比值明显降低,且外周血肌钙蛋白的含量与心肌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RIPC+P-pre组心肌IS/AAR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外周血中肌钙蛋白的含量以及Caspase-3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3.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CON组比较,RIPC组和RIPC+P-post组心肌组织TRPV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RIPC+P-pre组的心肌组织TRPV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PC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心脏TRPV1参与介导有关。静脉麻醉药丙泊酚能取消远端预处理(RPCT和RIPC)的心肌保护作用,其可能与改变心脏TRPV1活性,同时降低心肌内和血清内CGRP的含量有关。在RIPC前,开始持续泵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可以取消RIPC的心肌保护作用;然而,在RIPC后再灌注即刻,开始持续泵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并不影响RIPC的心肌保护作用。综上所述,丙泊酚对心脏TRPV1表达的影响,很可能是丙泊酚取消远端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关键机制。

赵刚[5](2019)在《鸢尾素治疗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游离皮瓣移植是临床上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虽然显微外科技术和设备已有较大改进,但临床上仍有病例出现皮瓣坏死。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皮瓣移植术后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而鸢尾素(Irisin)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本课题分别进行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初步阐明内源性和外源性鸢尾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和途径。为进一步将鸢尾素进行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第一部分):(1)选取临床上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一般情况,进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骨骼肌含量、代谢指标等测定。(2)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3、7天进行血清鸢尾素浓度检测。在游离皮瓣皮瓣断蒂前、通血后即刻、以及术后第1、第3和第7天分别检测游离皮瓣的血流灌注量。分析皮瓣血流灌注情况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皮瓣血流恢复率与血清鸢尾素浓度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阐明内源性鸢尾素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2、动物实验部分(第二部分):(1)将150只雌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A组(生理盐水组):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皮瓣游离+夹闭血管蒂)+生理盐水;B组(低剂量鸢尾素组):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皮瓣游离+夹闭血管蒂)+鸢尾素(1ng/g);C组(中剂量鸢尾素组):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皮瓣游离+夹闭血管蒂)+鸢尾素(2ng/g);D组(高剂量鸢尾素组):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皮瓣游离+夹闭血管蒂)+鸢尾素(4ng/g);E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皮瓣游离+不夹闭血管蒂)+生理盐水。(2)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3、5、7天进行皮瓣存活面积检测、皮瓣血流灌注检测、皮瓣血管造影、HE染色(微血管)、免疫组化染色(ErG)、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RT-PCR 检测(CCNB、CCND1、CCN1、PLK、BuB、Ki67、MYBL2 等增殖基因),比较各组大鼠皮瓣存活率、血流恢复率、血管分布、微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PI3K/Akt信号通道激活以及内皮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等情况,分析外源性鸢尾素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第一部分):(1)一共选入40例患者,男30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35.9±1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8±4.8)kg/m2,腰臀比(WHR)为0.84±0.07,骨骼肌含量为(25.32±4.82)kg。甘油三酯(TG)为(1.16±0.44)mmol/L,总胆固醇(TC)为(4.16±0.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49±0.9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41±0.35)mmol/L,空腹血糖(FBG)为(5.38±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5.28±0.89)%。(2)术后1-7天皮瓣血流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第7天血流灌注恢复率(51.7±50.7)%。术后血清鸢尾素浓度较术前升高,第3天时最高,第7天时略有下降。(3)男性组与女性组在术前鸢尾素水平无显着差异,年龄与血清鸢尾素浓度呈负相关。(4)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较低强度体力活动者鸢尾素浓度显着升高,不同体力活动时间对鸢尾素浓度影响较小。(5)血清鸢尾素浓度分别与患者的BMI和WHR指数呈负相关,与骨骼肌含量呈正相关。(6)鸢尾素浓度与FBG和HbA1c均呈负相关,与TG、TC、LDL-C和HDL-C无显着相关。(7)术前鸢尾素浓度与术后7天皮瓣血流灌注恢复率呈正相关,术后第1、3天皮瓣血流恢复率与相应时间血清鸢尾素浓度增长率呈正相关,术后第7天两者无显着相关。2、动物实验部分(第二部分):(1)皮瓣存活面积:A组皮瓣坏死面积最大,E组最少,在鸢尾素组(B、C、D组)中C组显着大于B、D组,B、D组间无显着差异。(2)血流灌注:术后旋髂深血管、后肋间血管、胸背血管3个血管体区ROI区血流灌注E组总体高于其余各组,在鸾尾素组(B、C、D组)中C组从第5天开始血流灌注改善较明显,高于A、B、D组。(3)血管造影:术后7天E组皮瓣血管显影最好,B、C、D组次之,A组最差。其中,B、C、D组旋髂深动脉比A组增长、数量更多,皮瓣远端更为明显,血管体区Choke区也可见更多微血管增生。(4)HE染色:术后7天E组的Choke区微血管密度始终高于其余4组。从术后第5天开始,B、C、D组开始显着增高,并且大于A组,但术后第7天D组与A组之间无显着差异。(5)免疫组化染色:E组Choke区ErG表达总体高于其余4组。从术后第5天开始,B、C、D组Choke区ErG表达开始显着增高,并且大于A组,但术后第7天D组与A组之间无显着差异。(6)Western blot检测:术后第1和3天,5组p-Akt/Akt均无显着差异。第5、7天,B、C、D组p-Akt/Akt 比例高于A和E组;术后第7天,C组p-Akt/Akt 比例显着高于D组,B、D组之间无显着差异,A和E组之间无显着差异。(7)RT-PCR检测:CCNB、CCND1、CCN1、PLK、BuB、Ki67、MYBL2等增殖基因表达,总体上C组在5组中增殖基因表达最高,其余4组之间的差异不稳定。结论:(1)内源性鸢尾素能够减轻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皮瓣血流灌注。(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皮瓣模型中,外源性鸢尾素可增加皮瓣血管密度,改善皮瓣血流灌注量,进而提高皮瓣存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鸢尾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正性调节作用有关。

覃涛[6](2018)在《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在细胞及器官层面上的研究已证实,高血钾能通过拮抗钙超载途径达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但高血钾是否也能减轻脑的IRI,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证实。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以及医护人员对其所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抢救过程,本质上复制了一个全身器官、组织的IRI模型。在CA/CPR背景下,高血钾是否也能在整体层面上减轻全身器官、组织、特别是心和脑的IRI,进而改善CPR的疗效,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的回顾和观察,探索高血钾引起的CA患者经长时间CPR抢救后能够复苏成功、且不遗留神经系统损害的潜在机制,提出高血钾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科学假设;通过应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整体、器官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面上验证该假设,为提高CPR成功率及CPR成功后脑保护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具体回顾两例临床上因高钾血症致CA的患者,经长时间CPR后恢复自主循环(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且无明显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结合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分析潜在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2、研究高血钾预处理对SD大鼠CPR效果及心肌顺应性的影响: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高血钾预处理组和对照组(45只/组),通过静脉途径预先分别予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KCl)80 ug/g或等量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干预,监测心电和动脉血压。两组大鼠均接受相同的电刺激法诱导心室颤动、建立CA/CPR模型;根据CA持续时间的不同(6min、9min和12min),将每组CA大鼠按抽签法进一步分成3个亚组(15只/组),在经历各自CA持续时间后开始CPR。统计各组大鼠复苏成功率和CPR时间;对复苏失败的大鼠,记录终止CPR前按压状态下的舒张压,并立即进行尸检,进行心脏硬度评分并统计各组大鼠“石头心”的发生率。其中,诱发CA的标准: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电活动、有创血压监测显示无搏动波,平均动脉压<10 mm Hg。CA持续时间:自电刺激诱发CA开始到CPR开始的时间。ROSC的标准:心电监护示室上性节律(包括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律)伴有平均动脉压≥50mm Hg,持续5min以上。CPR时间:自CPR开始到ROSC的时间。复苏失败的定义:持续CPR10min未能ROSC。“石头心”的定义:根据指尖接触心脏体感的不同,将心脏硬度分为5级,每级记1分,最高5分,评分越高心脏硬度越大,心脏硬度评分≥3分定义为形成“石头心”。3、研究高血钾预处理对SD大鼠局灶性脑IRI及钙超载的影响: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0只/组):高血钾80ug/g预处理(HK80)组、高血钾40ug/g预处理(HK40)组、NS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通过静脉途径预先分别予KCl 80ug/g、40ug/g或等量NS,然后采用t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IRI模型,在大鼠脑局灶缺血90min后予再灌注24h。观测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范围、脑组织切片镜下形态、脑组织K+、Ca2+和钙调蛋白(calmodulin,Ca M)浓度,Ca-ATPase活性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MKⅡ)和钠钙交换体(Na+/Ca2+exchanger,NCX)1蛋白免疫印迹表达情况与NS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是否有差异。结果1、两位患者都有发生高钾血症的明显诱因和伴发疾病,发病时都有意识丧失和CA、都经历了长时间的CPR(45分钟和197分钟),但ROSC后都无明显神经系统损害;分析其机制可能与高血钾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心脑钙超载、减轻IRI有关。2、CA/CPR模型在电刺激诱发大鼠CA后,随着CA持续时间的延长,高血钾预处理组与对照组中复苏成功大鼠的数量减少;比较各CA持续时间亚组大鼠的复苏成功率,高血钾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CA6min,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全部复苏成功(100%),对照组有8只大鼠复苏成功(53.3%);CA9min,高血钾预处理组有9只大鼠复苏成功(60.0%),对照组有2只大鼠复苏成功(13.3%);CA12min,高血钾预处理组有5只大鼠复苏成功(33.3%),而对照组大鼠全部复苏失败。在CPR所需时间上,各相同CA持续时间亚组对比,高血钾预处理组CPR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CA6min:1.17±0.41 vs 6.39±0.74,P<0.05;CA9min:3.33±0.83 vs 7.85±0.92,P<0.05)。在CA9min和12min复苏失败的大鼠中,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的心脏硬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A9min:1.7±0.6 vs 4.2±0.7,P<0.05;CA12min:1.9±0.7 vs 4.7±0.5,P<0.05),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石头心”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CA9min:0 vs 100%,P<0.05;CA12min:20.0%vs 100%,P<0.05)。终止CPR前通过按压得到的舒张压(mm Hg)对比,高血钾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A9min:26.4±5.3 vs-1.2±3.8,P<0.05;CA12min:26.2±5.2 vs-1.1±3.3,P<0.05),提示经高血钾预处理大鼠的心肌仍有一定的顺应性、维持一定的舒张功能,而对照组大鼠在终止CPR前未能通过按压维持一定的舒张压,其舒张压甚至出现负值。3、t MCAO模型再灌注24h后,高血钾预处理组(HK80和HK40)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NS组(HK80 vs NS:15.17±2.03 vs 12.67±1.49,P<0.05;HK40 vs NS:14.83±1.07 vs 12.67±1.49,P<0.05)。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染色后的梗死范围(%)明显小于NS组(HK80 vs NS:8.72±1.62 vs 20.71±3.04,P<0.05;HK40 vs NS:13.29±2.07 vs 20.71±3.04,P<0.05);且HK80组大鼠的脑梗死范围(%)小于HK40(HK80 vs HK40:8.72±1.62 vs 13.29±2.07,P<0.05)。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切片,相比于NS组,高血钾预处理组镜下显示更规则的细胞排列和更少的核固缩。在大鼠脑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中,再灌注24h后高血钾预处理组较NS组大鼠脑组织的K+浓度更高(HK80 vs NS:1.2112±0.0155 vs 0.9789±0.0368,P<0.05;HK40 vs NS:1.0461±0.0410 vs 0.9789±0.0368,P<0.05)、Ca2+浓度(HK80 vs NS:0.0971±0.001 vs 0.1406±0.001,P<0.05;HK40 vs NS:0.1121±0.001 vs 0.1406±0.001,P<0.05)和Ca M浓度(HK80 vs NS:59.5432±4.6084 vs 72.3386±3.5612,P<0.05;HK40 vs NS:62.5883±4.5471 vs72.3386±3.5612,P<0.05)更低,Ca-ATPase的活性更高(HK80 vs NS:4.3129±0.2454 vs 3.4213±0.2941,P<0.05;HK40 vs NS:3.9456±0.2681 vs3.4213±0.2941,P<0.05),同时Ca MKⅡ(HK80 vs NS:0.731±0.061 vs0.964±0.059,P<0.05;HK40 vs NS:0.456±0.042 vs 0.964±0.059,P<0.05)和NCX1(HK80 vs NS:0.348±0.043 vs 0.463±0.072,P<0.05;HK40 vs NS:0.423±0.066 vs 0.463±0.072,P<0.05)蛋白免疫印记的表达高血钾预处理组较NS组明显下调。上述指标在两个高血钾预处理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钾浓度更高的HK80组表现出更好的趋势。结论高血钾预处理能提高SD大鼠心、脑组织对IRI的耐受性,通过拮抗钙超载途径提高CA/CPR大鼠复苏成功率、缩短CPR时间、改善大鼠心肌顺应性、减少CPR过程中“石头心”的发生率,并能通过抑制钙超载减轻大鼠局灶性脑IRI。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中提到的两位高钾血症致CA患者,经历长时间CPR的复苏效果相对较好的原因,也为今后探索如何提高CPR疗效、减轻CPR后脑损伤提供一条新思路。

伍志琴[7](2017)在《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一种眼科非常常见的病理过程,与多种疾病有关,可以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变性死亡、视网膜结构紊乱和功能下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预后较差。RIRI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的研究表明RIRI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包括氧自由基生成、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微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等。另外,炎症因子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及白细胞浸润也备受关注。RIR损伤与炎症因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RIR损伤的亚急性期,炎症相关基因被激活,可以诱导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如TNF-α、IL-1、IL-6等,同时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白细胞介素-33(IL-33)是Schmitz等在2005年新发现的一个多功能细胞因子,可以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ST2结合,参与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变态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IL-33/ST2信号途径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激活下游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引起机体一系列炎性反应。也有研究表明,IL-33是一把“双刃剑”,在不同的疾病类型及不同的免疫环境中,IL-33发挥的作用大相径庭,既可能是促炎作用又有可能是保护作用。目前已证实,IL-33在多种组织与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扮演着保护因子的角色,发生机制可能与促进Thl/Th2平衡向Th2偏移、抑制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释放、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但IL-33在RIRI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对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人们发现炎症和细胞凋亡与RIRI的关系极为密切。在RIRI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白细胞浸润放大了其炎性损伤,IL-1β、TNF-α是最重要的促炎因子。细胞凋亡是视网膜再灌注后损伤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导致持续的组织损伤及功能丧失,尤其是RGCs。凋亡是一种受到多种基因表达和蛋白调控的特殊的细胞死亡过程。Bcl蛋白家族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Bcl-2是最重要的抗凋亡蛋白,而Bax蛋白则具有促凋亡的作用。NF-κB是一个多功能核转录因子,激活可导致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上升,并且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NF-κB的激活可能介导RGCs的凋亡,其与RIRI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血-视网膜屏障,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发生,同样参与了 RIRI后的炎性反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在RIRI中,通过干扰炎症反应及凋亡通路可以达到保护缺血性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目的。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RIRI模型,探讨大鼠RIRI过程中IL-33的动态表达与分布,初步揭示IL-33在RIRI中可能存在的意义,但是其发挥促炎作用还是抑炎作用尚不清楚。在缺血前1h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外源性的重组IL-33进行预处理的方法,观察外源性IL-33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通过对视网膜功能、组织病理、炎性因子及凋亡蛋白的观察,对IL-33缓解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33的动态表达及意义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RIRI模型,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33的动态表达及定位,探讨IL-33在RIRI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和模型组(MG),RIRI模型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其中MG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分为6h、12h、24h、72h、144h组,每组10只大鼠。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IL-33蛋白在视网膜上的动态表达及定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视网膜组织中IL-33以及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和变化规律,并分析几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建立了 RIRI模型。HE染色可见NCG组视网膜各层结构与层次清楚,排列整齐,极少数炎性细胞浸润,MG组不同时间点的视网膜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细胞排列疏松,结构较为紊乱,神经纤维层及内丛状层尤其明显,并伴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聚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IL-33在NCG组视网膜即有低度表达,MG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强,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6h、12h、24h、72h、144h视网膜组织中IL-33的表达水平较NCG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4h达高峰,同时IL-33表达的变化水平与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5、0.895,P=0.034、0.016)。结论IL-33在大鼠RIRI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且与促炎因子IL-1β、TNF-α有着近似的变化规律,提示IL-33有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功能和结构的影响目的观察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1)正常对照组(NCG组);(2)单纯缺血再灌注组(MG组);(3)IL-33预处理组(IL-33组):于造模前1h使用微量注射器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IL-33 2μg(5μl);(4)PBS对照组(PBS组):于造模前1h玻璃体腔内注入等量的PBS溶液(5μl)。每只大鼠取右眼进行造模,再灌注24h后行以下检测:(1)视网膜电图(ERG)检测;(2)HE病理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变化、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视网膜各层厚度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等;(3)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各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ERG结果显示,与NCG组相比,MG组b波振幅明显降低(t=5.765,P=0.000),说明缺血再灌注可以明显损伤视网膜内层细胞的生理功能,而IL-33组b波振幅显着高于MG组及PBS组(t=2.420、3.024,P=0.022、0.005),且b波比值与MG组及PBS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44、9.597,P=0.000、0.000)。通过HE染色可发现,IL-33组视网膜水肿较MG组及PBS组减轻,细胞排列也较为整齐,少许炎性细胞浸润,与MG及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7、4.715,P=0.0017、0.0002),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与MG及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3.188,P=0.012、0.005)。Tunel法证实:IL-33预处理组中,凋亡细胞呈低度阳性表达,凋亡指数与MG组及PBS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0、5.225,P=0.0002、0.0001)。结论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的功能及组织结构均具有保护作用,并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视网膜细胞凋亡。第三部分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IL-33预处理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视网膜起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RIR损伤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1)正常对照组(NCG组);(2)单纯缺血再灌注组(MG组);(3)IL-33预处理组(IL-33组):于造模前1h使用微量注射器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IL-33 2μg(5μ1);(4)PBS对照组(PBS组):于造模前1h玻璃体腔内注入等量的PBS溶液(5μl)。再灌注24h后行:(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Bcl-2及Bax表达变化;(2)Western-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Bax及NF-κB活化 P65(p-P65)的表达;(3)Real-time PCR 检测了 Bcl-2、Bax 及 MMP-9 的mRNA的表达;(4)提取视网膜组织,ELISA检测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5)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的活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IL-33预处理后,Bcl-2表达水平均高于MG组和PBS组(t=2.334、2.388,P=0.0479、0.0440),而Bax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MG 组和 PBS 组(t=4.794、5.190,P=0.0014、0.0008)。Western blot 显示 IL-33预处理后,Bcl-2的表达水平较MG组及PBS组升高(t=3.339、2.686,P=0.0102、0.0277),而 Bax 表达水平较型组及 PBS 组降低(t=4.010、4.406,P=0.0039、0.0023),同时发现IL-33组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低于MG组及PBS组(t=3.404、3.721,P=0.0093、0.0059)。Real-time PCR 提示,IL-33 组 Bax mRNA 的表达低于 MG 及 PBS 组(t=5.911、5.793,P=0.0004、0.0004),而 Bcl-2 mRNA 的表达高于 MG 及 PBS 组(t=9.195、9.887,P=0.000、0.000),同时 IL-33 组 MMP-9 mRNA 的表达水平较 MG 组及 PBS 组下降(t=5.175、6.152,P=0.0008、0.0003)。明胶酶谱法显示IL-33组MMP-9的活性较MG及PBS组明显降低(t=5.781、7.023,P=0.0004、0.0001)。ELISA 检测 IL-33 组中 IL-1β、TNF-α的含量较 MG组明显降低(t=10.349、7.200,P=0.000、0.0001)。结论IL-33预处理可以提高视网膜组织中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阻止视网膜细胞凋亡;抑制NF-κB p65活化,抑制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并降低MMP-9的表达和活性。这些结果表明,IL-33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课题第一部分通过建立SD大鼠RIRI模型,首次观察了 IL-33这一新发现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大鼠RIRI中的动态表达变化,结果提示IL-33在RIRI中表达增强,24h达高峰,并与促炎因子IL-1β、TNF-α具有近似的变化规律,提示IL-33有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RIRI的病理损伤过程。IL-33是一种“预警分子”,在机体受到炎性因子和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时,能由受损或坏死的上皮及内皮细胞分泌到细胞外。但IL-33在RIRI病理过程中究竟起着促炎还是抑炎的作用尚未明了,因此本课题第二部分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外源性的重组IL-33的方法,在建模前对SD大鼠进行预处理,结果显示IL-33可以保护RIR损伤后视网膜的功能及组织结构,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第三部分进一步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发现IL-33预处理后,可以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并调节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降低视网膜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因此,IL-33在大鼠RIRI模型中,很有可能是一种抑炎因子及抑制凋亡的因子,与促炎因子共同释放参与了 RIRI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促炎因子之间存在一个动态的相互平衡的关系。但IL-33及IL-33/ST2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具体传导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谢晓佳[8](2016)在《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以及社会竞争性的增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状态下的人群应激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为将心血管疾病防治阵线前移,2003年美国JNC-7第一次明确提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 "的概念,是指:收缩压在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Hg之间的阶段。高血压前期全球发病率高达15%—40%,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8.9-41.3%,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常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不仅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部分患者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若能在高血压前期这个关键阶段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将能有效的遏制高血压的发生并可对靶器官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显着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须寻找高血压防治的新靶点和新策略。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已经形成的高血压的治疗以及靶器官保护方面,对高血压前期的研究及早期干预则相对不足,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刺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效果以及对靶器官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更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遵照中医治未病的原则,瞄准“高血压前期”这一关键过渡阶段,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以及RT-PCR方法观察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降压以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揭示电针调控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靶点及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可靠的治疗手段。研究方法:实验一: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将33只雄性Wistar大鼠(9周龄,220±3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3组,每组各11只。运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方法对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进行为期14天的造模,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并在造模过程中对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分别在针刺治疗前以及接受刺激后的第3、5、7、9、11、13、15天测量三组大鼠收缩压,并于治疗结束后第15天进行取材,运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验二: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关键基因PCR验证治疗结束后采用Gene Chip Rat Gene 2.0 ST芯片技术观察三组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P<0.05, Fold Changes≥1.5 or Fold Changes(?)-1.5)。运用G0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致病相关差异基因以及电针治疗后的反应基因进行相关生物学功能与通路分析,之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以期揭示电针调控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靶点及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实验一: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收缩压较基值明显升高,达到前期高血压状态(120-139mmhg),与空白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大鼠出现眼睛充血,易激惹等外观和行为学上的改变,HE染色结果也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出现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提示造模成功。各组大鼠血压变化值显示:在针刺治疗的第5、7、9天,模型组与电针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在针刺治疗的第11、13、15天,模型组与电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电针太冲、曲池穴对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且短期效应较好。同时,根据各组大鼠主动脉HE染色图片结果发现,电针组大鼠主动脉组织损害较轻,说明电针对于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二:我们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电针可显着影响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307条,其中234条基因表达上调,73条基因表达下调;经治疗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电针组大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383条,其中,110条基因表达上调,273条基因表达下调;G0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应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 、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 、免疫系统反应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 、细胞增生/迁移调节过程(growth/localization)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menbrane part)、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受体活性(receptor activity)、分子转导活性(molecular transducer activity)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24条通路被激活。另外对三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发现共同表达基因有105条,经文献检索发现其中有6条基因与应激性前期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分别是:HspB1、vtn、BMP-4、 p2rx4、Ppplrl4a、TH,这些基因在模型组表达均显着上调,经电针治疗后均发生下调,对这6个关键基因进行RT-PCR验证后发现与芯片结果相一致,推测,这6个关键基因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并且电针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调控这6个关键基因的功能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结论:1.电针曲池、太冲穴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并且对大鼠主动脉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2.电针曲池、太冲穴可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3.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HspB1、vtn、BMP-4、p2rx4、Ppplr14a、 TH基因的mRNA异常表达是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4.电针曲池、太冲穴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心血管舒缩功能(HspB1、vtn、BMP-4),Ca离子浓度(p2rx4、Ppplr14a)以及交感神经功能(TH)相关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蒋高霞[9](2013)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造成肝脏术后肝衰竭或肝脏移植术后移植肝脏无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防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临床肝癌切除术或者肝脏移植术患者一般都伴有肝硬化,如何预防伴有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更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拟探讨术前无创的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肝硬化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1.造模及分组选取新西兰兔32只,采用500mL/L的CCl4-橄榄油溶液0.3mL/kg颈背部皮下注射法制造兔肝硬化模型。造模阶段中,因CCl4急性中毒死亡2只。造模12周后,从剩下的30只肝硬化兔中随机选2只,在全麻下开腹,并切取小块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肝硬化病理改变,明确肝硬化兔模型成功建立。2.干预◎假手术组(sham group,S组):开腹仅分离肝蒂、但是控制开腹时间为2.5h。(无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也无保护性干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I/R组):开腹分离肝蒂,阻断入肝血流30min、开放2h。◎肝脏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group, IPC组):开腹分离肝蒂,阻断入肝血流10min、开放10min后再次阻断入肝血流30min、开放2h。◎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group, LIPC组):手术前24h采用压脉;带捆扎兔单侧后肢(后肢皮肤呈紫色、股动脉搏动消失)5min、开放5min,重复3次。开腹分离肝蒂,阻断入肝血流30mmin、开放2h。3.指标检测比较各组肝硬化兔干预后血清ALT、AST改变以及肝组织中ALT、AST、MDA ET-1改变水平。比较各组实验后肝硬化兔TNF-α改变水平。[结果]1.从大体来看,IR组、IPC组、LIPC组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较S组重,IPC组及LIPC组的病理改变较相似,但是与I/R组相比较,损伤均较轻。2.相对于S组,IR组、IPC组、LIPC组的兔肝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ALT、AST、 MDA、SOD、TNF-α、ET-1等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IPC组、LIPC组与IR组相比损伤减轻,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IPC组与LIPC组两组之间差别并不显着(P>0.05),两者损伤程度相似。[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肢体缺血预处理能够缓解肝硬化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肢体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机制仍不太明确,本研究显示其机制可能与增强SOD活力、清除氧自由基、减少ET-1释放,改善肝脏的微循环、减少TNF-α释放有关。

孙锋[10](2011)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肝再生动物模型目的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肝大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肝脏再生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残肝再生功能的影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健康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S组),n=6;②、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肝叶切除组(Ischemia Reperfusion, IR组),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大鼠第一肝门25分钟后开放血流,阻断开始即行肝部分切除术(肝左、右叶,70%肝切除术),手术时间约15分钟,n=27;③、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组),即在肝门阻断前先行10分钟的肝脏缺血及10分钟的再灌注,再重复IR组操作,n=27。分别在术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各处死6只实验大鼠进行取材和指标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TBil含量结果残余肝细胞不同程度受损,细胞肿胀、脂肪变性、但无明显的细胞坏死,24小时和48小时IR组大鼠肝细胞肿胀及脂肪变性较IPC组变化明显。在4小时肝细胞再生不明显,24小时起肝细胞再生,IPC组核分裂相较为明显。随着肝叶切除后时间延长,血清ALT、AST在两组均逐渐增高,在24小时左右达最高峰后渐下降;术后各检测点,IR组大鼠的ALT和AST值高于IP组(P<0.05)。随着肝功能好转术后24小时起大鼠无死亡。结论大鼠70%肝切除术后,随着肝细胞再生,肝功能逐步恢复。IR组及IPC组再生肝组织24小时起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IPC在早期可减轻肝细胞的损伤,24小时起可见核分裂相,血清ALT、AST值低于同一时间点IR组。缺血预处理在早期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指不同原因导致肝脏缺血(血流中断或供应不足),在血液再灌注后,肝细胞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IRI是肝脏外科如肝切除术、肝移植、肝外伤及休克等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易诱发肝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不全,使死亡率增高,成为影响手术后患者恢复和疾病预后的主要原因。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功能,在手术、毒素、感染等损伤因素致肝组织丧失后,残余肝组织通过细胞增殖以恢复肝功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术后残余肝组织再生能力,对促进肝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然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细胞再生影响的机制尚欠清楚。肝脏手术暂时性阻断肝脏血流或在肝移植的供肝保存及植入期间都不可避免地遭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系统器官衰竭,增加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后的死亡率,至今没有有效的预防和阻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研究证实,肝脏缺血预处理是一简单可行的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缺血预处理是指器官在一次较长缺血再灌注之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以诱导机体产生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提高组织或器官对后续较长时间缺血再灌注的耐受性,减轻由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组织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影响的机制。方法健康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S组),n=6;②、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肝叶切除组(Ischemia Reperfusion, IR组),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大鼠第一肝门25分钟后开放血流,阻断开始即行肝部分切除术(肝左、右叶,70%肝切除术),手术时间约15分钟,n=27;③、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组),即在肝门阻断前先行10分钟的肝脏缺血及10分钟的再灌注,再重复R组操作,n=27。分别在肝切除术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各处死6只大鼠取再生肝组织。提取肝组织RNA,用Affmetrix RAT GeneArray LOST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大鼠再生肝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及归类。RT-PCR验证Socs3mRNA, Gadd45amRNA,Ptgs2mRNA, AnglmRNA及GckmRNA在再生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缺血再灌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存肝组织再生肝再生中有差异表达基因1742个,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生长及分化基因、DNA修复基因、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生物氧化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调亡相关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显着性的表达趋势有8种。2、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肝组织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103个,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生长及分化基因、DNA修复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生物氧化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调亡相关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显着性的表达趋势有7种。缺血预处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时糖代谢相关基因中与糖酵解有关的PK, GCK表达下调,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变化较明显。结论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后肝部分切除术肝再生是一多基因调控的动态变化过程,多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协调促进肝再生。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均在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4小时开始上调,促进肝细胞再生;物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开始下调,24小时后逐渐上调,以适应机体物质代谢及能量供应的需求。炎症相关基因及生物氧化基因在肝再生过程也显示出不同的功能。缺血预处理肝部分切除术肝再生中PK, GCK表达的变化有利于肝细胞能量平衡。第三部分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肝再生时COX-2及GADD45a蛋白表达变化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大鼠肝大部切除术肝再生过程中COX-2蛋白及GADD45a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健康的雌性Sprague-D 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S组),n=6;②、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肝叶切除组(Ischemia Reperfusion, IR组),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大鼠第一肝门25分钟后开放血流,阻断开始即行肝部分切除术(肝左、右叶,70%肝切除术),手术时间约15分钟,n=27;③、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组),即在肝门阻断前先行10分钟的肝脏缺血及10分钟的再灌注,再重复IR组操作,n=27。分别在术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各处死6只实验大鼠进行取材和指标检测,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OX-2蛋白和GADD45a蛋白表达。结果1、IR组和IPC组与sham组比较,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且4小时表达量多于24小时及48小时(P<0.01);R组COX-2蛋白表达比IPC组明显,以4小时表达最明显(P<0.01)。2、在4小时IR组和IPC组GADD45a的表达比S组明显,即GADD45a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1);而24小时、48小时IR组和IPC组GADD45a的表达与S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IPC组GADD45a表达在4小时高于IR组(P<0.01)。结论我们认为肝细胞COX-2的表达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缺血预处理通过减少COX-2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减轻早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激活3ADD45a的表达,促进损伤DNA的修复,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有助于增加肝细胞的增殖。

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药物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各实验组大鼠生活状态观察
    3.2 中风膏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3.3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4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浓度的影响
    3.5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浓度的影响
    3.6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 浓度的影响
    3.7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m RNA表达的影响
    3.8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m RNA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研究
    4.2 中药预适应现代研究
    4.3 中风膏主要组成治疗中风研究
    4.4 中风膏在ICVD中的应用研究
    4.5 中风膏预适应对实验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6 中风膏预适应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7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
    4.8 中风膏预适应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VEGF?MMP-9 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4.8.1 中风膏对CD34 蛋白的影响
        4.8.2 中风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4.8.3 中风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
5.结语
    5.1 结论
    5.2 体会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1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
附录2 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
附件

(2)青蒿琥酯防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况
    1.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
    1.3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国内外治疗方法
    1.4 青蒿琥酯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验药物与试剂
        2.1.3 主要试验仪器和器械
        2.1.4 主要药物的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的分组方法
        2.2.2 实验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给药
        2.2.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2.4 肝功能的检测
        2.2.5 肝脏指数的检测
        2.2.6 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测
        2.2.7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3.2 肝功能检测结果
    3.3 肝脏指数结果
    3.4 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
    3.5 炎症因子检测结果
    3.6 凋亡因子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4.2 青蒿琥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4.3 青蒿琥酯能降低大鼠炎症因子
    4.4 青蒿琥酯能降低大鼠凋亡因子的释放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English Paper
    Paper one: L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for ischemic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aper two: Research progress of imaging technologies o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4)丙泊酚对心脏TRPV1参与介导远端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心脏TRPV1在远端创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结果
        3.1 各组血流动力学比较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3.2 心肌梗死面积
        3.3 大鼠心肌损伤后血清cTnI
        3.4 心肌损伤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3 活性
        3.5 大鼠心肌中TRPV1 表达的变化。
        3.6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4.讨论
        4.1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4.2 大鼠远端创伤预处理模型的建立
        4.3 远端创伤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影响
        4.4 远端创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4.5 心脏TRPV1 在远端创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4.6 结论
第二部分 丙泊酚取消远端创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结果
        3.1 各组大鼠心电图的比较及心律失常发生率
        3.2 大鼠血流动力学的波动
        3.3 心肌梗死面积和重量
        3.4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TnI
        3.5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Caspase-3 活性
        3.6 大鼠心肌中TRPV1及CGRP的表达的变化。
        3.7 心肌和血清中CGRP的表达
        3.8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4.讨论
        4.1 丙泊酚取消远端创伤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4.2 CGRP在丙泊酚抑制远端缺血创伤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4.3 丙泊酚通过TRPV1/CGRP途径取消远端创伤预处理后心肌保护
        4.4 .结论
第三部分 丙泊酚不同时点给药对远端缺血预处理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和机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结果
        3.1 大鼠各组血流动力学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3.2 心肌梗死面积
        3.3 免疫荧光和蛋白定量测定心肌TRPV1 的表达。
        3.4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TnI
        3.5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Caspase-3 活性
    4.讨论
        4.1 R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4.2 丙泊酚对RIPC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4.3 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鸢尾素治疗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部分 鸢尾素对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二、主要试剂
        三、病人资料
        四、手术方法
        五、检测方法
        六、统计方法
    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活动情况
        三、体质及代谢指标
        四、皮瓣血流灌注量
        五、血清鸢尾素浓度
        六、鸢尾素浓度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七、鸢尾素浓度与体力活动情况的关系
        八、鸢尾素浓度与体质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九、血清鸢尾素浓度与皮瓣血流灌注量的关系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鸢尾素减轻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三、实验主要试剂
        四、实验分组
        五、动物模型制作
        六、检测方法
        七、统计方法
    结果
        一、一般情况、皮瓣外形的观察及皮瓣存活率的评估
        二、皮瓣血流灌注量
        三、皮瓣血管造影情况
        四、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五、蛋白p-Akt/Akt表达情况
        六、增殖基因表达情况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6)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及目的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高血钾致心跳骤停患者长时间心肺复苏成功带来的启示
    前言
    病例回顾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大鼠复苏成功率和心肌顺应性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高血钾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钙超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细胞外钾浓度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钙超载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
博士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博士期间参与及主持的课题项目
致谢

(7)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33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研究概况
    1. 应激性高血压研究概况
    2. 高血压前期现代研究概况
    3. 中医对高血压前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研究进展
    1. 基因芯片技术概述
    2. 基因芯片技术与心血管疾病
    3.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4. 基因芯片技术与针灸学
    5. 基因芯片技术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关键基因PCR验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创新点
存在问题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
    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1.1 定义及机制
        1.2 肝脏血供生理特点
        1.3 防治措施进展
    2 造模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
        2.2 分组与干预
        2.3 留取血标本、肝组织标本
        2.4 制备肝组织匀浆
        2.5 观察指标与指标测定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干预前各组兔体重水平及血清ALT、AST基线对比
        4.2 数据正态性检验结果
        4.3 实验干预后各组肝硬化兔病理改变
        4.4 实验干预后各组肝硬化兔血清ALT、AST变化
        4.5 实验干预后各组肝硬化兔肝组织ALT、AST变化
        4.6 实验干预后各组肝硬化兔肝组织SOD变化
        4.7 实验干预后各组肝硬化兔肝组织MDA变化
        4.8 实验干预后各组兔肝组织ET-1表达变化
        4.9 实验干预后各组肝硬化兔肝组织免疫组化TNF-α变化
    5 讨论
        5.1 肝硬化兔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5.2 肢体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时间窗
        5.3 肢体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探讨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对照与缩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肝再生动物模型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肝再生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肝再生时COX-2蛋白及GADD45α蛋白表达变化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及待发表文章情况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四、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D]. 侯慧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青蒿琥酯防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 包佳男.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D]. 徐珊. 山东大学, 2019(02)
  • [4]丙泊酚对心脏TRPV1参与介导远端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的影响[D]. 陈珂.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鸢尾素治疗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赵刚. 苏州大学, 2019(04)
  • [6]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覃涛.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7)
  • [7]IL-33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D]. 伍志琴. 武汉大学, 2017(05)
  • [8]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 谢晓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 蒋高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10]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研究[D]. 孙锋. 昆明医科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