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

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

一、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韦晓竞[1](2021)在《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大花序桉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极具培育价值的大径材树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大花序桉在不同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下,开展林分生长量、植被和土壤的差异分析。剖析造林密度分别为D1(2m×3m)、D2(2.5m×3m)、D3(3m×3m),修枝强度分别为未修枝(CK)、修去树高1/2、修去树高1/3下的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探讨大花序桉人工幼林培育的最佳修枝强度及造林密度。旨在提高大花序桉人工林的出材率和土壤肥力,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提升林分生态效益,从而进一步优化大花序桉森林经营措施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加,但差异不显着,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树高在较高密度D1、D2下,在1/2修枝下高生长较快,而在D3造林密度下未修枝林分的树高较修枝高。胸径、单株材积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D3造林密度、1/3修枝处理下胸径和单株材积均较CK低。2.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着影响,且修枝强度比造林密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要更大,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着影响。2种土壤酶活性表层高于深层土,低密度和修枝抚育下较高。3.表层土pH值低于深层土,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土壤pH值也增加,但在D3密度下的CK和1/3修枝强度下未表现出相似规律。1/2修枝处理下土壤pH值较低。4.土壤养分含量在中低密度和修枝抚育下较高,表层土壤养分高于深层土。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密度下表现修枝高于未修枝,随密度的减少而增加,但速效钾在D1造林密度下也较高,速效磷在D2造林密度下较高,修枝强度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较大。5.在D1密度处理下草本层种类高于灌木层,但是随密度的降低,灌木层植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修枝处理较未修枝种类和数量高。草本层种类随修枝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Shan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草本层和灌木层均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草本层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灌木层以1/3修枝处理下数值最大。灌木层植物的均匀度较草本层高。6.大花序桉林分生长、土壤养分、酶活性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综合效果在D3密度处理下最好,且其中1/2修枝优于1/3修枝,均较CK效果好。

徐阳纯,许泽群,王志强,彭焱辉,梁洁怡,吴凌涛[2](2020)在《分光光度法测定桃金娘果单宁的含量》文中认为为了探索测定桃金娘果实中单宁含量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磷钼酸、钨酸钠为显示剂,与桃金娘果实中的单宁生成深蓝色物质,在758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证明,在范围5.0~200.0μg之间单宁质量跟吸光值线性关系良好,y=0.0099x+0.0746(R2=0.9985)为得到的回归曲线方程,回收率达89.7%以上。该实验方法简单方便,可行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桃金娘果实中单宁成分的定量分析。

刘宝玉,梁惠凌,唐辉,王满莲,黄夕洋[3](2020)在《桃金娘的人工栽培及其药食两用价值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金娘全株皆可入药,主要药用成分有生育酚类、间苯三酚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蒽醌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医疗领域根据其药用价值已开发出了桃金娘油,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此外,桃金娘果实营养丰富,可用于酿酒、果汁生产和色素提取。对桃金娘近年来在人工栽培和药食两用价值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展望,将为深入研究桃金娘提供参考。

赵金龙,徐映雪[4](2020)在《滇西北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不同林种植物种类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程海流域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提高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森林覆盖率,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水平,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并从营造防护林、特殊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植物种类选择情况,最后总结了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及植物种类选择的要点,以期为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的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胡安琪[5](2020)在《基于SNP的桃金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桃金娘广泛分布华南各地,是传统中药材资源,也是优良的新型观花观果的园林植物和乡村振兴的新型果品经济作物。通过开展我国野生桃金娘地理种源的收集与生境分析、桃金娘种源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基因测序研究,可探讨其地理遗传差异及其生境的影响,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特点及其变异的机理,为进一步的桃金娘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本研究采用新一代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技术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对采自中国20个种源共179份野生桃金娘植株材料进行亲缘性差异遗传分析:使用MEGA X软件,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采用Kimura2-parameter模型,bootstrap重复1,000次,构建各样品的系统发育树。基于SNP,通过admixture软件,分析样品的群体结构,分别假设样品的分群数(K值)为1-20,进行聚类,并对聚类结果进行交叉验证,根据交叉验证错误率的估值确定最优分群数;基于SNP,通过EIGENSOFT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样品的主成分聚类情况;通过PCA分析比较桃金娘种源的亲缘疏近关系,将20个种源地的桃金娘材料按亲缘关系划分类群,辅助进化分析;结合种源地气候特征探讨桃金娘遗传多样性形成的环境原因,分析其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机理。结果如下:(1)以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确定使用Rsa I+Hae III酶切,酶切效率达到95.72%,获得2,276,088个SLAF标签,平均测序深度11.86x,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466,228个,共得到3,787,540个群体SNP;(2)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桃金娘分布北缘的福州、平阳、泉州种群位于最基部位置,在进化关系上较为古老,而西部的百色、防城港、南宁种群较为进化,揭示了桃金娘在我国发生和扩展的路径;(3)对全部桃金娘种源的群体结构分群聚类分析表明,分群数K为8时,交叉验证错误率最低,全国的桃金娘种源分为8个亚群;(4)基于SNP差异程度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全国桃金娘可分为7个类群。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桃金娘开发利用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夏春华[6](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陈康华[7](2020)在《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在广州市应用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当代城市公共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与营造园林植物景观。我国南方城市园林景观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沿用固有的经典植物种类组合配置造景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审美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趋势是利用国外优秀的景观植物品种进行园林绿化。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株形体量、丰富的叶色质地和艳丽的花形花序等观赏特性,观赏价值很高,是新兴的植物造景材料。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应用既丰富了城市园林景观,也使居民更加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为城市生活增添生机。本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广州市11个区的36处样地,参考相关已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园林绿地中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对有待改善之处提出建议。结合生态适应性、景观应用潜力以及观赏价值三个层面,用层次分析法对现有已经适应广州环境的42个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种类(含品种,下同)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种类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特性评分,并分级评价其应用价值。调查分析发现应用在广州市公共园林绿地的主要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种类(不包括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澳洲植物专类园品种在内)有10种,分别为澳洲鸭脚木、黄金香柳(出现的频率均为83%)、串钱柳(67%)、诺福克南洋杉(61%)、银叶金合欢(53%)、假槟榔、狐尾椰子、多花红千层(均为47%)、白千层(44%)、美花红千层(33%)。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发现排在优异种类的有2种:黄金香柳、澳洲鸭脚木;排在适宜种类的有10种:假槟榔、串钱柳、银叶金合欢、白千层、红花银桦、千头木麻黄、窿缘桉、狐尾椰子、肯氏南洋杉、美丽薄子木。根据42种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特性与评级,总结模拟出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5种园林景观搭配形式:(1)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植物的搭配形式:诺福克南洋杉+无忧花+吊瓜树+美丽异木棉+花叶艳山姜+七彩大红花+翠芦莉。该形式充分发挥了不同种类的树木、灌木与地被草本植物的形态、色彩等观赏特性,结合不同景观层次之间的植物搭配,通过优化搭配形式来提高景观植物自身的观赏价值。(2)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搭配形式:假槟榔+砂糖椰子+紫背竹芋+巴西鸢尾。营造这种植物景观根据园林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在形式上保证了两者的统一。植物景观作为园林建筑的前景,不应该太复杂,它需要视线通透,融合人工美与自然美;作为背景时多用假槟榔等较高品种。(3)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的搭配形式:红花银桦+翠芦莉+萼距花。当园林小品较小时,用灌木和草本植物围绕种植;当园林小品较大时,为了突出园林小品的景观效果,通常搭配乔-灌-草植物组成的复合结构作为背景。(4)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山水地形的搭配形式:串钱柳+宫粉羊蹄甲+紫薇+毛杜鹃+紫背竹芋。营造园林地形中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景观大部分是采用乔-灌-草复合结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作为乔木层的形式成片种植,用低矮的灌木和开花地被植物作点缀。当种植在自然水体岸边时,为模拟自然景观常用乔-灌-草结构。(5)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道路广场的搭配形式:大王椰子+狐尾椰子+龙船花+红檵木。在这种形式里,自然式道路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配置比较自由,一般采用乔-灌-草复合结构营造安静自然的氛围;规则式道路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配置可以采用简单的乔-草、灌-草结构;园林广场内的植物景观结构比较简单,多以规整式种植在草坪和花坛,营造视野开阔的活动空间,应用观叶或观花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品种都能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康梓杭[8](2020)在《海口城市绿地常用乔木生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乔木对城市绿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绿化的骨干。本研究从海口市常用园林乔木生长模型入手,用具象的模型来表现海口市城市绿地常用乔木的动态变化规律,这将有助于景观设计师对该地乔木的生长发育过程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预估,并进行兼容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乔木种植设计,也将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乔木后期管理养护等相关方面的策略,为海口市绿地植物规划设计、群落构建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研究将乔木分为两类进行调研,从海口市城市绿地中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中选取部分区的乔木进行调研,选取了斯里兰卡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凤凰木(Delonix regi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黄槿(Hibiscus tiliaceus)、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s)、白兰(Michelia alba)、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木棉(Bombax ceiba)、吉贝(Ceiba pentandra)、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绿黄葛树(Ficus virens)、榕树(Ficus microcarpa)、菩提树(Ficus religios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小叶榄仁(Terminalia neotaliala)、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杧果(Mangifera indica)、红花玉蕊(Barringtonia acutangula)、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共26种乔木,对其调查所得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数据进行统计,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对乔木分别进行树高—胸径和冠幅—胸径相关性分析,再利用SPSS22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决定系数R2、P值等相关数据,再通过拟合精度检验值(总误差、平均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检验拟合效果,最终从8个预选模型中选出20种A类乔木的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和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20种B类乔木的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和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海口市城市绿地常见乔木名录在海口市城市绿地中共发现了150种(含部分品种)乔木,隶属于37个科,104个属。(2)最优生长模型成功构建并筛选出了20种A类乔木的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20种A类乔木的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20种B类乔木的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20种B类乔的木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各模型相关性显着。(3)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模型比较同一种乔木,不同立地条件,其树高—胸径和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类型和参数不相同;B类乔木的两种模型拟合效果好于A类乔木两种模型拟合效果;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整体上好于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拟合效果。(4)最优生长模型应用乔木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和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是众多研究的基础数据,可以为城市绿地群落营造和调节改善提供数据支持(种植密度指导);也可以以此计算单木三维绿量;本研究还将树高-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和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和植物图鉴知识结合,运用前端开发常用的三个语言软件,HTML、CSS和Java Script,构建海口市城市绿地常用乔木单木生长模型信息库。

夏莹莹[9](2020)在《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和碳汇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中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人工林大国,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人工林集约化经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导致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人工林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广西传统、特色的经济林树种,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森林群落尺度,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油茶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林地生产力,使油茶林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是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价值,当务之急即是摸清其林下生物多样性和了解碳贮量情况的本底资料。本研究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针对广西油茶人工林开展群落多样性和碳贮量研究。通过对广西油茶人工林7个分布区域、3个林龄层次、5种经营措施的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区域分布、林龄层次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特征和碳贮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广西油茶人工林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进行估算。具体研究结果为:1、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组成和多样性广西油茶人工林分布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00科、268属、414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2属、3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3科、244属、381种。蕨类植物科、属的区系分化强度分别为1.47、1.41,且属和种均为小型。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4种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6种类型。种子植物科分化强度系数为2.91,属于中小科,且小型科居多;属分化强度系数为1.57,且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仅含1种的属多达172个,占全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9.92%%。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0种分布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3种分布类型,在本区种子植物中,还包括中国特有分布类型,含有4属。整体上,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分布区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2、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特征不同区域油茶林灌草层科、属、种的数量变化与各区域生境异质性有关,各区域间物种相似性不高。灌草层的优势种基本为交叉种;灌木层仅Margalef指数差异显着,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着。不同林龄油茶林灌草层科、属、种的数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基本为共有种;两个地点不同林龄的油茶林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但岑溪市油茶林和三江县油茶林草本层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着。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粗放管理和抚育措施的油茶林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均高于嫁接换冠和更新造林的油茶林;灌木层中占有比重较大的物种以共有种居多,而草本层优势种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方面,除Pielou指数外,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利用无性系苗木更新改造最低。3、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总体上,各器官生物量(不考虑果实)分配比重为枝>根>叶>花芽,且枝、根生物量占比之和达50%以上;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草层。不同区域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表现为低纬度油茶林高于高纬度油茶林;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表现为随着林龄增加生物量增加的趋势;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高低与采取的具体经营措施有关。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范围5.705-74.413t·hm-2。4、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总体上,各器官碳贮量枝干的碳贮量最高,花芽碳贮量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分配格局土壤层碳贮量最高,其次是乔木层。不同区域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总体上表现为低纬度油茶林高于高纬度油茶林;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两个地点的油茶林变化规律不同,但乔木层碳贮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总碳贮量变化规律与采取的经营措施有关。影响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因素:各因子对乔木层碳贮量与土壤层碳贮量的影响不同,土壤物理性质(孔隙度、持水量)与乔木层碳贮量呈负相关,与土壤层碳贮量呈正相关。地径、冠幅、林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总生物量、纬度与乔木层碳贮量呈正相关,与土壤碳贮量呈负相关。5、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多样性特征参数的关系灌木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数与乔木层碳贮量正相关,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与土壤层碳贮量负相关,草本层多样性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与总碳贮量负相关。乔木层碳贮量与多样性指数回归的效果显着,其拟合方程:Y1=-2.739+13.056x1+96.204x2-46.154x3。6、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范围55.62-157.28t.hm-2。以2015年统计的数据为基准,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情况:幼林7.69Tg,中龄林30.11Tg,成林37.59Tg。

何雪雁[10](2019)在《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对康复景观、芳香疗法、芳香植物的相关内容和前人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得出康复景观和园林绿地中常用的芳香植物种类,选取园林绿地中常用但还未在康复景观中大力推广的4种芳香植物琼花Viburnum macrocephalum f.keteleeri、重瓣黄木香Rosa banksiae var.lutea、含笑花Michelia figo、花叶香桃木Myrtus communis‘Variegata’进行研究。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对活体植株的挥发物进行收集,利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成分分析及含量的检测。通过人体闻香实验,利用生物反馈仪和电子血压计测定人体闻香前后的脑电波、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来评估实验前后被试者心理影响程度。挥发物检测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多样,主要由酯类、醇类及其氧化物、烷烃及环烷烃、醛类、酮类、羧酸、萜烯和其它烯烃等构成。琼花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81.65%的化合物,有30种,主要挥发物是:2,4,4-三甲基-1-戊烯(18.41%)、乙酸(8.96%)、水杨酸甲酯(5.2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5.01%)、2-乙基-1-己醇(4.50%)和α-金合欢烯(4.32%)。重瓣黄木香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89.04%的化合物,有29种,主要挥发物是:2,4,4-三甲基-1-戊烯(29.5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6.40%)、十二烷(7.19%)、2-乙基-1-己醇(5.96%)和2,3,4-三甲基-2-戊烯(4.40%)。含笑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98.63%的化合物,有53种,主要挥发物是:乙酸仲丁酯(64.90%)、异丁酸乙酯(11.61%)、丁酸乙酯(3.95%)、己酸乙酯(3.85%)、乙酸乙酯(2.96%)和乙酸-2-甲基-1-丁酯(2.64%)。花叶香桃木枝叶挥发物共检出93.77%的化合物,有34种,主要挥发物是:乙酸桃金娘烯酯(30.94%)、α-蒎烯(12.59%)、α-柏木萜烯(8.05%)、对繖花烃(7.09%)、芳樟醇(4.01%)和β-月桂烯(3.76%)。闻香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干预效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以下推测:嗅闻四种植物对人体心率无明显影响,对人体血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人体脑电波的干预效应非常显着。嗅闻琼花10 min可以使女性进入放松状态;男性嗅闻琼花20-30 min后会有所放松;嗅闻琼花30 min后可以增加人体的创造力,并可提高一定的专注能力。嗅闻重瓣黄木香10 min后可以使女性处于放松状态,嗅闻20 min后,男性开始明显地处于放松状态;男性短时间嗅闻重瓣黄木香可加强人体专注能力和反应力,嗅闻时间长后影响不明显;女性若长时间嗅闻重瓣黄木香一定程度上可加强人体反应力和精神活动能力。嗅闻含笑花10-20 min可增加女性的创造力和专注力;嗅闻30 min左右男性开始表现明显的放松状态。嗅闻花叶香桃木10min可增加人体的创造力、专注能力和反应力,且对女性干预效果较为明显;嗅闻30min后对男性干预效果更佳。对心理的干预效应为积极情绪上升,消极情绪下降,主要体现为紧张值、疲劳值、强迫值、焦虑值、敌对值、抑郁值、愤怒值和慌乱值下降,精力值和自尊感值显着上升。琼花、重瓣黄木香、含笑花、花叶香桃木四种植物对人体生理、心理的干预主要表现为积极效应,可在健康景观中发挥其减压、提高精神活动力等作用。应用芳香植物来营造科学合理的康复景观空间,如减压园、创造园等,使人们在自然的植物香气氛围中,获得身心和谐与健康,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造林密度研究现状
        1.1.1 造林密度的理论基础
        1.1.2 造林密度的效应研究
    1.2 修枝研究现状
        1.2.1 修枝强度的理论基础
        1.2.2 修枝强度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林分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地设置及抚育措施
        2.2.2 林分生长调查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
    2.3 造林密度与修枝效果的综合评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生长影响分析
        3.1.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树高
        3.1.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胸径
        3.1.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
        3.1.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蓄积量
    3.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酶活性
        3.2.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脲酶活性
        3.2.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酸性磷酸酶活性
        3.2.3 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
        3.3.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pH值
        3.3.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
        3.3.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
        3.3.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
        3.3.5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
        3.3.6 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下植被多样性
        3.4.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物组成、数量和重要值
        3.4.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
    3.5 不同林分密度和修枝强度效果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木生长的变化
        4.1.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4.1.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4.1.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
    4.2 结论
        4.2.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4.2.5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的综合评价
    4.3 展望
    4.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2)分光光度法测定桃金娘果单宁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试剂溶液配制
        2.1.1 乙醇溶液
        2.1.2 显色剂钨酸钠-钼酸钠混合溶液(folin-denis)配制
        2.1.3 稳定剂碳酸钠溶液的配制
        2.1.4 没食子酸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1.5 没食子酸对照品使用溶液
    2.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 最大波长的选择
        2.2.2 显色剂钨酸钠-钼酸钠混合溶液(folin-denis)用量的选择
        2.2.3 稳定剂碳酸钠溶液用量的选择
        2.2.4 显色剂与没食子酸的反应时间的选择
    2.3 没食子酸对照品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桃金娘果实中单宁的测定方法
    2.5 单宁含量的计算
    2.6 测试方法的评价
        2.6.1 考察测定方法精密性
        2.6.2 考察测定方法重复性
        2.6.3 考察测定方法稳定性
        2.6.4 考察实验回收率
    2.7 考察不同地区桃金娘果实单宁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测试方法各因素的确定
        3.1.1 最大波长的确立
        3.1.2 确定folin-denis显色剂(钨酸钠-钼酸钠混合溶液)用量
        3.1.3 确定稳定剂碳酸钠溶液的用量
        3.1.4 确定显色剂与没食子酸的反应时间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3 精密性实验考察
    3.4 重复性实验考察
    3.5 稳定性实验考察
    3.6 回收率实验考察
    3.7 不同地区桃金娘单宁含量测定结果
4 结论

(3)桃金娘的人工栽培及其药食两用价值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桃金娘种质资源及人工栽培研究
    1.1 桃金娘种质资源分布及研究现状
    1.2 桃金娘的人工繁殖和栽培研究
        1.2.1 扦插繁殖:
        1.2.2 种子繁殖:
        1.2.3 高压繁殖:
        1.2.4 桃金娘的生长习性及人工栽培:
2 桃金娘药食两用价值的研究及应用
    2.1 药用成分提取
    2.2 药理作用研究及应用
        2.2.1 抗菌、抗炎:
        2.2.2 抗氧化:
        2.2.3 抗肿瘤:
        2.2.4 保肝:
        2.2.5 其他作用:
    2.3 医疗领域的开发应用
    2.4 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
        2.4.1 桃金娘酒酿制研究:
        2.4.2 果汁研制工艺研究:
        2.4.3 色素提取研究: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展望

(5)基于SNP的桃金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桃金娘
    1.2 桃金娘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SNP研究进展
    1.4 SLAF-seq测序技术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SLAF实验流程
        2.2.2 SLAF标签开发
        2.2.3 DNA提取
        2.2.4 酶切
        2.2.5 基因选择和引物设计
        2.2.6 PCR扩增
3 结果与分析
    3.1 SLAF测序结果与分析
        3.1.1 提取DNA检测部分结果
        3.1.2 酶切分析
        3.1.3 测序质量值分析
        3.1.4 碱基分析
        3.1.5 测序数据统计
        3.1.6 实验建库分析
        3.1.7 SLAF标签统计
    3.2 SNP结果分析
        3.2.1 SNP信息统计
        3.2.2 系统发育分析
        3.2.3 遗传结构分析
        3.2.4 PCA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在广州市应用形式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资源价值
        1.1.1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
        1.1.2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食用价值
        1.1.3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1.2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
    1.3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澳大利亚植物植物学研究动态
        1.3.2 国外澳大利亚植物植物学研究动态
        1.3.3 国内澳大利亚植物造林及园林研究动态
        1.3.4 国外澳大利亚植物造林及园林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本文依据的相关植物造景理论基础
    2.2 研究的范围
    2.3 研究的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调查研究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引种澳大利亚植物种类的分析
    3.2 广州市引种澳大利亚植物种类的调查分析
        3.2.1 广州市自然概况
        3.2.2 广州市引种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种类
        3.2.3 广州市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应用形式调查与分析
        3.2.3.1 广州市主要园林绿地应用的澳大利亚植物现状
        3.2.3.2 广州市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应用广泛性分析
        3.2.3.3 广州市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景观搭配树种分析
        3.2.3.4 36 处样地澳大利亚植物搭配种类的使用频率分析
        3.2.4 广州市园林绿地的澳大利亚植物应用分析
        3.2.4.1 广州市公园、校园与广场绿地应用现状分析
        3.2.4.2 广州市居住区绿地应用现状分析
        3.2.4.3 广州市道路附属绿地应用现状分析
    3.3 广州市澳大利亚植物园林应用的综合评价分析
        3.3.1 层次分析法(AHP)法
        3.3.1.1 建立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
        3.3.1.2 构建层次结构的两两评判矩阵
        3.3.1.3 检验评判矩阵的一致性
        3.3.1.4 广州市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单层评价因素影响力值
        3.3.2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应用的综合评价分析
        3.3.3 确定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等级分布
        3.3.3.1 应用等级评分标准
        3.3.3.2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适应性与应用等级分布
    3.4 广州市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模拟造景模式探讨
        3.4.1 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搭配植物的选择
        3.4.2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其他植物的配置模式探讨
        3.4.2.1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其他植物自然式种植
        3.4.2.2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其他植物规整式种植
        3.4.3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模式探讨
        3.4.3.1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建筑前景
        3.4.3.2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建筑背景
        3.4.4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模式探讨
        3.4.5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山水地形的配置模式探讨
        3.4.5.1 模拟地形中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景观
        3.4.5.2 模拟水边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景观
        3.4.6 模拟澳大利亚园林植物与园林道路和广场的配置模式探讨
        3.4.6.1 模拟园林道路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景观
        3.4.6.2 模拟园林广场的澳大利亚园林植物景观
4 结论、讨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澳大利亚植物在我国各地的引种情况(部分)
附录 B 华南植物园澳大利亚植物名录(部分)
附录 C 广州市36处样地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应用频度评价
附录 D 广州市36处样地澳大利亚园林植物的搭配植物
附录 E 广州市园林绿地常见澳大利亚植物图片(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海口城市绿地常用乔木生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成本风景园林概念及现状
        1.1.2 乔木的高密度种植
        1.1.3 乔木种植依据及乔木生长模型
        1.1.4 海口市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绿地相关概念
        2.1.2 生长模型相关概念
    2.2 乔木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
        2.2.1 环境美化
        2.2.2 生态防护
        2.2.3 生产功能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冠幅-胸径生长模型研究现状
        2.3.2 树高-胸径生长模型研究现状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状况
        3.1.4 气候条件
        3.1.5 水文情况
        3.1.6 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3.1.7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
        3.1.8 海口市城市绿地植被现状
        3.1.9 城市绿化规范
    3.2 研究材料概况
        3.2.1 研究点
        3.2.2 树种选择标准与依据
    3.3 数据测量
        3.3.1 仪器
        3.3.2 胸径测量法
        3.3.3 冠幅测量法
        3.3.4 树高测量法
    3.4 数据处理
        3.4.1 数据整理
        3.4.2 生长模型构建
        3.4.3 生长模型精度检验
        3.4.4 判定最优生长模型
4 海口城市绿地乔木最优生长模型构建结果与分析
    4.1 海口市城市绿地乔木调查概况
        4.1.1 乔木组成分析
        4.1.2 确定研究树种名单
    4.2 海口城市绿地A类乔木最优生长模型构建
        4.2.1 树高-胸径模型
        4.2.2 冠幅-胸径模型
    4.3 海口城市绿地B类乔木最优生长模型构建
        4.3.1 树高-胸径模型
        4.3.2 冠幅-胸径模型
    4.4 海口市城市绿地部分常用乔木最优生长模型比较分析
        4.4.1 整体比较
        4.4.2 细节比较
5 海口市常用园林乔木最优生长模型应用
    5.1 营造和调节改善城市绿地群落
        5.1.1 海口市城市绿地乔木种植密度现状
        5.1.2 海口市城市绿地乔木调控建议
    5.2 计算城市绿地植物三维绿量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单木三维绿量
    5.3 单木生长模型信息库查询系统
        5.3.1 软件介绍
        5.3.2 资料收集
        5.3.3 数据库构建思路与模块
        5.3.4 数据库的功能
6 讨论与结论
    6.1 结论
        6.1.1 海口市城市绿地常见乔木名录
        6.1.2 最优生长模型
        6.1.3 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模型比较
        6.1.4 最优生长模型应用
    6.2 讨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海口市城市绿地常见乔木名录
    附表2 index.html
    附表3 main.js
    附表4 main.css
    附表5 26种乔木图片
个人简介
致谢

(9)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1.2 研究油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碳贮量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点的选择和原则
        2.2.2 多样性调查研究
        2.2.3 碳贮量调查研究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1 植物鉴定、数据汇总及植物名录
        2.3.2 数据分析
3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3.1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
    3.2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多样性
        3.2.1 广西油茶人工林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
        3.2.2 广西油茶人工林种子植物的区系多样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4.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
    4.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4.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4.1 植被数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2 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3 多样性指数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4 讨论
        5.4.1 区域变化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3 不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4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
        6.4.1 估算方法
        6.4.2 碳贮量估算
    6.5 影响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5.1 碳贮量与影响因子的Pearson分析
        6.5.2 碳贮量与相关因子的回归分析
    6.6 讨论
        6.6.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关系分析
    7.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的Pearson相关分析
    7.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回归分析
        7.2.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一元回归分析
        7.2.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8.1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提升策略
    8.2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解读
        1.2.1 相关概念
        1.2.1.1 健康
        1.2.1.2 康复景观
        1.2.1.3 芳香疗法
        1.2.1.4 芳香植物
        1.2.1.5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2.2 经典理论
        1.2.2.1 生态知觉理论
        1.2.2.2 亲生命性假说
        1.2.2.3 压力痊愈理论
        1.2.2.4 注意力恢复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康复景观国内外研究
        1.3.1.1 康复景观国外研究
        1.3.1.2 康复景观国内研究
        1.3.2 芳香疗法国内外研究
        1.3.2.1 芳香疗法国外研究
        1.3.2.2 芳香疗法国内研究
        1.3.3 芳香植物国内外研究
        1.3.3.1 芳香植物国外研究
        1.3.3.2 芳香植物国内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选题研究目的
        1.4.2 选题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1.1 基础理论研究
        1.5.1.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说明
        1.5.1.3 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研究
        1.5.1.4 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干预效应研究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芳香植物概述
    2.1 芳香植物种质资源
    2.2 芳香植物分类
    2.3 芳香植物作用
        2.3.1 美化绿地,香化环境
        2.3.2 净化空气,抑菌驱虫
        2.3.3 辅疗疾病,康体保健
        2.3.4 传承文化,升华意境
    2.4 芳香植物园林应用形式
        2.4.1 城市园林绿化
        2.4.2 专类园
        2.4.2.1 芳香专类园
        2.4.2.2 夜花园
        2.4.2.3 盲人园
        2.4.2.4 其他特殊功效的芳香绿地
        2.4.3 休闲农业或生态观光园
    2.5 小结
3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地点与实验对象
        3.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采集与分析
        3.2.2.1 芳香植物挥发物的采集
        3.2.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3.2.2.3 谱图检索及化合物成分鉴定
        3.2.3 人体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3.2.3.1 人体相关指标
        3.2.3.2 人体相关指标的测定
        3.2.3.3 人体相关指标数据分析
    3.3 小结
4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鉴定与分析
    4.1 琼花挥发物成分分析
    4.2 重瓣黄木香挥发物成分分析
    4.3 含笑花挥发物成分分析
    4.4 花叶香桃木挥发物成分分析
    4.5 小结
5 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的研究
    5.1 芳香植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1 对照组人体生理指标测定
        5.1.1.1 对照组人体脑电波测定
        5.1.1.2 对照组人体血压和心率测定
        5.1.1.3 小结与讨论
        5.1.2 琼花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2.1 琼花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2.2 琼花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2.3 小结与讨论
        5.1.3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3.1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3.2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3.3 小结与讨论
        5.1.4 含笑花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4.1 含笑花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4.2 含笑花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4.3 小结与讨论
        5.1.5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5.1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5.2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5.3 小结与讨论
    5.2 芳香植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1 琼花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1.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1.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1.3 小结与讨论
        5.2.2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2.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2.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2.3 小结与讨论
        5.2.3 含笑花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3.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3.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3.3 小结与讨论
        5.2.4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4.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4.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4.3 小结与讨论
    5.3 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总结
        6.1.1 挥发物检测总结
        6.1.2 对人体干预效应总结
    6.2 讨论
    6.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芳香植物
附录三 :POMS量表
附录四 :SCL-90量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D]. 韦晓竞. 广西大学, 2021(12)
  • [2]分光光度法测定桃金娘果单宁的含量[J]. 徐阳纯,许泽群,王志强,彭焱辉,梁洁怡,吴凌涛.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12)
  • [3]桃金娘的人工栽培及其药食两用价值研究进展[J]. 刘宝玉,梁惠凌,唐辉,王满莲,黄夕洋. 中药材, 2020(09)
  • [4]滇西北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不同林种植物种类选择研究[J]. 赵金龙,徐映雪. 四川林业科技, 2020(04)
  • [5]基于SNP的桃金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胡安琪.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澳大利亚园林植物在广州市应用形式的调查与分析[D]. 陈康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8]海口城市绿地常用乔木生长模型研究[D]. 康梓杭. 海南大学, 2020(02)
  • [9]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D]. 夏莹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10]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D]. 何雪雁.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