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密克会议中心

麦考密克会议中心

一、McCormick会议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胜,梅雪芹[1](2021)在《意图与历史的错位——万国农机奖学金设立始末(1945—1948)》文中指出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公司,美国万国农机公司一直意图抢占中国广阔的农机市场。1945年,时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驻美代表的邹秉文,向美国万国农机公司提出了在华设立奖学金项目的请求并获得万国农机董事会主席麦考密克(Harold Fowler McCormick)的慷慨应许。从1945年至1948年,万国农机奖学金共计全额资助了二十名中国农科和工程科学生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攻读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并从事专业实习训练。1948年,这些农业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回到中国,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农业工程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美国培养的农业工程师绝大部分选择留在了中国大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农业工程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蔡泽富[2](2021)在《文昌主要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两类陆源污染物与弧菌对泰来草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海南文昌海草床受陆源污染的影响出现了显着退化。微生物群落是保障海草健康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不过,陆源污染物对海草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胁迫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海南文昌主要海草床的微生物群落群落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该区域优势种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核心细菌群落的组成,最后研究饲料浸出液、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长圮港海草床中根际细菌群落α-生物多样性最高,其根表和沉积物较高,叶表较低,海水最低。长圮港海草细菌群落结构与海草种类有关。不同区域海草的相同生态位中常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泰来草叶表核心细菌包括产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海命菌属(Marivita)和弧菌属(Vibrio)等43个属,根表核心细菌包括脱硫八叠球菌属(Desulfosarcina)、脱硫球菌属(Desulfococcus)和弧菌属等45个属。红杆菌科是维持海草叶表健康的重要核心细菌类群。脱硫球茎菌科厌氧细菌存在于海草叶表,是由于大量附着物在叶表形成厌氧环境所致。海草根表着色菌目核心细菌类群具备氧化硫化物、去除无机氮和降低弧菌等重要功能。饲料浸出液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α-生物多样性影响影响不显着,显着改变泰来草叶表和叶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但是对根表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氨盐和磷酸盐是促进泰来草叶表拟杆菌目和弧菌属细菌、脱硫球茎菌科和脱硫杆菌科细菌的增殖的重要环境因子。泰来草叶表拟杆菌目和弧菌属细菌具有响应铵盐、磷酸盐和有机物等陆源污染物的影响并对其具有净化作用。当陆源有机污染物输入增加时,脱硫球茎菌科和脱硫杆菌科的硫酸盐还原细菌导致海草床环境中硫化物增加,对海草产生毒害。饲料浸出液改变了泰来草叶内细菌群落的结构,促进叶内弧菌属细菌的增殖,以增强硝酸盐还原作用的方式降解饲料浸出液中的硝酸盐。饲料浸出液对泰来草根表细菌群落的结构、核心细菌群落的影响不显着。泰来草细菌群落对高浓度哈维氏弧菌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由于叶表和根表的假单胞菌抑制了哈维氏弧菌。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对泰来草叶表、叶内和根表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总之,本研究确定了泰来草核心细菌群落组成,并阐释了饲料浸出液、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和哈维氏弧菌对泰来草叶表、叶内和根表细菌群落的影响,为科学评估陆源污染对海草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提供依据,对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穆希琳[3](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姚桂桂[4](2021)在《论美国建国初期新泽西州妇女选举权——1776—1807年的一个历史考察》文中指出美国建国之初,在欧洲启蒙运动、自由民主革命以及女权主义等进步思想、州内异常激烈的党派斗争以及奉行平等思想的贵格派等影响下,新泽西州宪法以及后续相关法案赋予了女性"货真价实"的选举权,代表着美国女性公民权所能达到的至高点,为半个世纪后启动的美国女性选举权运动开启了令人鼓舞的第一篇章。然而,1807年,在根深蒂固的反女权思想、新兴党派恶性斗争以及政治势力均衡发生变更等背景之下,选举舞弊与腐败使女性成为"替罪羊",女性选举权被州议会通过的一纸法案轻易废止。新泽西女性选举权31年间(1776—1807)得而复失之历史虽然短暂,但却清晰折射出"政治权宜至上"这一美国选举政治的核心要素,也为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美国女性选举权运动提供了一个极佳案例。

刘伟伟[5](2021)在《可持续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施选址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是企业生存根本之所在。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目标,也要注重环境影响。为有效控制碳排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碳排放政策,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其设施选址策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多元化,可以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多种替代和/或互补产品满足其日常需要。选址问题所具有的极强实际应用背景,致使可持续设施选址和多产品设施选址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产品之间存在着替代或者互补关系,一种产品的价格会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产生影响,因此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受到自身价格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产品价格的影响。多产品的需求-价格关系是企业制定设施选址决策的关键之一。已有研究普遍采用仅在某个限定区域上有定义的需求函数。然而,当企业把一种产品的价格制定得相当高以致其需求为零时,这种产品仍然可以影响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限制产品的价格势必会对设施选址决策产生影响。鉴于此,如何将政府的碳排放政策以及产品之间的替代或者互补关系融入设施选址问题中为企业制定出最优的设施选址和产品定价决策,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并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解决的主要难题。以企业类型、产品销售模式和市场结构为切入点,本文研究了三种情形下的可持续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可持续垄断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针对垄断市场中生产多种替代和/或互补产品的制造企业,探讨了其在政府碳交易机制下的设施选址和产品定价联合优化决策。首先,以最大化企业利润为目标,基于定义于整个非负价格区域且反映市场真实需求的互补需求函数,构建可持续垄断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该模型为带均衡约束的0-1混合整数非凹二次规划,是强NP-hard问题。其次,为有效求解该问题,利用大M系数、二元辅助变量和分片线性包络方法将其转化为有界闭凸集上的0-1混合整数凹规划,并提出具有全局收敛性的分支提升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产生的影响,为处于垄断市场中的制造企业决策者提供策略支持和管理建议。(2)可持续竞争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针对竞争市场中生产多种替代和/或互补产品的制造企业,探讨了其在政府碳交易机制下的设施选址和产品定价联合优化决策。市场中已存在企业建有设施生产并向顾客提供所需的多种产品,一家企业欲进入市场安置新设施与其竞争市场份额。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预料到已建有设施的企业会有的反应,制定选址和产品定价决策,而已建有设施的企业在观察到新进入市场的企业的决策后,调整自己的产品供应量决策以应对新企业的进入。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为领导者,已建有设施的企业为跟随者。首先,基于定义于整个非负价格区域且反映市场真实需求的互补需求函数,构建可持续竞争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为领导者的优化模型,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为带均衡约束的0-1混合整数非凹二次规划;下层规划为跟随者的优化模型,为带均衡约束的非凹二次规划。该双层规划是极其复杂的强NP-hard问题。其次,为有效求解该问题,先利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将双层规划等价转化为单层规划,然后利用大M系数、二元辅助变量和分片线性包络方法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有界闭凸集上的0-1混合整数凹规划,并提出Benders算法进行求解。再者,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产生的影响,为处于竞争市场中的制造企业决策者提供策略支持和管理建议。最后,将所构建的可持续竞争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拓展至跟随者为多家企业的情形,涵盖更多市场组织形式。(3)可持续越库中心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针对制造企业与分销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制造企业生产的多种替代和/或互补产品通过分销企业的越库中心送达至终端顾客。在政府的碳交易机制下,探讨了分销企业的越库中心选址和产品定价联合优化决策。首先,以最大化供应链利润为目标,基于定义于整个非负价格区域且反映市场真实需求的互补需求函数,构建可持续越库中心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该模型为带均衡约束的0-1混合整数非凹二次规划,是强NP-hard问题。其次,为有效求解该问题,利用大M系数、二元辅助变量和McCormick包络方法将其转化为有界闭凸集上的0-1混合整数凹规划,并提出具有全局收敛性的(结合双线性函数进行分支变量选取)分支提升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产生的影响,为分销企业决策者提供策略支持和管理建议。

彭泽栋[6](2021)在《面向石化企业的计划调度建模及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构建了以“数据+模型+算法+算力”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赋能传统制造业提质降耗。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其中,智能决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决策质量以及其可靠性、时效性、鲁棒性是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智能决策中,多层级多系统协同决策、不确定环境下的鲁棒决策以及大规模决策问题的快速寻优是研究热点。本文以石化行业供应链上游页岩气开采设计计划问题及中下游炼油化工生产计划调度问题为工业应用背景,分别研究了在典型不确定性条件下,石化企业设计与计划集成建模、生产计划与调度集成建模以及相应的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的分解算法。此外,针对石化企业原油操作调度、过程设计等问题中应用广泛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本文对其通用分解算法及求解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依次从复杂系统集成建模、不确定性建模以及高效求解算法三个方面提升企业决策智能化水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石化供应链上游页岩气田开发设计和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页岩气田超结构的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页岩气田开发过程中钻井平台和页岩气井位置的选择、开采操作调度、输气管道的安装、管道尺寸的选择进行集成决策。考虑到传统求解方法和求解器的限制,通过对模型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池的双层分解算法对模型进行高效求解,通过五个不同规模页岩气田工业案例验证了模型和双层分解算法的有效性。该模型通过对页岩气田开发问题中页岩气网络设计和开发计划协同决策,提升了页岩气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2.针对产量不确定性下的页岩气田开采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其中页岩气井产量不确定性的观测时间由开发决策确定,属于2型内生不确定性。模型采用广义析取规划(Generalized Disjunctive Programming,GDP)对决策变量与不确定性参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建模,并考虑了实际开发中产量不确定性参数的观测延迟。针对内生不确定性下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拉格朗日分解算法和启发式策略对模型进行求解。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提供的最优决策可以通过对页岩气井开发顺序的调整来减少开发低产量井的风险。3.针对需求不确定性下的石化供应链中下游化工企业生产计划和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阶段随机规划的计划调度集成建模框架,通过耦合约束构建计划层和调度层在决策粒度和时间尺度上逻辑连接,并采用场景树对需求不确定性进行刻画。为了对通用模型进行有效求解,提出了一种包含多种加速策略的逐步对冲算法。状态任务网络(State-Task Network,STN)案例和实际乙烯工厂案例都验证了该建模框架及算法的优越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生产计划和调度中分步决策导致的生产效益下降和无法处理不确定性干扰的问题。4.针对石化行业企业级优化问题中常见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以外逼近法为基础对其通用求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解决外逼近法在非凸MINLP模型中的收敛性问题,提出了基于McCormick松弛的全局外逼近法和全局LP/NLP分支定界算法,通过非凸约束的McCormick凸松弛和凹松弛生成其有效割平面,构建非凸MINLP问题可行域的多面体近似,并通过添加整数割平面或禁忌表保证算法的收敛性。两种算法均已部署在开源求解器MindtPy(Mixed-Integer Nonlinear Decomposition Toolbox in Pyomo)中。通过原油操作调度问题以及上百个数值案例和工程案例的测试,验证了该算法对非凸MINLP问题的求解性能。5.针对经典外逼近法在相邻迭代间主问题最优解大幅跳变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外逼近法。通过加入正则化问题的求解,对主问题最优解进行信赖域投影,限制相邻迭代间暂行解的移动范围。其中正则化问题通过对目标函数的边界限制构建等价的信赖域约束,并提出了基于l1范数、l2范数、l∞范数、拉格朗日函数一阶和二阶近似等多种信赖域范围计算方法。上百个开源数值案例和工程案例测试表明正则化的加入可以大幅降低不可行整数组合的发生次数,有效减少算法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验证了正则化外逼近法相比于经典外逼近法在求解性能上的优越性。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和外生不确定性下企业级优化集成建模框架和混合整数规划分解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彭顺[7](2021)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协作学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一起参与学习,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形式。它是参与成员针对某种特定的主题,自由地分享观念、感情和态度,进而达到知识、技能增长和态度转变的相互学习形式。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协作学习存在着以下优势:从技能方面而言,(1)可以使较高层次的认知技能获得发展;(2)可以增进口头表达与交流的技能;此外,还可以(3)发展创造性思维;(4)可以达到情感态度的改变;(5)协作学习还提供了扩展可用信息池的机会,从而使团队能够获得比任何独立个体更高质量解决方案。然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不是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同样学习效果,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不同类型参与者之间的知识获得存在着差异,为了深入的了解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的类型,十分有必要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参与者模型。随着互联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当前对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建模还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以下两个问题:(1)分析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用于建构参与者模型)。首先,基于积极互相依赖维度,分析了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即ICCC变量(Individual Conversation Characteristics Curves variables)包括:参与度、响应速率、内在关联度、整体响应率、社会影响和交流密度;其次,通过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计算参与者在ICCC变量得分,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潜在剖面转变分析、敏感性分析来检验参与者建模(ICCC变量)的有效性。(2)考察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建模相关变量(ICCC变量)的预测变量及其有效性。一方面,考察参与者的个体因素(前摄性人格、自我效能、积极情绪和任务价值)与ICCC变量关系;另一方面,考察上述预测变量的个体-团体一致性与ICCC变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路径分析和多项式回归等方法对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对话文本和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用ICCC变量能较为精确构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2)个体的前摄性人格对参与度、内在关联度、整体响应率、交流密度和社会影响起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任务价值对参与度、整体响应率起着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对个体的参与度、内在关联度、整体响应率、交流密度和社会影响起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情绪对参与者的参与度、响应速率起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整体响应率起着负向预测作用;(3)个体-团体一致性线上,随着前摄性人格水平的升高,参与者的参与度、响应速率和内在关联度都会随之升高。随着自我效能水平的提升,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响应速率、整体响应率、社会影响和交流密度都会随之升高。随着积极情绪水平的提升,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响应速率和社会影响都会随之升高。随着任务价值水平的提升,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响应速率、内在关联度和整体响应率都会随之升高。而在不一致性线上,团体的前摄性人格高于参与者前摄性人格时,个体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更高;在参与者自我效能与团体自我效能不一致时,它们的不一致水平越高,社会影响也就越高,而交流密度越低。在参与者积极情绪高于团体积极情绪条件下,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内在关联度和整体响应率也较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者的讨论文本和社会关系网络模式表征了其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行为模式,个体因素、团体因素和它们之间的互动会影响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影响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的建构。更广泛地说,本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探讨参与者内部认知过程、人际模式和社会认知过程的框架,为构建参与者模型,也为未来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自适应”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魏鑫[8](2020)在《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文中研究指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是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多样性增加事件,期间出现过多次辐射高潮,最终形成了以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为主体的、高度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三叶虫宏演化的关键时期,期间全球三叶虫多样性演变达到峰值,但是,代表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Ibex动物群大幅衰减,而代表古生代演化动物群的Whiterock动物群迅速繁盛并在丰度和分异度方面占据优势。由于基础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相对偏弱,这一时期三叶虫宏演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仍不清楚,其宏演化的背景机制也没有专门探讨,三叶虫古生态和古地理方面缺乏深入分析,很多工作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华南上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8条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剖面,逐层足量采集三叶虫样品,共获得三叶虫化石2182枚。系统鉴定和描述三叶虫6目20科42属/亚属(含2个新属和4个未定属)66种(含7个新种、15个未定种、6个不定种和2个相似种)。古生态方面,对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剖面三叶虫生态组合的纵向演替情况,揭示华南板块达瑞威尔期海平面变化趋势。华南中-晚奥陶世初期的三叶虫宏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辐射期、衰落期和再辐射期),不同宏演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三叶虫生态组合之间的演替,且与海平面及底域环境变化密切关联。从时空和环境角度分别对Whiterock和Ibex动物群的分布、优势类群以及多样性变化作了剖析,讨论了华南奥陶纪三叶虫第二次辐射演化的形式及其环境背景。基于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和宏演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的全球模式,证明Whiterock动物群在始发时间、始发环境背景、优势类群以及拓展方向上的差异性造就了至少三种辐射轨迹,进而影响了全球Whiterock动物群的多样性变化趋势,而海平面上升作为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Whiterock动物群辐射的重要背景,可能直接触发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生物古地理方面,通过对中奥陶世大坪晚期-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进行网络分析,可将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划分为4个区域,即低纬度区、中纬度区、西冈瓦纳区和东冈瓦纳区。

徐小文[9](2019)在《并行代数多重网格算法:大规模计算应用现状与挑战》文中提出代数多重网格(AMG)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离散线性代数方程组最有效的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实际问题的大规模数值模拟.随着超级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实际数值模拟的计算规模和并行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实际问题应用特征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特征越来越复杂,AMG面临并行可扩展、算法可扩展和浮点性能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结合大规模计算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面向即将到来的百亿亿次(E级)计算,分析AMG算法在这三个方面的挑战,总结研究现状与进展,展望未来研究重点.

熊海洋[10](2019)在《罗曼·英伽登的艺术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是20世纪着名的现象学美学家。他的艺术理论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现象学方法之上的艺术本体论。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有着图式化的层次构造的纯粹意向性对象。重新发掘和检视英伽登的艺术本体论,对我们有着重大的启示:既能为20世纪以来艺术作品是什么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也能为国内艺术理论学科根基的厚植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本论文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总论英伽登的艺术本体论。为了解决哲学史上着名的“观念论-实在论”之争,他潜心研究艺术本体论问题,并逐个考察了文学、音乐、绘画和建筑等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结构。在现象学方法的启发下,英伽登将“观念论-实在论”问题归结为本体论研究。本体论研究又被归结到存在论研究,归结到存在方式。关于某物的存在方式就是某物原初在主体直观中被给予的方式,就是某物在主体的直观中的显现方式。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英伽登所要研究的便是艺术作品在主体的直观中究竟是以何种方式显现以及显现出来的是什么,就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结构。通过对存在方式中的诸种因素的分析,英伽登最终总结出来四大类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即是纯粹意向性对象。这意味着,(1)艺术作品在自身中没有根源,需要由别的主体创造,需要主体的意向投射;(2)不是现实的,而是一种意向中的存在,它们的实际存在事实上并没有明言。第二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考察英伽登艺术本体论的总观点如何落实在各门类艺术之中。在考察图像作品之时,英伽登指出,图像的存在方式既离不开我们主体的准知觉理解,也离不开客体方面实在的画作。一种准知觉理解的态度与一件绘画相遇合之时,图像才会在我们的直观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直观中显现出来的图像,类型不同,层次自然也就不同。抽象画只有一个层次;纯粹图像有两个层次;肖像画、静物画有三个层次;带有文学主题或历史主题的图像有四个层次。其中,被重建的观相和被呈现的对象层次可以说是图像美学价值最大的两个源头。这两方面也凝聚了人类最多的创造才华。观相的重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绘画手段。被重建的观相和被呈现的对象自身也能成为美学价值特性的载体,这一点从对象上保证了美学价值的客观性。在考察音乐作品之时,英伽登首先指出音乐作品是一个封闭在自身之中的质的结构,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一切实在音响。音乐的存在需要在音响感性材料上的主体意向的投射,需要曲谱作为意向的通道,而无需任何其它例如演奏一类的实在音响作为条件。在这种存在方式中向主体显现的音乐作品,是一种在准时间结构中的超个别性。在主体的直观中,音乐作品显现为一种音响因素和非音响因素交融在一起的单层次构造。这个构造既包含了各种调性形式,也包含了一些性质特性。它们共同组成了音乐作品的性质格式塔,既能使得由不同片段组成的作品保持整体性,又能使历史上的不同演奏被辨识为同一件作品。在考察建筑作品之时,英伽登遵循了类似的思路,指出建筑作品的存在方式既需要我们的审美接受态度,也需要特定的实在建筑物。在这种存在方式中显现的建筑作品包括了多样化观相和空间形状两个本质层次。维系建筑艺术作品整体性的是几何学法则,实用功能和个性三者所形成的方程式的解答。英伽登以解决哲学问题为出发点,最终却得出了一个精密而深刻的艺术本体论。在现象学运动、艺术理论和当下艺术理论学科中,他的理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他的艺术本体论在现象学运动史上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学和存在论之间的折衷形态,使得他的现象学的艺术本体论避免了偏向主体意识活动一极,和偏向对象内容一极;在艺术理论史上,他的理论避免了以前主观美学和客观美学所导致了的主体与对象分离的错误,找到了一个自明的、中立性的艺术作品领域,为艺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对于当下艺术理论学科建设而言,英伽登的艺术本体论将一般艺术理论与各门类艺术的差异相结合,也能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

二、McCormick会议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cCormick会议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意图与历史的错位——万国农机奖学金设立始末(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一、万国农机公司在华的背景与布局
二、万国农机奖学金的实施与进展
三、各方意图与历史影响
余论

(2)文昌主要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两类陆源污染物与弧菌对泰来草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海草床
        1.1.1 海草种类
        1.1.2 海草床分布特征
        1.1.3 海草床重要功能
        1.1.4 海草床面临问题
    1.2 海草床微生物
        1.2.1 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组成
        1.2.2 海草床不同生境微生物群落
        1.2.3 海草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微生物功能
        1.2.4 海草共生功能体与海草核心微生物组
    1.3 重要环境因子对海草微生物的影响
    1.4 微生物研究方法
        1.4.1 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
        1.4.2 分子生物学方法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的
2 文昌主要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组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站点与时间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总DNA提取与检测
        2.1.4 PCR产物的鉴定、纯化与定量
        2.1.5 构建PE文库与Illumina测序
        2.1.6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7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采样站点特征
        2.2.2 样品序列分析
        2.2.3 长圮港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组成
        2.2.4 季节与区域对泰来草原核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2.5 核心细菌群落组成
    2.3 讨论
        2.3.1 长圮港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组成
        2.3.2 泰来草核心细菌群落的组成
3 两类陆源污染物与弧菌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室内胁迫试验
        3.1.2 微生物测序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境因子的变化
        3.2.2 胁迫处理的泰来草细菌群落分析
        3.2.3 饲料浸出液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3.2.4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3.2.5 哈维氏弧菌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料浸出液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3.3.2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3.3.3 哈维氏弧菌对泰来草细菌群落的影响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创新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3)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可持续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论文结构
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2.1 可持续多产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进展
        2.1.1 可持续多产品垄断设施选址问题
        2.1.2 可持续多产品竞争设施选址问题
        2.1.3 可持续多产品越库中心选址问题
    2.2 多产品需求函数研究进展
    2.3 设施选址问题中的双层规划研究进展
    2.4 带均衡约束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算法研究进展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3 可持续垄断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
    3.1 问题描述
    3.2 可持续垄断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
        3.2.1 符号说明
        3.2.2 生产成本函数和互补需求函数
        3.2.3 模型建立
    3.3 模型分析
        3.3.1 均衡约束的等价转化
        3.3.2 混合整数非凹规划到凹规划的转化
    3.4 算法设计
        3.4.1 分支和剪枝规则
        3.4.2 分支提升算法
    3.5 算例分析
        3.5.1 实验参数设计
        3.5.2 需求函数对选址和定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3.5.3 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
        3.5.4 算法有效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可持续竞争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
    4.1 问题描述
    4.2 可持续竞争制造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
        4.2.1 符号说明
        4.2.2 模型建立
    4.3 模型分析
        4.3.1 双层规划到单层规划的等价转化
        4.3.2 均衡约束的等价转化
        4.3.3 混合整数非凹规划到凹规划的转化
    4.4 算法设计
        4.4.1 透视规划
        4.4.2 Benders割
        4.4.3 Benders算法
    4.5 算例分析
        4.5.1 实验参数设计
        4.5.2 需求函数对选址和定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4.5.3 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
        4.5.4 算法有效性分析
    4.6 拓展研究-跟随者为多家企业
    4.7 本章小结
5 可持续越库中心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
    5.1 问题描述
    5.2 可持续越库中心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模型
        5.2.1 符号说明
        5.2.2 模型建立
    5.3 模型分析
        5.3.1 均衡约束的等价转化
        5.3.2 混合整数非凹规划到凹规划的转化
    5.4 算法设计
        5.4.1 结合双线性函数的分支规则
        5.4.2 剪枝规则
        5.4.3 分支提升算法
    5.5 算例分析
        5.5.1 实验参数设计
        5.5.2 需求函数对选址和定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5.5.3 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
        5.5.4 算法有效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面向石化企业的计划调度建模及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术语表
1 绪论
    1.1 智能制造下企业级优化的背景和意义
    1.2 企业级优化的挑战
    1.3 石化企业决策建模
        1.3.1 企业级建模方法
        1.3.2 集成建模
        1.3.3 不确定性建模与优化
    1.4 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优化算法
        1.4.1 针对MILP问题的分解算法
        1.4.2 针对MINLP问题的分解算法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多周期页岩气田开发设计及计划问题研究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3 问题描述
    2.4 模型假设
    2.5 数学模型
        2.5.1 符号说明
        2.5.2 页岩气井开发约束
        2.5.3 关井约束
        2.5.4 钻机分配约束
        2.5.5 流量平衡约束
        2.5.6 管道尺寸约束
        2.5.7 目标函数
    2.6 双层分解算法
        2.6.1 主问题定义
        2.6.2 子问题定义
        2.6.3 基于解池的双层分解算法
    2.7 案例分析
        2.7.1 模型性能分析
        2.7.2 算法性能分析
        2.7.3 最优决策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产量不确定性下的页岩气田开发设计及计划问题研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2.1 模型假设
    3.3 确定性模型
        3.3.1 符号说明
        3.3.2 页岩气井开发约束
        3.3.3 钻机分配约束
        3.3.4 流量平衡约束
        3.3.5 管道容量约束
        3.3.6 目标函数
        3.3.7 现金流约束
    3.4 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
        3.4.1 流量约束
        3.4.2 期望净现值
        3.4.3 初始不可预期约束
        3.4.4 条件不可预期约束
        3.4.5 逻辑约束
    3.5 拉格朗日分解
        3.5.1 启发式算法
    3.6 案例分析
        3.6.1 拉格朗日分解算法计算结果
        3.6.2 随机规划决策过程
        3.6.3 产量系数方差灵敏度分析
        3.6.4 增大区域间产量期望值差异
        3.6.5 针对不确定性参数概率分布的灵敏度分析
        3.6.6 不确定性参数观测延迟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需求不确定下的生产计划调度集成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及通用模型
    4.3 求解策略
        4.3.1 基于逐步对冲算法的求解策略
        4.3.2 加速策略
    4.4 案例分析
        4.4.1 应用案例
        4.4.2 实际工业案例
    4.5 本章小结
5 针对非凸MINLP问题的全局外逼近法研究
    5.1 引言
    5.2 外逼近法
    5.3 基于LP/NLP的分支定界算法
    5.4 基于McCormick松弛的全局外逼近法
        5.4.1 McCormick松弛
        5.4.2 基于McCormick的全局松弛外逼近法
        5.4.3 基于McCormick松弛的LP/NLP分支定界算法
    5.5 收敛性证明
    5.6 工程实践细节
        5.6.1 整数割平面
        5.6.2 禁忌表
        5.6.3 分支定界算法
    5.7 算法性能测试
        5.7.1 数值示例
        5.7.2 工业案例:炼油厂原油操作调度问题
        5.7.3 基准库测试
    5.8 本章小结
6 正则化外逼近法及LP/NLP分支定界算法研究
    6.1 引言
    6.2 正则化外逼近法
    6.3 基于拉格朗日函数的正则化
    6.4 收敛性证明
    6.5 正则化LP/NLP分支定界算法
    6.6 算法性能测试
        6.6.1 工程实践细节
        6.6.2 外逼近法性能测试
        6.6.3 正则化外逼近法性能测试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拉格朗日分解中乘子更新方法
        A.1 割平面法
        A.2 次梯度法
    B 第二章广义析取规划约束重构
    C 非凸MINLP算例集
    D 凸MINLP算例集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历史、概念和理论
        2.1.1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历史沿革
        2.1.2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概念
        2.1.3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理论
    2.2 以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的研究
        2.2.1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分析方法
        2.2.2 构建参与者模型的变量
    2.3 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行为的影响因素
        2.3.1 团体因素
        2.3.2 环境因素
        2.3.3 个体因素
    2.4 前摄性人格与个体在组织/学习中行为的关系
        2.4.1 前摄性人格
        2.4.2 前摄性人格与学习表现的关系
        2.4.3 前摄性人格与组织行为的关系
    2.5 学习动机因素与参与者在协作学习中行为的关系
        2.5.1 学习动机因素
        2.5.2 自我效能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2.5.3 积极情绪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2.5.4 任务价值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2.6 个体-团体一致性对个体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行为的影响
第3章 总体设计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框架
第4章 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及参与者模型构建
    4.1 研究目的
    4.2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建构参与者模型的变量
        4.2.1 数据结构
        4.2.2 参与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ICCC变量)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工具
        4.3.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研究程序
    4.5 研究结果
        4.5.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5.2 潜在剖面分析
        4.5.3 效度验证
        4.5.4 潜在剖面转变分析
    4.6 讨论
第5章 ICCC变量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材料
        5.3.3 数据分析方法
    5.4 研究程序
    5.5 研究结果
        5.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5.5.2 路径分析结果
    5.6 讨论
第6章 个体-团体一致性与ICCC变量的关系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对象
        6.3.2 研究材料
        6.3.3 数据分析方法
    6.4 研究程序
    6.5 研究结果
    6.6 讨论
第7章 综合讨论
    7.1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
    7.2 ICCC变量的影响因素
    7.3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贡献
    7.4 本研究的不足
第8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8)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第2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地层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岩石地层对比与分布情况
    2.3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生物地层框架和研究时段划分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3.1 A区(岩坪剖面)
    3.2 B区(大塘口和大槽剖面)
    3.3 C区(大坪、分乡和窑河大桥剖面)
    3.4 D区(宜冲桥和茅草铺剖面)
第4章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古生态
    4.1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的时空分布
    4.2 研究剖面三叶虫动物群古生态意义
第5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宏演化
    5.1 三叶虫多样性变化和辐射
        5.1.1 三叶虫年代地层分布和优势类群转换
        5.1.2 不同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变化及宏演化阶段的划分
        5.1.3 三叶虫辐射的始发时段
        5.1.4 三叶虫动物群的演替
        5.1.5 典型的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
    5.2 三叶虫辐射沿环境梯度的发生和发展
        5.2.1 三叶虫辐射模式和环境分布
        5.2.2 Whiterock动物群的环境选择
    5.3 三叶虫辐射模式的异同
    5.4 Whiterock动物群在宏演化中的角色性质
    5.5 三叶虫辐射外因探讨
第6章 全球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
    6.1 三叶虫时空分布与宏演化
    6.2 三叶虫辐射模式初探
    6.3 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分析
第7章 结论
第8章 系统古生物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并行代数多重网格算法:大规模计算应用现状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AMG基本算法
3. AMG应用及软件概况
4. AMG算法面向E级计算的挑战
5. 总结与展望

(10)罗曼·英伽登的艺术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对象与方法
    二 国内外英伽登研究概况
第一章 英伽登的艺术本体论思想
    一 英伽登艺术本体论研究的理论背景
    二 英伽登对本体论问题结构的分析
    三 英伽登对对象的存在方式的划分
    四 英伽登对纯粹意向性对象的界定
第二章 英伽登的绘画理论
    一 论图像作品的存在方式
    二 论图像作品的类型及其本质结构
    三 论图像观相被重建的诸种方式
    四 论图像作品中的美学价值特性与其美学价值
第三章 英伽登的音乐理论
    一 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二 论音乐作品的准时间结构和超个别性
    三 论音乐作品的本质结构
    四 论音乐作品的整一性和同一性问题
第四章 英伽登的建筑理论
    一 论建筑作品的双重本体奠基
    二 论建筑作品的双层本质结构
    三 论建筑作品整体性质的建构
    四 论建筑作品的图式化构造问题
结论
致谢
已发表与待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四、McCormick会议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图与历史的错位——万国农机奖学金设立始末(1945—1948)[J]. 张瑞胜,梅雪芹. 中国农史, 2021
  • [2]文昌主要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两类陆源污染物与弧菌对泰来草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D]. 蔡泽富. 海南大学, 2021
  • [3]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4]论美国建国初期新泽西州妇女选举权——1776—1807年的一个历史考察[J]. 姚桂桂. 历史教学问题, 2021(03)
  • [5]可持续设施选址和多产品定价联合优化方法研究[D]. 刘伟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6]面向石化企业的计划调度建模及优化算法研究[D]. 彭泽栋. 浙江大学, 2021(01)
  • [7]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参与者模型研究[D]. 彭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D]. 魏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并行代数多重网格算法:大规模计算应用现状与挑战[J]. 徐小文.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2019(04)
  • [10]罗曼·英伽登的艺术理论研究[D]. 熊海洋. 南京大学, 2019(11)

标签:;  ;  ;  ;  

麦考密克会议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