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基底细胞癌创面

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基底细胞癌创面

一、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创面(论文文献综述)

邸斌,苗玉花,王嘉,李晓明[1](2022)在《外鼻恶性肿瘤的精准切除及缺损修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精准切除外鼻恶性肿瘤以及准确评估、合理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20例, 年龄36~86岁。肿瘤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29例, 鳞状细胞癌11例, 外毛根鞘癌6例, 腺样囊性癌1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肿瘤切除以传统的安全缘扩大切除为主, 对于明显影响修复效果的切缘, 即病变邻近鼻翼缘、鼻小柱或深部易贯通切缘采用Mohs显微描记手术原理, 尽可能缩小切除范围。全部病例均采用肿瘤全切及一期/分期皮瓣修复方法完成, 以皮瓣转移为主。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 肿瘤安全切缘以4~10 mm为主, 其中24例采用了Mohs手术方式。外鼻局限缺损38例, 选择邻近双叶瓣、风筝瓣、鼻背眉间皮瓣以及鼻唇沟瓣或游离组织修复;多解剖亚区、全层或累及鼻中隔的复合缺损共10例, 有8例选择额瓣修复, 包括单纯额瓣修复4例、额瓣+钛网支架重建2例、双岛瓦合额瓣修复2例。随访1~10年, 所有皮瓣均成活, 没有发生坏死的病例, 绝大多数患者对术后鼻外形及鼻通气情况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 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有限度地应用Mohs手术原理基本能够满足外鼻恶性肿瘤精准切除的需求, 个体化应用邻近组织瓣以及多种形式的额瓣, 是达到外鼻修复满意、兼顾手术复杂性的合理选择。

危维,杨晓彤,吕海丽,彭晓林,严波,王振霖[2](2021)在《岛状皮瓣及其组合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岛状皮瓣及其组合皮瓣在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1例外鼻肿瘤切除后存在鼻翼贯通或全层缺损的患者, 其中男性7例, 女性4例, 年龄51~89岁。依据鼻翼缺损范围, 选择岛状皮瓣、岛状皮瓣联合鼻唇沟瓣或V-Y推进皮瓣、岛状皮瓣联合双叶皮瓣等进行修复。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 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59个月, 鼻部外观及通气功能良好, 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的患者, 选择适合的岛状皮瓣或组合皮瓣进行修复, 可以重建较为理想的鼻部外观和功能。

谭国杰,颜永毅,林颖,张欣睿[3](2021)在《鼻唇沟皮瓣在外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外鼻突出于面部表面,容易受到外伤引起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者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须进行修复。皮肤基底细胞癌是发生于皮肤基底细胞层的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分化较好,生长缓慢,具有局部破坏性,初期极少发生转移,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1]。皮肤基底细胞癌80%发生于面部,其中25%~30%发生在外鼻部[2]。而发生于外鼻的鳞状细胞癌以及各种良性的新生物亦不少。鼻唇沟区域邻近鼻部,肤色与外鼻相近,组织丰富,使用其修复外鼻术区的缺损,自然、美观,是可靠的组织瓣。根据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转瓣方法,供区组织充足,可直接拉拢缝合。

刘誉[4](2021)在《多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选择》文中提出目的 对成人新鲜尸体头部标本行Mimics三维重建、血管铸型标本制作,初步判定鼻翼周围是否具有制备穿支皮瓣的血管条件并探寻源血管。传统血管解剖,探究源血管间分布规律,结合穿支体区体表分布的数字化血管造影图,初步证明鼻翼周围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在对应区域,对健康人群或拟行鼻翼缺损修补手术的病人于鼻翼周围行超声影像学研究,验证解剖学研究的正确性。根据临床经验设计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及范围的鼻翼非全层缺损,并进行回顾分析,从而探讨局部穿支蒂皮瓣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尸体解剖学研究:①对10具新鲜尸体头部行明胶-氧化铅灌注(由温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后行一次性动脉造影、CT螺旋扫描,利用Mimics17.0处理得到的DICOM数据,进行快速体绘制及三维重建,观察鼻翼及其周围穿支血管的分部情况并探寻源动脉。②对5具于C6-T1椎间盘处离断的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材料(由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人体形态中心提供)行血管冲洗处理,后行灌注填充剂填充,再予以颅骨外软组织腐蚀,最后修整成型制作成血管铸型标本,观察穿支血管分布情况与规律并探寻其源动脉。③5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颈材料(由温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迅速予以动脉造影并行x线摄片扫描,扫描完成后迅速行防腐固定,后行乳胶灌注制备头面部解剖标本,同上述已行三维重建扫描的标本一同,对鼻翼及其周围较大血管行解剖显露。(2)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超声影像学研究: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拟行鼻翼缺损修补手术的病人和面部无疾患的健康人群各10人,对鼻翼及其两侧的鼻唇沟区、眶下区、上唇区及鼻侧部四个区域分别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行穿支血管探测,记录其距体表距离、管径大小、流速等数据。(3)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基于解剖学和超声影像学研究,回顾分析应用了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行鼻翼非全层缺损修复的临床资料。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鼻翼非全层缺损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缺损面积为0.4cm×0.4 cm~2.5cm×2.5 cm,分别采用鼻唇沟角形穿支蒂皮瓣(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岛状皮瓣(5例)和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蒂皮瓣(10例)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鼻翼形态和鼻部功能,以及癌肿病例复发情况。结果(1)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尸体解剖学研究:①三维重建结果显示鼻翼周围穿支血管丰富,在鼻翼周围形成了较为致密的网状结构,为穿支皮瓣在鼻翼周围的制备提供了基础。②血管铸型标本示鼻唇沟区、上唇区、侧鼻侧部穿支血管主要来源的知名血管为面动脉和面横动脉。③血管解剖显露和X线扫描制成的穿支体区体表分布的数字化血管造影图表明,鼻翼旁的鼻唇沟区存在较为丰富的来自走形较为固定的面动脉及鼻唇沟动脉穿支血管;唇上和鼻唇沟交界区域富含来自走形稳定的鼻唇沟动脉、面横动脉和上唇动脉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穿支血管;眼睑下及鼻翼基底部的穿支血管丰富但较为细小,其源动脉来自面动脉及面横动脉;④鼻外侧动脉为面动脉的分支且稳定存在,其在鼻外侧也有较多穿支血管,但数量上稍逊于前三个区域。(2)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超声影像学研究:①鼻唇沟区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1.85个,平均管径1.70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45.29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5.04mm;②眶下区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1.25个,平均管径1.49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45.29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1.76mm。③上唇区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2.02个,平均管径1.15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56.42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5.05mm④鼻侧部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1.0个,平均管径0.44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43.28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0.66mm。(3)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所有患者病损处完全被覆盖,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鼻唇沟角形穿支蒂皮瓣,切取面积为1.0cm×3.0cm~2.0cm×6.0cm,修复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切取面积2.0cm×2.0cm~3.5cm×3.5cm,修复6例;唇上-鼻唇沟穿支岛状皮瓣,切取面积2.5cm×2.5cm~4.0cm×4.0cm,修复5例;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切取面积0.5cm×1.5cm~1.3cm×3.6cm,修复10例。术后皮瓣均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经4个月至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外观良好,鼻部功能均未受影响,因鼻翼处肿物切除产生缺损的患者,均无癌灶复发,患者均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穿支蒂皮瓣是安全可靠的。鼻翼缺损面积较大时可选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面部皮肤张力较大时采用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邻近鼻唇沟处时宜用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皮瓣,均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龙瑞清,阮标,俞德顺,刘亚,崔鑫,刘卓慧[5](2021)在《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疗效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发生于鼻下部面积在3.0 cm×3.0 cm以上并跨多个(≥3个)亚单位的鼻缺损12例,其中基底细胞癌3例,鳞癌2例,巨大良性肿瘤2例,各类外伤致鼻缺损者5例。缺损范围3.0 cm×3.0 cm ~5.0 cm×4.5 cm,其中3例为皮肤、软骨及鼻黏膜全层缺损。所有患者接受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术后定时返院或微信随访。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感染坏死。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肤色与周围皮肤一致,质地及触感较佳,双侧鼻唇沟对称。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双侧鼻唇沟皮瓣重建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技术简单易行,为良好的可替代手术方案。

王建雄[6](2020)在《Note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中、小面积缺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面部为皮肤肿物的好发区域,目前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手术切除所导致的局部组织缺损会对患者的面部外观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修复手术缺损部位也是治疗面部肿物的关键步骤。适当的修复方法不仅需要彻底切除面部肿物,以免复发,在应对术后缺损时还需要对切除面部肿物后的创面进行最大限度的修复。但因面部皮肤外观的改变会对人的外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创面修复时,不仅仅要求切除肿物术后创面的封闭,还要求修复后的创面对面部外貌有尽可能小的影响,故在修复此类创面时,相邻部位的皮瓣往往是首选。目的探讨应用note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物术后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集31例面部皮肤肿物导致面部外观改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排除手术禁忌,并依据患者病史及肿物特点做出术前诊断,常规行肿物原位切除及note皮瓣修复术,术后肿物送常规病理检查。其中部分肿物生长较快、边界不清或有溃疡的患者术前预约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原位切除后行快速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结果选择是否扩大切除。所有患者创面均行note皮瓣修复术进行修复,并观察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肿物是否复发等。同时纳入31例既往行面部菱形皮瓣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例患者,术后所有患者皮瓣均Ⅰ期成活,创面平整,均无感染或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周围器官无明显位移或畸形;其中2例患者眼部略有牵拉变形,随访1年后变形情况逐渐改善,双眼基本对称;而且通过比较note皮瓣和菱形皮瓣的术后瘢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瘢痕颜色、平整度、弹性、宽度评分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至今,肿物均无复发情况。结论Note皮瓣在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后形成的中、小面积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皮瓣血运可靠、可获较好美学外观等优点,效果良好。Note皮瓣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适合临床应用及推广。

欧连朱[7](2020)在《局部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24例面部基底细胞癌(BCC)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总结根据病损所在的美学亚单位及美学原理进行设计,用相应的局部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观察局部皮瓣在面部BCC切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进行治疗的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病例24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0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2.34±12.63)岁。病变部位:额颞部3例、眼周5例、颊部8例、鼻部8例;BCC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的范围为:5×5mm~50×10mm。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所处美学亚单位及美学设计,设计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用于修复缺损的局部皮瓣包括推进皮瓣7例(V-Y推进皮瓣2例、风筝皮瓣3例,邻位滑行皮瓣2例),旋转皮瓣4例,易位皮瓣12例(经典的易位皮瓣2例,菱形皮瓣9例,鼻唇沟皮瓣1例),联合使用多种局部皮瓣修复1例。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情况,5~7天拆线,术后随访时间为6~12月。使用SAS及SDS量表评估修复前后患者的心理情况,A&F评价法评估皮瓣的修复效果(形态轮廓美学及功能评分),GQOL-74量表评估修复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术区的外观与周围组织匹配良好,瘢痕增生轻,重要器官无明显畸形移位,美观度及功能评分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修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面部的美学亚单位及美学原理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的创面,可在保留器官的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兼顾美学效果,局部皮瓣的成活率及患者满意程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段炳辰[8](2020)在《改良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与受区的血运接触面积,以促进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提高其移植成活率,探索传统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方法:实验研究: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兔21只,设计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动物模型:于兔背部构建2个2cm×2cm大小创面,深达皮下组织。于兔耳两耳缘近耳根处全层切取同等大小复合组织,形成背侧皮肤-软骨-腹侧皮肤的“三明治”样复合组织瓣。保留背侧全部皮肤,适当修剪正方形腹侧皮肤及软骨边缘,残余腹侧皮肤以无菌贴膜覆盖,移植至背部创面,打包固定。根据所保留的腹侧皮肤大小共分为7组:0cm组、1.0cm组、1.4cm组、1.5cm组、1.6cm组、1.7cm组、2.0cm组(如腹侧皮肤保留大小为1.5cm×1.5cm,则命名为1.5cm组),每组6个复合组织瓣。术后7d拆包,连续观察耳廓复合组织瓣成活情况,2月后切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临床应用:患者5例。于缺损瘢痕上缘设计弧形切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沿设计线切开皮肤至皮下组织,充分分离,将残存瘢痕瓣向下翻转180°,以增加受区血供;测量鼻翼缺损的大小,于对侧耳廓对耳轮上脚全层切取同等大小复合组织瓣,耳廓一期拉拢缝合,并重建对耳轮上脚;根据已形成的供区形状对组织瓣进行修剪,去除部分内侧耳廓复合组织瓣皮肤及软骨,以扩大供、受区的血运接触面积;将修剪好的复合组织瓣移植至受区,5-0#普里灵间断缝合,凡士林纱布填塞鼻孔塑形,适当加压包扎固定。结果:实验研究:术后7天拆包时组织瓣均在位,未见感染、血肿等。1.大体观察组织瓣颜色、形状、质地等,评估其成活情况。1.0 cm组、1.4 cm组和1.5 cm组的组织瓣颜色逐渐与周围组织相似,且成活良好,称之为“完全成活组”;而1.6cm组及1.7cm组的组织瓣中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称之为“部分成活组”,局部可见毛发生长;0cm组操作相当于植皮,称之为“阳性组”,皮片成活良好;2.0cm组在随后的观察中组织瓣完全脱落,兔背部创面依靠周围组织瘢痕愈合,称之为“阴性组”。2.病理学观察:术后2月取材,完全成活组可见完整的软骨存在,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良好,部分可见钙化,软骨陷窝存在,可见皮肤附属器分布;部分成活组可见软骨中间缺失,缺失区域周围软骨细胞排列紊乱,软骨陷窝消失,退化、钙化明显,且周围组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及间质增生,有炎细胞浸润。临床应用:5例患者接受改良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方法修复鼻翼缺损,组织瓣面积2.0cm×1.5cm~3.0cm×2.0cm,4例完全成活,术后随访8~10个月,耳廓复合组织瓣形状、颜色、质地良好,患者满意度高;1例组织瓣出现部分坏死,为2.0cm×1.5cm,组织瓣血运接触面积不足。供区侧耳廓较对侧稍有缩小,无其他继发畸形。结论:耳廓复合组织瓣与受区接触面积不低于43.75%时,则完全成活;接触面积低于36%时,则出现部分或完全坏死。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与受区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其游离移植的成活率,当其血运接触面积不低于50%时可适当扩大切取范围。

刘誉,李小静,宁金龙,万丽颖,王文静[9](2020)在《四种局部穿支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4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翼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5~93岁,平均45岁。鼻翼处缺损处面积为0.4 cm×0.4 cm~2.5 cm×2.5 cm,分别采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岛状皮瓣(5例)或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10例)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鼻翼形态和鼻部功能,以及癌肿病例复发情况。结果 4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切取范围为0.5 cm×1.5 cm~4.0 cm×4.0 cm,鼻翼缺损完全修复,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4个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鼻翼形态较好,鼻部功能未受影响,癌肿病例未见复发。结论 鼻翼缺损面积较大时选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面部皮肤张力较大时采用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邻近鼻唇沟处时宜用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皮瓣,均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侯俊杰,刘畅,陈凤超,张思娅,颜彤彤,贾玉磊[10](2019)在《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较大皮肤肿物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较大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22例鼻部皮肤肿物切除后创面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缺损修复,分析缺损修复效果、切口瘢痕情况,以及鼻翼术后形态等。结果所有患者鼻部肿物均彻底切除且未见复发,皮瓣修复后外观满意,切缘及供区瘢痕均不明显,鼻翼形态良好。结论鼻唇沟皮瓣是鼻部较大皮肤肿物切除导致缺损的良好的修复方法,依据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皮瓣转移方式。

二、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创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创面(论文提纲范文)

(3)鼻唇沟皮瓣在外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过程
        1.2.3 术后治疗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4)多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解剖学研究
    2.2 超声影像学研究
    2.3 临床研究
3 结果
    3.1 解剖学研究结果
    3.2 超声影像学研究结果
    3.3 临床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4.2 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超声影像学研究
    4.3 四种手术修复方法修复鼻翼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优势
    4.4 解剖学、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及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鼻翼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Note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中、小面积缺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典型病例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参考文献
第8章 综述 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况与进展
    参考文献
第9章 发表论文
第10章 致谢

(7)局部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改良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3 临床应用
    3.1 病例资料
    3.2 手术方法
    3.3 结果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鼻翼缺损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非第一作者)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致谢

(10)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较大皮肤肿物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操作
        1.2.3 术后处理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鼻唇沟皮瓣的解剖基础
    4.2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优点
    4.3 皮瓣的转移形式
5 结论

四、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创面(论文参考文献)

  • [1]外鼻恶性肿瘤的精准切除及缺损修复[J]. 邸斌,苗玉花,王嘉,李晓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01)
  • [2]岛状皮瓣及其组合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危维,杨晓彤,吕海丽,彭晓林,严波,王振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11)
  • [3]鼻唇沟皮瓣在外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谭国杰,颜永毅,林颖,张欣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06)
  • [4]多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选择[D]. 刘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 龙瑞清,阮标,俞德顺,刘亚,崔鑫,刘卓慧.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1(01)
  • [6]Note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中、小面积缺损中的应用[D]. 王建雄. 苏州大学, 2020(02)
  • [7]局部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D]. 欧连朱.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改良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D]. 段炳辰.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9]四种局部穿支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刘誉,李小静,宁金龙,万丽颖,王文静.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02)
  • [10]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较大皮肤肿物治疗中的应用[J]. 侯俊杰,刘畅,陈凤超,张思娅,颜彤彤,贾玉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标签:;  ;  ;  ;  ;  

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基底细胞癌创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