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相对稳定站的四边形方法

识别相对稳定站的四边形方法

一、QUA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ELATIVELY STABLE STATIONS(论文文献综述)

蔡春昊[1](2021)在《基于覆盖条件下的机场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张炎[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雷电活动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雷电灾害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成为研究学者所关心的目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雷电预测研究是全社会提高雷电防御能力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引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对于雷电活动的预测,本文运用ConvLstm网络搭建了预测框架,并提出了一种解决数据稀疏问题的方案,提高了预测准确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针对传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中存在的权重分配不够科学、评估分辨率较为粗糙的问题。首先在数据方面,本文以2015到2016年的雷灾数据为驱动,统筹结合了历年的ADTD闪电定位数据、地理环境数据和人口经济数据,丰富了实验数据,并通过地理栅格切片、数据栅格化等操作,量化了每一个地理栅格的情况,为实现细粒度的评估打下基础;其次,引入了神经网络算法,以雷灾数据为标签,结合上述多类型数据,拟合了各个影响因子与实际情况之间的高阶函数,使得拟合的函数对于影响因子与实际雷灾情况之间的关系表达更加精确;随后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进行聚类操作后负样本数据的选择以及不同影响因子之间的组合对最终评估准确率带来的影响。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针对雷电预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首先在数据方面,本文使用2010年到2019年的长沙市及其周边范围内的ADTD闪电定位数据作为样本,将其进行栅格化操作,并按照地理空间和时间间隔进行划分,构造了基于时间-空间维度的三维数据结构;其次,针对空间维度数据矩阵较为稀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增强算法,该算法不仅达到了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的效果,也使得每个时刻的数据矩阵中可以融合先前多个时刻的空间信息,对时刻信息的表达更加全面;最后,借助ConvLstm模型构建了四边形预测框架,使得模型可以在减少计算量的情况下不间断的进行实时预测。根据计算,模型的准确率达到74.6%,证明了该模型在雷电较为密集的区域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

郑重港[3](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必要过程。虽然现有许多工业产品都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但考虑到自动化引入成本高以及产品自身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仍然有部分装配及质量检测工作需要人工完成,而人工操作极易造成产品装配质量的不稳定。因此在手工装配过程中,进行各装配工序的在线引导和实时检测,将会给产品质量的稳定带来较大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以某型电气控制柜内预装模块的线束插装为研究对象,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根据控制柜内部线束插装的行业检测标准和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明确了本系统的检测内容及要求;然后模块化搭建系统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其工作流程;最后基于实际生产情况,构建了视觉成像方案,包括对相机、镜头和光源等硬件的选型以及照明方案的设计。(2)设计了端子排插装引导基准点定位算法。针对特定的简单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的插装点辅助定位算法;针对自由度更高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无标记的插装点自动定位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算法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的定位准确率均能达到98%以上,且单张图片耗时约为60ms,最后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作为系统的定位方案。(3)设计了插装后的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基于检测需求,提取检测区域作为后续插装质量检测的ROI;然后设计粗、细两级特征提取算法,定位线束号码管上的字符并将其作为基准进一步设计各类缺陷检测算法,包括:基于SVM的号码管内容检测算法、基于改进色差法的线束颜色识别算法、基于区域判断的线束漏插检测算法和基于长度特征的线束插装深浅检测算法;最后通过离线测试,表明各算法的准确率均能达到98%以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可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4)开发了线束插装引导与缺陷检测软件系统。首先对系统的可视化装配引导方式进行规划,提出一种基于XML的装配工艺信息封装与管理方法;然后在搭建的框架基础上,通过C++与C#联合编程在.Net平台完成软件系统开发;最后通过在线应用测试,验证了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的特性,能够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李瑶[4](2021)在《基于PAF模型的古徽州传统村落再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城镇化加速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冲突,众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空心化衰败、地域特色缺失、生态环境遭破坏等问题。以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本研究确定的古徽州范围,以古徽州第一至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出发,认知古徽州地区自然与人文社会特征,聚焦传统村落本身的形态内涵,总结村落发展现状及问题。继而基于人地关系视角,解析传统村落构成及其再兴系统,集成传统村落再兴系统的PAF模型。根据实际调研情况,选取灵山、唐模等10个村落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再兴系统PAF模型求解的村落发展驱动力机制,划分了古徽州传统村落再兴模式,最后依据各模式特点,对其再兴发展路径开展了探索。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村落再兴系统可解构为内核系统与调控系统,其中内核系统包含文化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产业子系统,调控系统内有生态子系统、区位子系统、政策子系统、支撑子系统。(2)PAF模型是在村落再兴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平行四边形法则、层次分析法、模糊隶属度函数构建的集成模型。PAF适用于对区域内多个相同对象的系统性分析,通过PAF模型的指标计算比较来衡量系统内外各要素的作用大小,从而确定村落发展的驱动力,发掘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精准确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3)通过对10个案例村落的实证,验证了PAF模型在古徽州传统村落再兴路径探索中的可行性。传统村落总体上存在快速发展、稳步提升、缓慢发展、村落衰败的四种状态,可划分为内核主导与调控主导两类一级模式与六类二级模式。并针对性提出了再兴策略:物质环境主导型——理顺空间逻辑,促进村落更新;民俗文化主导型——保护文化遗产,激发内生活力;社会人口主导型——集约节约发展共商共治共享;产业经济主导型——引导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地形区位主导型——尊重外部环境,重塑内部秩序;支撑系统主导型——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政策保障。研究系统性地考虑了传统村落再兴发展的内外部多层次要素,理顺了发展逻辑,对发展路径的探索,希冀能够为当前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图 [22] 表 [9] 参 [96]

李萌[5](2021)在《指纹定位技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算法研究》文中指出万物互联时代,定位服务是互联网中利用率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基础功能之一。受限于卫星信号的传播条件,卫星定位系统无法满足室内定位的基本需求。因此,研究出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已经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其中,由于Wi-Fi热点和装备Wi-Fi芯片设备的普及率的增高,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室内定位系统避免了额外的设备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指纹定位技术是WLAN定位系统中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分为离线采集指纹和在线定位两个阶段。本文对离线阶段中Radio Map的建立以及在线阶段的融合定位进行了研究与优化,主要工作如下:离线阶段,为了减少人工采集指纹的工作量以及Radio Map的存储空间,引入初次定位产生的定位误差,提出了一种高噪声定位区域聚合成四边形网格算法来实现高噪声定位区域物理位置空间上的聚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定位误差的不均匀网格指纹定位模型来合理地构建Radio Map。仿真环境和真实环境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不均匀网格指纹定位模型减少了 Radio Map存储的参考点数量,以较少的离线指纹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在线阶段,为了对抗复杂电磁环境中单一算法准确性的退化,采用了融合定位的思想来结合不同定位算法之间的互补性。基于贝叶斯准则和K近邻的思想,本文提出并构建了在线指纹的分类器邻域标签置信度和分类器评估矩阵来量化分类器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标签置信度的融合定位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双重融合,首先通过融合所有分类器的评估矩阵来构造置信候选集,并且计算出置信候选集的元素权重占比,其次采用置信候选集占比融合定位算法求出在线指纹的位置估计。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提升了定位效果,并且在邻域数量和环境的变化中也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分类器的邻域标签置信度和评估矩阵对于置信候选集的构造起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王元迪[6](2021)在《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我国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趋同性不断增强,原有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保护上,现在究竟还有多大程度的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无差异性?因此,研究不同民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水平的异同性既重要又迫切。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以少聚居、多混居的方式散布在云南各州市内,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云南省超过汉族人口数,各民族与汉族的趋同性在长期的生活中得以强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不仅可以验证趋同性,还能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策略。为未来全国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提供教育支撑。本文结合高中数学学科教育,选取立体几何内容为载体,对K市、D州、W州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趋同性展开调查。首先,设计学生的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维度量表,结合民族教育现状编制立体几何认知水平测试卷,并参考少数民族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结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的教育现状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然后,通过SPSS和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和学校之间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同民族学生的教育现状,进而分析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调查结论分别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培养策略,并编写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得出结论:第一,学生的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差异主要分布在水平三,在性别方面不存在统计上的显着差异,在不同民族学生间呈趋同性,在县级民族中学W校与地州(市)级民族中学K校和D校间有显着性差异,同一学校各民族学生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所以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来自于地域环境。第二,具体数据显示,仅有60%的学生达到水平三,不到20%的学生达到水平四,不到1%的学生达到水平五。第三,影响民族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具体化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感态度等。

朱晨菲[7](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认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石迎春[8](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指出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施联宾[9](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立井提升系统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研究》文中提出立井提升系统作为连接地面和矿井的唯一通道,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立井提升系统的部件包括:提升机、提升钢丝绳、提升容器、天轮、容器导向装置、井架及装卸载设备等,其关键部件为运动的提升钢丝绳、容器以及相互连接的张力平衡装置。为保证矿井的高效生产和安全,对矿山立井设备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是矿井生产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流程,通过对矿井提升系统的运行数据的获取可以实现提升系统的安全预警,预防矿井重大事故的发生。本文以多绳摩擦提升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提升系统的提升钢丝绳、提升容器和张力平衡装置三个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以非接触式的机器视觉方法进行监测研究,并从图像处理方法,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计算,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搭建与上位机软件设计三个方面对立井提升系统的关键部件展开针对性研究。首先,针对本文所用的图像处理的各类算法的原理进行了总结性的叙述。通过对提升容器图像的分析,以机器视觉的监测方式对判断容器到位的方法与计算原理做了详细的说明。由于本文所研究的矿井设备对象为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系统,所以钢丝绳张力平衡装置安装于提升容器的顶部,通过对钢丝绳提升容器顶部的张力平衡装置的监测,完成了对张力平衡装置液压缸调节状态的监测。其次,通过对提升机卷筒的运行状态的监测实现了对立井提升容器运行状态的监测。通过对提升机卷筒转角的监测,实现了对提升容器运行深度,运行速度以及运行加速度的监测。通过对容器的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研究,可以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监测的深度指示器,为矿井生产现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指导。再次,对不同监测点,不同环境下的钢丝绳横向运行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的钢丝绳分为两个不同的监测点,一个是位于环境光线稳定的主监测点,一个是环境光线条件复杂的室外监测点。通过对两个不同监测点的钢丝绳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钢丝绳图像的自动校正,校正后的钢丝绳图像对获取钢丝绳横向位移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设计了矿井提升系统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由数据显示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统计报表及分析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构成。其中主线程负责对系统数据的显示与分析,辅助线程完成数据存储和参数设置等其余功能。作为现场人员了解矿井提升系统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主要媒介,上位机软件是矿井监测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论文有图117幅,表4个,参考文献98篇。

盖晓[10](2020)在《MPCK视角下初中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寻求有效的途径了解初中教师所具备的平面几何专业知识和与之相应的教学知识结合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初中教师的平面几何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对于改善课堂教学及一般的教师教育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MPCK理论为依据,选取初中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评价作为研究方向。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教师在教学中所具备的平面几何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教学知识是否能合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并据此构建平面几何解题教学的评价指标、评价初中数学教师的解题教学能力。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MPCK理论及其构成成分为依据,按照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结合一线教师访谈确定解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初步编制《初中数学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评价表》并检测评价指标信度与效度;接着,录制鞍山市20名一线初中教师的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视频,利用《评价表》评价、分析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最后,根据课堂观察的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几何题型知识结构的培养;2.资深教师注重教授学生数学思想方法;3.青年教师对学生几何解题的认知水平了解不深;4.多数教师的MPCK处于一般水平。由此提出两点建议:1.加强一线教师的MK即平面几何相关知识积累;2.加强青年教师的MPK与MCK培养。

二、QUA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ELATIVELY STABLE STAT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UA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ELATIVELY STABLE STATIONS(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机器学习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雷电活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1.2.2 雷电预测方法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简介
    2.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2.1.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
        2.1.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2.1.3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2.1.4 克里金插值算法
    2.2 机器学习中图像特征提取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概述
        2.2.1 卷积神经网络
        2.2.2 长短期记忆网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栅格化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模型
    3.1 数据源介绍
    3.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总体架构
        3.2.1 数据处理层
        3.2.2 数据平衡层
        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
    3.3 实验方案与评估结果
        3.3.1 实验方案
        3.3.2 模型可靠性的评估方案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4 评估结果可视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onvlstm网络的短时雷电预测模型
    4.1 数据说明
        4.1.1 雷电数据来源及说明
        4.1.2 湖南省地理栅格数据来源及说明
        4.1.3 数据预处理
    4.2 问题描述
    4.3 预测模型
        4.3.1 Convlstm网络
        4.3.2 数据增强
        4.3.3 损失函数
        4.3.4 模型结构
    4.4 评估标准与实验结果
        4.4.1 评价指标
        4.4.2 对比实验模型简介与对比结果
        4.4.3 具体案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系统整体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框架设计
    2.3 系统工作流程
    2.4 硬件方案设计
        2.4.1 硬件平台搭建
        2.4.2 相机的选型
        2.4.3 镜头的选型
        2.4.4 照明方案设计
    2.5 软件框架设计
    2.6 关键技术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插装引导基准点定位算法设计
    3.1 插装基准点选取原则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图像灰度化
        3.2.2 图像滤波
        3.2.3 图像增强
    3.3 基于标记的辅助定位
        3.3.1 Marker标记的选取
        3.3.2 Marker标记的检测定位
        3.3.3 插装点的定位
    3.4 基于无标记的自动定位
        3.4.1 端子排矫正与定位
        3.4.2 插装点定位
    3.5 算法测试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束插装后缺陷检测算法设计
    4.1 线束插装缺陷类别
        4.1.1 缺陷类别说明
        4.1.2 算法流程
    4.2 感兴趣区域与线束定位基准提取
        4.2.1 感兴趣区域提取
        4.2.2 定位基准选取原则
        4.2.3 定位基准提取算法
        4.2.4 定位基准提取算法准确率分析
    4.3 线束号码管内容检测
        4.3.1 基于SVM的号码管内容识别
        4.3.2 号码管内容检测示例
        4.3.3 号码管内容检测实验与分析
    4.4 线束色序检测
        4.4.1 基于改进色差法的颜色识别
        4.4.2 线束颜色检测示例
        4.4.3 线束颜色检测实验与分析
    4.5 线束漏插检测
        4.5.1 基于区域判断的漏插检测
        4.5.2 线束漏插检测示例
        4.5.3 线束漏插检测实验与分析
    4.6 线束插装不规范检测
        4.6.1 基于长度特征的插装深浅检测
        4.6.2 线束插装深浅检测示例
        4.6.3 线束插装深浅检测实验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开发与测试
    5.1 装配工艺信息管理模块封装
        5.1.1 可视化装配引导方案规划
        5.1.2 基于XML的数据封装与管理
    5.2 视觉检测算法封装
    5.3 软件开发与实现
        5.3.1 系统开发环境
        5.3.2 功能模块设计
    5.4 系统测试
    5.5 系统性能验证
    5.6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工作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PAF模型的古徽州传统村落再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传统村落再兴的研究进展
    2.1 传统村落再兴
    2.2 传统村落再兴的研究内容
        2.2.1 再兴研究内容
        2.2.2 再兴研究方向
    2.3 传统村落再兴研究的技术方法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古徽州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3.2 古徽州传统村落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3.2.1 自然地理特征
        3.2.2 人文社会特征
    3.3 古徽州传统村落营建格局特征
    3.4 古徽州传统村落再兴发展现状与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村落再兴系统与PAF模型构建
    4.1 传统村落功能结构
    4.2 传统村落再兴系统构成
        4.2.1 内核系统
        4.2.2 调控系统
    4.3 传统村落发展的动力分析
    4.4 传统村落再兴动力分析的PAF集成模型
        4.4.1 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
        4.4.2 层次分析法
        4.4.3 模糊隶属度函数
        4.4.4 PAF模型集成
    4.5 PAF集成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案例村落选取
    5.2 驱动力求解
    5.3 动力机制与模式划分
    5.4 传统村落再兴路径研究
        5.4.1 内核系统主导型传统村落再兴路径
        5.4.2 调控系统主导型传统村落再兴路径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案例村落基本情况
附录 B 古徽州传统村落信息登记表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指纹定位技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RSSI测量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
    2.1 引言
    2.2 RSSI测距定位算法
    2.3 指纹定位技术
        2.3.1 指纹定位技术的原理
        2.3.2 指纹形式
        2.3.3 K近邻算法
        2.3.4 朴素贝叶斯算法
    2.4 定位算法评估准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定位误差的不均匀网格指纹定位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定位误差的不均匀网格的指纹定位模型
        3.2.1 确定高噪声定位区域和高精度定位区域
        3.2.2 建立新的指纹库
    3.3 模型仿真与性能评估
        3.3.1 数据集
        3.3.2 参数计算
        3.3.3 基准模型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邻域标签置信度的融合定位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位置候选集的无监督融合定位算法
    4.3 基于邻域标签置信度的融合定位算法
        4.3.1 构造分类器邻域标签置信度矩阵和分类器评估矩阵
        4.3.2 FLCNL-1算法
        4.3.3 FLCNL-2算法
    4.4 模型仿真与性能评估
        4.4.1 数据集
        4.4.2 基分类器对比
        4.4.3 基准模型对比
        4.4.4 算法步骤分析
        4.4.5 算法稳健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研究内容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教育
        1.1.2 民族数学教育的发展
        1.1.3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1.5.1 范希尔理论的涵义
        1.5.2 范希尔思维水平的发展特征
    1.6 创新点和局限性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途径
    2.2 趋同性的相关研究
    2.3 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4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2.5 几何认知水平的相关研究
    2.6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测试卷的编制
        3.1.1 测试卷的维度设计
        3.1.2 测试卷的题目设计
        3.1.3 测试卷的预测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1 调查问卷的维度
        3.2.2 调查问卷的目标设计
        3.2.3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3 数据的获取与收集
        3.3.1 调查学校的选取
        3.3.2 测试(问)卷的发放
        3.3.3 测试(问)卷的回收
第4章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现状分析
    4.1 测试结果整理与初步分析
        4.1.1 整体测试结果分析
        4.1.2 学生认知水平初步分析
    4.2 测试结果的趋同性分析
        4.2.1 性别的趋同性
        4.2.2 民族的趋同性
        4.2.3 学校的趋同性
    4.3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3.1 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4.3.2 与教师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4.3.3 与学生自身学习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发展影响归因分析
    5.1 民族学生家庭教育因素的归因分析
        5.1.1 家庭背景
        5.1.2 家庭文化资本
        5.1.3 家庭教育内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5.2 不同地域学校教育的对比分析
        5.2.1 教师教学
        5.2.2 学校区域特征
        5.2.3 学校资源配置
    5.3 不同民族学生自身的对比分析
        5.3.1 数学学习情感
        5.3.2 数学学习态度
    5.4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5.4.1 以学生为中介家庭教育影响机制
        5.4.2 以学生为中介的学校教育影响机制
        5.4.3 影响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
第6章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教学案例
    6.1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策略
        6.1.1 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策略
        6.1.2 民族学校的学校教育策略
        6.1.3 民族学校的学生学习策略
    6.2 范希尔理论指导下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设计案例
        6.2.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6.2.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一民族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测试卷
附录B 民族学校学生教育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8)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研究问题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四、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四、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阶段
        (三)研究框架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研究的学校
        (二)研究的学科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文献分析
        (二)视频图像分析
        (三)课堂观察
        (四)访谈
        (五)作品分析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归纳式教学
        (二)过程性教学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一)情境性
        (二)过程性
        (三)建构性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五、小结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结构
        (三)教学方式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二)功能目标
        (三)操作流程
        (四)实现条件
    四、小结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结论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基于机器视觉的立井提升系统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提升容器和张力平衡装置到位状态监测研究
    2.1 容器与张力平衡装置监测方案设计
    2.2 容器到位状态判定过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
    2.3 提升容器和张力平衡装置到位状态识别过程
    2.4 本章小结
3 提升容器运行位移与速度及加速度监测研究
    3.1 容器运行状态测量方案设计
    3.2 投影变换与卷筒图像矫正
    3.3 容器位移与速度的测量
    3.4 不同方法对比分析与容器加速度值的计算
    3.5 井塔式提升系统对比实验
    3.6 本章小结
4 钢丝绳横向振动相对位移的测量
    4.1 引言
    4.2 钢丝绳图像的自动校正
    4.3 钢丝绳横向位移的测量
    4.4 本章小结
5 矿井提升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矿井提升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框架
    5.2 上位机软件子模块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MPCK视角下初中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五)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一)MPCK的内涵
    (二)MPCK的结构
    (三)波利亚解题理论
二、建构初中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一)例1教学实录
    (二)基于MPCK理论分析三位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表现
    (三)拟定初中数学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四)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五)结合教学实录说明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评价指标含义
三、初中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结果分析
    (二)例3教学实录与评价
    (三)例4教学实录与评价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QUA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ELATIVELY STABLE STAT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覆盖条件下的机场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D]. 蔡春昊.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2]基于机器学习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雷电活动预测研究[D]. 张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 郑重港.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4]基于PAF模型的古徽州传统村落再兴研究[D]. 李瑶.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指纹定位技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算法研究[D]. 李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D]. 王元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8]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机器视觉的立井提升系统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研究[D]. 施联宾.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MPCK视角下初中教师平面几何解题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D]. 盖晓. 鞍山师范学院, 2020(12)

标签:;  ;  ;  ;  ;  

识别相对稳定站的四边形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