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原理在电算化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经济原理在电算化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电算化审计中经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日晓[1](2021)在《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组织方式与审计目标和业务类型脱节、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式落后、现有审计组织方式效率低、人员配备上数量和质量欠缺,其改进对策包括有效践行政府绩效审计全覆盖理念、不断完善大数据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准则、积极导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灵活选用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加强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教育。

马宇嘉[2](2020)在《LB集团子公司负责人离任审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任审计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活动有力地扩大了领导干部在就职期间对于经营与管理事项发挥的能动作用,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现代化公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离任审计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程序。但是,由于我国开展离任审计工作的时间很短,仅有数十年的长度。因此,离任审计还存在一些具体制度方面的缺失,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离任审计的影响没有实现最大化,尚且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本文以LB集团同一家子公司不同时期两任负责人的离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阅读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探究。首先,以案例的形式反映了LB集团离任审计工作存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健全、结果运用不充分、技术方法相对老旧、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问题。接着,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相关职能部门间沟通不畅、离任审计评价指标单一、不曾进行后续整改跟踪审计、信息化审计尚未实现、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集中等方面分析阻碍LB集团离任审计工作进步的原因。最后,就LB集团离任审计现行问题及其成因,提出通过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及推动任中审计实施来保证离任审计的及时性;通过丰富指标、统一标准的方式构建离任审计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结果公开及跟进问题整改以强化离任审计结果运用;通过混合审计方法及引入信息化审计来完善离任审计工作方式;通过吸纳人才、加强培训和择优会计师事务所介入的方式提升离任审计团队胜任能力的建议。离任审计是对责任人受托管理资财运用及其效果所负责任进行的监督、评价活动。本文研究为大型集团子公司负责人离任审计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期望为提升离任审计整体业务的总体水平带来新思路。

何跃先[3](2019)在《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县级公立医院审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整个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就是公立医院,且公立医院医疗系统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计算机审计,加强对其收费业务的监督,促进医院严格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理论,系统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县级公立医院审计中的现状、原因与发展趋势,面临医院数据量大面广、信息系统复杂及信息掌握不充分等困境,引入计算机审计技术势在必行。在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审计过程中,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国家治理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公立医院的审计实施方案、计算机审计思路构建数据分析模型,经过审前准备、建模、分析、核实等审计流程,再列举了S县医院应用计算机审计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公立医院审计项目中应用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发现了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存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采集困难,各行业数据不能共享,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计算机审计需求等问题。最后,结合目前信息化审计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创新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模式及强化思路转变,加强和完善联网平台建设,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等措施,期望为提升公立医院的审计水平做出贡献。

陈璐[4](2014)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随之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改变了传统手工做账的方式,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审计的需求,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影响研究相应的对策,从而来完善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使审计工作更加完善。

张洪[5](2013)在《华北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研究》文中认为华北油田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地区能源公司,把努力建设“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华北油田特色的地区能源公司”作为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勘探开发和矿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投资总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各种潜在风险不断增多,管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提高投资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按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期计划,实现投资目标,就必须加强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它重点突出服务与监督职能,一方面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投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遏制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避免控制缺陷;它既要查出问题,还要提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而且要提出规范后期管理工作的建议,使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服务的职能得到有效体现。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根据内部审计理论及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理论,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审计部提出的审计工作要求及主要目标,对照华北油田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从中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为华北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下一阶段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其建议主要有三点:一是转变偏重事后审计、资金审计、合法合规层面审计的观念,逐步向事中、事前审计关口前移,结合其它审计方式全面、深入地对重要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在实践中要注意审计时机的选择与跟踪点的设置,完善审计程序与审计依据,以便跟踪审计职能有效发挥。二是对常规项目加强工程预结算审计。在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审核工程预结算,同时界定好造价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的责任,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及奖惩,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不断提高投资利用效率。三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工程审计,丰富审计手段,促进审计方式的转变。在利用专用软件进行辅助审计的同时,构建工程审计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以便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史彬芳[6](2012)在《基于价值增值的高校内部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增加,提高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内部审计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的需求和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使高校内部审计为实现高校价值增值服务成为发展趋势。当前,高校基建项目不断增加,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经常发生腐败现象。腐败现象的产生不仅是几个领导干部的下马,更重要的是影响高校建设项目的质量与进度,虚增的造价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高校的利益,同时给高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入手,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特点、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甘肃省某高校女生公寓楼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案例分析,重点对高校基建工程腐败易发的关键环节——招投标审计、施工阶段审计、竣工结算审计腐败因素分析,提出内部审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防腐审计重点,希望能对高校基建内部审计有所帮助,通过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达到堵塞漏洞、确保工程质量、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目的,最终为实现高校价值增值的目标服务。通过基于价值增值在高校内部审计的研究,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实现高校价值增值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原因在于内部审计经济环境复杂、内部审计定“位”尴尬、内部审计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亟待提高、审计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审计成果转化缺乏力度、基建内部审计缺乏防腐控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现状的原因分析,从加强内部审计建设方面提出了8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途径,从提供服务方面提出了5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途径。希望能对改善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实现高校价值增值有所帮助。

田艳霞[7](2012)在《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经济责任审计起源于社会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受托责任,随着受托责任内容的深化而不断拓展。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的发展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已成为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预防和惩治腐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而高效的运用审计结果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和关键所在,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落实审计责任的重要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职权的机构,需要各部门共同构建有效的运用机制和协作配合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导向性和权威性。本文探索的主要对象是乡镇领导干部,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现状,归纳乡镇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从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经济责任的审计模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把握好审计方法、做好审计评价和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因此要成功地完成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有规范的审计方法和科学标准的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而且还要高度关注审计结果的运用。本文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出发,采取案例分析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了经济责审计的涵义、内容、方法、评价和程序,并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在乡镇的实践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对策,以便提高经济责任的审计质量和发挥审计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述,包括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评价和审计程序;第三部分提出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以湖南省郴州市S区为例分析了其乡镇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思考其对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第五部分针对问题及原因分析给出了改善的对策;第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对于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所担负经济责任的不同,审计内容也会不同。因此在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时,一般是针对各类领导干部分别研究。通过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探讨,得知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正确履行工作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确立执政党的良好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时间短,而且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无论是从理论深化的需要上看,还是从现实发展的要求上看,研究经济责任审计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乡镇领导干部是政府组织中的基层组织,虽然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确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限较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乡镇领导应该在干部任免、提拔和考核工作中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从这一方面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的审计方法对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曹宏举[8](2010)在《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计的发展完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与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以及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大相适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审计理论和实务有了较大发展,在审计类型上已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发展到绩效审计为主,政府审计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本质也发生很大变化,审计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显重要。但由于审计理论从世界来看不知是难以研究,还是审计实务性太强而显得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的人很少,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少之又少。不断发展中的绩效审计实践不仅给审计理论研究,也为自身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不断发生变化,作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手段,绩效审计必须发挥其合理而适当的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国家安全。为进一步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变化过程中审计本质及其职能的变化,需要重新运用审计动因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等原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目的和本质及其作用和机制理论进行全新的深入研究,并给予新的诠释,并对审计实务予以指导。美国绩效审计是立法模式的发展者和现今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最早的国家;瑞典绩效审计原属行政型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7月1日已变革为立法型模式,开展绩效审计既比较早,发展也较快。美瑞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目前,瑞典国家审计署有4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每年完成约60个绩效审计项目,涉及财政、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外事、农业、交通、政府投资,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一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二是提高了政府效能;三是提高了管理水平。美国国家审计署有9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在2006年,美国审计署为财政创造的价值高达510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105,即在GAO的工作上每投资1美元,就得到105美元的回报。与此同时,还出版了近1000份报告和公告,并向政府提出了2700条工作改进建议,所提出的建议中有4/5得到贯彻执行。根据GAO的文件,在协助制定法律,改善公共服务方面,GAO还带来了1300项无法以财务计算的益处。在过去的十年间提高税收1000多亿美元。本文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和瑞典绩效审计的变迁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探讨,总结其经验和缺陷,发现新成果,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与美国和瑞典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审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其中: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是对前文分析研究的总结,即结论和启示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文献综述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主要评述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体制类型与地位、功能与作用、绩效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是绩效审计理论综述。主要阐述绩效审计动因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产生根源的理论依据;论述制度变迁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依据;对绩效审计自身理论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析,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第四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与现状及其各阶段的特点和政治、经济、社会需求、法律、文化传统、技术基础等影响绩效审计变迁的环境因素绩效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五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审计经费来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体制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六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实施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等运作机制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案例的比较,分析两国在绩效审计运作机制方面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的地方。第七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与效果的比较分析。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在各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最终产生的效果,如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对外效果、维护国家安全效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证明绩效审计的重要性。第八章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是本论文研究的最终成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各章的比较研究,总结出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结论;第二部分是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的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以及研究结论,提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做到“实务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务,理论和实务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姚君[9](2010)在《中国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税收制度研究和税收征管研究是税收研究的重要内容。税收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因此认识也不尽相同,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税收遵从管理是税务机关从纳税人角度着眼、着手的管理,税收遵从程度是税收征管水平的一定程度的反映,而税务审计是税收征管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是一种提高税收遵从度的有效工具。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税收规模越来越大,而市场主体利益也越发刚性化,税收不遵从现象相应增多。税收不遵从的直接后果表现为税收流失、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等。为了税收的筹集财政收入和经济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税务机关必须强化提高税收遵从度的措施,而税务审计是促进税收遵从的一种有力工具。税务审计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从理论方面讲,目前中国关于税收遵从的学术论文、专着较多,但是总体上还处于引进、模拟、初级应用阶段,尚未有重大创新性研究成果产生。文中大都简单提及税务审计,并且税务审计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涵和外延。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仍无人系统地加以研究。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税务审计的学术论文和专着的数量较少。论文和专着一般分别就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进行研究,而所提及的税务审计大都仅指涉外税务审计。中国的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与税务审计类似,可是,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均有各自规程,而缺乏统一的税务审计制度。因此,研究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有助于充实和发展税务审计理论。就现实而言,中国的税收遵从现状相对于本国应当拥有的状态和国外税收遵从状况均存在较大差距,这就意味着税收风险仍然较大。科学合理有效的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征管的重要内容,是降低税收风险的有效举措。因此,税务机关应对税收不遵从行为的重要工具——税务审计亟待完善,而税务审计研究能够为完善中国税务审计奠定基础。本文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实践,研究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填补国内较为系统研究税务审计的空白。具体创新点如下:一是整合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形成统一的税务审计制度框架。其中,对欠缴税款加收利息和根据违法者自我信息披露方式处以不同数量罚款、部分税务审计评价指标都是对中国税务审计制度的有益的补充。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国税务审计技术。文中提出的中国税收标准审计软件、在互联网上检索涉税信息的搜索工具、税务机关与审计对象安全交流信息的电子邮件方式、组织导向法和间接收入测度法都是目前中国税务审计所缺乏的工具和方法。三是研究了电子商务税务审计,为以后税务机关展开这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四是对于非零和博弈模型,应用前景理论,在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成本中加入纳税人的心理成本。另外,税务审计制度框架和方法中的其他审计要素均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提出有效(有效率、有效果)税务审计概念。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使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博弈论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借鉴国际经验,从优化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两个方面,整合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构建中国税务审计制度框架,创新税务审计方法,实现有效税务审计。本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基本概念辨析、税务审计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内容、创新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第二章是税务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原则,税收遵从概念、分类、影响因素、风险;通过税收遵从模型说明税务审计对于税收遵从的重要作用;审计假定是审计的前提,与逻辑学密切相关;审计风险评估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进行,而审计职业判断过程是具体审计过程;几个经济学理论是制度设计的参考点。第三章是中国税务审计的现状和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中国税务审计现状(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纳税评估),找出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指出实现有效税务审计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且应主要从构建税务审计制度和创新税务审计方法入手。第四章是国外税务审计经验借鉴。主要内容包括:以税务审计流程为主线,重点分析了选案方法、审计信息、审计工具、审计方法、审计组织和管理等税务审计要素,确定出需要并且能够借鉴的国际经验。第五章是中国税务审计制度构建和方法创新。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中国税务审计制度构建和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从税务审计要素入手,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税务审计制度框架,创新税务审计方法。通过对于某些建筑企业进行税务稽查,验证了部分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中国税务审计应当吸收国外先进税务审计经验,扬弃现有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实施审计战略管理,以合作遵从为基础,主要通过对风险理论、选案和审计技术(拥有信息,利用工具和方法分析信息)、处罚和加收息等方面的研究,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税务审计框架,从而实现有效(有效率和有效果)税务审计,最终提高税收遵从度。

曹细钟[10](2010)在《有限理性与审计质量 ——基于两种计量模式审计比较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财务会计目标的权威观点——决策有用的计量观的指引,财务会计正在逐步摒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朝着基于价值的方向大步迈进,公允价值计量得到广泛的推崇和日益增多的应用,估值成为财务会计最前沿的问题,财务会计正越来越多地把公司对未来的预期纳入财务报表中反映,而非在表外作为附注批露。审计是对会计确认的再确认、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判断和对审计主体自身行为的判断,是财务信息进入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屏障。尽管审计是一个要依靠市场有效需求才能生存的行业,尽管现行会计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对审计有较为详细的规范,尽管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对审计都寄予了厚望,但遗憾的是,审计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效用。特别是此次主要由25家公司引起的金融危机,其核心金融产品——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的真实交易的净头寸仅1.7万亿,却导致许多国家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动荡甚至国家破产,许多大公司动辄损失以几十亿、数百亿美元计,即可见其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所蕴含的系统性风险、资产误定价和误导性信息的严重性,也表明审计的合理期望差距仍在进一步加大,期望差距产生的主要方面是审计主体的能力。而中国2007年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又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因此深入研究审计主体的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判断能力及其行为规律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审计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也是行为与技术的结合,技术可以标准化,但行为不易观察且无法标准化,只能通过可验证性程序和方法来合理保证,所以影响审计判断质量进而影响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审计技术、程序和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即审计行为。论文在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公允价值审计的过程与结果,特别是围绕审计过程,从审计对会计确认的再确认、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判断及对审计主体自身行为的判断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有限理性在公允价值审计中的体现及其对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在对公允价值审计过程职业判断的有限理性进行分析时,本文发现,通用财务报告目标也是一般目的的审计目标,即合法性、公允性,是不合理的,审计质量判断标准不明确,某些专家主张的“程序理性”是不恰当的,会误导审计实务,因此对目前的通用财务报告目标和审计质量判断标准展开了讨论。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在审计过程中得以体现,在审计结果中得到综合反映,故论文最后通过对审计质量的检验对两个理论进行了验证,结论证实了相应的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审计涉及的判断绝大多数是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而非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故造成审计主体职业判断有限理性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会计审计环境有异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复杂性,审计主体对环境的认知与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非对称性所致的判断偏误,能力不足是其主要表现,而非审计主体的机会主义所致的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是公允价值审计最好的审计模式,但目前审计实务对经营风险的评估存在缺陷,忽视了衍生工具的运用所带来的对企业经营风险特征的改变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重要性、重大错报风险和财务报告目标、独立性等概念,强化对审计行为规律的研究。论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公允价值审计的质量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相比有着显着的差异;而且外在环境的变化如证监会经济处罚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未必一定有效,从而验证了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由此作者认为,重视审计主体的能力建设才是治本之策。能力建设包括注册会计师个体的能力建设和事务所整体的能力建设。

二、电算化审计中经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算化审计中经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种类和选取原则
    1. 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涵义种类。
    2. 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选取原则。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 与审计目标和业务类型脱节。
    2. 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式落后。
    3. 现有审计组织方式效率低。
    4. 人员配备上数量和质量欠缺。
四、大数据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1. 有利于总体审计模式的实现。
    2. 有利于审计组织方式的改进。
    3. 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
    4. 有利于大数据审计师的培养。
五、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对策
    1. 积极践行政府绩效审计全覆盖理念。
    2. 不断完善大数据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准则。
    3. 积极导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
    4. 灵活选用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
    5.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教育。
六、研究结论

(2)LB集团子公司负责人离任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文献综述
        0.2.2 国内文献综述
        0.2.3 文献评述
    0.3 研究方法及内容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内容
    0.4 创新点
1 案例正文
    1.1 LB集团简介
    1.2 LB集团离任审计概况
    1.3 案例描述
        1.3.1 滞后的审计工作
        1.3.2 单一的评价指标
        1.3.3 失实的会计计量
2 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LB集团离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2.2.1 离任审计前期工作不到位
        2.2.2 离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2.2.3 离任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2.2.4 离任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
        2.2.5 离任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不足
3 对子公司负责人实施离任审计的建议
    3.1 保证离任审计工作及时性
        3.1.1 协调沟通做好离任审计计划
        3.1.2 推动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
    3.2 建立离任审计综合评价体系
        3.2.1 丰富离任审计评价指标
        3.2.2 规范离任审计评价标准
    3.3 强化离任审计结果运用
        3.3.1 实行离任审计结果公开制度
        3.3.2 建立离任审计问题整改制度
    3.4 完善离任审计工作方式
        3.4.1 运用多样的审计方法
        3.4.2 应用现代化信息工具
    3.5 提升离任审计团队胜任能力
        3.5.1 吸纳优秀审计人员
        3.5.2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培养
        3.5.3 选择更优的会计师事务所介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县级公立医院审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府审计职能
        1.2.2 计算机审计
        1.2.3 公立医院改革与计算机审计监督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县级公立医院采用计算机审计的理论分析
    2.1 县级公立医院审计的理论基础
        2.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1.3 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理论
    2.2 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的相关原理
        2.2.1 计算机审计的概念
        2.2.2 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方法
        2.2.3 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
第3章 县级公立医院审计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1 当前县公立医院审计的现状
    3.2 当前县公立医院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公立医院审计数据量大面广导致传统查账审计步履维艰
        3.2.2 医院信息系统复杂导致公立医院审计人员技术瓶颈凸显
        3.2.3 无法实现对新医改政策执行落实情况查深查透
    3.3 当前县公立医院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县级公立医院审计引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分析
        3.4.1 能实行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审计和持续审计
        3.4.2 能提高信息化公立医院数据的利用率
        3.4.3 能高效精准排查重大医改问题
第4章 计算机审计在S县公立医院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S县公立医院审计案例介绍
        4.1.1 项目背景介绍
        4.1.2 审计方案编制情况
        4.1.3 审计调查准备情况
        4.1.4 S县公立医院计算机审计的前期处理
    4.2 对S县公立医院进行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与分析
        4.2.1 财务数据计算机审计发现的问题
        4.2.2 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计算机审计发现的问题
    4.3 本项目运用计算机审计取得的成果
第5章 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公立医院审计应用的经验总结与启示建议
    5.1 县级公立医院计算机审计应用的经验总结
        5.1.1 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软件更新进度滞后
        5.1.2 各区域行业数据不能共享
        5.1.3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计算机审计需求
        5.1.4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5.1.5 计算机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5.2 加强与完善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公立医院审计应用的相关建议
        5.2.1 创新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模式及强化思路转变
        5.2.2 加强和完善联网平台建设
        5.2.3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5.2.4 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应用多样化与科学化
        5.2.5 上级审计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和完善计算机审计法律法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1、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3、对审计环境的影响
    4、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进行审计的对策
    1、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2、努力开发实用高效的审计软件, 促进电算化审计软件的 集成化、多元化和网络化
    3、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4、改革审计方法, 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5)华北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内部审计理论及工程项目审计理论综述
        1.2.1 国外内部审计理论及工程项目审计理论综述
        1.2.2 国内内部审计理论及工程项目审计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理论相关知识介绍
    2.1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涵义
    2.2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类型
    2.3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程序
    2.4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
    2.5 工程项目各阶段主要审计内容
        2.5.1 工程项目各阶段划分及主要风险
        2.5.2 工程项目各阶段主要审计内容
第3章 华北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概况
        3.1.1 组织结构及主要职责
        3.1.2 工作要求及主要目标
    3.2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全面的工程项目审计
        3.2.2 工程预结算审计把关不严
        3.2.3 审计手段和方式比较传统
第4章 华北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改进建议
    4.1 对重大项目开展跟踪审计
        4.1.1 审计介入时机的选择与跟踪点的设置
        4.1.2 将跟踪审计与其它审计进行有效结合
        4.1.3 完善跟踪审计程序以及跟踪审计依据
    4.2 对常规项目加强工程预结算审计
        4.2.1 加大业务技能培训
        4.2.2 全面审核工程预结算
        4.2.3 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
    4.3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工程审计
        4.3.1 利用专用软件进行辅助审计
        4.3.2 构建工程审计信息交流平台
        4.3.3 建立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价值增值的高校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价值增值
        2.1.2 内部审计和高校内部审计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成本收益理论
第3章 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3.1 内部审计
        3.1.1 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内部审计内容及目标的发展历程
        3.1.3 我国内部审计业务发展历程
    3.2 高校内部审计
        3.2.1 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
        3.2.2 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3.2.3 高校内部审计内容的发展
        3.2.4 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
    3.3 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
        3.3.1 现代高校内部审计所处的行业特点
        3.3.2 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
    3.4 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现状分析
        3.4.1 高校内部审计现状
        3.4.2 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概述
        4.1.1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发展及内涵
        4.1.2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内部审计几个问题的认识
    4.2 案例分析
        4.2.1 女生公寓楼建设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4.2.2 跟踪审计前准备
        4.2.3 投资估算审计
        4.2.4 投资概算审计
        4.2.5 招投标审计
        4.2.6 工程施工审计
        4.2.7 结算审计
        4.2.8 竣工决算审计
        4.2.9 小结
第5章 高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途径
    5.1 加强内部审计建设
        5.1.1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5.1.2 准确定位审计工作“位”与“为”
        5.1.3 提高服务职能
        5.1.4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5.1.5 改进内部审计技术、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5.1.6 突出内部审计重点,拓展内部审计范围
        5.1.7 加速内部审计成果转化
        5.1.8 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预防腐败
    5.2 提供服务
        5.2.1 促进高校内部治理
        5.2.2 改善高校内部控制
        5.2.3 加强高校风险管理
        5.2.4 降低审计成本
        5.2.5 拓展咨询服务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综述
        0.2.2 国内研究综述
        0.2.3 研究述评
    0.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论文的基本框架
1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1.1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
        1.1.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1.1.2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1.1.3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1.1.4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1.1.5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程序
    1.2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1.2.1 委托代理理论
        1.2.2 受托责任理论
        1.2.3 人本管理理论
2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2.1.1 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2.1.2 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
        2.1.3 审计程序操作不规范
        2.1.4 审计结果综合运用不充分
    2.2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
        2.2.2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的影响
        2.2.3 法律法规相对落后的影响
        2.2.4 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3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分析——以湖南省郴州市S区为例
    3.1 案例概述
    3.2 案例分析
        3.2.1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特点分析
        3.2.2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实施情况分析
    3.3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的启示
4 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4.1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1.1 建立绩效管理系统,改革审计人才管理模式
        4.1.2 创新培养方式,拓宽人才成长渠道
    4.2 建立规范、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4.2.1 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4.2.2 分清经济责任的界定
        4.2.3 具体经济责任的评价体系
    4.3 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体系
        4.3.1 完善法律规范,保证审计执法的顺利实施
        4.3.2 制定规范的审计程序
    4.4 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机制
        4.4.1 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运用的相关制度
        4.4.2 规范审计结果运用的途径
        4.4.3 提高运用审计结果的程度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5.2.1 本文的不足
        5.2.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1.2.1 研究对象
        1.2.2 基本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
    2.1 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
        2.1.1 绩效审计的内涵
        2.1.2 绩效审计的目标
    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2.2.1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2.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2.3 绩效审计的体制类型与地位
        2.3.1 绩效审计体制类型
        2.3.2 绩效审计的地位
    2.4 绩效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2.4.1 绩效审计功能
        2.4.2 绩效审计的作用
第3章 绩效审计理论综述
    3.1 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3.1.1 绩效审计动因理论
        3.1.2 制度变迁理论
    3.2 绩效审计理论
        3.2.1 绩效审计理论结构
        3.2.2 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4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4.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4.1.2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4.1.3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4.2.1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4.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4.2.3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4.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影响因素比较
        4.3.1 政治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2 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3 社会需求的影响因素比较
        4.3.4 法律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5 文化传统的影响因素比较
        4.3.6 技术基础的影响因素比较
    4.4 综合评析
第5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
    5.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的比较
        5.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5.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5.1.3 比较分析
    5.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比较
        5.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5.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5.2.3 比较分析
    5.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的比较
        5.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5.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5.3.3 比较分析
    5.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的比较
        5.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5.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5.4.3 比较分析
    5.5 综合评析
第6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6.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范围的比较
        6.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6.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6.1.3 比较分析
    6.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程序、质量控制的比较
        6.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6.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6.2.3 比较分析
    6.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6.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6.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6.3.3 比较分析
    6.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比较
        6.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6.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6.4.3 比较分析
    6.5 综合评析
第7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及效果的比较
    7.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比较
        7.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7.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7.1.3 比较分析
    7.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效果的比较
        7.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7.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7.2.3 比较分析
    7.3 综合评析
第8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
    8.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与缺陷
        8.1.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
        8.1.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缺陷
        8.1.3 结论
    8.2 对我国的启示
        8.2.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8.2.2 我国与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差别
        8.2.3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国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四节 几个基本概念比较及税务审计概念界定
        一、几个基本概念辨析
        二、税务审计概念界定
        三、税务审计对象范围
        四、税务审计的作用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七节 创新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税务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
        二、税收原则对税务审计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税收遵从
        一、税收遵从概念和类型及测度指标
        二、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
        三、纳税人遵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四、税收遵从模型
        五、国外税务审计与税收遵从关系
        六、税收遵从风险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
    第三节 有关审计理论
        一、审计假定与逻辑学
        二、审计风险评估
        三、审计职业判断
    第四节 税务审计制度设计可借鉴的经济学理论
        一、一般均衡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博弈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税务审计的现状和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一节 中国税制和征管及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税制的发展历程
        二、税收征管及税务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税务审计现状
        一、现行税务审计模式及其在征管中的地位
        二、税务稽查现状
        三、涉外税务审计现状
        四、纳税评估现状
    第三节 税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税务稽查、涉外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各自为战,缺乏整合
        二、风险管理理论应用较浅,风险评估结果不够准确
        三、审计流程的选案、实施和处理环节均有缺陷
        四、审计信息不对称,信息收集制度的强制性不够
        五、审计工具硬件未实现移动办公,软件未能经常升级
        六、缺乏现代审计技术,对应的审计方法未全面使用
        七、电子商务征管力度较弱,税务审计尚未展开
        八、审计绩效考核制度较落后,审计人员能力较低
    第四节 税务审计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有效税务审计的概念
        二、构建税务审计制度
        三、创新税务审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税务审计经验借鉴
    第一节 税务审计类型及其与征管关系
        一、税务审计类型
        二、税务审计与税收征管体制
    第二节 税务审计组织和管理制度
        一、税务审计组织类型
        二、税务审计人员能力管理
        三、税务审计绩效管理
    第三节 税务审计流程是有效审计的程序保证
        一、税务审计流程图
        二、税务审计流程主要内容
        三、促进征纳双方审计合作的措施
    第四节 税务审计选案方法
        一、税务审计随机选案
        二、税务审计基于风险选案
    第五节 税务审计信息内容及获取途径
        一、税务机关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证据
        二、纳税人信息内容及提供方式
        三、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
        四、国际情报交换
    第六节 税务审计工具的发展和应用
        一、税务审计手册
        二、计算机辅助税务审计工具
        三、便利税务审计的企业会计软件
    第七节 税务审计方法
        一、税务审计的主要方法
        二、用数据导向法应对企业信息化
        三、纳税人收入确定方法
        四、间接收入测度方法
    第八节 大企业税务审计的制度和方法
        一、美国大企业税务审计
        二、跨国公司税务审计
    第九节 国外税务审计经验借鉴
        一、税务审计理论现实可行,一以贯之
        二、税务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素质较高
        三、税务审计流程科学完整,审计技术有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税务审计制度构建和方法创新
    第一节 中国税务审计制度构建和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构建中国税务审计制度框架
        一、形成统一的税务审计制度框架
        二、优化税务审计组织和管理
        三、强化税务审计风险管理
        四、完善税务审计流程
        五、深化税务审计信息体系建设
        六、丰富税务审计工具
        七、推进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八、重视个人税务审计
        九、发展电子商务税务审计
    第三节 创新中国税务审计方法
        一、深化数据导向法
        二、增加组织导向法
        三、掌握几种间接收入测度法的使用时机
    第四节 案例——审计测试及间接收入测度法尝试
        一、中国建筑业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
        二、美国建筑企业收入探查经验
        三、应用审计测试及间接收入测度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10)有限理性与审计质量 ——基于两种计量模式审计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导论
    1.1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对职业审计提出了新挑战
        1.1.1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
        1.1.2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主要差别
        1.1.3 公允价值审计对审计职业提出的新要求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2.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创新
        1.3.1 论文的基本框架
        1.3.2 可能的主要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现有文献评述
3.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理论分析
    3.1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审计判断有限理性
    3.2 企业能力理论视角下的审计判断有限理性
    3.3 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符合透镜模型
    3.4 审计舞弊的分类监管
4.公允价值审计实践中的有限理性及其改善措施
    4.1 公允价值审计实践中有限理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概述
        4.1.1 行为审计研究最新进展的启示
        4.1.2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模式下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影响
        4.1.3 公允价值计量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的影响
        4.1.4 中国现行准则中需发挥职业判断的领域
    4.2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中的有限理性及其改善
        4.2.1 衍生工具及其价值
        4.2.2 衍生工具的风险与度量
        4.2.3 衍生工具审计及其有限理性的改善
        4.2.4 衍生工具审计案例:有限理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具体分析
    4.3 再论通用财务报告目标与审计质量判断标准
        4.3.1 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4.3.2 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的判断标准
5.实证检验
    5.1 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检验
    5.2 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企业能力理论检验
6.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电算化审计中经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优化对策研究[J]. 潘日晓. 审计与理财, 2021(03)
  • [2]LB集团子公司负责人离任审计案例研究[D]. 马宇嘉. 辽宁大学, 2020(01)
  • [3]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县级公立医院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 何跃先. 湖南大学, 2019(07)
  • [4]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陈璐. 青春岁月, 2014(07)
  • [5]华北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研究[D]. 张洪. 河北大学, 2013(S2)
  • [6]基于价值增值的高校内部审计研究[D]. 史彬芳. 兰州理工大学, 2012(S1)
  • [7]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D]. 田艳霞. 江西财经大学, 2012(10)
  • [8]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 曹宏举. 吉林大学, 2010(05)
  • [9]中国税务审计制度和方法研究[D]. 姚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12)
  • [10]有限理性与审计质量 ——基于两种计量模式审计比较的视角[D]. 曹细钟. 暨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经济原理在电算化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