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级互联网解决方案

运营商级互联网解决方案

一、电信级Internet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梁广俊,王群,辛建芳,李梦,许威[1](2021)在《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综述》文中认为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云计算凭借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提供了主流的大数据处理方案。随着5G的正式商用,面对5G+物联网呈爆炸式增长的终端设备以及低时延、低功耗的用户需求,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方案逐渐显露弊端。分布式的面向移动终端的大数据处理方案——移动边缘计算呼之欲出。本文通过对比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移动边缘计算的概念和相关特征,引入移动边缘计算的定义及八大典型应用场景,进一步列举出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随后,归纳出移动边缘计算的几种国际标准模型以及框架设计的相关研究,结合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提出移动边缘计算的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孙兵[2](2021)在《新一代IP电信网架构及方案》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基于IP网络承载丰富多彩的电信级业务是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的IP网络作为电信业务基础平台进行商用,存在QoS问题、安全问题、管理问题、价值链问题。业界提出RSVP的IntServ模型和DiffServ模型、IETF的MPLS流量工程技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不能实现对业务的质量保证。为此,提出IP电信网的概念和架构,目标是基于已有IP网络,进行层次化网络架构(物理层、逻辑层、控制层、业务层)构建,进行业务质量敏感的电信级业务承载,通过网络资源集中管控,与传统的Internet上网业务从资源分配上进行分离,对现有IP网络作适当改造,支持对传统PSTN业务、数据专线业务的承载,支持电信级服务质量保证(毫秒级时延抖动、网络带宽预留),该方案相对传统电信业务专网或专线方案,成本可以降低50%以上。

蒋红艳[3](2010)在《基于流量监控的网络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如何控制网络拥塞、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流量监控及网络性能优化中几个主要问题,包括:网络流量监测点优化部署、基于多速率VBR业务流量的性能分析、基于呼叫接纳控制的流量控制、基于分支路由器协调的流量控制和异常流量检测控制等问题,以期改善网络性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1.网络流量监测模型优化问题研究及其近似算法网络流量测量的代价包括测量站部署代价和测量代价两个部分。网络流量监测模型优化的重点是:首先考虑部署尽量少的测量站降低部署代价,然后优化测量分配方案减少测量代价,并提高网络性能。利用流守恒规律,可以将网络流量监测模型优化问题抽象为无向图中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问题。因求解最小弱顶点覆盖问题是一个NP难题,对于集中式网络,本文利用图论中关联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将该算法拓展到顶点加权情况下图的弱顶点覆盖问题。对于分布式网络,本文给出了一种分布式求解弱顶点覆盖集的近似算法,该算法不需要维护网络拓扑的全局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与以往方法相比,能找出更小的弱顶点覆盖集,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流量测量分配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和近似算法,同样可用于解决测量延迟、丢包率等其它网络性能参数优化问题,对网络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具有指导作用。2.基于实时VBR业务流量的网络性能分析对多速率实时VBR业务系统中呼叫级和分组级主要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资源部分共享情况,从多维Markov链的全局平衡条件出发,提出了一种计算各业务在线连接数的联合概率分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呼叫损失概率和分组丢失率,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其次,分析了呼叫损失概率和分组丢失率等服务质量指标与其传输控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分组级,先对信源发送速率呈on-off分布的情形下系统的分组丢失概率进行分析,然后对更接近实际情况的一般实时VBR业务的信源发送信息速率的随机过程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各业务源信息速率可取为某一最小速率(离散)整数倍的通用信源模型,并给出了分组丢失概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几种典型信源发送信息速率概率分布下的分组丢失概率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通过仿真检验了该方法的正确性。3.基于呼叫接纳控制的流量控制技术对于资源部分共享情况,探讨了多速率VBR业务系统呼叫接纳控制策略的实施,提出了以峰值带宽和预期的分组丢失率门限为依据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验证;对于资源完全共享情况,提出一种可支持多种实时可变比特率业务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该策略只需动态调整容量缩放因子,并根据容量缩放因子与物理容量之积、各类业务的在线连接数和呼叫请求的类型决定是否接纳一个呼叫,给出了呼叫损失概率、分组丢失率及容量缩放因子的求解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可提高系统的吞吐量。4.基于分支路由器协调的流量控制技术为了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路由器协调的组播流量控制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在各分支路由器节点处采用一种闭环控制器来对源端的发送速率进行实时调节,使得源端的发送速率趋于稳定;另外,策略还在拥有一定数量接收端的分支路由器处对其发送的数据进行拷贝,一旦在规定时间内收到接收端发来的重传请求信息包,则对该接收端进行数据重发。针对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情况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稳定性。5.基于流量分析的异常流量控制技术利用流量统计分析和深度业务分析引擎,对电信级IP网络流量进行了综合分析,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基于网络流量的宽带业务行为分析控制系统。提出了将该系统与电信网现有的IP网管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大客户系统等其他系统接口的策略,以进行联动响应控制。运用主元分析法检测了异常流量,探讨了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控制策略,并基于流量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对大规模电信网中宽带业务流量流向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该网络流量分析控制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的电信网中,为业务运营竞争防御管控、应用服务评估、客户报告服务、ICP业务评估等提供了有效分析管控手段,提升了电信宽带网络盈利能力。

李瑞东[4](2010)在《面向城域网的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以太网技术固有的缺陷和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当前城域网的发展面临巨大的瓶颈,亟需取得突破,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运营商业务新需求,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在2005年初由MEF (Metro Ethernet Forum)提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还只是刚刚起步。本文着重分析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和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从运营商业务需求着手,提供了新型的电信级以太网应用模式,并解决如下问题:(1)如何在当前城域网环境中利用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组建电信级以太网?(2)如何利用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QoS(服务质量)技术来保证高带宽需求?(3)如何结合使用链路聚合保护技术、生成树保护技术和EAPS(以太网自动保护交换)环网保护技术来达到运营商的可靠性需求?(4)如何利用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OAM(操作、管理、维护)技术来实现故障报警和故障检测?(5)如何利用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自身的安全技术,并结合其它的安全技术及安全产品来构建完善合理的网络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关键技术设计原理,同时结合了运营商对城域网的苛刻需求,证明了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在QoS、可靠性、易管理性和安全性方面可以完全达到运营商的需求。在论文的最后,也分析了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薛立红[5](2010)在《PBT与SUPANET的接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是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的有关下一代Internet(NGI)体系结构的研究工作——“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UPA-Single physical-layer User-data switching Platform)的研究。采用带外信令控制思想,SUPA将“用户数据交换平台”(U-平台)和“信控管理平台”(S&M-平台)相分禺。SUPANET将用户平台简化为单物理层平台,为了能够与Internet兼容,在信控和管理平台上保留了Internet现有的协议。近年来,以太网以其自身的优势正逐步向城域网和广域网扩展。由于以太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业务数据快速增长,使得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并受到了运营商和设备开发商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对多种电信级数据业务的有效支撑,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应运而生。PBT (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技术是众多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技术。PBT技术以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技术为基础,为城域以太网提供了一种新的、扁平的、低成本的融合架构。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是根据SUPANET和PBT技术的特点,设计PBT与SUPANET的接入方案,并针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仿真进一步表明其可行性。SUPANET以VLI作为链路的局部标识符,PBT使用(B-DA, B-VID)地址对作为链路的标识符。本文中所设计的第一种接入方案是基于边缘网关处理的接入方案。由于SUPANET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所以在传统的接入方案中PBT网络用户接入SUPANET过程中在SUPA内部必须经历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过程。第二种方案实现了底层使用EPFTS的PBT技术和利用SUPA的信令机制为PBT提供动态带宽申请能力,其设计思想是基于网络融合技术。完成对两种接入方案的设计以后,本文利用OPNET分别对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两种接入方案都能够顺利完成PBT网络与SUPANET的接入过程。整个接入过程中相关映射表项的建立和消息的传输正确性都得到了验证。证明了接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王渠自,刘高锦,刘非易[6](2010)在《电信级以太网构建城域数据网的方案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信级以太网的部署应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相关技术和标准的成熟度、部署成本、对现有网络改造的复杂度以及各厂商互通性等因素,根据技术特点为不同的业务应用选择适当的组网技术。本文在分析电信级以太网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参与的相关实际项目实践,对国际和国内运营商采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构建城域数据网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郭明利[7](2010)在《电信级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信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电信网是信息化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电信级互联网则是关系到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稳定重要保障的基础网络平台,其安全性倍受关注。汪立冬在文章《一种量化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1]中(以下简称“汪氏量化风险评估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权提升的量化方法来评估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风险状况。此方法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出发,详细描述了以脆弱性识别量化为主,评估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风险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只研究脆弱性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而没有考虑风险评估中的资产和威胁因素,也没有考虑到电信级互联网的一些特点。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电信级互联网络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常用的风险评估参考标准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且提出了基于电信级网络和国内通信行业标准的评估架构,在汪氏量化风险评估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本模型描述了风险评估的完整过程,并对评估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探讨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的量化方法,并运用相乘法计算每个安全事件的风险值,以及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整个网络的风险值。将此模型运用到中国电信A省互联网应用中的Web服务进行了全面彻底的风险评估,并对其中的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加固建议。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汪氏量化风险评估法的模型与本文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基于安全事件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更加适用于电信级互联网的安全风险评估。本文设计的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对电信级互联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一次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模型可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而在中国电信A省Web服务评估中的实际应用,可为其他电信级互联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帮助。

邹伟[8](2009)在《电信级IP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网络IP化不断演进,IP网络不再定位为仅承载传统“非实时性”数据及互联网等业务,移动通信最重要的软交换语音业务及越来越多流媒体等“实时性”数据业务将在IP网上进行承载,因此IP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IP网络相对于传统成熟GSM网络起步较晚,它有着自身特点:网络的开放性、业务接入的多样性、网络组网结构扁平化、网络资源共享,随之而来对网络运营商提出更大的挑战,包括:风险、信息安全问题、业务对网络性能要求不同于区分业务、融合业务需求、业务质量的保障等等,同时,网络运行维护模式的转变(集中化、面向客户)及对网络运行维护人员由传统单一的GSM技术向兼具IP化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转变。随着移动通信运营商IP网络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复杂,其上承载着重要的“实时性”语音、数据业务,一旦网络中断服务将会直接影响上层业务的可用性,影响用户使用业务的感知度,其影响是很严重的。电信级的IP网络需面向客户提供快速响应能力、综合业务支撑能力和高效业务保障能力,而传统的IP网络并不能满足电信级的需求。因此,对IP网络如何做到像第二代GSM移动通信网络那样电信级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确保整个IP网络的稳定、可靠、高效运行,这对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挑战和探索。本文针对IP网络的特性、组网结构、设备运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创新提出了电信IP网络的模型(设备能力、网络能力、维护能力),并结合A省IP网络的现状对模型的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诊断,提出了优化思路、建设设想和解决措施,结合信息时代网络管理新需求从电信级的IP网络服务管理、业务管理、网络维护管理、关键支撑手段进行深入展开,研究提出一套客户差异支撑、服务等级保障、市场快速响应、业务灵活实现、网络安全畅通、维护指标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优质“电信级IP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立了一系列IP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规范、标准、流程体系,是对IP网稳定、高效运维方法及管理模式的重要探索。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把“电信级IP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的一些创新成果应用在IP网运行维护管理方面,建立了IP网电信级运维护管理体系,提升了对IP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层次及网络本身运行的可靠与稳定性,对本人今后的工作和类似项目的运维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郝明[9](2009)在《多业务IP承载网QoS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根据IP电信承载网将由单一的互联网业务变为NGN/3G、IPTV、MPLS VPN等多业务的IP承载网的趋势,并根据当今的QoS策略无法满足IP承载网承载多业务的现状,提出一种“网络规划+ CAC机制+ QoS技术和管理+可靠性技术”的QoS解决方案来满足多业务承载在QoS方面对IP网络提出的更高要求。由于QoS和承载网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满足多业务承载在QoS方面的更高要求,本文也研究了多业务承载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提出“QoS+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多业务承载的IP网络对QoS和安全的新要求,实现IP网络的电信化转变,实现运营商网络的转型。本文提出的“QoS+安全性”解决方案注重实效,全面安全,有机结合保证了承载网业务的服务质量和安全。

薛强,张光昭[10](2008)在《基于运营网络实现电信级IPQoS的解决思路与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网络流量特性研究QoS技术已经陷入了困境,必须寻找更加实际的模型以适合运营商网络的发展需要。根据运营商网络的特征,借鉴TDM、PSTN、同步网、三层交换、MPLS、RSVP等技术的思想,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定时优先调度算法,将IP网络带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准同步"带宽,用于传输有QoS要求的信息流,另一部分为普通带宽,用于传输一般的信息流,基于这个思路实现了实时业务流的中继带宽、严格CAC及随路资源确认。最后根据实时业务流的特征提出改进实时业务流交换算法的思路。

二、电信级Internet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级Internet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MEC的定义及典型应用场景
    2.1 边缘计算与移动边缘计算
        2.1.1 边缘计算的兴起
        2.1.2 云计算V.S.边缘计算V.S.移动边缘计算
        2.1.3 MEC的定义
    2.2 MEC的八大典型应用场景
        2.2.1 MEC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2.2.2 MEC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2.2.3 MEC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2.2.4 MEC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2.2.5 MEC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2.2.6 MEC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2.2.7 MEC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
        2.2.8 MEC在休闲娱乐中的应用
3 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
4 MEC标准模型和框架研究
    4.1 MEC的标准模型
        4.1.1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的MEC架构
        4.1.2 英特尔的MEC框架
        4.1.3 3GPP基于5G的MEC框架
    4.2 MEC的框架研究与设计
5 MEC资源分配的关键问题研究
    5.1 MEC计算卸载
        5.1.1 基于能耗的MEC计算卸载
        5.1.2 基于时延的MEC计算卸载
        5.1.3 能耗与时延折中研究
        5.1.4 MEC计算卸载小结
    5.2 MEC缓存资源分配
        5.2.1 MEC缓存管理
        5.2.2 MEC排队模型
        5.2.3 MEC负载共享和平衡
        5.2.4 MEC负载研究小结
    5.3 MEC资源调度
        5.3.1 MEC任务分配/卸载
        5.3.2 MEC资源联合优化
        5.3.3 公平性和资源交易
        5.3.4 MEC资源优化小结
    5.4 MEC移动性管理
        5.4.1 MEC计算分流和接入点选择
        5.4.2 MEC任务部署
        5.4.3 MEC功率控制
        5.4.4 虚拟机配置和网络功能虚拟化
        5.4.5 MEC移动性管理小结
    5.5 MEC安全与隐私
        5.5.1 MEC安全问题
        5.5.2 MEC隐私保护
        5.5.3 MEC安全隐私问题小结
6 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6.1 MEC结合EH/WPT
    6.2 MEC结合NOMA
    6.3 MEC结合AI/DL
    6.4 MEC结合UAV
    6.5 MEC深入融合Io T
7 结论

(2)新一代IP电信网架构及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网络层次化架构方案
2 主要业务流程
    2.1 IP电信网业务信令流程
    2.2 IP电信网业务质量保证过程
3 关键技术
4 结语

(3)基于流量监控的网络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网络流量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网络性能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网络流量有效监测点设置模型及求解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预备知识
    2.3 有效监测点的设置模型和选点算法
    2.4 分析与实验结果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实时VBR业务流量的网络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On-Off型多速率系统呼叫级和分组级的损失率分析
    3.3 速率离散取值的多速率VBR业务损失率分析
    3.4 分析与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呼叫接纳控制的流量控制技术
    4.1 引言
    4.2 基于部分共享呼叫接纳控制的流量控制技术
        4.2.1 速率VBR业务系统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实施探讨
        4.2.2 呼叫接纳控制中性能参数的涵义
        4.2.3 部分共享呼叫接纳控制策略的性能分析
    4.3 基于完全共享呼叫接纳控制的流量控制技术
        4.3.1 基于容量缩放比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
        4.3.2 完全共享系统呼损率及分组丢失率的计算
        4.3.3 最佳缩放因子的求解
    4.4 分析与实验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流量分析的流量控制技术
    5.1 引言
    5.2 电信级IP网络流量分析
    5.3 基于分支路由器协调的流量控制策略
    5.4 异常网络流量分析控制策略
    5.5 分析与实验结果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附录C 论文中主要缩写

(4)面向城域网的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的成绩和贡献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域网及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介绍
    2.1 城域网技术介绍
        2.1.1 城域网的主要特点
        2.1.2 城域网的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2.2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介绍
        2.2.1 电信级以太网的分类
        2.2.2 电信级以太网的主要特征
        2.2.3 电信级以太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2.2.4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3.1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优势
    3.2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QoS 设计
        3.2.1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QoS 实现机制
        3.2.2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EVC 实现原理
        3.2.3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Flow 实现原理
        3.2.4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QoS 设计
    3.3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可靠性设计
        3.3.1 EAPS 环网保护协议
        3.3.2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EAPS 的设计
        3.3.3 其他保护技术的设计
    3.4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易管理性设计
        3.4.1 电信级以太网802.1ag 的设计
        3.4.2 电信级以太网802.3ah 的设计
        3.4.3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对OAM 的实现
    3.5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安全性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信级以太网典型安全解决方案
    4.1 电信级以太网的安全要素
    4.2 电信级以太网安全解决方案的设计原则
    4.3 电信级以太网安全解决方案
        4.3.1 安全解决方案典型拓扑图
        4.3.2 安全解决方案管理策略
        4.3.3 安全解决方案技术策略
    4.4 未来电信级以太网安全问题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功能和性能测试
    5.1 测试目标
    5.2 测试对象
    5.3 测试环境
    5.4 测试条件
    5.5 测试方法
    5.6 测试内容
        5.6.1 功能测试
        5.6.2 性能测试
    5.7 测试结果
        5.7.1 预期结果
        5.7.2 实际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应用展望
    6.1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特点
    6.2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展望
    6.3 面临的技术壁垒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PBT与SUPANET的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工作和组织结构
第2章 PBT与SUPANET的关键技术
    2.1 SUPANET的关键技术
        2.1.1 SUPANET的接口和协议层次
        2.1.2 SUPANET在SUPA模式下的工作过程
        2.1.3 EPF帧格式
        2.1.4 面向物理帧时槽交换技术
    2.2 PBT技术
        2.2.1 PBT技术的产生背景
        2.2.2 PBT中所涉及的协议和标准
        2.2.3 以太网帧的演进过程
        2.2.4 PBT的工作原理
        2.2.5 PBT的转发机制
        2.2.6 PBT的优缺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PBT与SUPANET的接入技术研究
    3.1 接入方案的提出
    3.2 问题分析
        3.2.1 方案一的问题分析
        3.2.2 方案二的问题分析
        3.2.3 方案二的改进
    3.3 映射表
        3.3.1 标签映射表
        3.3.2 业务实例映射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BT与SUPANET的接入方案设计
    4.1 接入方案一的详细设计
        4.1.1 源端PBT网络A中的处理过程
        4.1.2 SUPA域内各节点的处理过程
        4.1.3 目的端PBT网络B的数据处理过程
    4.2 接入方案二的详细设计
        4.2.1 融合网络中的数据平台结构
        4.2.2 EPF帧的处理过程
        4.2.3 MAC帧的处理过程
    4.3 方案二的改进设计
        4.3.1 融合网络结构设计
        4.3.2 信控平台设计
        4.3.3 动态带宽申请过程
        4.3.4 带宽释放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BT与SUPANET的接入技术仿真
    5.1 OPNET简介
    5.2 实验Ⅰ—方案一仿真
        5.2.1 网络拓扑建模
        5.2.2 节点及进程模型
        5.2.3 仿真参数设置
    5.3 实验Ⅱ—方案二仿真
        5.3.1 网络拓扑建模
        5.3.2 节点及进程模型
        5.3.3 仿真参数设置
    5.4 实验Ⅲ—对方案二的改进部分仿真
        5.4.1 网络拓扑建模
        5.4.2 节点及进程模型
        5.4.3 仿真参数设置
    5.5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格式
    5.6 仿真结果分析
        5.6.1 方案一结果分析
        5.6.2 方案二结果分析
        5.6.3 实验三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电信级以太网构建城域数据网的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电信级以太网的特征
3 国外城域数据网解决方案
    3.1 企业专线业务解决方案
        (1) 媲美传统专线的安全性
        (2) 用户无感知的业务恢复
        (3) 运营级业务管理及维护
    3.2 家庭宽带业务解决方案
        (1) 业务快速部署
        (2) 服务质量保证
        (3) 网络安全监控
        (4) 优化成本
4 国内运营商城域接入网
5 结束语

(7)电信级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安全事件概述
        1.1.2 电信运营商的转型
        1.1.3 电信级互联网概述
        1.1.4 评估的意义
    1.2 主要工作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风险评估标准方法概述
    2.1 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
    2.2 国内外评估的参考标准简介
    2.3 常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与比较
        2.3.1 故障树评估方法
        2.3.2 专家评审法
        2.3.3 层次分析法
        2.3.4 各模型比较
第三章 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
    3.1 电信级互联网风险评估现状
    3.2 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基本框架
    3.3 模型的关键环节
        3.3.1 资产识别
        3.3.2 威胁识别
        3.3.3 脆弱性识别
    3.4 风险值的计算
        3.4.1 单个安全事件的风险值的计算
        3.4.2 安全事件的权值及全网风险值的计算
第四章 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举例
    4.1 A省互联网现状
    4.2 评估前的准备
        4.2.1 风险评估的目标
        4.2.2 风险评估的范围
    4.3 基于安全事件风险评估模型的风险评估
        4.3.1 风险评估的资料收集
        4.3.2 运用模型进行风险评估
    4.4 加固建议
第五章 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分析
    5.1 汪氏量化风险评估模型
        5.1.1 模型概述
        5.1.2 应用汪氏量化风险评估模型对A省进行评估
    5.2 两种模型的比较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果及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外网扫描脆弱性描述
    附录二 端口以及脆弱性描述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电信级IP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论文内容及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创新、管理及相关通信网络专业理论
    2.1 创新及管理基本理论
        2.1.1 创新与电信业务创新相关理论
        2.1.1.1 创新的定义
        2.1.1.2 创新的特性
        2.1.1.3 电信业务创新类型
        2.1.1.4 创新的方法
        2.1.2 管理创新相关理论
    2.2 通信网络相关专业理论
        2.2.1 “电信级”网络特性
        2.2.2 IP 网络的服务质量与业务质量
        2.2.3 电信级IP 承载网保证措施
        2.2.3.1 QoS 保证措施
        2.2.3.2 过量资源配置
        2.2.3.3 资源预留
        2.2.3.4 业务区分
        2.2.3.5 基于 MPLS 技术的 QoS 解决方案
        2.2.4 安全保证措施
        2.2.5 高可靠性保证措施
        2.2.6 网络管理能力
第三章 电信级 IP 网络模型
    3.1 电信级IP 网络模型提出
    3.2 设备能力
        3.2.1 电信级网络设备要求
        3.2.2 A 省IP 网络设备核查与分析
        3.2.3 A 省IP 网络设备优化思路
    3.3 网络能力
        3.3.1 电信级 IP 网络能力保证措施
        3.3.2 A 省IP 网络短板及优化思路
    3.4 维护能力
第四章 电信级 IP 网络服务管理
    4.1 现状分析
    4.2 服务管理目标
    4.3 服务管理措施
第五章 电信级 IP 网络业务管理
    5.1 网络产品
        5.1.1 概述
        5.1.2 网络产品定义
    5.2 电信级IP 网络的业务管理
        5.2.1 管理思路
        5.2.2 用户需求分析
        5.2.3 局端能力分析
        5.2.4 成本分析
第六章 电信级 IP 网络运行维护管理
    6.1 概述
        6.1.1 目的
        6.1.2 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定义及措施
    6.2 集中化的网络运维生产操作体系
        6.2.1 概述
        6.2.2 网络运维监控与维护管理集中模式
        6.2.2.1 总体架构
        6.2.2.2 工作界面划分
        6.2.2.3 职责分工
        6.2.2.4 工作流程
        6.2.3 监控集中模式
        6.2.3.1 总体架构
        6.2.3.2 工作界面划分
        6.2.3.3 职责分工
        6.2.3.4 工作流程
    6.3 健全网络资源管理体系
        6.3.1 网络资源管理目标
        6.3.2 网络资源管理现状
        6.3.3 网络资源管理举措
    6.4 规范网络优化与变更管理
        6.4.1 网络优化与调整
        6.4.1.1 优化调整管理模型
        6.4.1.2 关键环节说明
        6.4.2 网络变更管理
        6.4.2.1 网络变更模型
        6.4.2.2 关键环节说明
    6.5 提升网络安全管理
        6.5.1 网络安全管理目标
        6.5.2 网络安全管理现状
        6.5.3 网络安全管理举措
    6.6 改进供应商管理
        6.6.1 供应商管理模型
        6.6.2 产品质量管理
        6.6.3 维护外包管理
        6.6.3.1 外包需求分析
        6.6.3.2 入网资质审核
        6.6.3.3 外包风险控制
        6.6.3.4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6.7 网络备件管理
        6.7.1 备件管理现状
        6.7.2 IP 电信级网络的备件管理
第七章 电信级 IP 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关键支撑手段
    7.1 概述
    7.2 运维指标体系
        7.2.1 现状分析诊断
        7.2.2 发展目标及策略
        7.2.3 网络提供能力指标体系
        7.2.4 业务提供能力指标体系
        7.2.5 服务保障能力指标体系
        7.2.6 运维综合能力指标体系
    7.3 质量测试手段
        7.3.1 质量测试新需求
        7.3.2 质量测试手段
    7.4 OSS 系统
        7.4.1 现状分析诊断
        7.4.2 发展目标与策略
        7.4.3 服务开通系统建设
        7.4.4 服务保障系统建设
        7.4.5 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7.4.6 数据网管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多业务IP承载网QoS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多业务承载网QOS 和安全研究背景
    1.2 多业务承载网QOS 和安全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多业务承载网QOS 与安全要求
    2.1 3G/NGN 对承载网 QoS 的要求
        2.1.1 承载网主要指标和IP 电话质量定义
        2.1.2 NGN 对承载网QoS 指标的要求
        2.1.3 3G 的QoS 要求
        2.1.4 信令QoS 要求
    2.2 IPTV 对承载网QOS 和安全性的要求
        2.2.1 IPTV 的 QoS 要求
        2.2.2 IP 承载网总体QoS 要求
        2.2.3 安全性要求
        2.2.4 电信业务总体安全要求
第3章 NGN QOS 的思路和核心
    3.1 NGN QoS 的思路
    3.2 NGN QOS 的核心
第4章 多业务承载网的QOS 和安全解决方案
    4.1 QOS 解决方案
        4.1.1 网络规划
        4.1.2 QoS 技术部署
        4.1.3 业务系统CAC 机制
    4.2 安全解决方案
        4.2.1 网络安全性技术
        4.2.2 网络安全策略
第5章 基于QOS 与安全性的NGN 承载网解决方案
    5.1 某运营商NGN 承载网的建设背景
        5.1.1 骨干网的发展趋势
        5.1.2 城域网改造思路
    5.2 地市IP 承载网目标方案
        5.2.1 IP 承载网目标方案
        5.2.2 演进步骤
    5.3 QOS 解决方案
    5.4 安全解决方案
第6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10)基于运营网络实现电信级IPQoS的解决思路与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IP QoS研究的困境
2 基于运营网络解决电信级QoS的思路
    2.1 运营网络的特点
    2.2 电信业务的成功及分析
    2.3 解决方案的思路
        (1)呼叫控制面与媒体承载层的合理分工与紧密联系
        (2)承载子网必须全程全网为电信级业务建立高速交换传输通道
        (3)基于现有IP技术提供大小可调的高QoS的带宽颗粒,为全网电信级业务规划与接入层的CAC提供基础
3 基于运营网络解决IP QoS的解决方案
    3.1 全网准同步
        (1)定时优先调度算法
        (2)“全网准同步”的建立
        (3)中继带宽及CAC
    3.2 快速同步流交换
    3.3 随路资源确认
4 结束语

四、电信级Internet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综述[J]. 梁广俊,王群,辛建芳,李梦,许威. 信息安全学报, 2021(03)
  • [2]新一代IP电信网架构及方案[J]. 孙兵. 软件导刊, 2021(01)
  • [3]基于流量监控的网络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蒋红艳. 湖南大学, 2010(07)
  • [4]面向城域网的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应用研究[D]. 李瑞东.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3)
  • [5]PBT与SUPANET的接入技术研究[D]. 薛立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6]电信级以太网构建城域数据网的方案探讨[J]. 王渠自,刘高锦,刘非易. 电信科学, 2010(04)
  • [7]电信级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应用[D]. 郭明利.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8]电信级IP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研究[D]. 邹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9]多业务IP承载网QoS解决方案研究[D]. 郝明. 吉林大学, 2009(09)
  • [10]基于运营网络实现电信级IPQoS的解决思路与方案的研究[J]. 薛强,张光昭. 电信科学, 2008(05)

标签:;  ;  ;  ;  ;  

运营商级互联网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