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黏附分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黏附分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粘附分子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21)在《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miRNAs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古今医家和现代医学对内异症的研究,探究灸法治疗内异症的原理及作用规律。2、通过改良的自体移植法诱导建立内异症小鼠模型,在验证隔药饼灸对内异症痛经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抑制异位内膜体积生长的基础上,探究隔药饼灸对内异症小鼠mi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PCR验证,检测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3、综合文献和实验研究,通过对经络、腧穴、筋膜、miRNA、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探讨隔药饼灸抗细胞粘附侵袭、抗细胞生长增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经络机理,研究关元穴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具体的机制。方法:44只SCID实验小鼠,五只一笼,采用改良自体移植法,将一侧子宫裁剪成大小为5×5mm的片段,把子宫内侧面固定在另一侧的腹壁上,术后断食一天并连续肌注青霉素三天防止感染,七天后随机选取两只,开腹显示病灶处异位内膜体积增大,为直径5~8mm的半透明囊泡,内有液体积聚,有新生血管,表明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小鼠不区分体重大小等因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西药组(B组)、隔药饼灸组(C组),每组12只,按每笼4只饲养。各组自造模结束后第14天起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两周。模型组用8号灌胃针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隔药饼灸组用附子、红花、当归等中药按比例打粉并与黄酒混合,用自制模具制作规格为10mm×10mm×4.5mm的药饼,用模具制作的艾炷于关元穴进行隔药饼灸,每只小鼠灸4壮。西药组用达那唑溶液按36mg/kg体质量进行灌胃。治疗期间记录隔药饼灸镇痛效果,治疗结束后测量各组异位内膜组织大小,提取各组小鼠的异位内膜组织并用保存并进行相关检测。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EMs实验各组的异位内膜差异表达miRNAs,预测miRNA的下游靶基因,通过MAGIA2软件和Pearson相关系数将靶基因与miRNAs进行配对,采用qRT-PCR的方法对以上确定出的关键miRNAs和靶基因进行验证;对调控网络中基因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使用DAVID软件对筛选的miRNA进行功能分析,并应用超几何检验获得显着富集的GO条目和KEGG路径图谱;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1、隔药饼灸组发生扭体反应总次数呈下降趋势,有扭体反应的小鼠数量、扭体次数和扭体发生率均在降低,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隔药饼灸对小鼠痛经的镇痛效果明显。2、隔药饼灸组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为86.28%,优于西药组的78.65%,隔药饼灸的对异位内膜的生长抑制作用效果更明显。3、差异化表达的miRNA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筛选出4个下调miRNA:miR-6538,miR-3470a,miR-2137,miR-5126。与西药组相比,隔药饼灸组筛选出9个下调miRNA:miR-499-5p,miR-133b-3p,miR-496a-3p,miR-206-3p,miR-21a-5p,miR-3473b,miR-493-5p,miR-133a-3p,miR-487b-3p。筛选出4个上调miRNA:miR-183-5p,miR-205-5p,miR-181a-2-3p,miR-200c-3p。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筛选出10个下调miRNA:miR-21a-5p,miR-3473b,miR-483-3p,miR-6240,miR-3963,miR-3970,miR-15a-5p,let-7i-5p,miR-2137,miR-5126。筛选出7个上调miRNA:miR-195a-3p,miR-615-3p,miR-708-3p,miR-296-3p,miR-671-3p,miR-298-5p,miR-181a-2-3p。4、PCR验证miRNA通过各组共同调控的miRNA,筛选出miR-2137、miR-5126、miR-3963、miR-6240、miR-1981-5p、miR-708-3p、miR-3473b、miR-206-3p、miR-21a-5p、miR-181a-2-3p这十个miRNA,经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筛选出miR-708-3P、miR-5126-3P、miR-1981-5P、miR-206-3p这4个miRNA,最终确定miR-708-3P、miR-5126-3P这两个miRNA符合条件。5、PCR验证mRNA对PCR筛选出的miR-708-3P、miR-5126-3P各自调控的mRNA有Igf1r、Mapk1、VEGF、Ppp2r5c、Magi2、Wnt7a、Nprl3、Rps6ka2、Igf1、Sos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合miRNA与mRNA的负调控关系,筛选出Vegf、Ppp2r5c、Wnt7a、Rps6ka2这四个靶基因。6、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蛋白WB检测各组相应的PI3K、Akt、mTOR三种蛋白的表达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的三种蛋白表达含量均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西药组虽然三种蛋白表达含量亦下降,但PI3K蛋白的降低量未达统计学意义,Akt、mTOR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隔药饼灸对内异症小鼠具有显着的镇痛作用和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生长得作用。2、隔药饼灸可以调控内异症小鼠的miRNA和相应的靶基因,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抗细胞粘附侵袭、抗细胞生长增殖和抗血管生成,对异位内膜组织起到治疗作用。3、对关元穴隔药饼灸可以调控筋膜上的miRNA、靶基因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整三焦焦膜的理化特性,进而调整冲任二脉的经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毕建蕾[2](2021)在《UPF1通过靶向lncRNA NEAT1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约11%,常引起慢性盆腔痛、不孕及排便困难。由于其具有复发、组织侵犯、远处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因此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无特异性诊断方法,手术治疗的术后复发率极高,药物辅助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治疗的关键。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存在多个假说。其中“经血逆流”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尽管大部分女性都有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导致的出血逆流入盆腔的现象,但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却仅占极少部分。由此可知“经血逆流”的学说对于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研究人员推测,健康女性和患病女性的一些差异决定了异位内膜病灶在子宫腔外浸润、种植,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盆腔微环境和免疫力等。研究发现,与健康女性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独特免疫因子,这些异常的免疫因子使子宫内膜碎片进入腹膜腔时可以逃避免疫监视(免疫逃逸)。此外,破坏的细胞免疫反应和相关的细胞因子会驱动与其他病理生理过程有关的炎性网络,例如与异位病变相关的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和增殖。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它们在多种层面参与蛋白编码基因调控,在人类生理过程及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差异表达的lncRNA还可作为疾病诊断标记物以及新的治疗靶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lncRNA参与激素调节网路、信号通路调控,并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潜在诊断标志物,但它是否参与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失调,目前为止,尚无相关研究。RNA结合蛋白,可以与RNA相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颗粒,影响RNA的转录、剪接、修饰、细胞内运输、翻译、衰变等过程。UPF1是作为RNA结合蛋白,是NMD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之一,在真核生物体内调控内环境的稳态。研究表明,在多种疾病中UPF1通过靶向lncRNA调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出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免疫相关lncRNA,构建UPF1-免疫相关lncRNA调控网络,通过WB,qRT-PCR、RIP,细胞功能实验等研究,探索UPF1-免疫相关的lnc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利用RNA-seq技术筛选6组配对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cEM和euEM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随机筛选其中4个,在扩大的组织样本中,通过qRT-PCR法验证RNA-seq结果的准确性。根据RNA-seq结果,使用Immu Cell AI对ecEM和euEM组织中24种免疫细胞成分进行差异分析。通过IMMPORT获得免疫相关蛋白,进行共位置(顺式作用)及共表达(反式作用)分析,获得免疫相关lncRNA,并分析6对ecEM和euEM组织的免疫相关lncRNA主成分。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UPF1-IML-IMP网络,并最终选用UPF1-NEAT1轴进行后续研究。第二部分:通过qRT-PCR在扩大的euEM及ecEM组织样本中,验证UPF1的表达量。提取原代euEM间质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验证euEM提取纯度。转染UPF1过表达慢病毒及si-UPF1至euEM间质细胞,改变细胞中UPF1的表达量后,进行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通过ELISA实验检测不同UPF1表达水平下euEM间质细胞分泌IL-6的变化。第三部分:通过qRT-PCR在扩大的euEM及ecEM组织样本中,验证NEAT1的表达量,并与UPF1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对过表达及沉默UPF1的euEM间质细胞进行qRT-PCR检测NEAT1的表达变化。RIP实验验证UPF1与NEAT1相结合。转染si-NEAT1至euEM间质细胞,并进行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通过ELISA实验检测UPF1/NEAT1轴对euEM间质细胞分泌IL-6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通过对6组子宫内膜异位症euEM和ecEM组织进行RNA-seq分析,共获得95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log2FC≥1∣且Padj<0.05),其中475个表达上调,477个表达下调。qRT-PCR验证了lncRNA UCA1,MIR202HG,LINC00261,GAGA2-AS1在euEM及ecEM组织中差异表达,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与RNA-seq一致。Immu Cell AI对euEM和ecEM组织中24种免疫细胞成分的分析显示,13种类型的免疫细胞的丰度存在显着差异(下调:CD8 naive,n Treg,Th17,Tcm,B细胞,Tgd和CD8 T细胞;上调:Tex,Tfh,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CD4 T细胞)(P均<0.05)。通过在IMMPORT获得的免疫相关蛋白进行筛选,鉴定出661个失调的免疫相关蛋白(475个上调,186个下调)。对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蛋白进行共位置(顺式作用)及共表达(反式作用)分析,获得427个差异免疫相关lncRNA。主成分分析显示,euEM与ecEM的免疫相关lncRNA的表达有明显的区分,且euEM组中6个样本的免疫相关lncRNA成分较稳定,ecEM组则显示出免疫相关lncRNA成分的不一致。UPF1与3个失调的免疫相关lncRNA表达成负相关。其中NEAT1的表达丰度最高,因此选择UPF1-NEAT1轴作为后续研究通路。第二部分:qRT-PCR结果显示UPF1在ecEM组织中低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提取的原代euEM间质细胞具有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CCK8实验结果显示,转染UPF1过表达慢病毒后euEM细胞增殖率显着降低,而转染si-UPF1后细胞增殖率显着提高。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UPF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而si-UPF1转染后细胞迁移能力增强。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UPF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降低,而si-UPF1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强。ELISA实验结果显示,UPF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后细胞上清液中IL-6降低,而si-UPF1转染后细胞上清液中IL-6升高。第三部分:qRT-PCR结果显示NEAT1在ecEM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UPF1成负相关。转染UPF1过表达慢病毒后,NEAT1的表达量下降,转染si-UPF1后,NEAT1表达量上升。RIP实验证实UPF1与NEAT1相结合。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转染si-NEAT1可抑制euEM间质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少细胞上清液中IL-6的分泌;并能逆转UPF1对euEM间质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细胞上清液中IL-6的影响。结论:1.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uEM和ecEM组织进行RNA-seq分析,获得95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log2FC≥1∣且Padj<0.05),其中475个上调,477个下调。通过qRT-PCR验证了其中四个lncRNA(分别为lncRNA UCA1,MIR202HG,LINC00261,GAGA2-AS1)在euEM及ecEM组织中显着差异表达,与RNA-seq结果一致。euEM和ecEM组织中13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丰度存在差异。通过对lncRNA共位置(顺式作用)及共表达(反式作用)的分析,鉴定出427个免疫相关lncRNA。2.ecEM组织中UPF1的表达水平较低,上调UPF1抑制euEM间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分泌IL-6,而敲减UPF1则促进euEM间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分泌IL-6。3.NEAT1在ecEM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量与UPF1负相关。UPF1负调控NEAT1的表达,并靶向结合NEAT1。下调NEAT1抑制euEM间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分泌IL-6,并能逆转UPF1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分泌IL6的影响。UPF1作为RNA结合蛋白靶向NEAT1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

江海瀚[3](2021)在《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发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好发于育龄妇女,最常见于卵巢和宫骶韧带。内异症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临床行为学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恶变趋势,综合研究表明其恶变率约0.7~1%。本研究旨在初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发病的相关基因,为寻找有意义的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目的基因提供一定的数据。方法:从GEO数据库搜索并下载GSE7305、GSE6008数据集中的原始数据,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归一化等处理后分别获取各数据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基因,将两组差异基因取交集,并将交集部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出可能具有意义的通路和基因进行讨论分析。选择更严格的筛选条件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并进行富集分析,选取表达差异较大的2个基因以及此2个基因参与的通路进行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方法检测选取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值<0.05,log_2|Fold Change|>1为条件筛选出差异基因,两数据集存在交集基因610个。进行富集分析后可见,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影响着p53等通路,也可能影响着卵巢癌细胞中的各项生物过程。选择更严格的筛选条件后,筛选出交集差异基因143个。再次进行富集分析,选取RGS2、MYLK基因及c GMP-PKG通路进行讨论分析。以对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验证RGS2及MYL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RGS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MYL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基于信息生物学分析RGS2、MYLK、CEACAM1、VEGFA、EGFR等差异基因的表达改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恶变过程,在表达呈下调的差异基因中RGS2及MYLK的差异尤为显着。2.RGS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现表达下调。3.MYL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中虽有表达下调的趋势,但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周小叶[4](202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Ms)及其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经腹腔镜手术或组织学上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完成分娩的156名患者与同时间段于我院分娩的415名非内异症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根据是否合并内异症分为内异症组与非内异症组,内异症组内再根据妊娠前是否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分为妊娠合并内异症组与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然后两组再根据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情况分别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又再根据术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分型的情况分别分为亚组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及单纯卵巢型组,单纯腹膜型组及卵巢型合并腹膜型组进行比较。比较分析各组间分娩方式、受孕方式、妊娠早期黄体酮治疗情况、妊娠晚期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及各具体不良妊娠结局(胎儿窘迫、羊水量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产程异常、产后出血)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后自然妊娠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内异症组中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剖宫产(CS)、妊娠早期黄体酮治疗、妊娠晚期存在不良妊娠结局、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非内异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367、70.602、111.212、13.510、4.981、31.664、16.609,均P<0.05),两组羊水量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产程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6、0.949、0.345、0.675、0.018、2.128、0.098、0.506、0.001、0.117、1.954,均P>0.05),排除ART患者后内异症组中的剖宫产(CS)、妊娠早期黄体酮治疗、妊娠晚期存在不良妊娠结局、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仍均显着高于非内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0.131、78.344、12.980、4.666、26.174、10.161,均P<0.05)。妊娠合并内异症组中的剖宫产(CS)发生率显着高于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x2值为22.793,P<0.01),排除ART与既往子宫手术史对妊娠结局的干扰后,妊娠合并内异症组中的剖宫产(CS)发生率仍显着高于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x2值分别为23.468、21.904,P<0.01);而妊娠合并内异症组中ART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x2值为7.160,P<0.01),排除既往子宫手术史对妊娠结局的干扰后差异仍显着存在(x2值为5.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论在r-AFS分期Ⅰ/Ⅱ期组还是在r-AFS分期Ⅲ/Ⅳ期组中,妊娠合并内异症组中的剖宫产(CS)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x2值分别为9.311、6.990,P<0.01);r-AFS分期Ⅰ/Ⅱ期的妊娠合并内异症组ART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x2值为7.55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r-AFS分期Ⅲ/Ⅳ期的妊娠合并内异症组和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的AR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0.418,P>0.05)。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中r-AFS分期Ⅰ/Ⅱ期的妊娠妇女和r-AFS分期Ⅲ/Ⅳ期的妊娠妇女在合并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治疗与术后妊娠的间隔时间、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妊娠早期黄体酮治疗情况及妊娠晚期存在不良妊娠结局、胎儿宫内窘迫、羊水量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产程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术后再妊娠组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分型为单纯腹膜型及卵巢合并腹膜型的患者合并不孕症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单纯卵巢型的患者(x2值分别为14.228、13.6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腹膜型与卵巢合并腹膜型的患者合并不孕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1.833,P>0.05)。卵巢合并腹膜型r-AFS分期Ⅲ/Ⅳ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卵巢型和单纯腹膜型,单纯卵巢型r-AFS分期Ⅲ/Ⅳ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型(x2值分别为6.746、31.534、12.23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合并腹膜型的手术治疗与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显着长于单纯卵巢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合并腹膜型与单纯腹膜型,单纯卵巢型与单纯腹膜型之间的手术治疗与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在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妊娠早期黄体酮治疗、妊娠晚期存在不良妊娠结局、胎儿宫内窘迫、羊水量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产程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分型、卵巢囊肿单/双侧分布、卵巢直径≥5cm、腹腔镜手术治疗与术后妊娠的间隔时间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后的自然妊娠在妊娠晚期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妊娠妇女无论是否通过ART获得妊娠,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均增加,且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不能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r-AFS分期和病理分型均与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及妊娠晚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无明显相关,但卵巢合并腹膜型的患者术前合并不孕症的风险及术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妊娠的间隔时间均显着高于单纯卵巢型的患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管理及此类患者的产科管理和心理疏导。

殷彩苗[5](2020)在《健脾疏肝清湿化瘀法调控T细胞亚群Th1/Th2相关因子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及术后复发状态模型,采用健脾疏肝清湿化瘀综合方案(中药灌胃+内异康复栓直肠导入)对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异位囊肿形成及大小情况、盆腔粘连程度及子宫残端水肿情况,对模型大鼠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病灶外观及其病理切片的观察分析,以及检测Th1/Th2相关因子IFN-γ、IL-4在治疗后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健脾疏肝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EMT术后复发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1月后再次行手术切除部分异位病灶,建立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EMT术后复发模型状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亮丙瑞林组(Gn组),中药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及直肠导入,其余各组予不同药物以同样方式干预4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各组大鼠,开腹取健侧子宫及异位病灶。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组织形态,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标中IFN-γ、IL-4的表达情况。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在行第2次和第3次手术(建立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和处死大鼠取标本)时注意观察及记录大鼠的异位囊肿形成及大小情况、盆腔粘连程度及子宫残端水肿情况。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体重: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全部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均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前相比,用药治疗后的各组大鼠体重均有升高(P<0.05)。(2)行为、状态表现:经过2个月观察和记录,全部大鼠精神状态、反应情况无异常,只于行EMT模型与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造模术后2~3日内精神不振,活动减少,反应迟钝。中药中、高剂量组于灌胃、灌肠期间粪便常呈稀糊状;Gn组皮毛较稀疏杂乱,活动减少。(2)异位囊肿形成情况:(1)EMT模型大鼠:肉眼观察可见大小不一的异位血管、结节或囊泡等异位病灶的形成。(2)治疗前: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各组大鼠左、右侧异位囊肿大小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均P>0.05)。(3)治疗后:左侧异位囊肿: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异位囊肿显着缩小(P<0.05),Gn组、中药中剂量组有缩小趋势(P>0.05)。右侧异位囊肿: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Gn组与中药高剂量组异位囊肿显着缩小(P<0.01与P<0.05);中药中剂量组异位囊肿有缩小趋势(P>0.05)。(4)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比较:左、右侧异位囊肿:复发状态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治疗前后异位囊肿有缩小趋势(P>0.05);高剂量组、Gn组治疗后异位囊肿大小显着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右侧Gn组P<0.01,余均P<0.05)。(3)盆腔粘连及子宫残端水肿情况:(1)盆腔粘连情况: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盆腔粘连程度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组治疗组大鼠盆腔粘连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比较:各组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与假手术组治疗前后盆腔粘连无显着性差异(P>0.05)。(2)残端水肿情况:治疗前:建立EMT术后复发状态大鼠模型时记录示子宫残端水肿达21只,子宫残端水肿率为70%(21/30);假手术组6只均无子宫残端水肿。治疗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子宫残端水肿16只,子宫残端水肿率达53.3%(16/30);假手术6只均无子宫残端水肿。治疗前后相比:除假手术组、西药组残端水肿情况不变以外,中药中剂量组从治疗前出现残端水肿6只(20.0%)下降到3只(10.0%)、高剂量组从治疗前5只(17.0%)下降到1只(3.3%),水肿较治疗前减轻。模型组从原来4只(13.3%)上升到6只(20%)。(4)EMT术后状态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病理学表现:(1)在位内膜:呈正常子宫形态。(2)异位病灶: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见囊肿样结构,其内层被覆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排列规则,部分可见核下空泡,与在位子宫内膜形态结构相似,间质内可见血管扩张,新生血管形成并增生明显。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Gn组、中药高剂量组的新生毛细血管增生情况均有减轻;中药中剂量组子宫内膜样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增生较明显,Gn组次之,中药高剂量组相对最轻。(5)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INF-γ表达情况:(1)在位内膜: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FN-γ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Gn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FN-γ浓度显着升高(P<0.05),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FN-γ浓度有升高趋势(P>0.05)。(2)异位病灶: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P<0.05)、Gn组(P<0.01)大鼠异位内膜病灶中IFN-γ浓度显着升高;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异位内膜病灶中IFN-γ浓度有升高趋势(P>0.05)。(6)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IL-4表达情况:(1)在位内膜: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L-4浓度显着升高(P<0.01)。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Gn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L-4浓度极显着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L-4浓度有下降趋势下降(P>0.05)。(2)异位病灶: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Gn组大鼠异位病灶中IL-4浓度显着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异位病灶中IL-4浓度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1.本实验研究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表现与在位子宫内膜相似,间质内较多新生血管形成,间质细胞大量增生,提示本次造模成功。2.本研究结果表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在复发状态模型组与各治疗组之间存在表达差异,提示内异症术后复发可能与Th1/Th2免疫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IFN-γ表达下降、IL-4表达升高,经药物治疗后主要表现为IFN-γ表达升高、IL-4表达下降。3.研究结果表明健脾疏肝清湿化瘀综合方案通过调节IFN-γ、IL-4表达,调控Th1/Th2免疫平衡可能是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之一。

林翔[6](2020)在《缺氧调控的细胞粘附和细胞周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粘附、生长、周期性出血,继而形成包块或结节,引发疼痛、不孕等症状。虽然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且众说纷纭,目前仍以Sampson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为主导,该学说认为随经血逆流入盆腔的子宫内膜碎片经历粘附、增殖、血管新生等过程,形成异位囊肿或结节。但种植学说并不能解释为什么90%的女性发生经血逆流,而仅10%左右的育龄期妇女罹患内异症。这也提示我们内异症不仅与月经逆流相关,盆腔微环境引起的异位内膜生物学改变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月经期子宫内膜功能层螺旋小动脉持续性收缩,子宫内膜缺血缺氧,剥脱出血,形成月经,现有研究已证明随经血逆流的子宫内膜碎片在异位组织粘附生长前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缺氧状态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升高,介导内异症细胞克服缺氧环境并启动异位粘附-增殖-浸润等生物学行为。粘附被认为是异位病灶形成的第一步,有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粘附分子整合素Integrins家族在内异症粘连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起关键作用的Integrins并未被阐明,HIF-1α、TGF-β1与内异症细胞异位粘附的具体关系也尚无报道。内异症细胞异位粘附之后仍然长期受到缺氧的应激,其在子宫腔外氧化应激环境下持续存活、复制的机制还不明确。Micro RNA-210(miR-210)是缺氧处理后上调最为显着的HIF-1α相关micro RNA,miR-210常通过其靶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进展、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下的细胞分裂增殖、DNA损伤修复、血管新成及能量代谢转换等多项生物学过程,被认为是缺氧标志性的micro RNA。现有文献表明内异症异位病灶存在过度氧化应激,但异位病灶氧化/抗氧化失衡的机制不明。我们在前期缺氧促进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异位粘附的研究中发现长期慢性缺氧会导致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上皮细胞发生DNA损伤,同时发现缺氧相关miR-210-3p在异位病灶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均升高。目前,内异症细胞在异位粘附之后克服氧化应激压力持续存活、异常分裂增殖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应用Target Scan,RNA-hybrid和miRanda数据库预测到BARD1是miR-210-3p的靶基因。BARD1(BRCA1 associated RING domain 1,BRCA1相关环结构域)通过指环区与BRCA1相连形成异二聚体复合物,在细胞中发挥DNA损伤修复和激活细胞周期检测点的功能,且BARD1蛋白已被证明决定了BRCA1蛋白的稳定性及BRCA1/BARD1异二聚体复合物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应答、癌症进展中的功能,但目前尚无miR-210-3p及其靶基因参与内异症发病的报道。本研究基于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探讨了缺氧在内异位症发病三部曲之——异位粘附、异常增殖中的作用,证明了缺氧不但能够通过激活TGF-β1/p-Smad2/p-Smad3/Smad4/Integrins信号通路增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异位粘附能力,启动内异症的发生;缺氧上调的miR-210-3p还能通过靶向抑制BARD1的表达,促进BRCA1蛋白的降解,使BRCA1/BARD1蛋白复合物无法发挥正常的DNA损伤应答及细胞周期检测点功能,内异症细胞逃逸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周期持续进展、细胞在宫腔外不断复制增殖,从而促进内异症的发展。本研究旨在阐明缺氧及其相关分子(HIF-1α、miR-210-3p等)在内异症异位病灶形成、生长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寻找内异症治疗的潜在靶点。目的:明确在内异症异位病灶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Integrins及其与缺氧的关系。方法:(1)收集15例非内异症患者的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5例行宫腹联合手术的内异症患者的异位病灶和同期的在位子宫内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IHC)分析标本中HIF-1α及Integrins的表达情况;(2)收集13例月经周期的增生期行宫腔镜手术的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提取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utopic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建立稳定的内异症原代间质细胞提取、纯化、鉴定、编号及培养体系;(3)对新鲜提取的13例ESCs(编号为:ESC-1、ESC-2、ESC-3、ESC-4、ESC-5、ESC-6、ESC-7、ESC-8、ESC-9、ESC-10、ESC-11、ESC-12、ESC-13)进行常氧(21%O2)、缺氧(1%O2)处理及细胞粘附能力、迁移能力分析;(4)提取缺氧处理0、48小时后的ESCs的m RNA和蛋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 PCR)及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检测缺氧对HIF-1α及Integrins表达的影响。结果:(1)IHC结果表明: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比,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及配对的增生期在位子宫内膜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均异常高表达HIF-1α,但仅间质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整合素家族中的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2)功能实验表明:缺氧培养显着提高ESCs的粘附能力、迁移能力;(3)缺氧培养增加ESCs中HIF-1α、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论:HIF-1α在内异症异位病灶的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升高,且异位病灶间质细胞上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的特异性高表达参与了ESCs的异位粘附和异位病灶的形成,缺氧培养可能通过上调整合素的表达促进ESCs的粘附能力,但缺氧上调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的具体机制不明。目的:探索缺氧促进ESCs异位粘附的具体机制及小鼠内异症模型的异位病灶形成初期HIF-1α、TGF-β1及Integrins的表达情况。方法:(1)IHC检测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及在位内膜中TGF-β1、TGF-β受体2(TGF-βreceptor II)的表达情况;(2)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缺氧培养后13种ESCs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的表达情况;(3)常氧培养时添加TGF-β1、缺氧培养下添加TGF-β1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利用粘附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TGF-β1对ESCs粘附能力、迁移能力的影响;(4)RT-q PCR,WB,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检测经典的TGF-β1/p-Smad2/p-Smad3/Smad4信号通路激活情况;(5)SB431542预处理、HIF-1α的特异性RNA干扰病毒感染细胞后,通过RT-q PCR,WB检验HIF-1α在TGF-β1/Smads信号通路激活及整合素表达上调中的作用;(6)通过将内异症患者增生期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植入8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腹腔,构建11只小鼠内异症模型,在植入0、48小时后取出病灶并通过IHC检测异位病灶中HIF-1α、TGF-β1、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的表达情况。结果:(1)IHC结果表明:TGF-β1及TGF-βreceptor II在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间质细胞中显着高表达;(2)缺氧培养显着增加ESCs中TGF-β1蛋白的分泌;(3)IF结果表明:缺氧培养ESCs促进p-Smad2由细胞浆进入细胞核,且缺氧处理后4小时、8小时,p-Smad2蛋白在核内表达明显升高;(4)WB结果显示:缺氧培养下p-Smad2,p-Smad3,Smad4及整合素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的蛋白表达均增加;(5)TGF-β1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有效抑制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且显着降低缺氧上调的整合素水平;敲降HIF-1α显着抑制缺氧培养下TGF-β1的分泌、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及整合素表达的上调;(5)动物实验的IHC结果表明,异位病灶形成初期(内膜植入48小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HIF-1α、TGF-β1及Integrins的表达均增加,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结论:缺氧刺激ESCs分泌TGF-β1,TGF-β1与TGF-βreceptor II结合后磷酸化Smad2、Smad3,增加p-Smad2入核,激活p-Smad2/p-Smad3/Smad4信号通路,进而增加下游整合素Integrin-α5,Integrin-αV,Integrin-β3和Integrin-β5的表达及ESCs的粘附能力,且此过程依赖于HIF-1α。目的:评估缺氧环境对内异症细胞DNA的影响,明确缺氧标志性miRNA-210-3p在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1)收集27例非内异症患者来源的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57例配对的内异症异位病灶和同期在位子宫内膜,IHC检测组织中HIF-1α和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标志蛋白8-OHd G的表达情况;(2)对新鲜提取的另外5例原代ESCs(编号为ESC-14、ESC-15、ESC-16、ESC-17、ESC-18)及购买的人子宫内膜腺癌上皮细胞系Ishikawa进行缺氧培养,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碱性彗星实验)检测缺氧处理0天、28天后ESCs和Ishikawa的DNA双链损伤情况;(3)对缺氧处理后的原代ESCs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显着变化的micro RNAs并进行RT-q PCR验证;(4)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 analysis,FISH)和免疫荧光双染色检测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5例配对的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组织,明确miR-210-3p在异位病灶中的定位情况;再通过RT-q PCR对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15例配对的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组织中miR-210-3p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IHC结果表明: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及配对在位子宫内膜的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均异常高表达8-OHd G,且趋势与HIF-1α的表达情况一致,提示内异症细胞存在DNA损伤,且缺氧可能参与了该过程;(2)碱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培养28天显着增加彗星的尾长(Tail length)、彗星尾部荧光强度(Tail DNA%)及彗星尾矩(Tail olive moment),说明慢性缺氧诱发了ESCs和Ishikawa的DNA损伤;(3)高通量测序及组织RT-q PCR结果表明:缺氧培养显着上调ESCs和Ishikawa中miR-210-3p的表达水平,且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组织中miR-210-3p的表达也显着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4)FISH及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异位病灶中高表达的miR-210-3p定位于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结论:慢性缺氧是诱发内异症细胞氧化应激性DNA损伤的原因之一,但内异症细胞逃逸氧化应激压力,持续在宫腔外存活、增殖的机制不明,异位病灶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显着高表达的miR-210-3p可能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了该过程,但是具体机制有待探究。目的:探索缺氧上调的miR-210-3p在内异症细胞逃逸氧化应激性DNA损伤及异位存活、增殖中的作用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1)在常氧、缺氧培养下,利用慢病毒特异性敲除miR-210-3p,并对ESCs和Ishikawa进行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检测(Flow cytometric analysis,FCM)及WB,分析miR-210-3p在常氧、缺氧环境下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为减少原代ESCs带来的个体差异,先对商品化的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永生化间质细胞系h EM15A进行miR-210-3p的过表达,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uciferase assays)以寻找miR-210-3p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和miR-210-3p的靶基因;(3)利用RT-q PCR、WB等技术验证靶基因BARD1及其下游效应蛋白BRCA1在过表达、敲降miR-210-3p的ESCs及Ishikawa中的表达情况;(4)对第三部分中验证miR-210-3p表达情况的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5份配对的异位病灶组织和同期在位子宫内膜进行RT-q PCR分析,并对15份异位病灶组织中miR-210-3p和BARD1 m 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5)IHC检测27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57对配对的异位病灶组织和同期在位子宫内膜中BARD1和BRCA1的表达情况;(6)常氧、缺氧培养下敲降miR-210-3p或过表达BARD1,利用WB分析下游功能分子BRCA1、p-BRCA1、p53,p21,Cyclin B1及Cdc2的表达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缺氧条件下miR-210-3p、BARD1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1)缺氧培养下敲降miR-210-3p导致ESCs和Ishikawa发生细胞周期的G2/M期阻滞,且使缺氧上调的Cyclin B1、Cdc2蛋白及缺氧下调的p53、p21蛋白水平得到恢复,但常氧培养下敲降miR-210-3p对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无影响;(2)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显示:过表达miR-210-3p影响h EM15A的细胞周期调控过程,如有丝分裂、染色体定位、细胞分裂、微管运动、纺锤体和着丝点微管组装等;软件预测和Luciferase assays结果证明miR-210-3p通过直接结合BARD1的3’-UTR区域靶向抑制BARD1的表达;(3)RT-q PCR及WB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10-3p下调ESCs及Ishikawa中BARD1的m RNA表达,干扰miR-210-3p则增加BARD1的m RNA表达,且过表达和敲降miR-210-3p后BARD1、BRCA1在蛋白水平上表现出与BARD1 m RNA一样的变化趋势;(4)IHC结果表明: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的间质细胞及上皮细胞中BARD1的表达均显着低于其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RT-q PCR结果显示异位病灶组织BARD1的m RNA表达与组织中miR-210-3p的表达显着负相关;(5)WB和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缺氧抑制的BRCA1蛋白表达能被miR-210-3p的干扰病毒逆转,BARD1过表达则能逆转BRCA1蛋白在miR-210-3p过表达的ESCs和Ishikawa细胞中的表达下降,且缺氧条件下过表达BARD1导致G2/M期阻滞,BRCA1、p-BRCA1、p53、p21表达升高,Cyclin B1、Cdc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缺氧虽诱发内异症细胞的DNA损伤,但缺氧上调的miR-210-3p又能通过靶向抑制BARD1的表达,促进BRCA1蛋白的泛素化降解,扰乱DNA损伤修复复合物BRCA1/BARD1发挥正常的细胞周期检测点功能,使细胞周期不阻滞,内异症细胞逃逸氧化应激压力而持续在宫腔外生长、增殖。目的:利用小鼠内异症模型研究miR-210-3p抑制剂、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amin C)在体内对异位囊肿生长的作用。方法:(1)构建50只C57BL/6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每天根据体重用200ug/kg雌激素处理供体鼠7天,将供体鼠双侧子宫沿其最长轴切开,并剪成0.5×0.3cm大小,然后将子宫内膜面贴紧肠系膜缝入去势后的8周龄受体C57BL/6小鼠腹腔,术后隔天给予200ug/kg雌激素维持,直至4周后实验结束;(2)随机选取16只内异症小鼠,均分为两组,利用体内传送系统(in vivo-jet PEI?delivery agent)将对照组试剂(Negative control,NC)、miR-210-3p抑制剂(In-210)注射入小鼠腹腔,4周后取出异位病灶,测量病灶体积,IHC分析BARD1、BRCA1在异位病灶的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剩余33只内异症小鼠随机分三组,每组11只,PBS组正常饲养,隔日腹腔注射等体积PBS(约100u L),口服维生素C组(OIVC组)将饮用水更换为2.5g/L维生素C水溶液,维生素C注射组(IPIVC组)根据小鼠体重隔天腹腔注射500mg/kg维生素C并正常给予饮水和食物;4周后取出异位病灶,测量病灶体积;IHC分析HIF-1α、8-OHd G、BARD1及BRCA1表达情况。结果:(1)同种异体移植法能有效构建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功率为49/50,且异位病灶可见典型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2)利用in vivo-jet PEI?delivery agent体内敲降miR-210-3p显着缩小内异症模型中异位病灶的体积,且增加BARD1、BRCA1蛋白在异位病灶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3)抗氧化剂Vitamin C口服、腹腔给药均能抑制小鼠内异症模型异位病灶的生长,IHC结果显示腹腔注射Vitamin C显着抑制异位病灶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HIF-1α、8-OHd G蛋白的表达,增加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BARD1、BRCA1蛋白表达。结论:体内敲降miR-210-3p可能通过上调内异症细胞中BARD1蛋白表达,引起BRCA1蛋白的累积,激活DNA的损伤修复,从而抑制内异症细胞周期进展和异位病灶的生长;而抗氧化剂Vitamin C腹腔注射不仅增加BARD1、BRCA1蛋白表达,也有效抑制异位病灶中HIF-1α及8-OHd G的表达,提示维生素C可能通过减轻异位病灶整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恢复氧化/抗氧化平衡,抑制异位病灶的生长,抗氧化剂为内异症的临床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旭旭[7](2020)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CNTN1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组织学特征是子宫内膜样组织出现在子宫腔外,并与子宫内膜发生类似的周期性生长、增殖和破坏[1]。该病的表现形式不一,从表浅的腹膜及浆膜病变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大于5毫米的深部结节(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等,并常伴有组织粘连和纤维化。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是雌激素依赖性的,因此,该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在初潮前期女孩中偶有报道[2],更年期后女性也可能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虽是良性疾病,但其与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粘附、侵袭和转移特性[3]。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其组织病理学和解剖位置可分为三种亚型:浅表子宫内膜异位症,深层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巧囊/卵巢内异症)。其中,卵巢型子内膜异位症最常见。据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女性的5%~10%,全世界约有1.76亿女性受该病影响[5]。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其在慢性盆腔痛和痛经患者中的比例为20%~90%,引起不孕的比例可达25%~35%[6]。有1%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进展为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恶变风险相比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高2~4倍[7-10]。这在生理和心理上给广大女性带来极大的痛苦,且成为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至今仍未完全了解。包括被广泛接受的“经血逆流”学说在内,尚没有一种学说能解释所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事件。遗传、激素和环境等多种易感因素可与免疫炎症改变共同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在宫腔外的存活[12]。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能通过三个步骤(粘附-侵袭-血管生成)发病,即“3A理论模型”[18]。该理论认为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是植入理论模型中的“首要阶段”或“起始阶段”,这与Nisolle和Defrere等人的研究观点一致[19,20]。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附着于盆腔异位后,侵入细胞外基质,随后新生的血管为病灶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21]。随后有多项研究证实了粘附功能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性。对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基因、功能改变的的研究发现,异位内膜基质细胞发生广泛的代谢重编程改变、侵袭性和黏附性的增加、细胞凋亡潜能降低和免疫功能变化[14]。盆腔局部微环境也可通过表观遗传变化(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 RNA)改变异位内膜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力[15,16]。因此,可能是异位内膜本身特性的变化与微环境共同作用,促成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欲了解逆流的内膜碎片如何引起疾病,异位内膜细胞本身发生了哪些改变,选择异位内膜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其基因表达和功能调控、探讨病灶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来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和来自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借助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转录差异,以期更好的理解卵巢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目的(1)明确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之间的差异;(2)寻找子宫内膜异位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1)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的组织结构和基质细胞特征;(2)流式细胞术检测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CD10阳性基质细胞的比例;(3)磁珠分选CD10阳性基质细胞,微阵列探针检测两组细胞的基因表达谱;(4)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注释两组细胞的差异基因功能;(5)热图聚类分析和韦恩图分析筛选关键差异基因;(6)RT-q PCR、q PCR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NTN1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高表达;(7)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与CNTN1互作的蛋白。结果(1)异位内膜基质细胞和正常内膜基质细胞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和CD10阳性染色;(2)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组织中CD10阳性基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相似;(3)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细胞黏附功能改变最显着;(4)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细胞黏附分子CNTN1的上调最关键;(5)实验证实CNTN1分子在异位内膜组织中显着上调表达。结论(1)相比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织中的粘附功能显着改变,与疾病密切相关;(2)CNTN1是最重要的粘附变化分子,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刘艳婷[8](2019)在《E-cadherin、β-catenin及MMP-9在E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表达情况的检测,探索E-cadherin、β-catenin、MMP-9三者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并探索E-cadherin、β-catenin、MMP-9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1.选取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46例(患者均为月经干净3-7天,系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同时获取同一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46例。将EMS患者的内膜组织(包括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作为实验组。选取因子宫肌瘤或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切子宫的患者的内膜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Elivision)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及MMP-9在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两两比较。探索三者与EMS患者的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3.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组与组之间应用c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E-cad、β-cat及MMP-9三者之间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统计所得结果,c2检验认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认为P<0.05有显着相关性。结果:1.E-cad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胞膜内,E-cad在EMS的异常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正常内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17%、78.26%、100%;β-catenin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胞膜及细胞胞浆,为细胞内骨架蛋白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β-cat在EMS的异常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正常内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78%、60.86%、32.50%;MMP-9是胞外基质分解酶,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胞膜和细胞胞浆内,MMP-9在EMS的异常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正常内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2.61%、56.52%、27.50%。2.比较E-cad、β-cat及MMP-9在3组内膜中的表达水平,E-cad在EMS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在位内膜,在在位内膜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内膜组织。E-cad在EMS患者中的在位内膜表达水平下降(p<0.05),异位内膜极显着下降(p<0.01)。E-cad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与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相比,差异有极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位内膜,同时也高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β-cat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别,β-cat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与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在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MMP-9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与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与非EMS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极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E-cad蛋白与β-cat蛋白异常表达结果提示E-cad蛋白与β-cat蛋白具有显着中度负相关关系(rs=-0.428,P=0.003);E-cad蛋白与MMP-9蛋白异常表达具有显着中度负相关(rs=-0.439,P=0.002);β-cat蛋白与MMP-9蛋白异常表达具有显着强正相关(rs=0.604,P=0.000)。结论:E-cad、β-cat及MMP-9在EMS中均存在异常表达,其中E-cad在EMS的低表达及β-cat、MMP-9在EMS的高表达,对EMS的发生、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是EMS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具有更强的黏附及侵袭的原因之一。E-cad在EMS的低表达及β-cat、MMP-9在EMS的高表达共同促进了EMS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以上3种指标同时检测,并通过对比分析,对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E-cad、β-cat及MMP-9在EMS的联合监测也能作为EMS治疗后效果及EMS远期发展的一项重要预估手段。

崔洪艳[9](2019)在《miR-329调控CD146的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组织与正常内膜组织中CD146、miR-329、MMP-9及VEGF的表达,分析CD146、miR-329、MMP-9及VE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2.通过在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异位子宫间质内膜细胞中干扰CD146、miR-329的表达,研究CD146、miR-329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1.取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qRT-PCR测定CD146、miR-329、MMP-9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MP-9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2.提取并分离、纯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间质细胞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鉴定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CD146表达情况。3.将CD146siRNA分别转染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qRT-PCR测定转染后CD146、MMP-9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及VEGF的表达量,了解CD146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影响。4.用ribo FECT?CP转染试剂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分别转染miR-329mimic及miR-329 inhibitor。qRT-PCR测定转染后CD146的表达情况。结果:1.qRT-PCR检测发现CD146及MMP-9在异位病灶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病灶组织中miR-329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Western blotting检测异位病灶组织中的MMP-9和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成功提取正常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纯化、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鉴定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并可传代,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CD146表达比例较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比例高。3.CD146siRNA转染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qRT-PCR检测CD146及MMP-9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与VEGF较未转染前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miR-329 inhibitor转染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qRT-PCR检测转染组的CD146表达量较未转染组明显增加。miR-329mimic转染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qRT-PCR检测转染组的CD146表达量较未转染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异位内膜CD146表达增加、miR-329表达降低,miR-329抑制CD146的表达,敲低CD146的表达抑制MMP-9及VEGF的表达,然而MMP-9及VEGF作为炎症、侵袭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典型代表,得出miR-329调控CD146表达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发展。2.通过对CD146或miR-329或miR-329调控CD146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理解更进一步,亦或将其作为药物治疗靶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视野。

梁盛英[10](2019)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引起的疼痛、不孕及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发病机制不明。本项目前期研究证实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Endometrial stem cells,EnSCs)功能和基因表达差异显着,因此我们推测:在位EnSCs功能异常是EMs发生的先决条件,其导致在位子宫内膜活性异常,并通过经血逆流种植于子宫以外的位置形成异位病灶。本课题拟通过常规生物学方法检测在位与异位En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差异。其不仅能完善EMs的发生机制中的“干细胞学说”,而且为开发潜在的EMs诊断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目的1.建立在位与异位EnSCs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2.明确EMs患者与对照组人群在位EnSCs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差异。方法1.临床收集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内膜组织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样本,机械剪碎后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得EnSCs,常规培养传代至第三代(Passage 3,P3)代备用。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成脂成骨诱导检测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3.通过常规生物学方法检测对照组在位EnSCs、EMs患者异位EnSCs在迁移、粘附及促血管再生等能力上的差异。4.蛋白芯片检测EnSCs条件培养基中促血管再生因子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同时检测相关粘附因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5.取P3代EnSCs进行RNA-sequence高通量测序,初步筛选对照组在位EnSCs和EMs患者异位EnSCs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成功从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内膜组织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中分离获得EnSCs,所分离细胞阳性表达骨架蛋白Vimentin,且细胞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73、CD90及CD105,阴性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经成脂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脂滴,成骨诱导分化后茜素红染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2.异位EnSCs较在位EnSCs具有更强的增殖、迁移、粘附及促血管再生能力。3.蛋白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异位EnSCs能够分泌高浓度的促血管再生因子VEGF、ANG及PDGF-AA,以及与促血管再生密切相关的炎症因子IL-6、IL-8和MCP-1,且细胞表面均高表达ACLAM和ICAM-1分子。4.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在两组EnSC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523个,与对照组在位EnSCs相比,EMs患者异位EnSCs表达量上调基因有244个,表达量下调基因有279个。结论1.成功分离获得对照组在位及EMs患者异位EnSCs,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发现其符合间充质干细胞鉴定标准。2.对照组在位EnSCs和EMs患者异位EnSCs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具有显着差异。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粘附分子相关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粘附分子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miRNAs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内异症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内异症的认识
        1.1.1 胞宫生理
        1.1.2 月经生理
        1.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记载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
        1.3 现代中医名家对内异症的认识
        1.3.1 朱南孙
        1.3.2 夏桂成
        1.3.3 柴嵩岩
        1.3.4 梁瑞宁
        1.3.5 韩延华
        1.3.6 金季玲
        1.4 针灸作用机理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
        1.4.1 针灸调控miRNA
        1.4.2 针灸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
    2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2.1.1 在位内膜决定论
        2.1.2 免疫调节学说
        2.1.3 菌群失调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2.2.1 基因
        2.2.2 遗传/家族史
        2.2.3 体重
        2.2.4 精神心理
        2.2.5 职业性质
        2.2.6 其它
        2.3 mi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2.3.1 miRNA与细胞粘附、侵袭
        2.3.2 miRNA与细胞生长、增殖
        2.3.3 miRNA与血管形成
        2.4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EMs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形态学观察
        2.2.2 分子生物学观察
    2.3 实验步骤
        2.3.1 small RNA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iRNAs
        2.3.2 靶基因功能分析
        2.3.3 PCR验证EMs差异表达的miRNA和 mRNA
        2.3.4 WB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
    2.4 统计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镇痛作用
        2.5.2 生长抑制率
        2.5.3 差异化表达的miRNA
        2.5.4 PCR验证各组共同调控的miRNA
        2.5.5 靶基因功能分析
        2.5.6 PCR验证靶基因
        2.5.7 WB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第三部分 讨论
    3.1 灸法在治疗内异症中的作用
        3.1.1 艾灸调整冲任经气
        3.1.2 中药调整冲任经气
    3.2 腧穴在治疗内异症中的作用
        3.2.1 关元的功效
        3.2.2 关元与冲任的关系
        3.2.3 关元穴作用的原理
    3.3 隔药饼灸与miRNA、信号通路、内异症关系探讨
        3.3.1 miRNA表达
        3.3.2 信号通路
        3.3.3 隔药饼灸的作用机理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UPF1通过靶向lncRNA NEAT1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及免疫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LncRNA文库的创建与分析
        2.3.2 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
        2.3.3 组织样本总RNA的提取
        2.3.4 RNA浓度测定
        2.3.5 RNA反转录
        2.3.6 Real Time RT-PCR反应
        2.3.7 免疫分析
        2.3.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LncRNA测序结果分析
        3.1.1 LncRNA的鉴定
        3.1.2 LncRNA和 m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3.2 qRT-PCR验证RNA-seq结果
        3.3 LncRNA的功能分析
        3.3.1 LncRNA靶向分子的鉴定
        3.3.2 GO和 KEGG功能富集分析
        3.4 免疫相关分析
        3.4.1 euEM 与 ecEM 的免疫细胞成分分析
        3.4.2 免疫相关mRNA的鉴定及其PPI网络的构建
        3.4.3 免疫相关lncRNA的鉴定
        3.5 构建UPF1-免疫相关lncRNA-免疫相关蛋白网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UPF1 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IL-6 分泌水平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组织样本总RNA提取
        2.2.2 RNA浓度测定
        2.2.3 Real Time RT-PCR反应
        2.2.4 原代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提取
        2.2.5 原代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培养
        2.2.6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2.2.7 构建慢病毒
        2.2.8 细胞转染慢病毒载体
        2.2.9 细胞转染si RNA
        2.2.10 细胞样本总蛋白提取
        2.2.11 细胞样本总蛋白的定量及变性
        2.2.12 Western blot实验
        2.2.13 细胞增殖实验(CCK8 法)
        2.2.14 细胞划痕实验
        2.2.15 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法)
        2.2.16 ELISA实验
        2.2.1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qRT-PCR验证UPF1在ecEM及 ecEM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3.2 原代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3.3 WB验证UPF1 过表达慢病毒转染效率
        3.4 WB验证si-UPF1 转染效率
        3.5 UPF1 对 euEM 间质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分泌 IL-6 的影响
        3.5.1 过表达UPF1 抑制ecEM间质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降低IL-6 的分泌
        3.5.2 敲减UPF1 促进ecEM间质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增加IL-6 的分泌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UPF1 通过靶向 NEAT1,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 IL-6 分泌水平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组织样本总RNA提取
        2.3.2 RNA浓度测定
        2.3.3 RNA反转录
        2.3.4 Real Time RT-PCR反应
        2.3.5 原代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提取
        2.3.6 原代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培养
        2.3.7 细胞转染
        2.3.8 细胞样本总RNA提取
        2.3.9 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
        2.3.10 PCR检测
        2.3.11 细胞增殖实验(CCK8 法)
        2.3.12 细胞划痕实验
        2.3.13 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法)
        2.3.14 ELISA实验
        2.3.1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NEAT1与UPF1 靶向关系的验证
        3.1.1 qRT-PCR验证NEAT1在ecEM及 ecEM中的差异表达
        3.1.2 RIP实验证实UPF1与NEAT1 相结合
        3.1.3 UPF1 调控NEAT1 的表达水平
        3.2 NEAT1 对 euEM 间质细胞生物学行为及 IL-6 分泌的影响
        3.2.1 转染 si-NEAT1 至 euEM 间质细胞,qRT-PCR 检测敲减效率
        3.2.2 敲减 NEAT1 抑制 euEM 间质细胞的增殖
        3.2.3 敲减 NEAT1 抑制 euEM 间质细胞的迁移
        3.2.4 敲减 NEAT1 抑制 euEM 间质细胞的侵袭
        3.2.5 敲减 NEAT1 降低 euEM 间质细胞上清的 IL-6 水平
        3.3 NEAT1 逆转 UPF1 对 euEM 间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分泌 IL-6的影响
        3.3.1 转染 si-UPF1 及 si-NEAT1+si-UPF1 至 euEM 间质细胞,qRT-PCR 检测敲减效率
        3.3.2 敲减NEAT1 逆转UPF1 过表达对ecEM间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3.3 敲减NEAT1 逆转UPF1 过表达对ecEM间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3.4 敲减NEAT1 逆转UPF1 过表达对ecEM间质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3.3.5 敲减NEAT1 逆转UPF1 过表达对ecEM间质细胞分泌IL-6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综述 长链非编码 RNA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发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相关基因的筛选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验证RGS2、MYL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表达情况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讨论
结论(全文)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1.5 临床资料处理流程图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术后妊娠结局回访
    2.3. 术后妊娠结局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内异症与受孕方式的相关性
    3.2 内异症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
    3.3 内异症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
    3.4 内异症与妊娠早期黄体酮治疗的相关性
    3.5 内异症与胎位异常的相关性
    3.6 内异症与前置胎盘的相关性
    3.7 内异症R-AFS分期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3.8 内异症的病理分型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3.9 内异症手术治疗
    3.10 内异症手术治疗与术后妊娠的间隔时间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盆腔粘连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健脾疏肝清湿化瘀法调控T细胞亚群Th1/Th2相关因子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一)Th1/Th2 免疫调控失衡与妇科疾病
        参考文献
    (二)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及促孕机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和科研成果
附录三:在校期间参加的培训及学术会议
附录四:在读期间参加的培训及学术会议

(6)缺氧调控的细胞粘附和细胞周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缺氧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整合素依赖的异位粘附
    四、缺氧与整合素依赖的异位粘附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与DNA损伤
    六、miRNAs的概述
    七、缺氧相关miR-210的概述
    八、MiR-210-3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1章 HIF-1α和Integrins内异症中的表达及作用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2章 缺氧促进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粘附的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缺氧诱发内异症细胞DNA损伤并上调miR-210-3p的表达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MiR-210-3p保护内异症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及促进其细胞周期进程的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体内敲降miR-210-3p、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小鼠内异症模型异位病灶生长的作用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缺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7)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CNTN1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E-cadherin、β-catenin及MMP-9在E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图
附录B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C 个人简介
附录D 综述
    参考文献

(9)miR-329调控CD146的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现状
    1.2 CD146
        1.2.1 CD146 的发现
        1.2.2 CD146 的结构和组成
        1.2.3 CD146 的功能和特性
        1.2.4 CD146 的信号转导
        1.2.5 CD146 与血管生成
        1.2.6 CD146 与疾病的发展
        1.2.7 CD146 的表达调控
    1.3 miRNA
        1.3.1 miRNA概述
        1.3.2 miR-329 与肿瘤
        1.3.3 CD146、miR-329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实验方案的设计
        1.4.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CD146、miR-329、MMP-9、VEGF的表达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及耗材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及分析CD146 表达情况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146、mi R-329和MMP-9 的表达情况
        2.2.3 溶液的配制
        2.2.4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2.2.5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正常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D146、miR-329、MMP-9及VEGF的表达
        2.3.2 细胞分离培养结果及鉴定
        2.3.3 CD146 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上的比例
    2.4 讨论
第三章 miRNA-329对CD146 表达调控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细胞转染
        3.2.3 提取细胞总RNA
        3.2.4 提取细胞总蛋白
        3.2.5 q RT-PCR检测转染前后CD146 的表达情况
        3.2.6 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MMP-9及VEGF的表达
        3.2.7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miR-329 调控CD146 的表达
        3.3.2 CD146 促进内异症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
    3.4 讨论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0)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药物的使用及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粘附分子相关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miRNAs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徐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UPF1通过靶向lncRNA NEAT1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 毕建蕾.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透明细胞癌发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江海瀚.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的相关性分析[D]. 周小叶. 苏州大学, 2020(02)
  • [5]健脾疏肝清湿化瘀法调控T细胞亚群Th1/Th2相关因子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D]. 殷彩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缺氧调控的细胞粘附和细胞周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D]. 林翔. 浙江大学, 2020(01)
  • [7]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CNTN1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D]. 赵旭旭.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8]E-cadherin、β-catenin及MMP-9在E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刘艳婷.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9]miR-329调控CD146的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D]. 崔洪艳. 江苏大学, 2019(03)
  • [10]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 梁盛英. 新乡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黏附分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