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边娟[1](2021)在《血浆骨保护素对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预测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按照GRACE评分分为低、中、高危组不同组别之间血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探究血浆骨保护素与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及对高危组预测价值,并观察不同血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线水平分组间6个月内再次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探究不同基线水平OPG与MACE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分院心脑血管专科医院心内科2019年8月—2021年1月因症状疑似早发冠心病患者收住院患者210例,其中男性106例,年龄48.86±4.65岁;女性104例,年龄54.65±6.49岁。资料收集:入院记录一般资料并书写病历,嘱患者距离次日采血禁饮食8小时,于次日采集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样本并送检于我院检验科,样本在25℃下高速3000r/min离心20min后,取EP管-80℃冰箱冻存,采用ELISA检测血浆骨保护素浓度。所有入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冠状动脉成像CT结果分为PCHD组15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OPG水平;再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心肌损伤标记物等分为PSAP组41例,PACS组109例,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及OPG含量比较;将PACS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GRACE评分≤108分、108-140、>140),上述分组依据GRACE评分分组,分析比较各组间OP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OPG与GRACE评分的之间的相关性,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GRACE评分高危组的危险因素,血浆OPG水平对高危组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据ROC曲线测得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OPG组和低OPG组,比较两组间半年内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1.PCHD组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LDL-C、HCY明显高于CON组,(P<0.05);在年龄、尿酸、胱抑素C、甘油三酯、缺血修饰白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及D-二聚体PCHD组高于CON组(P>0.05)。2.PCHD组血浆OPG水平明显高于CON组(p<0.001),且PACS组血浆OPG水平高于PSA组(P<0.001)。3.PACS组HCY、LDL-C高于PSAP组(p<0.05)。4.PACS组根据GRACE评分分为低、中、高危组,其中高危组吸烟史、LDLC、OPG水平明显高于中危及低危组(P<0.05),且OPG血浆OPG水平与PACS组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591,P<0.001)。5.二元Logistic回归示血浆OPG和高血压病史是PACS高危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1,95%CI=1.005-1.016,P<0.001;OR=3.451,95%CI=1.101-10.820,P=0.034)。6.采用ROC曲线分析OPG对PACS组GRACE评分高危组的预测价值,结果示ROC曲线下面积(AUC)=0.823,95%CI=0.724-0.905,P<0.001。取OPG=396.64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18,其对GRACE评分高危组的诊断价值最大,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0.4%与71.4%。7.PACS组分为高OPG组55例和低OPG组54例,两组间院内、1月内MACE事件的发生率比较(P>0.05);院外3、6月两组间MACE事件的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血浆OPG水平与PACS组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591,P<0.001)。2.血浆OPG≥396.64pg/ml时,提示PACS更高的缺血风险。3.高血浆OPG水平,提示远期MACE事件发生率高。

侯晨星[2](2021)在《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及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其接受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头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为新发急性脑梗死,并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stype CISS)分型标准,共筛选出符合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168例。按照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END的评定标准为发病7天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 l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较发病时升高≥2分。END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是否选择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记录END组及非END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检查资料等。进一步收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END后的NIHSS评分、经治疗24h后的NHISS评分、30天后改良m RS评分及出血情况。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通过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组间差异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结局。结果:1、END组与非END组基线特征单因素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基线NIHSS评分、梗死灶形态及PVH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因素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ND组低密度脂蛋白与非END组比较P<0.05,OR=1.675、超敏C反应蛋白P<0.05,OR=1.208、基线NIHSS评分P<0.05,OR=1.214、卫星型梗死灶P<0.05,OR=7.705及PVH评分P<0.05,OR=1.850。3、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临床资料、基线NIHSS评分及发生END后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NIHSS评分、有效率及预后良好情况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情况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基线NIHSS评分水平升高,PVH评分升高及卫星型梗死灶是导致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2、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时使用替罗非班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效果良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何星灵[3](2021)在《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血脂(TC、TG、LDL-C、HDL-C)等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气虚血瘀型SAP,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12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疗程均为35天。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hs-CRP、CAVI、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际完成112例,其中对照组39例,中药组37例,联合组36例,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等)、心绞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hs-CRP、CAVI、血脂水平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在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的总有效率(67.57%)优于对照组(48.72%),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3.33%)优于中药组,P值均<0.05。3.在中医证候的疗效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组间比较,中药组的总有效率(78.38%)优于对照组(51.28%),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优于中药组,P值均<0.05。4.在hs-CRP指标改善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及联合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联合组降低幅度优于中药组(P<0.05)。5.在CAVI指标改善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CAV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中药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P<0.05)。6.在血脂水平改善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中药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中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DL-C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指标监测: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经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同时可降低CAVI、hs-CRP、TC、TG、LDL-C水平,提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管僵硬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能进一步的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降低CAVI、hs-CRP水平,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提示增强型体外反搏具有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僵硬度的作用。

李妙男[4](2021)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心血管急症,近年来,ACS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由于其发病急骤、心肌损害后的不可再生性,ACS仍然是导致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而且呈现出持续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ACS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机体自身代谢过程和途径的改变与ACS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在外界环境和个体自身的遗传背景共同作用下,相关代谢活动和途径的改变,导致机体代谢产物水平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展,我们能够检测到更多的代谢产物,通过对这些代谢产物的分析,可能会更加利于我们了解ACS的发病机制,并为其诊治提供可能的靶点。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是一种单糖,在自然界中较为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碳水化合物中,其作为基本成分参与了很多糖蛋白、糖肽和糖脂的构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由于Neu5Ac的重要作用,其衍生物是药物干预靶点的明星分子。基础临床研究显示:Neu5Ac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1)通过炎症反应的激活;2)刺激循环系统中血小板聚合形成血栓;3)干扰铁代谢过程;4)影响脂质代谢过程;5)影响微循环和血管内微环境的改变导致细胞局部缺氧坏死;6)参与动脉内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抑制Neu5Ac调解酶-神经氨酸苷酶-1,可改善缺氧状态下葡萄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而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或通过结扎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通过对神经氨酸酶的药理学抑制也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和心脏免受心肌损伤,今后可能成为保护心肌缺血损伤的药物。但其与冠心病之间的真实世界研究国内外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真实世界研究,观察血浆Neu5Ac在不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并分析其和生化代谢指标、临床危险分层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ACS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新药研发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研究目的]:1.探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2.探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危险分层、TIMI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3.探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及结果]:第一部分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700例连续病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检验检查结果、CAG结果等,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09)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N=591)。其中ACS组又分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97)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494)。入选标准: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对照组标准:选择同期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排除标准:严重的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患者,感染性疾病,肿瘤,造血系统疾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等。2.入院次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5mL送至我院心肺实验室,30min内离心,分离出血清,放入连盖离心管中,标记后置于-80℃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所有样品收集后,解冻复温、离心取上清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检测每位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浆Neu5Ac水平的差异。3.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行CAG检查,记录相关数据及结果,通过Gensini评分和血管病变支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4.ACS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法分析血浆Neu5Ac水平与ACS危险因素和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6.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Neu5Ac水平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出临界值。[研究结果]:1.入选的700例患者中,女性310人,男性390人,平均年龄(63.8±10.6)岁。AC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且男性患者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ACS组患者中吸烟比例明显升高,且具有更高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生化指标显示:ACS组患者的血尿酸、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ACS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2.00(124.75;325.00)VS 180.49(105.36;252.00)ng/mL(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eu5Ac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成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eu5Ac、血糖、血肌酐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辅助ACS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680(0.631-0.729)),敏感性为38.1%,特异性为92.7%,其临界值为288.50ng/mL。联合血肌酐、血糖两个危险因素后,对ACS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和敏感性均升高,AUC(0.743(0.698-0.788)),敏感性为54.2%,特异性为84.4%。6.将ACS组患者分为UAP组和AMI组后发现,AMI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 UAP 组,UAP 组高于对照组:279.50(165.83.25;349.50)VS 248.00(122.53;318.2)VS 180.49(105.36;252.00)ng/mL(P<0.05)。7.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eu5Ac可以辅助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640(0.582-0.698)),敏感性为38.1%,特异性为83.5%,其临界值为330.50ng/mL。8.将AMI组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AMI组(N=76)和非ST段抬高型AMI组(N=21),研究发现血浆Neu5Ac水平在两个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89.00(178.73;350.25)VS 251.00(140.06;346.50)ng/mL(P>0.05)。结论:1.血浆Neu5Ac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年龄、合并高血压、血尿酸、血肌酐、脂蛋白a、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是可以反映ACS患者代谢水平的一个指标。2.血浆Neu5Ac、血肌酐、血糖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浆Neu5Ac≥288.50ng/mL时,对ACS诊断的敏感性为38.1%,特异性为92.7%。联合血肌酐和血糖后,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升高为54.2%。3.血浆Neu5Ac可以辅助AMI的诊断,当≥330.50ng/mL,其诊断的敏感性为38.1%,特异性为83.5%。4.血浆Neu5Ac可能成为协助ACS临床诊断的新型代谢标志物。第二部分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TIMI危险评分和GRACE危险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本研究中,对ACS组患者的危险分层采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系统,UAP/NSTEMI组和STEMI组患者按不同评分标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浆Neu5Ac水平。2.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组患者,采用GRACE评分系统,即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风险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根据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浆Neu5Ac水平。3.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Neu5Ac水平对TIMI危险分层和GRACE危险分层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出临界值。[研究结果]:1.采用TIMI危险分层后,ACS组患者根据危险程度被分为3组,其中高危组(102例)、中危组(412例)、低危组(77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我们发现高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265.50(137.49;333.50)VS 228.00(116.88;289.50)ng/mL(P<0.05)。2.对TIMI危险分层三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析:1)Gensini评分显示:高危组患者评分值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30.00(11.50;52.00)VS 10.00(5.00;40.5)(P<0.05);2)血管病变支数显示:高危组和中危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者高于低危组,低危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高于高危组和中危组(P<0.05);但三组之间双支血管病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Gensini评分中位数27.00将ACS患者分为2组,结果评分>27.00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评分≤27.00组患者,259.50(126.52;340.00)VS 245.00(122.91;299.50)ng/mL(P<0.05)。4.采用GRACE危险分层对NSTE-ACS组患者进行评分后显示:高危组(30例)、中危组(228例)、低危组(257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我们发现高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272.00(144.45:436.00)VS 234.00(117.72;303.00)ng/mL(P<0.05)。5.但对GRACE危险分层三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显示:三组患者之间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eu5Ac可以辅助GRACE危险分层中高危组患者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636(0.535-0.737)),敏感性为33.3%,特异性为80.0%,其临界值为390.00ng/mL。但在TIMI危险分层中对高危组患者的诊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IMI危险分层高危组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高于低危组患者,且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与血管狭窄病变程度有关。2.GRACE危险分层高危组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高于低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390.0Ong/mL时对NSTE-ACS高危患者的诊断特异性达80%。3.血浆Neu5Ac可作为ACS患者临床危险评分的参考依据。第三部分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设计随访调查表,出院后对ACS组患者每3个月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平均随访21.5个月,记录Maces事件发生的情况和Maces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根据Maces事件将ACS组患者分为Maces组和非Mace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浆Neu5Ac水平的差异。2.本研究所定义的Maces事件包括: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出血、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3.应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浆Neu5Ac水平和Maces事件之间的相关性。4.依据所有ACS患者血浆Neu5Ac测得数值的中位数252.00ng/mL,将受试者分为 Neu5Ac>252.00ng/mL 组和 Neu5Ac≤252.00ng/mL 组,利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累计终点事件发生曲线,评估两组不同Neu5Ac水平患者长期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结果]:1.在随访的591例患者中,发生Maces事件者83例(14.04%),失访者15例(2.54%),未发生 Maces 事件者 493 例(83.42%)。2.在发生Maces事件的患者中:复发心绞痛58人次(9.81%)、心力衰竭29人次(4.91%)、再发心肌梗死21人次(3.5%)、脑卒中2人次(0.34%)、出血12人次(2.03%)、再次血运重建10人次(1.7%)、支架内血栓0人次、支架内再狭窄1人次(0.17%)、心源性死亡5人次(0.85%)、全因死亡2人次(0.34%)。3.基线资料显示,Maces事件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血肌酐、D-二聚体、CK-MB、Gensini评分水平上明显高于非Maces组患者(P<0.05)。4.相较于未发生Maces事件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在发生Maces事件组的患者中明显升高,284.00(13.90;353.00)VS 250.00(124.14;319.00)ng/mL(P<0.05)。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aces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血浆Neu5Ac水平、年龄以及Gensini评分(P<0.05)。6.在所有ACS组患者中Neu5Ac>252.00ng/mL的共有292人,其中共52人随访期间发生终点事件(17.8%);Neu5Ac≤252.00ng/mL组的共有299人,其中共31人随访期间发生终点事件(10.4%)。Neu5Ac>252.00ng/mL组患者Maces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Neu5Ac≤252.00ng/mL组的患者(P<0.05)。两组之间的平均终点事件的发生天数为567.51天和618.16天,log-rank检验可以得出χ2=7.406,P<0.05。[结论]:1.血浆Neu5Ac水平、年龄、Gensini评分是Maces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浆Neu5Ac>252.00ng/mL组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高于血浆Neu5Ac≤252.00ng/mL组的患者。3.血浆Neu5Ac>252.00ng/mL组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平均时间早于血浆Neu5Ac≤252.00ng/mL 组的患者。4.血浆Neu5Ac对ACS的远期预后具有参考价值,为ACS的预后判断及靶向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王丹[5](2021)在《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关联性。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5例,将这145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的患者仅仅有高血压,观察组的患者还患有冠心病。分析Lp(a)、Hcy、hs-CRP和IMT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Lp(a)、Hcy、hs-CRP、IMT及斑块形成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后,Lp(a)(OR=1.02,P<0.001)、Hcy(OR=1.30,P<0.001)、hs-CRP(OR=4.73,P<0.001)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呈正相关,且纳入IMT变量后,正相关(关系仍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年龄、性别后,IMT中左主干(OR=154.97,P<0.001)、左分叉(OR=52.74,P<0.001)、右主干(OR=183.64,P<0.001)、右分叉(OR=77.31,P<0.001)均和高血压并冠心病呈正相关。与正常组相比,斑块形成组与高血压并冠心病相关,其中左分叉(OR=4.83,P<0.001)、右主干(OR=9.34,P<0.001)、右分叉(OR=5.88,P<0.001)均为危险因素,但调整Lp(a),Hcy,hs-CRP后,该正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a),Hcy,hs-CRP均可能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丁欣[6](2021)在《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心脑共患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2.探讨心脑共患疾病患者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CHD)、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共5830例患者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单纯脑血管病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指标和住院经济学评价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脑共患组住院经济学评价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在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心率及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支架植入所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脑共患组和单纯脑血管病组在年龄、入院舒张压及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所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西药费、一次性耗材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共患组和单纯脑血管病组在住院总费用、化验费用、西药费、一次性耗材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住院天数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病史、支架植入、入院收缩压、胱抑素C;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吸烟史、入院收缩压、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胱抑素C。结论:1.年龄增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可能会促使患者缺血性心脑共患疾病的发生。血脂及肾功指标升高对心脑共患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心脑共患疾病患者血压或既往高血压史所占比高于单患患者,住院时间有所延长,住院总花费明显增加。3.在心脑共患患者中,支架植入主要影响住院天数。男性、有吸烟史和血脂、肾功水平越高住院费用越多。

张宇鑫[7](2021)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以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血液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 cyte ratio,PLR)大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资料及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0月10日至2020年10月10日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病例资料共155例,入院患者均完善冠脉造影检查及24小时内完善相关血液生化检验,通过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来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将入组患者分为低积分组(Gensini≤30,n=99)和中高积分组(Gensini>30 n=56)。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24小时血液生化资料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淋巴细胞(Lymphocyte,LM)、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GLU)、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e,C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等。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将具有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增加样本数量,便于分析危险因素),运用Spearman分析PLR与冠脉狭窄的Gensini积分分级的相关性,绘制PLR与冠脉狭窄Gensini积分分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其预测效能。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Gensini积分组(n=99)与中、高Gensini积分组(n=56)在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吸烟史、PL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Gensini积分组患者的PLR显着高于低Gensini积分组患者。低Gensini积分组(n=99)与中、高积分组(n=56)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肌酐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糖尿病史、吸烟史、PLR、空腹血糖、总胆固醇(P<0.1)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史、PLR是冠脉狭窄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R水平与冠脉狭窄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18,P<0.05)。3.绘制PLR与冠脉狭窄Gensini积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91(95%Cl:0.607-0.774)。PLR截点值为133.59,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56.7%。结论:1.糖尿病史、吸烟史、PLR是影响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2.PLR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随着PLR的升高提示患者冠脉狭窄的程度逐渐加重。当PLR截点值为133.59时,PLR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56.7%。结果提示如果入院患者PLR>133.59,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能较为严重,待进一步扩展数据及完善临床相关研究后,其可指导临床医生应尽早采取相关临床干预措施,预防冠脉狭窄进一步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郭亚楠[8](2021)在《通冠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通冠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关疗效量表及血脂、炎症等指标的变化,从而客观地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选取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于甘肃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和老年病科住院部就诊的64例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及治疗组(对照组+通冠方),4周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中医证候、各项量表评分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血脂四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等指标水平,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不良习惯以及心绞痛症状严重分级程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与心绞痛积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84.38%,分别高于对照组(60%、63.33%),两项疗效也分别进行组间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西药治疗+通冠方)疗效较好。3.各项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之间通过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标准积分,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各项积分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冠方能有效改善和明显提高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症状、心绞痛和生活质量;4.实验室指标的比较:不同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IL-6指标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上述血清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HDL-C在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治疗后治疗组对于提高HDL-C水平有优势。说明通冠方在调节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方面及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疗效显着。结论:通冠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提高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着改善中医证候、心绞痛及生活质量;明显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hs-CRP、IL-6水平,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云春艳[9](2021)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分析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中,FAR(Fibrinogen/Albumin Ratio,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的比值)水平以及CAR(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反应蛋白/白蛋白的比值)水平的差异情况。2.探究CAR、FAR两个指标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3.探究FAR、CAR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07至2020-07期间于苏北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手术并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20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统计所有患者术前的FIB(纤维蛋白原)、CRP(C反应蛋白)、ALB(白蛋白)、ALT(谷丙转氨酶)、TBi L(总胆红素)、Scr(血肌酐)、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HO(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计算FAR及CAR。通过Gensini评分来评估冠脉病变的程度,依据冠脉造影结果来计算Gensini积分。根据积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三个组,即冠脉轻度病变组(积分结果<30分)、中度病变组(积分结果≥30~<60)、重度病变组(积分结果≥60分)。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慢性冠脉疾病组两个组;比较不同分类标准下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FAR及CAR,将收集到的资料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分析,P<0.05说明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比较:本研究共纳入202例患者,男139例,女63例,平均年龄(62.15±10.55)岁。(1)按30分和60分为分界点,依据Gensini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n=62,30.7%)、中度病变组(n=69,34.2%)、重度病变组(n=71,35.1%);三组患者相较,吸烟史及FIB、CRP、CAR、FAR、TBi L、ALT、ALB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重度组和中度组的吸烟患者比例均较轻度组大,重度及中度组患者的FIB、CRP、CAR、FAR均较轻度病变组高,重度病变组患者的ALB水平比轻度病变组低,ALT水平较其更高,中度病变组的TBi L水平比轻度病变组高,以上均有P<0.05;而各组间患者在性别、年龄、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Scr、LDL-C、HDL-C、CHO、TG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是否重度病变来分组对比,非重度病变组(轻度+中度组)(n=131,64.9%)、重度病变组(n=71,35.1%),结果示:两组间在CRP、FIB、ALB、CAR、FAR、ALT、LDL-C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而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TBi L、Scr、HDL-C、CHO、TG方面则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3)以临床分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76,37.6%)和慢性冠脉疾病组(n=126,62.4%),比较示:两组间在CRP、CAR、ALT、LDL-C、CHO、Gensini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相对于慢性冠脉疾病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的CRP、CAR、ALT、LDL-C、CHO、Gensini评分的数值均较大,提示急性冠脉综合组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更重,而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FIB、ALB、FAR、TBi L、Scr、HDL-C、TG方面则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2.Gensini值和不同指标的相关性:FIB、CRP、CAR、FAR、ALT与Gensini积分值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这些指标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为正相关,P<0.01;ALB与Gensini积分值呈负相关关系,即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为负相关,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以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为因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示:ALT(OR=1.019,P=0.009)和LDL-C(OR=2.706,P=0.036)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2)以有无重度冠脉病变为因变量,二元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FAR(OR=1.167,P=0.032)和CAR(OR=1.008,P=0.012)以及LDL-C(OR=1.507,P=0.026)是冠脉重度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是否出现冠脉重度病变,FAR的曲线下面积0.803,最佳截断值8.28%,特异性0.643,灵敏度0.843,P<0.001;CAR的曲线下面积0.873,最佳截断值29.28%,特异性0.770,灵敏度0.914,P<0.001;LDL-C的曲线下面积0.586,最佳截断值2.35mmol/l,特异性0.516,灵敏度0.700,P=0.047。FAR及CAR曲线下的面积及特异性及灵敏度均较LDL-C优异。结论:1.在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病变越重,患者的FIB/ALB比值(FAR)、CRP/ALB比值(CAR)水平越高。2.FAR、CAR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为正相关。3.FAR和CAR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冠脉重度病变的危险因素。

王一[10](2021)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CT血管成像(CTA)的中老年(平均年龄=61.43岁)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34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出血10例,后循环缺血124例,血管性头痛14例。193例患者存在≥50%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设为观察组,同时设置307例排除存在≥50%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查,且对比分析。主要指标包括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空腹血糖(Glucose,GLU)、脂质指标[甘油三酯(lipid index 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DL-C/HDL-C、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同时,对Lp-PLA2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进行相关性分析。193例观察组依据其存在的最严重的动脉狭窄所在部位分为两组,其中96例为颅内狭窄组,97例为颅外狭窄组。且对比分析观察组中颅内、颅外动脉狭窄两组之间血清Lp-PLA2水平,以了解血清Lp-PLA2对颅内外动脉狭窄部位影响是否有区别。结果:观察组血清Lp-PLA2水平、GLU水平、LDL-C水平、LDL-C/HDL-C值、Lpa水平、HCY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观察组年龄、男性占比、高血压病史占比、糖尿病史占比、吸烟史占比较对照组显着高(P<0.05);血清Lp-PLA2水平、血清GLU、LDL-C、LDL-C/HDL-C值、Lpa、HCY、男性占比、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OR=1.004、1.138、1.402、1.609、1.001、1.028、1.645、1.076、2.503、2.383、1.608,P<0.05);血清Lp-PLA2、血清GLU、LDL-C、LDL-C/HDL-C值、Lpa、HCY升高、男性、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颅内狭窄和颅外狭窄两组血清Lp-PLA2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呈正相关,血清Lp-PLA2水平可能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的新型预测因子,对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有一定价值。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对颅内和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

二、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关系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血浆骨保护素对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预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临床资料收集
    (三)相关定义
    (四)骨保护素测量方法
    (五)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结果
    (一)PCHD与 CON组一般临床资料及OPG比较
    (二)PACS与 PSAP组一般临床资料及OPG比较
    (三)GRACE评分低、中、高危组一般资料及OPG比较
    (四)血浆OPG与 GRACE评分相关性分析
    (五)不同OPG分组间患者半年内 MACE 事件发生率比较
三、讨论
    (一)PCHD与 HCY
    (二)PCHD与 LDL-C
    (三)PCHD与其他因素
    (四)PCHD与OPG
    (五)不足与展望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发冠心病的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2)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及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

(3)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及随机化分组方法
    2 样本量估算
    3 诊断标准
        3.1 稳定型心绞痛(SAP)的诊断标准
        3.2 中医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终止标准
    7 剔除及脱落标准
    8 治疗方法
        8.1 入组前注意事项告知及健康宣教
        8.2 对照组治疗方案
        8.3 中药组治疗方案
        8.4 联合组治疗方案
        8.5 疗程
    9 观察项目及指标
        9.1 安全性指标观测
        9.2 疗效性指标观测
    10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0.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10.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1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3 心绞痛疗效比较
    4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5 三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
    6 三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的变化
    7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
        7.1 TC值结果
        7.2 TG值结果
        7.3 LDL-C值结果
        7.4 HDL-C值结果
    8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1.1 炎症反应
        1.2 脂质代谢
        1.3 动脉僵硬度
    2 中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3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现状
        3.1 现代医学治疗
        3.2 非药物疗法——增强型体外反搏
        3.3 中医治疗
    4 补阳还五汤方药探究
        4.1 方药分析
        4.2 药理学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5.2 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分析
        5.3 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疗效分析
    6 小结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探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1 研究目的
    1.2 材料与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探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IMI危险分层、GRACE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 探讨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总结
总的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与冠心病代谢组学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外文文章1
外文文章2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和分组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实验分组
        1.5 相关诊断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造影技术及方法
        2.2 血液化验处理及方法
        2.3 Gensini评分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3.1 单因素结果分析
    3.2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及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3.3 ROC曲线分析及散点图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8)通冠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项目与指标
        2.5 疗效判定
        2.6 研究记录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基础资料的表述
        3.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标准积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情况比较
        3.6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比较
        3.7 两组患者白介素-6 情况比较
        3.8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刘国安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学术思想
        4.2 通冠方的处方组成及方药解析
        4.3 通冠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各组基线资料比较
    2.各因素与Gensini积分值的相关性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各因素诊断重度冠脉病变的ROC曲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率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10)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颅内狭窄组与颅外狭窄组两组之间比较
    3.3 影响脑血管狭窄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四、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关系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浆骨保护素对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预测价值研究[D]. 边娟. 延安大学, 2021(11)
  • [2]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及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D]. 侯晨星.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3]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星灵.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 李妙男. 山东大学, 2021(10)
  • [5]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D]. 王丹.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 丁欣.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张宇鑫.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通冠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郭亚楠.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 云春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10]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相关性分析[D]. 王一.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