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力学成分、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

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力学成分、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

一、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的机械组成、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安[1](2021)在《生物炭配施沼液对番茄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经沼气工程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液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液态速效有机肥料,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对作物正常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而生物炭施用可对沼液中的营养物质起吸附截留作用,并使吸附的养分具有一定缓释效应,避免渗漏和淋失等现象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以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肥一体化穴孔灌溉技术进行施肥处理,探究不同生物炭混掺量配施沼液对番茄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及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配施沼液对番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以及茄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显着。当沼液浓度一定时,两茬试验番茄的生长指标随生物炭混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联合施用较化肥处理提升效果显着,当生物炭混掺量为2%时T2处理最优。(2)不同水肥处理番茄产量呈T2>T1>T0.5>CF>T0的趋势,且不同水肥施用处理产量差异显着。当生物炭混掺量为2%时,两茬试验番茄单株产量在沼液施用条件下均最大,且显着高于化肥处理。两茬试验番茄单株产量与生物炭混掺量呈线性关系,且两茬试验最大单株产量差异达21.16%。当生生物炭混掺量在2%的施用条件下,两茬试验番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在沼液施用条件下均最大,较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1.11%和5.26%、7.01%和2.02%。(3)当生物炭混掺量为2.0%时,单果重、果形指数和糖酸比最高;当生物炭混掺量分别为1.0%时,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水率最高;当生物炭混掺量为0.5%时,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最高。基于权重赋值法采用TOPSIS法,两茬试验中生物炭混掺量为1.0%时,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最高。组合评价方法对番茄产量、WUE、PFPN、综合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生物炭混掺量为2.0%时,有助于促进作物经济效益的提升。(4)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根区土壤p H、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均呈T2>T1>T0.5>CF>T0的趋势。土壤各理化性质在各生育阶段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20cm处达到最大值,且各生育期番茄根区土壤理化性质含量呈果实成熟期>果实膨大期>开花结果期>苗期。

王媛媛,王继岩,焉莉,韦大明,高强[2](2021)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索吉林省玉米主要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的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72个土壤样品进行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通过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特征、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偏最小二乘法(PL-SDA)等分析玉米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pH和有机质差异显着;偏碱性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较高;风沙土、黑钙土和黑土的真菌丰度显着高于白浆土和暗棕壤,而黑土的真菌多样性最高。所有土壤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主要的优势菌纲,酵母菌属(Guehomyce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腐殖霉属(Humicola)是主要的优势菌属。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pH和有机质是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上述的研究结果以期阐明东北黑土区土壤群落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为黑土区退化土壤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焦健[3](2021)在《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由石油污染引发的土壤质量问题凸显,目前土壤石油污染的问题在我国各大油区普遍存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内油气田必须对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而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修复治理多是停留在简单的物理手段,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及江苏油田地处土地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不了解区域内土壤含油状况的现状,为摸清江苏油田40年来勘探开发给土壤造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含油现状,本文选取江苏油田废弃的采油井场进行采样测试,研究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石油烃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与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有机碳含量等因素的联系;为落实行业土壤修复的主体责任,本文进一步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工作,基于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开展研究,选择本源土壤中能够降解石油的土着菌种,优化构建了更加高效的混合菌剂,并通过人工配制石油污染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当地农作物联合混合菌剂联合降解土壤石油烃的适宜环境温度、土壤全盐量、菌剂投加量以及营养物质比例等外部环境条件,最后通过现场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场地土壤石油烃含量有高有低,约有30%井场井口土壤石油烃含量高于3000mg/kg,石油污染较为严重的4 口井整个井场上的土壤中石油烃以C10-C40组分为主,分布不均匀,5m以内石油烃浓度较高,10m外浓度明显降低,石油烃污染造成土壤pH值及全盐量的升高,碳氮比和碳磷比显着升高,重金属不存在超标风险。(2)以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及自产原油中富集分离对土壤石油烃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的土着微生物菌种,它们在26℃-28℃时整体都处于较高活性,pH值在7-8之间效果更好,进行混合菌群实验表面菌种之间有互相抑制和叠加等情形,优选后的混合菌群在培养基试验中效果良好,7d除油效率达到55.5%。(3)环境因子对微生物以及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实验来看,0.3%土壤全盐量适宜混合菌剂与农作物联合的体系;碳:氮:磷在240:20:1与240:10:1条件下修复效果更好;在各自适生的季节温度下,大豆与150ml/kg混合菌剂、水稻及油菜与450ml/kg混合菌剂联合室内修复效果良好,42d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71.1%。(4)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原位现场修复实验中,经过翻耕的土壤石油烃降解率更高,微生物与农作物联合修复效果优于单独作用,42d降低土壤pH值6.47%,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高达到3.15×106cfu/g,实现降解石油烃52.42%以及对其中C10-C40组分的降解率达到78.95%;一季大豆种植完成时实现石油烃降解率61.49%,C10-C40组分降解率85.53%。

郝薛蕾[4](2020)在《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文中认为农业是我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的基础产业部门,土壤肥力评价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农田土壤肥力相关指标数量繁多,评价指标体系受耕地的空间位置影响很大。因此,因地适宜构建合理的土壤肥力指标体系有利于农民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的低平原区和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耕层土壤理化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不同产量水平下肥力评价指标的适宜区间,通过对宁晋试验地肥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探究了深松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平原区农田土壤质地基本为粉质壤土和砂壤土,容重1.39 g/cm3,总孔隙度47.70%,>0.25 mm团聚体含量93.69%,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3.84 mm,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3.03 mm,pH值8.55,有机质14.66 g/kg,硝态氮10.05 mg/kg,速效钾184.18 mg/kg,有效磷18.12 mg/kg;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农田土壤质地基本为砂壤土,容重1.31 g/cm3,总孔隙度50.44%,>0.25 mm团聚体含量95.21%,MWD 3.46 mm,GMD 2.66 mm,pH 值 8.06,有机质 23.19 g/kg,硝态氮 7.36 mg/kg,速效钾 189.26 mg/kg,有效磷 23.53 mg/kg。(2)低平原区和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小麦/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均为容重,有机质,GMD和有效磷;低平原区权重:容重0.260,有机质0.244,GMD 0.263,有效磷0.233,太行山山麓平原区权重:容重0.270,有机质0.248,GMD 0.252,有效磷0.230。(3)低平原区小麦、玉米总产量在18.00~20.00 t/hm2间的高产田指标区间:容重 1.25~1.35 g/cm3,有机质 16.00~20.00 g/kg,GMD 3.10~3.50 mm,有效磷 19.00~22.00 mg/kg;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小麦、玉米总产量在18.00~20.00 t/hm2间的高产田指标区间:容重 1.25~1.30 g/cm3,有机质 22.00~24.00 g/kg,GMD 2.60~2.90 mm,有效磷 25.00~35.00 mg/kg。(4)深松播种和20%有机肥替代复混肥两项管理措施结合的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47,属于0.40~0.60的中等肥力水平,比对照田增加了 0.12,比单独一项管理措施提高了 6.82%~17.50%。综上,低平原区与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一致,均为容重、有机质、GMD和有效磷,施用有机肥和深松耕作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孔德杰[5](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张煜[6](2020)在《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加快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东北地区烟草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制备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株,提出牛粪微生物菌肥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制备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林间、烟地及牛粪中分离得到120株菌株中筛选出生长速率快、高效降解纤维素最佳菌株为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扩繁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0 g+滤纸50 g+氯化钠50 g+碳酸钙20 g+酵母提取物10 g+蒸馏水10 L。最佳扩繁培养条件:接种量20%,温度30~35℃,pH值为7.0,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0 ln/h。微生物菌肥制备优化工艺为:1000 kg牛粪+25 kg秸秆+7.5 kg菌液+2.5 kg水比例混合搅拌用塑料布覆盖,堆肥底径为145 cm,高为95 cm。混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1%,堆肥1~6周在升温和高温阶段每3 d翻堆1次,6~12周降温阶段每7 d翻堆1次。堆肥过程中含水量保持在60±5%。堆肥过程pH范围7.3~7.8之间,总氮含量先降后升,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水解氮含量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堆体表面向下40 cm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7.60 g/kg和15.60g/kg。制备菌肥可显着提高烟草种子“龙江911”发芽率(p<0.05)。堆肥过程中,肥堆优势细菌门从厚壁菌门(Firmicutes)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演替,形成新微生物菌肥群落结构。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在不同堆肥时期相对丰度均处于前50,但堆肥前期、中期、后期丰度呈现先降后增显着变化。说明了添加菌株对肥堆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图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绿弯菌门在微生物群落发展中的重要性。微生物菌肥382.5 kg/hm2+烟草专用肥375 kg/hm2混合施用能够显着改善土壤pH值至烟草生长最适范围,提高土壤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同时对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产量、氮和钾含量具有最佳促进效果。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草代谢产物积累。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51.2±2.1%)、有效磷含量(25.26 mg/kg)、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提升效果均为各试验组中最佳。同时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组烟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烟草总氮/烟碱比值最优,烟草品吸质量得分最高。单施烟草专用肥会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而施用微生物菌肥或混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烟草专用肥有助于改善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但单施烟草专用肥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有机碳、pH、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优化了牛粪-秸秆堆肥技术,配制出了高效微生物菌肥,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烟草品质量和产量的微生物菌肥堆肥及施肥技术。

祖述冲[7](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朱娅秋[8](2020)在《基于GIS的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文中认为吉林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产业作为主粮化战略对象,其在吉林省农业生产结构中发挥着巨大发展潜力,对吉林省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因此,为合理利用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化吉林省的马铃薯种植布局,将有限的自然资源样本点数据转化为连续的面数据进行区划分析,将区划理论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基于GIS开展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地形地貌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机械组成及理化特性数据为马铃薯种植适宜性评价准则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实际生产资料,选定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山体遮蔽度、生育期平均气温、7-8月昼夜温差、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日照时数、≥10℃活动积温、7月份平均气温、7-8月降水量、砂粒含量、粉粒含量、粘粒含量、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作为区划指标变量,构建出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区划指标权重,再综合应用AHP加权PCA法对马铃薯种植的地形地貌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应用GIS技术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吉林省农业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按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划分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与丘陵地带,占总面积的42.09%;生态适宜区主要分布中西部松辽平原地区,占总面积的22.24%;生态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低山地区,占总面积的33.48%;生态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南部及敦化市北部等高山地带,占总面积的2.19%。将区划结果与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状况进行对比,验证了以上区划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各区县马铃薯种植生产布局、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吴昱[9](2019)在《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大量的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以黑土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秸秆生物炭为试验材料,当地主要大田作物大豆为供试作物,分别在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以下简称“北安试验点”)和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综合试验基地万家试验站(以下简称“哈尔滨试验点”),借助于径流小区,人工降雨和天然降雨相结合,室内外试验相结合,试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开展了连年施用(2015年~2017年)和一次性施用生物炭(2016年~2018年)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炭施用量和连续施用年限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不同。随着施用量和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不断增大。适当施用生物炭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GSSI。连续两年、三年施用量为50 t/hm2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较好;使GSSI达到最大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两年施用,施用量为56.75 t/hm2。另外,在累积施炭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次施入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优于一次性施入。生物炭的施入增强了土壤对水分的吸持能力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但土壤的持水能力并非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和连续施用年限的延长而持续增强,当累积施用量过高时,反而会增强土壤的斥水性。以12.00 t/hm2的施用量连续施用六年,3.70 t/hm2连续施用六年时,可分别使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达最大。连续两年施用55.76 t/hm2的生物炭时,可使土壤中碱解N含量达到最大;施用一年63.20 t/hm2可使土壤中有效P含量达到最大;连续4年施用142.48 t/hm2可使土壤速效K含量达到最大;在施用一年及连续两年施用条件下,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增大;连续两年施用25 t/hm2、连续三年施用25 t/hm2和连续两年施用50 t/hm2生物炭的土壤综合肥力高于施用一年50 t/hm2、75 t/hm2和100t/hm2的处理;同时施用生物炭还可使土壤中养分分布更加均匀,使坡上坡下土壤养分不均的状况得以改善。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亦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因施用量及施用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随着施炭量的增加和施用年限的延长,曲线上移明显。在相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增长速率随施用量及施用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施用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比水容量,增强土壤的供水能力。施用生物炭使得雨后土壤水分运动层位不断加深,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持续的时间逐渐延长。HYDRUS-1D模型适用于黑土区坡耕地施用生物炭条件下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模拟。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60 cm 土层,在生物炭施用当年,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和0-100 cm 土层土壤储水量均逐渐增大;在连续施用两年、三年的条件下,二者均表现出低施炭量处理优于高施炭量处理。连续三年施用44.99 t/hm2生物炭时,对土壤储水量的促进作用可达到最大。适当施用生物炭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但效果随着施炭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三年的大豆产量及WUE亦呈现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连续五年施用33.1952 t/hm2生物炭时,可以达到大豆最大产量;连续施用2年施用生物炭55.8430 t/hm2时可以大豆WUE较对照增幅最大。施用生物炭可有效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但减流减沙效果随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年限的不同而不同。在生物炭施用当年B75处理减流效果最好,而在连续施用两年、三年时则是以B50处理的减流效果最好,且高施炭量处理减流效果弱于低施炭量处理;施用当年和连续施用两年均以施用量为50 t/hm2的减沙效果最好,在连续施用三年时,则以最小施用量的B25处理为最佳。减流减沙效果最佳的生物炭施用模式分别为连续两年施用量为65.7419 t/hm2和连续两年施用量为53.4167 t/hm2。随着生物炭一次性施入后年限的延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逐渐减弱。生物炭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GSSI值、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有效水最大含量、饱和导水率、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速效K、碱解N、有效P、总有机碳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标的影响年限分别是5年、7年、4年、12年、4~5年、3~4年、3-4年、5~6年、5~6年、6~7年、4年、4年、5年、3年和5~6年。随着生物炭一次性施用后年限的延长,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不断减弱,施炭处理三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均位于同年未施炭处理上方,但随着施用后年限的延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下移。施用生物炭有利于土壤中水分的传导。在施用当年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最高,之后对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生物炭施用后年限的延长,对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的影响逐渐减小,施炭处理土壤含水率提高幅度逐渐降低。三年内施炭处理土壤储水量均高于同年未施炭处理,但随着年限的延长,两个处理间的差异呈对数函数递减,在施用后的第5~6年,土壤储水量的差异基本消失。随着生物炭一次性施用后年限的延长,节水增产效应呈指数衰减。施炭处理三年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优于未施炭处理,但均以施用当年优势最大,之后逐年减弱。施炭处理大豆产量及WUE增长率均与生物炭施用后年限呈指数函数递减。土壤中一次性施入75 t/hm2生物炭处理的节水增产效应可持续4年左右。一次性施入生物炭后年减流率和减沙率,随施用后年限的延长呈指数函数递减,且施用后年限对年径流深的影响大于对年产沙量的影响,在施用后的2~3年,生物炭的减流减沙效果逐渐消失。施炭处理土地生产能力随生物炭施用后年限的延长呈指数衰减。采用Copula评价法对不同处理土地生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连续两年施用生物炭,施用量为50 t/hm2为黑土区坡耕地连年施加生物炭条件下最佳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一次性施入75 t/hm2生物炭地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周期为4年。

许艳[10](2015)在《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城市周边大量优质耕地不可避免被蚕食。中国政府实行全球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且不断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海岸带淤泥质滩涂由于土壤相对肥沃,是我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2009-2020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将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新型工业区以及土地后备资源基地。江苏省海岸线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约5%,海岸类型简单,多为淤泥质海岸,围垦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开发是其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因此,分析江苏省海岸带滩涂围垦活动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对沿海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缓解地区人地矛盾,促进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3S技术,借助ENVI,ArcGIS,SPSS,Origin等软件,综合运用经典统计方法、地统计方法、空间换时间方法、网格法土壤采样设计、土壤实验分析、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以及Maas-Hoffman模型等,从滩涂围垦区开发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滩涂围垦区滩涂土壤发育两方面入手,分析滩涂围垦后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过程,揭示耕地数量与土壤质量与围垦年限的关系,阐述滩涂围垦活动对沿海地区粮食产能的影响机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江苏滩涂围垦后农业滩涂围垦区时空变化过程。江苏滩涂围垦存在时空特征,1948-1984年滩涂围垦面积最大,分布在整个沿海地区;其次为1995-2014年,位于沿海中南部。滩涂围垦后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下耕地数量差异显着,其中农业开发滩涂围垦区耕地比重较大,而其他开发方式养殖开发、盐田开发、港口和城镇建设、工业开发等耕地比重很小。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滩涂围垦区不断从农业开发向港口、城镇、工业和养殖开发转变,农业开发占比不断减少。1949-2014年,1999年之前农业滩涂围垦区占比为49.5%,2000-2014年占比降低到2.9%。滩涂围垦与开发对耕地数量的贡献越来越小。针对农业滩涂围垦区进一步分析随着围垦年限滩涂围垦区内耕地数量的变化过程。以农业开发为主的滩涂围垦区,围垦初期由于土壤含盐量高,需要首先开展沟渠路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改良作物、养殖等改良土壤,直至土壤能够生长粮食作物为止。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由于土壤质量不同,耕地数量不一。年限久(约30年)的农业滩涂围垦区由于耕地土壤质量较好,耕地数量占比较高;年限短(<15年)的农业滩涂围垦区由于耕地土壤质量差,耕地数量占比较低。以如东典型不同年限农业滩涂围垦区来看,围垦后约30-50年期间,农用地数量达到最高,50年后农用地数量占比下降。从江苏省滩涂围垦区耕地数量来看,围垦后40-50年耕地占比达到最高值,50年后由于城镇建设等,耕地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综上说明耕地面积变化到稳定水平需要约30-50年的时间。农业围垦区土壤质量演变达到稳定需要30-40年,土壤盐分为主要限制因子。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由于土壤质量差异,土地利用方式不甚相同。围垦初期主要是盐生植被、光滩以及养殖水体等,围垦后期棉花、玉米、大豆、水稻等土地利用类型不断出现。通过网格法均匀采样分析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与围垦年限的关系来看,滩涂围垦后土壤盐分约在38年后达到脱盐水平,土壤养分在围垦后30年达到稳定水平,土壤综合质量约在38年后达到稳定状态,说明滩涂土壤从滩涂沉积物经历脱盐和养分积累过程发育为耕地土壤需要30-40年的时间。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来看,土壤盐分与土壤pH值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颗粒组分分形维数、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盐分是农业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基于土壤盐分和气候生产潜力测算和预测出江苏省2012年和2020年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大小。滩涂围垦开发不仅影响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也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综合耕地数量、质量以及气候生产潜力测算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大小。首先基于AEZ模型,计算江苏省滩涂围垦区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其次,由于土壤盐分是滩涂围垦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本文引入Maas-Hoffman模型中土壤盐分对作物产量的相对限制程度改进原有土地生产力模型中的土壤有效性系数;最后结合不同年限围垦区耕地数量,测算出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大小。通过计算得到滩涂围垦区水稻土地生产潜力从1982年的13886kg/hm2增加到1951年的21469kg/hm2;小麦土地生产潜力从1982年-1951年垦区均为10329kg/hm2。通过沿海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不同滩涂围垦区土壤盐分含量以及耕地数量测算出2012年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为147.2万吨,占江苏省沿海县市粮食产量的11.03%;并预测2020年江苏省滩涂围垦粮食产能为162.42万吨,比2012年粮食产能增加了 15.22万吨。综上所述,由于耕地效益相对较低,1990年后江苏省滩涂围垦开发重点逐渐从农业向城镇工业和渔业养殖等转变。不同年限农业围垦区耕地数量随着土壤质量的改良不断增加,达到稳定周期较长。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用江苏沿海县市13.7%土地生产11.03%的粮食,粮食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把握耕地变化驱动机制,提高滩涂围垦区新增耕地数量,同时缩短滩涂围垦区土壤改良周期,并对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引入管理因子,测算滩涂围垦区土地生产力大小。

二、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的机械组成、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的机械组成、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炭配施沼液对番茄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沼液农用对作物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3.2 生物炭农用对作物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3.3 生物炭配施沼液对作物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3.4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6 番茄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2.6.1 基于博弈论的指标权重组合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2.6.2 TOPSIS评价模型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第3章 生物炭配施沼液对番茄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3.1 番茄株高变化规律
    3.2 番茄茎粗变化规律
    3.3 番茄单株叶面积变化规律
    3.4 番茄干物质量累积变化规律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生物炭配施沼液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响应规律
        4.1.1 产量的响应规律
        4.1.2 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规律
        4.1.3 氮肥偏生产力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规律
    4.2 番茄营养品质评价
        4.2.1 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规律
        4.2.2 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的构建及其响应规律
    4.3 基于组合评价方法确定番茄综合效益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生物炭配施沼液对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1 番茄根区土壤p H变化
    5.2 番茄根区土壤氮素变化规律
        5.2.1 番茄根区土壤总氮含量的变化
        5.2.2 番茄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5.2.3 番茄根区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变化
    5.3 番茄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1.2 理化性质、酶活性的测定和高通量测序
        1.2.1 理化性质及测试方法
        1.2.2 酶活性及测定方法
        1.2.3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
    2.2 不同土壤类型的酶活性特征
    2.3 不同类型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
    2.4 不同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2.5 土壤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1.1.1 石油污染土壤简介
        1.1.2 石油主要污染场所及途径
        1.1.3 石油污染土壤危害
    1.2 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现状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2.4 多种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
    1.3 知识产权状况调研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现状调查
    2.1 江苏油田采油区简介
        2.1.1 江苏油田概况
        2.1.2 江苏油田自然环境特征
        2.1.3 江苏油田采油区当前的问题
    2.2 江苏油田采油区废弃井站筛选及检测分析
        2.2.1 井场筛选及井场土壤石油烃初测
        2.2.2 其他项目及测试方法
        2.2.3 测试结果分析
第3章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优化
    3.1 主要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2 菌种筛选方法
    3.2 微生物石油烃降解效率筛选研究
        3.2.1 菌落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初步研究
        3.2.2 菌落属性室内试验
        3.2.3 石油烃降解室内试验
        3.2.4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子条件优化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项目分析方法
    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2.1 不同温度下农作物和菌剂浓度影响实验
        4.2.2 其他环境因子的组合调控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修复试验
    5.1 现场实验方案介绍
        5.1.1 实验分区及对应措施
        5.1.2 样品采集及项目测定
    5.2 现场实验修复结果
        5.2.1 现场实验土壤pH值变化
        5.2.2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降解菌落数量变化
        5.2.3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及其中C_(10)-C_(40)组分的变化
    5.3 现场试验后续观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合理耕层的构建意义
        1.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1.2.3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河北平原农田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2 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Norm值的计算
        2.2.2 权重的计算
        2.2.3 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区间确定
    2.3 实证研究
        2.3.1 试验方案与设计
        2.3.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3 综合指数计算与分级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北平原农田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3.1.1 低平原区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3.1.2 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3.2 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
        3.2.1 低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
        3.2.2 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
    3.3 实证研究
        3.3.1 各处理指标数据
        3.3.2 土壤肥力评价结果
4 讨论
    4.1 合理耕层土壤理化性质
        4.1.1 土壤物理性质
        4.1.2 土壤化学性质
    4.2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4 测试方法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3.1.1 土壤全氮含量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3.5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4.6.1 土壤碳氮比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4.7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6.4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8.1 讨论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8.2 结论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8.3 创新性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肥料研究国内外概述
        1.1.1 无机肥料
        1.1.2 有机肥料
        1.1.3 微生物菌肥
        1.1.4 微生物菌株筛选
        1.1.5 微生物菌肥作用机理
    1.2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1 种植区土壤研究概述
        1.2.2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1.2.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影响
    1.3 烟草研究概述
        1.3.1 烟草的种类与分布
        1.3.2 烟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1.3.3 烟草的经济价值
    1.4 微生物菌肥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1.4.1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1.4.2 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中的应用
        1.4.3 微生物菌肥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1.4.4 微生物菌肥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与扩繁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培养基
    2.2 研究方法
        2.2.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分离
        2.2.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
        2.2.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鉴定
        2.2.4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种类
        2.3.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制备
        2.3.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3.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试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3.2.2 温度、pH和含水量的测定
        3.2.3 有机碳的测定
        3.2.4 氮的测定
        3.2.5 有效磷的测定
        3.2.6 速效钾的测定
        3.2.7 微生物菌肥品质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生物菌肥的堆积条件
        3.3.2 微生物菌肥养分分析
        3.3.3 微生物菌肥品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微生物菌肥堆积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流程
        4.2.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
        4.2.3 基因扩增序列及高通量测序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微生物菌肥制肥过程中群落的OTU差异
        4.3.2 物种分类分析
        4.3.3 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4.3.4 微生物菌肥的群落网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烟草农艺性状的测定
        5.2.2 烟草品质的测定
        5.2.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标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5.3.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5.3.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试剂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6.2.2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6.2.3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6.2.4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6.2.5 结果与分析
        6.2.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2.7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2.8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9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1.3.2 红松籽油概述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1.5.1 喷雾干燥法
        1.5.2 物理吸附法
        1.5.3 复合凝聚法
        1.5.4 乳液聚合法
        1.5.5 分子包埋法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1.6.1 低温结晶法
        1.6.2 分子蒸馏法
        1.6.3 精馏分离法
        1.6.4 吸附分离法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1.6.6 脂肪酶浓缩法
        1.6.7 尿素络合法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7.1 解决的问题
        1.7.2 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红松籽的采集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2.4 结果和分析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3.6 本章小结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5.3.3 Fe~(2+)还原能力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5.4.3 Fe~(2+)还原力分析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5.5 本章小结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6.1 引言
    6.2 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6.6 本章小结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7.3.3 PLA含量测定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PLA标准曲线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8)基于GIS的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2.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2 气象数据资料
        2.2.3 土壤数据资料
    2.3 气象数据空间化
        2.3.1 地形地貌数据网格化
        2.3.2 气候地理模型建立
        2.3.3 误差分析及残差内插处理
    2.4 土壤机械组成数据空间化
        2.4.1 土壤机械组成统计与分析
        2.4.2 球坐标转换
        2.4.3 普通克里金插值
    2.5 土壤理化特性数据空间化
        2.5.1 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统计分析
        2.5.2 原始数据转换
        2.5.3 相关性分析
        2.5.4 协同克里金插值
    2.6 AHP-PCA评价模型
        2.6.1 层次分析法
        2.6.2 主成分分析法
        2.6.3 AHP加权PCA法
第三章 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建立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3.3 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 指标的无量纲化
    3.5 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3.6 适宜指数及等级划分
第四章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4.1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地形地貌特征
    4.2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气候环境特征
        4.2.1 生育期内温度基本特征
        4.2.2 生育期内降水基本特征
        4.2.3 生育期内光照基本特征
    4.3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土壤环境特征
        4.3.1 马铃薯种植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4.3.2 马铃薯种植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特征
第五章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适宜性单项评价区划
        5.1.1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地形地貌区划
        5.1.2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
        5.1.3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土壤环境区划
    5.2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综合区划
    5.3 区划成果与实际生产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活动
致谢

(9)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炭的定义
        1.2.2 生物炭的基本特性
        1.2.3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生物炭对作物产量以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1.2.5 生物炭对土壤氮磷养分的固持作用
        1.2.6 生物炭的固碳减排效应
        1.2.7 生物炭的持续效应
        1.2.8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1.3 课题来源
2 试区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区概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设计
        2.4.2 观测内容与方法
        2.4.3 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
        2.4.4 Copula评价方法
        2.4.5 数据处理方法
3 连年施用生物炭对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3.1 生物炭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3.1.1 对土壤结构性指标的影响
        3.1.2 对土壤持水性指标的影响
        3.1.3 对土壤养分指标的影响
    3.2 生物炭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年限对土壤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2.1 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3.2.2 对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
        3.2.3 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3.3 生物炭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年限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3.3.1 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3.3.2 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3.3.3 生物炭施用量及施用年限与土壤储水量的关系
    3.4 生物炭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年限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3.4.1 对大豆生长动态的影响
        3.4.2 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3.4.3 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4 生物炭施用量及施用年限与节水增产指标的关系
    3.5 生物炭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年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5.1 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3.5.2 对降雨产沙的影响
        3.5.3 生物炭施用量及施用年限与水土流失指标的关系
    3.6 不同施用量及施用年限条件下的土地生产力分析与评价
        3.6.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6.2 边缘分布的确定
        3.6.3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及施用年限条件下土地生产能力指数
    3.7 本章小结
4 一次性施用生物炭对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效应
    4.1 生物炭施入后不同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对土壤结构性指标的影响
        4.1.2 对土壤持水性指标的影响
        4.1.3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 生物炭施入后不同年限对土壤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4.2.1 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4.2.2 对土壤水再分布的影响
        4.2.3 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4.3 生物炭施入后不同年限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4.3.1 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4.3.2 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4.3.3 生物炭施入年限与土壤储水量的关系
    4.4 生物炭施入后不同年限对大豆节水增产的影响
        4.4.1 对大豆生长动态的影响
        4.4.2 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4.3 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4 生物炭施入后年限与节水增产指标的关系
    4.5 生物炭施入后不同年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4.5.1 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4.5.2 对降雨产沙的影响
        4.5.3 生物炭施入后年限与水土流失指标的关系
    4.6 生物炭施入后不同年限的土地生产力分析与评价
        4.6.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6.2 边缘分布的确定
        4.6.3 生物炭施用后不同年限条件下土地生产能力指数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海岸带滩涂相关概念
        1.2.2 全球海岸带滩涂围垦开发利用
        1.2.3 海岸带海涂土壤质量变化过程
        1.2.4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5 粮食产能研究进展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章节安排和技术路线
        1.5.1 章节安排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江苏沿海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质地貌
        2.1.4 成土母质与土壤分布
        2.1.5 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2.1.6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1.7 江苏沿海土地利用格局
    2.2 江苏沿海粮食生产情况
        2.2.1 江苏沿海县市粮食生产情况
        2.2.2 江苏沿海县市农用地分等和产能核算
    2.3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概况
        2.3.1 沿海滩涂围垦区示意图
        2.3.2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过程
    2.4 如东县滩涂围垦区概况
    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格局演变特征
    3.1 江苏海岸带滩涂围垦时空特征分析
    3.2 江苏省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2.1 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类型划分
        3.2.2 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3.2.3 1980-2010年江苏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3 江苏省滩涂围垦区耕地数量空间分布
    3.4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滩涂围垦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及机理分析
    4.1 研究区选取
        4.1.1 如东县成陆历史和地貌概况
        4.1.2 研究区土壤类型分布
    4.2 野外采样方案
        4.2.1 野外采样时间
        4.2.2 土壤样品采集和前期处理
    4.3 土壤理化性质选取和测定
        4.3.1 土壤理化性质选取
        4.3.2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4.4 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时空特征
        4.4.1 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时间变化特征
        4.4.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
    4.5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4.5.1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
        4.5.2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4.6 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6.1 不同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4.6.2 土壤综合评价结果空间分布
        4.6.3 土壤理化性质演变时间周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测算研究
    5.1 土地生产力模型构建
        5.1.1 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框架
        5.1.2 作物生长期划分
        5.1.3 太阳总辐射计算
        5.1.4 光温水土修正系数确定
    5.2 江苏沿海县市气候生产潜力
        5.2.1 江苏沿海县市气候生产潜力测算
        5.2.2 气候生产潜力比较分析
        5.2.3 气候生产潜力利用率
        5.2.4 沿海县市空间差异
    5.3 如东滩涂围垦区气候生产潜力测算
        5.3.1 如东县光温水生产潜力
        5.3.2 气候生产潜力比较
    5.4 土地生产潜力估算
        5.4.1 土壤盐分修正系数
        5.4.2 土壤基础地力修正系数
        5.4.3 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
    5.5 土地生产潜力实现程度
    5.6 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测算和预测
        5.6.1 2012年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区粮食产能测算
        5.6.2 2020年江苏省滩涂围垦区粮食产量预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的机械组成、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炭配施沼液对番茄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 张平安.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J]. 王媛媛,王继岩,焉莉,韦大明,高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01)
  • [3]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 焦健. 扬州大学, 2021(04)
  • [4]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耕层土壤肥力评价[D]. 郝薛蕾.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8]基于GIS的吉林省马铃薯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D]. 朱娅秋. 天津工业大学, 2020
  • [9]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影响[D]. 吴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D]. 许艳. 南京大学, 2015

标签:;  ;  ;  ;  ;  

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力学成分、pH值及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