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局荣获2002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

四川省地震局荣获2002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

一、四川省地震局获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励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郑茂[1](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认为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王巍[2](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陈伟觉[3](2020)在《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文中提出地震区划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防御、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对策之一,是采取各项工程措施和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的依据。目前地震区划图多采用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简称PSHA区划图,其检验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借助我国1990版和2001版地震区划图设防建造的砖混和钢混结构房屋在随后发生的地震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估值,与不设防相应值的比较,以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两个评价指标的组合,评价了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防震减灾效益。结果表明,在1990年~2000年、2001年~2015年的两个时间段内全国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总投入分别为1299.77亿元和6654.61亿元;按区划图设防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实际发生的地震中造成经济损失共10497.16亿元,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死亡54506人、重伤171158人。与不设防的相应地震损失、伤亡人数相比,可知产生了经济效益18194亿元,减少死亡283260人、减少重伤1130642人。达到了按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两个指标组合评价的(1)级效益。为进一步考察、分析抗震设防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随设防标准的变化,全面高一度或低一度设防,分别评价了1990年~2015年间遭到地震破坏地区和全国的防震减灾效益。结果表明,全面降低一度设防,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均会有所下降,遭到地震破坏的地区降幅在14.72%至39.74%之间,全国(大陆地区)降幅在10.33%至41.19%之间。全面提高一度设防,抗震设防投入有所增加,遭到地震破坏地区相应的减灾效益更大,增幅在2.01%至55.20%之间,大多在10%左右;全国(大陆地区)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降幅在0.60%~39.19%,安全效益有所提升,增幅在1.95%~55.20%。本文的检验说明,我国地震区划图确实发挥了可观的防震减灾效益,今后采用相同或相似方法编制PSHA区划图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水平。

刘小棠[4](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部分,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在工业化升级、城镇化加速、人类生活更加依赖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的今天,在区域人口、经济密度不断增长、人类财富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大地震极易造成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中断等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中,内蒙古排名第七,这就使得人民群众对于防震减灾工作有更迫切的要求,而针对内蒙古地区应急管理特别是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在“一案三制”建设、地震应急服务、应急物资储备、地震监测能力、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发布共享、地震科普宣传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日本及美国的地震应急管理经验,提出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可以借鉴的政策措施,以期达到提升该地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目的。

赵昆[5](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宫猛[6](2019)在《汶川Mw7.9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不仅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地形和构造分界带,而且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变化的关键部位,是研究青藏高原边缘活动断层和潜在的地震灾害的关键地区之一。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北段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又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的南段发生了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相距约90 km。其中,汶川地震因其独特的发震构造环境及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汶川Mw7.9级地震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映秀—北川断层上形成了约240km的地表破裂带,余震密集分布长度可达300 km。其中,在NE向映秀-北川断裂造成长240 km,以逆冲挤压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地表破裂;在NE向灌县-江油断裂造成长72km的纯逆冲性质地表破裂带;另外还有一条长6 km、以逆冲为主兼有左旋走滑性质的NW向小鱼洞地表破裂带。为充分了解本次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大量学者对本次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系列研究成果。汶川地震破裂过程持续约100秒,破裂沿着断层向东北方向传播近300 km,破裂过程由多个子事件组。破裂过程的研究很好地揭示了汶川大地震的时空演化过程,但是对本次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的细节研究上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例如,1)汶川地震震源参数(发震时间和深度)存在较大的差异;2)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细节缺乏研究;3)地震发震构造模型存在着争议;4)地震的成核类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细节过程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利用类似于反投影法P波叠加法来研究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大地震起始破裂过程的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本论文不仅研究了汶川大地震起始阶段破裂的详细过程,还为本次地震起始破裂位置参数、起始破裂发震构造模型及本次大地震的成核类型等科学问题提供相关的依据,补充了汶川地震时空破裂过程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一、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的确定汶川Mw 7.9级地震后,大量学者对其孕震机制和震源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尽管这些研究让我们对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有了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但是在震源参数,例如: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汶川主震位置参数的误差除源于记录资料类型的不同和震相识别的差异外,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也是造成结果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近距离的台网纪录可对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进行有效地约束,且由于震中距较近地壳速度结构差异相对较小也能进一步减小速度模型带来的误差。因此,相对于远距离(远震及区域台网数据)台网资料,使用近距离的台站资料得到的震源位置则更为可靠。本论文使用距离20km范围内的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到的汶川地震主震波形资料,分别采用P波初动相对到时差和反投影P波叠加法,利用网格搜索法在震源区三维空间范围内来确定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位置参数。P波初动相对到时差方法获得的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于31.016°N±0.002°、103.386°E±0.002°,震源深度为8.3 km±0.92 km,发震时刻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2秒±0.52秒(北京时间,以下本文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反投影波形叠加法获得的结果显示,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为31.018°N±0.003°、103.391°E±0.003°,震源深度为8.4 km±0.86 km,发震时刻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0秒±0.4秒。二、汶川地震起始破裂过程断层几何学研究龙门山推覆构造带长约500 km,宽40-50 km,主要由龙门山后山断裂(汶川—茂县),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龙门山前山断裂(灌县—江油)及山前隐伏断裂等组成。这四条断层走向N45°E、倾向NW,呈铲式叠瓦状向四川盆地推覆,在地表出露处后山断裂和中央断裂倾角较高(60°-70°),沿北西方向断层倾角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前山断裂和山前隐伏断裂倾角较缓,为典型的逆断层。由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内断裂带整体呈现为上陡下缓“铲式”的几何结构结构特征,地震的震源位置参数对发震构造模型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汶川地震震源深度15 km的认识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存在两个主流的发震构造模型:一部分研究小组认为汶川地震为高倾角逆冲断层(>50°),而另一部分研究小组则认为汶川地震发震断层为“叠瓦状”逆断层,断层倾角在震源附近较缓(33°),向上逐渐变陡。世界上绝大多数逆冲型8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海洋板块边界的俯冲带上,或发生在大陆碰撞的低倾角(<20°)逆冲推覆断裂带上,那么为何会在断层倾角较大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发生汶川Mw7.9级大地震?这个科学问题的探讨,对今后板内推覆构造区域的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首先使用距离汶川地震震中20 km范围内的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到的汶川地震主震波形事件中未限幅的P波波形资料,利用类似于P波反投影波形叠加法在三维空间内获取了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根据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内部断层几何特征等,在倾向NW40-60°,倾角20-50°范围内搜索得到了最佳的发震断层模型,最后综合分析龙门推覆构造带内部断层的几何特征构建了起始破裂的发震构造模型。结果显示,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最佳断层面走向为NE48°,倾向NW35°,分析认为起始破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在地下约8 km深度的交汇断层面上,地震的发生是由多条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汶川地震起始破裂过程运动学研究汶川地震是一次以逆冲断层错动为主的地震事件,破裂过程以朝北东向破裂为主,沿着断层向东北方向传播近270 km,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100秒,包含了多个地震子事件,破裂速度先慢后快,平均速度约为3 km/s。虽然,这些研究得到本次大地震时空破裂过程和能量释放图像,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涉及起始破裂阶段(0-1秒)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工作发表。同时,利用远距离波形记录(全球台网及区域台网)进行反投影震源破裂过程时,都是将起始破裂位置设定在某一个公开发表的震源参数结果上进行的。然而,汶川地震的起始破裂位置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尤其是在起始破裂的深度和时间上。因此,使用不精确的震源位置参数,必然会对汶川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和解释带来一定的误差和影响。因此,汶川地震起始阶段的细节破裂过程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为详尽的分析汶川地震起始破裂阶段的破裂过程,我们将在三维空间内分布的破裂点投影到得到的最佳发震断层上,来分析其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大地震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具有阶段性,破裂在0-0.3秒时间内集中在起始破裂点附近,在0.4秒时起始破裂点开始向深部的西南方向传播扩展,0.8秒之后破裂开始在断层面上沿着东北方向往浅部传播,破裂的传播速度约为2.7 km/s。总体来看,破裂后的能量沿着断层面向两侧扩散,位于破裂点深部西南方向的破裂要强于浅部的东北方向。四、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成核类型及地震成因探讨一般来说,地震通常以小振幅震动破裂开始,这些小的震动破裂往往能决定地震的最终震级。虽然在地震初始破裂过程的解释上然存在争议,但仍可以用震前蠕滑(Pre-slip)和级联破裂(Cascade)两种模型来解释其成核过程。在地震成核类型的研究中,通过分析近源P波记录中携带的震源信息来详细地描述地震发育过程,可为地震的发震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目前,紫坪铺水库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否具有触发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影响,一部分认为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则认为有明显的触发作用。因此,研究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成核过程可为解决此争议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本论文得到的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细节显示,地震在起始破裂形成后,破裂点先集中在其起始破裂点附近且释放的能量逐渐缓慢的增加,之后在起始破裂点外围产生相对较大的新破破裂并最终发育成一次地震事件,整个破裂过程的深度范围分布在7.5-9.5 km。从破裂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来看,本次地震的成核模式更符合于“震前蠕滑型”。根据本次地震起始破裂的成核模型,并结合紫坪铺水库库区构造应力、地质条件、震前GPS测量结果、地震前水库蓄水与库区地震活动的关系,支持紫坪铺水库的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观点。综上所述,本论文使用近距离台网记录的高频P波资料,利用类似P波反投影波形叠加法详细地分析了2008年汶川Mw7.9级地震在起始破裂阶段破裂传播、扩展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利用破裂点的分布特征构建了发震断层的几何结构结构模型及其在起始破裂阶段地震事件的成核类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位为31.018°N±0.003°、103.391°E±0.003°,震源深度为8.4 km±0.86 km,发震时刻(北京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0秒±0.4秒。起始破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在地下约8 km交汇处的断层面上,断层的走向为NE48°,倾角为NW35°。汶川地震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具有阶段性,破裂在0-0.3s时间内集中在起始破裂点(纬度31.018°N±0.003°、经度103.391°E±0.003°,深度为8.4 km±0.86 km)附近并逐渐积累能量,在0.4秒时起始破裂点深部的西南方向出现了一个相对较大的破裂,之后破裂开始在断层面上沿着东北方向往浅部传播,破裂的传播速度约为2.7 km/s。破裂发生后能量沿着断层面向两侧扩散,位于破裂点深部西南方向的破裂要强于浅部的东北方向,破裂过程的深度范围分布在7.5-9.5 km范围内。汶川地震起始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本次地震的成核模式更符合于“震前蠕滑型”,认为紫坪铺水库的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发作用。本论文补充研究了汶川大地震起始阶段(0-1秒)的破裂过程,并利用破裂过程中破裂点在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来约束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结果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的误差,但是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大地震起始破裂过程、发震构造模型、地震成核类型及地震起因等地震机理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地震预测实践的探索价值。

闫佳琦[7](2019)在《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文中指出历次地震考察表明,95%的灾害损失主要是由工程结构破坏造成的。然而,房屋建筑等地震灾害承灾体的风险隐患底数不清已成为制约我国地震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的关键短板。我国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提高了多数城镇的抗震设防标准,取消不设防区,调整了全国范围内2860个城镇的抗震设防等级和场地特征周期等参数。不同年代建造的各类房屋建筑,其抗震性能是否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是否存在地震灾害隐患和风险,如何进行科学识别和防治,是亟待解答的问题。RC框架结构由于空间布置灵活,抗震性能较好,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楼、医院、厂房、商场等公共建筑。为此,本文以RC框架结构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首先,简要介绍了各类国内外建筑抗震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分析RC框架结构的典型震害,归纳总结了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双跨外廊式和多跨内廊式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原型,设置了考虑设防烈度、场地条件、规则程度、材料强度和结构层数因素影响的分析工况。然后,使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对框架结构教学楼的不同工况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值及破坏状态;分析总结了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规则程度、材料强度和结构层数对于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抗震性能评价体系中影响因素权重值的确定提供客观依据。之后,建立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6个主要因素作为基准层,下设具体分类指标,评估结果采用震害指数模糊集合表征。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结合现有框架结构震害预测方法中权重系数和不同影响因素工况的Pushover分析结果,主客观综合赋权得到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给出中强地震常见烈度区(Ⅵ度Ⅸ度)的影响因子与震害指数的隶属度关系。最后,通过影响因素权重系数与单因素评价矩阵的加权平均,得到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结果。使用该模型对四川省雅安市的3栋框架结构教学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芦山地震中的实际震害相符,方法的可靠性得以验证。

王海[8](2019)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以“时间”、“空间”压缩效应为特点,利用离心加速度场补偿模型缩尺而引起的自重应力损失,还原模型与原型之间1:1应力-应变状态,使之拥有其它任何物理缩尺试验无可比拟的优势,被科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景、最具潜力的物理模拟试验手段之一。在岩土工程领域,其通过再现模型与原型一致应力水平和空间材料及结构变化,能直接研究自重及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边坡滑塌、堤/坝/堰开裂、场地液化、地基失效、挡土墙失稳等岩土工程对象的破坏过程与失效机理,突破了传统物理试验由“介质”到“对象”的束缚。鉴于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我国大量学者相继投身和致力于土工离心机研发工作,虽起步比国际迟约50年,但过去廿年已成功建设土工离心机30余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通过我国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土工离心机在数量规模和性能指标上取得了举世震惊的长足进步,为岩土工程前沿重大问题研究和交叉分支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平台。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和范围拓展,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偏离现象和平行试验中结果的离散程度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原因则在于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设备技术开发,而忽略了试验模拟技术的发展。受离心加速度场的特殊性、模型1g至Ng状态变化的复杂性、岩土体多相耦合的力学特点及不确定性等约束,确定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产出水平,不仅依赖于性能先进的试验设备,还取决于正确、有效、完备的试验模拟技术。因此,探讨土工离心试验模拟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发展适应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新型技术,对提升土工离心试验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际一流成果产出能力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为契机,以应力相似差异特征、砂雨法控制要素、黏滞系数配比标准等三方面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联袂理论推导、物理试验、震害调查、数值仿真等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工作,以建立模型设计基本准则、弥补制模技术基础理论和提出实用化配比标准为目标。同时,考虑土工离心机的独特性和通用化性能测试方法的欠缺,以CSIEM-40-300土工离心机为样本,介绍动力离心机的基本构成和探讨主要性能测评方法,为同类设备性能评价及验收和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剖析了离心加速度场与自然重力场的差异特征及成因,以环境特征与模型应力的内在关联为基础,首次提出了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耦合动应力三个概念与定义,以揭示离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辐射分布和旋转机制对模型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三个概念与定义,建立数学模型与推导表达式,给出了模型三方面应力相似差异的关键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为有效半径取值、离心加速度、旋转角速度、模型高度、模型宽度等试验设备和模型参数设计建立了重要依据。2.利用自主研发的鸭嘴式砂雨法制模装置,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模型制备对比试验,提出了稳定相对密度新概念与定义,解析了两种模型制备的主控要素及影响规律和密实度范围差异,给出了模型空间均匀分布特征与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颗粒流速动力方程,构建与推导了描述砂雨法制备过程的单一颗粒、颗粒簇等两种简化数学模型与表达式,揭露了砂雨法制模的内在原理与关键参数作用机制,填补了以往砂雨法制模研究的基本理论空白。3.阐述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液化试验两种黏滞系数配比标准,指明了实际应用存在的矛盾。以汶川Ms8.0地震液化场地剪切波速统计数据为条件,通过自主研发的Vs-e-k联合测试装置与标定试验,提出了一般性Vs-k关系表达式,给出了基于Vs的黏滞系数配比标准。采用FLAC有限差分数值平台与液化、非液化场地记录,验证了1g原型和Ng缩尺模型液化数值试验可行性,分析渗透系数对孔压比极值的影响规律及范围,提出了基于FLAC黏滞系数配比标准。两种配比标准对比,证明了配比标准的可靠性、通用性和渗透系数是影响液化阈值的一个惰性参数。4.介绍了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基本指标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核心组成、设计结构和关键技术。搜集并总结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相关方法及经验和大型模拟试验设备相关规程,提出了验收大纲的编制要点及流程、安全操控原则及重要事项、性能测试方法及衡量标准等,在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设备验收中得到应用,验证了提出方法及标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评价相关规范的制定,建立了重要指导方法和有益借鉴。

赵娟[9](2019)在《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文中指出防震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震减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成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族众多、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地震多发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进程较为缓慢且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国内外鲜有关于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基于此,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水平乃至全省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以青海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为着眼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综合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对青海及全国防震减灾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评析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据此找出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借鉴,进而推动青海防震减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李澄铭[10](2019)在《地震灾害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农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地震作为我国自然灾害中的典型代表,具有预测难度大、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影响深远等特点。地震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破坏尤其严重。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基础尚薄弱,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整体发展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地震灾害的发生可能进一步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毁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回报降低,阻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支撑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关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与此同时,我国西部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幸福。因此,深入研究地震灾害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加强防震减灾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的对策建议,对西部地区的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地震灾害以及区域农业经济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阐述了文章据以展开研究的基础理论灾害经济理论、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和灾后恢复救援理论;归纳分析了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现状及对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与破坏基本情况,然后从农业经济产出、农业基础设施、农村人力资本、农村投资与消费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地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基于2000-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地级市面板数据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地震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防震减灾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的对策建议。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整体发生频率高,四川、云南和新疆等省份受灾尤其严重,地震会对区域农作物种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第二,地震灾害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通过地震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人力资本、农村投资与消费等的影响发生作用。第三,实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后导致西部地区农业产出下降10.6%,农业人力资本下降7.53%;相较于西北地区而言,地震灾害对西南地区农业经济的破坏力更大;地震通过破坏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却并没有通过消费和物价等途经来影响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第四,在加强西部地区防震减灾和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的过程中,要从增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完善政府主导的抗震救灾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人力资本质量和构建农业灾害保险制度等方面着手。

二、四川省地震局获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励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地震局获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励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2.1.1 TOPSIS法
        2.1.2 熵值法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2.3 本章小结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5.1.1 模型构建原则
        5.1.2 系统分析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确定系统边界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5.2.3 建立系统模型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5.4 模型的检验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借助长期地震数据检验PSHA区划图
        1.2.2 根据PSHA区划图颁布后发生的地震检验其可靠性
        1.2.3 根据减灾效益检验地震区划图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防震减灾效益分析的基础数据
    2.1 引言
    2.2 防灾减灾效益分析的总体技术框架
    2.3 两张PSHA区划图规定的各地抗震设防标准
    2.4 两张PSHA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房屋数据
        2.4.1 两张PSHA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房屋面积
        2.4.2 各地钢混房屋和砖混房屋所占比例
        2.4.3 两张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两类房屋的建筑面积
    2.5 各地按两张PSHA区划图建造房屋遭到的地震烈度
    2.6 各地抗震设防的投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各地设防烈度相关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3.1 引言
    3.2 设防烈度相关的地震易损性矩阵研究
    3.3 各地市两类建筑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3.3.1 各地砖混房屋设防烈度相关的易损性矩阵
        3.3.2 各地钢混房屋设防烈度相关的易损性矩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设防效益
    4.1 引言
    4.2 各地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计
        4.2.1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4.2.2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直接经济损失
    4.3 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间接经济损失
        4.3.1 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4.3.2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间接经济损失
    4.4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破坏导致的人员伤亡
        4.4.1 各地伤亡率的影响因素
        4.4.2 各地两类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人员伤亡
    4.5 各地两个时间段建造的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效益
        4.5.1 两张PSHA区划图的经济效益
        4.5.2 按两张PSHA区划图设防可能减少的地震中人员伤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张PSHA区划图设防效益的评价
    5.1 引言
    5.2 区划图抗震设防效益评价的双指标准则
    5.3 本文计算结果与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的比较
    5.4 遭到地震破坏地区的抗震设防效益评价
        5.4.1 全面降低设防烈度一度的效益
        5.4.2 全面提高设防烈度一度的效益
    5.5 全国的PSHA区划图抗震设防效益评价
        5.5.1 全面降低一度全国的设防效益
        5.5.2 全面提高一度全国的设防效益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地两个时间段内竣工两类房屋的总面积
附录2 各地不同时间段的设防烈度和遭遇地震烈度
附录3 各地两个时间段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投入
附录4 各地1990年-2000年建造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附录5 各地2001年-2015年建造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致谢

(4)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灾害的影响
        1.1.2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5 核心概念
2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理论研究现状
    2.1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研究阶段划分及主要成果
    2.2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2.3 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3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3.1 现状分析
        3.1.1 地震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3.1.2 地震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3.1.3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3.1.4 地震灾害监测能力持续增强
        3.1.5 地震应急知识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加强
    3.2 问题分析
        3.2.1 地震监测情况不容乐观
        3.2.2 地震应急服务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3.2.3 基层工作人员老龄化情况严重
        3.2.4 公众主动防灾意识较弱
    3.3 原因分析
        3.3.1 各级政府对地震灾害防御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3.3.2 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3.3.3 “一案三制”的地震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3.3.4 专业人才引进与发展机制欠缺
4 国外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研究
    4.1 日本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4.1.1 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4.1.2 综合性应急管理体制
        4.1.3 较为完善的应急教育和宣传
        4.1.4 日本地震应急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4.2 美国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4.2.1 较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
        4.2.2 较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
        4.2.3 专业的应急管理队伍和教育培训机制
        4.2.4 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4.2.5 美国地震应急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5 改进和完善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的对策
    5.1 增强地震风险管理意识
        5.1.1 不断优化顶层设计
        5.1.2 逐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5.2 进一步完善“一案三制”体系建设
        5.2.1 推进地震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5.2.2 逐步建立地震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5.2.3 推进地震应急法制化建设
        5.2.4 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
    5.3 多方位提升地震灾害应急防御水平
        5.3.1 提高地区基础设施抗震水平
        5.3.2 探索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5.3.3 进一步增强地震监测能力
        5.3.4 对地震信息数据加以有效利用
        5.3.5 开展常态化应急救援演练
        5.3.6 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5.3.7 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应急避险能力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汶川Mw7.9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0.3 本论文思路流程图
第一章 汶川Mw7.9级地震破裂过程及发震构造断层研究进展
    1.1 汶川地震回顾
    1.2 汶川地震震源参数
    1.3 汶川地震破裂过程研究现状
    1.4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1.5 汶川年地震起始破裂成核类型及地震成因探讨
第二章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和参数确定
    2.1 数据与方法
    2.2 数据预处理
    2.3 分析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断层几何学研究
    3.1 方法理论基础
    3.2 数据与方法
    3.3 起始破裂断层面几何参数确定
    3.4 讨论与结论
    3.5 结论
第四章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断层运动学研究
    4.1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时空演化过程
    4.2 讨论与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汶川地震成核类型及成因探讨
    5.1 汶川地震成核过程
    5.2 讨论与分析
    5.3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存在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1.发表的文章
    2.会议摘要
    3.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课题
    4.获奖情况
附录
    1.定位程序
        1.1 P波初动相对到时差
        1.2 反投影波形定位
        1.3 地震波走时计算程序
    2.P 波反投影叠加获取破裂过程的程序
    3.最佳断层面构建程序
致谢

(7)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抗震性能评价相关规范
        1.2.2 单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
        1.2.3 FAHP模糊层次分析方法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 设防烈度
    2.2 场地条件
    2.3 规则程度
    2.4 材料强度
    2.5 结构层数
    2.6 建造年代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框架教学楼抗震性能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3.1 Pushover分析方法概述
        3.1.1 基本原理
        3.1.2 水平加载模式
        3.1.3 ATC-40 能力谱方法
    3.2 框架结构教学楼数值模拟分析
        3.2.1 框架结构教学楼建模原型介绍
        3.2.2 基于SAP2000 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3.2.3 结构破坏状态评价指标
    3.3 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1 设防烈度
        3.3.2 场地条件
        3.3.3 规则程度
        3.3.4 材料强度
        3.3.5 结构层数
    3.4 工况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数学的框架教学楼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4.1 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层次分析模型
        4.1.1 影响因子集
        4.1.2 评价集
    4.2 影响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4.2.1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4.2.2 影响因素权重值的确定
    4.3 单影响因素抗震性能评价
        4.3.1 评价方法介绍
        4.3.2 设防烈度X_1
        4.3.3 场地类别X_2
        4.3.4 规则程度X_3
        4.3.5 材料强度X_4
        4.3.6 结构层数X_5
        4.3.7 建造年代X_6
    4.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价方法可靠性验证及实例分析
    5.1 芦山“4·20”7.0 级强烈地震简介
    5.2 芦山“4·20”地震中教学楼实例分析
        5.2.1 上里镇中学教学楼
        5.2.2 双石镇中心小学
        5.2.3 芦山中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土工离心机发展概况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3 动力离心机发展概况
        1.3.1 国际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1.4.1 主要方面与研究进展
        1.4.2 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1.4.2.1 应力相似误差
        1.4.2.2 砂雨制模关键技术
        1.4.2.3 黏滞系数配比标准
        1.4.2.4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应力相似差异特征与设计准则
    2.1 引言
    2.2 离心环境加速度场特征
    2.3 总体分布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3.1 应力偏差与应力误差
        2.3.2 总体应力差异表征方法与合理性分析
        2.3.3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4 附加侧向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4.1 附加侧向应力
        2.4.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5 耦合动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5.1 耦合动应力
        2.5.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砂雨法控制要素与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稳定相对密度概念与新定义
        3.2.1 砂雨法工作原理与控制要素
        3.2.2 稳定新定义
    3.3 砂雨法装置设计与组成
    3.4 饱和砂与干砂制模对比试验
    3.5 控制要素与范围比较
        3.5.1 主控要素分析
        3.5.2 饱和砂雨控制要素分析
        3.5.3 饱和砂雨法均匀性评价
    3.6 数学模型与机理剖析
        3.6.1 单颗粒数学模型分析
        3.6.2 颗粒簇数学模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黏滞系数配比方法与适用标准
    4.1 引言
    4.2 黏滞系数配比关键问题
    4.3 基于Vs-e-k的μ配比标准
        4.3.1 Vs-e-k联合试验
        4.3.1.1 联合试验装置
        4.3.1.2 Vs-e-k联合试验
        4.3.2 Vs-e-k理论关系推导
        4.3.3 配比标准
    4.4 基于数值试验的的配比标准
        4.4.1 数值模拟原理
        4.4.2 场地选取与模型基本参数
        4.4.3 FLAC3D可行性验证
        4.4.4 黏滞系数配比模拟
        4.4.5 配比标准
    4.5 两种配比标准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5.1 引言
    5.2 CSIEM40300 动力离心机
        5.2.1 基本构成
        5.2.2 离心机系统
        5.2.3 地震模拟系统
        5.2.4 辅助试验配套系统
    5.3 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5.3.1 现有标准总结
        5.3.2 关键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5.3.3 验收大纲
    5.4 离心机振动台性能测试方法
        5.4.1 现有标准总结
        5.4.2 关键参数与测试方法
        5.4.3 性能评价方法
    5.5 测试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海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题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主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贡献及不足
        一、研究可能的贡献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防震减灾的概念及内涵
        二、示范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第一节 我国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概况
        一、我国地震灾害形势
        二、我国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第二节 青海省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一、青海省地震灾害形势
        二、青海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节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一、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形式
        二、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内容和要求
        三、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效果
第三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青海省特殊区位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因素
        二、人文因素
    第二节 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欠发达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
        三、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
    第三节 阶段性国家政策的影响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
        二、地方的政策补充与完善
第四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示范创建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完善
        一、示范创建跟踪管理未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二、示范创建量化指标和考评细则不完备
        三、市县基础作用发挥有限
    第二节 示范创建政策措施可操作性差
        一、示范创建目标和定位不明确
        二、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缺少一体化设计
        三、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缺乏创新意识
    第三节 示范创建覆盖广度、深度不够
        一、示范创建主要政策措施仍停留地震局层面
        二、示范创建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三、各地示范创建工作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解决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
        一、制定规范的、常态化的跟踪管理制度
        二、建立完备的量化指标和考评细则
        三、充分发挥市县基础作用
    第二节 提高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一、找准定位,明确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目标
        二、加强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顶层设计
        三、结合实际制定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
    第三节 拓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强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二、建立持续性的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机制
        三、因地制宜的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地震灾害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本文不足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地震灾害
        2.1.2 区域农业经济
        2.1.3 西部地区
    2.2 理论基础
        2.2.1 灾害经济学理论
        2.2.2 农业经济发展理论
        2.2.3 灾后恢复救援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震灾害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3.1 我国西部地区地震灾害及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3.1.1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的现状
        3.1.2 地震灾害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3.2 地震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3.2.1 地震灾害对农业基础设施影响的机理分析
        3.2.2 地震灾害对农业经济产出影响的机理分析
        3.2.3 地震灾害对农业人力资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3.2.4 地震灾害对消费和投资影响的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灾害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模型构建
        4.1.2 变量定义
        4.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2 基础结果分析
    4.3 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4.3.1 地区异质性
        4.3.2 时间异质性
        4.3.3 稳健性检验
    4.4 地震影响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机理检验
    4.5 实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强防震减灾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的对策建议
    5.1 增强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5.1.1 提高农业生活和生产用房的抗震能力
        5.1.2 加强耕地和农业灌溉设施的抗震能力
        5.1.3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5.2 完善政府主导的救灾体系,促进灾区投资和消费增长
        5.2.1 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2.2 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灾重建全过程
        5.2.3 政府主导带动民间以促进灾区消费和投资增长
    5.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灾后农业生产效益
        5.3.1 促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5.3.2 建立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精细化农业
    5.4 提升灾区农业人力资本质量,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5.4.1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农村人才引进
        5.4.2 营造良好的本地就业和创业环境
    5.5 建立健全农业灾害保险制度,提高农民防灾意识
        5.5.1 健全地震巨灾险制度
        5.5.2 完善震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5.5.3 加强农民防灾救灾意识宣传教育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四、四川省地震局获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励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02)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D]. 陈伟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 刘小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汶川Mw7.9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D]. 宫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7]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D]. 闫佳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8]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王海.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9]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D]. 赵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10]地震灾害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D]. 李澄铭.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四川省地震局荣获2002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