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一、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杰[2](2021)在《N-二苯甲基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光化学的手段进行有机合成反应是现代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光照条件下有机物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光照激发后的分子是一类反应活性很高的中间体,能够实现很多热化学难以发生的反应,因此采用光化学的方式进行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很多有机合成反应中都存在质子转移过程,[1,3]-质子转移过程(PT)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由伯胺和醛酮类物质进行脱水缩合得到含有亚胺结构的席夫碱,并在加热条件下使用酸类或碱类催化剂催化席夫碱实现质子转移过程,然后水解得到含有特定基团的伯胺类化工医药中间体,这是制备伯胺的途径之一。该工艺的不足之处是在加热条件下质子转移的产物是消旋体,从而使水解得到的伯胺化合物光学活性较低,并且使用酸碱催化剂对环境不太友好。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工艺方法来实现亚胺类席夫碱的质子转移,并且如何实现在该过程中的立体化学控制,一直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在光照条件下使用近中性有机溶剂促进多种席夫碱实现质子转移,并对转移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使用含有O、Cl等强电负性原子的溶剂如醇类、醛类及四氯化碳等在较大的光照强度下对席夫碱分子的[1,3]-质子转移效果比其它溶剂显着,其收率可达到90%以上。通过实验验证及化学能量计算分析初步确定席夫碱质子转移历程分为两步进行:(1)席夫碱激发态下α-活泼氢的解离;(2)氢离子的异构重排。并且使用多种手性催化剂催化1,1-二苯基-N-(1-苯亚乙基)甲胺席夫碱在四氯化碳溶剂中的质子转移过程,通过实验发现二价锡卟啉手性金属催化剂的效果最佳,产物收率及对映体过量百分数分别高达98%和91.49%。而且对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历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席夫碱分子所含有的芳环结构会与溶剂分子产生弱相互作用。手性催化剂的存在促使席夫碱分子处于稳定的手性环境中,溶剂分子中所含的电负性较强的原子或基团会与席夫碱活泼氢形成氢键结构,光照为反应过程提供能量来源,促进了席夫碱α-活泼氢的解离与重排,从而实现席夫碱的不对称质子转移过程。总之,利用光化学代替传统热力学反应进行有机合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近中性溶剂中通过手性催化实现席夫碱分子不对称质子转移过程,为席夫碱类医药化工中间体的质子转移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并且对质子转移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丰富了有机化学的质子迁移理论。

田飞[3](2021)在《基于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吡咯烷及其并环骨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吡咯烷是最为常见的五元氮杂环之一,其在有机合成及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1,3-偶极子参与的催化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是构建手性五元氮杂环最为简捷高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致力于亚甲胺叶立德、吲哚联烯铜偶极子及自主设计的新型铱稳定吲哚类偶极子参与的催化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为手性吡咯烷及其并环骨架的不对称构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亚甲胺叶立德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手性3-硅基吡咯烷化合物在Cu(MeCN)4BF4/(S,Sp)-Ph-Phosferrox催化体系下,首次实现了亚甲胺叶立德与3-硅基丙烯酸酯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以中等至优秀的产率(46-99%)、优良的立体选择性(最高大于20:1 dr,最高99%ee)合成了一系列手性3-硅基吡咯烷化合物。此外,通过对环加成产物的进一步衍生化,还实现了具有潜在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吡咯烷氮杂糖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2.基于吲哚联烯铜偶极子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炔基取代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首次将协同催化策略应用到吲哚联烯铜偶极子,在金属铜/路易斯碱的协同催化体系下成功实现了乙炔基吲哚并恶唑酮与乙酸类化合物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以中等的产率(23-66%)、极好的立体选择性(大部分产物大于20:1 dr,大于99%ee)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学上重要的炔基取代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3.基于新型铱稳定吲哚类偶极子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烯基取代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出结构新颖且易于制备的吲哚类1,3-偶极前体(乙烯基吲哚并恶唑酮),并实现了其与乙酸酐类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在金属铱/路易斯碱的协同催化作用下,以良好的产率(42-92%)、优良的立体选择性(最高大于20:1 dr,最高99%ee)实现了烯基取代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的高效不对称合成,为构建结构多样性的吡咯并吲哚骨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杨映天[4](2021)在《多级微型填充床中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合成间苯二甲胺》文中认为间苯二甲胺是一种带有苯环的脂肪胺,主要应用于环氧树脂的常温、低毒固化剂,在聚氨酯等其他有机合成中也有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诸多需要高性能固化剂的工业领域蓬勃发展,间苯二甲胺需求量以每年10%以上的幅度增长。而在国内,间苯二甲胺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量,消费主要依赖进口。一是因为生产工艺落后,主要使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进行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二是由于加氢使用的Raney Ni催化剂强度低、易失活,催化剂性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此外,反应过程的安全和环保等因素也制约着间苯二甲胺的大规模生产。近十几年来,随着微化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具有连续、高效、安全的生产特点,为生产间苯二甲胺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针对工业生产中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生产间苯二甲胺的工艺路线,设计并使用微型填充床反应器进行反应,探索优化了工艺条件,并根据反应和反应器制备催化剂。实验使用商用Raney Ni催化剂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温度、压力和溶剂体系,然后探究了气液流量,反应物浓度及催化剂用量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为了克服骨架型Raney Ni的多种缺点,本实验制备了负载型Ni/Al2O3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沉淀pH值、焙烧温度和Ni负载量等因素的优化,获得了 25%Ni/Al2O3催化剂,可使间苯二甲胺收率超过95%。利用微型填充床反应器的优势,实验研究了液体表观流速、催化剂粒径和孔径对间苯二甲腈加氢过程的影响,消除了外扩散和内扩散的传质阻力对反应的影响。消除内外传质阻力后,在微型填充床反应器中研究了间苯二甲腈加氢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反应的动力学级数和活化能等参数,反应中间苯二甲腈的级数是0.48,氢气压力的级数是0.82,活化能为39.9 kJ/mol。根据反应机理和实际需求,结合性能和成本等因素,本实验制备了负载型Pd/Al2O3催化剂,通过空速和长周期实验验证了其催化活性、处理能力和稳定性均优于Ni基催化剂,间苯二甲胺收率达99%。根据表征结果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难溶性缩合副产物覆盖催化剂活性中心。

韩建清[5](2021)在《氮化碳光催化及耦合燃料电池降解VOC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会对生物生存和环境都产生着不利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VOCs已研发了多种空气净化技术。其中光催化是一种有潜力的技术,但存在光生载流子易复合,量子效率低和无能量回收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寻找新型催化剂及催化剂改性的方式抑制电子空穴复合提高光催化效率,同时,与其他技术耦合也是提高光催化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探究包括两部分:合成g-C3N4-TiO2纳米复合材料,构建光电催化(PEC)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耦合体系(PEC-MF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活化过硫酸盐技术(PS)与生物光电催化系统耦合(PEC-MFC-PS),用于降解气态VOCs并且回收能量;合成Cu-CN单原子催化剂,耦合光催化活化过氧化氢高效催化氧化液相中的VOCs。(1)采用煅烧方法制备的g-C3N4-TiO2复合催化剂作为光电阴极,与生物阳极协同作用,构建一种高效的生物光电化学体系,连续去除VOCs。在单阴极体系中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发现PEC-MFC体系的效率最高,表明MFC与g-C3N4/TiO2异质结耦合有助于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最终去除效率。以单阴极实验为基础,通过扩大阴极面积在双阴极体系中提高流量,对三甲胺的去除进行了评价(初始浓度1.53 g·m-3时去除能力为1.3 g·m-3·h-1)。结合活化过硫酸盐技术,设计了活化过硫酸钾(PS)耦合生物光催化体系(PEC-MFC-PS)以获得三甲胺高效去除,在PEC-MFC-PS系统中,TMA(1.53g·m-3)去除能力最高(1.9 g·m-3·h-1)。同时在PEC-MFC体系中,改变催化电极基底为碳纤维毡,对乙酸乙酯进行了测试,在100 m L·min-1、初始浓度910 mg·m-3、催化剂量0.2g情况下,去除率为98%。(2)制备Cu-CN变形皱褶层片结构催化剂,通过HFAAD-STEM证实了单原子的存在。构建Cu-CN活化H2O2体系,可溶性氧化剂在催化剂Cu-CN活化下,能够快速产生自由基降解污染物。实验中通过降解罗丹明来探究活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不同掺杂比、不同的反应体系、不同光源强度等),结果显示,催化剂在p H=7.0时表现出良好活性的,活化H2O2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Cu-CN活化H2O2体系与光催化结合,增强了污染物处理效果。Cu-CN/H2O2+PC体系降解掉99%的1 g·L-1的Rh B,效果最好,对应k值达到最大值0.236 min-1。在此基础上,以乙酸乙酯为模型污染物探究Cu-CN活化H2O2体系的降解效果,分别探究了不同体系,不同浓度H2O2,不同Cu状态对降解乙酸乙酯的影响。当乙酸乙酯浓度为702.33 mg·L-1乙酸乙酯效果达到77.54%。

杨兵[6](2021)在《铱催化转移氢化合成手性偕二芳基甲胺和四氢喹啉类化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铱催化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偕二芳基甲胺手性偕二芳基甲胺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中。合成此类骨架化合物的方法有:不对称还原胺化、亚胺的不对称还原、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偕二芳基甲胺的去对称化,酶促反应反应。不对称还原胺化无需分离中间体亚胺,具有步骤经济性特点。当前缺乏运用不对称还原胺化制备偕二芳基甲胺的方法,迫切需要开发新策略。不对称还原胺化制备手性偕二芳基甲胺的核心科学问题有:C=O和C=N竞争性还原;缩合后生成的水、亚胺中间体和产物对催化剂可能造成毒化作用。本文使用一种对水氧不敏感的手性二胺铱催化剂,以酮与芳基甲胺为底物,通过一锅两步法策略,成功实现了手性芳基吡啶基甲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底物扩展29例,收率最高达87%,ee值最高达99%。验证了芳基甲胺调控对映选择性策略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已报道研究工作,推测了反应机理。二、铱催化的喹啉类化合物绿色高效转移氢化喹啉类化合物的转移氢化是获取四氢喹啉及其类似物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其产物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的关键结构。当前喹啉的转移氢化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催化剂用量大造成资源浪费;有毒的反应溶剂污染环境。二氢咪唑铱催化剂在水中能实现C=O、C=C和C=N的高效转移氢化,但对存在C=C和C=N多种不饱和键的喹啉及其衍生物的还原缺乏相关研究。本文成功开发了一种二氢咪唑铱催化剂,在水中实现了喹啉的转移氢化。包含喹喔啉类和吲哚类底物扩展16例,产率均达84%以上,S/C达10 000。以92%的收率完成了克级反应,S/C高达50 000。对2-氯喹啉转移氢化形成二氢喹啉酮的路径做出推测并进行验证。

魏弋寻[7](2021)在《合成二甲脲气液反应动力学及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二甲脲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众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二甲脲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改造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尿素氨解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以期为工艺改造和气液反应器设计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反应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使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分析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155℃,通气量135ml/min,搅拌转速620r/min,甲胺:尿素(摩尔比)=4.3:1。在此条件下反应物转化率为99.54%,生成二甲脲选择性为46.86%。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尿素氨解反应为气液瞬间反应,进一步使用无因次数群分析法,对温度、搅拌转速、甲胺通气量以及搅拌叶轮直径等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回归得搅拌釜内气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两关联式能较好反映实验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甲基脲氨解反应,结果表明,甲基脲氨解反应为慢反应,传质对总反应速率影响较小。在研究氨解反应过程中发现有新中间体产生,并通过薄层色谱,柱层析和红外分析等手段确定其结构,提出了甲基脲可能直接转化为该中间体,继而进一步转化为二甲脲的一种新反应路线。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该中间体的提纯工艺。确立了硅胶量>体积流量>氯仿体积分数,三因素对提取中间体得率的影响次序。

李林[8](2020)在《键合多功能团的位阻胺醚设计与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护高分子材料避免被光氧老化破坏,人们开发出了各种光稳定剂。位阻胺因其优异性能而成为了一类着名的光稳定剂。位阻胺醚则是位阻胺分子中NH官能团烷氧基化的产物,因其低碱性而在酸性环境中更加有效且稳定。本文主要研究了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位阻胺醚的合成。通过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与以醛、酮或烷烃在催化剂和过氧化物条件下断裂形成的烷基自由基之间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和丁醛为原料(摩尔比1:1.8)制备1-丙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中,选择2.5%质量比(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计)的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30%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摩尔比1:4),正丁醇与水混合物作为反应溶剂。以上条件,在45oC下反应10 h,中试反应收率超过76%。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和丙酮为原料(摩尔比1:5),同样以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30%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乙醇与水混合物作为反应溶剂。以上条件,在30oC下反应15 h,得到1-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中试反应收率超过70%。1-环己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制备中以环己烷作为环己基自由基供给源。反应在七水合硫酸亚铁催化下,在乙腈溶剂中进行。优化后得到的反应条件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环己烷=1:8(摩尔比),催化剂用量5%(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质量计),70oC下反应8 h,中试反应收率超过63%。本文还设计了分子结构中含有位阻胺和位阻酚的多功能稳定剂化合物。首先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位阻胺醚与丙二酸二酯化合物以酯交换得到丙二酸二位阻胺醚酯化合物,然后与(4-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二甲胺反应得到一系列设计产物,并对产物进行了初步抗光氧老化性能研究。

闫彩[9](2020)在《光催化电极协同多机制消除含氮异味空气污染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单一的光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量子效率较低、光催化效率低、成本高、光催化剂的负载和分离回收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将光催化技术与其他高级氧化技术或高效污染控制方法耦合,以改善光催化的应用。同时,光催化剂的选择是提高光催化效果的重要途径,寻找电化学性能优良、光学吸收较宽、光生载流子复合率低且成本低廉的催化剂作为光催化电极材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论文将光催化技术与电化学、微生物燃料电池和过硫酸盐活化技术耦合形成三种耦合体系,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三种催化剂分别用来降解含氮类污染物氨气和三甲胺气体。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n-V2O5纳米颗粒,实现了在PC(光催化),PEC(光电催化)或PEC-MFC(光电催化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在室温下有效去除氨气。研究了Sn-V2O5的结构和电子性质,Sn掺杂的影响以及氨降解的活性物种。Sn的掺杂比例影响了催化活性,Sn-V2O5中Sn的含量为1wt%时表现出最佳的降解效果(NH3去除率为96.4%)和稳定性。通过将PC与电催化和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在一个体系中,可以提高去除效果。氧空位和适量的Sn掺杂在氨氧化中起关键作用,氧空位可以产生氧化氨气的活性氧,以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过量的Sn负载会形成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中心,增加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从而降低光催化活性。这项工作为空气净化和恶臭控制提供了一种创新且稳定的光催化剂。(2)创新性地构建了光电催化协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PEC/PS),通过离子共沉淀法合成了非均相CuO-Co3O4催化剂,对氨气的降解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制备的各催化剂进行氨气降解的对照实验,结合催化剂的表征,确定CuO-Co3O4(Cu/Co的摩尔比=2:1)为最佳的催化剂。通过对比电极上负载催化剂和过硫酸盐(PS)和过氧单硫酸盐(PMS)、只有催化剂、只有PS或PMS三种情况下对氨气的降解率,发现负载PS或PMS都可以促进氨气的氧化。不同的金属阳极对氨气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铜棒更适合用作阳极来降解氨气。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EC/PS体系可以去除96.1%的NH3,其中外电阻值最佳为100Ω,PS浓度最佳为0.135 M。此外,PEC/PS体系的产电能力较高,电压值可稳定在0.83 V以上。PEC/PS体系在光电催化协同原位PS活化作用加速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增强CuO-Co3O4对氨气的电化学催化氧化和去除。(3)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花瓣状结构的Co-MoS2催化剂,在光电催化耦合体系中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三甲胺气体。Co-MoS2催化剂为花瓣状结构,比表面积较大,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三甲胺降解实验结果表明,Co-MoS2催化剂在PEC体系中在35 min内就可以降解TMA,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表观量子效率。Co-MoS2催化剂在PEC体系中降解TMA的稳定性优于PC,是由于PEC体系中存在由辅助电化学产生的外部偏压。综上所诉,本研究制备了光催化活性较高的复合催化剂,如Sn-V2O5,CuO-Co3O4,Co-MoS2,构建了光催化耦合体系或光电催化协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在室温下可以高效降解氨气和三甲胺污染物。

林殿朝[10](2020)在《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有机合成利用电子这一“清洁”的试剂替代传统的氧化剂或者还原剂,有效减少了常规合成方法中化学试剂所产生的废物,是一种公认的绿色合成手段。电有机合成技术可分为直接电合成和间接电合成:前者通过反应底物或者中间体在电极上直接得失电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后者则是利用电催化剂在电极上发生电子转移生成稳定的中间体,进而对反应物质进行氧化还原。由于电有机合成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绿色可持续,因此,近几年来,电有机合成技术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一大热点,利用电有机合成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反应和新合成策略层出不穷。利用羧酸进行脱羧偶联反应来构建新的化学键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见的策略。作为一个“古老的”经典电化学反应,Kolbe电解脱羧反应自19世纪被发现至今依旧热门。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利用电化学手段进行脱羧偶联反应已经成为了构建碳-碳、碳-杂键的一种重要方法。乙醛酸是一种常见的C2羧酸。然而,利用乙醛酸作为C1合成子的脱羧偶联报道并不常见,利用电化学手段对乙醛酸进行脱羧的反应甚至未见报道。本文利用电化学技术,首次报道了对乙醛酸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反应,实现了C(=O)-C(sp2)和C(=O)-N化学键的构建。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二章研究了乙醛酸与吲哚类化合物在胺催化下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C(sp2)化学键的方法。该反应中使用二甲胺或者苯胺作为双功能催化剂,既降低了脱羧能垒,同时活化了甲酰基。当使用二甲胺作为催化剂时,催化剂负载量低至1 mol%。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对于贫电子和富电子的吲哚环都适用,且无论是N-取代吲哚还是NH-吲哚都能顺利进行反应。机理实验显示,反应首先由乙醛酸与胺催化剂缩合生成亚胺酸中间体,在脱羧后与吲哚底物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产物。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为合成3-甲酰基吲哚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第三章研究了乙醛酸与胺类化合物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N化学键的方法。反应使用Cu(OAc)2?H2O作电催化剂,NiCl2?6H2O作为Lewis酸,碳酸铯作为碱,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兼容性强。机理实验表明,反应首先由胺与乙醛酸缩合生成亚胺酸中间体,随后经历Hofer-Moest脱羧生成碳正离子,最后在水的作用下生成甲酰胺产物。

二、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N-二苯甲基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概述
    1.1 选题背景
    1.2 席夫碱合成的研究进展
    1.3 席夫碱质子转移的研究进展
        1.3.1 碱类催化剂催化质子转移
        1.3.2 酸类催化剂催化质子转移
    1.4 光催化质子转移的研究进展
    1.5 不对称质子转移的研究进展
        1.5.1 手性催化剂制备的意义
        1.5.2 不对称质子转移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席夫碱的制备及光化学质子转移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操作
        2.3.1 二苯甲胺的制备
        2.3.2 二苯甲胺类席夫碱的制备
        2.3.3 席夫碱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反应功率所对应的光照强度
        2.4.2 反应条件对席夫碱质子转移收率的影响
        2.4.3 转移收率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席夫碱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操作
        3.3.1 席夫碱质子转移过程中自由基抑制剂的影响
        3.3.2 席夫碱质子转移方式探究
        3.3.3 量子化学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种自由基抑制剂对席夫碱质子转移的影响
        3.4.2 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p H的变化
        3.4.3 添加氢离子促进席夫碱质子转移的对比实验
        3.4.4 席夫碱质子转移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4.5 席夫碱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操作
        4.3.1 手性催化剂的制备
        4.3.2 金属卟啉类手性催化剂催化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
        4.3.3 植酸盐类手性催化剂催化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
        4.3.4 氨基酸类手性催化剂催化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手性催化剂的组成与收率
        4.4.2 不同种手性催化剂对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影响
        4.4.3 相转移催化剂对氨基酸类手性催化剂催化过程的影响
        4.4.4 手性催化剂用量对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影响
        4.4.5 光催化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反应历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吡咯烷及其并环骨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手性药物及不对称催化
    1.2 手性吡咯烷及其并环化合物的重要性
    1.3 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1.3.1 亚甲胺叶立德类偶极子
        1.3.2 联烯铜类偶极子
        1.3.3 钯(铱)稳定偶极子
    1.4 立题思想
第2章 基于亚甲胺叶立德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手性3-硅基吡咯烷化合物
    2.1 研究背景概述
        2.1.1 硅原子置换策略在药物发现中的意义
        2.1.2 3-硅基吡咯烷的应用价值
        2.1.3 3-硅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
    2.2 课题的提出
    2.3 亚甲胺叶立德与3-硅基丙烯酸酯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2.3.1 催化体系筛选
        2.3.2 反应条件优化
        2.3.3 底物普适性考察
        2.3.4 反应过渡态模型及产物绝对构型确定
        2.3.5 克量级试验及吡咯烷氮杂糖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吲哚联烯铜偶极子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炔基取代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
    3.1 研究背景概述
        3.1.1 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应用价值
        3.1.2 手性吡咯并吲哚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3.1.3 异硫脲类亲核催化剂简介
    3.2 课题的提出
    3.3 吲哚联烯铜偶极子与乙酸类化合物的协同催化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3.3.1 协同催化体系筛选
        3.3.2 反应条件优化
        3.3.3 反应条件再优化
        3.3.4 底物普适性考察
        3.3.5 放大实验/产物转化实验及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3.3.6 反应机理及最佳过渡态推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新型铱稳定吲哚类偶极子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烯基取代手性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
    4.1 研究背景概述
        4.1.1 新型金属稳定吲哚类偶极子的设计
    4.2 课题的提出
    4.3 新型铱稳定吲哚偶极子与乙酸类化合物的协同催化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4.3.1 反应探索及优化
        4.3.2 底物普适性考察
        4.3.3 放大实验/产物转化实验及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4.3.4 反应机理及最佳过渡态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缩写对照表
附录Ⅱ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附录Ⅲ 部分新化合物NMR和HPLC谱图
附录Ⅳ 已知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Ⅴ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4)多级微型填充床中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合成间苯二甲胺(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间苯二甲腈与间苯二甲胺性质
        1.1.1 间苯二甲腈间与苯二甲胺的物理性质
        1.1.2 间苯二甲胺的化学性质
    1.2 间苯二甲胺用途
    1.3 间苯二甲胺研究开发生产现状
        1.3.1 间苯二甲胺合成路线
        1.3.2 腈基(-C≡N)加氢反应机理
        1.3.3 间苯二甲腈加氢反应影响因素
        1.3.4 间苯二甲腈加氢催化剂研究现状
        1.3.5 间苯二甲胺生产现状
    1.4 微通道反应器的研发
        1.4.1 微反应器的分类与特点
        1.4.2 微型填充床反应器的应用
        1.4.3 微型填充床反应器内动力学研究
    1.5 选题意义和本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Ni/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2.2.2 Pd/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2.4 分析仪器及产物分析方法
        2.4.1 分析仪器
        2.4.2 转化率、选择性及收率的计算
第三章 实验研究内容及工艺优化
    3.1 预分散装置的设计
        3.1.1 床层内分散式混合
        3.1.2 预分散式混合
        3.1.3 预分散装置效果
    3.2 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
        3.2.1 温度和压力对间苯二甲腈加氢的影响
        3.2.2 反应溶剂的选择
        3.2.3 气液流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3.2.4 原料初始浓度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3.2.5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3.2.6 催化剂寿命的验证
        3.2.7 Raney Ni反应评价
    3.3 负载型Ni催化剂
        3.3.1 负载型Ni催化剂的制备
        3.3.2 负载型Ni催化剂的表征
        3.3.3 沉淀pH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4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5 Ni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6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7 负载型Ni催化剂寿命的验证
        3.3.8 小结
    3.4 扩散效应对反应的影响
        3.4.1 外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3.4.2 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填充床反应器内加氢动力学研究
    4.1 加氢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4.2 间苯二甲腈加氢反应级数的确定
    4.3 间苯二甲腈加氢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性能负载型Pd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5.1 负载型Pd催化剂的制备
    5.2 负载型Pd催化剂的测试与表征
        5.2.1 反应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
        5.2.2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5.2.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
        5.2.4 原料空速对催化加氢的影响
        5.2.5 催化剂长周期运行及再生
        5.2.6 催化剂失活原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氮化碳光催化及耦合燃料电池降解VOC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概述
        1.1.1 VOCs的种类和来源
        1.1.2 VOCs污染及危害
    1.2 VOCs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1.2.1 回收技术处理VOCs
        1.2.2 破坏技术处理VOCs
    1.3 光电催化耦合其他技术处理VOCs
        1.3.1 光电催化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1.3.2 光电催化耦合微生物技术
        1.3.3 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光催化剂研究现状
        1.4.1 g-C_3N_4 概述及制备
        1.4.2 g-C_3N_4催化剂性能提升策略
        1.4.3 金属单原子改善光催化的进展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路线
2 光电催化耦合MFC系统去除VOCs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g-C_3N_4/TiO_2催化剂与催化电极的制备
        2.2.3 燃料电池耦合体系构建
        2.2.4 催化剂表征
        2.2.5 VOCs的催化净化实验
    2.3 催化材料表征结果与分析
        2.3.1 SEM和 TEM分析
        2.3.2 XRD分析
        2.3.3 XPS分析
        2.3.4 UV-vis分析
        2.3.5 CV曲线分析
        2.3.6 BET分析
    2.4 污染控制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单阴极体系去除三甲胺的性能
        2.4.2 双阴极PEC-MFC系统去除VOCs气体的性能
        2.4.3 双阴极PEC-MFC-PS系统去除三甲胺气体的性能
        2.4.4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
        2.4.5 去除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Cu-CN活化H_2O_2-PC体系催化净化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Cu-CN光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表征
        3.2.4 乙酸乙酯的催化净化实验
    3.3 催化材料表征结果与分析
        3.3.1 SEM分析
        3.3.2 TEM分析
        3.3.3 XRD分析
        3.3.4 XPS分析
        3.3.5 UV-vis分析
        3.3.6 CV曲线分析
    3.4 污染控制实验结果及讨论
        3.4.1 不同掺杂比的 Cu-CN的 Rh B测试
        3.4.2 不同系统的测试
        3.4.3 不同实验因素的影响的测试
        3.4.4 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降解罗丹明B的重复性研究
        3.4.5 最佳实验条件下Cu-CN对乙酸乙酯的净化影响
        3.4.6 EPR测试
        3.4.7 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铱催化转移氢化合成手性偕二芳基甲胺和四氢喹啉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偕二芳基甲胺的不对称合成研究现状
        1.1.1 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
        1.1.2 亚胺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1.1.3 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1.1.4 偕二芳基甲胺的去对称化反应
        1.1.5 其他反应
        1.1.6 小结
    1.2 喹啉类化合物转移氢化研究现状
        1.2.1 金属催化
        1.2.2 有机小分子催化
        1.2.3 小结
    1.3 二氢咪唑铱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提出
        1.4.1 铱催化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偕二芳基甲胺
        1.4.2 铱催化的喹啉类化合物绿色高效转移氢化
第2章 铱催化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偕二芳基甲胺
    2.1 引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条件筛选
        2.2.2 底物扩展
        2.2.3 构型确定
        2.2.4 机理推测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手性二胺配体的合成
        2.4.2 手性二胺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2.4.3 偕二芳基甲酮的合成
        2.4.4 消旋偕二芳基甲胺的合成
        2.4.5 手性偕二芳基甲胺的合成
    2.5 谱图数据
第3章 二氢咪唑铱络合物催化的喹啉类化合物绿色高效转移氢化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条件筛选
        3.2.2 底物扩展
        3.2.3 克级反应
        3.2.4 二氢喹啉酮合成路线验证
        3.2.5 机理推测
    3.3 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二氢咪唑配体的合成
        3.4.2 二氢咪唑铱催化剂的合成
        3.4.3 喹啉的转移氢化
    3.5 谱图数据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仪器与试剂
附录2 核磁谱图
附录3 高效液相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合成二甲脲气液反应动力学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二甲脲简介
        1.1.1 二甲脲的物理性质
        1.1.2 二甲脲的化学性质
        1.1.3 二甲脲的应用
    1.2 二甲脲合成方法
        1.2.1 实验室合成
        1.2.2 工业合成
        1.2.3 尿素氨解工艺研究现状
    1.3 氨解反应研究现状
    1.4 气液反应动力学研究
        1.4.1 气液反应理论
        1.4.2 气液反应参数
        1.4.3 实验研究装置
        1.4.4 气液反应传质参数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流程
    2.4 实验检测分析
        2.4.1 液相检测分析
        2.4.2 气相检测分析
3 尿素氨解间歇工艺参数优化
    3.1 单因素实验
        3.1.1 甲胺通气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3.1.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1.3 气液比对反应的影响
        3.1.4 搅拌转速对反应的影响
    3.2 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
        3.2.1 响应面实验方案
        3.2.2 实验部分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最佳工艺参数验证
    3.4 小结
4 尿素氨解反应体系传质研究
    4.1 引言
    4.2 反应体系组成
    4.3 反应区域判定
    4.4 物性参数与传质参数的确定
        4.4.1 物理参数的测定
        4.4.2 表面张力的测定
        4.4.3 液体粘度与密度的测定
        4.4.4 液相扩散系数的估算
        4.4.5 气相扩散系数的估算
    4.5 工艺参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5.1 温度对氨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4.5.2 搅拌转速对氨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4.5.3 通气量对氨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4.5.4 搅拌桨直径对氨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4.6 气相传质系数与液相传质系数的求取
    4.7 小结
5 尿素氨解体系与甲基脲氨解体系气液反应动力学
    5.1 引言
    5.2 尿素氨解体系气液反应动力学
        5.2.1 尿素氨解气液反应动力学参数
        5.2.2 尿素氨解反应活化能
    5.3 甲基脲氨解体系气液反应动力学
        5.3.1 甲基脲氨解动力学实验
        5.3.2 甲基脲氨解反应区域判定
        5.3.3 甲基脲氨解反应活化能
    5.4 小结
6 中间体分离提纯与结构表征
    6.1 引言
    6.2 中间体的提取实验
        6.2.1 中间体粗品定量制备
        6.2.2 中间体TLC定性分析
        6.2.3 中间体提取精制
    6.3 实验结果
        6.3.1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6.3.2 优化提取工艺验证
    6.4 中间体结构表征
        6.4.1 红外光谱分析
        6.4.2 熔点与结构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实验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键合多功能团的位阻胺醚设计与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光稳定剂
        1.1.1 光氧化作用机理
        1.1.2 光稳定剂分类
        1.1.3 位阻胺的作用机理
        1.1.4 位阻胺的发展历程
        1.1.5 位阻胺的发展趋势
    1.2 低碱性化位阻胺中烷氧基的引入方法
        1.2.1 羰基化合物(醛、酮)法
        1.2.2 卤代烯烃法
        1.2.3 烷烃法
        1.2.4 硼烷法
    1.3 位阻胺与位阻酚协同的研究发展
        1.3.1 位阻酚抗氧剂
        1.3.2 位阻酚抗氧剂与位阻胺的协同作用研究
    1.4 位阻胺与其他助剂官能团的协同研究进展
        1.4.1 位阻胺与亚磷酸酯
        1.4.2 位阻胺与杀菌剂的协同效应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基于醛、酮的位阻胺醚合成研究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1-丙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合成研究
        2.3.1 路线选择
        2.3.2 合成方法
        2.3.3 实验过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催化剂的影响
        2.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4.3 溶剂的影响
        2.4.4 原料投料比的影响
        2.4.5 反应温度的影响
        2.4.6 反应时间的影响
        2.4.7 氧化剂用量及加入方式的影响
    2.5 放大实验
        2.5.1 实验装置
        2.5.2 实验操作
    2.6 1-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合成研究
        2.6.1 合成方法
        2.6.2 实验过程
    2.7 结果与讨论
        2.7.1 甲氧基化的方法选择
        2.7.2 催化剂的影响
        2.7.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7.4 溶剂的影响
        2.7.5 原料投料比的影响
        2.7.6 反应温度的影响
        2.7.7 氧化剂用量及加入方式的影响影响
        2.7.8 反应时间的影响
    2.8 放大实验
        2.8.1 实验装置
        2.8.2 实验操作
    2.9 本章小结
3 基于烷烃的环己基位阻胺醚合成研究
    3.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3 路线选择
    3.4 合成方法
    3.5 实验过程
    3.6 结果与讨论
        3.6.1 催化剂的影响
        3.6.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6.3 溶剂的影响
        3.6.4 反应温度的影响
        3.6.5 原料投料比的影响
        3.6.6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3.6.7 助催化剂的影响
        3.6.8 反应时间的影响
    3.7 放大实验
        3.7.1 实验装置
        3.7.2 实验操作
    3.8 本章小结
4 位阻胺醚与位阻酚双官能团稳定剂合成研究
    4.1 主要原料及试剂
    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3 合成设计
    4.4 位阻胺醚对位羟基参与的酯交换反应
        4.4.1 合成方法
        4.4.2 实验过程
        4.4.3 结果与讨论
        4.4.4 类似结构化合物的合成
    4.5 键合单个位阻酚的位阻胺醚化合物的合成
        4.5.1 合成方法
        4.5.2 实验过程
        4.5.3 结果与讨论
        4.5.4 类似化合物的合成
    4.6 键合双位阻酚的位阻胺醚化合物的合成
        4.6.1 合成方法
        4.6.2 实验过程
        4.6.3 结果与讨论
    4.7 初步性能测试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1HNMR谱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光催化电极协同多机制消除含氮异味空气污染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恶臭污染与典型含氮类恶臭气体污染现状
        1.1.2 恶臭污染及典型含氮类恶臭气体的来源与危害
        1.1.3 恶臭污染及典型含氮类恶臭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1.2 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1.2.1 金属基催化剂
        1.2.2 非金属基催化剂
        1.2.3 光催化剂的改性策略
    1.3 光催化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其耦合体系
    1.4 过硫酸根高级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以Sn-V_2O_5 为光阴极的燃料电池耦合体系净化NH_3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Sn-V_2O_5催化剂与催化电极的制备
        2.2.3 燃料电池耦合体系的构建
        2.2.4 催化剂的表征
        2.2.5 NH_3的催化净化实验
    2.3 表征结果与分析
        2.3.1 TEM分析
        2.3.2 AFM分析
        2.3.3 XRD分析
        2.3.4 XPS分析
        2.3.5 UV-vis分析
        2.3.6 CV曲线及瞬时光电流曲线分析
        2.3.7 BET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掺杂比例和体系对NH_3的降解效果
        2.4.2 不同氨气初始浓度对NH_3降解的影响
        2.4.3 催化剂降解NH_3的稳定性研究
        2.4.4 Sn-V_2O_5 降解NH_3的机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以CuO-Co_3O_4 为光阴极的燃料电池耦合体系净化NH_3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CuO-Co_3O_4 催化剂与催化电极的制备
        3.2.3 构建PEC/PS体系
        3.2.4 催化剂的表征
        3.2.5 NH_3的催化净化实验
    3.3 表征结果与分析
        3.3.1 TEM分析
        3.3.2 XRD分析
        3.3.3 XPS分析
        3.3.4 UV-vis及 CV曲线分析
        3.3.5 Raman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氧化剂与金属阳极的选择对NH_3降解效果的影响
        3.4.2 不同实验因素对NH_3降解效果的影响
        3.4.3 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降解NH_3的稳定性及产电研究
        3.4.4 PEC/ PS体系降解NH_3的反应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以Co-MoS_2为光阴极的燃料电池耦合体系净化三甲胺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Co-MoS_2催化剂与催化电极的制备
        4.2.3 燃料电池耦合体系的构建
        4.2.4 催化剂的表征
        4.2.5 三甲胺的催化净化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EM分析
        4.3.2 XRD分析
        4.3.3 CV分析
        4.3.4 对三甲胺降解效果的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C、C-N键研究现状
        1.2.1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C键研究进展
        1.2.2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N键研究进展
    1.3 电化学脱羧反应进展简介
        1.3.1 近年Kolbe反应进展简介
        1.3.2 近年non-Kolbe反应进展简介
        1.3.3 利用NHPI还原性活化酯电化学还原脱羧近年进展简介
        1.3.4 其他脱羧类型
    1.4 乙醛酸脱羧作为C1合成子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乙醛酸与吲哚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C(sp~2)键反应的研究
    2.1 引言
        2.1.1 3-甲酰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2.1.2 课题的提出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产物表征
        2.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2.3.3 机理验证实验
        2.3.4 反应机理
        2.3.5 谱图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乙醛酸与苯胺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N键的反应研究
    3.1 引言
        3.1.1 N-甲酰化合成策略进展简介
        3.1.2 课题的提出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产物表征
        3.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3.3.3 机理验证实验
        3.3.4 反应机理
        3.3.5 谱图数据
    3.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化合物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N-二苯甲基席夫碱不对称质子转移的光化学反应研究[D]. 李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吡咯烷及其并环骨架[D]. 田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多级微型填充床中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合成间苯二甲胺[D]. 杨映天.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5]氮化碳光催化及耦合燃料电池降解VOCs[D]. 韩建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铱催化转移氢化合成手性偕二芳基甲胺和四氢喹啉类化合物[D]. 杨兵. 三峡大学, 2021
  • [7]合成二甲脲气液反应动力学及工艺优化[D]. 魏弋寻.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8]键合多功能团的位阻胺醚设计与合成研究[D]. 李林. 烟台大学, 2020(02)
  • [9]光催化电极协同多机制消除含氮异味空气污染物[D]. 闫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D]. 林殿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甲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