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

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

一、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韩阔[1](2021)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与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篮球运动已经逐渐的融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篮球运动的普及,给篮球裁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一场篮球比赛要想顺利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篮球裁判员的执裁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篮球裁判队伍的发展情况也能体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篮球发展的高度,要想篮球运动能够更好的实现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价值,必须重点培养篮球裁判员。在我国篮球裁判员职业化改革的趋势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具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及教学资源,是培养篮球裁判员的重要基地,为我国职业篮球裁判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后备人才,本文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路径与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分别对学生裁判员和篮球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条:篮球课程培养路径、学校篮球裁判协会培养路径和“以赛代练”的实践培养路径。2三种培养路径的特点:课程培养路径中,设置的裁判课时较少,传授的知识较为基础,实践方式以校内比赛为主;篮球裁判协会提供较多校外实践和等级晋升的机会;“以赛代练”培养路径下的学生裁判基本功扎实,实践经验丰富。3三种培养路径的异同点:三种培养路径下的学生裁判员在裁判知识的掌握程度、执裁比赛的等级、等级的晋升程度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其中“以赛代练”培养路径下的学生裁判员业务素质最高,其次是篮球裁判协会,最后是篮球课程培养路径。但是“以赛代练”培养路径的受众群体最少,篮球课程培养路径受众群体最多。4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生裁判员培养存在的问题:课程学时少,培训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习兴趣低;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执裁经验,心理素质较差;考核晋升与管理体系不规范,学生综合素质不高。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产生问题的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低;教师外出培训几会少;部分学生参与篮球裁判培训的动机不端正。6优化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的策略:提高培养目标的定位;完善篮球裁判教学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建立裁判员电子档案;优化考核与晋升体系;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引起向领导重视;加强与当地篮协合作,拓宽实践渠道;寻求篮协的政策扶持,为优秀裁判员提供后勤保障。

周琳[2](2020)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体育观念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肩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体操普修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专门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尽管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相一致的。目前,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虽已涵盖了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但在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较好的满足于时代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需要,因此,其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教学实验法,从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探寻科学且合理的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方案,以期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和体操专项教学技能的提高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方案表现为在教学时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参考教学大纲要求和中小学教学需求,在原有教学步骤中优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环节,加大教学实践的开展力度,增加教学能力的考核比例,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定教学效果,理论考核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微课教学与评价。(2)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较低。教学的开展仅关注对学生的动作示范能力和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对于动作纠错、课堂组织、动作讲解、动作技术评价、动作创编等能力的重视度不够。考核仅以动作的完成度为标准,缺乏教学实践的考核环节,不能准确的评定学生的教学能力水平。(3)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中小学的教学需要。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和竞技体操,而大多数中小学未开设专门的竞技体操课,两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4)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课时少而任务重、缺乏教学实践机会、评价体系不全面。(5)体操普修课程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动作技术的发展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和体操专项教学技能。按相关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分为口令运用与队伍调动、保护与帮助、动作示范、动作讲解、课堂组织、动作纠错、动作技术评价、教学应变、教案撰写、徒手操创编、赛事组织与裁判。

周维[3](2020)在《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效果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媒介,每年至少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成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必须环节。高校田径运动会曾经是高校师生的一个欢乐盛会,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不知什么时候,就发生了蜕变。广州大学城建立已经十多年了,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对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参与情况进行研究,整体把握变化特征和学生参与现状,探寻田径运动会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改革措施,可以为广东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大学城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八所高校师生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开展田径运动会的基本情况;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变化;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的田径运动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结论如下:(1)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主办情况:田径运动会举办时间主要在秋季,周五和双休日;一半高校把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一起主办;比赛项目设置传统,集体项目、耐力和投掷项目少,缺乏新意;实际的参赛人数不多。(2)发展变化:学校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学院、学校、教师和学生;学生荣誉感降低,师生联系少,领导事多,学院压力大是主要原因。闭幕式氛围和仪式变化明显减弱,开幕式规模很大,但各方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典礼形式单调,互动不足;学生裁判员增加明显,志愿者或后勤人员变化不大,学生观众减少最为明显,运动员实力差距大;不愿意参加的学生不断增多。学院组织不力,学生集体荣誉感降低或受其他因素影响是根本原因。比赛项目减少、学生喜爱项目主要是跳跃类、短跑和接力项目。运动成绩差异显着,比赛时间安排紧凑,兼项安排有冲突;比赛氛围不浓,学生宣传少,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减弱。(3)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学生分为运动员、裁判、志愿者与后勤人员、观众、完全不参加学生。运动员表现出积极、努力拼搏,裁判大部分是体育部(学院)派遣,志愿者和后勤人员积极性高,少数学生当观众,大部分同学根本不参与。运动会缺乏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比赛氛围不浓厚,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好,运动技术一般较差,运动成绩差,与学习成绩、加分无关等因素是学生不参与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意志不坚定,集体意识逐渐单薄,班级的凝聚力降低,奉献意识淡化,强调自己的切身利益,不愿意参加到田径运动会。应对运动会变化,激励学生参与的对策:(1)提高学校对田径运动会的重视程度,纳入学生体育课加分;(2)调整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和赛程安排,合并教师趣味运动会;(3)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利用明星运动员的明星效应,提高田径运动会的学生参与率;(4)进行田径运动会的多方面发展等。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黄超男[5](2020)在《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成绩不断攀升,但与世界顶尖竞技水平选手相比进步空间还很大。我国高校作为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的重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竞赛水平。但因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素,导致我国各区域间高校体育舞蹈水平不一。因此对经济落后地区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填补此研究空缺。使我国体育舞蹈运动高效化、均衡化发展,为特殊地区高校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以武陵山经济特困连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推广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师队伍情况及课外体育舞蹈活动开展及训练竞赛这几个方面着手,再分析归纳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运动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相关对策与推广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有5所高校体院院系课程开展形式单一,仅有3所学校开设了专项课程;每所学校均配备1名体育舞蹈教师,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师综合能力弱;实践课教学内容不全面,忽视摩登舞教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够全面;课外体育舞蹈活动开情况不佳,组织形式单一;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训练效果不理想,近四分之三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体育舞蹈竞赛;未参加体育舞蹈运动的学生对体育舞蹈认可度低。通过调查分析出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舞蹈开展存在的不足:学校对体育舞蹈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开展形式单一;参加体育舞蹈运动学生人数少、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缺乏体育舞蹈教师、现有教师质量不高;学校不重视课外体育舞蹈活动、校园文化氛围差;课外体育舞蹈训练内容单一、训练效果不佳;训练竞赛经费不足、参与体育舞蹈体育竞赛机会少;体育舞蹈教学场地不足、设施陈旧等问题。并提出了学校应重视体育舞蹈、丰富课程开展形式;充实体育舞蹈教师数量、提升现有教师质量;积极开展课外体育舞蹈活动、营造校园体育舞蹈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教学训练效果、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竞赛;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场地及设施;加强体育舞蹈宣传,提升体育舞蹈对学生吸引力;武陵山片区高校间加强交流、组织开展竞赛等策略与建议。

解刘鑫[6](2020)在《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球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各级国际赛事相继入驻国内,高水平网球赛事在逐渐增多,同时业余赛事也层出不穷,需要大量高水平网球裁判员来保证各级比赛的顺利进行。高校作为网球裁判员培养的主要单位,在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入优秀网球裁判员,高校在培养网球裁判员方面有诸多优势,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运动基础。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全面,对专修学生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已经完全具备培养优秀学生网球裁判员的条件。为了提升高校培养的学生网球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找出影响学生裁判能力的因素,本文对河南省9所普通高校网球专修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和访问。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目标过于笼统。2、专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关裁判的课时安排较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3、专修学生对网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掌握程度不容乐观,需要强化裁判理论知识的学习;4、河南省高校在培养专修学生裁判能力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执裁过的比赛是院系开展的教学比赛,学生没有执裁高级别的赛事的经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5、大部分地区网球协会未能组织二级及以下裁判等级的考核,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及时的取得裁判等级证书。经过分析提出几条参考建议:1、河南省高校应将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目标更加细致化,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2、完善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体系,保证培养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具体的实施,提高培养效率。3、河南省高校在培养专修学生裁判能力时,应强化学生对裁判工作的认知,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有关裁判员的讲座或培训。4、各高校之间多组织交流赛,增加学生和外界交流的机会,从参赛的各个高校抽调优秀的裁判员进行执裁,增加学生执裁比赛的机会。5、加强高校和网球协会之间的交流,进行联合培养,让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裁判员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强强联合举办赛事,裁判员的选派可以从已获得裁判员等级证书的学生中抽取。

彭翔[7](2020)在《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研究 ——以篮球专项为例》文中提出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强化教学考核,严把考试关,全面提高本科课程教育质量。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院校最主要专业之一,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等社会紧缺性人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考核内容单一、比例分配不均等客观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体系调查分析,基于现有考核评价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创新必要性、基本原则等进行阐述,进而构建新型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广州体育学院乃至全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改革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7年《篮球专项与技术》教学大纲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篮球技术教学内容基本符合课程培养目标,但存在考核评价方法不能较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等不足,缺少篮球技战术实践能力的考核。2.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的同场对抗类项目,专项技术考核评价内容应该增加实战对抗能力考核,通过调研确定了竞赛考核形式,给学生提供技能展示的平台,加深对篮球技战术及规则的理解与运用。3.通过调研,确定篮球专项新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为:第一至第五学期由竞赛成绩(40%)、技能评定(30%)和平时成绩(30%)构成,第六学期由竞赛成绩(40%)、技能评定(20%)、平时成绩(10%)和理论考试(30%)构成。4.每学期末篮球专选课之间开展年级篮球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指导老师和班委评议小组,评议每位学生等级,根据等级换算成相应分值。有A、B、C三个等级,A等级即主力队员,上场率超过60%,评定人数不超过4人;B等级即非主力队员,上场率超过30%,评定人数不超过5人;C等级即参与比赛队员。5.通过学生问卷、专家访谈,师生对新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满意度较高,竞赛考核实施提高了学生篮球综合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但竞赛考核内容、竞赛办法,还需进一步优化。

杨振华[8](2020)在《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教育和培训中心[1],因此,在2020年将有大量的留学生进入中国进行学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是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术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留学生中开展武术教学是中国文化和武术文化向国际推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学论》中论述的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师、学生、反馈、环境的7个要素着手,对河南省开设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等6所院校中留学生武术教学的规模、课程开设情况、师资配备、留学生学习等现状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研究表明,1、河南省6所院校没有对留学生武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留学生武术课程设置存在应付的情况,课时与普修学生武术课时保持一致,而且4所院校没有教学大纲。2、河南省6所院校教学内容均设置太极拳课,对于武术器械、散打实战练习开设较少;教学方法灵活度不够,留学生武术学习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评价方法也较单一。3、河南省6所院校中,大多数高校有专门的武术馆,也有的高校使用综合训练馆,但是南阳师范学院是室外场地,因此武术教学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而且其他器材设备配备不够充足,有镜子、肋木等武术专业化训练的设备较少。4、郑州西亚斯学院参与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教师人员配备不足,师生比严重不协调;南阳理工学院的武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是中文教学,武术教师的语言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5、河南省6所高校留学生主要以亚洲国家学生为主,他们了解武术的途径单一,较多是通过影视、手机等多媒体宣传了解,他们对武术文化的精神认识不够深入,处于肤浅了解层面;而且留学生在教学中较随意,出现有迟到、请假、旷课等现象。建议:1、河南省6所高校应当重视留学生武术课程与弘扬武术文化紧密结合,完善留学生的武术教学体系,针对留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科学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留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他们完成学习目标。2、要优化留学生武术学习内容,选择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武术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应加强对留学生武术学习的评价,使其多元化、多样性,也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全面提升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3、河南省6所高校的场地和设备基本满足留学生武术教学的需要,但相关领导对场地和设备的资金投入应予以重视,专业的武术场地、武术地毯、武术器材、镜子、肋木等设施的配备,能够有效提升武术教学的效果。4、河南省6所高校的武术教师的综合素养相对较高,但是应加强对留学生武术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不仅是武术技能的专业化,而且应加强武术理论文化的学习,以及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5、河南省6所高校的留学生应端正学习武术的态度,明确自己练习的目的和目标,注重武术的规范化练习,把练习武术看成是自卫防身,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同时高校应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武术社团,选择自己喜爱的武术项目积极锻炼,从而满足留学生不同的武术需求。

康思思[9](2020)在《基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参与健身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群众对体育指导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而体育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既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又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专业。各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学校应探寻充分利用各个培养途径的方法,发挥各个途径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本文从体育竞赛的角度出发,探讨体育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校级竞赛的开展现状以及参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的226名学生的核心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21.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教学和训练以及课外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素质,主要包括运动技能、运动训练能力、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校级竞赛对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作用较为明显,尤其是对学生运动技能、运动训练能力和竞赛裁判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显着。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和竞赛组织能力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竞赛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竞赛开展的次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工作的机会较少、教学技能比赛参与人数的比例较低等问题。基于校级竞赛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为提高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效果,学校应从建立竞赛教练负责制、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竞赛能力、着重安排学生负责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教学技能比赛学分化等方面入手。

张雯静[10](2020)在《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进行人才的培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调查问卷法、观察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人才培养进行调查与探究,通过因子分析归纳得出影响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实施的6大因素,根据实地调研走访情况总结出安徽省普通高校目前的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实施、发展及改革路径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为拟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通过阐述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所设立的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站在全方位的体育教育角度思考的,符合表演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其专业的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与《国标》标准趋于一致,注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体育舞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根据社会市场发展的需求标准,结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自身特点,同时要针对人才的兴趣与就业用人单位的需要来确立。2、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基本上能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的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核心,其中安徽工程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开设的核心科目和选修科目数量最多,种类较全,阜阳师范大学的实践教育环节开展的最好,值得借鉴。3、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分科课程教学形态合理,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开展最好的是安徽工程大学,其开设的“运动竞赛”项目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要加强体育舞蹈社团及俱乐部等课堂延伸课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及规章制度,推动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实施,使显、隐性课程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教师存在着职称结构不理想,科研能力偏弱,职后教育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的不合理现象。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需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建设。5、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招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毕业生就业相关度高,但也存在着学生水平层次不齐,男女比例失衡,艺考制度的缺失等不合理现象;“专业技能的欠缺”是目前毕业生面临就业时最大的困难,人才职业化素养有待提高。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保障学生“进口”与“出口”,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质量体育舞蹈人才,是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人才培养实施的重要目标。6、影响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是多因素的,归纳为:环境因子、认知因子、动机因子、教师因子、保障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对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培养人才起到制约作用。

二、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与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篮球赛事发展的需要
        1.1.2 篮球裁判队伍建设的需要
        1.1.3 提高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培养质量的需要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篮球赛事发展的研究
        1.4.3 篮球裁判员发展的研究
        1.4.4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的研究
        1.4.5 国外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
        1.4.6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分析
        3.1.1 学校篮球专业课程培养路径特点分析
        3.1.2 学校篮球裁判协会培养路径特点分析
        3.1.3 “以赛代练”的培养路径特点分析
    3.2 三种培养路径的异同点
        3.2.1 三种培养路径的相同点
        3.2.2 三种培养路径的不同点
    3.3 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篮球专业课程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3.3.2 篮球裁判协会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3.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的影响因素
    3.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的优化策略
        3.4.1 篮球课程培养路径的优化
        3.4.2 篮球协会培养路径的优化
        3.4.3 “以赛代练”培养路径的优化
        3.4.4 三种培养路径相结合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件二 教师问卷
附件三 专家问卷效度检验

(2)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政策引领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要求
        1.1.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要求
        1.1.3 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概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教学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
        3.1.1 培养的过程——育身价值
        3.1.2 培养的结果——育能价值
        3.1.3 习惯的养成——育心价值
    3.2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3.2.1 教学内容的设置层面
        3.2.2 教材教法的应用层面
        3.2.3 教学技能的培养层面
        3.2.4 学习成果的评价层面
    3.3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差异
        3.3.2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差异
    3.4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教学形式单一
        3.4.2 教学课时少而任务重
        3.4.3 缺乏教学实践机会
        3.4.4 评价体系不全面
    3.5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方案的设计
        3.5.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3.5.2 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考核
        3.5.3 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核
        3.5.4 平时成绩的追踪与评定
        3.5.5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3.6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方案的实证分析
        3.6.1 实验方案
        3.6.2 实验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不足之处与展望
        4.3.1 不足之处
        4.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一
致谢

(3)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面临困境
        1.1.1.1 学生参加人数少
        1.1.1.2 比赛项目传统单一、难度大、参与性小
        1.1.1.3 集体性与娱乐性不强
        1.1.2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1.1.2.1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1.1.2.2 促进高校体育改革,拓展高校体育功能
    1.2 研究目的
        1.2.1 分析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变化
        1.2.2 探寻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状况
        1.2.3 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现状的研究
        2.1.2 高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现状的研究
        2.1.3 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创新方面的研究
        2.1.4 高校田径运动会与现代技术结合方面的研究
        2.1.5 关于高校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基本情况
        4.1.1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举办时间和天数
        4.1.2 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田径运动会的举办形式
        4.1.3 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比赛参加人数调查
        4.1.4 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调查
    4.2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变化
        4.2.1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变化
        4.2.1.1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具体变化
        4.2.1.2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减弱表现
        4.2.1.3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减弱的原因分布
        4.2.1.4 改善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减弱的措施分布
        4.2.2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变化
        4.2.2.1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的具体变化
        4.2.2.2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的减弱表现
        4.2.2.3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减弱的原因分布
        4.2.2.4 改善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减弱的措施分布
        4.2.3 田径运动会参与人数变化
        4.2.3.1 参加田径运动会人数的具体变化
        4.2.3.2 参加田径运动会人数减少的表现
        4.2.3.3 参加田径运动会人数减少的原因
        4.2.3.4 改善田径运动会人数减少的措施
        4.2.4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变化
        4.2.4.1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的具体变化
        4.2.4.2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减弱的表现
        4.2.4.3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减弱的原因
        4.2.4.4 改善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减弱的措施
        4.2.5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的具体变化
        4.2.5.1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的具体表现
        4.2.5.2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减弱表现
        4.2.5.3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减弱的原因
        4.2.5.4 改善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措施
        4.2.6 田径运动会主要变化
        4.2.7 学生对运动会竞技项目喜爱程度
        4.2.7.1 学生对竞赛的热爱程度
        4.2.7.2 学生对田赛的热爱程度
        4.2.7.3 学生对全能项目的热爱程度
        4.2.7.4 学生对集体项目的热爱程度
        4.2.8 学生参加意愿
    4.3 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的学生参与
        4.3.1 田径运动会的学生运动员
        4.3.1.1 学生运动员参赛动机
        4.3.1.2 学生运动员参赛存在的问题
        4.3.1.3 学生运动员参赛的优化措施
        4.3.2 田径运动会学生裁判员
        4.3.2.1 学生裁判员参与动机
        4.3.2.2 学生裁判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4.3.2.3 学生裁判员工作优化措施
        4.3.3 田径运动会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
        4.3.3.1 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的参与动机
        4.3.3.2 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4.3.3.3 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工作的优化措施
        4.3.4 田径运动会学生观众
        4.3.4.1 学生观众的参与动机
        4.3.4.2 学生观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4.3.4.3 学生观众参与的优化措施
        4.3.5 没有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学生
        4.3.5.1 学生不参与田径运动会学生的主要原因
        4.3.5.2 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优化措施
    4.4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田径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紧凑、与特定节假日冲突
        4.4.2 参与田径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少
        4.4.3 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传统、枯燥
        4.4.4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田径运动会的重视程度降低
        4.4.5 开幕式和闭幕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小
        4.4.6 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容易受身边同学影响
        4.4.7 传统的田径运动会遭到现代新型娱乐的冲击严重
        4.4.8 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体育拼搏精神明显下降
        4.4.9 缺乏吸引学生参与的集体运动项目
        4.4.10 多校区却在一个校区举办
第五章 改善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现状的对策
    5.1 提高学校对田径运动会的重视程度
        5.1.1 学校领导加大对田径运动会的支持力度
        5.1.2 适当增加对运动会的资金投入
        5.1.3 鼓励各学院老师参与运动会
        5.1.4 将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连接
    5.2 调整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和赛程安排
        5.2.1 提高现有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的创新性和丰富性
        5.2.2 丰富开幕式和闭幕式内容和形式
        5.2.3 合理安排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天数和时间段
        5.2.4 灵活设置参赛名额
        5.2.5 实行田径运动会转型
        5.2.6 完善田径运动会的志愿者与后勤服务系统
    5.3 提高田径运动会的学生参与率
        5.3.1 鼓励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会的编排、策划及裁判队伍中
        5.3.2 实行多样的奖励机制
        5.3.3 开通线上和线下学生意见和建议反馈通道
        5.3.4 加大学生集体精神和拼搏精神教育
        5.3.5 加大明星效应宣传
    5.4 进行田径运动会的多方面发展
        5.4.1 田径运动会与商业赞助结合
        5.4.2 进行不同院校间的合办,同台竞争
        5.4.3 为优秀的运动员提供更大展示舞台
        5.4.4 提前查阅天气,场地状况,设置突发事件预备方案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主办情况
        6.1.2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
        6.1.3 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附件二:教师问卷
附件三:学生问卷
致谢
附件

(5)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4.5 数理统计法
第2章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2.1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基本状况
        2.1.1 各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程开设情况
        2.1.2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目标
        2.1.3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
        2.1.4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2.1.5 体育舞蹈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2.1.6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成绩评定方式
        2.1.7 体育舞蹈教学场地及设施情况
    2.2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情况
        2.2.1 学生对参与体育舞蹈的认知调查
        2.2.2 参与体育舞蹈运动学生对体育舞蹈喜好程度
        2.2.3 参与体育舞蹈运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2.3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师资队伍情况
        2.3.1 体育舞蹈教师性别、年龄与教学年限
        2.3.2 体育舞蹈教师学历与职称
        2.3.3 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方向、获得裁判级别及参与裁判工作状况
        2.3.4 体育舞蹈教师科研成果
        2.3.5 体育舞蹈教师接受职后培训情况
        2.3.6 体育舞蹈教师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途径
    2.4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课外体育舞蹈活动、训练及竞赛情况
        2.4.1 各体育院系课外体育舞蹈活动开展情况
        2.4.2 课外体育舞蹈训练开展情况
        2.4.3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舞蹈竞赛的情况
    2.5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未参与体育舞蹈运动学生的意愿调查
        2.5.1 体育院系未参与体育舞蹈运动学生对体育舞蹈了解途径
        2.5.2 体育院系学生未选择参加体育舞蹈运动的原因
        2.5.3 未参加体育舞蹈运动的学生未来参与意愿
第3章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存在不足
    3.1 学校对体育舞蹈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开展形式单一
    3.2 参加体育舞蹈运动学生人数少、学生参与度低
    3.3 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
    3.4 缺乏体育舞蹈教师、现有专业教师较少
    3.5 不重视课外体育舞蹈活动、校园文化氛围差
    3.6 课外体育舞蹈训练内容单一、训练效果不佳
    3.7 训练竞赛经费不足、参与体育舞蹈体育竞赛机会少
    3.8 体育舞蹈教学场地不足、设施陈旧
第4章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推广策略
    4.1 学校应重视体育舞蹈、丰富课程开展形式
    4.2 充实体育舞蹈教师数量、提升现有教师质量
    4.3 更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4.4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舞蹈活动、营造校园体育舞蹈文化氛围
    4.5 提升学生教学训练效果、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竞赛
    4.6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场地及设施
    4.7 加强体育舞蹈宣传、提升体育舞蹈对学生吸引力
        4.7.1 推广体育舞蹈APP、微信公众号
        4.7.2 开展校园体育舞蹈快闪活动
    4.8 武陵山片区高校间加强交流、组织开展武陵山片区体育舞蹈竞赛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1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 2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未参与体育舞蹈运动学生参与意愿调查
附录 3 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 4 访谈提纲

(6)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高校培养网球裁判员的优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关于“能力”概念的界定
        2.1.2 网球裁判能力的构成要素
    2.2 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概述
        2.2.1 研究的基本情况
        2.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2.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4.1.1 网球专修学生的基本情况
        4.1.2 网球专修教师的基本情况
    4.2 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现状
        4.2.1 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目标
        4.2.2 网球专修教学现状
        4.2.3 网球专修学生执裁现状
        4.2.4 网球专修学生课余学习裁判知识现状
        4.2.5 网球专修学生考核现状
    4.3 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现状
        4.3.1 网球专修学生的裁判理论知识现状
        4.3.2 网球专修学生的临场实践能力分析
        4.3.3 网球专修学生的心理能力现状
    4.4 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4.1 客观因素
        4.4.2 主观因素
    4.5 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对策
        4.5.1 优化培养目标
        4.5.2 优化教学过程
        4.5.3 建立评价体系
        4.5.4 建立奖励机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裁判能力培养研究(学生问卷)
    附录 B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裁判能力培养研究(教师问卷)
    附录 C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问卷
    附录 D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问卷
    附录 E 专家访谈题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研究 ——以篮球专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运动训练专业
        2.1.2 考核评价
        2.1.3 考核评价方法
        2.1.4 技术与体育技术
        2.1.5 课程
    2.2 我国体育专业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体系回顾
    2.3 关于体育专业技术课程考核评价研究现状
    2.4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实践研究
        2.4.1 球类项目关于考核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
        2.4.2 田径项目关于考核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
        2.4.3 艺术类项目关于考核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
    2.5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现状
        4.1.1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教学情况
        4.1.2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认知情况
        4.1.3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标准
        4.1.4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内容
        4.1.5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考核评价成绩比例分配
        4.1.6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方式
    4.2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综合分析
    4.3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创新必要性
        4.3.1 建设“体育强国”对篮球人才的需求
        4.3.2 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4.3.3 现代社会发展对篮球人才的需要
    4.4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创新原则
        4.4.1 科学性原则
        4.4.2 全面性原则
        4.4.3 以人为本原则
        4.4.4 可操作性原则
    4.5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创新目标
        4.5.1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案,提高篮球技术教学效果
        4.5.2 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4.5.3 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和实战能力
        4.5.4 加强教师间相互学习,探索更好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
    4.6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技术考核创新的评价方法
        4.6.1 考核评价内容创新
        4.6.2 考核评价成绩比例分配创新
        4.6.3 创新后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
    4.7 篮球专项创新后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实证分析
        4.7.1 篮球专项创新后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运用
        4.7.2 促进竞赛考核实施的意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第一轮)
    附录B 专家问卷
    附录C 学生反馈问卷
    附录D 专家访谈提纲(第二轮)
9 个人简历

(8)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有关高校武术教学研究
        1.4.2 有关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地观察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3.1.1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大纲情况的调查
        3.1.2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开设情况调查
        3.1.3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内容的调查研究
        3.1.4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
        3.1.5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
        3.1.6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设施调查研究
    3.2 河南省普通高校参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有教师的调查研究
        3.2.1 河南省普通高校参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有教师人数、性别、年龄、教龄情况调查
        3.2.2 河南省普通高校参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有教师职称和学历的调查
        3.2.3 河南省普通高校参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有教师主项和运动等级情况调查
        3.2.4 河南省普通高校参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有教师教学使用语言情况的调查
    3.3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学习认知的调查研究
        3.3.1 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学习留学生生源情况调查
        3.3.2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了解武术途径的情况调查
        3.3.3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情况调查
        3.3.4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3.3.5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学习态度情况调查
    3.4 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4.1 缺乏留学生武术教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3.4.2 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3.4.3 缺少武术学习的辅助性练习器材和统一服装
        3.4.4 教师对武术理论认知不足,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提升
        3.4.5 留学生对武术认知处于肤浅了解层面,课堂上自我约束性较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ushu Teaching of Henan Province Colleges
    附录C 《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是高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1.1.2 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是践行体育强国的主要任务
        1.1.3 体育竞赛是体育院校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2.1.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
    2.2 关于体育竞赛的研究
        2.2.1 国内关于学校体育竞赛的研究
        2.2.2 校级竞赛的概念界定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校级竞赛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4.1.1 校级竞赛的基本要求
        4.1.2 校级竞赛的基本模式
    4.2 校级竞赛对学生核心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
        4.2.1 竞赛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促进作用
        4.2.2 竞赛对学生运动训练能力的促进作用
        4.2.3 竞赛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4.2.4 竞赛对学生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的促进作用
    4.3 校级竞赛在落实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4.3.1 竞赛开展的次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4.3.2 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工作的机会较少
        4.3.3 缺乏竞赛指导教练
        4.3.4 学生对竞赛的理解程度不高
        4.3.5 比赛未进行分级设置
        4.3.6 教学技能比赛参与人数的比例较低
    4.4 开展校级竞赛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策略
        4.4.1 建立竞赛教练负责制
        4.4.2 教学中强化竞赛能力
        4.4.3 着重安排学生负责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
        4.4.4 教学技能比赛学分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理论依据
        1.1.2 现实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高等学校
        2.1.2 体育舞蹈
        2.1.3 人才培养
        2.1.4 课程
    2.2 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2.2.1 国外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2.2.2 国内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2.3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概况
        4.1.1 体育舞蹈专项开设的专业名称及开设时间
        4.1.2 人才培养目标
        4.1.3 人才培养规格
    4.2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形态分析
        4.2.1 课程结构
        4.2.2 体育舞蹈分科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
        4.2.3 体育舞蹈教学形态分析
    4.3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现状与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4.3.1 体育舞蹈本科生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
        4.3.2 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4.3.3 用人单位对体育舞蹈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4.3.4 用人单位对体育舞蹈毕业生能力的满意度调查及相关课程涉及
    4.4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教师基本情况
        4.4.1 教师年龄与教龄
        4.4.2 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
        4.4.3 教师专业素质
        4.4.4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调查
    4.5 影响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实施的因子分析
        4.5.1 环境因子
        4.5.2 认知因子
        4.5.3 动机因子
        4.5.4 教师因子
        4.5.5 保障因子
        4.5.6 学生因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设立科学、明确的符合学生及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目标
        5.2.2 保障高校招生质量,招生结构合理化,完善艺考统考制度
        5.2.3 加强体育舞蹈专项师资队伍建设
        5.2.4 优化体育舞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5.2.5 加强学校支持力度,领导重视程度及硬件设施的保障机制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员培养路径与优化策略[D]. 韩阔.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2]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周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参与研究[D]. 周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武陵山片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D]. 黄超男. 吉首大学, 2020(03)
  • [6]河南省高校网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D]. 解刘鑫. 河南大学, 2020(02)
  • [7]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专项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研究 ——以篮球专项为例[D]. 彭翔.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8]河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杨振华. 河南大学, 2020(02)
  • [9]基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康思思.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D]. 张雯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