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进展

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进展

一、丙种球蛋白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薛桐,蒋志敬,隋坤鹏,王海燕,孙一丹,曲辉[1](2021)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治疗进展》文中提出川崎病(KD)属于急性发热性免疫性疾病,以冠状动脉病变最为严重,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经积极规范治疗,但仍有部分患儿发展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进而可出现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猝死等。因此,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AL)的治疗成为KD治疗策略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KD的治疗、KD合并CAL的药物治疗、KD合并CAL的非药物治疗进行总结,为KD合并CAL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张磊晶[2](2021)在《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对川崎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7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的74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纳入标准均采用2002年日本第5次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感染、未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或入院前已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及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不完整患儿。按照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1天,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1g/kg连续治疗2天,两组患儿急性期均给予阿司匹林30-50mg/kg口服,体温稳定3天后逐渐减量,2周左右减至3-5mg/kg,维持6-8周,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口服至冠脉改变消失。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临床症状(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粘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硬肿消退时间)、实验室指标(白细胞、CRP、血沉)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跟踪随访出院患儿,分别于出院第3个月、第6个月、第1年、第2年复查心脏彩超,比较两组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退热时间,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血沉、CRP等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沉、CRP较前均降低,相同组内比较前后有差异,且观察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7.4%,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病例跟踪随访两年,于出院第3个月、第6个月、第1年、第2年复查心脏彩超,观察组有冠脉改变的1例(2.8%),对照组有冠脉改变的1例(2.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冠脉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VIG2g/kg治疗1天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退快,实验室炎症指标下降明显。2、IVIG2g/kg治疗1天和1g/kg治疗2天对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冠状动脉损害的预后影响无明显差异。

李亚文[3](2021)在《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目的:探讨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现状,为此类疾病的合理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家庭经济及医保报销等情况,比较规律输注与不规律输注丙种球蛋白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分别将患儿分为无咳嗽、短期咳嗽与长期咳嗽组,慢性肺病与非慢性肺病组,关节炎与非关节炎组,分析各组起病时间、诊断时间、诊断耗时、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每月丙种球蛋白剂量、Ig G谷浓度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经单因素分析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例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22.3±17.9)月龄,确诊年龄(89.3±53.7)月龄,诊断延迟(63.3±46.1)个月,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75.0±45.4)月龄。66例随访至2020年4月,平均随访时间(53.9±41.3)个月,42例(63.6%)规律输注,每月丙种球蛋白剂量(538.0±104.6)mg/kg,Ig G谷浓度(5.8±1.5)g/L,24例(36.4%)不规律输注。规律输注组与不规律组相比,患儿发热、咳嗽、鼻窦炎、腹泻、中耳炎、关节炎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中61例(92.4%)输注前有发热,输注后发热次数明显减少[5.0(2.0,12.0)比0(0,1.0)次/年,(Z=-6.43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90.9%)治疗前有湿性咳嗽,治疗后36例有湿性咳嗽(54.5%),长期咳嗽(27例)、短期咳嗽(9例)与无咳嗽组(18例)相比,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明显偏晚[96.6±51.4比64.0±40.8比63.4±42.0月龄(F=3.55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43.9%)诊断慢性肺病,慢性肺病组(29例)比非慢性肺病组(37例)确诊年龄晚[103.0(75,142.5)比47.0(31.0,68.0)月龄(Z=-3.486 P<0.0001)]、诊断耗时长[91.0(55.1,128.7)比29.5(10.3,41.5)个月(Z=-4.386,P<0.0001)]、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晚[107.0±48.1比46.5(26.3,64.3)月龄(Z=-4.33,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例中42例(36.8%)诊断关节炎,可联系32例,关节炎组(32例)比非关节炎组(34例)诊断耗时长[73.7±49.1比44±39.7个月(t=2.6,P=0.01)],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晚[98.1±51.3比58.3±38.8月龄(t=3.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患儿发热、鼻窦炎、腹泻、中耳炎等临床症状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湿性咳嗽、慢性肺病、关节炎仍是突出临床问题,规范的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使得部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二部分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目的:探讨1例MSN基因突变所致X连琐Moesin相关免疫缺陷病(X-MAID)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对X-MAID的免疫学特征进行补充。方法:收集1例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X-MAID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各型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功能,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ROS功能。结果:先证者为2岁9月男性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脱发及顽固性湿疹,持续淋巴细胞减少,反复中性粒细胞减少,PID系列基因结果回示为MSN(c.511C>T p.Arg171Trp),突变来源于母亲。淋巴细胞增殖提示CD4+T、CD8+T及CD19+B细胞增殖减低,TRECs为每反应体系285(291.6-429.5)cells,蛋白印迹提示患儿PBMCs中Moes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中蛋白表达正常。流式细胞技术提示单核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正常,CD4+T细胞蛋白表达减少、CD8+T、NK细胞不表达,随年龄增加,T细胞蛋白表达量渐下降,memory细胞较native细胞表达少。精细免疫分析提示T、B、NK细胞均有减少,其中TERMA CD8+T占比明显增加,骨髓穿刺提示淋巴细胞分化成熟未见异常,但CD3/CD28刺激培养72h后发现CD4+T、CD8+T细胞凋亡明显增加,FAS刺激培养16小时发现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增加,LPS刺激下中性粒细胞凋亡仍在增加。患儿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簇较正常人增强,F-actin解聚后,患儿中性粒细胞ROS较正常减低,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不受Moesin蛋白的影响。结论:经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筛查、蛋白功能检测确诊X-MAID患儿1例,为全球第11例病例,并扩展了该病免疫学表型:NK细胞不表达Moesin蛋白,X-MAID患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细胞凋亡增加有关,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功能不受影响,MSN突变下,可能存在其他途径参与中性粒细胞ROS关闭。

张羽[4](2021)在《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与完全川崎病(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CKD)在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IKD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患儿,调整治疗方案,降低CAL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0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019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KD(229例)和CKD(790例)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治疗情况方面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将KD患儿分为丙种球蛋白敏感型KD组(954例)和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KD组(65例),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组间有显着差异的临床特征,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KD发生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在发病年龄上,IKD组小于CKD组(P<0.05);在发病性别上,CKD组男性显着高于女性(P<0.05);在发病季节上,IKD组与CKD组的发病高峰季节均为夏秋季。(2)临床表现:IKD组平均发热时间为9.26±4.04天,CKD组平均发热时间为8.76±3.23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KD组球结膜充血、唇及口腔表现、手足症状、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的发生率低于CKD组,卡疤发红的发生率高于CKD组(P<0.05)。(3)实验室指标:IKD与CKD患儿入院时的实验室化验指标比较,IKD组PLT、ALB、LDH、CK-MB水平高于CKD组(P<0.05);IKD组HB水平低于CKD组(P<0.05);两组均出现WBC、CRP、ESR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治疗情况:IKD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CKD组高(P<0.05);接受治疗时间上,IKD组较CKD组晚(P<0.05);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与丙种球蛋白敏感型KD组比较,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KD组治疗时病程短,WBC、CRP、NEU%、ALT、总胆红素、尿白细胞水平偏高,ALB、血清Na+浓度水平偏低(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升高(OR=1.007,95%CI:1.002~1.012)、LDH升高(OR=1.005,95%CI:1.002~1.008)及ALB降低(OR=0.938,95%CI:0.880~0.999)是KD发生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与CKD患儿相比,IKD患儿平均发病年龄偏小,易出现卡疤发红,且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2)CRP、LDH升高及ALB降低是KD患儿发生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文艺[5](2021)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热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描述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热特征,探讨年龄、性别、混合检出、病毒载量及药物使用情况对发热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01-2019.12收治的162例因重症腺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结果、腺病毒载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描述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的发热特征,研究性别、年龄、混合检出、病毒载量以及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对发热特征的影响。结果1本组中重症腺病毒肺炎好发于6月-3岁龄婴幼儿,中位年龄16.50(月);男女比例1.20:1。患者在病程第3天左右出现发热,发热5天左右达到高峰,12天左右降至正常,发热中位天数8天,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平均热峰(39.92±0.76)℃,热型以不规则热常见;2混合检出组较腺病毒组发热体温更高,发热时间更长(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腺病毒载量与发热时间及热峰呈正相关(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本组中丙球组患者的发热体温及发热天数大于其他治疗组(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热体温(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年龄、性别对患者的发热特征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1)发热是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在病程3天左右开始出现发热,5天左右到达峰值,12天左右降至正常,发热中位天数8天,热峰(39.92±0.76)℃。整个热程以中高热为主,以不规则热最常见。2)混合检出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多见,且与更长的发热时间及更高的发热温度显着相关。3)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毒载量与发热体温及天数呈正相关,病毒载量越高,发热体温及天数明显增加。4)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者较其他组具有更长的发热时间和更高的发热温度,可能与丙球组患者病毒载量有关。5)在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发热体温。6)年龄、性别对患者的发热症状无显着影响。

夏国美[6](2020)在《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文中认为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009年发现的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乏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新发传染病。SFTS病情变化快且病死率高,因此疾病早期判断预后十分重要。SFTS患者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临床上与SFTS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尚不十分明确。现阶段文献报道的几个与SFTS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均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验证。本研究拟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为切入点,分析它们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采用多中心数据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并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目的建立评估SFT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二附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一附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中科大一附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SFTS确诊病例共377例,其中以安医二附院的161例患者作为建模组,以安医一附院和中科大一附院共21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entral nervous system symptoms,以下简称CNS症状)、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有无出血倾向等各个脏器系统的临床特征,应用RT-PCR法测定患者SFTSV核酸,应用ELISA法检测SFTSV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一般项目。根据SFTS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特征、病原学结果的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确立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分析验证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根据前述建立的预测模型将验证组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将验证组与建模组各亚组疾病转归分别比较,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此外,本研究根据不同亚组患者对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抗生素的治疗反应,分析这些药物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如性别、年龄、WBC、N、L、RBC、PLT、Ca2+、TBIL、ALT、AST、CK、PT-INR、AMY、SFTSV RNA等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来源均衡。(2)建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FTS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RBC、Hb、PLT、Ca、Glu、e GFR、ALT、AST、LDH、PT-INR、DD二聚体、AMY、HPL、SFTSV特异性Ig M抗体、SFTSV RNA、并发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CNS症状或者尿蛋白之间具有统计学差(P<0.05,OR值分别为1.054,0.425,0.973,0.963,0.023,1.122,0.979,1.003,1.001,1.001,74.745,1.094,1.001,1.000,0.343,2.028,4.655,8.205,6.042,168.000,5.261);CNS症状与患者死亡结局具有强相关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SFTSV RNA、消化道出血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公式:联合指标积分=年龄+10*SFTSV RNA(lg)+30*消化道出血,最佳截点值为118分,联合指标积分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677,联合指标积分118分以上为阳性,以下为阴性。(3)结合CNS症状和联合指标积分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显示,联合指标积分和CNS症状同时阳性组(双阳性组)患者死亡率为79.3%,联合指标积分或CNS症状阳性组(单阳性组)死亡率为6.8%,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同时阴性组(双阴性组)死亡率为0。(4)验证组联合指标积分AUC为0.8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82,验证组的双阳性、单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84.8%、25%、2.19%。验证组与建模组中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双阴性组两组间疾病转归分别比较,P值分别为0.569、0.020、0.423。(5)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汇总后整体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抗生素治疗的SFTS患者死亡风险降低,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两组间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57和0.127)。亚组分析显示,单阳性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与抗生素治疗后死亡风险均降低(P值分别为0.006和0.000),且无论是否继发感染或粒细胞缺乏表现,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5和0.003),而在双阳性组和双阴性组,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在各亚组患者中,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1)基于患者的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所建立的新型SFTS预后预测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结果一致,提示该模型高效稳定,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2)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仅可影响单阳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不能影响双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提示该模型稳定可靠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陈丽娜[7](2020)在《ITP患儿血小板参数与骨髓象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血小板参数和骨髓象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ITP患儿,将其中符合标准的117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于我院儿科门诊体检的117名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与对照组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讨论其临床意义。对实验组45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各类巨核细胞占比等骨髓象参数与其治疗前PLT、MPV、PCT、PDW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实验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LT、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PDW高于对照组(P<0.05);MPV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比较:治疗后PLT、PCT高于治疗前(P<0.05);MPV低于治疗前(P<0.05);PDW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髓象巨核细胞系与治疗前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PLT与产板型巨核细胞呈正相关(r=0.327,P=0.028);MPV与原始巨核细胞呈正相关(r=0.431,P=0.045);PDW与颗粒型巨核细胞呈正相关(r=0.528,P=0.014)。结论(1)ITP患儿PLT及PCT较正常下降,PDW较正常升高,治疗后PLT及PCT上升,MPV下降。PLT、PCT的升高及MPV降低均可以说明治疗有效。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ITP明确诊断、评价疗效、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2)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PLT、MPV及PDW分别与骨髓中产板型、原始型及颗粒型巨核细胞呈正相关。可通过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评判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变化。(3)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对IT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刘蕾[8](2020)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抵抗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本地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者发生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抵抗的危险因素,在初始治疗之前选择有效的预测指标及预测工具评估。方法:1.对2017年04月至2019年03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并住院治疗的K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对IVIG敏感分为IVIG敏感组和IVIG抵抗组。根据疾病状况IVIG抵抗组再分为IVIG部分反应组和IVIG耐药组。2.对IVIG敏感组、IVIG抵抗组患者治疗前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危险因素分析。3.对IVIG敏感组、IVIG部分反应组、IVIG耐药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将进入模型的指标标准化并建立简化评分模型。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评分模型的真实性及有效性。结果:1.共有540例符合条件的KD患者纳入研究,474例为IVIG敏感,66例为IVIG抵抗,IVIG抵抗组与IVIG敏感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均无统计学差异。2.IVIG抵抗组患者就诊时发热时间及第一次IVIG使用时间均短于IVIG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抵抗组患者急性期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及消化、呼吸、泌尿、肌肉骨骼、中枢神经等系统损害发生率均高于IVIG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VIG抵抗组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谷内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单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总胆红素(Serumbilirubin,T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CD19+细胞百分率等指标水平均显着高于IVIG敏感组(P<0.05);IVIG抵抗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清总胆固醇(Serum cholesterol,TC)、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清球蛋白(Serum globulin,GLB)、血钠(Serum sodium,Na+)、血钾(Serum potassium,K+)、补体C3及C4、CD3+细胞百分率、CD3+CD4+细胞百分率、CD3+CD8+细胞百分率均显着低于IVIG敏感组(P<0.05)。4.IVIG抵抗组与IVIG敏感组患者中发热时间小于5天时使用IVIG者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这些患者中IVIG抵抗组患者治疗前PLT、Na+水平显着低于IVIG敏感患者(P<0.05),N%、TB、SF水平显着高于IVIG敏感患者(P<0.0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LT、N%、TB、TC与KD发生IVIG抵抗显着相关(P<0.05),是KD发生IVIG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将PLT、N%、TB、TC等4个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简易评分模型,各变量截值点分别为PLT≤300× 109/L,N%≥75%,TB≥9umol/L,TC≤3mmol/L,分值分别取 2、2、1、2,共计7分,当分值≥4,考虑IVIG抵抗可能性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0.790-0.904),灵敏度和特异度为 78.8%、81.0%。6.66例IVIG抵抗组患者中共有37例为IVIG部分反应,29例为IVIG耐药,评分模型预测IVIG抵抗组中的IVIG耐药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0.520-0.784),特异度仅为54.1%。比较IVIG部分反应组,IVIG耐药组患者临床特征,部分反应组累及2项及以上系统损害者占54.1%,耐药组患者占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VIG抵抗型川崎病(KD)患者及IVIG敏感型KD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上差别不大,IVIG抵抗型KD患者急性期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s)及其他系统损害风险均高于IVIG敏感型KD患者。2.联合 PLT、N%、CRP、PCT、ALT、AST、TB、TC、ALB、GLB、Na+、K+、SF等实验室指标对预测KD患者发生IVIG抵抗有重要意义。3.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LT、N%、TB、TC是KD发生IVIG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将PLT、N%、TB、TC等4个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简易的IVIG抵抗预测评分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汪瑜[9](2020)在《新生儿ABO溶血病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生情况,探讨可能的高危因素,为HDN防治并发NEC提供一定的依据。对象和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第一诊断为HDN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患儿817名。从性别、出生史、母亲产科合并症、新生儿合并症、治疗方法、相关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根据患儿病程中是否合并NEC将病例样本分为NEC组和非NEC组,然后进一步分析两组HDN患儿的母亲围产期因素和产科合并症、新生儿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血常规和肝功能、IVIG(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应用等多方面的差异,总结HDN并发NEC的高危因素。相关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然后将有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而得出HDN并发NEC的风险因素。结果:1.我院817例研究对象中发生NEC者为60人,未发生NEC者为757人;HDN并发NEC的发病率为7.3%。2.组间对照统计结果:出生史及母孕期合并症方面:NEC组患儿合并母非首次分娩史、剖宫产、出生羊水污染较非NEC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并发症方面:NEC组患儿贫血、低钾血症较非NEC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方面:NEC组患儿静脉营养、抗生素、静滴IVIG方面较非NEC组高,使用益生菌方面非NEC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方面:NEC组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较非NEC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患儿合并症及治疗方法方面,剖宫产、贫血、低钾血症、IVIG的回归系数>1,剖宫产(OR=2.681,95%CI:1.843-5.355,P=0.00)、贫血(OR=3.568,95%CI:1.802-7.065,P=0.000)、低钾血症(OR=2.497 95%CI:0.663-4.693,P=0.108)、IVIG(OR=3.861 95%CI:1.960-7.605,P=0.000)、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OR=1.180 95%CI:1.0.663-3.717,P=0.000)的OR>1,为增加新生儿ABO溶血病并发NEC的高危因素,益生菌回归系数<1(OR=0.749 95%CI:0.749-1.082,P=0.040),为HDN并发NEC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母亲非首次分娩、剖宫产、出生羊水污染、新生儿合并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低钾血症等情况的HDN患者,更容易并发NEC。我们应该及时采用母乳喂养、口服益生菌等支持措施。治疗过程中,如静滴IVIG,避免大剂量使用,建议母乳喂养,静滴IVIG时减少奶量,静滴IVIG后暂不增加奶量。对于有高危因素患儿,治疗过程中密观喂养耐受情况,减少HDN的发生,减轻发生的严重程度。

王亨,赵顺英[10](2020)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但仍缺乏充分的认识及诊治经验。RMPP患儿病情较MPP患儿严重、进展快,且常合并多种肺外并发症,病情易迁延不愈,临床治疗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就儿童RMPP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以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丙种球蛋白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种球蛋白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对川崎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病因
        2.1.1 感染学说
        2.1.2 遗传因素
    2.2 病理改变
    2.3 诊断
        2.3.1 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2.3.2 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
        2.3.3 冠脉扩张诊断标准
    2.4 治疗
        2.4.1 丙种球蛋白
        2.4.2 阿司匹林
        2.4.3 糖皮质激素
        2.4.4 生物制剂
        2.4.5 免疫抑制剂
        2.4.6 血浆置换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2.1 完全川崎病的诊断
        3.2.2 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
        3.2.3 冠状动脉扩张诊断标准
        3.2.4 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诊断标准
        3.2.5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3.3.1 纳入标准
        3.3.2 排除标准
    3.4 研究方法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住院天数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4.2 实验室指标
    4.3 临床总有效率
    4.4 冠脉改变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X连锁Moesin相关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川崎病的诊治进展
    2.1 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辅助检查
    2.5 诊断
    2.6 治疗
        2.6.1 急性期治疗
        2.6.2 辅助治疗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诊断标准
        3.2.2 纳入标准
        3.2.3 收集资料
        3.2.4 分组
        3.2.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IKD与 CKD组间比较
        4.1.1 一般情况
        4.1.2 临床表现
        4.1.3 实验室指标
        4.1.4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
    4.2 IVIG无反应型 KD与 IVIG敏感型 KD组间比较
        4.2.1 一般情况
        4.2.2 实验室指标
        4.2.3 IVIG无反应型KD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IKD与 CKD组间比较
        5.1.1 IKD与 CKD的发病率及年龄、性别方面的分析
        5.1.2 IKD与 CKD的临床表现方面的分析
        5.1.3 IKD与 CKD的实验室指标方面的分析
        5.1.4 IKD与 CKD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治疗情况方面的分析
    5.2 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热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计划
    第一节 研究准备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基线资料
    第二节 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热特征
    第三节 混合感染对发热的影响
    第四节 年龄和性别对发热的影响
    第五节 腺病毒载量对发热特征的影响
    第六节 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对发热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验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评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前言
    1.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预警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ITP患儿血小板参数与骨髓象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方法
        2.1 一般资料采集
        2.2 标本采集
        2.3 实验数据采集
        2.4 病情分级及疗效评定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信息比较
    2 实验组临床特点分析
        2.1 临床特征描述
        2.2 实验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
        2.3 实验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比较
        2.4 实验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相关性分析
        2.5 治疗方案
        2.6 疗效分析
    3 完善骨髓穿刺检查患儿临床特点分析
        3.1 基本信息描述
        3.2 临床特点描述
        3.3 骨髓巨核细胞系特点及其与治疗前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4 治疗及疗效
    4 实验组完善骨髓穿刺检查患儿与未完善骨髓穿刺检查患儿临床特点比较
        4.1 基本信息
        4.2 治疗方案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抵抗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与治疗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KD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分析
    2.2 KD实验室指标
    2.3 发热病程小于5天时使用IVIG的KD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
    2.4 构建KD患者IVIG抵抗风险预测模型
3 讨论
    3.1 IVIG抵抗型KD流行病学
    3.2 IVIG抵抗型KD临床特征
    3.3 IVIG抵抗型KD实验室检查
    3.4 发热病程时间小于5天时使用IVIG的患者比较
    3.5 构建评分模型
    3.6 IVIG抵抗型KD治疗情况
    3.7 未来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在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9)新生儿ABO溶血病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1 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基本资料
        2.1.2 记录患儿及母亲的资料
        2.2 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
        2.3 分组
        2.4 治疗方法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3 结果
        3.1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一般情况
        3.2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出生史的比较
        3.3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母亲产科合并症的比较
        3.4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患儿合并症的比较
        3.5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患儿治疗措施的比较
        3.6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患儿辅助检查的比较
        3.6.1 新生儿ABO溶血病NEC组与非NEC组患儿血常规方面比较
        3.6.2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资料
        3.6.3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率及分度分析
        3.6.4 两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比较
        3.6.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程度与HDN合并NEC的关系分析比较
        3.7 新生儿ABO溶血病并发NEC患儿使用IVIG情况的比较
        3.7.1 HDN患儿使用IVIG组和非使用IVIG组基础资料基线比较
        3.7.2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与 NEC发生情况比较
        3.7.3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情况比较
        3.8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喂养情况分析
        3.8.1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奶量变化比较
        3.8.2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后奶量变化比较
        3.9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喂养方式分析
        3.9.1 HDN患儿NEC组和非NEC组基础资料基线比较
        3.9.2 新生儿ABO溶血病喂养方式分析
        3.10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否合并NEC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RMPP的发病机制
    1.1 耐药因素
    1.2 过度免疫炎症反应因素
    1.3 混合感染因素
    1.4 高凝状态因素
        1.4.1 MP直接损伤所致高凝状态
        1.4.2 过度免疫反应所致高凝状态
        1.4.3 高凝状态导致血栓栓塞
2 RMPP的诊断要点
3 RMPP的治疗进展
    3.1 抗生素
    3.2 糖皮质激素
        3.2.1 激素的用量及疗程
        3.2.2 激素使用时机
        3.2.3 免疫球蛋白
        3.2.4 抗血栓治疗
        3.2.4.1 抗凝治疗
        3.2.4.2 溶栓治疗
        3.2.4.3 外科介入治疗
        3.2.5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4 总结

四、丙种球蛋白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治疗进展[J]. 薛桐,蒋志敬,隋坤鹏,王海燕,孙一丹,曲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07)
  • [2]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对川崎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D]. 张磊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3]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D]. 李亚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D]. 张羽. 吉林大学, 2021(01)
  • [5]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热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徐文艺.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D]. 夏国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7]ITP患儿血小板参数与骨髓象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D]. 陈丽娜.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抵抗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D]. 刘蕾. 苏州大学, 2020(02)
  • [9]新生儿ABO溶血病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因素回顾性分析[D]. 汪瑜.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10]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J]. 王亨,赵顺英. 世界临床药物, 2020(05)

标签:;  ;  ;  ;  

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