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练习”受到质疑

“被动练习”受到质疑

一、“受动的实践”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刘胜湘,陈飞羽[1](2021)在《大国竞争关系生成与传导机制论析——兼论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比较》文中提出大国竞争关系的生成与传导机制是分析大国竞争的重要视角。二战后,在大国恶性竞争的传导路径引导下,美苏争霸不断发酵直至冷战生成。当前,以中美战略竞争为主的大国竞争再次浮现,如何理解大国竞争关系的生成与传导机制是学界亟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国竞争关系的生成与传导分阶段演进,缘起于竞争舆论,发展于竞争决策与竞争政策实践,形成于竞争施动国与受动国之间的互动。不同的阶段反映不同的竞争状态,不同的竞争角色承担建构不同竞争状态的责任。建构良性竞争、恶性竞争,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竞争的关键在于路径的选择。只有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竞争回应,维持有效的复合沟通机制及寻找利益关系平衡的"谢林点",才能构建起具有包容性的国际良性竞争关系,而这正是当前中国应对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和管控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

徐国政[2](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指出“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张尉琳[3](2021)在《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志使人类实践区别于动物生理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能动特点,自由意志是人类的“类特性”,使人成为一种类存在物。没有自由意志,人类没有自主选择和调控自身行动的能力,道德和法律责任将成为无源之水,更甚之,人类的尊严将遭到践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内,自由意志的论题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以原子“偏斜”运动的“偶然性”内涵为雏形。而后,“能动方面”的发现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与过去的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自由意志”概念包含了“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外延。目前,关于自由意志论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视角,自由意志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成就,它受到社会历史规律和道德伦理的制约。进一步来说,或者更全面地说,自由意志的来源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它还有其意志根基或心灵根基。自由意志所承载的主体不仅是社会的、历史的,更重要的是,人类主体是“现实的人”。自由意志所遵循的因果规律在唯物主义范畴内,就物质与意识的基本范式来看,它是具有高阶功能属性的心理现象,有反映、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甚至有能动的反作用力。神经科学家里贝特的和心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自由意志危机论,认为自由意志不存在而且没有因果作用力,威胁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地位。“迟半秒实验”和“否决实验”统称为“判决性实验”,其主要结论是:在行动中,大脑神经关联物先于有意识的决定,人类没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没有决定性的因果作用效力。基于此,魏格纳提出“有意识的意志”是一种副现象,自由意志只是伴随着人们心理过程而发生的对这一过程的主观经验或感觉,实质上,它没有任何因果作用,而只是物质世界的附带品。他们的结论预设了这样一个关于心身关系的观点,即自由意志等同于大脑神经关联物。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意志的观点是相悖的,就已有的研究解读而言,自由意志隶属于社会历史决定论,但该结论只能规避、而不能解除科学对自由意志的威胁。因此,针对危机论的实质,从物质和意识的基本范式出发,从心身关系的本体论出发来解决自由意志危机是必要的,自由意志心身关系的本体论(存在论)视角就是自由意志问题的心灵哲学进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涌现了许多关于自由意志的科学理论成果,在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它们阐明了自由意志的概念、根源、产生、存在方式、存在地位、本质、构成以及因果作用等问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自由意志以非还原的方式从物质世界中突现出来,形成复杂的动力系统,它是人类实践能动作用的根源。因为自由意志不可还原为简单的基础物质构成,以整体大于部分的突现方式产生,所以反过来对实践有能动的因果作用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能够自主选择、调控自身实践活动的原因。实践的能动作用是人类所特有的,与动物有根本的区别,人工智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能动作用的奥秘就在自由意志的因果机制之中,它是高阶的动力系统对低阶属性的下向因果作用。自由意志理论的心灵哲学进路从实然的视角与伦理学、政治哲学应然的视角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进而解构、解除了自由意志危机论对自由意志造成的威胁。论文将自由意志危机论对自由意志造成的威胁作为出发点,以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自由意志理论成果为轴,旨在从心灵哲学的视角重构、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以直接应对自由意志危机论。导言部分简要地说明了研究的出发点、方法以及选题目的和框架。第一章基于已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话题的讨论,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心灵哲学进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为自由意志危机论做铺垫,因为自由意志危机论切入的就是自由意志论题心灵哲学的视角。第二章具体分析并阐释自由意志危机的内容和实质,并从一人称视角解构危机论,证明危机论阐释是不合理的,自由意志并非不存在,它具有第二性的存在地位,是突现、随附的心理现象,具有高阶的功能属性。论文第三章到第六章具体讨论了自由意志的内涵、本质、构成及其在实践中的能动因果机制。“现实的人”是多功能模块复合的自主体,对实践行动有下向的因果力。第七章说明了心灵哲学的自由意志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可能性以及具体内容。心灵哲学维度是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问题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维度,面向心灵哲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自由意志理论不仅是应然的,还是实然的。

林沈丹[4](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认为哲学史上关于实践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实践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对实践思想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实践观。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形成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实践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他们都将实践视为善的行为与德性活动,实践被局限在伦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突出的伦理道德实践观。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主要有培根的实验论实践观与霍布斯的功利论实践观,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视域由伦理道德领域转移到实验科学领域与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从经验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哲学家们像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都在社会领域中从主体精神出发理解与把握实践,从而形成了显着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伦理道德实践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抑或是唯心主义实践观,它们都在历史领域内将实践看成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因而,实践只能沦为抽象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实践、片面的实践,我们可称其为“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形成阶段、正式确立并深入推进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与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实践思想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中的合理成分。马克思认为不能仅仅从主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而应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成功转向“实践的哲学”,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也即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成。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实践出发看待与理解对象世界,也即是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出发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辐射轴心与“普照之光”,实践的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自身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全新的自然观、历史观、人学观、自由观等等。在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中,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实践地理解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实践观实质上是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人与世界的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全面的、彻底的。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实践的历史观、实践的人学观、实践的自由观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重大意义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体现马克思实践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面性与彻底性。其一,自然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逐步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自然实质上是与人紧密相连的人化自然,历史的自然,从而形成实践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对实践的自然观的阐述不仅可以懂得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也能从中体会到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其二,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产生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认为不能单纯从客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将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不能单纯从主体性思维出发将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历史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具有目的性,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这就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历史观。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视域下,历史的生成、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规律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其三,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马克思实践观与人学观相互作用,紧密相连。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人学思想的阐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也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形成了对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受到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限制,人要么成为思辨的人,要么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从实践出发全面审视与考察人,人成为现实的人,进而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人学观。其四,本文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因为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不是相互分离的外在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主线条与终极价值,同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的过程也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也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革命性意义,也有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根据以上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与解读,本文最终从其中得到些许启示或警示。首先,我们要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李林泽[5](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提出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贾如[6](2020)在《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文中指出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后现代性对“大写的人”的否定,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德里达和罗蒂;一种是对现代性下的形而上学抱有复兴之意,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相对于同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激进的道德主张,利科在这两种哲学声音中显得比较温和,他始终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建构一个以人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体系。该体系与主体哲学息息相关,伦理学本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诠释,而经过伦理学诠释的自身概念也得到了扩大与升华。利科由此建立起了以语言和反思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自身的理解与诠释,就是主体从内在反思到外在实践的诠释学循环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性与相同性、主体性与自身性、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并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认识与肯定,从而树立起自尊与自善相统一的自我形象。利科认为自我在他者处认识自身、建构自身,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更新与发展自身。所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放弃在笛卡尔主义下的直观自我来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放弃对终极的伦理主张的妄想,转而在反思诠释学的哲学视野内去发现更为具体的伦理生活方式。在当代的道德境遇中,与他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主体必须做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行为。对利科而言,人的所有能力都统一在人类原始的肯定性之中。他从语言、行动、叙事和负责任这四个向度去诠释人的破碎性与创造性,从而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下去接近人的内心生活,去建构自我。所以在利科的伦理哲学体系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才是伦理活动、道德动机与道德责任的最终责任人。利科伦理哲学的伦理主张既强调对善的生活的伦理目标的追求,也重视道德义务的规范性,因为伦理本身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及其对自身的诠释。主体哲学本身属于伦理学范畴,而伦理学也应当被看作是主体自身的诠释学。主体是诠释的主体,而伦理是主体的诠释。利科将善与义务同自身联系起来,并由此提出分别代表着目的论与义务论的自善与自尊的两种自身筹划的结构。在利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道德主张可以在单一形式的自身筹划中展开,目的论必须经过义务论的检验,而义务论必须以目的论伦理意向为前提。但当出现不能被自善与自尊化解的解释的冲突时,利科认为只有实践智慧才能妥善处理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所以利科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是从目的论出发,经由义务论的检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实践智慧来对道德规范体系作出补充。综上,利科伦理学是以人的行为规范为导向的伦理哲学体系,是在实践生活中完成从个人向善的伦理意向到主体间信服的过程。实践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诠释,它源自哲学人类学,也最终走向人对自身的认识。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经历了反思与实践的迂回,已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利科更加具体地对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认为后者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在善与善的冲突性领域中去规范道德标准,并针对性地为伦理判断充当最后一道保障。

谢静[7](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双[8](2020)在《教育类着作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hapter 1)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这篇翻译实践报告以教育类着作《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为材料,详细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文本出版于2015年,以两个调查为基础,包含一些数据分析,十个欧洲国家以及七个非欧洲国家的报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译者选取的是第一章,主要介绍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情况以及其发展趋势。译者根据所选文本的句法特点和文本类型,并结合相应的翻译策略,探讨分析在教育类英语中被动句和非谓语动词的一些翻译方法,目的是日后在翻译同类文本时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之处。

刘晨[9](2020)在《阿甘本政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在当代美学政治转向的问题域下,以新批判理论为背景考察阿甘本的政治美学思想。基于生命政治,阿甘本的思想参与推动了新批判理论,通过选择其中三个美学维度,在审美解放、审美治理和审美共同体的问题上研究阿甘本。从批判理论、后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的美学思想不断转变,新批判理论推动了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作为新批判理论的一员,阿甘本的政治美学思想受海德格尔、本雅明和福柯等思想家影响。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否定性思考参与了他潜能概念的形成,本雅明的弥赛亚思想影响了他对语言的思考,福柯的生命政治激活了他思考现实方式的转变,生命政治成为他美学思想的进路。阿甘本关注生命与实在性生活形式激变后充溢的可能,以回撤现实的潜在性感知思考生命的解放。感知的革命被渗透于庸常生活的情绪感受溶解,批判理论的审美救赎下沉于日常生活,审美解放重新根植于具体的现实语境,指向生命在生活经验的裂隙间持存的潜能,后批判理论与实在性感知秩序激进切割的方式被重新思考,生命在生活形式的地基上创造自我,在形式与法则的缝合外构造饱满的形式生命。生命治理是阿甘本生命政治的隐性维度。通过考察以装置的形式渗入日常生活的生命权力,阿甘本批判审美与语言的装置化,它们隐秘地构造了生命与生活形式的虚假关系。特定的经验架构划分了感受的边界,生活经验的缝隙被模式化的感知填充,生命的潜能被碎片化的感知机制遮蔽,生命丧失构造自我形式的可能,隐性沦为赤裸生命。语言和美学的治理性从塑造主体的认知拓展为切割生命的形式,审美治理从构造习性和品味推进至生命政治的层面。阿甘本以共通的无属性的生活方式思考共同体,他的思想丰富了新批判理论对差异与共性的社群矛盾的思考。阿甘本以无内容、无意义的感知消解同一性的生命权力,将生命还原为不可表征的存在形式,以此反思现代本质主义的共同体。他审视后批判理论构造的差异离散的社群关系,以生命共有的感觉方式和形式媒介,调和生命的自由与形式的限制,在生命经验于当下时刻的生成中构造无本质的共同体。

姚伟[10](2020)在《户外积木游戏中5-6岁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 ——以南京S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目前,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之间的同伴互动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方面。质量较高的同伴互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帮助其去自我中心,从而发展观点采择能力。除此而外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本研究以户外积木游戏中5-6岁幼儿的同伴互动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等为基础,以自然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采用量与质性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户外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并深入剖析了积木区幼儿同伴互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当前幼儿户外积木游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户外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出现频次最多的互动主题是发展游戏情节;幼儿的同伴互动以异性互动为主,但是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现争抢和攻击性行为;幼儿在同伴互动中会自主选择不同的社会角色;幼儿的互动方式以语言互动为主,且女孩比男孩更喜欢通过语言进行互动;同伴互动以中性情感特征为主但是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现消极情感;大多幼儿对友好行为会选择接受,而对不友好行为选择拒绝。研究在人类发展生态学、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出积木区环境、幼儿自身、教师等方面是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二、“受动的实践”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受动的实践”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大国竞争关系生成与传导机制论析——兼论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第一,秩序竞争生成论。
    第二,竞争外溢论。
    第三,大国互疑生成论。
    第四,大国竞争共同进化论。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框架
    (一)大国竞争关系生成与传导机制的概念
    (二)影响大国竞争关系生成的主要变量
    (三)竞争关系的国内变量互动及其逻辑关系
    (四)竞争施动国与受动国间的互动
四、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
    (一)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的竞争舆论
    (二)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战略决策
    (三)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政策实践
    (四)美苏互动与中美互动
五、结论与启示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自由意志研究的出发点:自由意志危机
    第二节 对话、融合的必要性
    第三节 选题目的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已有解读及其心灵哲学进路
    第一节 伦理学视角的解读
    第二节 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第三节 心灵哲学视角下的自由意志问题
第二章 自由意志的本体论危机及其消解
    第一节 “自由意志”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自由意志危机的开端
        一、迟半秒实验
        二、有意识的决定的作用
        三、有意识的否决作用有在前的无意识的来源吗?
    第三节 魏格纳的自由意志副现象论
        一、有意识的意志:经验和因果力
        二、“有意识的意志”的位置和时间
        三、显明因果关系理论:幻觉的来历
    第四节 自由意志怀疑论和硬决定论
        一、斯特劳森的怀疑论
        二、硬不相容论
    第五节 第一人称视角解构与自由意志高阶性功能的存在地位
第三章 自由意志的本质与作为模块的自由意志
    第一节 二元论和等同论物理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
    第二节 自然的自主性
        一、出发点:自由意志的定义和构成
        二、最低限度的神经哲学
        三、自然自主性
    第三节 自主体复杂的自适应动力系统
        一、突现
        二、复杂动力系统的因果机制:“限制”的下向因果关系
    第四节 “标准化”的自由意志
        一、标准和标准化的因果关系
        二、标准化因果关系中的自由意志
        三、自由意志的三阶段神经元模型
    第五节 自我界限的实证标准
        一、自我与自主体
        二、视角转换下的自我
        三、四个实证研究
        四、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第六节 作为随附—多功能模块的自由意志
第四章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及其关系问题
    第一节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第二节 层序性愿望的相容论
        一、层序性的愿望:“源头上的”自由意志
        二、自由意志:对“发起者”条件的规避
    第三节 理由和理由回应的相容解释
        一、沃尔夫的理由观点
        二、理由与理由回应的相容解释
    第四节 行动倾向的相容解释
第五章 自由意志的非标准观点
    第一节 相容性问题的多元化破解
        一、“宿命”的相容论解释——自由意志的因果必然性构成
        二、费舍尔的半相容论
        三、自由意志“生活希望”的构成要素——一种软决定论
    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语境主义
        一、语境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二元的相容性立场
    第三节 自由意志的修正主义
        一、修正主义及其特点
        二、规定性挑战
        三、诊断性挑战
        四、动机挑战
        五、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修正主义?
第六章 自由意志与实践能动作用探原
    第一节 心理事件的能动解释
        一、中心解释
        二、思虑性的非决定论解释
    第二节 自主体的能动因果作用
        一、不可还原的实体因果关系
        二、自主体
        三、理由解释
    第三节 能动作用的现象学条件和内容
        一、能动现象学的满足条件
        二、能动性现象学的真值条件
        三、能动性现象学的内容
    第四节 意志的自主作用与实践能动性的根源、机制与过程
第七章 面向心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问题
    第一节 关于西方心灵哲学、认知科学自由意志研究成果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 心灵哲学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重新解读
        一、自由意志的语词、概念内涵与外延
        二、自由意志的本质和存在地位
        三、自由意志的作用
    第三节 关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思考
        一、自由意志的语词、概念和内涵:有限度的类特性
        二、自由意志突现、随附唯物主义的产生和根源
        三、自由意志的模块本质和下向的实践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实践观
        一、苏格拉底的善即实践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一、培根的“实验”实践观
        二、霍布斯的功利实践观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
        一、康德的实践观
        二、费希特的实践观
        三、黑格尔的实践观
        四、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阶段
        一、《博士论文》初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二、《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一、《德法年鉴》时期的革命实践与解放全人类思想
        二、《手稿》建立起实践思想雏形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确立阶段
        一、《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确立的准备阶段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正式确立
        三、《形态》中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多重解读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二、辨证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三、实践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四、三种解读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实践观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三、马克思实践观革命是一场世界观革命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一、实践的自然性
        二、实践的社会性
        三、实践的目的性
        四、实践的规律性
        五、实践的历史性
第四章 实践的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对两种片面性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二节 劳动实践是生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的基础
        一、劳动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三、劳动实践生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节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一、自在自然
        二、人化自然
        三、构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对象性统一关系
    第四节 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
        一、自然的历史
        二、历史的自然
        三、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实践的历史观
    第一节 片面的历史观与实践的历史观
        一、纯客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二、纯主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三、实践的历史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历史的实践性
        一、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历史生成的实践性
        三、历史发展的实践性
        四、历史规律的实践性
    第三节 实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劳动实践是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二、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三、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实践的人学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与旧哲学人学观
        一、从思辨的人到抽象的人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主要内容
        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存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
        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发展
    第三节 实践与人的对应关系
        一、自在实践与自在的人
        二、异化实践与异化的人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实践的自由观
    第一节 旧哲学自由观与实践的自由观
        一、唯心主义哲学自由观
        二、旧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与自由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
        三、自由是自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统一
        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一、从根本上为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
        二、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错误思潮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
        一、实践的双重效应
        二、处理好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三、树立实践的整体性观念
        四、要建立起反映实践需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第二节 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一、要扬弃人类中心论立场
        二、要扬弃自然中心论立场
    第三节 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一、建设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建构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示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
        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结语
后记

(5)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2.6.1 异指定语研究
        2.6.2 异指状语研究
        2.6.3 异指补语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图形-背景理论
        3.2.2 认知识解理论
    3.3 描写-解释框架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4.1 引言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4.2.1 定语的定义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4.6 小结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5.1 引言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5.7 小结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6.2.3 补语语义歧指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6.6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7.1.1 研究发现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致谢

(6)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二、法国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对亚里士多德善与实践智慧概念的继承
        二、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的吸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诠释学视域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反思诠释学
        一、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重遗产
        二、语言与反思的双重迂回
    第二节 本体论基础: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
        一、打破自身:主体的危机与重建
        二、诠释自身:文本理论与行动理论
        三、证明自身:自身的诠释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
        一、以善的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意向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
        三、在公正的制度中生活的伦理意向
    第二节 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
        一、善的生活伦理意向与义务间的关系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与尊重他人的规范间的关系
        三、正义的伦理意向与正义法则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
        一、由悲剧引发的伦理与实践的疑难
        二、实践智慧对道德冲突的解决对策
        三、基于叙事的道德境遇判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一、目的·义务·实践智慧:诠释学循环的伦理哲学
        二、诠释的主体与主体的诠释: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自身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从道德到制度:伦理与政治的实践智慧
        二、存在的希望之乡:反思诠释学的本体论意义
        三、向自身的回归:负责任的伦理主体
    第三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一、发达工业社会
        二、苏联社会
        三、纳粹极权主义
        四、肯定性的文化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二、艺术与革命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教育类着作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hapter 1)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任务背景介绍
        二、翻译文本的选择及文本特征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的目的
        二、翻译的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评述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英语被动句的翻译
        一、译成汉语的意义被动句
        二、译成有形式标志的汉语结构被动句
        三、译成汉语的特殊结构被动句
        四、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第二节 非谓语动词结构的翻译
        一、动词不定式结构的翻译
        二、分词结构的翻译
        三、动名词结构的翻译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对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平行文本
    附录三 术语表
致谢

(9)阿甘本政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阿甘本政治美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从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
        一、早期批判理论与审美救赎
        二、批判理论的后结构主义转向
        三、新批判理论与审美介入
    第二节 阿甘本的思想脉络
        一、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思考
        二、本雅明的弥赛亚思想
        三、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
    第三节 生命政治:阿甘本政治美学的思想进路
        一、扶植生命与杀戮生命:生命政治的两种维度
        二、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生命权力的二元结构
        三、例外状态:至高权力的展布
第二章 审美解放
    第一节 生命的潜能:向现实之外的回撤
        一、真正的例外状态:生命对法的完成与废止
        二、潜能:生命的潜在性感知
        三、形式生命:贴近形式的生命
    第二节 身体、艺术与时间:生命解放的三个美学向度
        一、姿态:身体媒介的解放性
        二、诗与语言:审美经验的解放性
        三、弥赛亚:时间感知的解放性
    第三节 潜在性的生活感受:贴近现实的解放进路
        一、回归日常生活
        二、审美改造社会的实践品格
        三、不可实在化的生命感受
第三章 审美治理
    第一节 生命权力的隐性维度
        一、至高主权与空王座:生命政治的双线结构
        二、安济神学:生命权力的治理原型
        三、装置:生命治理的展布机制
    第二节 审美的装置化
        一、“趣味判断”与“无内容的人”:体制化美学对生活的分割
        二、“可能态”的艺术:审美消费对生命形式的捕获
        三、“否定的无”:空无的生命形式
    第三节 语言的装置化
        一、景观拜物教:生命形式的虚拟影像化
        二、语言工具论:语言系统与生命经验的毁灭
        三、誓言:生命形式的神圣化
第四章 审美共同体
    第一节 不可表征:无区分的生命
        一、“禁止”的共同体:同一性的生命个体
        二、任意的独体:非同一的自由生命
        三、“来临中”的主体:当下时刻的激进生命
    第二节 语言的空无:生命的开放性与可说性
        一、景观社会:生命形式的消解
        二、纯粹经验:生命的开放性
        三、幼年:积极言说的生命
    第三节 来临中的共同体:差异性生命的共通
        一、无属性“分有”:非本质的共同关系
        二、生命潜能:共通的生活方式
        三、生命形式:共享的形式媒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名索引
附录二 概念索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户外积木游戏中5-6岁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 ——以南京S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一、幼儿同伴互动的相关研究
    二、积木游戏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户外积木游戏中5-6岁幼儿同伴互动现状与分析
        (一)互动主题的分布情况与特征
        (二)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对象选择
        (三)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社会角色选择
        (四)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发起方式
        (五)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情感特征
        (六)积木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结果
第五部分 讨论与建议
    一、积木区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积木区的环境因素
        (二)幼儿自身因素
        (三)教师因素
    二、教育建议
第六部分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积木区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访谈教师提纲附录
致谢

四、“受动的实践”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国竞争关系生成与传导机制论析——兼论美苏冷战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比较[J]. 刘胜湘,陈飞羽. 当代亚太, 2021(05)
  •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3]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D]. 张尉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林沈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 李林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6]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D]. 贾如.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7]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教育类着作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hapter 1)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高双.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阿甘本政治美学思想研究[D]. 刘晨. 兰州大学, 2020(10)
  • [10]户外积木游戏中5-6岁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 ——以南京S幼儿园为例[D]. 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被动练习”受到质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