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一、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配件制造领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洁[1](2021)在《镁合金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与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微弧氧化是一种在基体表面原位生成陶瓷氧化膜层的表面处理技术,可改善镁合金的性能,但是传统微弧氧化膜层存在“致密层薄、耐蚀性差”的问题,制约了高性能镁合金的发展。本文将复合电介质的击穿放电与微弧氧化处理相结合,提出了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成膜技术思想,开展了AZ31B镁合金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与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利用氧等离子体的助烧结作用消除了微弧氧化成膜过程中出现的沙化现象,建立了通氧量与非沙化层厚度的关系,确定的合理通氧量为0.01 L/s,在此条件下制备了外表面无沙化的微弧氧化膜层。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Mg F2/Mg O质量比的影响规律,确定了Mg F2/Mg O质量比与致密层厚度的关系,当氧化膜层的Mg F2/Mg O质量比为0.9~1.2时,致密层厚度最大为3.5μm。对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相含量、微观形貌、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使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Mg F2+Mg O复合电介质膜层的电热耦合场击穿模拟,揭示了Mg F2与Mg O之间的阻挡与预热作用,明确了复合电介质击穿熔体的喷发机制。开展了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致密层厚度最大的微弧氧化膜层具有最优的耐腐蚀性能,其制备工艺为:KF浓度为70 g/L、KOH浓度为20 g/L、通氧量为0.01 L/s、氧化时间为7 min、电压为130 V、电解液温度为25°C。本研究形成的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成膜技术,将微弧氧化膜层的致密层厚度提高了1.5倍、基体的腐蚀电位提高了1.313 V、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了3个数量级,为解决微弧氧化膜层“致密层薄、耐蚀性差”问题探索了新途径,为扩大高性能镁合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图98幅,表9个,参考文献198篇。

孙浩然[2](2020)在《铂颗粒形貌控制制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氯铂酸为前驱体,在不同体系下制备不同形貌的铂颗粒,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仪(EDS)、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仪(LPSA)等测试和分析手段,从三个不同的实验体系出发,分别制备枝晶状的铂纳米颗粒,棒状铂颗粒和片状铂颗粒。分别在不同实验体系里探究工艺参数对产物的影响:还原剂浓度和搅拌速率对铂纳米颗粒的影响;油酸油胺配比和加热温度对棒状铂颗粒的影响;外加电场频率和溶剂种类对片状铂颗粒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形貌铂颗粒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以氯铂酸为前驱体,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的铂颗粒团聚程度严重;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可以制得分散性良好的枝晶状铂纳米颗粒。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 h,分散剂PVP的用量为0.02 g,转速为200 r/min是制备枝晶状铂纳米颗粒的较为优异的工艺参数。水合肼比硼氢化钠更适合作为该反应体系的还原剂。枝晶铂的生长过程为先在截角立方结构的铂颗粒上沿(111)和(220)方向形成新的活性位点,在铂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新的晶核,新的晶核经过晶粒长大过程后,在其表面又形成新的晶核,重复此过程,最后形成枝晶状结构。2.以氯铂酸为前驱体,采用在油酸-油胺体系中加热的方法,反应制备可以得到长度数十微米,直径数微米的棒状铂颗粒。油酸与油胺之比为1:3,加热温度150℃,反应时间4 h,分散剂P VP的用量为0.05 g,获得长径比可以达到20:1的棒状铂颗粒。棒状铂的生长过程是铂颗粒在基于油胺提供的活性位点上,沿(111)方向有新的晶核形成,新的晶核经过长大的过程,在(111)方向又出现新的晶核,重复此过程,并且在晶粒的形核和长大过程中,由于油酸与铂的键合作用,抑制了其他晶面的生长,最后得到棒状结构。3.以氯铂酸为前驱体,以乙二醇作为还原剂,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加热温度180℃,反应时间1 h,外加电场频率50Hz为制备片状铂颗粒的较为优异的工艺参数。片状铂颗粒的生长过程是以电场力为主导作用,在电场的方向上进行二维方向上不断堆积离子的过程。

张梦瑶[3](2020)在《铝合金表面Ni-SiC-MoS2复合镀层的组织优化和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铝合金的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轻金属结构材料。然而,铝合金也有自身的缺点,如硬度低、耐磨性差,这导致铝合金工件在摩擦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较低,阻碍了它的发展与应用。在铝合金表面电镀得到Ni-SiC-MoS2复合镀层能有效改善其摩擦学性能。然而由于电镀过程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因此得到质量稳定、性能良好的镀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制备Ni-SiC-MoS2复合镀层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得到质量优良、性能良好的复合镀层,并对复合镀层的强化机理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了pH值、表面活性剂和镀前处理对Ni-SiC-MoS2复合镀层表面粗糙度、硬度和组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pH值为5时,得到的Ni-SiC-MoS2复合镀层组织均匀,表面粗糙度较pH值为4和6条件下所制备的小;镀液中添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得到的Ni-MoS2复合镀层组织致密、均匀、镀层与基体结合较好,效果优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恰当的镀锌前处理工艺能有效改善Ni-SiC-MoS2复合镀层与基体的结合质量,经优化后的工艺“砂纸打磨→超声波清洗→碱洗30s(60℃)→热水洗(60℃)→酸洗10s→水洗(常温)→一次镀锌40s→水洗(常温)”进行镀前处理后,可得到外观平整、厚度均匀、质量稳定,镀层与基体结合紧密的Ni-SiC-MoS2复合镀层。本文通过对比Ni镀层、Ni-SiC复合镀层和Ni-SiC-MoS2复合镀层的组织和摩擦行为,研究了MoS2在Ni-SiC-MoS2复合镀层中的改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oS2在Ni-SiC-MoS2复合镀层中起到弥散强化和晶粒细化作用,MoS2的加入使Ni-SiC-MoS2复合镀层硬度相较于Ni-SiC复合镀层提高8.6%,晶粒尺寸比Ni-SiC复合镀层减小约一半;此外,MoS2本身的减摩作用,使Ni-SiC-MoS2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相较于Ni-SiC复合镀层降低约22%,磨损速率较Ni-SiC复合镀层降低约21%。

王新锋[4](2020)在《几种微/纳米结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表面特性,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农业、工业和军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固体表面的润湿性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化学有关,而只改变表面化学还无法达到超疏水状态,需要通过增加表面的粗糙度来实现。对自然界超疏水材料表面的微观分析发现,固体表面的微/纳米分层结构被认为是取得良好超疏水性能的关键。如何仿照生物的超疏水表面,在固体表面上人工快速的构筑出稳定的微/纳米分层结构,得到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仿生超疏水材料一直是此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主要从微/纳米分层结构对超疏水性能的影响,人工构筑微/纳米分层结构的方法,提高超疏水涂层与基材粘合力的途径以及快速环保的制备超疏水表面等方面开展工作,总体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自然界中天然具有微/纳米结构的硅藻土,使用全氟硅烷进行修饰,与环氧树脂混合后,采用喷涂工艺制备出超疏水涂层。氟化硅藻土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例对涂层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硅藻土用量为50%时,各项性能最优。超疏水涂层具有耐热、耐磨等特性。(2)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引入硅溶胶,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三乙醇胺为促进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凝胶体,经干燥和物理粉碎过筛后,得到具有微/纳米分层结构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微粒。微粒经全氟硅烷修饰后,直接喷涂至附有环氧树脂涂层的基材表面,成功得到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超疏水涂层。该涂层在常温条件下可长期放置并保持超疏水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污、抗水流冲击和自清洁性能。(3)以聚脲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基材,分别制备出二氧化硅@聚脲复合微球以及纤维素纳米晶须@聚脲复合微粒。通过引入硅溶胶制备二氧化硅@聚脲微球的实验中发现,采用分步法并间隔5 h加入硅溶胶时,可以得到表面附有大量Si O2纳米粒子的聚脲微球,该微球具有明显的微/纳米分层结构。微球喷涂至附有氟碳树脂涂层的基材表面,经全氟硅烷修饰后成功获得超疏水涂层。该涂层在常温条件下可长期放置并保持超疏水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候、耐磨和自清洁性。引入纤维素纳米晶须制备纤维素纳米晶须@聚脲复合微粒的实验中发现,当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加入量在2.0 g以上时,可以制备出表面附有大量纤维素纳米级晶须的无规则状的聚丙烯酸酯微粒,具有典型的微/纳米分层结构。微粒经全氟硅烷修饰后与氟碳树脂混合,采用喷涂工艺在基材表面上制备出了超疏水涂层。该超疏水涂层同样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污、耐腐蚀和自清洁性能。(4)通过采用混合酸溶液对铝合金材料进行刻蚀,形成了具有微/纳分层结构的粗糙表面,经全氟硅烷修饰后成功获得超疏水表面。研究发现,刻蚀时间对铝合金超疏水表面的超疏水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刻蚀时间为120 s时表面疏水效果最好。铝合金超疏水表面可耐高温热处理,并具有一定的耐乙酸和氯化钠溶液侵蚀的能力。此外,通过采用具有环保,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的热压法在刻蚀的铝合金表面上制备出PVDF超疏水材料。微观形貌观察发现,PVDF超疏水材料的表面形成了大量的草叶状突起物,突起物的尖端达到了纳米级别,使其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此外,PVDF超疏水材料还具有耐酸碱和多种溶剂侵蚀、耐久、耐剥离、防污和自清洁性能。

何柔月[5](2020)在《Er微合金化铝镁焊丝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铝合金作为一种大型的结构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低密度等优点,现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车辆工程等领域。焊接是一种通过加热使工件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使材料(一般为金属)连接在一起的热加工方式。铝合金焊接通常采用铝镁焊丝,例如,ER5183、ER5356和ER5556等。但是这些焊丝焊后很难同时满足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蚀性,且焊后热处理在工件上难以实现。因此,对焊丝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铝合金焊丝中添加较为廉价的稀土元素Er,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使得微合金化铝合金焊丝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通过铸造和多道次轧制的方式制备了添加不同Er含量的Al-5.5Mg-1Zn和Al-5Mg-0.8Mn焊丝,使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分别焊接7075-T651和5083-H116铝合金。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耐蚀性测试、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Er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为Er微合金化铝镁焊丝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少量的Er元素以固溶的方式存在焊接接头中,当焊丝中的Er含量超过0.2wt%时,在焊后凝固时Er会聚集在固液界面前沿,会形成具有L12型的初生Al3Er相,该相可作为异质形核,细化焊接接头的晶粒尺寸。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固溶在基体中的Er会析出次生的纳米Al3Er第二相分布在焊接接头。(2)初生Al3Er相可以细化焊接接头的枝晶,使得焊接接头中的Mg、Zn原子的扩散距离变短,与铝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趋势减弱,因此,细化了焊接接头中沿晶界分布粗大的β(Mg5Al8)相和T[Mg32(Al,Zn)49]相,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得到显着提高。(3)Al-5.5Mg-1Zn焊丝焊接的7075铝合金板材的焊接接头中存在大量粗大的连续分布的T相,导致焊缝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较差,而Al-5.5Mg-1Zn-0.6Er焊丝焊接的焊缝晶粒尺寸和T相被显着细化,因此,7075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得到明显的提升。(4)Al-5Mg-0.8Mn-0.4Er焊丝焊接5083铝合金,对应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了250MPa,焊接系数为82.1%。Al-5.5Mg-1Zn-0.6Er焊丝焊接7075铝合金,对应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390MPa,焊接系数达到了71.5%;同时在3.5wt%NaCl溶液中慢应力腐蚀测试,抗拉强度达到了433MPa,21.5h断裂失效。Al-5.5Mg-1Zn-0.6Er是潜在的焊接7xxx系铝合金的焊丝成分,可以得到良好的焊后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郭好明[6](2018)在《超声波清洗场强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超声波清洗具有清洗质量高、速度快、不受被清洗零件表面复杂形状的限制、易于实现遥控和自动化清洗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表面喷涂处理、机械、医药和半导体等领域。在超声清洗应用中最关心的就是清洗效果,清洗效果的好坏与清洗槽内的声场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清洗槽内的声场分布则取决于换能器的数量与布置方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试验对清洗槽内的声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利用惠更斯原理对换能器的辐射声场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单个换能器中心轴线和远场区声场分布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声强随着距离反比衰减,在相同距离不同方向,声强衰减的程度不同;在两个换能器的对称平面处,两个换能器叠加后的声强等于两个换能器单独工作时的声强之和。其次,对单个换能器的辐射声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初步分析知道单个换能器的辐射声场在中心轴线上呈现轴对称分布;借用MATLAB语言编程软件对单个换能器的辐射声场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位置处声强的拟合公式。最后,对两个换能器辐射声场的叠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两个换能器叠加后的声场与单个换能器的辐射声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两个换能器的中间区域声强明显增加,其它区域内声强的增加量并不明显,随着两个换能器中心间距的增加,声强明显增大的区域面积保持不变;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两个换能器辐射声场的叠加规律。

黄红键[7](2017)在《铝合金微凹凸表面微弧氧化膜生长特性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氧化膜具有耐磨、耐蚀、耐热冲击和高绝缘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其运用前景广阔。但能耗较高、氧化膜生长速度缓慢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众所周知,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由于电流的集中效应,放电火花有较强烈的边缘效应,在基体表面转角、边缘和凹槽等处首先出现,然后蔓延到整个平面,在放电火花作用下,氧化膜在垂直于基体表面的方向上生长,一直保持到氧化过程的结束。为了有效利用微弧氧化电流的集中效应和氧化膜垂直于基体表面生长的特征,人为控制氧化膜的生长过程,提高氧化膜的成膜效率和膜层性能展开研究。本文运用机械加工法构建出微米级别的凹凸表面并进行微弧氧化,制备出锯齿型陶瓷氧化膜。使用SEM、EDS、XRD、维氏硬度测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锯齿型陶瓷氧化膜的生长速率、结构及性能,分析探讨了微凹凸表面氧化膜的生长机理及影响熔接缺陷的因素,并初步探索了锯齿型氧化膜运用在铝合金发动机缸体内表面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过程中微凹槽的尖角处有明显的电流集中效应,此处氧化膜较厚。微凹槽中氧化膜的生长与在平直面上生长不同,初期氧化膜垂直于表面生长,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凹槽底面和侧面上的氧化膜竞争生长,最后两侧面上的氧化膜相遇并在放电火花的作用下产生熔接,适宜的微槽夹角有利于氧化膜的充分熔接。在一定的微弧氧化参数和微凹槽尺寸下,氧化物能基本填满微凹槽并与微凹槽外部的氧化膜形成连续、致密、平整氧化膜,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得到提高。通过计算熔接缺陷周围非稳态的瞬时点热源温度场,论证了已闭合凹槽内熔接痕被微弧放电火花加热熔接的理论可行性及受热影响的区域半径,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由于微弧氧化膜具有自愈合能力,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熔接缺陷有减弱并消失的趋势。但由于电击穿过程熔融氧化物对缺陷的充填不足、氧化膜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熔融氧化铝冷却过程中晶型转变后的体积收缩、凹槽内气体不易排出等原因,在固定的微凹槽尺寸下熔接缺陷很难完全消失。微凹槽内的氧化膜由于导热环境差,微弧氧化过程中有利于α-A1203的晶型转变,锯齿型氧化膜的硬度及耐磨性明显提高。热分析结果表明,锯齿型氧化膜结构受热时在氧化膜-基体界面处会出现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改变微凹槽结构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应力集中。同时,由于微弧氧化膜的高强度冶金结合方式,应力集中对氧化膜的热震失效影响并不明显。

钱义[8](2017)在《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钪锆合金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铝钪锆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蚀性、低密度、焊接性优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工业、兵器工业、交通运输及民用行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Al-Sc-Zr合金主要有对掺法、金属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但主要集中于制备铝钪、铝锆中间合金,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钪锆含量波动较大、电流效率低和钪锆元素分布不均匀等现象,严重影响铝钪锆合金的应用,而且通过中间合金熔炼配制铝钪锆合金过程流程长、温度高、生产成本高。基于此,本文采用熔盐电解法在冰晶石熔盐中以氧化钪和氧化锆为原料,铝液为阴极,直接电解制备钪锆含量及组织接近工业用铝钪锆合金,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及虚拟晶体近似法对L12-Al3(Sc1-xZrx)的几何结构以及相关力学性质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L12型Al3(Sc1-xZrx)中Zr含量(0<x<0.5)增加,合金相的热稳定性逐渐降低,晶格常数减小体模量增加,剪切模量减小,杨氏模量减小。根据Pugh准则及Cauchy压力(C12-C44)评判标准,随着L12-Al3(Sc1-xZrx)中Zr含量增加,合金相的延展性增加。L12-Al3(Sc1-xZrx)合金相理想强度随着Zr含量增加而线性增大,Zr对易发生断裂的[110]方向的理想拉伸强度值提升最大,而对[001]方向的延展性提升更加明显。压力的作用下,Zr亦有利于提高晶体的硬度及延展性。通过分析电子态密度图和电荷密度分布图发现,Zr对L12-Al3(Sc1-xZrx)合金相力学性能和延展性的影响可归因于Zr的合金化导致价电子增多,从而增强了晶体中p-d共价键及d-d金属键。因此,要获得性能优良的铝钪锆合金,需使合金中析出相为L12型Al3(Sc1-xZrx),且其中Sc、Zr原子比应接近1。此结果可为铝合金中钪锆含量组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及改进的Rapoport膨胀测试仪考察了熔盐电解电解过程中钪锆离子析出行为及不同熔盐成分对阴极材料的渗透-膨胀行为。结果表明,钠冰晶石体系中钪离子是一步析出还原过程,而锆离子是分两步还原的,且锆离子的析出电位要比钪离子小。另一方面,熔盐体系中分子比、KF含量、电流密度对石墨阴极膨胀率均有影响。分子比和KF含量增加,石墨阴极的膨胀率增大,且KF对石墨阴极膨胀率增加影响最大。改变电流密度不影响最终膨胀量,电流密度越大,石墨阴极膨胀速率加快,达到饱和膨胀时间减少。通过SEM-EDS对石墨阴极进行分析发现,添加KF会加剧石墨阴极的电解质渗透。因此选用不添加KF的钠冰晶石(CR=2.4)作为电解制备铝钪锆合金的溶剂。(3)采用液态铝为阴极,在分子比为2.4的钠冰晶石体系中添加氧化钪、氧化锆电解制备了铝钪锆合金。结果表明,在恒电流条件下电解过程平稳进行。通过调节电解工艺参数,最终制备出钪含量为0.18%~0.53%,锆含量为0.12%~3.27%的铝钪锆合金,部分合金成分与工业用合金接近。另外通过改变合金冷凝过程,得到了含有L12型Al3(Sc1-xZrx)析出相的铝台金。随着冷却速度改变,合金的凝固组织,初生相形态明显变化:冷却速度为0.1℃/s的炉冷试样和冷却速度为1℃/s的空冷试样的凝固组织由α-Al基体和L12型相及D023型相组成,此时组织晶粒尺寸较为粗大;冷却速度约为10℃/s的淬火冷却试样的凝固组织由α-Al基体和L12型相组成,组织晶粒尺寸较小。(4)采用Image-J软件、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解制备的铝钪锆合金组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合金中钪锆含量比增加,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减小。L12型初生相粒子在合金中均匀分布没有成堆聚集,且是以Al3Zr为核心具有富锆和富钪Al3(Sc,Zr)层相间排列的多层结构,初生相中Sc、Zr原子比例可以通过改变合金中的钪锆含量来进行调控。不同Sc、Zr原子比的L12-Al3(Sc,Zr)析出相对合金组织晶粒细化效果不同。结合第一原理计算发现,α(Al)在L12型Al3(Sc,Zr)上可以形核,且更容易在Sc/Zr终止层上实现异质形核。(5)在钾冰晶石体系中,以液态铝为阴极,考察了超声波作用对熔盐电解制备铝钪合金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声波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且能改善合金中钪元素分布。当采用小电流密度(小于0.5A/cm2)电解时,超声波对合金中钪含量提升明显。当施加较大电流密度(超过0.5A/cm2)时,超声波电解得到合金中钪含量又趋于减少。此结果对优化改进熔盐电解法制备铝合金的工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焦岩[9](2016)在《H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配件的需求日益增加,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对生产车间的布局优化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优化车间布局是一项可以持续改进的工作。本文以H公司生产汽车散热器的车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关于车间布局设计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布置设计(SLP)和Arena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H公司生产车间进行布局优化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分析国内外设施布局的研究现状,对比车间布局研究方法,确定本文研究H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的方法。其次,对H公司生产车间状况及生产产品的工艺进行分析,划分生产车间作业单位,并分析目前生产车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以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研究生产车间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综合关系,结合车间及设备的单位面积提出车间布局的改进方案。最后,利用Arena仿真软件对生产车间的生产系统进行模拟仿真,通过比较原车间布局方案和优化车间布局方案的仿真结果,验证改善的车间布局的合理有效性。

张昕妍[10](2016)在《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文中认为当前机器人是全球高技术领域研发热点之一,创造机器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人类身体和智慧的延伸。机器人是技术综合集成的产物,与生物体意义上的“人”没有任何关系。现代机器人是一种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自动化机器。回顾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反思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首先,本文探究了机器人及“Robot”一词的起源,主要将视角集中于近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机器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技术集成以及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成效。其次,本文搜集整理了近代与机器人知识有关的报刊、小说、电影等资料,探析近代机器人作为一门知识而非技术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再次,从政策追踪的角度分析我国机器人的研发历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机器人的发展路线。从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逐步推出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相关政策。“第七个五年计划”以发展工业机器人为主,“863计划”主要关注智能机器人技术。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机器人技术开始步入正轨。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重视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最后,以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作为案例,探讨了机器人立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及所克服的种种困难。该项目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开拓了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新领域。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技术在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共同发展,我国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成为国际尖端技术竞争的新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二、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配件制造领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配件制造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镁合金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与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镁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1.1.1 镁合金的性能
        1.1.2 镁合金的应用
    1.2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1.2.1 镁合金的腐蚀行为
        1.2.2 镁合金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1.3 微弧氧化概述
        1.3.1 微弧氧化及其工艺特点
        1.3.2 微弧氧化击穿机理
        1.3.3 微弧氧化成膜过程
        1.3.4 微弧氧化膜层结构
    1.4 耐腐蚀微弧氧化膜层研究进展
        1.4.1 工艺优化
        1.4.2 添加剂
        1.4.3 复合工艺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装置及试剂
        2.3.1 微弧氧化设备
        2.3.2 通氧设备
        2.3.3 实验试剂
    2.4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工艺
        2.4.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成膜技术思想
        2.4.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设计思路
        2.4.3 试样预处理
        2.4.4 电解液的组成与配制
        2.4.5 工艺参数的选择
        2.4.6 微弧氧化处理
    2.5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分析与表征
        2.5.1 物相组成测定
        2.5.2 微观形貌与厚度
        2.5.3 元素分布分析
        2.5.4 晶体结构观察
        2.5.5 电化学测试
    2.6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电场与温度场仿真
        2.6.1 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
        2.6.2 COMSOL电场与温度场模块
    2.7 本章小节
3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生长
        3.1.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物相组成
        3.1.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形成过程
    3.2 通氧对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沙化的影响
        3.2.1 沙化层的形成
        3.2.2 氧气对膜层生长的影响
        3.2.3 通氧微弧氧化机制
    3.3 工艺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MgF_2/MgO质量比的影响
        3.3.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MgF_2/MgO质量比的测定
        3.3.2 电解液浓度对氧化膜层MgF_2/MgO质量比的影响
        3.3.3 相关成膜因素对氧化膜层MgF_2/MgO质量比的影响
    3.4 MgF_2/MgO质量比对氧化膜层致密层厚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成膜机理
    4.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组分研究
    4.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微观形貌与元素分布
        4.2.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微观形貌
        4.2.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元素分布
    4.3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场与温度场仿真
        4.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4.3.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场分布
        4.3.3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温度场分布
        4.3.4 传热对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放电的影响
    4.4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成膜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5.1 电化学测试原理
        5.1.1 极化曲线
        5.1.2 电化学阻抗谱
    5.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化学测试结果
        5.2.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极化曲线
        5.2.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化学阻抗谱
    5.3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5.3.1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腐蚀行为
        5.3.2 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增强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铂颗粒形貌控制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铂的性质
        1.1.1 铂的物理性质及其存在形式
        1.1.2 铂的化学性质
        1.1.3 铂的晶体学性质和晶体学研究进展
    1.2 铂颗粒的应用
        1.2.1 催化剂
        1.2.2 化学电池
        1.2.3 防腐材料
        1.2.4 浆料
        1.2.5 传感器
    1.3 铂颗粒的制备方法
        1.3.1 气相法
        1.3.2 液相法
        1.3.3 固相法
    1.4 铂颗粒形貌控制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工艺流程
    2.2 实验试剂及相关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前驱体和不同体系还原剂的选择
        2.3.2 纳米颗粒的制备
        2.3.3 棒状铂颗粒的制备
        2.3.4 片状铂颗粒的制备
    2.4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2.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2.4.4 X射线能谱分析
        2.4.5 激光粒度分析
        2.4.6 比表面积分析
第三章 铂纳米颗粒的制备
    3.1 铂纳米颗粒制备实验
        3.1.1 铂前驱体的处理
        3.1.2 硼氢化钠还原制备铂纳米颗粒
        3.1.3 水合肼还原制备铂纳米颗粒
    3.2 铂纳米颗粒的表征
        3.2.1 铂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
        3.2.2 硼氢化钠还原铂纳米颗粒表征
        3.2.3 水合肼还原铂纳米颗粒表征
        3.2.4 铂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探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棒状铂颗粒的制备
    4.1 棒状铂颗粒的制备实验
        4.1.1 铂前驱体的处理
        4.1.2 不同油酸油胺配比棒状铂颗粒制备实验
        4.1.3 不同加热温度下棒状铂颗粒制备实验
    4.2 棒状铂颗粒的表征
        4.2.1 棒状铂颗粒的结构表征
        4.2.2 油酸和油胺配比的影响
        4.2.3 加热温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片状铂颗粒的制备
    5.1 铂前驱体的处理
    5.2 外加电场的参数选择
    5.3 片状铂颗粒的制备实验
        5.3.1 不同溶剂体系下片状铂颗粒制备实验
        5.3.2 不同电压频率下片状铂颗粒制备实验
    5.4 片状铂颗粒的表征
        5.4.1 片状铂颗粒的形貌表征
        5.4.2 溶剂种类对片状铂颗粒形貌的影响
        5.4.3 外加电场频率对片状铂颗粒形貌的影响
        5.4.4 片状铂颗粒物相分析
        5.4.5 片状铂颗粒的粒度分析
        5.4.6 片状铂颗粒比表面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铝合金表面Ni-SiC-MoS2复合镀层的组织优化和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铝合金简介
    1.2 铝合金表面处理
    1.3 复合电镀
        1.3.1 电镀液的组成及电镀反应
        1.3.2 复合电镀的原理
        1.3.3 影响复合镀层质量的因素
        1.3.4 复合电镀技术发展趋势
    1.4 镍基复合镀层研究现状
        1.4.1 耐磨性复合镀层
        1.4.2 自润滑性复合镀层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3 镀层的制备
        2.1.4 实验装置
        2.1.5 技术路线
    2.3 复合镀层的分析测试
        2.3.1 镀层的形貌分析
        2.3.2 镀层的表面粗糙度
        2.3.3 镀层的物相分析
        2.3.4 镀层的硬度分析
        2.3.5 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第三章 Ni-SiC-MoS_2复合镀层的组织优化
    3.1 pH值对Ni-SiC-MoS_2复合镀层质量的影响
    3.2 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镀中MoS2沉积的影响
    3.3 Ni-SiC-MoS_2复合镀层前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3.3.1 二次镀锌前处理制备Ni-SiC-MoS_2复合镀层的组织分析
        3.3.2 一次镀锌前处理制备Ni-SiC-MoS_2复合镀层的组织分析
        3.3.3 自然时效对一次镀锌前处理制备Ni-SiC-MoS_2复合镀层组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SiC-MoS_2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
    4.1 MoS_2在Ni-SiC-MoS_2复合镀层中的作用
    4.2 优化前处理工艺下的Ni-SiC-MoS_2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几种微/纳米结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然界的超疏水现象
    1.2 润湿基础理论
        1.2.1 接触角与杨氏方程
        1.2.2 Wenzel和 Cassie-Baxter模型
        1.2.3 接触角滞后与滚动角
        1.2.4 微/纳米分层结构效应
    1.3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工艺
        1.3.1 溶胶-凝胶法
        1.3.2 喷涂法
        1.3.3 模板法
        1.3.4 静电纺丝法
        1.3.5 电化学沉积法
        1.3.6 等离子体法
        1.3.7 层层自组装法
        1.3.8 化学刻蚀法
        1.3.9 其他方法
    1.4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领域
        1.4.1 自清洁表面
        1.4.2 防腐蚀
        1.4.3 防结冰
        1.4.4 油水分离
        1.4.5 抗菌
        1.4.6 减阻
        1.4.7 防雾
        1.4.8 传感器
        1.4.9 其他用途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硅藻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材料与化学试剂
        2.2.2 制备方法
        2.2.3 表征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硅藻土表面形貌分析
        2.3.2 硅藻土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2.3.3 硅藻土/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丙烯酸酯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材料与化学试剂
        3.2.2 制备方法
        3.2.3 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二氧化硅对聚丙烯酸酯的影响
        3.3.2 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超疏水涂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脲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材料与化学试剂
        4.2.2 制备方法
        4.2.3 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氧化硅@聚脲复合微球
        4.3.2 基于二氧化硅@聚脲复合微球的超疏水涂层
        4.3.3 纤维素纳米晶须@聚脲复合微粒
        4.3.4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须@聚脲复合微粒的超疏水涂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铝合金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材料与化学试剂
        5.2.2 制备方法
        5.2.3 表征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刻蚀时间对铝合金表面形貌和接触角的影响
        5.3.2 铝合金超疏水表面化学成分分析及耐受性
        5.3.3 PVDF超疏水材料表面形貌
        5.3.4 PVDF超疏水材料耐受性分析
        5.3.5 PVDF超疏水材料自清洁性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Er微合金化铝镁焊丝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铝合金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铝合金焊丝的研究现状
        1.3.1 铝合金焊丝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铝合金焊丝的选择
        1.3.3 常见合金元素及其作用
        1.3.4 稀土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研究方案
    2.2 实验原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材料的制备
        2.3.2 焊丝制备
        2.3.3 焊接试验
    2.4 样品表征
        2.4.1 金相组织分析
        2.4.2 扫描电镜分析(SEM)
        2.4.3 透射电镜分析(TEM)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5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2.4.6 显微硬度测试
        2.4.7 腐蚀性能的测试
第3章 Al-5.5Mg-1Zn-x Er焊丝对7075-T651 铝合金TIG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焊丝的制备
    3.3 Er含量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3.3.1 7075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3.3.2 7075焊接接头XRD衍射分析
        3.3.3 7075焊接接头SEM分析
        3.3.4 7075焊接接头TEM分析
        3.3.5 7075焊接接头EBSD分析
        3.3.6 T相与晶粒尺寸细化机理分析
    3.4 Er含量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7075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分析
        3.4.2 7075焊接接头硬度分析
        3.4.3 7075焊接接头断口分析
    3.5 Er含量对焊接接头的腐蚀性能的影响
        3.5.1 7075焊接接头电化学性能分析
        3.5.2 7075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分析
        3.5.3 7075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性能分析
    3.6 商业焊丝焊接7075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Al-5Mg-0.8Mn-xEr焊丝对7075-T651铝合金TIG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焊丝的制备
    4.3 Er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4.3.1 7075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4.3.2 7075焊接接头XRD分析
        4.3.3 7075焊接接头SEM分析
    4.4 Er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7075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分析
        4.4.2 7075焊接接头断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l-5Mg-0.8Mn-Er焊丝对5083-H116铝合金TIG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焊接参数的确定
    5.3 Er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5.3.1 5083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5.3.2 5083焊接接头SEM分析
    5.4 Er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5.4.1 5083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
        5.4.2 5083焊接接头的硬度
    5.5 Er对焊接接头腐蚀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超声波清洗场强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声波清洗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声场仿真的研究现状
        1.2.3 辐射声场计算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对清洗槽内的声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超声波换能器声场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表征超声场常用的物理量
        2.2.1 声压
        2.2.2 声强
        2.2.3 质点振动速度
        2.2.4 声阻抗率
    2.3 换能器辐射声场的理论研究
        2.3.1 点声源
        2.3.2 换能器轴向声强分布的计算
        2.3.3 换能器远场声强分布的计算
    2.4 双换能器辐射声场的叠加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个换能器辐射声场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装置设计
        3.2.1 超声波清洗机的选择
        3.2.2 声场测量仪器的选择
        3.2.3 超声换能器的选择
        3.2.4 测试支架的设计
        3.2.5 坐标系的建立
    3.3 换能器中心轴线上的声强分布
        3.3.1 测量点的选取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单个换能器辐射声场的初步分析
        3.4.1 测量点的选取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单个换能器声场分布的特点
        3.5.1 测量点的选取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清洗槽箱壁对单个换能器声场分布的影响
        3.6.1 换能器位置与测量点的选取
        3.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换能器辐射声场叠加规律的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双换能器辐射声场的初步分析
        4.2.1 换能器位置与测量点的选取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双换能器中心间距为100mm的声场分布
        4.3.1 x=0mm平面上的声场分布
        4.3.2 其它平面上的声场分布
    4.4 双换能器中心间距对声场分布的影响
        4.4.1 换能器位置与测量点的选取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铝合金微凹凸表面微弧氧化膜生长特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铝合金表面工程技术
        1.1.1 有机高聚物涂装
        1.1.2 镀层技术
        1.1.3 化学转化处理
        1.1.4 阳极氧化处理技术
    1.2 微弧氧化技术
        1.2.1 微弧氧化技术的特点
        1.2.3 微弧氧化技术理论的发展
        1.2.4 微弧氧化技术的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本文主要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
        1.3.2 本文主要内容
2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前处理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样开槽处理
    2.2 实验设备
        2.2.1 微弧氧化设备
        2.2.2 分析测试设备
        2.2.3 其他设备及数据处理软件
    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2.3.1 微弧氧化膜的制备
        2.3.2 微弧氧化膜的分析与检测
        2.3.3 微弧氧化膜ANSYS热分析
        2.3.4 结果分析
3 微凹凸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生长机理研究
    3.1 微弧氧化过程中的时间电压曲线
    3.2 微凹槽对微弧氧化过程中氧化膜厚度的变化
    3.3 微凹槽尺寸对微弧氧化膜的结构影响
    3.4 微凹槽内微弧氧化膜的熔接行为
    3.5 微凹槽内氧化膜的熔接模型及温度场计算
    3.6 铝合金微凹凸表面微弧氧化膜生长过程探讨
    3.7 本章小结
4 微凹槽对微弧氧化膜的影响研究
    4.1 氧化过程中微凹槽及氧化膜的结构变化
    4.2 微凹槽对微弧氧化膜相组成的影响
    4.3 微凹槽对氧化膜组成元素分布的影响
    4.4 微凹槽对微弧氧化膜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微弧氧化膜ANSYS数值模拟及抗热震性能研究
    5.1 热分析简介
    5.2 热量传输原理
    5.3 ANSYS热分析的计算步骤
    5.4 陶瓷发动机缸体隔热温度场
    5.5 陶瓷发动机缸体热应力场
    5.6 微凹槽对氧化膜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钪锆合金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含钪锆铝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2.1.1 钪的性质
        2.1.2 含钪铝合金的性质
        2.1.3 含钪铝合金的应用
        2.1.4 锆在铝钪合金中的应用
    2.2 含钪锆铝合金的制备
        2.2.1 对掺法
        2.2.2 金属热还原法
        2.2.3 熔盐电解法
    2.3 第一原理研究含钪锆铝合金性能
    2.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4.1 背景
        2.4.2 目的
        2.4.3 意义
        2.4.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 L1_2-Al_3(Sc_(1-x)Zr_x)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
    3.1 引言
    3.2 计算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3.3.2 弹性性能
        3.3.3 应力-应变关系及理想强度
        3.3.4 压力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3.3.5 电子结构的分析
    3.4 小结
4 钪锆离子析出及阴极材料渗透-膨胀过程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装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熔盐体系中物质理论分解电压计算
        4.3.2 钪、锆离子的析出行为
        4.3.3 电解过程中阴极膨胀行为
        4.3.4 阴极材料电解渗透分析
    4.4 小结
5 熔盐电解制备铝钪锆合金过程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及装置
    5.3 取样及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电解参数对钪含量的影响
        5.4.2 槽电压与电解时间的关系
        5.4.3 电解条件对合金中钪锆含量的影响
        5.4.4 冷却速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5.5 小结
6 铝钪锆合金中组织细化规律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合金金相组织
        6.3.2 合金晶粒尺寸分析
        6.3.3 初生相形成过程
        6.3.4 αAl在Al_3(Sc,Zr)粒子上异质形核分析
    6.4 小结
7 超声波作用对熔盐电解制备铝钪合金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原料及设备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超声波对槽电压的影响
        7.3.2 超声波对合金形貌的影响
        7.3.3 超声波作用对电解合金钪含量影响
        7.3.4 超声波作用机理分析
    7.4 超声波对铝热还原反应影响
    7.5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H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4.3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车间布局的相关概念
        2.1.1 车间布局的定义
        2.1.2 车间布局的组成部分
        2.1.3 车间布局的方式
        2.1.4 车间布局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2.2 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
        2.2.1 SLP的基本要素
        2.2.2 SLP的基本步骤
    2.3 系统仿真及ARENA
        2.3.1 系统仿真技术
        2.3.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2.3.3 Arena软件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公司生产车间布局现状分析
    3.1 H公司基本情况和产品简介
        3.1.1 H公司简介
        3.1.2 H公司生产的产品
    3.2 H公司生产车间布局分析
        3.2.1 车间生产类型
        3.2.2 目前车间布局图
        3.2.3 产品生产工艺
        3.2.4 车间作业单位的划分
        3.2.5 生产车间布局的流量-距离分析
    3.3 H公司生产车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LP方法的车间布局改善
    4.1 准备原始资料
    4.2 物流关系分析
    4.3 非物流关系分析
    4.4 综合关系分析
    4.5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6 作业单位面积
    4.7 车间布局改进方案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rena的车间布局方案仿真
    5.1 原布局方案仿真模型的建立
        5.1.1 系统定义
        5.1.2 仿真目标和约束条件的确定
        5.1.3 仿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4 模型的建立过程
        5.1.5 模型验证
    5.2 改善方案的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5.3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的分析比较
        5.3.1 生产数据比较
        5.3.2 累计有效利用时间的对比
        5.3.3 累计等待时间的对比
        5.3.4 运输时间的对比
        5.3.5 经济因素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1.1 机器人的起源
        1.1.2 “Robot”一词的来历
        1.1.3 机器入的定义
        1.1.4 机器人的分类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近代机器人知识在我国的传播
    2.1 近代机器人知识传播概况
        2.1.1 美国世博会展出机器人
        2.1.2 国外机器人技术的进展
        2.1.3 从新闻媒体中体现“机器人”称谓的演变
    2.2 报刊传播机器人知识为主
        2.2.1 一般知识介绍
        2.2.2 新闻特写
        2.2.3 新闻述评
    2.3 电影及小说中的机器人知识
    2.4 近代机器入知识传播的特点
        2.4.1 传播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
        2.4.2 传播载体较为多元,受众群体广
        2.4.3 传播来源以转摘国外报刊为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机器入技术的初期发展及政策研究
    3.1 机器人初期发展模式分析
        3.1.1 科学理论与基础技术相辅相成
        3.1.2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3.1.3 统一经济发展计划
    3.2 我国机器人发展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及相关政策
        3.2.1 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端(1956—1967年)
        3.2.2 加快生产自动化的步伐(1963—1972年)
        3.2.3 推动自动化技术的进程(1978—1985年)
    3.3 “七五”计划中工业机器人项目实施成效
    3.4 “863计划”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政策项目制定及实施成效.
        3.4.1 选拔专家组
        3.4.2 制定攻关政策
        3.4.3 设立研究基地
        3.4.4 研发成果展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案例研究——以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为例
    4.1 从潜水器到水下机器人的发展
    4.2 我国水下机器人研发项目决策
        4.2.1 初创期艰难起步
        4.2.2 视野转移到水下机器人
        4.2.3 重要推动者
        4.2.4 项目方案设计研讨会
    4.3 水下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
    4.4 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与技术革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配件制造领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镁合金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与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D]. 王玉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铂颗粒形貌控制制备研究[D]. 孙浩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铝合金表面Ni-SiC-MoS2复合镀层的组织优化和摩擦学性能研究[D]. 张梦瑶. 长安大学, 2020(06)
  • [4]几种微/纳米结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新锋. 湖北大学, 2020(01)
  • [5]Er微合金化铝镁焊丝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D]. 何柔月.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超声波清洗场强分布规律研究[D]. 郭好明. 燕山大学, 2018(05)
  • [7]铝合金微凹凸表面微弧氧化膜生长特性及性能研究[D]. 黄红键. 西华大学, 2017(02)
  • [8]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钪锆合金的基础研究[D]. 钱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5)
  • [9]H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研究[D]. 焦岩.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10]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D]. 张昕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摩托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