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CD分解的B→PV二体弱衰减过程研究

基于QCD分解的B→PV二体弱衰减过程研究

一、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B→PV两体弱衰变过程(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17)在《用PQCD方法研究B*→(?)D过程》文中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B介子物理一直是高能物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它在确定模型参数,检验标准模型,探索CP破坏以及寻找可能潜在的新物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和日本的两个B介子工厂BaBar和Belle收集了大量的B介子事例,测量了一系列B介子稀有衰变道的分支比,给出了 sin(2β)的实验测量值,确认了 B介子系统的CP破坏。与B介子相比,关于B*介子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实验数据太少。不过,随着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超级B工厂SuperKEKB的运行,未来将会收集到大量的B*介子事例,这为B*介子衰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B*介子和B介子有相同的夸克组分。从夸克层次上讲,B*和B介子的衰变主要是b夸克衰变引起的,因而研究B介子弱衰变的模型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B*介子弱衰变的研究,B介子弱衰变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参数同样可以推广运用到B*介子的弱衰变过程,进而可以对这些模型及参数做进一步的限制和约束。在本文中,我们将采用PQCD方法来研究B*介子的两体弱衰变过程。由于b夸克是第三代夸克,根据CKM矩阵中各个矩阵元的大小关系可知,b夸克最易衰变成第二代的c夸克,因此我们选取B*介子到两个D介子这一类的衰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中,我们考虑了树图算符、企鹅图算符对发射图和湮灭图的贡献。结果表明:(1)、CKM因子和威尔逊系数对分支比的结果影响比较大;(2)、树图算符对衰变分支比的贡献比企鹅图算符的贡献要大;(3)、发射图对分支比的贡献要比湮灭图的大;(4)、轻夸克对产生湮灭图对分支比的贡献要比c夸克对产生湮灭图要大;(5)、在湮灭图中,因子化的两个图贡献相长,非因子化的两个图贡献是相消的;(6)、Bs*0→Ds-Ds+、Bd*0→Dd-Ds+和Bu*+→(?)u0Ds+等过程具有较大的分支比,可以达到10-9量级以上,这些衰变过程在将来的高能物理实验中有可能被观测到。

胡晓会[2](2016)在《B和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唯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是基于规范理论,描述基本粒子间强、弱和电磁三种相互作用的理论。尽管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是一个低能标下的有效理论,但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理论。重味物理中尤其是B介子衰变模式众多,且富含CP破坏信息,是精确检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良好场所。此外,作为(6q)介子系统第一激发态的(?)q介子的衰变过程与(?)q*介子衰变存在许多类似之处和相互关联,为检验标准模型和强子矩阵元的计算方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文首先对标准模型作了简要介绍,其中包括基本粒子和CKM矩阵等基础内容。其次,我们简单回顾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工具,其中包括低能有效哈密顿及Wilson系数的抽取和演化。接着,我们介绍了B介子弱衰变低能有效哈密顿、强子矩阵元计算方案(简单因子化和QCD因子化方法)。最后是我们的研究工作,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QCD因子化框架下Bu,d,s→PV衰变中湮灭图和旁观者硬散射端点贡献的唯象研究。首先,我们结合几乎所有目前已经被精确测量的Bu.d→PV衰变过程,对端点贡献进行了χ2分析。结果表明:(i).在68%置信度水平,可因子化和不可因子化的湮灭图中端点贡献不同,即XAi(ρAi,φAi)≠XAf(ρAf,φAf)。ii).同时,对于不可因子化的湮灭图和旁观者硬散射,XH(ρH,φH)=XAi(ρAi,ρiA)是允许的。(iii).相对以往的估计,一个较大的湮灭图贡献是必须的,ρAiH~3。然后,利用LHCb实验给出的(?)s0→K*+π-和(?)s0→K+K*干衰变的分支比,对湮灭参数进行最小χ2拟合,并与Bud→PV衰变的拟合结果作比较发现:由于目前Bs衰变实验数据十分有限且理论不确定性较大,在68%置信度水平,Bu,d→PV衰变对不可因子化湮灭参数XAi(ρAi,φAi)的限制范围被包含在Bs→ PV对其的限制范围内,则端点贡献中的SU(3)味道对称性破缺效应并不能明显区分,因此,湮灭参数(ρAi,H,φAi,H)对Bu.d介子和Bs介子衰变仍可以是普适的。最后,将Bu,d → PV衰变拟合出来的湮灭参数的数值结果作为输入参数,计算Bu,d,s→PV衰变的CP平均分支比和CP破坏,得到的理论预言值与已有实验值在误差范围内基本吻合。(2).简单因子化和QCD因子化框架下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关于激发态粒子B*的两体非轻弱衰变的实验数据和理论预言,为了对将来的实验测量提供理论参考,首先,我们用简单因子化方法对B*→PP和PV衰变进行了初步计算,给出衰变分支比及极化分数的数值结果和理论分析,发现:以树图为主的衰变的分支比大于等于O(10-9),随着Belle-Ⅱ实验精度的不断提高,这些衰变道将会被观测到;结合B*与B介子衰变,发现两者的相似衰变道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关联,例如RB=B((?)q0→Dq*P)/B((?)q*0→DqP)≈3τB/τB*。然后,针对B*→PP和B*→PV衰变中分支比较大的衰变道,为了得到更为精确可靠的理论结果,我们用QCD因子化方法进一步计算了(?)(s)*0→D(s)+M-(M=π,K,ρ,K*)衰变的QCD单圈修正。发现在αs阶修正下,系数α1对能标μ的依赖性部分消除了。

陈丽丽[3](2016)在《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J/ψ,γ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文中认为当前粒子物理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高能量前沿,例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其主要物理目标是在更高的能标发现新粒子和新现象,寻找新物理存在的信号;另一个是高精度前沿,例如BES,B介子工厂,超级c-γ工厂,超级B工厂等,其主要物理目标是通过高统计量的低本底数据对标准模型的参数给出更严格的测量和限制。BES实验已经收集了超过109个J/ψ数据,BaBar不Belle收集了超过108个γ(nS)数据。随着高亮度重味物理实验的运行,将会有更多的J/ψ和γ(nS)数据,这为重味夸克偶素性质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J/ψ由c(?)组成,其质量在D(?)阈值以下;γ(nS)由b(?)组成,其质量在BB阈值以下;它们具有相同的JPc量子数,主要通过强作用和电磁作用进行衰变,但是强衰变过程是被OZI机制压低的。此外,在标准模型下,这些重味夸克偶素还可以通过弱相互作用进行衰变,这些弱衰变过程有可能在高亮度重味物理实验中被测量到。在强子的弱衰变过程中必然有强相互作用的参与,尤其是微扰和非微扰的贡献相互纠缠在一起,这使得理论计算非常复杂。最近几年,人们基于因子化假定,幂次估计和微扰QCD计算,发展了几种计算强子矩阵元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国际上流行QCD因子化方法对重味夸克偶素的两体非轻弱衰变过程,J/φ→DP, DV和γ(nS)→BcP,BcV过程,进行了唯象研究,即在共线因子化近似下,考虑QCD顶角单圈修正,得到强子矩阵元中非因子化的贡献和强相角的信息,给出这些过程的分支比量级大小,并对理论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CKM允许的W外发射过程有较大的分支比,例如J/ψ→Dsρ过程的分支比可以达到10-9量级,γ(nS)→Bcρ过程的分支比可以达到10-10量级,它们有望在超级c-γ工厂,超级B工厂,LHCb等实验上被观测到。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实验上寻找J/ψ和Υ(nS)弱衰变过程提供了参考。

徐元国[4](2010)在《Bs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超对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Bs物理受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不但能够揭示距离非常小的强相互作用物理,而且是高度精确地研究CP破坏、稀有衰变以及一些味改变中性流过程的良好场所,还可以通过对B物理的研究来探寻超出标准模型得新物理存在的间接信号.近年来费米国家实验室Tevatron上的Dφ和CDF国际合作组开始了对Bs物理开始了研究,更重要的是,2009年底,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已正式开始运行,其中LHC-b探测器是专为研究B物理设计的,它上面的实验能够产生大量的Bs介子。因此,研究Bs介子的稀有衰变在未来几年内是将是粒子物理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是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粒子物理理论,但是该理论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释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模型.在这些满足弱电实验精确测量限制的新物理模型中,超对称模型是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本论文就是在超对称模型中,在R宇称守恒和R宇称破缺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研究了Bs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超对称效应。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用到的理论基础(标准模型和超对称模型),然后介绍了Bs介子的弱衰变及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处理Bs介子非轻衰变的研究方法.最后给出了我们对两体非轻Bs衰变的研究结果:Bs→K(*)-π+,K(*)-ρ+衰变中胶微子交换的R宇称守恒的超对称效应和Bs→K(*)-π+,K(*)-ρ+,K(*)-K(*)+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研究发现当前Bs→K-π+衰变实验测量给出的很大的直接CP破坏和较小的分支比现象可以在超对称模型中得到解释。利用最近的新的实验数据,我们对相关超对称质量插入参数和RPV耦合常数给出新的限制,我们得到的很多限制(尤其是相位的限制)强于以前研究得到的结果,通过这些新的参数的限制空间,我们对这些衰变道中那些还没有被实验测量或者还没有实验被很好测量的一些物理观测量给出理论预言。研究发现某些可观测的物理量中的超对称效应非常敏感.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未来探测超对称是很有用的,它们与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寻找直接的超对称信号有很强的关联.即将到来的实验会检验我们的预测并会对相关的新物理参数给出更强的限制.

刘海燕[5](2008)在《B→K*0(1430)π衰变的光锥QCD研究》文中认为遍举B衰变是很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检验标准模型。未态含有宇称为负的介子的两体非轻B衰变已经得到研究,而对末态含有宇称为正的介子(标量介子)的讨论还较少,结合光锥求和规则和QCD因子化方法,本文以B→K0*(1430)π衰变为例,研究了B到标量和赝标介子的衰变。我们采用光锥求和规则方法,计算了B→K0*(1430)的形状因子,在真空和B介子态间插入合适的流,将关联函数表示为流的编时乘积,并将它在光锥x2=0附近进行算符乘积展开,得到光锥求和规则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依赖于非微扰输入-B介子分布振幅的。选取合适的分布振幅模型,在q2=0得到求和规则的数值结果。然后,我们在QCD因子化框架下,用对应的Wilson系数,讨论了B→K0*(1430)π衰变,最后,我们估算了衰变振幅和分值比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李坡[6](2008)在《B→K*η′衰变过程与pQCD高阶修正》文中研究说明B介子衰变过程以其独特的性质成为检验标准模型,探索新物理的重要场所,是当前粒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B物理的理论研究得到了实验的强有力支持。除了两个B介子工厂收集的大约1300M个B介子对的产生和衰变事列,即将投入运行的LHC实验还将产生大约1012个Bu.d、Bs和Bc介子的产生和衰变事列,所有这一切将进一步推动B物理的发展。但是,由于B介子衰变中强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关于强子矩阵元的计算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微扰QCD因子化方法(pQCD)是目前计算B介子非轻子衰变过程强子矩阵元的主要方法之一。在pQCD因子化方法中,人们通过引进横向动量KT,得到了Sudakov形状因子,消除了端点发散行为。本文就是采用pQCD方法,在次领头阶(NLO)水平计算B→K*η(′)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和CP破坏。在论文第二章,作者从低能有效哈密顿量开始,介绍了几种计算强子矩阵元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PQCD因子化方法。在论文的第三章,我们采用pQCD方法,计算了四个B→K*η(′)衰变道的衰变分支比和CP破坏。我们首先给出了领头阶近似下的pQCD理论结果,然后计算了包括顶角修正,夸克圈和磁企鹅图的次领头阶修正,给出了NLO水平的关于分支比和CP破坏的理论预言。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衰变分支比还是CP破坏,次领头阶贡献都对领头阶的理论值给出了较大的修正。其最终结果是:当考虑了实验和理论的误差后,分支比与实验结果符合整体上较好,但是都要比QCD因子化(QCDF)所给出的理论值要小。对于CP破环,次领头阶的理论预言和实验测量结果仍然有较大的偏离。最后,作者对全文做了总结和讨论,我们期待着理论和实验的进一步发展。

王茹敏[7](2007)在《B介子稀有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是建立在规范群SU(3)C (?) SU(2)L (?) U(1)Y基础之上、描写强相互作用和电弱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然而标准模型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决,理论预言和实验结果之间仍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这表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并不是一个完备的理论,从而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留出了发展空间。重味物理(尤其是B物理)受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不仅能够揭示距离非常近时的强相互作用物理,更重要的是它是高度精确研究CP破坏、稀有衰变和味改变过程等的良好场所,而且可以通过对重味物理的研究来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存在的证据。在所有满足弱电数据的新物理模型中,最有希望的模型之一就是超对称模型。在寻找超对称时,可能存在的破坏轻子数和重子数的R宇称破缺耦合受到了充分关注。本论文是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模型中,我们系统研究了B介子弱衰变。首先简要介绍了标准模型、超对称和B介子弱衰变。然后研究了非轻两体B衰变、半轻B衰变B→K(*)e+e-、纯轻Bs衰变Bs→e+e-和Bs0-(?)s0混合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利用最新的实验数据,我们对相关R宇称破缺耦合常数给出新的限制,我们得到的很多限制强于以前研究得到的结果。通过R宇称破缺耦合常数新的限制空间,对那些没有被实验测量或没有被很好测量的物理量给出理论预言。研究发现,某些物理量中的R宇称破缺效应非常敏感。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探测R宇称破缺超对称是非常有用的,它们与在LHC上寻找直接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信号有很强的关联。即将到来的实验会检验我们的预言并会对新物理常数给出更强的限制。

杨茂志,杨亚东[8](2002)在《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B→PV两体弱衰变过程(英文)》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最近CLEO实验和B介子物理中理论研究的进展,在QCD因子化方案下研究了B介子到一个赝标π,K和一个矢量介子p,ω的两体弱衰变过程.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符得很好.

二、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B→PV两体弱衰变过程(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B→PV两体弱衰变过程(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用PQCD方法研究B*→(?)D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的理论基础
    2.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2.2 强子矩阵元的处理方法
        2.2.1 简单因子化方案
        2.2.2 推广的因子化方案
        2.2.3 QCD因子化方法
        2.2.4 微扰QCD(PQCD)方法
    2.3 PQCD方法简介
        2.3.1 因子化定理
        2.3.2 横动量k_T因子化
        2.3.3 k_T重求和和Sudakov因子
        2.3.4 阈值重求和
    2.4 强子波函数
    2.5 小结
第三章 在PQCD因子化框架下研究B~*→(?)D过程
    3.1 研究动机
    3.2 理论基础
    3.3 衰变道振幅的一般表达式
    3.4 解析表达式
        3.4.1 发射图
        3.4.2 湮灭图
    3.5 数值结果和讨论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附录A B~*→(?)D两体非轻弱衰变振幅
    A.1 发射图振幅
    A.2 轻夸克对产生湮灭图振幅
    A.3 c夸克对产生湮灭图振幅
附录B 衰变振幅中出现的变量
    B.1 硬散射函数H_i和苏达科夫(Sudakov)因子E_i的表达式
    B.2 内线传播子胶子α_i、夸克的动量平方的负值b_i、特征能标t_i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B和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唯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标准模型简介
    2.2 CKM矩阵
    2.3 有效哈密顿和Wilson系数
        2.3.1 重整化
        2.3.2 重整化群
        2.3.3 有效哈密顿量
        2.3.4 Wilson系数
    2.4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2.5 简单因子化方法
    2.6 QGD因子化方法
        2.6.1 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2.6.2 领头级贡献
        2.6.3 可因子化的贡献
        2.6.4 非因子化贡献
    2.7 小结
第三章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B_(u,d,s)→PV衰变中旁观者散射和湮灭图修正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理论基础
    3.3 B_(u,d)→PV衰变的数值结果和拟合分析
    3.4 B_s→PV衰变的拟合结果和分析
    3.5 理论预言与数值分析
    3.6 结论
第四章 B~*介子衰变的研究
    4.1 B~*→PP和B~*→PV衰变的研究
        4.1.1 理论框架
        4.1.2 B~*→PP衰变的数值分析和讨论
        4.1.3 B~*→PV衰变的数值分析和讨论
    4.2 QCD因子化框架下衰变(?)_(s)~(*0)→D_(s)~+M~-(M=π,K,ρ,K~*)的研究
        4.2.1 理论基础
        4.2.2 数值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B和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振幅
    A.1 B_(u,d)→PV的衰变振幅
    A.2 B_s→PV的衰变振幅
    A.3 B~*→PP的衰变振幅
    A.4 B~*→PV的衰变振幅
    A.5 输入参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3)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J/ψ,γ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标准模型理论与介子两体非轻衰变
    2.1 标准模型简介
        2.1.1 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
        2.1.2 标准模型的拉氏量
        2.1.3 夸克混合和CKM矩阵
    2.2 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的研究
        2.2.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与威尔逊(Wilson)系数
        2.2.2 有效算符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2.3 重夸克极限下的QCD因子化方案
        2.3.1 QCD因子化公式
        2.3.2 B介子两体衰变跃迁形状因子
        2.3.3 B介子非轻衰变振幅
第三章 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J/ψ→DP,DV过程
    3.1 研究动机
    3.2 理论基础
        3.2.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3.2.2 强子矩阵元
    3.3 衰变振幅
    3.4 数值结果和讨论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γ(nS) →B_cM弱衰变过程
    4.1 研究动机
    4.2 理论基础
        4.2.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4.2.2 强子矩阵元
        4.2.3 衰变常数和形状因子
    4.3 衰变振幅
    4.4 数值结果和讨论分析
    4.5 总结
第五章 总结展望
附录 A J/ψ→DP,DV (1 衰变振幅
    A.1 J/ψ→DP衰变振幅
    A.2 J/ψ→DV衰变振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Bs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超对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2.1.1 标准模型的研究内容
        §2.1.2 标准模型的拉氏量
    §2.2 标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及新物理扩充
    §2.3 超对称理论
        §2.3.1 超对称中拉氏量的一般形式
        §2.3.2 最小超对称模型(MSSM)
        §2.3.3 R宇称及其结果
        §2.3.4 质量插入近似—研究味改变中性流过程超对称效应的常用方法
        §2.3.5 R宇称破缺超对称
第三章 B介子的弱衰变及QCD因子化方法
    §3.1 B介子弱衰变的分类
    §3.2 B介子弱衰变中的CP破坏类型
    §3.3 CKM矩阵简介
    §3.4 两体非轻B介子衰变的研究方法
        §3.4.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3.4.2 理论上对强子矩阵元的处理方法
        §3.4.3 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两体非轻B介子衰变
第四章 用质量插入近似研究B_s→K~((+)-)π~+,K~((+)-)ρ~+衰变
    §4.1 研究动机
    §4.2 B_s→K~((+)-)π~+K~((+)-)ρ~+衰变的理论框架
        §4.2.1 标准模型部分的贡献
        §4.2.2 质量插入的超对称效应
        §4.2.3 研究物理量的具体定义
    §4.3 B_d-B_d混合的理论框架
    §4.4 B_s→K~((*)-)π~+,K~((*)-)ρ~+衰变中的超对称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_s→K~((*)-)K~((*)+),K~((*)-)π~+,K~((*)-)ρ~+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
    §5.1 研究目的
    §5.2 B→M_1M_2衰变的理论框架
        §5.2.1 标准模型的不变振幅
        §5.2.2 R宇称破缺超对称耦合的贡献
        §5.2.3 总的衰变振幅和研究的具体物理量
    §5.3 数值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两体非轻衰变的α_s阶修正函数和本文相关的不变振幅
    §A.1 标准模型部分的α-s阶修正函数
        §A.1.1 B→PP,P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1.2 B→V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2 RPV部分的α-s阶修正函数
        §A.2.1 B→PP,P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2.2 B→V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3 相关的两体非轻B_s弱衰变的衰变振幅
        §A.3.1 标准模型部分的衰变振幅
        §A.3.2 R宇称破缺耦合对衰变振幅的贡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5)B→K*0(1430)π衰变的光锥QC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常用研究方法介绍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理论方法
    2.1 QCD因子化方法
    2.2 QCD求和规则
        2.2.1 基本思想
        2.2.2 QCD求和规则的应用
        2.2.3 存在的问题
    2.3 光锥求和规则(LCSR's)
        2.3.1 基本思想及特点
        2.3.2 应用LCSR's计算形状因子
    2.4 B介子分布振幅
第三章 B→K_0~*(1430)形状因子的计算
    3.1 关联函数的构造
    3.2 关联函数的强子表示形式
    3.3 关联函数的QCD形式
    3.4 求和规则结果
    3.5 形状因子数值结果
第四章 B→K_0~*(1430)π分支比的估算及与实验比较
    4.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4.2 分支比的估算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Borel变换

(6)B→K*η′衰变过程与pQCD高阶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B介子衰变的基础理论
    2.1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2.2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方法
        2.2.1 朴素的因子化方法
        2.2.2 QCD因子化方法
        2.2.3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
    2.3 pQCD因子化方法
        2.3.1 k_T因子化
        2.3.2 Sudakov因子
        2.3.3 阈值求和
        2.3.4 小结
    2.4 强子波函数
        2.4.1 重赝标介子波函数
        2.4.2 轻赝标介子波函数
        2.4.3 矢量介子波函数
        2.4.4 小结
    2.5 B介子系统的CP破坏
        2.5.1 间接CP破坏
        2.5.2 直接CP破坏
        2.5.3 混合型CP破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QCD方法的应用:B→K~*η(′)
    3.1 η和η′混合
    3.2 领头阶pQCD的解析计算
        3.2.1 衰变振幅的解析表达式
        3.2.2 衰变振幅的解析式
    3.3 次领头阶pQCD的解析计算
        3.3.1 顶角修正
        3.3.2 夸克圈修正
        3.3.3 磁企鹅图修正
        3.3.4 小结
    3.4 数值分析及结果
        3.4.1 输入参数
        3.4.2 介子波函数
        3.4.3 衰变分支比
        3.4.4 CP破坏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文章中的一些函数表达式
附录B Sudakov因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7)B介子稀有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标准模型简介
    §2.1 简单回顾
    §2.2 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
    §2.3 标准模型的拉氏量
    §2.4 标准模型的对称性
第三章 超对称简介
    §3.1 超对称中拉氏量的一般形式
    §3.2 最小超对称模型
        §3.2.1 粒子组成及其超势
        §3.2.2 R宇称及其结果
    §3.3 R宇称破缺超对称
第四章 B介子弱衰变
    §4.1 CKM夸克混合矩阵
        §4.1.1 CKM矩阵及其参数化
        §4.1.2 幺正三角形
        §4.1.3 CKM相角的提取
        §4.1.4 CKM矩阵元的确定
    §4.2 B介子衰变中CP破坏的分类
        §4.2.1 衰变中的CP破坏—直接CP破坏
        §4.2.2 中性B介子混合引起的CP破坏—非直接CP破坏
        §4.2.3 衰变和混合干涉引起的CP破坏—混合型的CP破坏
    §4.3 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的研究方法
        §4.3.1 基本理论工具
        §4.3.2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4.3.3 有效算符的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4.3.4 QCD因子化方法在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应用
第五章 两体非轻B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
    §5.1 B→M_1M_2衰变振幅的表达式
        §5.1.1 标准模型部分的衰变振幅
        §5.1.2 R宇称破缺部分的衰变振幅
        §5.1.3 两体衰变B→M_1M_2的运动学分析
        §5.1.4 B→V_1V_2衰变过程的极化分析
    §5.2 B→V_1V_2衰变中极化反常的研究
        §5.2.1 研究动机
        §5.2.2 输入参数
        §5.2.3 数值结果及分析
    §5.3 B→ππ,πK困惑的研究
        §5.3.1 研究动机
        §5.3.2 数值结果及分析
    §5.4 B→K~((*))(?)~((*))衰变中的RPV SUSY效应
        §5.4.1 研究动机
        §5.4.2 数据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_(u,d)→K~((*))e~+e~-和B_s→e~+e~-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
    §6.1 B→K~((*))e~+e~-和B_s→e~+e~-衰变的理论框架
        §6.1.1 标准模型对衰变分支比的贡献
        §6.1.2 R宇称破缺对衰变振幅的贡献
        §6.1.3 包括R宇称破缺贡献的总表达式
    §6.2 数值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B_s~0-(?)_s~0混合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
    §7.1 B_s~0-(?)_s~0混合的理论基础
        §7.1.1 标准模型部分的表达式
        §7.1.2 R宇称破缺贡献的表达式
        §7.1.3 包括R宇称破缺贡献的总表达式
    §7.2 B_s~0-(?)_s~0混合的数值结果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两体非轻衰变的α_s阶修正函数
    §A.1 标准模型部分的α_s阶修正函数
        §A.1.1 B→PP,P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1.2 B→V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2 R宇称破缺超对称部分的α_s阶修正函数
        §A.2.1 B→PP,P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A.2.2 B→VV衰变中的修正函数
附录B 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的不变振幅
    §B.1 标准模型中的不变振幅
        §B.1.1 B→PP,PV的衰变振幅
        §B.1.2 B→VV衰变的不变振幅
    §B.2 R宇称破缺的不变振幅
        §B.2.1 B→PP,PV衰变的不变振幅
        §B.2.2 B→VV衰变的不变振幅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四、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B→PV两体弱衰变过程(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用PQCD方法研究B*→(?)D过程[D]. 李海燕.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2]B和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唯象研究[D]. 胡晓会.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3]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J/ψ,γ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D]. 陈丽丽.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4]Bs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超对效应研究[D]. 徐元国.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5]B→K*0(1430)π衰变的光锥QCD研究[D]. 刘海燕. 烟台大学, 2008(07)
  • [6]B→K*η′衰变过程与pQCD高阶修正[D]. 李坡.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1)
  • [7]B介子稀有衰变中的R宇称破缺超对称效应研究[D]. 王茹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8]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B→PV两体弱衰变过程(英文)[J]. 杨茂志,杨亚东.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2(S1)

标签:;  ;  ;  ;  ;  

基于QCD分解的B→PV二体弱衰减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