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王不灭

火王不灭

一、烈火金刚 永垂不朽(论文文献综述)

安燕[1](2018)在《中国主流电影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表达——“绝地天通”的神话追随》文中提出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坚持"单一神话"的信念,相信神话事实上不过是一个"元神话",一切神话都是同一个神话的展现,暗含着普遍性的自我转化。因此,神话是一种象征,一个隐喻,它通过"诸神大变形"对应、创造着一切时代的神话愿景,将之置于永恒的神话起源带里。"在这个起源带里,用来表达不变真理的那些隐喻将会获得重构,以符合我们时代的需要,而从它们那里,我们也将获得勇气,‘欢欢喜喜参与世间的愁苦’。"[1]以之考察中国

张清华,赵亦然[2](2016)在《结尾的意义——“红色叙事”的时间修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部作品在什么地方结尾,当然是一个修辞的问题,但也不只是一个修辞的问题。它与时间的属性密切相关,"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一种结尾,"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也是一种结尾,但两个结尾所昭示的时间意义以及主人公的命运是完全不一样的。显然,一部作品的叙事中的时间长度与属性不只决定了故事本身的长度,同时也决定了一部作品的美学。是悲剧和还是喜剧,是正剧还是壮剧,与其时间的修辞处理密切相关。当代的"红色叙事"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业已固化的

杨东标[3](2016)在《如意之灯》文中认为储吉旺与我是近半个世纪的朋友了,一生充满传奇。他邀我为他写一部传记。2014年6月,在完成长篇传记文学《此心光明——王阳明传》后,我投入了储传的写作。一个贫苦农家出身的孩子,经历了时代所提供的种种遭遇,有欢乐,有苦难,有顺利,有挫折,直至站到了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他以顽强的拼搏精神,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他同时又是精神上的修行者,热爱文学,乐于慈善,珍惜荣誉,信仰崇高,坚持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他认

周晓筱[4](2014)在《走向“主流电影”的“主旋律电影” ——从“华表奖”看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的新转向》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不啻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物,作为消费主义背景下的大众商品,作为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和资助的国家形象产业,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按下了华语电影市场的快进键。政府主导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将观众和从业人员的注意力重新投向市场,而票房、市场及资本的多重作用加速了电影的产业化实践,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电影的主流影片必然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华语电影”的名号伴随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声名鹊起。“华表奖”作为政府的代表奖项,一直被视为主旋律电影的表现舞台,而“主旋律电影”从命名之初就体现出官方对于电影这一反映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严格控制,这也是华表奖被称作政府奖项的理由。本文将华表奖的获奖影片作为切入点,探讨主旋律电影逐渐走向主流电影的过程。首先,本文会着重阐释“主流电影”这一概念的含义。其次,主旋律电影转变的过程表现在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中纯粹主旋律影片数量的下降以及新式主旋律电影(即“主流电影”)的出现,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即类型化策略、历史化叙事、明星化策略、苦情及人性叙事,这四种策略帮助主旋律电影摆脱原有的陈旧表现手法,向更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主流电影迈进。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消费主义无孔不入,伴随着中国电影的进一步产业化改革,电影被更深层次地卷入以市场和消费为中心的大熔炉。已经完成转型的“主流电影”在这个背景下又出现了新的转向:大片向中小成本的转化、类型电影的多样化、泛喜剧化倾向及怀旧主义盛行。在陈述“主流电影”的四大新变化的同时,本文将分析变化出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1.中国社会主体及电影观影主体的转变;2.中国社会对电影功能的再定位——从官方意识形态的呈现到话语权的整合;消费主义盛行下电影商品和娱乐属性的再发现。本文认为正是这两大原因主导了主流电影在近几年的新转向。伴随着“华语电影”声名鹊起的过程,华语电影资源逐步实现整合并转向以为地为中心,华语电影在“全国化”的背景下真正需要的是“接地气”的、“走心”的,更具本土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主流电影”。

龙念[5](2014)在《革命历史的影像记忆(2000-2013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革命历史剧的生产空前活跃,持续引发关注。革命历史剧的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首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革命历史剧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产生,与当下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具有指向现实的社会意涵;其二,革命历史剧的生产与消费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影响了人们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形塑公民的政治人格和集体记忆。其三,革命历史剧热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本文重点探讨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是如何影响人们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思想情感以及社会共识的。在社会层面上考察革命历史剧对于大众产生的整体性影响。事实上,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而言,记忆是一种“外在的唤起”,特定的个体记忆能否被唤起,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唤起并讲述出来,取决于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以及时代精神能否鼓励他(她)进行某种形式的回忆,提供给他(她)记忆的框架。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面对着一个超越了个体记忆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理论的核心在于:其一,“现在中心观”,集体记忆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建构。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诸多限制,任何人心中的“过去”都是当下社会性的建构,回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现在的需要、利益和期待。其二,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可能是不同的,这不是由于“过去”发生了变化,而是人们看待过去的态度和方式改变了,是社会提供叙述、整合的框架发生了改变。其三,集体记忆存在着多种社会框架,它们之间彼此交错,部分重叠,其中某个框架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占据支配地位。集体记忆也因此成为当下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域,各种力量都试图书写有利于自己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达成是各方力量争夺、协商共谋、相互借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关于“过去”的记忆发生着变化。本文藉由“集体记忆”理论来审视革命历史剧。首先,从纵向的历时层面梳理了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社会语境的变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革命历史剧生产的现实语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为新世纪影像革命历史记忆的研究确立了基本的框架。在政治方面,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后革命时代”,在“去政治化”的过程中,对于“革命”意义的阐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方面,影视文化产业已由转型期的混乱无序开始走向规范有序,这是革命历史剧生产与传播的基点;在文化方面,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局面。革命历史影像记忆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人们心灵世界的一种反映,必然会受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的深刻影响,其价值意义与思想内核随着整个社会文化场域的转变而发生位移。接下来,在横向的共时层面,本文全面分析了革命历史记忆的媒介文本呈现(文本内容分析)。本文从战争记忆、英雄记忆、情爱记忆三个视角切入,对革命历史影像记忆进行了符号与文本的解析。在对每一主题进行论述时,遵循内在的逻辑关系,沿着“表现了什么、如何表现、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与既往的区别是什么”这样的思维走向,重点分析承载集体记忆的革命历史剧,在新世纪呈现出怎样的“新质”。这一分析始终是在集体记忆的理论视野下进行的,并从传播学、文化研究、影视艺术等相关领域获取了理论资源。通过分析,论文揭示出当下革命历史剧虽然仍带有上世纪革命历史创作的依稀回声,但由于历史语境、社会背景的变化以及艺术创新的努力,新世纪革命历史剧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在历史观念、影像风格、叙事技巧上都呈现出新的变化,重构了民众的历史记忆。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革命历史记忆具有强烈的“建构”意涵,于是,对记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显然是必要的。循此向度,本文在生产、传播与消费、认同的系统视野中,从政治权力、商业权力、创作者权力、受众权力四个维度阐释了新世纪革命历史记忆之所以形成的结构性因素。探讨媒介与其他社会系统间各种权力关系的运作策略,内中的合力与共谋、施控与受控、操纵与依附、压力与张力,可见与不可见的种种因素制约着革命历史记忆的生产与传播。笔者意在从整体性的高度探究革命历史剧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涵和权力本质。经过分析,可以看到各种力量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形塑人们的历史记忆,或以变通的方式对其进行扬弃,或对其进行补写续写,或进行彻底的颠覆抑或是消费把玩,他们共同编织、撕扯着“革命历史”这张大网。在这种情形下,革命历史记忆出现尴尬与错位也在所难免。最后,本文探讨了当下革命历史剧建构集体记忆时的价值失范问题,对革命历史剧中存在的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滥用革命记忆,不仅会削弱对革命历史的民族认同,还会伤害民众的情感,因此,对当下革命历史影像进行修正,从而重建作为共识与情感纽带的革命历史记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文化命题。

范卫珍[6](2013)在《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追求 ——20世纪40、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章回体小说从40年代解放区开始创作一直到建国后50年代形成一股热潮,产生过巨大的时代影响,具有值得我们反观和研究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这些小说运用中国古代传统的章回体形式来书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不仅使革命历史文本化,而且也形成了几代人关于革命历史的记忆,文本中关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的描写,对于革命英雄形象的塑造等吸引和影响了当时无数的读者。本文以章回体小说形式为切入点,在对古代章回体小说进行系统梳理的背景下,考察20世纪40、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产生的时代语境,重点探讨新章回体小说的生成过程,研究作者运用章回体来叙述革命斗争的深层原因,以及作家对革命进程的文本化组织和转变中,所遵循和依托的政治理念和文艺思想。进一步对民族形式、雅俗流变、文学传统与现代演变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和论述。本文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是研究40年代解放区新章回体小说的创作实绩及创作动因,重点论述了战争、文艺政策及理论探讨对它的影响,指出此时章回体小说的出现是临时适应战争的技术策略;第二章重点研究的是作家内在的创作激情与外在的国家政治文化建设需求共同构成的对新章回体创造的影响,从而深入揭示新章回体热潮形成的原因;第三章聚焦于革命英雄具有的性格特质,分析其与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呈现其隐性的侠义精神和显性的革命主题相契合的叙事风貌;第四章重点针对文本形式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新章回体小说对传统章回体小说在结构、情节、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来发掘它对民族形式现代性转化不懈的追求;第五章立足于当代,通过当下社会中的文学现象来比照分析新章回体小说的生存处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论文虽然是以20世纪40、50年代的新章回体小说为研究对象,但也企图对我们思考民族文学形式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点启示意义。

黄舒杰[7](2013)在《关于战争的重新释义 ——论苏童《三盏灯》的人文关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童的《三盏灯》是一部有关战争的中篇小说。该小说站立于人文主义的绝对立场,以个人主义质询集体主义的虚无,以生命意识反抗国家伦理,以悲剧意识对峙革命乐观主义,完成了从神化英雄到消解英雄的首度跨越。本论文第一章首先论述战争的本质是权力的争斗,鼓动人们参与进非理性的争夺。民族主义是一个想象的社会共同体,逐渐成为战争后政治权力合法化的必要工具。权力争夺与政权合法化暴露战争的政治性,从而导致人文主义信仰的缺失。第二章通过论述《三盏灯》的战争书写以温润代之以暴戾,以从容代之以紧促,以婉约代之以赤裸,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化审美格调,渗透着温馨的人文情怀。战争英雄退场,呈现个体生命的自然状态。通过小碗其完美人性的毁灭,傻子的人性觉醒与悲凉追寻,以及雀庄村民固守的自私淡漠来进行人性写意。第三章集中叙事手法研究,扁金的自由视角传达神经质式的细腻生命体验。小碗意象象征纯真、善良、坚毅的理想人格,她的死亡暗喻战争奏响人文主义悲歌。另外船、棺材、灯构成的物象组合,构筑战争过后的苍凉意蕴:飘零的生命只能从死亡当中获得安宁,希望不过是一场虚妄的追寻。本论文在对比其它战争题材作品的基础上,并结合苏童以往的写作风格,认为《三盏灯》无论在创作思想还是叙事技巧上都是一篇难得的战争题材佳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三盏灯》对战争的另类释义,不仅丰富了看待战争的视角、立场,而且为我们的史观提供另一种深沉思考。

蔚蓝[8](2012)在《革命历史小说的书写与叙事者的身份和立场》文中认为考察以中国革命历史为叙事对象的长篇小说,由于叙事者的身份和叙事立场的不同,而导致对革命、历史的理解与书写上的差异性。老一代作家的选择有预设的前提,即通过再现历史场景肯定革命先天的合法性与正确性。这种主题的选择与表达,与多数作者的特殊身份有关,作为革命的参加者和亲历者,有关革命历史的叙述主要来自个人的记忆,他们对革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形成了创作理念上的共识,由此构筑了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中的创作主体意识和文本模式。而90年代以来一代作家则是以旁观者和审视者的身份,自主地去选择和表现自己所理解的革命,以及对历史的当代认知。他们的创作不再是为了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而受限于规定的题材和主题。他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叙事主要是依存于史料和想像,带着质疑性和反思性进入到复杂的历史情境中去。他们不会简单地在既定的革命史的脉络上去想像和还原历史和革命,更多地是诉诸对人类命运和人性这一恒大而又包蕴无穷命题的追踪与思考。

陈灵强[9](2011)在《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是指在十七年期间创作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为题材的革命历史小说及其衍生产品(包括连环画、评书、电影等)和革命回忆录等非文学范畴的各种叙事性文本。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在“新历史观”、“作者”和“读者”合力推动下不断生成演变。“新历史观”的内涵及其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意识形态状态催发并推动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的生成建构,作者的认同与实验和读者的期待与推助也促成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建构。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在实践中具体呈现为“历史的革命历史叙事”和“文学的革命历史叙事”二种形态,并构建起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对历史“想象性”的阐释体系。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被不断规范和调整,从共时角度看,“革命历史叙事”经历了“先扬后抑”和“时扬时抑”两种遭遇;从历时角度看,“革命历史叙事”呈现为建国后至1957年前后(“革命历史叙事的初步倡导与实践”)、1957年至1962年前后(“革命历史叙事的繁荣与多姿”)和1962年至文革前(“革命历史叙事的纯粹与统一”)三个具有不同表征与内涵的发展阶段。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自始至终竭力在创建着一种具有全新审美品格的新型叙事形态,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其写作实践的指导思想,渴望写就“革命历史史诗”,传统叙事文学因素是其叙述策略,希图绘就“革命历史传奇”,五四文学传统在其间又时隐时现。

祁波[10](2010)在《凝固的往事——访特等功臣邱少云的班长锁德成老人》文中提出2009年金菊怒放的重阳节前夕,我怀着崇敬和急切的心情,驱车来到山青水秀而又偏僻幽静的徽县麻沿乡斩龙村,看望心目中久仰的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班长锁德成,给他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说来也巧。当我们乘坐的车行驶到峰回路转的麻沿河畔时,正好遇上从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回来,拄着一根

二、烈火金刚 永垂不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烈火金刚 永垂不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主流电影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表达——“绝地天通”的神话追随(论文提纲范文)

一、“绝地天通”神话与现代民族国家
二、中国主流电影之“绝地天通”神话
三、烈士精神:牺牲、重生与尸化万物

(2)结尾的意义——“红色叙事”的时间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叙事的“终点”开始
二、红色叙事的结尾现象
三、线性时间观的霸权
四、承诺未来——一种现代宗教
结语

(4)走向“主流电影”的“主旋律电影” ——从“华表奖”看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的新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理论构建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华语电影行业的现状概述
    2.1 何谓“华语电影”
    2.2 关于“主流电影”
    2.3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2.4 华语电影市场的电影构成分类
第三章 华表奖的身世
    3.1 为什么选择“华表奖”
    3.2 “华表奖”的奖项评选标准
    3.3 华表奖奖项设置及变化分析
    3.4 华表奖获奖影片内容分析
第四章 华表奖的背后:主旋律电影向主流电影的转型
    4.1 华表奖基本是主旋律电影的舞台
    4.2 华表奖获奖影片中主旋律电影的转变策略
第五章 主流电影的新转向
    5.1 大片向“小片”转化
    5.2 类型多样化
    5.3 泛喜剧化倾向
    5.4 青春题材及怀旧风潮
第六章 转移与构建——主流电影转向的背后
    6.1 观影主体的转移与变化
    6.2 电影功能:从意识形态到消费主义
结语
附表
参考书目
期刊杂志及其他
致谢

(5)革命历史的影像记忆(2000-2013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作为集体记忆载体的革命历史剧
        1.1.1 研究缘起
        1.1.2 核心问题
        1.1.3 对象框定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点:集体记忆理论的谱系及其适用性
        1.2.1 集体记忆的研究谱系
        1.2.2 集体记忆研究视域的适用性
    1.3 概念界定:“革命历史剧”与“集体记忆”
        1.3.1 特指的“革命历史剧”
        1.3.2 包容的“集体记忆”
    1.4 文献综述:相关研究回顾与述评
        1.4.1 有关革命历史剧的研究
        1.4.2 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
    1.5 研究设计:思路、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的现实语境
    2.1 后革命时代“去政治化”
        2.1.1 新时期:从“历史革命化”到“革命历史化”
        2.1.2 新世纪:“革命意义”的再阐释
    2.2 文化格局“多元共生”
        2.2.1 新时期:大众文化的兴起
        2.2.2 新世纪:三足鼎立又互相渗透
    2.3 迈向产业的影视文化
        2.3.1 新时期:市场化的艰难前行
        2.3.2 新世纪:产业化的突飞猛进
3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的文本呈现
    3.1 战争记忆的补写
        3.1.1 政党形象记忆:微调与坚守
        3.1.2 革命信仰记忆:回归与救赎
    3.2 英雄记忆的重写
        3.2.1 走下神坛的领袖
        3.2.2 凡俗英雄的传奇
        3.2.3 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3.3 情爱记忆的改写
        3.3.1 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
        3.3.2 由“喜”到“悲”的叙事走向
4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的权力实践
    4.1 作为规训权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4.1.1 管理机制相对灵活
        4.1.2 调适机制富于技巧
    4.2 市场逻辑的商业化生产
        4.2.1 类型化的生产
        4.2.2 奇观化的影像
        4.2.3 娱乐化的消费
    4.3 有限自由的创作者
        4.3.1 个性化的创作
        4.3.2 史观影响创作
    4.4 能动且在场的受众
        4.4.1 收视率背后的受众权力
        4.4.2 多元的解码策略
5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的批判与反思
    5.1 消费主义异化
        5.1.1 戏谑化的书写
        5.1.2 情欲化的表达
    5.2 虚无主义泛起
        5.2.1 历史理性的遗落
        5.2.2 精神价值的缺失
    5.3 极端民族主义
        5.3.1 创伤记忆的激活
        5.3.2 呼唤理性的抗战记忆
6 重回起点的思考
    6.1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是一种文化的建构
    6.2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注重心理真实
    6.3 革命历史影像记忆是一种凝聚的策略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追求 ——20世纪40、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流变
    二、研究对象、成果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昙花一现的解放区新章回体小说创作
    1.1 在硝烟弥漫下催生的文学
    1.2 在激烈的文学运动中思考文学
    1.3 在《讲话》指导下实践文学
第二章 潮流涌动的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创作
    2.1 土生土长的军队作家
    2.2 无法遏制的创作激情
    2.3 新政权合法化的论证
    2.4 新的价值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革命英雄:走出历史的“现代侠客”
    3.1 传统文化的崇拜
    3.2 主流意识的接纳
    3.3 革命英雄的表现
    3.4 英雄形象的得失
第四章 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追求
    4.1 启蒙与革命:现代性的双重追求
    4.2 新章回体小说的创新尝试
        4.2.1 回目探源
        4.2.2 结构设置
        4.2.3 语言特色
        4.2.4 接受传播
第五章 民族形式的再思考
    5.1 对新章回体小说的定位
    5.2 在批评中寄生的尴尬状态
    5.3 关于“红色经典”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关于战争的重新释义 ——论苏童《三盏灯》的人文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战场是人文主义的荒地
    1.1 何为人文主义(Humanism)
        1.1.1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1.1.2 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区别
        1.1.3 《三盏灯》产生的社会背景
    1.2 战争是政治权力的争夺
    1.3 民族主义消解人文精神
第二章 英雄退场后的人性写意
    2.1 战争的另类书写
    2.2 战争英雄的退场
    2.3 复杂人性的写意
第三章 叙事手法分析
    3.1 自由的傻子叙事视角
    3.2 理想的“小碗”意象塑造
    3.3 三重物象组合
        3.3.1 棺材:死亡是幸福的归宿
        3.3.2 船:漂泊是人生的常态
        3.3.3 灯:希望是虚妄的追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8)革命历史小说的书写与叙事者的身份和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9)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历史观·作者·读者—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动力
    第一节 "革命历史叙事"生成的动力之一—"新历史观"
    第二节 "革命历史叙事"生成的动力之二—"作者"与"读者"
第二章 "两种形态"与"一种体系"—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的实践与建构
    第一节 "两种形态"—"历史的革命历史叙事"和"文学的革命历史叙事"
    第二节 "一种体系"—"革命历史叙事"想象性阐释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共时"与"历时"—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的规范与调整
    第一节 "革命历史叙事"规范与调整的共时考察
    第二节 "革命历史叙事"规范与调整的历时考察
第四章 承继与整合—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的多源吸纳
    第一节 民族因素的择取及其策略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中国化状态—苏联经验的搬挪嫁接
    第三节 五四文学精神的弃取
第五章 衍生与传播—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的泛文本研究(存目)
    第一节 语文教材—经典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广播剧、评书—声音的动人魅力
    第三节 连环画—图像的通俗易懂
    第四节 电影—声像的现场再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烈火金刚 永垂不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主流电影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表达——“绝地天通”的神话追随[J]. 安燕. 电影评介, 2018(03)
  • [2]结尾的意义——“红色叙事”的时间修辞研究[J]. 张清华,赵亦然. 文艺争鸣, 2016(09)
  • [3]如意之灯[J]. 杨东标. 文学港, 2016(09)
  • [4]走向“主流电影”的“主旋律电影” ——从“华表奖”看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的新转向[D]. 周晓筱. 南京大学, 2014(03)
  • [5]革命历史的影像记忆(2000-2013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研究)[D]. 龙念. 武汉大学, 2014(06)
  • [6]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追求 ——20世纪40、50年代新章回体小说研究[D]. 范卫珍. 西北大学, 2013(S1)
  • [7]关于战争的重新释义 ——论苏童《三盏灯》的人文关怀[D]. 黄舒杰. 暨南大学, 2013(01)
  • [8]革命历史小说的书写与叙事者的身份和立场[J]. 蔚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 [9]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 陈灵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凝固的往事——访特等功臣邱少云的班长锁德成老人[J]. 祁波. 中国档案, 2010(08)

标签:;  ;  ;  ;  ;  

火王不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