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质泥岩边坡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

碳质泥岩边坡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

一、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黎彦[1](2020)在《炭质岩锚固段抗剪强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高速公路和工程建设中出露了大量含有炭化有机质的黑色或灰黑色粘土岩,这些岩石统称为炭质岩,它们具有露天易风化、吸水易软化、受扰动遇水易崩解等难治理的工程特性,特别是炭质岩边坡工程问题,炭质岩边坡在刚开挖时,炭质岩强度较高,边坡稳定性较好,随着日照和雨水的侵蚀,炭质岩崩解软化,强度降低,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易引发安全事故。对于炭质岩边坡锚固措施的研究尚不成熟,因此本文以广西柳州片区(LZ1、LZ2)、河池片区(ND、ZL)和白色片区(BS)采集的5种岩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炭质岩的崩解性差异,设计并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炭质岩与不同强度砂浆锚固段的抗剪特性,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对相关的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针对炭质岩物理力学性质和炭质泥岩边坡工程处理措施的相关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然后分析了广西地区炭质岩的分布特征以及柳州片区、河池片区和白色片区的炭质岩工程地质特征,并进行现场完整性取样,开展了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和室内崩解性试验。最后结合炭质岩的特殊性质,设计并进行了炭质岩与砂浆锚固段的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炭质岩与不同强度砂浆,不同炭质岩与相同强度砂浆以及不同养护时间下炭质岩与砂浆锚固段的剪切位移曲线,并对不同的剪切破坏现象探究破坏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炭质岩试样的密度不高,平均值为2.5 g/cm3,含水率在0.29%-4.54%之间,分析了5种炭质岩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化学元素含有Si、Al、Fe、Ca和K等,其中元素Si的含量最高,在50%以上,其次是元素Al,在13%-31%之间。岩样含有大量的石英矿物,含其次为粘土矿物伊利石,含量在15%-30%之间,但LZ1岩样不含有伊利石,却含有28%的高岭石。2)不同的炭质岩展现出不同的崩解特性,经过6次室内干湿循环后,炭质岩岩样大致崩解趋于完成,耐崩解等级最高的为编号ZL和ND的炭质,其次为编号LZ1和LZ2的炭质岩试样,耐崩解性最弱的为BS的炭质岩试样。通过对比分析编号BS与编号ND岩样的崩解性,发现炭质岩的崩解性强弱不仅由岩石内粘土成分及其含量决定,还与岩石的结构特点息息相关。3)炭质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与炭质岩的密度表现出负相关关系,与其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从趋势上可以判断,炭质岩的耐崩解性指数与总有机碳含量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4)炭质岩样与不同强度砂浆锚固段的黏聚力c值均小于1 Mpa,内摩擦角?的数值离散度虽然较高但数值都低。锚固段的粗糙度一定时,大部分破坏面在炭质岩与砂浆的胶结面处,也有部分在强度较弱的炭质岩中,锚固段的抗剪强度接近炭质岩的抗剪强度。5)当不同炭质岩与砂浆锚固时,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M25砂浆和M35砂浆与编号ZL的炭质岩锚固段抗剪强度高,M30砂浆与编号LZ2的炭质岩锚固段抗剪强度高。结合其基本物理特性,发现锚固段抗剪强度高的岩石结构比较紧密、孔隙和裂隙较少,其中粘土矿物含量不高,岩样本身的强度相比其他岩样较高,不容易发生剪切破坏。6)不同养护时间下的砂浆与炭质岩锚固段的抗剪特性有所差别,试验结果中锚固段养护28天的强度大于养护7天的,同时也出现养护7天的强度大于养护28天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因试验误差偶然出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水泥的水化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养护时间下,砂浆与炭质岩胶结面处水化物胶结的程度不同,网状结构的致密程度不同,导致胶结面的强度不同,二是在剪切试验试样的制作过程中,炭质岩截面需要长时间的接触到水,炭质岩表面的黏土矿物伊利石与水发生作用产生不均匀膨胀使其内部逐渐发生膨胀破碎,最终大部分沿层理结构部位破碎。这两方面原因影响了锚固段抗剪强度。

汪维[2](2020)在《门头沟深挖顺层软岩高边坡支护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对山岭区进行大开挖,势必会造成山体边坡失稳,而顺层岩质边坡问题是其中最常见的边坡问题之一。顺层岩质边坡中含软弱夹层的边坡由于受到软弱结构面的控制,极易在开挖作用下,沿着软弱结构面整体滑动。本文以北京门头沟某建筑区深挖含软弱夹层的顺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目标模糊综合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支护方案优选评价模型,对三种既定支护方案进行优选;运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对边坡深开挖的影响程度与优选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模拟分析;并对优选方案的支护结构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出了以下结论:(1)运用多目标模糊综合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边坡支护方案的优选评价模型,在三种支护方案选型中得出优选方案为放坡开挖+锚(杆)索框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2)运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对边坡的开挖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边坡在开挖完成后,边坡将处于不稳定状态,6个典型剖面的稳定性系数在0.96~0.98之间,边坡的主体结构最大位移量达到了1.1m,边坡将沿着软弱面滑动。(3)运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对放坡开挖+锚(杆)索框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支护方案进行天然工况和极限工况的模拟分析,得出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天然工况下的6个典型剖面最大位移量在0.027~0.040m之间,稳定性系数在1.41~1.45之间;极限工况下的6个典型剖面最大位移量在0.036~0.045m之间,稳定性系数在1.30~1.32之间,完全满足研究区边坡工程的安全系数要求。(4)运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对抗滑桩的桩长和桩身截面积的天然工况进行了优化。(1)桩长优化方面:6个典型剖面在第一级抗滑桩桩长优化中,剖面1和剖面5取48m,剖面2和剖面3取52m,剖面4取54m,剖面5取48m为抗滑桩的优化桩长;在第二级抗滑桩桩长优化中,剖面1取31m,剖面2取37m,剖面3取37m,剖面4取43m,剖面5取46m,剖面6取39m为抗滑桩的优化桩长;在第三级抗滑桩桩长优化中,剖面1取16m,剖面2取27m,剖面3取15m,剖面4取24m,剖面5取29m,剖面6取27m为抗滑桩的优化桩长。(2)桩身截面积优化方面:在第一、二级抗滑桩桩身截面积优化中,剖面1、剖面3和剖面6桩身截面积取6m2,剖面2、剖面4和剖面5桩身截面积取7.26m2为抗滑桩优化桩身截面积;在第三级抗滑桩桩身截面积优化中,剖面1取4.32m2,剖面2取3m2,剖面3~剖面5取4.86m2,剖面6取6m2为抗滑桩优化桩身截面积,研究区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在1.35~1.40之间,满足研究区边坡工程的安全系数要求。(5)运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对锚(杆)索的嵌入角度和锚固长度的天然工况进行了优化。对于锚(杆)索倾角的优化结果中,6个典型剖面均以取33°为锚(杆)索的优化倾角。锚(杆)索的锚固长度优化结果中:剖面1、剖面3~剖面6锚索锚固长度取8m,锚杆长度取10m;剖面2锚索锚固长度取10m,锚杆长度取12m为锚(杆)索优化锚固长度,研究区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在1.36~1.39之间,满足研究区边坡工程的安全系数要求。(6)运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对优化后的边坡工程进行了极限工况的模拟,研究区边坡最大位移量在0.042~0.050m之间,稳定性系数1.26~1.28之间,满足研究区边坡工程的设计安全系数要求。

封旭[3](2020)在《复杂工况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公路边坡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比较安全稳定地承受复杂工况下的多种荷载影响,如坡顶承受建筑荷载的压力,或经受雨雪等自然荷载侵蚀。因此,这就存在很多工程安全隐患值得我们关注,对复杂工况下的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湖南某新建市政道路路堑边坡在2018年5月遭受强降雨后,发生滑坡灾害。本文以其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互印证的分析方式,对边坡所遭受坡顶荷载、强降雨、坡顶渗流及其综合作用下的变形进行研究,对坡体内部变化的应力场和渗流场进行规律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如下:一.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勘察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查明了此次滑坡属于推移式浅土层滑坡,并对形成机理进行推测,并为后续滑坡体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二.为分析此次滑坡机理,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边坡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坡顶荷载的增加,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越小,减小趋势先快后慢;边坡最大位移和最大剪应变出现在二级边坡坡脚和平台处。(2)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历时越久,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越小,减小趋势先快后慢;岩土体的饱和区间由外向内发展;在降雨历时3h时,粉质黏土和强风化泥岩交界处淤积了非饱和带,证明此处有膨胀性剪切破坏趋势。(3)渗漏条件下,渗漏历时越久,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越小,但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程度不如强降雨;岩土体的饱和区间由中间向两边发展,在此过程中,岩土层内部的物理性质遭到改变,将产生节理裂隙等优势通道。(4)复杂工况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下降幅度相较于单一工况下时更大;当复杂工况12h时,稳定性系数为1.025≈1,处于欠稳定状态,当复杂工况24h时,稳定性系数为0.947<1,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的渗流场更加接近于强降雨条件时,但由于渗漏的影响,其中最开始的不饱和带膨胀趋势遭到削弱。(5)多种工况下的模拟计算和机理分析都表明,研究区的二级边坡坡脚和平台处都有发生位移突变的趋势,和现场滑坡现状基本一致,证明了分析的可靠性。三.合理的数值模拟对设计施工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在原模型上,按照边坡加固方案进行加固后的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加固后的边坡稳定性符合安全规范。

刘实旺[4](2020)在《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铁路,公路,桥梁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建设中,都需要做好边坡稳定加固支护工作,这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关键性意义。本文以文山至麻栗坡至天保二级公路改造为例子,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本工程段侧边坡地质为炭质泥岩,这里就对炭质泥岩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杜掀[5](2019)在《河百高速炭质页岩工程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炭质页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风化速度快、强度低、遇水软化明显等工程特性,容易造成路基病害,给公路建设带了很大困难。本文结合河池-百色高速公路,对沿线炭质页岩开展了现场地质调查、室内试验、路基填筑试验、边坡处治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取不同风化程度的岩样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开展物理力学性质和崩解性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化程度的炭质页岩化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风化裂隙使岩体强度降低,岩石遇水崩解,路基填筑需要加以考虑。(2)研究了炭质页岩路基强夯加固机理,提出了炭质页岩路基填筑强夯加固措施和效果评价方法,强夯能够提高压实效果,减少后续崩解的影响。(3)对炭质页岩挖方边坡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类型边坡的破坏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应用于工程实践。选取K14+960右侧边坡,采用Sarma法、ABAQUS有限元软件、赤极平面投影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不同计算方法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开挖造成的地应力释放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及时封闭对边坡稳定有明显效果。研究加深了对炭质页岩崩解性能的认识,提出的补强压实措施、封闭措施对炭质页岩路基填筑和边坡稳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赛豪[6](2018)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震荷载作用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是岩土界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其涉及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工程动力学等,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炭质页岩是一种强度低、易风化和易崩解的膨胀性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震频发地区。因此在地震频发地区,炭质页岩路堑在边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易发生边坡失稳等严重地质灾害。目前来说对于边坡稳定性动力分析研究还不够成熟,对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374042),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炭质页岩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和稳定性进行了如下研究:1.基于四川南江县至通江县二级公路K16+500~K24+400路段,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炭质页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总结了地震荷载作用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2.以工程实例为基础建立了炭质页岩边坡模型,确定炭质页岩物理力学参数和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及模型边界条件,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炭质页岩的动力响应规律,包括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炭质页岩边坡的合位移和应力分布特征,计算得出随着炭质页岩边坡坡高和坡度与安全系数成反比的变化规律。3.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炭质页岩边坡进行锚固支护并建立加固后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并与加固前的炭质页岩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分析结果做出对比,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吕哲[7](2018)在《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质页岩是一种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等西南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炭质页岩极易发生风化,对于炭质页岩路堑边坡而言,边坡风化后很容易导致变形失稳,但对于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由于风化程度差异导致抗风化能力不同所形成的边坡岩体和坡体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此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复杂,稳定性评价较为困难。因此,对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十分有必要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炭质页岩岩体外观、结构和力学性质三方面出发,建立了风化分级的指标体系,研究了炭质页岩物理力学指标和风化等级之间的关系,创建了风化等级的分级标准,综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对炭质页岩边坡岩体的风化程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该炭质页岩边坡岩体存在着严重的差异风化。(2)从炭质页岩水理性质出发,分析不同风化程度炭质页岩耐崩解性及矿物成分组成,得出强风化炭质页岩遇水更易崩解,并提出了在“楔裂力”作用下产生竖向裂缝的概念,分析了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制及破坏方式。(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代表性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边坡高度、强风化岩层距坡脚与坡顶垂直距离比、边坡角、强风化岩层倾角,共有25组边坡计算数值模型,利用FLAC 3D计算软件,求出边坡安全系数,以此判断边坡稳定性,最后得到影响该边坡稳定性各因素敏感性大小排序。(4)以K21+450处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为研究对象,模拟边坡以不同开挖坡比及每级不同开挖深度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坡比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为敏感,坡率越缓,安全系数越大,反之越小;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对该处边坡以最优方式进行开挖,并分析开挖后边坡变形及稳定性,最后选用预应力锚索的方法对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该加固处理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达到了加固的效果。

李海[8](2017)在《广西隆百高速K1460+800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岩土的工程特性和气候、水文区域性差异,使得岩土灾害往往具有地域性特点。广西不同地区,边坡岩石性质有着较大差别,不同岩石性质边坡的滑动机理、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治理措施往往不同。泥岩、页岩边坡在广西桂北、桂东北、桂南以及桂东南地区广泛分布,因强烈的风化作用,边坡表面往往有松散层,如遇连续降雨或暴雨,极易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对该区域泥岩边坡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广西隆百高速K1460+800处泥岩边坡滑塌事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勘察,查明滑坡基本性质、形态特征和形成机理,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有限元分析法计算滑坡的稳定性,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滑坡治理措施。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实地调查、相关地质资料查阅以及滑坡现场变形监测,该边坡属于中层推移式中型滑坡。由于持续暴雨的作用,边坡土体变得软弱,在力学上边坡的平衡遭到了破坏,岩土体吸水饱和增加了公路左侧边坡后面山体岩土层重量;同时,地表水下渗并积聚于透水性相对较差的中风化岩层面,软化了界面间岩层及软弱夹层,降低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最终导致滑坡发生。(2)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参数反演分析,获得了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由极限平衡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该边坡虽然已经发生过滑动,但并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不利因素诱发下,该边坡仍有再次发生滑动的可能。(3)由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边坡整体位移主要出现在公路路堑边坡,而下部的路堤边坡表层松散堆积物多是依临界休止角堆积,故稳定性也较差,根据最大剪应变云图能看到,在路堑边坡底部剪应变是最大的,最容易发生滑坡。从所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可以看出坡体仍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发生二次滑动,这也与极限平衡法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4)由滑坡推力计算结果可知,滑坡推力较大,单独采用抗滑桩或者锚固等普通加固手段难以抵消滑体的下滑力。因此,应从滑坡的类型、成因等分析出发,提出以中后段卸载为主,辅以后缘边坡锚固,同时,本着治坡先治水的理念,完善边坡的截排水系统和坡体内水的疏排等有效治理措施。

孙祺华,孟芹[9](2017)在《缓倾层面条件下炭质泥岩夹层高边坡处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质泥岩具有风化快、强度低、遇水崩解严重等不良地质特征。其是路堑公路边坡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控制性软弱夹层,如何处治由此所引起的边坡滑移,是确保边坡稳定安全的关键因素。基于贵州省某高速公路炭质泥岩夹层路堑边坡的处治案例,对边坡失稳成因、防护方案、动态处置措施、边坡位移监控量测分析等进行综合研究,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路堑边坡治理提供参考。

檀威[10](2016)在《基于灰色理论的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评价》文中认为炭质页岩是一种强度低、易风化、易崩解的膨胀性软岩,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经风化崩解后易发生滑坡或崩塌等失稳现象,对道路沿线交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炭质页岩边坡的稳定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不确定性,可以将边坡工程视为灰色系统。本文以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炭质页岩边坡为工程实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灰色预测模型对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评价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炭质页岩进行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室内崩解试验,得出崩解速度与崩解前干湿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对崩解过程中及崩解完成后岩体观察发现,崩解破坏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岩体裂隙持续扩展;二是岩体裂隙全部贯通。通过灰色关联法找到影响炭质页岩崩解性的主要因素,得出伊利石是最不稳定粘土矿物成分。(2)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灰色关联法得到边坡稳定性多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为:内摩擦角>重度>粘聚力>边坡高度>边坡角>岩层倾角,单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为:内摩擦角>重度>粘聚力>岩层倾角>边坡高度>边坡角,此敏感性结果为在该地区特定条件下特殊变化范围内的敏感性顺序。(3)对改扩建炭质页岩边坡分级开挖过程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开挖Step3完成后边坡处于最不稳定状态,提出了在开挖Step3完成后实时加固方案,边坡开挖Step3实时支护后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4)对改扩建炭质页岩边坡在无支护和有支护情况下现场监测点的累计位移沉降与理论计算比较,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将传统灰色GM(1,1)模型应用于开挖Step3完成后不稳定边坡进行地表位移沉降预测,得到预测沉降量在逐渐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坡将处于失稳状态;但是,利用传统灰色GM(1,1)建模拟合精度不高。本文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改进模型,改进后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其拟合序列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减小了2.2%、29.7%,均方差比值分别减小了0.116、0.064,改进后的模型精度为一级,其可行性与可靠性更好。

二、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炭质岩锚固段抗剪强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炭质岩试样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广西炭质岩区域分布
    2.2 炭质岩工程地质特征
    2.3 炭质岩试验取样
    2.4 炭质岩试验
3 炭质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3.1 炭质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3.2 炭质岩的崩解特性
    3.3 炭质岩的有机含量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炭质岩锚固段抗剪强度试验
    4.1 试样制备
    4.2 试验过程
    4.3 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炭质岩锚固段剪切特性
    5.1 砂浆剪切特性
    5.2 炭质岩与砂浆锚固段剪切特性
    5.3 炭质岩锚固段剪切破坏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2)门头沟深挖顺层软岩高边坡支护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顺层岩质边坡研究现状
        1.2.2 边坡支护设计方案优选研究现状
        1.2.3 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多目标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工程条件及深开挖特征
    2.1 工程地质条件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形地貌概述
        2.1.3 地层岩性
        2.1.4 气象水文
        2.1.5 地质构造
        2.1.6 地震
    2.2 研究区深开挖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边坡支护方案优选研究
    3.1 边坡支护结构类型
        3.1.1 锚(杆)索框架
        3.1.2 锚杆系统
        3.1.3 预应力锚索
        3.1.4 抗滑桩
    3.2 边坡支护方案优选理论方法研究
        3.2.1 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
        3.2.2 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
        3.2.3 层次分析法
    3.3 边坡支护方案优选
        3.3.1 层次结构建立
        3.3.2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模拟参数选取与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1 计算模型材料参数选取
        4.1.1 软弱带物理力学参数
        4.1.2 岩土体计算参数
        4.1.3 支护结构计算参数
    4.2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4.2.1 Geo Studio数值模拟软件概述
        4.2.2 Geo Studio软件模拟过程
        4.2.3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边坡工程数值模拟分析
    5.1 边坡初始状态
        5.1.1 边坡初始应力场
        5.1.2 边坡初始稳定性
    5.2 边坡开挖模拟分析
        5.2.1 第一级开挖计算结果分析
        5.2.2 第二级开挖计算结果分析
        5.2.3 第三级开挖计算结果分析
    5.3 边坡支护模拟分析
        5.3.1 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5.3.2 第一级支护计算结果分析
        5.3.3 第二级支护计算结果分析
        5.3.4 第三级支护计算结果分析
        5.3.5 极限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边坡支护结构多目标优化分析
    6.1 天然工况下桩长优化
        6.1.1 第一级抗滑桩桩长优化
        6.1.2 第二级抗滑桩桩长优化
        6.1.3 第三级抗滑桩桩长优化
    6.2 天然工况下桩身截面积优化
        6.2.1 第一、二级抗滑桩截面积优化
        6.2.2 第三级抗滑桩截面积优化
    6.3 天然工况下锚(杆)索嵌入角度优化
    6.4 天然工况下锚(杆)索锚固长度优化
    6.5 极限工况支护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6.5.1 极限工况支护结构优化结果应力场分析
        6.5.2 极限工况支护结构优化结果变形特征分析
        6.5.3 极限工况支护结构优化结果稳定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复杂工况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1.1 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史
        1.2.1.2 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1.2.1.3 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1.2.2 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复杂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1.2.3.1 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1.2.3.2 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1.2.3.3 复杂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的概况分析
    2.1 滑坡概况
    2.2 滑坡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地质
        2.2.3 地形地貌
        2.2.4 地层岩性
        2.2.5 地质构造
    2.3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2.4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工况下的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原理
        3.1.1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简介
        3.1.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3.1.3 强度折减法的失稳判定依据
    3.2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选取
        3.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3.2.2 Midas-GTS模型的建立
        3.2.3 参数的选取
    3.3 坡顶荷载大小对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3.3.1 坡顶荷载大小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3.3.2 坡顶荷载大小对边坡的应力场的影响
        3.3.3 坡顶荷载大小对边坡位移的影响
    3.4 强降雨对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3.4.1 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3.4.2 强降雨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
    3.5 坡顶渗漏对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3.5.1 坡顶渗漏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3.5.2 坡顶渗漏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
    3.6 复杂工况时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3.6.1 复杂工况时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3.6.2 复杂工况时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
        3.6.3 复杂工况时对边坡应力场的影响
        3.6.4 复杂工况时对边坡位移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滑坡综合治理方案及其稳定性验算
    4.1 滑坡治理方案
    4.2 滑坡治理稳定性分析
        4.2.1 滑坡治理现状
        4.2.2 综合工况下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
        4.2.3 综合工况下加固边坡位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信息概述
2 对工程炭质泥岩的特性研究
3 对边坡稳定性研究
4 边坡支护原则
5 常见边坡支护技术
6 工程具体施工

(5)河百高速炭质页岩工程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炭质页岩工程特性研究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炭质页岩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2.2.1 沉积环境
        2.2.2 气候特征
        2.2.3 地形地貌
        2.2.4 地层岩性
        2.2.5 地质构造
    2.3 化学组成试验研究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4 炭质页岩基本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试验
        2.4.1 物理性质试验
        2.4.2 物理状态试验
    2.5 炭质页岩力学性质研究
        2.5.1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
        2.5.2 风化后炭质页岩直剪试验
        2.5.3 强风化炭质页岩岩压缩试验
        2.5.4 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2.5.5 室内CBR试验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炭质页岩路基强夯加固填筑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强夯法加固碎石土路基机理
        3.2.1 强夯法破碎密实机理
        3.2.2 强夯法控制碎石土路基沉降基机理
    3.3 炭质页岩碎石土填筑施工工艺
    3.4 强夯加固炭质页岩路基变形试验研究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挖方边坡破坏模式与处治措施研究
    4.1 前言
    4.2 炭质页岩边坡坡体结构分类
        4.2.1 炭质页岩边坡分类依据
        4.2.2 炭质页岩边坡分类
    4.3 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模式
    4.4 边坡处治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K14+960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分析
    5.1 前言
    5.2 工程实例概况
        5.2.1 工程地质条件
        5.2.2 水文地质条件
    5.3 边坡定性评价
    5.4 坡极限平衡法分析
        5.4.1 Sarma边坡稳定性分析
    5.5 基于ABAQUS的边坡开挖有限元分析
        5.5.1 ABAQUS常用岩土体本构模型
        5.5.2 ABAQUS强度折减法原理
        5.5.3 模型的建立
        5.5.4 边坡开挖
        5.5.5 计算结果后处理
    5.6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7 边坡支护措施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地震荷载作用下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质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稳定性研究状况
        1.2.2 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于地震荷载作用下炭质页岩边坡相关理论
    2.1 炭质页岩岩体特性
        2.1.1 炭质页岩物理化学性质
        2.1.2 炭质页岩弹塑性岩体本构模型
    2.2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岩体结构类型的影响
        2.2.2 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2.3 岩体性质的影响
        2.2.4 地形的影响
    2.3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2.3.1 点强度安全系数法
        2.3.2 强度储备安全系数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炭质页岩的动力响应规律及稳定性分析
    3.1 自然地理状况
        3.1.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1.2 岩质页岩边坡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3.2 建立边坡模型
        3.2.1 模型的建立及炭质页岩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3.2.2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3.2.3 边坡自振频率及阻尼确定
        3.2.4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
        3.2.5 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3.3 边坡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3.3.1 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3.2 地震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特征
        3.3.3 安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炭质页岩边坡加固研究
    4.1 岩质边坡加固理论概述及措施分析
        4.1.1 边坡支护理论概述
        4.1.2 岩质边坡锚固框架加固措施分析
    4.2 锚固布置方案的选择
    4.3 地震荷载下炭质页岩边坡加固结果分析
        4.3.1 单元选取
        4.3.2 模型建立
        4.3.3 计算结果说明
        4.3.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4 边坡整治措施及防护加固方案建议
        4.4.1 边坡整治措施
        4.4.2 防护加固建议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炭质页岩路堑边坡岩体风化分级研究
    2.1 引言
    2.2 炭质页岩边坡岩体风化分级指标选取
    2.3 风化程度变化对物理力学参数影响
    2.4 炭质页岩岩体的风化程度评判
    2.5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岩体风化等级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3.1 差异风化问题概述
    3.2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3.3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1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正交试验设计
    4.2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合理开挖及加固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数值模拟建立及参数选取
    5.3 不同开挖深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5.4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的防治研究
    5.5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开挖及加固稳定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8)广西隆百高速K1460+800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路路堑边坡研究现状
        1.2.2 泥岩边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概况
    2.1 滑坡概况
    2.2 滑坡的现场调查
    2.3 滑坡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3.1 气候条件
        2.3.2 地形地貌
        2.3.3 地层岩性
        2.3.4 地质构造与地震动参数
        2.3.5 水文地质
    2.4 滑坡岩土体结构特征
    2.5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2.6 滑坡变形监测及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2.6.1 滑坡变形监测
        2.6.2 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3.1 岩土抗剪强度参数选用
    3.2 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
        3.2.1 极限平衡分析法基本原则
        3.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3.3.1 建模依据及其过程
        3.3.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岩土材料本构关系选用
        3.3.3 边坡稳定性分析
    3.4 滑坡推力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滑坡综合治理措施建议
    4.1 滑坡体处治
        4.1.1 滑坡体卸方方案
        4.1.2 滑坡体后部土体加固方案
        4.1.3 滑坡体外侧斜坡加固方案
        4.1.4 排水系统设置方案
    4.2 高挡墙处治
        4.2.1 高挡墙现状
        4.2.2 高挡墙加固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缓倾层面条件下炭质泥岩夹层高边坡处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边坡失稳成因分析
    2.1 边坡开挖临空的影响
    2.2 炭质泥岩夹层的影响
3 边坡防护设计
    3.1 边坡稳定性计算
    3.2 设计方案
4 动态处置措施
5 边坡位移监控量测分析
6 结束语

(10)基于灰色理论的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灰色系统理论
    2.1 灰色理论产生与概念
    2.2 灰色关联分析
    2.3 灰色GM(1,1)建模
    2.4 灰色GM(1,1)改进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炭质页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崩解特性研究
    3.1 炭质页岩的物理力学参数研究
    3.2 炭质页岩的崩解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灰关联的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4.2 基于灰关联的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M(1,1)模型的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评价
    5.1 前言
    5.2 边坡开挖数值模型
    5.3 边坡无支护分级开挖结果分析
    5.4 边坡开挖过程中传统GM(1,1)模型
    5.5 边坡开挖过程中GM(1,1)改进模型
    5.6 边坡实时支护分级开挖结果分析
    5.7 边坡实时支护后传统GM(1,1)模型
    5.8 边坡实时支护后GM(1,1)改进模型
    5.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炭质岩锚固段抗剪强度特性研究[D]. 黎彦. 三峡大学, 2020(06)
  • [2]门头沟深挖顺层软岩高边坡支护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D]. 汪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复杂工况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D]. 封旭. 南华大学, 2020(01)
  • [4]对炭质泥岩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J]. 刘实旺. 居业, 2020(03)
  • [5]河百高速炭质页岩工程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杜掀. 广西大学, 2019(06)
  • [6]地震荷载作用下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分析[D]. 刘赛豪.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7]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 吕哲.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1)
  • [8]广西隆百高速K1460+800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D]. 李海. 广西大学, 2017(02)
  • [9]缓倾层面条件下炭质泥岩夹层高边坡处治研究[J]. 孙祺华,孟芹. 公路交通技术, 2017(01)
  • [10]基于灰色理论的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评价[D]. 檀威.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碳质泥岩边坡加固支护措施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