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近50年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一、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书朝,冯徽徽,邹滨,丁莹,朱思佳[1](2021)在《近40年洞庭湖区地表景观演变及气候潜在响应特征》文中提出通过耦合多源遥感数据,研究1980—2015年洞庭湖区地表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潜在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占总面积63.67%;水体次之,占23.75%;草地最少,占0.15%。1980年以来耕地面积剧烈减少,减少342.71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278.16 km2和132.55 km2;土地利用转化方式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转化面积232.70 km2;区域地表景观进一步破碎与复杂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与降水相关性较弱,而与气温呈较显着的相关关系。此外,区域景观格局演变与气温上升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王铭炜[2](2020)在《基于遥感与GIS的威海市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文中认为威海市文登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因为便利的海上运输以及丰富的海洋以及旅游等资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发生了快速的变化,通过分析文登区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可更加清楚的了解研究区的土地资源分配情况,不仅能够对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而且对于推动城市化建设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通常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实现,正因其光谱数据信息丰富、时效性高、采集信息全面等优点,使其在土地调查领域里应用甚广。尽管遥感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际调查中还是存有一定的误差。为了更加精准的分析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使用了遥感与GIS技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获取文登区的土地类型利用信息,研究文登区域内2010-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威海市文登区2010年、2018年两期分辨率0.5米的谷歌遥感影像,根据国家土地分类的标准,本研究将文登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八类,分别是耕、园、林、草、城乡居民工矿用地、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其他用地。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基于这八类土地类型建立解译标志,提取文登的影像信息,用ArcGIS软件对地类图斑进行人工修改调整,并绘制了文登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以及文登区近8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2)基于各种分析方法对文登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土地利用现状4方面分析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矢量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土地利用变化增减幅度、土地开垦程度、土地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类型流量变化等方面做更全面深入分析,并总结了文登区近8年土地变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发现文登区土地利用一直处于发展期。(3)结合威海市文登区统计年鉴及相关的统计资料,对近8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驱动力分析。通过对自然环境、经济、人口、交通、政策5方面因素的分析,确定影响文登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受经济、政策、交通因素的影响较多,直接影响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间接改变了农用地之间的土地使用结构。(4)对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在文登区近8年的城市化建设发展中,实施土地资源管理时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建议,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缓解区域内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整体看来,研究分析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可以直观的了解近8年文登区土地发展情况。运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取人机交互作业方法,提高了实验的精准度,在实验分析中发现,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之间的变化相互影响制约。

钟金铃[3](2019)在《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把握土地覆被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讨该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协调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武陵山特殊困难连片区和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叠加区的张家界市为例,基于1995-2015年五期30 m空间分辨率张家界市土地覆被遥感数据,结合土地转移矩阵、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综合分析1995-2015年张家界市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各地类变化的主要的驱动力因子及驱动机制,从而对优化张家界市土地利用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可为张家界市乃至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提供有益的依据和指导。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在1995-2015年期间总体变化较大,各地类呈现不同的特征,其中水田、草地、水域的变化特征最为明显,其他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最快;从土地覆盖结构来看,林地始终是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水田、旱地和草地;从土地覆盖转移矩阵来看,1995-2015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发生转化中,林地转化发生面积最大,其次为水田、旱地和草地;从流向来看,水田、旱地及草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其中以旱地转化为林地最多;分阶段来看,土地覆被转化主要发生在2005-2015后十年,此阶段的土地转化数量较大、转化程度较为复杂,张家界市土地覆盖变化呈现功能复合性、类型多样性、空间分散性以及利用的可持续性等特征。从总的因子重要程度来看,总人口、乡村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建成区面积、公路里程的贡献值较大。从各个主因子来看,产业发展动力因子是推动张家界市土地覆盖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力。张家界市土地覆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发现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不容忽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和水域,这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政策因素是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及农村居民点增加的重要驱动力。经济因子、技术因子和消费因子是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造成张家界市土地覆盖变化复杂度加剧。基于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戴云哲[4](2019)在《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一环,已经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同时还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业、制造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行路径,但同时也面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产业转型过程中过剩产能无法释放等切实存在的风险。如何在寻求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十三五”规划愿景的关键所在。湖南省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承接我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洞庭湖、湘江流域丰腴的水土条件赋予了湖南省“鱼米之乡”的盛名,承担着维护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而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南岭等山脉在为本地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是守护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湖南省内,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生态资源持续萎缩;长沙都市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是湖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统筹协调湖南省,尤其是洞庭湖区和长沙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各省、生态功能区、城镇实现“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接口,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则高度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全省为宏观尺度的主要研究对象,辅以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作为中观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研究区,以基于湖南省县域行政区划、基于洞庭湖区高程和坡度的地形梯度、基于长沙都市区“三环线”的缓冲区圈层这三个空间分类方式,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进行了剖析;利用InVEST模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评估,采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静态和动态时空响应,识别了生态服务功能演化过程中的敏感区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几个在近20年来的剧烈变化的因素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路径;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不同地形梯度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程度,提出了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方案,以此实现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通过分析不同圈层城市扩张在不同景观格局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干扰程度的差异,提出了长沙都市区未来城乡规划的基本思路,最大程度减低城市扩张对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破坏。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剖析了湖南省县域的土地利用强度、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湖南省在1995-2015年间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平均值呈增大趋势,经济发展区不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其增速也明显高于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的变化较为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在2010年以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生产、生活用地的持续扩张导致生态用地逐渐向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理区位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集中,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延缓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的势头,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呈“V”字型,1995-2015年各梯度生态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低梯度(1-5)水域湿地与耕地的来回拉锯、中高梯度(16-30)林地锐减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演化的主要特征,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管控亟待从总量控制改善为垂直空间分布优化。长沙都市区的基本城市形态由三环线决定,建设用地规模在1995-2015年期间扩张近3倍,结构逐渐紧凑,1-8号缓冲区的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但9-15号缓冲区和16-20号缓冲区建设用地粗放扩张的问题始终存在,三环线附近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谨慎规划的区域。(2)理清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中的生态服务功能敏感地区。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出现了明显退化,经济发展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幅度最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的建设用地扩张是主要原因;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总体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先增强后退化,土地利用强度增加较慢,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程度较小。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低于平原丘陵地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也更强,洞庭湖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下明显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在土地利用强度的快速增加中大幅退化,而武陵山区和洞庭湖区上游生态服务功能保持较好。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有所退化,主要发生于中高梯度(16-30),农业生产活动向由低向高的持续蔓延是主要原因。中低梯度(6-15)和高梯度(31-50)生态用地分布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联最为紧密,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而低梯度(1-5)和中高梯度(16-30)敏感程度较低。梯度10-40在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程的作用下,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变化的敏感度减小,梯度40以上的敏感度则有所增加。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发生大幅退化,5-15号缓冲区最为严重。建设用地密度低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差的圈层由最中心逐渐向外移动和扩张,建设用地密度低而生态服务功能强的圈层也在都市区边缘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三环线附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进一步扩张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焦点区域,而都市区边缘的生态服务功能也逐渐开始受到城市扩张的干扰。(3)揭示了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时空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持续减弱,并且与城镇化阶段有明显关联,一般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负面作用越小,但快速城镇化时期粗放的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负面作用加剧。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山区就业人口积极转向二三产业的情况下,城镇化对土壤保持功能有可能出现正面作用。区位条件的改善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稳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一般高于地势陡峭的山区,道路的修建除了本身会占用生态用地之外,还会带动沿线建设用地的扩张,并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干扰,经济发展区和农业主产区受到的负面作用强于生态保护区。负面作用最强的区域一般是铁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以正面为主,影响程度视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定,提升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产生正面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但在产业升级遭遇瓶颈时则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实现产业转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较少,正面作用较大;到中后期过剩产能占据的土地资源逐渐增加,正面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显着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持续表现出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区的空间分异格局,但总体强度在1995-2015年期间逐渐减弱。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普遍伴随林地转为耕地导致的植被覆盖下降、木材采伐导致的林地郁闭度下降、过度放牧对草场的蚕食以及过渡水产养殖与捕捞对水质和水生物种群的破坏等问题,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生态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的阶梯式转变是造成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4)根据土地利用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对于湖南省:一是提升城镇化质量,严格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用地;二是合理规划道路,加强东西区域联结,增加道路数量,提高道路等级,以地级城市为主要节点构筑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经济转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制造业,扶持创新产业发育,鼓励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四是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创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响应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夯实农业基础的战略导向。对于洞庭湖区:一是在低梯度(1-5)严格控制围湖造田,保障和提高洞庭湖蓄水容量,减少洪涝灾害,净化洞庭湖水质,加强湖畔草地和沼泽地的保护与恢复;二是在中低梯度(6-15)引导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生态用地被开垦为耕地;三是在中高梯度(16-30)将耕地资源整合到坡度较小的区域,将坡度较大的区域转变为林地,推进“双低改造”,腾退零散分布的耕地并转变为林地;四是在高梯度(31-50)严格控制林地被开发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合理安排木材采伐,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长沙都市区:一是在1-8号缓冲区改造老旧居民区,挖潜地下空间,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管制地块用途,确保土地利用低碳、高效;二是在9-15号缓冲区区严格控制生态用地的用途变更,提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三是在16-20号缓冲区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引导产业集中分布,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四是在21-25号缓冲区严格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和流转,规划并建设森林公园。

江顺[5](2019)在《基于ANN-CA的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模拟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自身的自然条件下,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是土地生产规模、水平及特点的集中反映。随着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的不断提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问题,而在土地利用上,这种现象往往会更加突出。洞庭湖流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洞庭湖流域面临着严重的综合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以洞庭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多年土地利用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人文经济数据等为数据源,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模型分析洞庭湖流域1995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样本数据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矩阵;依据驱动因子的选取与设置,构建ANN-CA模型,在此模型中,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模型(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作为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CA)的转换规则,以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矩阵中的14个驱动因子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神经元,输出层则由代表6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概率的6个神经元构成,在元胞自动机中进行变化模拟,经过模型的训练和验证,并模拟2015年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情况,与2015年真实的土地利用情况对比后,得出该模型对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精度在80%以上,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模型构建完成后对2015年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并分析模拟结果,以期对洞庭湖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理论支持。

付建新[6](2019)在《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了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土地利用/覆被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祁连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保护区,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祁连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共5期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和方法,对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层面构建了影响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气候因素在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选取了祁连山区19602015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气象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方法与ArcGIS空间插值功能对祁连山区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探讨。NDVI可以反映地表植被的覆盖状况,冰川是研究区内重要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一,所以选取NDVI和冰川两种指标,分析NDVI与冰川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别是祁连山南坡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分别占49.73%和0.36%;19802015年祁连山南坡草地、林地与水域呈现出减少趋势,耕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土地表现出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以水域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转化面积为主,其中水域减少了165.37 km2,未利用土地增加了154.22 km2。门源种马场林地和耕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建设用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值出现在木里镇。通过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发现气候对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较大。(2)祁连山南坡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干扰不如中东部地区强烈,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极大,特选取NDVI和冰川指标,着重研究NDVI和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3)19602015年祁连山地区气温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升温率分别为0.33℃/10a、0.27℃/10a和0.41℃/10a,最低气温对平均气温的贡献最大;气温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海拔的上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均为缓慢增长趋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与平均风速整体上表现出下降态势,分别为-2.68 h/a与-0.06 m·s-1·(10a)-1。多年均温的升温率由东南向西北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降水表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年平均日照时数表现出东南少西北多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平均风速的突变时间均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东段、中段、西段均温和降水均存在6 a左右的周期。(4)祁连山南坡NDVI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响应明显。生长季NDVI均值与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均存在14年的周期,生长季NDVI对降水的敏感程度比对气温的敏感程度稍大。(5)19802000年气温上升快,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冰川融化速度快,20002015年气温上升慢,气温偏低,降水增多,冰川融化速度减缓,说明冰川对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响应关系。冰川面积变化与夏季气温变化趋势呈现明显负相关,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气温的上升幅度(0.54℃/10a)远远大于2000年之后气温的上升幅度(0.03℃/10a),2000年之前冰川减少的面积是2000年之后冰川减少面积的6.17倍,说明冰川对气温具有显着的响应关系。该研究为政府对祁连山南坡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符静[7](2018)在《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生态学、气候学、水文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本文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编程、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气候变化下南方湿润区典型区域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选取作物植被(水稻)需水以及非作物植被(林地)适宜生态需水为研究指标,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RS和GIS技术的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从地理空间信息视角,实现了大区域、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量、参考作物蒸散量、植被需水量、植被缺水量等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并建立了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推进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及相关要素时空制图研究与应用,有利于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农业发展、森林保护等,可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从单纯自然生态耗水逐步向人工合理调配高效耗水发展。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MODIS EVI时序数据及地表关键物候参数,采取面向对象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进行提取,该算法稳定性强且分类结果精度较高。同时,基于Landsat影像、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等验证的样本数据,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近16 a来,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在不同年份显示出各地类明显的面积差异,且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相互转化颇为剧烈。(2)基于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月气候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是年均ET0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相对湿度下降提高了 ET0值。春季ET0增加是由相对湿度下降和最高气温上升引起的,夏、秋、冬三季ET0减少主要与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有关。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温、降水、湿润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ET0显示出不同时间尺度(年、季)空间分布的多样性。(3)利用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以及林地生长季内有效降雨量。时间上,早稻有效降水呈上升趋势,而晚稻有效降水、林地植被(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有效降水均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早稻有效降水表现出一定的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特征,晚稻有效降水变化大致呈自东南、西北两侧向中部递减趋势。受地形因素影响,林地植被有效降水空间格局较为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4)利用植被系数法计算得到作物生育期蒸散量以及林地生长季植被蒸散量。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蒸散量、林地植被蒸散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晚稻蒸散量显着下降。空间上,早稻蒸散量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晚稻蒸散量有明显的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林地植被蒸散量变化以西北向东南增加趋势为主,均有明显的条带状分布。(5)全面系统分析了作物需水量、林地生态需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需水总量的时空特征。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需水量、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需水总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作物需水量显着下降。空间上,作物需水量分布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特征,且地势较低的平原、河谷以及山区丘陵的盆地、谷地等需水量相对较大。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空间格局主要受地形影响,地势相对较高的山地、丘陵等需水量较大,同时依赖于不同类型植被的分布面积,植被分布范围大,则生态需水量大,反之,分布范围小,则需水量小。(6)全面系统分析了作物灌溉需水量、作物缺水量、林地生态缺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缺水总量的时空特征。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灌溉需水量、作物缺水量及区域植被生态缺水总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均有上升趋势。空间上,早稻灌溉需水量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晚稻灌溉需水量有明显的自西北、东南两侧向中部递增趋势;作物缺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空间格局基本一致。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空间格局取决于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及其生长季内有效降雨量,林地植被分布广泛地区,需水量较大,缺水量也大,但由于受地形雨影响,提高了有效降水,可能降低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7)以Visual Studio 2010开发软件、C#编程语言和Winform窗体工具为基础,建立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iGeoVEWRs vl.0),通过创建程序脚本以快速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以及理论增雨量。

谭洁,赵赛男,谭雪兰,董俐,刘洁锐,季沁园[8](2017)在《1996-2016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文中提出以1996年、2001年、2007年、2012、2016年洞庭湖区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区20年间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水域、草地和其它用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总体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形状更加复杂,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各类型土地的斑块数目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水域与其他用地基本保持不变,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变化最大,平均分维数基本呈上升趋势。

李涛[9](2017)在《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中的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益阳、常德3市共25个县市区,研究区总面积约45338 km2,地貌以平原为主,研究区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近20余年来,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洞庭湖地区的土地资源压力大增,已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洪涝灾害频发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变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产生了直接影响,进而改变了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洞庭湖地区近20余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辨析其驱动力,并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对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查阅,以洞庭湖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过程为基础,借助“3S”技术、相关生态学模型模拟以及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揭示了洞庭湖地区近20余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1)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方面: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此期间土地利用程度得到一定提升。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上呈升高趋势,但在1995年、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了较小的下降波动。(2)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方面:洞庭湖地区土地类型的面积大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耕地、建设用地及林地是洞庭湖地区20余年来面积变化最显着的三种用地类型;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时段性。(3)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方面: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域面积均表现为减少,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表现为增加,耕地与林地、耕地与水域间的相互转化较频繁。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及林地的转入,未利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于水域的转入。(4)空间变化方面:6种用地类型19902013年间的重心移动的净计距离大小依次为未利用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林地,重心移动的总计距离大小依次为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耕地>林地。研究区的耕及林地地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复杂。(2)分析了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1)碳效应方面:洞庭湖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及土壤碳密度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其整体碳汇能力减弱。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中,岳阳及常德市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比益阳市更明显。19902000年,岳阳及常德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表现强烈,2000年后趋于平缓,且20102013年间,益阳市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指数超过了岳阳及常德。这与区域的人口密度、经济与社会发展、区域行政政策不均衡有直接关系。(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面:19902013年间洞庭湖地区的ESV略有提升,区内最为突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水源涵养,其次为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这四者占据总服务价值的62%左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的是食物生产功能,不足总服务价值的3%。区内ESV高值区与低值区相互溶解渗透,次高值区对高值及低值区呈包围态势。ESV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洞庭湖水域及其周边湿地;东部及西部地区因多为林地而成为ESV的次高值区;ESV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3市市区、各县镇驻地及其周边区域。洞庭湖地区的ESV及其动态演化还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虽然其总ESV呈上升趋势,但其自相关与聚集程度趋于减弱,即其空间分布的破碎化程度在上升,ESV高值区的聚集度也有所下降。ESV的重心主要向西稍偏北方向移动,其轨迹迁移非常缓慢,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体上呈“S”型态势,经历了“剧烈—缓慢—剧烈”的变化阶段。(3)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变动方面:研究以14种濒危鸟类为指示物种。结果发现研究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的分布范围呈现出组团状特征,1990-2013年来,热点区面积呈下降趋势;研究区鸟类栖息生境景观格局总体上趋于破碎,生境形状向简单且扁平化形态转变,生境格局呈复杂化;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对研究区的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变化影响显着,而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另外,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开展的生物保护工作、区内粗放式的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均对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的面积波动产生重要影响。(3)提出了洞庭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通过对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农业、生态林、城乡建设及工矿和自然保护等区域,对区域土地利用的主体功能进行调控;科学编制区域科学发展规划、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对洞庭湖地区进行综合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湿地生态修;施行差别化土地供应,以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着重于对环境生态环境响应最终分析结果的制图表达及生态效应与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生态环境响应的制图表达在生态保护工作的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而生态效应的环境关联性分析能够揭示引起某种环境响应的针对性要素机理。

扶小红[10](2014)在《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对洪涝灾害易损性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洪涝灾害频发,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洪涝灾害与土地利用/覆盖等密切相关。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规律及特征及对洪涝灾害易损性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有助于通过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达到减小洪涝灾害易损性的目的。本文以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确定益阳市、岳阳市和常德市共19个市县作为研究范围。运用ENVI4.8、GIS软件对1987年、1998年和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统计年鉴、历史图件等辅助资料进行信息的提取,运用SPSS、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分析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987-2008年,洞庭湖区各类土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减少,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增加;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量大,变化速度快,草地和水域变化较小,变化速度较慢;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大,土地利用类型由低向高级别发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数位法定量确定承灾体易损性参数,以参数作为各类土地易损性的权重值,绘制易损性空间分布图,构建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估模型,运用综合易损性评估模型对洞庭湖区典型区域易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承灾体的易损性参数不同,建设用地最大,其次为耕地,再次是水域及林地,且两者相当,最后是未利用地和草地;1987-2008年洪涝灾害易损性值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且增长速度加快;腹地区为高或次高易损区;水域为中易损区;滩涂区等未利用地及海拔较高的山地,为低易损区;空间上,易损性地域性明显,腹地区大,远离腹地区小;时间上,易损性值呈增大趋势。

二、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近40年洞庭湖区地表景观演变及气候潜在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
        (2) 气象数据。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2.2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2.2.1 景观水平尺度分析
        2.2.2 景观类型水平尺度分析
    2.3 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潜在影响分析
        2.3.1 洞庭湖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3.2 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潜在影响分析
3 结论

(2)基于遥感与GIS的威海市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相关概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相关概念以及分类标准
    2.3 数据来源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遥感影像处理以及信息提取
    3.1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3.2 遥感影像信息提取
    3.3 本章小结
4 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4.2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研究分析
    4.3 土地利用动态度研究分析
    4.4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分析
    4.5 土地利用现状叠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文登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5.1 自然环境因素
    5.2 社会活动因素
    5.3 文登区土地利用存有问题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始终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
        1.1.2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面临新的挑战
        1.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考量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进一步丰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实证研究
        1.2.2 为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地关系优化提供参考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概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3.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土地利用状况
第3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
    3.1 数据源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其他数据源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与过程
        3.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过程
    3.3 精度检验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3.3.1 精度检验
        3.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第4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其变化
        4.1.1 数量变化
        4.1.2 结构变化
    4.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4.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第5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分析
    5.1 驱动力因子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驱动力因子
    5.2 驱动力分析方法
    5.3 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5.4 主要用地驱动因素分析
        5.4.1 灰色关联度法
        5.4.2 各类用地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驱动机制分析
        5.5.1 自然因素
        5.5.2 社会经济因素
    5.6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土地利用
        2.1.2 生态系统
        2.1.3 生态服务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地域分异理论
        2.2.5 区位理论
        2.2.6 生态学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
        2.3.2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尺度
        2.3.3 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
        2.3.4 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2.3.5 湖南省相关研究进展
        2.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交通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区域交通
    3.2 土地利用概况
        3.2.1 各地类数量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 生态环境要素概况
        3.3.1 地形地貌
        3.3.2 气候气象
        3.3.3 河流水系
        3.3.4 植被
        3.3.5 土壤
    3.4 社会经济概况
        3.4.1 行政区划与人口
        3.4.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4.1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4.1.1 土地利用强度的界定
        4.1.2 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4.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4.2.1 洞庭湖区地形梯度的划分
        4.2.2 生态用地演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4.3 长沙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4.3.1 长沙都市区的圈层划分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5.1.2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响应分析方法
    5.2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2.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2.2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3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3.1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3.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4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4.1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4.2 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演化机制
        6.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非平稳性
        6.1.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6.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6.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6.2.2 GWR模型构建
    6.3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演化特征
        6.3.1 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2 区位条件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3 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4 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研究
    7.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1.1 提升城镇化质量
        7.1.2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7.1.3 推进经济转型
        7.1.4 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
    7.2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和类型划分方法
        7.2.2 生态用地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
        7.2.3 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
    7.3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3.1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7.3.2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7.3.3 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ANN-CA的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模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覆被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技术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预测
        1.4.2 动态反演并预测洞庭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1.4.3 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支持
2 研究理论概述
    2.1 研究方法
        2.1.1 ANN-CA模型
        2.1.2 当前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模拟预测的主要方法
    2.2 数据来源
3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研究
    3.1 研究区选择及分析
        3.1.1 研究区范围及行政区划
        3.1.2 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环境
        3.1.3 研究区土地利用概况
        3.1.4 面临的问题
    3.2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2.1 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3.2.2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3.3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择及数据准备
        3.3.1 数字高程数据
        3.3.2 矢量数据
        3.3.3 社会经济数据
    3.4 结果与分析
4 土地利用变化ANN-CA建模研究
    4.1 ANN-CA模型构建
        4.1.1 人工神经网络模块构建
        4.1.2 元胞自动机模块构建
    4.2 模型训练与精度验证
        4.2.1 神经网络训练
        4.2.2 模型精度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5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研究
    5.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5.2 模拟预测转移矩阵
    5.3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空间自相关分析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概述
        5.3.2 Moran's Ⅰ指数计算过程
        5.3.3 Moran's Ⅰ指数结果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结论
        6.1.2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建模研究主要结论
        6.1.3 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研究主要结论
    6.2 展望
        6.2.1 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竟之处
        6.2.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概念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3 气候变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气候
        2.1.2 土壤
        2.1.3 地形与地质
        2.1.4 水文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
        3.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结构动态特征变化分析
        4.1.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1.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分析
        4.1.3 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分析
        4.1.4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4.1.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活跃度与信息熵分析
    4.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行政尺度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与结构变化
        4.2.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分析
        4.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4.2.4 土地利用信息熵分析
    4.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4.3.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景观水平分析
        4.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类型水平分析
    4.4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4.4.1 驱动力指标的选取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4.3 主成分分析过程
        4.4.4 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方程拟合
        4.4.5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气候时空特征变化
    5.1 气温时空特征变化
        5.1.1 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
        5.1.2 气温的空间变化
        5.1.3 气温与地理位置、地形的关系
    5.2 降水时空特征变化
        5.2.1 降水的时间序列变化
        5.2.2 降水的空间变化
        5.2.3 降水与地理位置、地形的关系
    5.3 日照时数时空特征变化
        5.3.1 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变化
        5.3.2 日照时数的空间变化
    5.4 平均风速时空特征变化
        5.4.1 平均风速的时间序列变化
        5.4.2 平均风速的空间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1 海拔、坡度与坡向的提取
        6.1.2 NDVI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6.1.3 NDVI空间变化特征
        6.1.4 不同尺度上NDVI变化趋势
        6.1.5 祁连山南坡NDVI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1 冰川的提取
        6.2.2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6.2.3 冰川变化对气温与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

(7)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生态需水理论及框架
        1.2.1 生态需水概念
        1.2.2 生态需水分类
        1.2.3 植被生态需水内涵、特征和计算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2 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3 基于RS与GIS的区域尺度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4 当前生态需水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5 本文各章节组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湖南省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经济特征
        2.1.3 生态环境状况
    2.2 数据资料及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土地利用/覆盖矢量数据
        2.2.4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2.2.5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2.2.6 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及格局变化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地表物候信息提取
        3.2.2 随机森林分类器
        3.2.3 其他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
        3.3.2 基于样本的分类精度评价
        3.3.3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4 讨论
        3.4.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制图
        3.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不确定性与局限性
    3.5 本章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异特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参考作物蒸散量估值方法
        4.2.2 湿润指数
        4.2.3 趋势分析
        4.2.4 归因分析
    4.3 湖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间变化
        4.3.1 年际变化
        4.3.2 年内变化
    4.4 湖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格局
    4.5 湖南省气候变化趋势
    4.6 湖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归因分析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研究(Ⅰ):作物需水量时空分异特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水田面积统计
        5.2.2 水稻气候生育期确定
        5.2.3 作物需水量估算
        5.2.4 灌溉需水量估算
    5.3 湖南省水田作物有效降雨量时空特征
        5.3.1 有效降雨量时间变化
        5.3.2 有效降雨量空间格局
    5.4 湖南省水田作物蒸散量时空特征
        5.4.1 作物蒸散量时间变化
        5.4.2 作物蒸散量空间格局
    5.5 湖南省水田作物灌溉需水量时空特征
        5.5.1 作物灌溉需水量时间变化
        5.5.2 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格局
    5.6 湖南省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缺水量时空特征
        5.6.1 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缺水量时间变化
        5.6.2 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缺水量空间格局
    5.7 本章小结
6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研究(Ⅱ):林地需水量时空分异特征
    6.1 引言
    6.2 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内涵
    6.3 研究方法
        6.3.1 湖南省林地分布现状
        6.3.2 湖南省林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6.3.3 湖南省林地生态缺水量计算方法
    6.4 湖南省林地有效降水量时空特征
        6.4.1 有效降水量时间变化
        6.4.2 有效降水量空间格局
    6.5 湖南省林地蒸散量时空特征
        6.5.1 植被蒸散量时间变化
        6.5.2 植被蒸散量空间格局
    6.6 湖南省林地生态需水量时空特征
        6.6.1 植被生态需水量时间变化
        6.6.2 植被生态需水量空间格局
    6.7 湖南省林地生态缺水量时空特征
        6.7.1 植被生态缺水量时间变化
        6.7.2 植被生态缺水量空间格局
    6.8 湖南省林地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空特征
        6.8.1 林地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间变化
        6.8.2 林地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空间格局
    6.9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空特征
        6.9.1 植被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间变化
        6.9.2 植被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空间格局
    6.10 本章小结
7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应用分析
    7.1 引言
    7.2 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
        7.2.1 系统主界面
        7.2.2 系统原理
    7.3 本章小结
8 成果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改善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的对策及建议
        8.3.1 人工影响生态系统方式,缓解植被缺水状况
        8.3.2 维持天然植被格局,改善生态环境
        8.3.3 利用RS与GIS技术定量监测区域植被生态需水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8)1996-2016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研究区域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3.2.1 土地利用动态
        3.2.2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转移矩阵
    3.3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
        4.1.2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4.2 景观格局动态
        4.2.1 总体景观格局变化
        4.2.2 各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变化
5 讨论
6 结论

(9)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土地覆盖研究进展
        1.2.2 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1.3 3S技术在LUC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1.3.1 RS技术在LUC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1.3.2 GIS技术在LUC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1.3.3 GPS在LUCC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界定
    2.2 研究区社会与经济
        2.2.1 人口状况
        2.2.2 产业活动
        2.2.3 历史遗迹
    2.3 研究区自然环境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水系
        2.3.4 土壤土地资源
        2.3.5 湿地资源
        2.3.6 植物资源
        2.3.7 野生动物资源
    2.4 当前的环境问题
        2.4.1 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减少且遭受污染
        2.4.2 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工、农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
        2.4.3 其它环境问题
第三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遥感影像处理
        3.1.3 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及其空间特征
        3.3.2 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
        3.3.3 土地利用相互转化
        3.3.4 各用地类型的重心空间演化
        3.3.5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机制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
        4.1.3 敏感性分析
        4.1.4 ESV演变的空间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地利用变化
        4.2.2 洞庭湖地区ESV的变化
        4.2.3 空间自相关与冷热点区演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碳效应
    5.1 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2.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
        5.2.2 区域相对变化率分析
        5.2.3 碳汇能力空间分布制图
    5.3 研究结果
        5.3.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效应
        5.3.2 碳汇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5.3.3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导致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
    5.4 讨论
        5.4.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效应的影响
        5.4.2 空间差异的动力因素
        5.4.3 相应的土地调控建议
        5.4.4 研究展望
    5.5 小结
第六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响应
    6.1研究区环境与生物资源概况1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研究方法
        6.3.1 物种生境分布MAXENT模型
        6.3.2 洞庭湖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确定
    6.4 研究结果
        6.4.1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空间分布
        6.4.2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景观格局分析
        6.4.3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7.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建议
        7.1.1 农耕用地区
        7.1.2 生态林用地区
        7.1.3 城乡建设及工矿用地
        7.1.4 湿地保护区
    7.2 低碳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探讨
        7.2.1 碳增汇土地利用政策
        7.2.2 基于碳减排的土地利用政策
    7.3 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管理策略
        7.3.1 土地利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7.3.2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7.3.3 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管理策略
    7.4 其他相关建议
        7.4.1 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科学发展
        7.4.2 发展生态旅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7.4.3 跟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施行行差别化土地供应
        7.4.4 保护耕地,强化管理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果
        8.1.1 建立了洞庭湖地区1990-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库
        8.1.2 揭示了洞庭湖地区近20余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
        8.1.3 分析了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8.1.4 提出了洞庭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对洪涝灾害易损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遥感信息的提取
    2.1 研究范围的确定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4 数据来源及处理分析
    2.5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信息提取
3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类结果总体特征分析
    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转移分析
    3.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洪涝灾害易损性影响分析
    4.1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4.2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特点分析
    4.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易损性分析
5 基于减小洪涝灾害易损性的土地利用对策和建议
    5.1 树立防范土地利用风险的思想
    5.2 土地利用对策和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40年洞庭湖区地表景观演变及气候潜在响应特征[J]. 叶书朝,冯徽徽,邹滨,丁莹,朱思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1(04)
  • [2]基于遥感与GIS的威海市文登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王铭炜.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3]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D]. 钟金铃. 吉首大学, 2019(02)
  • [4]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D]. 戴云哲.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基于ANN-CA的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模拟预测研究[D]. 江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付建新.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7]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符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1996-2016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J]. 谭洁,赵赛男,谭雪兰,董俐,刘洁锐,季沁园. 生态科学, 2017(06)
  • [9]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李涛.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对洪涝灾害易损性影响分析[D]. 扶小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近50年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