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茶研究与利用现状

我国药用茶研究与利用现状

一、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夏征[1](2021)在《浅谈药茶方剂发展与运用》文中认为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促使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得到了协同提升。其中,药茶方剂的出现,促使茶在食疗养生、医疗药用方面的价值得到了系统的总结与挖掘,对药茶方剂做出研究,能够对这种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做出深入的了解。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药茶方剂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常相伟,魏丹丹,陈栋杰,严辉,孙晓东,朱文彬,段金廒[2](2019)在《药用与茶用菊花资源形成源流与发展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菊花作为药食两用特色资源植物应用历史悠久,在药品、食品、茶饮、观赏花卉、香材等方面被广泛使用。本文从我国药用与茶用菊花的品种演变、产地变迁、加工方法、多元利用方式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以期为我国菊花的栽培种植、采收加工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借鉴,为我国菊花资源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启示。

邓云霞,邵志宇,张夙滢,徐隽袆,朱豆豆[3](2017)在《雪茶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雪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 20、RP-18及MCI gel柱层析对雪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合物分离,通过1H-NMR、13C-NMR、HMBC、NOESY、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雪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thoxycarbonyl)-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ic acid(1)、3-(ethoxycarbonyl)-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ic acid(2)、3-hydroxy-2-methoxy-4-(methoxycarbonyl)-5-methylbenzoic acid(3)、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ate(4)、4-hydroxy-2-methoxy-6-methylbenzoic acid(5)、4-methoxy-5-methylbenzene-1,2-diol(6)、1-(2,3-dihydroxy-5-methoxyphenyl)ethanone(7)、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ic acid(8)、baeomycesic acid(9)、squamatic acid(10)、vermicularin(11)。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雪茶中分离得到。

樊彦飞,孙小丽[4](2017)在《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药茶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药茶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失眠症患者1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都给予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组联合药茶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第4、6周末治疗组的PSQ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药茶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

陆阳[5](2016)在《柠檬凉茶生产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凉茶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价值,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软饮料之一。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中草药配方和优化中药汁浸提工艺;中药汁和柠檬汁按比例混合,从感官上优化柠檬凉茶;采用不同澄清技术,提高柠檬凉茶透光率;根据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柠檬凉茶的5项主要指标变化,用Arrhenius方程来构建了货架期预测模型;评价了9种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设计了每小时产2000瓶柠檬凉茶生产线,根据生产力对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建立柠檬凉茶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取得以下结论:确定中草药配方:将枸杞、鱼腥草、菊花、桑叶、甘草、金银花、夏枯草、薄荷按照比例4:2:2:1:1:1:1:0.5比例混合。通过对中药汁浸提正交试验,得出中药汁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100℃,加40倍中药材量的水,浸提时间60min,浸提2次,其料水比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着性相关。柠檬凉茶最佳调配工艺为:中药原汁按照1:2加水稀释、添加7%的柠檬汁、8%的白砂糖、0.06%的柠檬酸复合盐,其中柠檬汁、白砂糖对产品感官得分呈显着性相关。在柠檬凉茶澄清中,采用果胶酶添加量为150U/100mL、1%壳聚糖添加量为0.3mL/100mL、澄清温度为45℃、澄清时间75min,凉茶透光率达到97.98%。确定以pH值和贮藏温度来建立Arrhenius货架期预测模型,贮藏期内每10天进行感官指标、抗坏血酸指标、pH值、褐变指数、稳定程度的测定。模型预测在室温下柠檬凉茶货架期为373天。通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试对比了9种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饮料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比较9种茶饮料可知,柠檬凉茶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且值为1257.23mmol Fe2+/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且值为95.38%,而对ABTS自由基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清除效果,其清除率可达82.24%且排名第二。柠檬凉茶总酚含量115.78mg GAE/L,在9种茶饮料排名第四;柠檬凉茶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578.34mg/L。进行相关性分析知:凉茶总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总黄酮相关性显着,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无相关性,但与总黄酮相关性极其显着。设计了每小时产2000瓶柠檬凉茶生产线,并规范了产品生产技术要点。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班产量和年产量的物料需求量。根据每小时柠檬凉茶产量,对工艺中主要设备进行选型。并从原料标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方面,制定了柠檬凉茶产品质量标准,以期为实现柠檬凉茶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基础。

吴玉冰,张水寒,谢梦洲,谭电波,向茗,鞠邦青,黄惠勇[6](2015)在《药食同源类药膳茶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查阅和收集药食同源、药膳及茶类相关古代文献及现代文献,对药食同源类药膳茶进行综合文献梳理研究,围绕"茶"的保健功能拓展与品饮方式沿革,多维度界定药食同源类药膳茶的概念内涵及外延,以期药膳学、制药工程等多学科融合交叉进而设计和推出相关药膳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徐晓秋[7](2013)在《黄连煮散颗粒药学研究》文中提出黄连煮散颗粒是在中医药传统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节省中药资源、减少煎煮时间、降低能源消耗为目的,融合现代先进制剂技术,使药材仅发生物理性状变化,同时保持药性药效不变的现代新型饮片。根据煮散颗粒本身特性和临床用药特点,对黄连煮散颗粒制备工艺、临床应用煎煮工艺、和传统饮片化学对比、质量标准、指纹图谱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完善黄连煮散颗粒药学部分研究,为后续试验研究和工业化大生产奠定基础。黄连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中,以颗粒成型性和外观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连煮散颗粒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依次考察制备工艺各参数,确定黄连煮散颗粒制备工艺为取黄连过120目筛粉末,按100g粉末加水90~110ml,混匀,制粒,80℃烘3个小时,整粒,即得成品。临床应用煎煮工艺研究中,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时间点对汤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绘制煎煮曲线,考察时间对煎煮效率影响。以盐酸小檗碱转移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黄连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确定较优煎煮工艺为:取黄连煮散颗粒,15倍量水,不浸泡,煎煮2次,每次15分钟。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化学对比研究中,以干膏收率、浸出物含量及煎煮汤液中盐酸小檗碱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从化学角度换算两者剂量关系,剂量关系为:1g黄连煮散颗粒相当于1.780g传统饮片。黄连煮散颗粒质量标准研究中,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连项下有关规定,逐项对黄连煮散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拟定了质量标准草案。本品以盐酸小檗碱计,含小檗碱(C20H18NO4)不得少于5.0%,含表小檗碱(C20H18NO4)、黄连碱(C-19H15NO5)、巴马汀(C21H22NO4)的总量不得少于3.3%。指纹图谱研究中,分别建立黄连煮散颗粒及传统饮片各自的共有模式,14批煮散颗粒及传统饮片其相似度评价均大于0.990。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煮散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完善,通过煎煮工艺、化学成分综合对比分析,验证了煮散颗粒利用率高于传统饮片,节约药材、煎煮时间的优点。

胡海波,王德群,韩邦兴[8](2011)在《杭菊品种及产地现状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杭菊不同产地及所产品种现状进行考察,了解全国杭菊资源历史和现状。方法:实地调查、标本和文献研究。结果:杭菊道地产区一直位于杭嘉湖平原,现形成以浙江桐乡为道地,江苏射阳和湖北麻城为引种产区的新格局,分别主产湖菊、小白菊、大白菊,而杭黄菊仅产于江苏射阳。其中桐乡和射阳出现杭菊新兴加工品胎菊,引种产区均出现早菊。结论:由于长期人工栽培和选育,杭菊产生了多样品种、其习性各异,适应不同产地环境。

刘焕秋[9](2002)在《中药袋泡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近年来中药袋泡剂的研究进展 ,从临床应用、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与药理研究诸方面进行了综述 ,为进一步开发研究中药袋泡剂提供了依据

谢楠,王璇,蔡少青[10](2000)在《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目前药茶可按剂型、组成、剂量、有无茶叶四种方法进行分类。按照剂量大小可将药茶分为保健类和治疗类,治疗类又分减肥类和其它治疗类。对以上两大类药茶市场及文献进行调研的结果查明,保健茶多用菊花、枸杞子、山楂;减肥茶存在泻下过度等副作用;其它治疗茶主要针对慢性病症。今后提示人们应区别饮用不同类别的药茶。

二、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药茶方剂发展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茶方剂的发展历程
    1.1 药茶方剂发展的萌芽时期
    1.2 药茶方剂发展的成熟时期
    1.3 药茶方剂的繁荣发展时期
2 药茶方剂的运用
    2.1 药茶方剂应用范围
    2.2 药茶方剂服用方式

(2)药用与茶用菊花资源形成源流与发展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与茶用菊花品种本草记述
2 药用与茶用菊花产地变迁
3 药用与茶用菊花品种及产地关联记述
4 药用与茶用菊花品种及加工方法沿革
    4.1 亳菊
        4.1.1 亳菊品种形成
        4.1.2 亳菊产地变迁及加工方法沿革
    4.2 滁菊产地变迁及加工方法沿革
    4.3 贡菊
        4.3.1 贡菊品种形成
        4.3.2 贡菊产地变迁及加工方法沿革
    4.4 怀菊
        4.4.1 怀菊品种形成
        4.4.2 怀菊产地变迁及加工方法沿革
    4.5 杭菊
        4.5.1杭菊品种形成
        4.5.2 杭菊产地变迁
        4.5.3 杭菊加工方法沿革
    4.6 福白菊品种形成及产地变迁
    4.7 祁菊品种形成及产地变迁
    4.8 济菊品种形成、产地变迁及加工方法沿革
    4.9 川菊品种形成及产地变迁
5 我国菊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6 结语

(3)雪茶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材料
2提取与分离
3结构鉴定

(4)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药茶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5)柠檬凉茶生产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凉茶概况
    1.2 凉茶的研究进展
        1.2.1 凉茶产品的研究
        1.2.2 凉茶的研究技术
    1.3 柠檬产业概况
    1.4 柠檬开发利用现状
        1.4.1 商品化柠檬鲜果产品
        1.4.2 柠檬加工产品
        1.4.3 柠檬提取物的开发
    1.5 立题背景和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柠檬凉茶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柠檬凉茶制备工艺
        2.1.4 柠檬凉茶澄清工艺研究
        2.1.5 感官评价标准
        2.1.6 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药原汁浸提效果研究
        2.2.2 柠檬凉茶调配工艺研究
        2.2.3 柠檬凉茶澄清工艺研究
    2.3 结论
第三章 柠檬凉茶货架期预测和产品抗氧化活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货架期预测方法
        3.2.2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3.2.3 柠檬凉茶的抗氧化性评价方法
        3.2.4 总酚测定方法
        3.2.5 总黄酮测定方法
        3.2.6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柠檬凉茶货架期预测
        3.3.2 柠檬凉茶与市售茶饮料抗氧化活性比较
    3.4 结论
第四章 柠檬凉茶生产线设计
    4.1 背景
    4.2 生产技术要点
        4.2.1 原辅料规格要求
        4.2.2 工艺流程设计
        4.2.3 生产工艺要点
    4.3 物料衡算
        4.3.1 班产量及年产量的确定
        4.3.2 基础数据
        4.3.3 每班衡算
        4.3.4 全年衡算
    4.4 设备选型
        4.4.1 设备选型及设备设计的原则
        4.4.2 设备选型
    4.5 结论
第五章 柠檬凉茶产品质量标准
    5.1 凉茶标准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技术要求
        5.3.1 感官标准要求
        5.3.2 理化指标标准要求
        5.3.3 卫生指标标准要求
        5.3.4 运输与储藏要求
    5.4 检验规则
        5.4.1 原辅料检验
        5.4.2 出厂检验
        5.4.3 型式检验
        5.4.4 组批
        5.4.5 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5.4.6 判定规则
    5.5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规定
        5.5.1 标志、标签
        5.5.2 包装
        5.5.3 运输
        5.5.4 贮存
        5.5.5 保质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药食同源类药膳茶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食同源类药膳茶的定义
2 “茶”的保健功能拓展
3 “茶”的品饮方式的沿革
4 开发前景探析

(7)黄连煮散颗粒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中药饮片研究现状
    1.2 立项依据
        1.2.1 中药煮散颗粒的研究意义
        1.2.2 黄连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代表性
    1.3 研究思路
2. 正文
    2.1 黄连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2.1.2 试验方法与结果
        2.1.3 本章小结
    2.2 黄连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研究
        2.2.1 试验仪器和材料
        2.2.2 试验方法和结果
        2.2.3 本章小结
    2.3 黄连煮散颗粒与传统饮片化学对比研究
        2.3.1 试验仪器和材料
        2.3.2 试验方法和结果
        2.3.3 本章小结
    2.4 黄连煮散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2.4.2 制法
        2.4.3 性状
        2.4.4 鉴别
        2.4.5 检查
        2.4.6 浸出物测定
        2.4.7 含量测定
        2.4.8 性味与归经
        2.4.9 功能与主治
        2.4.10 用法与用量
        2.4.11 贮藏
        2.4.12 黄连煮散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2.4.13 结论
    2.5 黄连煮散颗粒与传统饮片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2.5.1 试验仪器和材料
        2.5.2 试验方法和结果
        2.5.3 本章小结
3 总结与讨论
    3.1 全文总结
    3.2 讨论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杭菊品种及产地现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考察内容和方法
    1. 考察内容
    2.考察方法
考察结果
    1. 杭菊品种现状
        1.1 已发表品种
        1.2 新栽培变种 (大黄菊)
    2. 产地现状
        2.1 道地产区桐乡主产湖菊
        2.2 引种产区射阳主产小白菊、大黄菊
        2.3 引种产区麻城主产大白菊
讨论
    1.古代杭菊主产于杭嘉湖平原
    2.近代引种促使产区新格局
    3. 新兴加工品胎菊的兴起
    4. 引种产区“早菊”的出现
小结

(10)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茶的种类
    1.1 按服用剂型分类
        1.1.1 液体剂型:
        1.1.2 固体剂型:
    1.2 按组成分类
        1.2.1 单味药:
        1.2.2 复方:
    1.3 按是否限制剂量分类
        1.3.1 单纯保健类:
        1.3.2 治疗类:
    1.4 按处方中有无茶叶分类
2 使用现状
    2.1 部分无剂量限制的保健茶商品的调查
    2.2 市售部分减肥茶商品的调查
    2.3 我国现阶段有剂量限制的其它治疗茶部分商品的调查

四、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药茶方剂发展与运用[J]. 夏征. 福建茶叶, 2021(04)
  • [2]药用与茶用菊花资源形成源流与发展变化[J]. 常相伟,魏丹丹,陈栋杰,严辉,孙晓东,朱文彬,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2019(01)
  • [3]雪茶的化学成分研究[J]. 邓云霞,邵志宇,张夙滢,徐隽袆,朱豆豆. 中药材, 2017(05)
  • [4]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药茶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J]. 樊彦飞,孙小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7(15)
  • [5]柠檬凉茶生产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D]. 陆阳. 西华大学, 2016(05)
  • [6]药食同源类药膳茶的文献研究[J]. 吴玉冰,张水寒,谢梦洲,谭电波,向茗,鞠邦青,黄惠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2)
  • [7]黄连煮散颗粒药学研究[D]. 徐晓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7)
  • [8]杭菊品种及产地现状考察[J]. 胡海波,王德群,韩邦兴.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4)
  • [9]中药袋泡剂的研究进展[J]. 刘焕秋. 江苏中医药, 2002(09)
  • [10]我国药茶的研究使用现状[J]. 谢楠,王璇,蔡少青. 中药材, 2000(01)

标签:;  ;  ;  ;  

我国药用茶研究与利用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