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形成新研究

中华民族形成新研究

一、中华民族形成时代新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琴[1](2021)在《陇东地区黄帝传说的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静[2](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李珊珊[3](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杨珊[4](2021)在《端午习俗演变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节日习俗的出现大致在战国初期,魏晋南北朝时节日正式成型,在经历了2500多年的风化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各地不同的端午习俗。2009年,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泪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等三省四地的“端午节”成功申遗。2009年,中国端午节的成功申遗,为中传统文化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了新的篇章。端午习俗的起源是文章的第一个论述对象。关于端午之起源,民间大多数认可的是源于纪念屈原;而学界对此却多有争议,除了纪念屈原以外,史书中还出现了关于端午节时纪念伍子胥、介子推以及曹娥的记载。除此之外,学者还认为端午习俗可能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浴兰节,或是端午即夏至,也有学者认为端午习俗与古人的“恶月恶日”观念有关。文章的第二个论述对象即是端午习俗在不同朝代的不同表现。先秦时期端午习俗尚未形成。汉魏时,有了具体的文献记载,百姓开始进行驱邪避疫活动,过节也是以非官方自发流行为主。隋唐以后,节日活动逐渐盛大起来,宫廷大肆举办宴会、互赠礼物;民间则开始盛行水上竞渡之戏。宋代竞渡之风比唐代更为盛行,同时端午帖子诗的创作也流行起来。元代因是少数民族政权的缘故,习俗与汉族节日有大不相同之处,主要以游牧为主。明清以后,端午传承中变化最大的是对女性的重视,故明清端午节又称女儿节,节日作用及内涵也更加偏向对生活的调节与服务。文章的第三个论述对象则是以国家联合打包的“中国端午节”进行个案研究,对比探讨长江流域四个不同地区端午习俗的差异。四地虽然都位于长江沿岸,但端午风俗习惯却有各异表现。第四章则探讨了在不同时空的影响下,端午习俗表现各异的缘由,也分析了古今历史时空对端午习俗构建的影响因素。在端午习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空有着相应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了不同时期的端午习俗的表象各异。同时笔者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发现了端午习俗在保护传承中的部分现实缺陷,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对今后端午习俗的保护提出了自己部分观点。

王梦豪[5](2021)在《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常识。2014年文化常识作为考点在高考中出现,2017年语文高考大纲中又增加了“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识”的要求。但目前对文言文文化常识的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文言文产生的时代背景久远,文言文文化常识体系繁杂、内容广泛,学生对文言文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认识不足、方法不当的现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是对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的策略研究,除绪论外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重视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重视高中生文化常识教学首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其次是适应高考新趋势的体现;再次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主要体现在重视文化常识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可以丰富学生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可以帮助学生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第二部分是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文化常识的分类梳理。主要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姓氏称谓、科举官职、天文地理、宗法习俗类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示例说明,从选文、示例、常识称谓、释文四个方面对上列文化常识进行系统汇编。第三部分是对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方面,从文化常识的学习兴趣及态度、认知程度、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方面,对文化常识的重视程度、知识储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对学习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策略建议等方面进行访谈。在分析调查问卷和整理访谈结果中归纳总结出目前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一部分针对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文化常识教学的策略。首先,提高教师对文化常识的认知能力,使教师充分认识文化常识的重要性并不断丰富文化常识的知识储备;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法,如趣味导入法、随文拓展法、活动教学法,并配以相应的教学案例;再次,顺应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实施任务群教学,并设计了古代官职及官职变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最后,从学生层面,提出引导学生对文化常识进行自主学习及高效记忆的策略。本文力求在明确重视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梳理高考试卷、人教版语文课本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分析文化常识教学现状,提出教学策略和教学实例,以期为提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质量、为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略尽微薄之力。

程凯[6](2021)在《汉晋时期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研究》文中指出汉晋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群体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民族发展的主要途经通过民族迁徙的方式所进行,东北亚地区作为众多民族群体活跃的地区,明显的反映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趋势,民族群体之间的这些行为,都需要以民族迁徙作为铺垫。东北亚地区不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也由此形成了众多的民族群体。至战国边胡诸国起长城后,长城成为中原王朝与塞外诸部的分界线,这道界线也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民族群体分界线。匈奴崛起于长城以北,其邑落向东北亚地区扩散,大量匈奴人进入东北亚地区,至汉武帝北击匈奴后,匈奴西迁离开东北亚地区,乌桓、鲜卑逐渐南迁,居于长城之外。至东汉时,东北亚地区的乌桓、鲜卑因中原王朝的内迁政策及部落攻伐失败后,逐渐迁入长城以内生活,魏晋时期,幽、并地区已活跃着大量乌桓、鲜卑,与汉族群体杂处生活,原本居于草原的民族群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建立其本民族的政权,并以此为基地,南下中原。每当中原纷乱时期,大量汉族群体北上进入东北亚地区,传播了中原地区以儒家为主的文化,影响了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夫余在汉晋时期,逐渐南迁,进入朝鲜半岛,与迁入此地的秽貊、汉族群体,融合逐渐分化、形成新的民族群体。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群体的迁徙深刻的影响了地区的历史发展,各民族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东北亚地区丰富的历史。

张璐[7](2021)在《戎族在与周、秦交往中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戎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古老族群。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戎族是最初活跃于泾、渭河上游地区的原始农业部落,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生业模式呈现出游牧化与农耕化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戎族在与周人的交往中,学习到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同时通过与周人联姻、联盟等方式,跟上了周人东扩的进程,将自身的势力发展到宗周附近地区,逐渐成为威胁宗周的重要力量,最终加速了西周的灭亡。秦早期地处周、戎交锋的前线,在王室东迁之际凭借“攻逐戎”的任务得以封爵立国。原本攻占镐京进入泾、渭下游地区的诸戎,后来在秦国东进战略的驱逐下,聚集到晋南及伊洛地区,他们在生活和文化习俗上进一步向华夏融合。而在秦国西北地区的诸戎,则在秦国的扩张中逐渐向西退缩,他们的在相关的考古遗址中呈现出游牧因素自东向西逐渐增加的特点,体现了族群发展对环境的适应性。戎族与周、秦的交往虽然主要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均是通过推动戎族的迁徙来间接影响其整体变迁。纵向来看,戎族内部随着迁徙联系纽带逐渐由血缘向地缘转变;而横向对比东、西两区的戎族聚落,可以看到戎族对不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适应和融合。

毛卫民[8](2021)在《金属与战争陷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器具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提供了便于人类互相争斗的新型工具——金属兵器,因此在人类文明时代大规模战争频发。铜器时代发达与否对中西方文明的特征及战争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有重要影响。西方文明早期以追逐盘剥利益为特征之一,普遍实行奴隶制度,并推行对外扩张和征服的战争策略,其爆发战争的规律可以借助"修昔底德陷阱"描述。中华文明以族群间融合和温和逐利为特征,对周边民族也多采取融合的策略,未出现以奴隶制为主要经济支撑的社会制度,并主要推行保持中华民族完整统一的内敛型战争策略,其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规律可以借助"分裂陷阱"描述。

陈婷[9](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王曼[10](2020)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政治信仰作为人类信仰的政治维度,是人们对某种特定的政治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等的信奉和敬仰,是对政治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人的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政治信仰是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要素,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随着人类政治文明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信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共同的政治信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以及“西化”“分化”等因素的冲击下,个别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出现了弱化,甚至是动摇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滑坡会使党失去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撑,损害党内的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因此,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使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崇高的政治信仰引领下践行政治理想、行为规范,在科学的政治信仰凝聚下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为题,由导论和正文五章内容组成,各章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问题,首先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信仰的内涵、特征、分类以及政治信仰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等。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政治学说中的“内圣外王”的政治修养、“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和“大同社会”的政治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政治理念、价值追求、社会理想的精华,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态度和精神生活风貌,并逐渐成为人们内化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亦成为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过程与基本经验。在历史脉络上,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纵向、动态的梳理,纵观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变迁历程,体悟党的政治信仰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出党在政治信仰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即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政治信仰建设等。这些宝贵的经验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突出问题,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提供了历史镜鉴和现实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突出问题意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的政治信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和新问题。新时代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为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因此,通过总结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两方面进行充分论证,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把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作为时代课题来讨论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精神,从内容体系上看,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的内容建构应包含五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科学政治信仰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五章在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路径,以实现政治信仰建设的目标。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信仰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加以推进。具体而言,在基本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有效机制上,政治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在生成过程中应遵循信仰的一般心理发展机制,包括理性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意志培养机制和行为践行机制;在具体路径上,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党性修养、依托红色资源、学习先进典型、完善党内制度、加强实践锻炼等路径,实现政治信仰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七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巩固与强化,提高党员、干部知信行合一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二、中华民族形成时代新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民族形成时代新考(论文提纲范文)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端午习俗演变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重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端午习俗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第一节 端午习俗的缘起
        一、源于浴兰节及夏至之说
        二、源于恶月恶日之说
        三、源于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之说
    第二节 端午习俗的历史演变
        一、先秦秦汉时期的端午习俗
        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端午习俗
        三、宋元时期的端午习俗
        四、明清时期的端午习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端午习俗的典型表现
    第一节 秭归端午习俗的表现
        一、秭归文化地理环境
        二、秭归端午习俗的表现
    第二节 黄石西塞山区端午习俗的表现
        一、西塞山区文化地理环境
        二、西塞神舟会活动内容
    第三节 汨罗端午习俗的表现
        一、汨罗市文化地理环境
        二、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表现
    第四节 苏州端午习俗的表现
        一、苏州市文化地理环境
        二、苏州端午习俗主要活动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今端午习俗传承要素变化
    第一节 传统端午习俗的文化传承要素
        一、巫俗方术
        二、祛病驱疫
        三、天文历法
    第二节 当今端午习俗的文化传承要素
        一、商业因素
        二、文化传承使命
        三、人们团聚的需求
    第三节 古今端午习俗差异巨大的原由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区域文化构建的必然结果
        三、人们对节日需求的不同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端午习俗传承的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当今端午习俗传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节 端午习俗传承的反思
    第三节 端午习俗传承的几点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有关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研究
        (二)研究高考中文化常识的备考策略
        (三)研究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归纳法
第一章 重视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
    1.1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1.2 是适应高考新趋势的体现
        1.2.1 高考文化常识题的回顾
        1.2.2 高考文言文中文化常识的试题特点
    1.3 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
        1.3.1 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1.3.2 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储备
        1.3.3 传承古代优秀文化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内容梳理
    2.1 高中文言文中涉及文化常识的选篇统计
    2.2 高中文言文中文化常识内容梳理
        2.2.1 姓氏称谓类的文化常识
        2.2.2 科举官职类的文化常识
        2.2.3 天文历法类的文化常识
        2.2.4 山川地理类的文化常识
        2.2.5 宗法礼俗类的文化常识
    2.3 高中文言文中文化常识内容的特点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2.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方面
        3.3.2 教师方面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的教学策略
    4.1 提高教师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认知能力
        4.1.1 参标解纲,提高认识
        4.1.2 终身学习,储“水”固“源”
    4.2 运用多元教学法促进学生掌握文化常识
        4.2.1 趣味导入法
        4.2.2 随文拓展法
        4.2.3 活动教学法
    4.3 推进文化常识教学改革,实施任务群教学
        4.3.1 深入研究教材,整合教学资源
        4.3.2 坚持任务驱动,实施任务群教学
        4.3.3 古代官职及官职变迁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4.4 引导学生对文化常识进行自主学习及高效记忆
        4.4.1 结合教材,分类串记
        4.4.2 举一反三,联想记忆
        4.4.3 汇总类别,表格记忆
        4.4.4 诗化知识,口诀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B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问题提纲
致谢

(6)汉晋时期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匈奴东进时期东北亚地区的民族迁徙与演进
    第一节 匈奴与东胡的互动
        一、东胡的衰落与匈奴的崛起
        二、匈奴击败东胡后的民族迁徙与分化
    第二节 中原汉族群体在东北亚地区的迁徙与影响
        一、西汉初年东北亚地区的局势
        二、东北亚地区汉族群体向长城外的迁徙
    第三节 夫余与秽的迁徙与发展
        一、夫余的迁徙与发展
        二、秽的迁徙与发展
    第四节 匈奴统治时期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小结
第二章 西汉中期以降东北亚地区文明发展与民族迁徙
    第一节 汉匈战争与匈奴的西迁
        一、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
        二、漠北之战后匈奴的迁徙
    第二节 乌桓、鲜卑的迁徙与发展
        一、乌桓的迁徙与发展
        二、鲜卑的迁徙与发展
    第三节 中原王朝在东北亚地区的开拓与汉民族的迁徙
        一、汉武帝征伐朝鲜与四郡的设立
        二、汉族群体在东北亚地区的迁徙
    第四节 东北亚地区其他民族的迁徙活动与发展
        一、夫余、高句丽的迁徙与发展
        二、挹娄、沃沮、秽、三韩等的迁徙与发展
    第五节 西汉中期以降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魏晋时期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与政权发展
    第一节 曹魏、西晋在东北亚地区的经营与民族迁徙
        一、曹魏时期中原政权与民族迁徙的政治互动
        二、西晋与鲜卑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互动与民族迁徙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诸部的迁徙与发展
        一、鲜卑宇文部的迁徙与发展
        二、鲜卑段部的迁徙与发展
        三、鲜卑慕容部的迁徙与发展
    第三节 夫余与高句丽的迁徙与发展
        一、夫余的迁徙与发展
        二、高句丽的迁徙与发展
    第四节 魏晋时期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戎族在与周、秦交往中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资料、方法及主要思路
    五、文章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六、文章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戎族的含义与产生
    第一节 “戎”作为族称时的含义
    第二节 戎族的来源及其早期文明
        一、 戎族的来源
        二、戎族的早期文明
第二章 戎族与周的交往
    第一节 不窋与公刘所奔之戎
        一、周奔戎狄的时间及地望
        二、碾子坡遗址所见戎狄之俗
    第二节 晚商时期的周戎交往
        一、姜戎与周人的交往
        二、周对诸戎的征服
    第三节 穆王以来的戎族势力增长
        一、穆王征犬戎
        二、周戎实力对比的变化
第三章 戎族与秦的交往
    第一节 早期的戎秦交往
        一、申戎联姻与始号为秦
        二、伐戎卫周与得爵立国
    第二节 秦东进战略中的戎族变迁
        一、秦东诸戎的分布
        二、秦东诸戎的衰落
    第三节 秦霸西戎以来的戎族变迁
        一、秦霸西戎
        二、戎号不显
第四章 周秦时期戎族变迁的整体态势
    第一节 连结纽带的转变
        一、转变的表现
        二、转变的影响
    第二节 外部环境改变而引发分化
        一、秦东、西两地戎人对比
        二、戎族分化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金属与战争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金属冶炼技术与社会发展
西方文明对盘剥利益的追求与征服战争
中华民族的融合及其统一战争
文明特征与战争陷阱
结束语

(9)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10)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 研究的缘由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分析
    一、政治信仰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一) 信仰的概念分析
        (二) 政治信仰的内涵界定
        (三) 政治信仰的特征
        (四) 政治信仰的功能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仰理论
        (二)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政治信仰论述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探索之路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实践之路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发展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二)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
        (三) 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
        (四) 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个别党员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
        (二) 个别党员在生活中“不信马列信鬼神”
        (三) 个别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市场经济的冲击
        (二) 全球化的挑战
        (三) 网络化的影响
        (四) “西化”“分化”的干扰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
        (一)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助推党的政治建设
        (二)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党的政治信仰的精神支柱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想追求
        (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时代目标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特征
    四、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实践要求
        (一) 对党忠诚是为政之魂
        (二) 个人干净是立身之本
        (三) 敢于担当是成事之要
    五、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践行旨归
        (一)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二)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
        (三)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观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二)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三) 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 坚持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有效机制
        (一) 政治信仰理性认知机制
        (二) 政治信仰情感认同机制
        (三) 政治信仰意志培养机制
        (四) 政治信仰行为践行机制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 加强理论武装,促进政治信仰的认知深化
        (二) 坚定四个自信,激发政治信仰的情感认同
        (三) 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政治信仰的初心锤炼
        (四) 依托红色资源,接受政治信仰的文化熏陶
        (五) 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政治信仰的示范引领
        (六) 完善党内制度,建立政治信仰的制度保障
        (七) 加强实践锻炼,实现政治信仰的外化于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中华民族形成时代新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陇东地区黄帝传说的文化研究[D]. 李雪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4]端午习俗演变与传承研究[D]. 杨珊.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12)
  • [5]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D]. 王梦豪.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6]汉晋时期东北亚地区民族迁徙研究[D]. 程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戎族在与周、秦交往中的变迁研究[D]. 张璐. 兰州大学, 2021(12)
  • [8]金属与战争陷阱[J]. 毛卫民. 金属世界, 2021(02)
  • [9]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D]. 王曼. 山东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中华民族形成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