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史之争评析——对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反思之一

江史之争评析——对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反思之一

一、蒋史之争评析——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汪雪[1](2021)在《国共之间:中国青年党的政治选择(1944-1947)》文中研究指明

徐霞[2](2020)在《《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以来,西医传播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接受过西医教育的中国知识精英逐渐取代传教士,成为医学传播的主力。医学报刊的宗教色彩明显减弱,文化与教育功能更趋鲜明。1939年8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健康杂志》正式刊行,公共卫生委员会主席黄子方担任该杂志主编。《中华健康杂志》作为近代通俗性医学刊物的典型代表,不仅是这一时期医疗社会状况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是西医传播历程中的长期践行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中华健康杂志》尚未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以《中华健康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杂志的创办始末及人员变动情况,全面把握其刊行状况。同时围绕杂志内容展开分析,探究这一西医科普类杂志的传播方式及特点。本文重点关注杂志中的群体表达,剖析医师作为知识中介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构建面向,考察民众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医疗看法与疾病认知,同时思考《中华健康杂志》的社会意义,展现医师群体在战争与经济困难的大环境之下所做出的改变与调适。本文对《中华健康杂志》的研究表明:该杂志的栏目设计与知识呈现,实际上是一系列包括专业与通俗、教育与乐趣、普及与利益等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协调、补充的结果,医学知识的专业化与通俗化贯穿杂志发展的始终。在战乱的情势下,预防医学得到重点提倡,医师群体依据社会状况进行调整,提出了健康而又经济的生活方式,为民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健康指导。另外,医师作为杂志文章的创作主体,在进行医学知识传播的基础上,也试图借助杂志这一宣传平台为自身“正名”,他们一方面着意强调西医的“科学性”特征,为其学科正当性辅以证明,同时从自身角度出发辨析医患纠纷、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为塑造现代化的病人而努力。此外,杂志也并没有隐去民众的声音,一系列读者栏目的开设,为民众提供了反馈渠道与发声平台,医患双方相辅相成,最终展现并丰富了民国医学社会化进程的时代内涵。

王旭[3](2018)在《战后国共两党在天津的学生导控与教育救助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战后中国的社会局势不仅与国际要素密切相连,也与中国内部的军事推进、政党竞逐和结构性变化相互缠绕。1945年-1949年,青年学生的政治倾向与心理变化是一个具有历史因革的线索问题,作为“复兴重建”力量之主体和民心走向的“晴雨表”,国共两党对此皆有系统性的争取措施和政策设计。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地斗争中取得了全国政权,青年学生由三民主义之途到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其中的经验、方法、路径、组织性动员乃至胜利之机理,需要进一步讨论。本研究分为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七个部分,以学生导控和教育救助政策为主线与聚焦点,全面考察了国共两党在天津的相关实践及实施效果。可以看出,与国民党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民意引导、学生心境、教育救助、知识分子争取等多个方面,用一种灵活、积极、实用和贴近群众的方法,获得了社会认可,一些经验对当下的党团建设和青年学生的政治走向问题,也具有现实借鉴和理论价值。同时,在史实建设的前提下,也关注到了不同事件之间的连锁关系及后期影响,如国民政府教育甄审引发的体制内反弹、沈崇事件处理失误导致的社会不满、国民党压制中共助学运动引起的学生怨言、国民党奖助运动实施的经费隐匿和基层组织无力、两党运动型模式与底层政治、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等方面,在比较、反思与检验中,加深了对革命成功来之不易和战时中国特定图景的理解与认识。国共两党的学生导引与教育救助作为多元化政策的一环,也构成了系统性社会反应的一个侧面。可以说,由战局之变化导致的社会恐慌与国民党各项政策引发的体制内崩溃,这既是战后政争强度及其理念在天津的区域性表达,也彰显了最终革命成败的一个隐型致因。

黄海涛[4](2017)在《抗战胜利后青岛教育甄审与师生反甄审运动》文中提出抗战胜利后青岛教育甄审与师生反甄审运动是发生在收复区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上至国民党中央政府决策高层,下至国民党青岛地方政府、青岛中小学教职员、学生,以及国民党当时的主要政争对手——中共。在这一事件中,上述参与者究竟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相互之间关系如何,教育甄审缘何背离国民政府初衷,最终结局又如何等。因为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历史的走向,所以有必要加以探讨。本文力图紧扣历史背景,较详细地勾勒这个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分为五个部分:首篇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资料与方法。第一章介绍国民政府教育甄审在青岛的展开与实施。主要从国民政府教育甄审政策的出台、抗战胜利前后青岛教育界的形势、教育甄审在青岛的实施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二章介绍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发起及进程。主要涉及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发端、高潮、结束,以及国民政府教育甄审在青岛的破产,着重论述了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第三章专门讨论中共在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中共自身、他人眼中的中共两大视角加以论述,包括:中共在青岛的组织概况、中共在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中的角色定位、中共在青岛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为结语。整合前文,通过对青岛教育甄审与师生反甄审运动的整体梳理以及对国共两党在反甄审运动中的成败考察,来展现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历史地位——为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作准备,并成为国共政争的一个重要节点。

汪玉明[5](2013)在《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生群体怀揣着理想与责任,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表达诉求,先后演绎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时代剧作。尤其是在抗战结束后的1945-1949年间,学生运动告别战时的相对平静,在中国大地抒写波澜壮阔的画卷,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事实上,战后学生运动既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手,也是社会变迁的时代产物。在社会变迁视野下考察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发生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后中国社会剧变的内在机理。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视野考察1945-1949年间中国学生运动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资料依据,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主要探讨国际化影响与学生运动兴起的外因。从根本上说,近代学生群体的形成就是中国从封闭走向世界的产物,无论是早期的学生拒俄、拒法运动,还是战后的历次学生运动,国际化影响都或显或隐。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国际化影响,尤其是抗战极大提升了中国国际化程度,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对中国的影响日深,随着战后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及战后世界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外部环境。第二章主要探讨地域底色差异与学生运动类型的多样。战后学运发展最终呈现高度趋同性,但在战后学运爆发初期乃至其后一段时间,学生运动的类型则是多样化的,而这种多样化与发生地的地域底色差异有着密切联系。长达八年的抗战对中国地域发展影响巨大,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根据地三大地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致使战后学运主题选择不尽一致,尤其是战后初期的北平、昆明两地学运类型差异颇有代表性。第三章主要探讨政治生态演化与学生运动走向的嬗变。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了对"和平民主"旗帜的激烈争夺,国内政治生态也更趋复杂。同时,两党都对教育界尤其学生群体给予了相当关注,其结果,国民党因其政策过于功利化、强迫化,激起学生群体的抵触;共产党则因其政策手段的温和理性,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学生的同情、好感以至支持。当然,在国内政治生态演变中,国共两党对学运个案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战后两场具有民族主义背景的反苏游行和抗暴运动中,国共两党基于不同的政治考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态度,这极大影响了两场学运的走向,反苏游行迅速兴起又迅速趋冷,抗暴运动则狂飙突进且影响深远。第四章主要探讨知识阶层分化与学生运动参与的扩大。事实上,知识阶层虽承继了中国传统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但其对政治的参与更多是建设性的,是以诤友的姿态来与政府对话,特别是教育界知识分子深受西方教育独立思想的影响,他们虽对学生运动表示理解但却不赞成罢课游行的举动。然而,由于国民党推行独裁政治,战后中国社会面临空前的民主危机,一向被知识分子视为公共空间的舆论界生态也日趋恶化,加之其服赝的民主价值受到独裁政治的冲压,基于民主情结的"反独裁"诉求迅速高涨,这令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产生了思想共鸣。第五章主要探讨社会全面危机与学生运动动力的持续。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本属薄弱,加之抗战的破坏及战后接收的蹂躏,中国经济陷入日益严重的危机中,这使得教育界面临空前的生存困境,教职员和学生群体的不满在淤积,进而演化为持续不断的学运。国民政府应对学运时始终低效而尴尬,这与国民政府高层派系斗争、中央与地方龋龉、学校与地方当局隔阂有很大关系。当国民政府尝试"运动学生"失败后,便以党团特务应对,在学生的抗议升级时,暴力镇压又频频出现,最终埋葬了政府的合法性。概言之,战后学生运动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充满战斗激情的文告宣言和一幅幅令人血脉喷张的游行画卷,它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各种势力、各种影响都卷入其中,从而对战后学运的起源、类型、走向、参与者、动力等产生重要作用,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也影响着社会变迁的进程。

曹嘉涵[6](2011)在《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时期的中美租借关系,是两国为共同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而建立起来的以军事互助为主体的特殊经济关系。抗战爆发后,中国开始积极争取美国的军事援助,国民政府先后派陈光甫与宋子文赴美求援,并于1940年底建立起由蒋介石、宋子文主导的相对集中的求援体制。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等法案,为中国获得租借援助扫清了障碍。而在中国成为租借受援国之初,宋子文即在美注册成立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代表国民政府接洽和落实租借援助事宜。作为非盈利性的官营企业,中国国防供应公司借助中国银行的资金与海外分支网点,由200人左右的中外籍员工队伍承担起租借物资申请、营运、存储、整理等各项职责,并为美国志愿航空队来华作战提供支持,其使命直至1944年7月方告结束,主要工作移交给中国物资供应委员会。战时美国租借援华的总额超过8亿美元,这笔无偿援助不仅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历史性作用,而且使中国对美外交的地位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接受租借援助的同时,中国亦以回惠租借形式向驻华美军人员及官方机关提供食宿服务、帮助修建机场并垫付法币。巨额回惠租借加剧了后方法币发行失控与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国统区的经济与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的租借援助机制由罗斯福总统主导,但陆军部已倾向于独立评估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求援工作,同时派马格鲁德军事代表团来华监督租借物资的使用。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租借拨款方式与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以陆军部为首的军方势力取得租借援助主导权。塔尔萨事件发生后不久,中美军事合作全面启动,陆军部指派史迪威来华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并秘密指定其在印度接收分配援华租借物资,中国最终不得不接受失去租借物资分配权与直接申请权的现实。此后,美国的租借援华进一步成为中美间矛盾与冲突爆发的诱因之一。随着中国开始履行回惠租借义务,中美双方在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上出现新的争执。由于美国拒绝向中国提供10亿美元借款,两国未能达成正式的回惠租借协议。抗战结束前,美国通过不定期与中国协商的方式偿还了部分回惠租借援助。中美围绕租借援助问题的纷争,削弱了这对盟友间的互信,对两国军事-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潘荣华[7](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刘丽,胡槿,杜华[8](2005)在《2004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曹木清,江秋[9](2000)在《蒋史之争评析——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之一》文中研究说明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争执深刻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上追求霸权的实质。史迪威来华是为实现上述目标服务。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争执具体反映了美国开明派同中国顽固派 (其后台是美国保守派 )在如何实现美国政策目标上的冲突。罗斯福居中调控 ,在关键时刻牺牲史迪威 ,是想主要依靠蒋来实现其政策目标。罗斯福死后 ,右派政府把扶助蒋介石的政策发展到极端 ,导致战后冷战的惨剧

二、蒋史之争评析——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蒋史之争评析——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2)《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及意义
    2 学术史回顾
        2.1 医学史研究
        2.2 近代医学观念研究
        2.3 近代医疗卫生社团、杂志研究
        2.4 关于《中华健康杂志》的研究
    3 资料使用情况
    4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4.1 创新之处
        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健康杂志》概况
    1.1 《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办背景及缘起
        1.1.1 西医群体与近代医学知识的传播
        1.1.2 医学社团与专业医刊的发展
        1.1.3 中华医学会与《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办
    1.2 《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刊与宗旨
    1.3 《中华健康杂志》的发行概况
        1.3.1 酝酿与发展:初创时期的《中华健康杂志》
        1.3.2 责任与担当:沦陷时期的《中华健康杂志》
        1.3.3 复兴与坚持:战后的《中华健康杂志》
    1.4 《中华健康杂志》编撰群体介绍
        1.4.1 杂志主编群体介绍
        1.4.2 杂志作者群分析
    1.5 《中华健康杂志》的经费来源
    1.6 出版环境对杂志定价的影响
第二章 《中华健康杂志》的营销策略与编辑特色
    2.1 杂志的营销与设计风格
        2.1.1 杂志的宣传营销手段
        2.1.2 封面的设计与变化
        2.1.3 杂志广告的刊登情况
    2.2 杂志传播的内容特征
        2.2.1 医学知识的通俗化传达
        2.2.2 医学内容的专业化保持
    2.3 杂志中的故事文本探析
        2.3.1 多样化的故事形态
        2.3.2 故事中作者的价值倾向
第三章 《中华健康杂志》的健康关怀
    3.1 聚焦热点:为社会“开药方”
        3.1.1 备受关注的传染病防治
        3.1.2 妇婴健康的着重强调
        3.1.3 工人疾病与社会保障
    3.2 立足实际:经济视域下的健康生活建构
        3.2.1 预防医学:社会生活中的经济考量
        3.2.2 困难条件下的营养问题
第四章 《中华健康杂志》中的“医患”表达
    4.1 文化的中介者:医师的塑造与表达
        4.1.1 “伪科学”的中医与“科学”的西医
        4.1.2 塑造“合格”的病人
        4.1.3 维护神圣的医护形象
    4.2 文化的接收者:杂志读者的反馈与建议
        4.2.1 《中华健康杂志》的读者特征
        4.2.2 读者栏里的社会镜像
    4.3 何为“健康”:医患群体共同的“健康”塑造
        4.3.1 医师的专业化建构
        4.3.2 病患的经验性传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战后国共两党在天津的学生导控与教育救助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第二节 现有研究之不足与突破点
    第三节 资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后天津的社会局势、教育甄审与流亡学生涌入
    第一节 “中央来了”与接收乱象
    第二节 教育甄审之出台与运作
    第三节 流亡学生涌入与救济
    第四节 学潮的节奏与变奏
第二章 中共地下党在天津的学潮策划与积极推进
    第一节 天津地下党的组织结构与演变
    第二节 反甄审运动的兴起与延伸
    第三节 沈崇事件波及天津
    第四节 五·二〇运动前后
第三章 “重演五四”:助学运动开展的社会背景与地方反应
    第一节 青年学子生活维艰
    第二节 “当局不管、咱们来办”
    第三节 青年学生救济委员会救助与配合
    第四节 阻止助学运动和学潮情报获取
第四章 模式转变:天津市奖助优秀清寒学生运动的筹办与动员.
    第一节 前期宣传与各界因应
    第二节 奖助基金的募集情况和社会动员之技术
    第三节 奖助运动的性质及与救济特捐、自卫特捐之关系
    第四节 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及学潮再起
第五章 战后国共两党学生导控与教育救助政策的比较与反思..
    第一节 争取青年:助学模式的近代演变
    第二节 国共政争背景下的青年学生向背
    第三节 学生运动的集体抗争与两党实施导控的紧迫性
    第四节 国共两党的运动型模式与底层政治
结语:青年学生、革命话语与教育体制的总体考察
    第一节 地方性案例的意义局限与历史实相
    第二节 民意基础与政权移转的区域史解释
    第三节 战后社会秩序与革命话语的延续
    第四节 现实思考:青年学生政策的惯性与变革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抗战胜利后青岛教育甄审与师生反甄审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国民政府教育甄审在青岛的展开与实施
    一、国民政府教育甄审政策的出台
    二、抗战胜利前后青岛教育界的形势
    三、教育甄审在青岛的实施
第二章 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发起及进程
    一、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发端
    二、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高潮
    三、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的结束与教育甄审的破产
第三章 中共在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共在青岛的组织概况
    二、中共在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中的角色定位
    三、中共在青岛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概念界定及资料依据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国际化影响与学生运动兴起的外因
    第一节 抗战前及战时中国的国际化
        一、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关系
        二、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三、全面抗战与中国的国际化
    第二节 战后世界形势与中国政局
        一、战后世界发展趋势
        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适
        三、苏联对华政策的修正
    第三节 外来影响与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兴起
        一、战后国际"挺蒋"与当局自我认知的错位
        二、战后国家地位变化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三、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地域底色差异与学生运动类型的多样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战时沦陷区地域发展状况
        二、战时国统区地域发展状况
        三、战时抗日根据地地域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战后初期学生运动发生的地域特征
        一、战后初期收复区学生运动的主题选择
        一、战后初期大后方学生运动的主题选择
    第三节 战后初期北平、昆明学运缘起比较
        一、北平反甄审学运的缘起
        一、昆明反内战学运的缘起
        三、两场学生运动的地域比较
第三章 政治生态演化与学生运动走向的嬗变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中国政治生态
        一、对"和平民主"旗帜的争夺
        一、脆弱"共识"下的暗流涌动
        三、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两党的明争暗斗
    第二节 战后国共双方在学校的争夺战
        一、国民党对学生的争取和控制
        二、共产党在学生中影响的深入
    第三节 反苏游行和抗暴运动走向比较
        一、学生反苏游行的起因与骤停
        二、学生抗暴运动的发起与扩大
第四章 知识阶层分化与学生运动参与的扩大
    第一节 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形成与分化
        一、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形成
        二、现代知识阶层形成的特点
        三、抗战与知识阶层的分化
    第二节 战后民主危机与知识阶层的回应
        一、战后舆论生态恶化与知识阶层的抗争
        二、战后知识阶层"反独裁"诉求的高涨
        三、知识阶层在民主旗帜下对学运的参与
    第三节 战后教育控制与教授群体对学运的参与
        一、战后政府教育控制与教育界的反应
        二、学生参与政治和教授群体的态度
第五章 社会全面危机与学生运动动力的持续
    第一节 战后中国经济崩溃与教育生存困境
        一、抗战留给战后中国的经济后遗症
        二、战后"劫收"对收复区经济的破坏
        三、战后经济危机下的教育生存困境
    第二节 制度内耗与政府运转的失序
        一、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有增无减
        二、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当局龋龉不断
        三、教育机构与执政当局隔阂日深
    第三节 当局合法性沦丧与学运正义的高扬
        一、"运动学生":力图清除学运的失败尝试
        二、"特务活动":当局试图作为的无奈之举
        三、"暴力应对":摧毁政府合法性的自我殉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二、文献回顾
    三、史料与方法
    四、主旨与篇章
第一章 中美租借关系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国军事援助的争取
        一、国民政府的对美求援与物资采购活动
        二、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租借政策的诞生与影响
        一、《租借法》及其后续法案的出台
        二、租借政策的双重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发展
        一、防御援助汇报处时期的租借援助机制
        二、租借事务管理署成立后的租借援助机制
    第二节 国民政府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形成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创建
        二、宋子文改革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尝试
        三、中国银行与求援新路径的开辟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工作之进行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申请
        二、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营运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初期建设
    第四节 美国的租借援华观念与马格鲁德使团来华
        一、美国租借援华观念的展露
        二、马格鲁德使团来华及其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转变与中国求援工作的新动向
        一、美国租借拨款方式的变化
        二、美国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的变化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组织人事的调整
        四、中国对英美联合参谋长会席位的力争
    第二节 史迪威与租借物资主导权之争
        一、塔尔萨事件与史迪威来华
        二、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局面的出现
        三、宋子文对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的因应
        四、史迪威管理租借物资职权的削弱与丧失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使命的延续与终结
        一、缅甸陷落之前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二、缅甸陷落之后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关闭与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变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美国的回惠租借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交涉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回惠租借的实施
        一、为驻华美军提供食宿服务
        二、为驻华美军直接垫付法币
    第二节 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交涉
        一、回惠租借协议草案的提出与讨论
        二、10亿美元借款要求与回惠租借协议的流产
        三、孔样熙赴美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解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一) 时空分布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一) 《山东卫生》
        (二) 《健康报》(复刊)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四、蒋史之争评析——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共之间:中国青年党的政治选择(1944-1947)[D]. 汪雪. 西南大学, 2021
  • [2]《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D]. 徐霞. 河北大学, 2020(08)
  • [3]战后国共两党在天津的学生导控与教育救助研究(1945-1949)[D]. 王旭. 南开大学, 2018(05)
  • [4]抗战胜利后青岛教育甄审与师生反甄审运动[D]. 黄海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5]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D]. 汪玉明. 南京大学, 2013(06)
  • [6]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D]. 曹嘉涵. 复旦大学, 2011(12)
  • [7]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8]2004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5(05)
  • [9]蒋史之争评析——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之一[J]. 曹木清,江秋.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标签:;  ;  ;  

江史之争评析——对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反思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