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一、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玲[1](2020)在《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林业已进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使得人工林从造林到采伐的经营过程在科学的管理化体系下进行,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地适树和密度控制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内容,其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观性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林培育专家受地域性限制和知识局限性,导致的培育知识的不全面、获取困难也是需解决问题。密度控制研究中许多林业工作者对其经营过程中最优化控制研究经验比较零碎,缺乏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组装成一个有效实用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和密度控制决策方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从而推动营造林工作更好地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南方贵州杉木和马尾松典型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和解析木数据,开展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林分密度控制决策和经营效益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适地适树规则,解决专家系统中宜林性立地规则知识获取和更新维护问题。实现专家系统的造林设计中适地适树规则的智能提取,为造林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撑。(2)人工林经营中密度控制决策研究中,将传统回归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人工林经营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中相关模型构建,主要包括地位级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等。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拟林分生长和林分直径结构方面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在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中更是提高了决策方案求解的运算速度,经济效益计算中在增加了碳汇收益后,与单一木材经济收益相比,杉木最大经济效益年均净现值增长1.36倍,林地期望值增长1.42倍;马尾松最大经济收益分别增加了1.60%(MNPV)和5.41%(LEV)。(3)结合上面的研究,实现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对前面构建模型以及算法进行实际应用。重点实现了规则提取编辑导入、林分生长收获效益评估、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三个功能模块。

吴清林[2](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丁颖蕾[3](2020)在《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文中认为马尾松由于其抗旱性和耐贫瘠生长特性,成为土壤侵蚀区的先锋树种。人工营造的马尾松纯林存在林下植被单一、林下空间结构简单的问题仍较严重。为解决马尾松林下土壤流失严重的问题,对各马尾松林分采取近自然经营措施,通过近自然经营实施林分与相应对照林分进行比较,以及定量化评价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如何构建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了解近自然经营措施、无经营措施对照组间各项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定量评价近自然经营措施与对照经营措施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初步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以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为研究区域,构建DPSIR(概念框架模型)从实施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初衷和所希望达成的目的出发,对实施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的驱动力、压力、当前林分状态、产生影响及响应进行分析,整理出的指标可分为四类:改良土壤功能、抗蚀性、导水性和林下植被生长情况。共选取了用于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的41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和确定了29个评价指标,构成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不同近自然经营评价指标的变化特征:(1)土壤功能:土壤功能综合评分排序为:近熟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对照;土壤功能变化特征从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2)土壤抗蚀性:土壤抗侵蚀能力综合评价排序为:幼龄林抚育>幼龄林抚育对照>近熟林间伐对照>近熟林间伐>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土壤抗蚀性能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机械组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团聚体土壤结构和稳定性净增长排序为:幼龄林抚育>中龄林间伐>近熟林间伐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一致。(3)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综合评分排序为幼龄林抚育对照>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近熟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实施近自然经营的马尾松林除幼龄林抚育及其对照组外,其余马尾松林在实施近自然经营措施后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均大于相应对照组。(4)林下植被生长情况: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生长情况的排序为:近熟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中龄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幼龄林抚育对照。在林下植被的生长变化中,提升效益最大的是近熟林间伐马尾松林,幼龄林抚育次之,中龄林间伐马尾松林分提升效益最小。3、本文对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下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定量评价采用的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所占权重为25%和75%。将两个方法所求结果以及相应所占的权重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三种近自然经营措施及其相应对照组的评价总分值为:幼龄林抚育对照>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近熟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三种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净增长率排序为:近熟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幼龄林抚育。

容怀钰[4](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康影丽[6](2019)在《晋西黄土区油松根系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为例,采用室外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软件模拟、数学分析等方法,从油松根系形态的模拟、不同深度土层下的根系分布特征和根系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比较及影响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Sketch Up软件模拟根系的方法来研究根系形态与分布特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较高的,且对于林木根系模拟的研究而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根系数量随着胸径和树高的增大而增加,但在各方向上基本呈均匀分布;油松主根长度与胸径和树高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且均在p<0.01水平上显着相关;(3)总根系长度和生物量随着油松胸径和树高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且大部分根系集中分布于0-60cm 土层中;各层根系长度和总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先增加后减少;(4)不同胸径油松根系的分形维数差异较大,根系结构越复杂,分形维数越大;二级侧根的分形维数大于一级侧根的分形维数,说明二级侧根的空间占据能力优于一级侧根;(5)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对根系累计长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有影响,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全氮含量对根系生物量影响的相关性更高,且均在p<0.001水平上呈显着相关,这说明与其他因子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相对比,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全氮含量与林木根系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更密切。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席沁[7](2019)在《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文中认为典型栗钙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表性地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明显,降雨少,蒸发强,土壤中的碳酸钙在部分土层中大量富集,形成紧密的灰白色钙积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栗钙土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造林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但成效不足预期。为深入探究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限制性因素,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首次以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钙积次生化并进行验证。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进行选点取样调查,探究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过程与垂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阐明了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依据碳酸钙沉积的过程与原理,本研究以抑制钙积次生化为出发点,从多角度选用造林技术,开展多重复大田试验,其中将一种林业新材料——酵母提取物试用于栗钙土造林研究中。试验后,通过分析各项造林技术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沉积、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的影响,并比较造林苗木对各项造林技术的响应,探究能有效抑制钙积次生化,提高典型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少降雨强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后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在约20 cm深度以下再次沉积,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现象得到证实。其中,20-40 cm是钙积次生化的主要层次,1-10年林龄间该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平均由192.25 mg/g增加到289.87 mg/g。形成钙积层的厚度随着造林时间的增长平均由8.5 cm增加至35.7 cm,沉积过程在垂直维度上呈由浅至深积累的演变规律(从约20厘米延伸到约60厘米)。在碳酸钙沉积量和垂直分布位置上,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表现出向相邻自然栗钙土趋近的特点。(2)钙积次生化过程中,20-60 cm深度间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孔隙度和含水率下降、有机质及总氮、总磷含量降低,而pH和容重增大。由于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土壤毛管孔隙中随水分运移的Ca(HCO3)2转变为CaCO3沉积,导致造林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运移受阻。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其理化性质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性。(3)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使相应土层的水力传导度降低,水分入渗过程受到钙积层的阻碍,更多的土壤水分积蓄在表层中极易蒸发和散失,持水能力因此而降低。试验中水分运移特征的观测结果可与Kostiakov幂函数模型高度拟合,本研究据此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湿润峰位移、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持水变化量)与钙积次生化的模型关系。(4)钙积次生化对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的运移特征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是导致造林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钙积次生化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各项造林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量与理化性质对添加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与单向渗水膜有显着的响应。而渗灌补水和集水坡面处理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与理化性质没有显着影响。由于极性氨基酸与Ca2+的矿化反应,根施酵母提取物对20-60 cm深度间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不显着。但因其充足的养分含量,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在根施20 g、30 g、和40 g酵母提取物后有显着的改善。(5)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结果为,保水剂的施用减缓了入渗过程,用量越大入渗越缓慢,但入渗总量和持水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四种覆盖保墒材料对土壤入渗形成阻碍,其中,秸秆毯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过程相对最快,地膜覆盖后入渗过程最慢,单向渗水膜的微孔结构可使水分通过并缓慢入渗。造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在覆盖单向渗水膜后最好,秸秆毯因具有遮光性也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酵母提取物中富含的有机物等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随着根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入渗与持水能力均逐渐提高。(6)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单向渗水膜及根施酵母提取物均显着提高了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和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ere)de Vos ex Henry)四种研究区常用造林苗木的保存率、生长量、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以及叶水分特征。叶喷酵母提取物使四种苗木的生长和叶水分特征有明显改善,对1.5%和2%两个浓度水平中有较好的响应。酵母提取物富含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且能有效地帮助幼苗形成叶绿素,因而在出新叶后喷施,苗木生长量有更显着的提高,容器苗在萌出新叶后喷施叶水分特征更好,而裸根苗适宜在生长旺盛期喷施。综上所述,深挖整地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会出现钙积次生化现象,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这是导致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工程低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抑制碳酸钙沉积为出发点,基于各项造林技术试用结果,提出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或单向渗水膜、根施40 g和在适宜时间叶喷2%浓度酵母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环境,促进造林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栗钙土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陈丽萍[8](2019)在《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法取代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通过景观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碳储量/碳密度、土壤侵蚀功能等进行动态分析评价,从而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防治、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规划等提供依据。以将乐县1997年、2007年与2017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精度验证。根据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取包括波段、植被指数、地形因子、主成份、缨帽变换因子与纹理指数等数据;与地面调查样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显着相关的因子并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模反演得到研究区碳密度分布。根据研究区月降雨、土壤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结果分别计算得到相应的土壤侵蚀因子,结合ArcGIS10.3计算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并对其在海拔、坡度上的分布进行分析。使用Fragstats4.2分别计算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碳密度的各类景观指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碳密度与土壤侵蚀之间关系。主要结论:1)多端元光谱分解效果优于约束性最小二乘法分解,植被丰度与土壤丰度构建得到衍生的植被-土壤指数能够扩大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差异。结合可见光波段、植被丰度、植被-土壤指数与NDVI可实现2007年与2017年林地内不同森林类型的划分。第一层1997年、2007年与2017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0.40%、91.90%及88.01%,其相应的kappa系数值分别为0.85、0.88与0.83;第二层林地区域2007年与2017年总体精度分别为85.17%与86.62%,kappa指数分别为0.80与0.82。根据分类结果,水域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建筑与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与裸地面积持续减小。裸地变化最剧烈,主要受城市扩张、林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次为耕地或建筑,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建筑面积的增加,其中建筑面积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变化面积最大,变化率最小,主要与耕地进行转换。预测得到2017年土地利用/覆盖结果与实际结果的kappa值为0.81,说明CA-Markov模型的适立性,基于此对202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情况进行预测。2)经Pearson相关分析,选择了波段2与6的倒数、波段2与5在5×5窗门下的均值纹理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变量;经模拟训练得到决定系数为0.66,均方根误差为5.81 t/ha,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72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模型反演得到研究区林地碳密度分布,统计得到其均值为95.58 t/ha,标准差为56.47 t/ha,林地总碳储量为1.92X 107t。根据森林类型统计结果,不同类型平均碳密度排序为混交林>马尾松纯林>阔叶纯林>杉木纯林,值分别为 103.76 t/ha、98.19 t/ha、95.43 t/ha 与 90.90 t/ha。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阔叶纯林与混交林总碳储量分别为7.07X 107t、6.14X 107t、4.26 X 107t 与 1.72 X 107t。3)2007年与2017年将乐县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991.02 km2与1001.12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508.96t/(km2·a)、522.82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 114.62 万 t/a、117.57万t/a;土壤侵蚀主要为微度与轻度侵蚀强度。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随海拔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在0°-15°坡度级,以微度侵蚀为主;在15°以上坡度区域以轻度侵蚀强度为主。200-800 m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80.56%与82.48%,15°-25°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72.68%与72.52%。说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发生区域集中200-800 m海拔级、15°-25°坡度级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在该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皆伐等经营措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措施的时候更应考虑该区域。4)1997-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景观破碎度下降,形状趋向于规则化且景观之间的连通度增加,主要原因是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建筑用地对原本细碎的未利用地景观的大量吞并,使零散斑块减少,从而增加其景观的聚集度。森林碳密度斑块面积较小、类型多样、分布均衡且斑块总体较为破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以平均碳密度为中心的Leve14(66.21 t/ha-122.69 t/ha)碳密度级,代表将乐大部分林地的实际碳密度景观分布状态,说明将乐县林地质量较好,且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土壤侵蚀斑块数量大、斑块平均面积小,说明研究区不存在大面积同一类型的侵蚀情况,但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应防止其连接成片。土壤侵蚀斑块数量随碳密度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侵蚀斑块分布较为分散,林地上受其碳密度分布影响较大。侵蚀主要集中在Leve13、Leve14、Leve15三个级别内,中度以上侵蚀斑块数与斑块面积小,其中强度与极强度侵蚀面积主要在一个像元之内。总体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森林碳密度具有重要影响,主要驱动力为城市化扩张、森林经营、退耕还林工程等政策的实施。

张甜[9](2019)在《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小兴安岭地区作为重要的用材林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由于过去高强度的采伐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林区形成大量的次生林和少量的过熟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但森林资源整体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依旧薄弱。本论文对次生林进行抚育间伐改造,通过分析间伐后生态功能情况,可准确掌握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抚育间伐后生态功能变化过程,为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分生产力,实现森林生态功能恢复。本文以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包括 10%(A)、15%(B)、20%(C)、25%(D)、30%(E)、35%(F),同时设置未间伐样地作为对照样地(CK)。对间伐后各样地土壤理化性质、枯落物持水性能、冠层结构、光合作用、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保留木和更新木的生长情况等指标进行连续观测(2012~2018年),分析各样地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过程和规律。以调查期末数据为基础,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间伐强度后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的具体贡献和主要结论如下:(1)抚育间伐后第六年,土壤理化性质和枯落物的持水性能未恢复到调查初期状态,综合分析得出强间伐抚育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最大,在低间伐强度时枯落物持水性能相对较优。抚育间伐后第六年各样地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变化过程符合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拟合方程符合幂函数关系。(2)在20%间伐强度时,叶面积指数和捕获光合有效辐射的能力提升,冠层结构特征得到有效改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在中等间伐强度时均较高,促进了林木光合作用的进行。抚育间伐后叶面积指数与林隙分数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性,与截获光合有效辐射呈现正相关性。(3)抚育间伐后林分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呈现出单峰左偏,且遵从Weibull分布函数。在25%间伐强度时林分角尺度向随机分布转变效果最优,低间伐强度有利于提高林木的优势程度,高间伐强度促进林分混交度提高,同时抚育间伐后林层差异水平普遍低于对照样地。通过综合优度值得出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在35%间伐强度时得到有效改善。(4)间伐后各样地物种多样性均有所提高。在中等间伐强度时,灌木层和草本层在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方面最优,同时保留木和更新木的生长表现良好。更新木(红松、云杉、落叶松)在伐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连年生长率均较高,之后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更新木保存率逐渐下降,下降幅度逐年减小,并且逐渐趋于稳定。(5)本研究筛选土壤理化性质、枯落物持水性能、冠层结构和光环境、林分空间结构、植被生物多样性和生长情况等53个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得到指标权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间伐后第六年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在25%间伐强度时生态功能最优。

刘雅楠[10](2019)在《县级森林经营规划情景分析与评价方法》文中认为当今社会,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自然资源,而县级森林经营规划对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桂东县作为湖南省的重点林业县,其辖区内森林资源丰富,但森林资源多数分布于山区,经营、保护难度较大,森林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森林结构不合理,林业产权不明晰,林业产业效益低下等。因此编制有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森林经营规划意义重大。同时考虑到桂东县山地面积广阔,实地调查难度大的情况,传统的森林经营规划编制办法工作量大,耗时长,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精细的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方法,本文采取情景规划的方法对县级森林经营规划进行情景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在林业政策与政府土地利用规划影响下的变化情况可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过程体现出来,因此将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基础构建情景。本文参考遥感解译所得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分类体系对桂东县2010年与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重分类,得到耕地、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其它地类7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受到多种因子交互影响,本文从可获得性与可量化性角度出发选择海拔、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7种自然和人为因子作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模型(FLUS)中土地利用适宜性概率计算模块得到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概率分布栅格数据。之后,依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得到FLUS所需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成本矩阵与土地利用类型邻域因子,在进行土地利用类型情景模拟之前使用Kappa系数与FoM系数验证模型可行性。在模型通过精度验证后,依据马尔科夫模型对土地利用数据的计算结果、《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6年修订版)与《湖南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中对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有关规定设置自然趋势情景、协调发展情景与林地保护情景205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模拟目标值,并通过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对3种情景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本文选择森林覆盖率、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径材比例、碳储量、主要林产品产量5种指标分别衡量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森林经济效益。比较5项指标在3种情景下的模拟值与2050年规划目标值,得到最佳的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为依据得到森林经营规划实施途径。具体的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概率本文从可获得性与可量化性的角度出发选择海拔、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作为驱动因子,之后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概率计算,所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201,证明7种驱动因子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得到的适宜性概率栅格图可用于土地利用类型情景模拟。(2)FLUS精度验证利用FLUS将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作为基期值模拟得到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模拟值,将其与2015年的真实值进行对比,得到Kappa系数为0.95,FoM系数为26.4%,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真实值具有较高一致性,即模型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土地利用类型情景模拟。(3)FLUS情景模拟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参考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林业发展政策规划,构建3种情景,分别为服从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自然趋势发展情景;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耕地的协调发展情景与优先保护林地资源的林地保护情景。利用FLUS模型对3种情景205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模拟,并利用MCDA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多准则评价体系中选择能够代表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生态服务功能与经济效益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径材比例、碳储量与主要林产品产量作为评价指标。计算得到3种情景与规划目标的欧式距离分别为1.258、1.242与0.548,林地保护情景与规划目标差距最小,是最佳的森林经营规划情景。(4)森林经营分区与实施途径在《湖南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中划分的森林经营类型亚区基础上按照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林经营区,岗地水土保持与用材林经营区,丘陵低山水土保持与木本粮油林经营区,平原水土保持与农田林网防护林经营区4个经营分区,并对其经营方向进行分析。到2050年4种经营分区林地面积的增加量分别为1263hm2、2802hm2,1385hm2和634hm2。根据《湖南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将桂东县林地划分为包括马尾松防护兼用材林、湿地松防护兼用材林、杉木防护兼用材林在内的26个经营类型。最后根据研究区域最优森林经营情景下的规划目标与自然条件制定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林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森林经营对策,以达到森林覆盖率为85.70%,单位面积蓄积161.58m3/hm2的目标值。

二、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适地适树宜林性研究进展
        1.2.2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1.2.3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4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1.2.5 人工林经营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1.2.6 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贵州省概况
        2.1.2 锦屏县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贵州省一清数据收集整理
        2.2.2 锦屏县小班数据收集整理
        2.2.3 贵州省解析木数据收集整理
    2.3 研究涉及理论方法
        2.3.1 重要概念辨析
        2.3.2 研究方法
3 人工林适地适树宜林性规则研究
    3.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
        3.1.1 研究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宜林性立地规则提取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4.1 地位级指数模型
        4.1.1 研究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讨论
    4.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5.1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
        5.1.1 研究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
    5.2 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确定
        5.2.1 树高-胸径模型
        5.2.2 削度方程
        5.2.3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
    5.3 本章小结
6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研究
    6.1 林分密度效应分析
        6.1.1 全林分蓄积模型密度效应分析
        6.1.2 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分析
    6.2 抚育间伐技术
        6.2.1 抚育间伐起始年龄
        6.2.2 林分抚育间伐强度
        6.2.3 抚育间伐间隔期
    6.3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
        6.3.1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建立
        6.3.2 动态规划模型求解
        6.3.3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遗传算法决策
    6.4 本章小结
7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
    7.1 人工林经营技术指标
    7.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估
    7.3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7.3.1 人工林多功能评价模型
        7.3.2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
    8.1 系统需求分析
    8.2 系统设计
        8.2.1 系统流程
        8.2.2 功能结构
        8.2.3 数据库设计
    8.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8.3.1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规则提取器
        8.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度控制决策
        8.3.3 基于间伐参数的效益评估算法
    8.4 系统实例
        8.4.1 规则提取编辑导入
        8.4.2 林分生长收获效益预测
        8.4.3 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附件A
附件B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3)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序言
    1.2 研究进展
        1.2.1 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研究
        1.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
        1.2.3 国内外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及经营技术研究
        1.2.4 研究展望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2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分与对照林分间水土保持效益的对比分析
        1.4.3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定量评价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林地概况
    2.2 近自然经营措施实施对象概况
    2.3 实验设计及取样单元基本情况
    2.4 样品测定及数据分析
        2.4.1 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2.4.2 指标测定方法
        2.4.3 指标分析方法
        2.4.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改良土壤功能研究
    3.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3.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3.3 讨论
        3.3.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物理性状的差异性
        3.3.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化学性状的差异性
第四章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
    4.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持水性能分析
    4.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渗透率的变化
    4.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渗透速度变化过程模拟
    4.4 入渗模型模拟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5.1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5.2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5.3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5.4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土壤机械组成
    5.5 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土壤抗蚀性指标
    5.6 讨论
第六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对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6.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优势种描述
    6.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物种重要值
    6.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植被覆盖变化
    6.4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枯落物数量
    6.5 不同近自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
    6.6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中优势种的胸径、树高、冠幅结构
    6.7 讨论
第七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7.3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7.4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初始指标集
    7.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7.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甄选
        7.6.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7.6.2 数学模型
    7.7 指标筛选结果、内涵及计算方法
    7.8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7.8.1 改良土壤功能状况
        7.8.2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
        7.8.3 土壤抗蚀性能(各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机械组成)的数量变化特征
        7.8.4 林下植被生长情况
第八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
    8.1 评价模型
    8.2 确定权重
        8.2.1 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
        8.2.2 熵权法计算结果
        8.2.3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效益比较
        8.2.4 三种评价方法结果比较
        8.2.5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结论
    8.3 评价结果分析
        8.3.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改良土壤功能研究
        8.3.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分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结果
        8.3.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土壤水分入渗性能评价结果
        8.3.4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林下植被生长情况
        8.3.5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下准则层变化特征
        8.3.6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总评分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构建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9.1.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各项指标变化趋势
        9.1.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定量评价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项目资助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晋西黄土区油松根系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根系的研究
        1.2.2 根系分形理论与盒维数的应用
        1.2.3 土壤条件对根系分布的影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条件
    2.5 水文概况
    2.6 植被分布
    2.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实验材料与样品采集
        3.3.2 根系形态模拟方法
        3.3.3 根系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
    3.4 技术路线
4 油松根系特征分析
    4.1 油松根系形态特征
        4.1.1 根系形态模拟
        4.1.2 根系形态模拟效果图对比
        4.1.3 根系形态分布特征
    4.2 油松根系分布规律
        4.2.1 根系数量的分布规律
        4.2.2 主根长度与胸径、树高的关系
        4.2.3 侧根根系长度的分布规律
        4.2.4 根系生物量的分布规律
    4.3 油松根系分形格局
        4.3.1 不同胸径油松根系的分形特征
        4.3.2 油松根系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分形关系
        4.3.3 不同级侧根的分形维数分析
5 土壤理化特性对油松根系分布的影响分析
    5.1 土壤物理特性对油松根系分布的影响
        5.1.1 土壤含水量与油松根系分布
        5.1.2 土壤容重与油松根系分布
        5.1.3 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毛管孔隙与油松根系分布
        5.1.4 土壤总孔隙与油松根系分布
        5.1.5 相关性结果分析
    5.2 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松根系分布的影响
        5.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油松根系分布
        5.2.2 土壤全氮及速效氮含量与油松根系分布
        5.2.3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与油松根系分布
        5.2.4 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与油松根系分布
        5.2.5 相关性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栗钙土分布与形成研究进展
        1.2.2 栗钙土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1.2.3 栗钙土造林研究进展
        1.2.4 栗钙土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1.2.5 酵母提取物应用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与植被
    2.6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3.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3.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3.1.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1.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1.6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2 研究方法
        3.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研究方法
        3.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3.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研究方法
        3.2.4 造林技术试验布设
        3.2.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3.2.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研究方法
        3.2.7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3.2.8 数据分析
    3.3 技术路线图
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4.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4.1.1 不同林龄间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
        4.1.2 钙积次生化过程垂直分布规律
        4.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与自然土壤碳酸钙含量相关性
    4.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4.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4.2.2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4.2.4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5.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演变
        5.1.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湿润峰位移的演变
        5.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的演变
        5.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的演变
        5.1.4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入渗参数的模型建立
    5.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演变
        5.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量的演变
        5.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持水能力的模型建立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1 造林技术对土壤钙积次生化的抑制作用
    6.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容重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pH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氮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磷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湿润峰位移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栗钙土造林苗木生长情况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 栗钙土造林苗木保存与生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1 苗木保存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2 苗木的生长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 栗钙土造林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1 苗木总根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2 苗木根表面积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3 苗木根尖数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 栗钙土造林苗木叶水分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1 苗木叶水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2 苗木叶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3 苗木叶水分饱和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4 讨论与小结
        8.4.1 讨论
        8.4.2 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1.1.1 国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1.1.2 国内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1.1.3 森林碳储量空间格局研究
        1.1.4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1.2 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2 国内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3 土壤侵蚀估算模型
        1.2.4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1.3 景观格局分析现状
        1.3.1 景观指数
        1.3.2 景观指数选择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
        2.1.3 地质地貌
        2.1.4 植被概况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1.6 森林资源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地面调查数据
        2.2.2 空间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土壤类型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影像预处理
        3.1.1 大气校正
        3.1.2 几何校正
        3.1.3 地形校正
    3.2 研究模型与方法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3.2.2 RUSLE模型
        3.2.3 景观指数
    3.3 混合像元分解
        3.3.1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3.3.2 线性混合模型
        3.3.3 端元模型选择方法
        3.3.4 混合像元分解的应用
    3.4 影像特征变量
        3.4.1 影像波段值
        3.4.2 植被指数
        3.4.3 KT变换
        3.4.4 地形因子
        3.4.5 影像纹理
        3.4.6 样地数据提取
4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与分析
    4.1 影像分类方法
        4.1.1 样本选取
        4.1.2 特征指数计算
        4.1.3 植被、阴影及土壤分量的提取
        4.1.4 分类特征值选择
    4.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与预测方法
        4.2.1 马尔可夫模型
        4.2.2 元胞自动机模型
        4.2.3 CA-Markov模型
        4.2.4 适宜性图集制定
        4.2.5 LULC变化预测
        4.2.6 预测结果的验证方法
    4.3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与分析
        4.3.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
        4.3.2 林地分类结果
        4.3.3 分类精度检验
    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4.4.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4.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4.3 土地利用预测
    4.5 本章小结
5 森林碳储量反演
    5.1 地面调查样地碳储量结果
    5.2 特征值提取与相关性分析
    5.3 反演模型与评价指标
        5.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3.2 评价指标
    5.4 碳储量反演结果
        5.4.1 模型与检验
        5.4.2 碳储量反演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土壤侵蚀结果与分析
    6.1 侵蚀因子计算结果
        6.1.1 降雨侵蚀因子
        6.1.2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6.1.3 坡度坡长因子
        6.1.4 植被覆盖因子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6.2 土壤侵蚀分析
        6.2.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6.2.2 土壤侵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森林多功能景观指数分析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7.1.1 景观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7.1.2 斑块类型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7.2 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7.2.1 景观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7.2.2 斑块类型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7.3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7.3.1 景观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7.3.2 斑块类型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7.4 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7.4.1 景观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7.4.2 斑块类型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1.2.2 抚育间伐对森林枯落物的影响
        1.2.3 抚育间伐对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的影响
        1.2.4 抚育间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1.2.5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样地设置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创新点
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研究方法
    2.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枯落物持水性能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枯落物蓄积量的影响
    3.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枯落物自然持水率和最大持水率的影响
    3.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影响
    3.5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枯落物有效拦蓄量的影响
    3.6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后枯落物持水过程
        3.6.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后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
        3.6.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后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4.3 冠层结构指标相关性分析
    4.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4.5 各样地光合参数的日变化情况
        4.5.1 各样地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
        4.5.2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情况
        4.5.3 叶片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情况
        4.5.4 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情况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林分直径、树高分布拟合方法
        5.1.2 空间结构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抚育间伐后林分非空间结构情况
        5.2.1 抚育间伐后林分直径分布及拟合情况
        5.2.2 抚育间伐后林分树高结构分布及拟合情况
    5.3 抚育间伐后空间结构分布情况
        5.3.1 角尺度分布特征
        5.3.2 大小比数分布特征
        5.3.3 混交度分布特征
        5.3.4 林层差异性分布特征
        5.3.5 森林空间结构优度评价
    5.4 讨论
        5.4.1 抚育间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5.4.2 抚育间伐对林分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物种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不同抚育间伐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6.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保留木生长的影响
    6.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更新苗木生长的影响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态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7.1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7.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7.1.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7.2 不同间伐样地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2.1 指标权重
        7.2.2 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县级森林经营规划情景分析与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经营规划的多情景构建与模拟
        1.3.2 森林经营规划的多准则评价
        1.3.3 森林经营规划最优情景实施途径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1.1 情景构建方法
        2.1.2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方法
        2.1.3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方法
        2.1.4 多准则评价方法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准备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社会经济
        3.1.3 森林资源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预处理
        3.3.1 Landsat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土地利用数据重分类
第四章 基于FLUS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模拟
    4.1 基于神经网络的适宜性概率计算
        4.1.1 驱动因子选择
        4.1.2 适宜性概率计算
    4.2 基于自适应惯性机制的元胞自动机
    4.3 模拟结果
    4.4 精度验证
第五章 土地利用类型情景构建与多情景模拟与评价
    5.1 情景构建
    5.2 情景模拟参数设置
    5.3 情景模拟结果
        5.3.1 自然趋势情景
        5.3.2 协调发展情景
        5.3.3 林地保护情景
    5.4 情景模拟方案的多准则评价
第六章 森林经营规划优化情景实施途径
    6.1 森林经营规划优化情景实施途径
    6.2 经营分区
    6.3 森林经营经营分类与森林作业法
    6.4 森林经营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概率
        7.1.2 FLUS精度
        7.1.3 FLUS情景模拟结果
        7.1.4 森林经营规划优化情景实施途径
    7.2 讨论
        7.2.1 论文创新点
        7.2.2 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
        7.2.3 情景构建
        7.2.4 多准则评价
    7.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四、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D]. 陈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D]. 丁颖蕾. 贵州大学, 2020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晋西黄土区油松根系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D]. 康影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D]. 席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8]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D]. 陈丽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的影响[D]. 张甜.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县级森林经营规划情景分析与评价方法[D]. 刘雅楠.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专家系统及其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