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产生需要营造六大环境

人才的产生需要营造六大环境

一、人才辈出需要营造六大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1](2021)在《清代长洲彭氏科举世家的家族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在清一代,读书应举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家族兴旺的良好平台。家族想要长盛不衰,就必须强化对族人的文化教育,朝着“学而优则仕”的目标发展,增加家族内科举及第与入仕为官的人数,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因而在经济发达、文化浓厚的江南地区,涌现了一批声誉显赫的科举世家。长洲彭氏家族便是清代江南地区科举世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因其家族科举功名兴盛之最,在“彭宋潘韩”四大望族之中位居首位,拥有崇高的社会声望。长洲彭氏家族亦被称为文化型家族,十分注重家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家族延续上百年的文化积累,在科举道路上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长洲彭氏家族之所以能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离不开家族教育的成功。探究长洲彭氏这一科举世家的家族教育,总结其家族教育的历史成绩与现代启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对清代长洲彭氏这一科举世家的家族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长洲彭氏家族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社会与家族两个方面,来探究长洲彭氏家族教育得到重视与发展的动因,以及这一科举世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其次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下,明确家族教育的目的以及培养目标问题,指明家族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方式,详细分析了长洲彭氏家族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读书文化之教、德行养成之教以及百艺之学之教。良好的家族教育内容与家族教育方式息息相关,长洲彭氏家族的教育方式非常多元,包括及早施教,严督课业、重视母教,家学授受、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谊庄助学,鼓励应举、围绕教育,全面社交、修谱祭祖,增知育人的六个方面。最后在长洲彭氏家族教育内容及方式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长洲彭氏家族教育四个方面特点,主要包括:科考家风重传承、教育转型多灵活、教育方式呈多样、慈善教育最名扬。纵观长洲彭氏家族百年来的绵延不绝,人才辈出,科举之路硕果累累,综合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经验,结合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现实,进而挖掘并揭示这一科举世家的家族教育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

杨小红[2](2021)在《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北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田锡承袭了汉唐文化之优良传统,针对宋初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致力于社会风气的变革。在士风卑弱的情况下,田锡忠公体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君子形象为士林树立了榜样。他力图以自己的亲身创作一扫文坛的五代余弊,并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尝试。本文将田锡置于北宋文化大背景下,考查他在士风建设和文学革新上所做出的贡献,论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析宋朝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士风及文风的困境。宋初承五代之乱,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十分困顿的境地。一方面,士林的风气以隐逸、因循及躁竞为主,士大夫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整体风貌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在文坛上,过于藻饰的四六骈文专注于歌功颂德,无真实情感可言,而白体诗人、九僧与隐逸诗人,作诗皆为书写一己之性情,文学应有的现实主义精神荡然无存。宋廷为了解除困境,重建儒道,亦付出了不少心力。尽管如此,仍是收效甚微。而田锡的出现,不仅顺应了宋廷文化建设之形势,还以他个人的努力,形塑了宋代士人之典范。第二章阐述田锡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对他的政治人格和文学表现产生的影响。田锡生于西蜀,人生最重要的青年时期都是在蜀地度过的。蜀地以儒学为宗、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田锡。他出身平民阶层,祖父及父亲皆是高尚不仕的名士,其父虽不从政,但自田锡幼时开始,便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步入仕途。在父母去世后,他深感偏居一隅所获得的知识和眼界都是非常有限的,于是选择了出蜀游学,在这段时间里,他品尝到了人世间的辛酸,同时也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下获益良多,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才形成了田锡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特定的心理结构。第三章论述田锡在宋初核心价值观重构中的先导作用。基于两蜀政权所承唐代典章文物的浸染以及自身对唐文化的向往,田锡主张承继唐统,但在传承唐文化有益于宋廷部分的同时,他又结合时代之需要,勇于革新,力求创造出一个属于有宋的时代。他将儒家道德价值体系视为国家社稷的根本,积极致力于儒家思想体系的重塑。他的政治思想,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外,还带有宋初独有的时代特性。作为传统儒士,田锡专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宋初对外战场的失利,也使得田锡开始对华夷之防愈加重视,这些都对内敛的宋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章论析田锡在北宋士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宋朝士大夫群体自我角色的认同感,可谓历代罕有。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一朝之事,除了宋朝统治者对士大夫的优待和宽容外,宋初士大夫起到的带头作用功不可没,而田锡可以说是士风崛起的表率和有力号召者。面对帝王,不同于由五代入宋的贰臣的明哲保身,田锡敢于直谏,充分体现出一个士大夫应有的风骨和与君王共治天下的觉悟;而对社稷百姓,他关心民瘼,为百姓畅意直言,表现出传统士大夫强烈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第五章分析田锡的散文理论及创作。作为宋初古文家之一,田锡与其他古文家在理论和创作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他重视“文”的社会功用,认为“道”是“文”的基础,但同时又主张“文”“道”并重,承认“文”的独立性。受道家思想影响,他提倡自然的文风,体现出儒道合流的文学倾向。田锡创作的散文类型丰富,大多以汉唐文统为宗,具有典雅清丽、文质意远的特色。第六章论述田锡的诗学思想及诗歌创作。与田锡经世致用的文论观相对应,田锡主张恢复诗歌的美刺传统。而另一方面,田锡视诗歌为余事,将其看做消遣自适的工具,对诗歌政治方面的要求远低于散文。因此,与其他古文家不同,田锡对艳丽的诗风十分包容。他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融会前代诗歌大家之长却又能自出机杼,具有自己的特色,为宋诗开辟新径、独立于唐诗之外提供了有力的尝试。第七章阐述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田锡久历官场,结识了大批君子之友。身在宫阙时,他以身示范,为朝中士大夫树立了榜样;为官地方时,他充分发挥儒家淑世之精神,致力于当地民生的治理和风俗的淳化。不管是在士风上还是文学上,田锡对当时及后世的士大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川籍士大夫以及庆历时期的众多士大夫,田锡的影响尤巨。他高尚的政治人格,使其成为砥砺士风的先驱,以及范仲淹、司马光等人崇拜的偶像。他的诗文理论,对北宋文坛巨匠——“三苏”和欧阳修的文学观亦有着一定的启迪。

张星晨[3](2021)在《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德清三林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今随着城市的各种压力增大,慢生活理念开始得到重视与运用。本文正是从慢生活理念的新视角,探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方向和新途径。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梳理、分析讨论的方法,从乡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景观三个层次分析了慢生活理念与乡村旅游景观的融合性,为接下来两者结合的规划设计打好基础;通过桠溪国际慢城与常山国际慢城两个案例的研究,结合乡村旅游、乡村景观、慢城相关知识来归纳出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表达的四种形式,并探索出设计原则与步骤方法;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将原则与步骤方法运用到湖州市德清县三林村进行设计实践。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乡村在本质上便内含慢的核心,是烘焙慢生活氛围的天然发酵场。(2)从慢生态、慢观光、慢活动、慢设施四个方面出发构建出乡村旅游景观的慢生活表达体系。(3)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提高视点、整体看待的系统性设计原则,立足本土、保护乡村的保护性开发原则,挖掘特色、打响品牌的特色性突出原则。(4)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步骤方法应由整到细进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乡村文化内核;开发慢游相关活动、敲定乡村游线主题;划分慢游景观结构、优化乡村慢行系统;构建景观游憩节点、提升景观细部美学;丰富景观慢活理念、细化慢游功能设施。在此之上,作者认为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是以乡村优越的原生态环境为基底、以乡村传统意象为灵魂、以开展乡村休闲体验项目为主要娱乐活动、并完善好相关功能设施,对以上四个部分中存在的物态提取其隐形“慢”核心,并用景观表达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游人可视的慢物态文化。

程文[4](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赵艳[5](2019)在《文化记忆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润城镇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记忆作为一种“集体知识”,以特殊的物质文化符号为载体,能创造出集体性意识和特殊性意识,并且有利于集体“自我形象”的构建,并且构建社会和群体的身份认同。同时,文化记忆还是一种能反复使用的文本、意象和仪式系统。文献专着、碑记、家谱、博物馆、图书馆、建筑物以及各种各样的仪式和节日等等,都是文化记忆系统中可见的象征载体。文化记忆对于社会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大众集体对过往的研究思考的成果有了坚固的储存保存方式,更在于它对确立集体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节日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之一,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提高集体文化认同感和提升文化自信的作用。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润城镇传统村落的认同及保护的讨论,多从古堡建筑、官宅民居、村内庙宇等古建筑文物方面出发。尤其是对“古堡重镇”这一旅游文化品牌的树立,是近年来旅游开发的重心。但是政府主导下润城镇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中,作为村落主体的村民更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文化认同感被削弱,传承保护自身村落文化的自觉性下降。润城镇传统村落其内在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民俗风情、传说故事、节日文化、民间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却面临断代的危机。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之一,便是挖掘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复兴和重构当地人的集体文化认同感,进而自觉进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弥补润城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不足。并利用文化记忆在时间、空间和社会维度上所体现出的文化重构性,使得地方文化能按照当下社会生活和旅游开发的需求得以重构进而传承。润城镇传统村落“元宵节”时期的村落联合性节俗活动,某种程度上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做出了集中展示。因此以复兴保护当地“元宵节”的传统节俗活动为切入点,能更大程度的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并且主动参与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当中。继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的进行由内而外式的文化传递,在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获得并提升外界的文化认同感。

李路[6](2019)在《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自古风光迤逦,人杰地灵,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江西地区古代灿烂的经济文化造就了其文庙园林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文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部分,但其研究往往被忽视。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战火或运动,大多数的文庙园林在历史变迁中湮没,保存下来的文庙也多为建筑形态,内部的景观小品大多荡然无存,目前的研究领域也多集中在建筑和文化层面。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江西古代文庙与城池的位置关系,文庙选址对周围山水的处理和利用关系,文庙内部的景观布局。研究采用历史文献法、现场调研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力求完整全面的分析出江西文庙园林的艺术特色。本次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江西地区在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研究江西文庙园林的发展沿革,从西晋时期起源,经过唐宋时期大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走向成熟,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并总结各时期园林特点;第三部分为论文的重点,从文庙选址、庙学布局、景观要素、空间格局等方面深入对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的研究,分析出文庙园林常见的艺术手法和文化内涵;第四部分对江西文庙园林特征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就现存的文庙园林进行分析,得出其历史演变的轨迹,在文庙园林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给出恰当的建议。根据前文的论述,对江西文庙园林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江西的地域文化中重风水,这点深刻体现在文庙选址中;文庙是官办性质的,属于政府所有,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庙学合一”的布局;功能上逐渐演变为祭祀为主,学校逐渐沦为其附庸;内部布局无处不体现传统儒家礼制;善于借景园外山水,与之融为一体;园林意境上追求人工与自然的统一,传统园林中“巧于因借”尤为突出。通过本次研究,结合实地的调研测绘,并就江西文庙园林在当下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为当下儒学的复兴作出一定的贡献。

董华琳[7](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得以扩展,在带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诸如,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城镇的景观环境也日渐衰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城镇为了追求政绩造成本土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人们逐步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城镇的灵魂在于它独有的特色而存在,为城镇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城镇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当下城镇化的猛烈冲击,小城镇的地域文化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之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护和弘扬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在建设小城镇时,广场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广场设计体现并传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打造出小城镇的新形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到得快速发展,其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因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设计得到了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手段。广场设计对于激发城镇活力、改善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城镇的品质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广场设计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城镇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近几十年来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弥补了城镇公共空间的缺失,但也呈现了一系列问题,脱离本国的实际一味的盲目模仿西方广场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本国历史文化的丧失。现今不少学者专家们提出对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之一些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政府开始挖掘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但却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文化被滥用,设计手法缺乏创新。一些地方文化广场的兴起,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对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文章中提出对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对于国内外的广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时,总结设计方法和理念,对陈留镇广场的实践案例进行印证。在陈留镇广场设计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对陈留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陈留镇广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于小城镇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的综合效益。其次陈留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汉文化、河图文化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设计元素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本土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体现,游人身临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满足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也是当今设计师所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研究项目的所在地陈留镇,项目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塑造文化景观在陈留镇的新形象,同时挖掘陈留的地域性文化进行体现,并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现代广场设计中,为现代城镇新形象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城镇地域性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建设中将广场设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先是通过对广场设计背景的调查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接下来分析广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表现,运用到实践案例陈留镇广场中,提出实施策略。最后将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总结,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赵瑞华[8](2019)在《清代无锡顾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顾润之一脉为中心》文中认为顾氏迁锡始祖顾润之,明初自苏州洞庭西山迁居无锡胶山。二、三世祖顾福、顾寿,力田起家,以行义见称于乡。四世祖顾信以服贾为业,为避难而侨居苏州,后应子顾懋章之请,迁回无锡。至第六世顾可学、顾可适、顾可久时,兄弟三人相继中进士,且文名日盛,遂成为无锡大族。至清代,顾氏人才辈出,成员众多,更出现了顾宸、顾彩、顾奎光、顾光旭、顾翰等文坛、政坛名士,俨为锡郡名族。无锡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且教育发达、文化昌盛,为顾氏家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清初,顾氏家族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其后则渐趋衰落。顾氏家族成员十分讲究庭院、居所的布置,即便在家计日窘的清中后期,其成员之居所虽简陋却仍不失风雅。顾氏家族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直节重义、清正廉明”、“孝亲睦友、讲礼重仪”、“乐好山水、企慕隐居”、“勤学重教、以文传家”的优良传统,规范着身处其中的每位家族成员的行为。顾氏家族在婚姻缔结方面,重视乡土婚姻,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以德为先。顾氏家族在科举仕宦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明中叶为顾氏家族仕途上的鼎盛期,清初步入萧条期,至清中叶稍有回升,清中期至清末,渐趋衰落,这与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联。整体而言,顾氏家族成员普遍官阶不高。在交游方面,清代顾氏家族大多数成员具有广泛的交游圈,如顾彩、顾奎光、顾敏恒等,广泛的交游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水平。清代顾氏家族成员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一些共同特征,他们的诗在内容上能反映民生疾苦、传达旅途苦感,艺术上注重抒写真性情、诗风淡远冲融。同时顾氏家族中更出现了顾彩、顾奎光、顾敏恒等创作成就较高的作家,顾彩诗立旨深、取材精,顾奎光诗语言自然简净、清逸恬淡,顾敏恒诗词藻丰赡、气格清奇、意蕴悠长,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顾氏家族成员的散文创作成就亦不可小觑,如顾彩、顾奎光等人的古文,顾敏恒的骈文,在当时文坛上皆具有一定的影响。清代顾氏家族累代以词称,顾彩、顾奎光、顾光旭、顾翰、顾翎等,皆为清代词坛上的重要词人,他们的词多能不为当时词坛主流风气所牢笼,能自树立,在清代词坛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刘微[9](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各界都较为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是中国广大乡村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体现在它现存的传统建筑、村落格局和肌理当中,镌刻在它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俗中。因此,保护传统村落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一步。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村落类型丰富,数量颇丰,保存状况良好,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村落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威胁,例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传统村落发展的定位不准确,导致产业发展与经营不善;部分传统村落过度开发,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出现各地传统村落发展同质化现象;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等。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背景,对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合抚河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概况,综合评析了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从传统村落形成背景、村落特征等方面对该地区传统村落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要求,分析目前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存在的产业、文化、人居环境以及村庄管理方面的问题,明晰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鉴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指导,从五大战略要求着手,在深入研究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及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模式,提出“分级分类”“区域保护”“活化保护”“适老性更新”“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的保护更新原则,从产业发展、资源整合、文化遗产保护、公共空间更新等方面对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最后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从后车村的保护规划和人居环境更新两方面提出了具体方法,为后车村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也为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找到新思路、新方向,旨在为抚河流域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道路上提供研究支持,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建荣[10](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二、人才辈出需要营造六大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才辈出需要营造六大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长洲彭氏科举世家的家族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传承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是时代诉求
        2.家庭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3.家族本身的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明清时期科举世家的研究
        2.关于明清时期家族教育的研究
        3.关于清代长洲彭氏家族的研究
        4.关于清代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1.长洲彭氏
        2.家族与家族教育
        3.科举世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一、长洲彭氏科举世家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
        1.科举选官的主导地位
        2.完善的宗族组织
    (二)经济背景
    (三)文化背景
二、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当由文显,提高家族地位
        2.延续文脉,家族繁荣昌盛
    (二)培养目标
        1.中举入仕之才
        2.明道知礼之人
三、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读书文化之教
        1.传承家族理学思想
        2.以举业为核心的文化教育
    (二)德行养成之教
        1.养心正气
        2.向善行善
        3.治学道德
        4.治家道德
    (三)百艺之学之教
        1.绵延家族文学教育
        2.倡导经世实学之教
四、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方式
    (一)及早施教,严督课业
    (二)重视母教,家学授受
    (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四)谊庄助学,鼓励应举
        1.明确建制,合理规划
        2.延聘塾师,教化义理
        3.庄塾助学,保障学习
        4.定时考核,奖惩分明
        5.文会模考,强化科考
        6.资助科举,鼓励参考
    (五)围绕教育,全面社交
        1.文教联姻
        2.以文会友
    (六)修谱祭祖,增知育人
        1.修宗谱,教伦理
        2.重祭祀,讲教化
五、长洲彭氏家族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一)家族教育的特点
        1.科考家风重传承
        2.教育转型多灵活
        3.教育方式呈多样
        4.慈善德育最名扬
    (二)家族教育的启示
        1.重视家风建设,传承良好家庭教育理念
        2.与时俱进,把握家庭教育发展的时代脉络
        3.促进多元家庭教育方式
        4.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环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宋初文化生态困境与表现暨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一节 士风的浇薄
        一、隐逸
        二、因循
        三、奔竞
    第二节 文坛之浮弊
        一、“四六”骈文:文胜于质的润饰藻丽
        二、徐铉与李昉:忽略社会关怀的体效乐天
        三、九僧与林逋:专注精意锻炼的超然世事
    第三节 统治者的改革与垂范
        一、修文偃武
        二、儒道重建
    第四节 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下的人格选择——田锡思想渊源与心理结构论析
    第一节 儒学为主的兼容并蓄:蜀地传统文化浸润
        一、蜀地历史沿革
        二、以儒学为宗的蜀学传统
        三、佛道思想在蜀地的发展
    第二节 平民精神之初显:家学渊源
    第三节 河洛主流文化熏陶:仕前游学经历
    第四节 自信心与凝聚力的仰望:汉唐文化精神情结
        一、儒学为主的文化导向
        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略
        三、自信进取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承唐为宋——田锡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两蜀典章文物对李唐之承袭
    第二节 正统之争:越承李唐与直承后周
    第三节 崇儒重道:儒家核心价值观的重建
        一、儒家思想体系之重塑
        二、儒家传统政治观念之因革
    第四节 由外向至内敛:宋文化之形态初具
        一、自我完善:守身行道与修己为人
        二、华夷之辨: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坚守
第四章 淑世与同治——田锡与士大夫自我角色认同及自觉精神之崛起
    第一节 宋初统治者士权认知变迁
    第二节 士大夫群体认知:历史语境下的君子之党
        一、得君行道下的经世精神之觉醒:赵普与张齐贤
        二、上翼君道,下振逸民:田锡之益友——三君子与王禹偁
    第三节 直言敢谏:士大夫风骨的再现与话语权的行使
    第四节 以天下为己任:士大夫主体意识的初步凸显
        一、士大夫淑世精神的回归
        二、与君王共天下意识之觉醒
第五章 文学的复古与革新——田锡的散文创作及理论
    第一节 “经世”之文论观
        一、“文”“道”之关系
        二、执政与教化
    第二节 文法自然:儒道合流的前奏
    第三节 田锡与宋初古文家
        一、柳开
        二、王禹偁
    第四节 田锡的散文创作
        一、奏议:典实相济,伉直危切
        二、政论:文以气盛,长于说理
        三、书信:以才动人,以情动人
        四、辞赋:雄壮豪健,雅正清丽
        五、箴铭:匡世修身,文质意远
        六、制诰与考词:中正典雅,趋于古道
第六章 唐音至宋调的转捩——田锡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田锡的诗学思想
        一、创作目的:美刺与自适的平衡
        二、语言风格:雅正与艳丽并举
    第二节 以文为诗的宋调初探
    第三节 各体兼擅的诗歌创作
        一、体效元白:平易晓畅
        二、以李杜为师:沉郁雄浑
        三、诗学谢公:清新自然
第七章 斯文之先觉,儒道之悬衡——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人格:砥砺士风之先驱
        一、忠义之风
        二、朋党之风
        三、对高昂士风的推动
    第二节 道德楷模:范仲淹与司马光
        一、范仲淹
        二、司马光
    第三节 文学圭臬:欧阳修与“三苏”
        一、欧阳修
        二、“三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德清三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1.1.1 慢生活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
        1.1.2 乡村旅游及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1.3 慢生活理念为乡村旅游及景观的建设开辟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概述
    2.1 慢生活
        2.1.1 相关概念
        2.1.1.1 慢生活理念
        2.1.1.2 乐活理念
        2.1.1.3 乡村休闲
        2.1.2 慢生活的起源与发展
        2.1.3 慢生活理念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1 国内文献
        2.1.3.2 国外文献
        2.1.3.3 总结
    2.2 乡村旅游景观
        2.2.1 相关概念
        2.2.1.1 乡村景观
        2.2.1.2 乡村旅游
        2.2.1.3 旅游景观
        2.2.1.4 乡村旅游景观
        2.2.2 乡村旅游景观国内外文献综述
        2.2.2.1 国内文献
        2.2.2.2 国外文献
        2.2.2.3 总结
    2.3 相关理论知识
        2.3.1 环境心理学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欧文·朱伯景观感知理论
3 乡村旅游景观与慢生活理念的融合性分析
    3.1 乡村为慢生活理念的实施提供载体
        3.1.1 乡村为慢进食提供原料
        3.1.2 乡村为慢运动提供场地
        3.1.3 乡村为慢睡眠提供空间
        3.1.4 乡村为慢教育提供条件
        3.1.5 乡村为慢休闲提供资源
        3.1.6 乡村为慢社交提供氛围
    3.2 乡村旅游与慢生活理念相互助益发展
        3.2.1 乡村旅游的本质
        3.2.2 慢生活理念的实质
        3.2.3 乡村旅游与慢生活理念相互助益发展
    3.3 乡村旅游景观对慢生活理念的诠释
        3.3.1 游客对慢生活理念中的“慢”文化感知
        3.3.2 乡村旅游景观的类型
        3.3.3 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景观对慢生活理念的诠释
        3.3.3.1 乡村自然景观
        3.3.3.2 乡村田园景观
        3.3.3.3 乡村聚落景观
        3.3.3.4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
        3.3.3.5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
        3.3.3.6 乡村商业文化景观
    3.4 总结
4 经典案例分析
    4.1 案例选取及其分析方法说明
    4.2 桠溪国际慢城
        4.2.1 景区概况
        4.2.2 整体规划
        4.2.3 慢生活的运用及景观表现形式
        4.2.4 项目借鉴之处
    4.3 常山国际慢城
        4.3.1 景区概况
        4.3.2 整体规划
        4.3.3 慢生活的运用及景观表现形式
        4.3.4 项目借鉴之处
    4.4 案例对比与总结
        4.4.1 案例对比
        4.4.2 案例总结
5 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
    5.1 慢生活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中的表达框架构建
        5.1.1 慢生态的景观表达
        5.1.2 慢观光的景观表达
        5.1.3 慢活动的景观表达
        5.1.4 慢设施的景观表达
    5.2 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2.1 系统性设计原则——提高视点,整体看待
        5.2.2 保护性开发原则——立足本土,保护乡村
        5.2.3 特色性突出原则——挖掘特色,打响品牌
    5.3 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步骤方法
        5.3.1 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乡村文化内核
        5.3.2 开发慢游相关活动、敲定乡村游线主题
        5.3.3 划分慢游景观结构、优化乡村慢行系统
        5.3.4 构建景观游憩节点、提升景观细部美学
        5.3.5 丰富景观慢活理念、细化慢游功能设施
    5.4 总结
6 项目实践:慢生活理念下德清三林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6.1 三林村概况
        6.1.1 区位关系
        6.1.2 基址现状
        6.1.3 历史人文
        6.1.4 村庄建设成果
    6.2 旅游资源现状调研分析
        6.2.1 自然资源分析
        6.2.2 人文资源分析
        6.2.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6.2.3.1 水乡地域特色开始丢失
        6.2.3.2 部分区域景观缺乏美感
        6.2.3.3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6.3 项目定位
        6.3.1 市场定位
        6.3.2 主题定位
    6.4 总体规划结构与分区设计
        6.4.1 一心
        6.4.2 两带
        6.4.2.1 陆地慢行观光带
        6.4.2.2 水上慢游体验带
        6.4.3 三区
        6.4.3.1 慢活水田乐园区
        6.4.3.2 慢娱桑果体验区
        6.4.3.3 慢游诗画鹭岛区
        6.4.4 四游
        6.4.5 十慢文化
    6.5 慢生活理念的主要运用及景观表达形式
        6.5.1 慢生态的景观表达
        6.5.2 慢观光的景观表达
        6.5.2.1 自然景观
        6.5.2.2 人工景观
        6.5.3 慢活动的景观表达
        6.5.3.1 传统民俗活动景观
        6.5.3.2 现代休闲活动景观
        6.5.4 慢设施的景观表达
        6.5.4.1 慢餐设施景观
        6.5.4.2 慢宿设施景观
        6.5.4.3 慢行设施景观
        6.5.4.4 慢娱设施景观
        6.5.4.5 慢购设施景观
        6.5.4.6 其他设施景观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个人简介
致谢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文化记忆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润城镇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背景及相关研究动态
        1.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2.2 沁河古堡相关研究
        1.2.3 “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相关研究
        1.2.4 文化记忆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润城镇传统村落文化认同的形成
    2.1 润城镇传统村落的防御意象
        2.1.1 防御型堡寨建筑的历史背景
        2.1.2 润城镇地区堡寨建筑现存状况
        2.1.3 防御意象在润城镇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具体表现
    2.2 润城镇传统村落“文教事业”的辉煌
        2.2.1 各传统村落“学而优则仕”的代表人物
        2.2.2 现今润城镇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的守护者与记录者
    2.3 润城镇传统村落独特的文化身份认同
        2.3.1 官宅代表——上庄“天官王府”与中庄“布政李府”
        2.3.2 商贸繁荣的典型——润城村商业街与上伏村“三里龙街”
3 润城镇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空间保护利用价值分析
    3.1 润城镇传统村落整体价值分析
        3.1.1 历史研究价值
        3.1.2 艺术景观及科学研究价值
        3.1.3 文化及旅游价值
    3.2 地方“元宵节”节日文化记忆重构传承价值研究
        3.2.1 地方文化记忆的传承变化在“元宵节”节俗活动中的反映
        3.2.2 地方文化记忆中“元宵节”节俗活动的变迁
        3.2.3 当地“元宵节”节日仪式系统发生变化的背景成因
        3.2.4 当地“元宵节”节日仪式系统中传承较完好的节俗元素
    3.3 当地文化记忆的重构延续需要地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构
        3.3.1 目前润城镇传统村落对“传统节日”的利用状况
        3.3.2 保护传承“传统节日”对润城镇传统村落的必要性
        3.3.3 传统节日的保护对策及传承途径
4 润城镇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空间保护发展研究
    4.1 润城镇传统村落保护开发进程
        4.1.1 润城镇传统村落的现存状态
        4.1.2 润城镇传统村落旅游保护开发进程
        4.1.3 润城镇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面临的困境
    4.2 润城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原则
        4.2.1 传统村落的一般性保护准则
        4.2.2 “文化空间”的保护原则
    4.3 润城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及内容
        4.3.1 一般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
        4.3.2 “记忆—展示—凝视”的保护利用方式
        4.3.3 润城镇传统村落硬文化记忆空间保护利用内容总结
    4.4 对润城镇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空间保护利用的思考
        4.4.1 巩固扩张“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影响力
        4.4.2 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4.4.3 加大对传统村落习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4.4.4 注重对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
        4.4.5 注重对传统村落中公共空间的保护
        4.4.6 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要确保资金安全与来源途径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文庙园林研究动态
        1.3.1 历史文献方面
        1.3.2 当今国内文庙研究情况
        1.3.3 国内对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环境的研究动态
    1.4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江西文庙园林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优越的山水格局
        2.1.2 温润的气候条件
        2.1.3 丰富的物产资源
    2.2 经济条件因素
        2.2.1 政治制度因素
        2.2.2 人文环境因素
    2.3 小结
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文庙园林
    3.1 历史背景概述
        3.1.1 历史沿革
        3.1.2 社会经济环境
        3.1.3 思想文化条件
    3.2 文庙园林发展概述
    3.3 文庙园林实例
        3.3.1 鄱阳郡学
        3.3.2 豫章郡学
    3.4 小结
4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江西文庙园林
    4.1 历史背景概述
        4.1.1 历史沿革
        4.1.2 社会经济环境
        4.1.3 思想文化条件
    4.2 文庙园林发展概述
    4.3 园林实例
        4.3.1 抚州学
        4.3.2 金溪县学
        4.3.3 吉州学
        4.3.4 赣县学
        4.3.5 新喻县学
        4.3.6 萍乡县学
        4.3.7 袁州学
        4.3.8 临川县学
    4.4 小结
5 元明清时期的江西文庙园林
    5.1 历史背景概述
        5.1.1 历史沿革
        5.1.2 社会经济环境
        5.1.3 思想文化条件
    5.2 文庙园林发展概述
    5.3 文庙园林实例
        5.3.1 金溪县学
        5.3.2 丰城县学
        5.3.3 莲花厅学
        5.3.4 武宁县学
        5.3.5 星子县学
        5.3.6 浮梁县学
        5.3.7 新喻县学
        5.3.8 兴国县学
        5.3.9 萍乡县学
        5.3.10 赣县学
    5.4 小结
6 江西文庙园林的选址与布局
    6.1 文庙园林的选址
        6.1.1 选址方位
        6.1.2 选址朝向
        6.1.3 选址位置
    6.2 文庙园林的布局形式
        6.2.1 江西文庙园林形制的发展
        6.2.2 江西文庙园林庙学布局
    6.3 江西文庙园林空间布局分析
        6.3.1 功能组织
        6.3.2 轴线分析
        6.3.3 空间序列
        6.3.4 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延展
7 江西文庙园林的景观要素分析
    7.1 植物之景
        7.1.1 植物种类及文化寓意
        7.1.2 植物配植方式及景观效果
    7.2 水景
        7.2.1 引水凿泮
        7.2.2 借景江湖
        7.2.3 内部水体
    7.3 建筑之景
        7.3.1 建筑类型
        7.3.2 建筑风格及装饰
        7.3.3 建筑中的园林艺术手法
        7.3.4 建筑中的风水文化
    7.4 山石之景
        7.4.1 庙后筑山
        7.4.2 借自然山石之景
        7.4.3 碑石
        7.4.4 垒石驳岸
8 江西文庙园林特征总结
    8.1 地域文化,风水尤甚
    8.2 官办性质,庙学合一
    8.3 功能多样,祭祀为主
    8.4 建筑华丽,庄严肃穆
    8.5 礼制秩序,尊卑等级
    8.6 借景自然,巧于因借
    8.7 文化兴盛,文人效应
    8.8 选址讲究,以兴文运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及启示
        9.1.1 研究结论
        9.1.2 启示
    9.2 不足与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江西古代文庙园林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 江西古代文庙园林年表
致谢

(7)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2 国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3 河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提高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收集、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法
        1.5.2 走访座谈评析法
        1.5.3 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法
        1.5.4 理论联系实践印证法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地域
        2.1.3 地域文化
        2.1.4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性
    2.3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性文化的迫切性
    2.4 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目标定位
        2.4.1 促进区域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2.4.2 迎合新时代精神需求
        2.4.3 创造文化多元性
    2.5 小城镇建设中空间形态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2.5.1 外环境空间
        2.5.2 街巷空间
        2.5.3 建筑空间
        2.5.4 街道空间
        2.5.5 小型公园空间
        2.5.6 广场空间
    2.6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广场在体现城镇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3.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与作用
        3.1.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
        3.1.2 传统城镇广场的发展历程
        3.1.3 传统城镇中广场的作用
    3.2 小城镇广场的相关理论
        3.2.1 小城镇的界定及特点
        3.2.2 小城镇广场的定义与形成
        3.2.3 小城镇广场的分类
    3.3 小城镇广场的特点及其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小城镇广场自身的特点
        3.3.2 小城镇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对比
        3.3.3 小城镇广场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3.4.1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载体的地位分析
        3.4.2 小城镇广场中地域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3.5 本章总结
4 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广场设计方法的探究
    4.1 我国小城镇广场现存的问题
    4.2 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原则及其指导理念
        4.2.1 凸显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
        4.2.2 提升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序列品质
        4.2.3 注重小城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4 传承小城镇宝贵的历史文化
    4.3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广场的目标及意义
        4.3.1 彰显小城镇的个性化
        4.3.2 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
        4.3.3 提升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4.3.4 提高城镇居民的自豪感
        4.3.5 进一步增进城镇居民的舒适感
    4.4 国内外小城镇广场的实例分析
        4.4.1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广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4.4.2 三门峡马嵬驿广场、沈丘槐店镇文化广场、永城芒砀山汉文化广场
    4.5 小城镇广场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
        4.5.1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方法上的体现
        4.5.2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4.5.3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手法上的体现
        4.5.4 地域文化在广场空间环境要素上的体现
5 实践案例分析小城镇广场的地域文化特色
    5.1 陈留镇概况
        5.1.1 陈留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5.1.2 陈留镇历史文化古迹
    5.2 陈留镇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5.3 陈留镇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5.4 陈留镇地域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1 陈留镇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2 陈留镇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5.5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5.5.1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
        5.5.2 陈留镇广场设计原则
    5.6 陈留镇广场实例解析
        5.6.1 广场的场地分析
        5.6.2 广场设计理念与思想
        5.6.3 广场景观设计的表现
        5.6.4 陈留镇广场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剖析及表现手法
        5.6.5 地域文化在陈留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5.7 陈留镇广场设计实施策略
        5.7.1 规划设计方案机会优化降低成本
        5.7.2 规划设计中利用土地可能性的边界
        5.7.3 规划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特征与造价
    5.8 本章总结
6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6.1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1.1 小城镇地域的基本特色
        6.1.2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1.3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传承与发展
    6.2 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6.2.2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2.3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6.3 小城镇广场价值体现
        6.3.1 城镇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6.3.2 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6.3.3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上进一步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6.3.4 展现小城镇的现代文化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8)清代无锡顾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顾润之一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顾氏家族世系、行传与着述概论
第二章 顾氏家族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传统
    第一节 顾氏家族的生存环境
        一、地域文化环境
        二、家族生活环境
    第二节 顾氏家族的文化传统
        一 直节重义、清正廉明
        二 孝亲睦友、讲礼重仪
        三 乐好山水、企慕隐居
        四 勤学重教、以文传家
第三章 清代顾氏家族的婚姻与仕宦
    第一节 顾氏家族成员的婚姻
        一、顾氏家族的婚姻状况与特征
        二、顾氏家族婚姻中的女性
    第二节 顾氏家族成员的仕宦
        一、顾氏家族的仕宦状况与特征
        二、顾氏家族仕宦发展与政治
第四章 清代顾氏家族成员交游考
    第一节 顾彩交游考
    第二节 顾奎光交游考
    第三节 顾敏恒交游考
第五章 清代顾氏家族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顾氏家族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
        一、内容:心系民瘼、传达旅途苦感
        二、艺术:抒写真性情、诗风淡远冲融
    第二节 旨深材精之顾彩诗
        一、儒士的自守与游士的钟情
        二、“重践履”的创作理论
        三、别具一格的纪游诗
    第三节 清逸恬淡之顾奎光诗
        一、兼容并蓄的诗学取向
        二、关涉宽泛的题材内容
        三、简净的语言与清逸恬淡的诗风
    第四节 “思深辞赡”之顾敏恒诗
        一、情韵各具的主题
        二、“气清词赡、藻密思沉”的风格
    第五节 清代顾氏家族成员的散文创作
第六章 清代顾氏家族的词创作
    第一节 顾氏家族成员与清代词坛
        一、顾彩与清初词坛
        二、顾奎光等人与清中期词坛
        三、顾翰与清中后期词坛
    第二节 清峭冷隽之顾光旭词
        一、吏、文兼擅的儒家雅士
        二、清峭冷隽的词风
    第三节 “自成馨逸”之顾翰词
        一、“情”与“景”的浑融
        二、不拘一格的词风
    第四节 “殊少俗韵”之顾翎词
        一、闺中才女的日常交往
        二、羽素词的内容
        三、温润清丽的风格
结语
附录一:清代无锡顾氏家族世系简图
附录二:顾彩年谱
附录三:顾奎光年谱
附录四:清代顾氏家族成员存文篇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指导性
        1.1.2 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理论
        1.4.3 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研究
    2.1 抚河流域地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人文概况
    2.2 传统村落概况
        2.2.1 我国传统村落概况
        2.2.2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概况
    2.3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价值
        2.3.1 文化传承与发展价值
        2.3.2 经济价值
        2.3.3 学术研究价值
    2.4 本章小结
3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3.1 传统村落的形成背景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区位交通状况
        3.1.3 历史人文背景
        3.1.4 社会经济背景
    3.2 传统村落的特征分析
        3.2.1 村落选址特征
        3.2.2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2.3 传统建筑形态特征
    3.3 传统村落现状问题分析
        3.3.1 产业发展问题
        3.3.2 文化传承问题
        3.3.3 人居环境问题
        3.3.4 村庄管理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4.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4.1.1 战略分析
        4.1.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传统村落的要求
        4.1.3 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的目标导向
    4.2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原则
        4.2.1 分级分类原则
        4.2.2 区域性原则
        4.2.3 活化保护原则
        4.2.4 适老性原则
        4.2.5 因地制宜原则
        4.2.6 公众参与原则
    4.3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与方法
        4.3.1 区域联合保护
        4.3.2 “自下而上”保护模式
        4.3.3 传统建筑的保护
        4.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3.5 邻里关系的保护
    4.4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更新内容与方法
        4.4.1 村域空间布局的优化
        4.4.2 公共空间的更新
        4.4.3 居住环境的更新
        4.4.4 基础设施的完善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后车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5.1 村落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发展沿革
        5.1.3 村落特征
        5.1.4 价值评估
    5.2 村落现状问题分析
        5.2.1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5.2.2 资金不足
        5.2.3 村落生活质量下降
        5.2.4 村落“老龄化”严重
    5.3 后车村的保护规划设计
        5.3.1 保护层级划定
        5.3.2 多专业人才引进保护
        5.3.3 街巷空间规划
        5.3.4 邻里空间保护设计
        5.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4 后车村的人居环境更新研究
        5.4.1 村域布局的优化
        5.4.2 村落管理模式更新
        5.4.3 居住功能的更新
        5.4.4 公共空间提升
        5.4.5 基础设施的完善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项目情况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2.1 历史沿革
        2.1.1 概况
        2.1.2 隶属沿革
        2.1.3 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
        2.2.1 交通区位
        2.2.2 地理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3 社会形态
        2.3.1 人口发展
        2.3.2 村落发展
        2.3.3 移民影响
        2.3.4 社会与宗族
        2.3.5 方言与民系
    2.4 文化形态
        2.4.1 地域典型文化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2.5 经济形态
        2.5.1 江右商帮
        2.5.2 历史支柱产业
    2.6 庐陵文化特点
        2.6.1 文化生态圈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2.7 小结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3.2.1 形成与来源
        3.2.2 姓氏与望族
        3.2.3 规模与分布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3.3.1 集聚性
        3.3.2 扩散性
    3.4 村落类型划分
        3.4.1 划分视角
        3.4.2 划分类型
    3.5 小结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4.1.1 物质空间形态
        4.1.2 社会空间结构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4.2.1 风水选址
        4.2.2 领域边界
        4.2.3 肌理形态
        4.2.4 街巷形式
        4.2.5 建筑特点
        4.2.6 环境节点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4.3.1 空间功能
        4.3.2 层次结构
        4.3.3 空间演变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4.4 小结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5.1 共性分析
        5.1.1 风水观念
        5.1.2 环境审美
        5.1.3 礼制秩序
        5.1.4 宗教庙宇
        5.1.5 安全防御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2.1 背景环境比较
        5.2.2 空间形态比较
        5.2.3 空间组织比较
        5.2.4 生成原因分析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3.1 背景环境比较
        5.3.2 空间形态比较
        5.3.3 空间组织比较
        5.3.4 生成原因分析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5.4.1 空间特质
        5.4.2 生成动因
    5.5 小结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6.4.1 社会力量构成
        6.4.2 空间秩序构建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四、人才辈出需要营造六大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长洲彭氏科举世家的家族教育研究[D]. 王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D]. 杨小红. 兰州大学, 2021(09)
  • [3]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德清三林村为例[D]. 张星晨.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文化记忆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润城镇传统村落为例[D]. 赵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研究[D]. 李路.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7]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 董华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8]清代无锡顾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顾润之一脉为中心[D]. 赵瑞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9]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D]. 刘微.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人才的产生需要营造六大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