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学分制的两个思考

高校实施学分制的两个思考

一、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两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张民生[2](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陈娟[3](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研究 ——以四川棠湖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想政治课。但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启动和推行,传统的固定班级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需求,走班制教学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的实践探索多集中在沿海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经验难以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西部地区进行推广。为了更好的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推动西部地区新高考改革,西部个别学校试点实行了走班制教学,力图探索出与西部地区相适应的走班制教学模式。本文以四川省第一所试点实行走班制教学的高中——棠湖中学为例,研究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章内容:第一章,对论文的主旨、内容、写作过程及方法等进行概述。搜集、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相关问题国内外研究情况,明确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理清研究重难点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厘清走班制教学的基本内涵,明确走班制教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寻找走班制教学的理论基础,为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呈现调研结果基础上,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这三方面取得的成效,概括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师生困惑、管理难题以及学科发展困境等问题。第四章,结合实际,深入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表现在四个方面:对走班制教学认识不足、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课程建设缓慢、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乏力以及学校配套建设不完善。第五章,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取得的成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这些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理论宣传,推动走班教学实施;加快课程建设速度,提升课程建设品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配套设施,保障走班制良好运行。论文以典型性学校为例,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前线,用大量数据、资料讨论研究走班制教学的相关问题,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新高考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

贾韬[4](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段伟超[5](2019)在《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国际化现状比较研究 ——从国际化活动参与程度和国际化知识与技能角度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也被视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国际化逐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中美13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旨在对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国际化知识与技能的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层面,总体来说,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高于中国大学,且在同一排名层次的大学中,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高于中国大学。另外,美国的人文社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显着高于中国,而医学/法学/卫生健康、自然科学/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则与中国并无显着差异。在学生个人层面,中国大学生在掌握国际化知识与技能方面与美国大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且处在同一排名层次的美国大学的本科生略强于中国大学。美国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医学/法学/卫生健康和自然科学/科学等专业本科生强于中国,中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国际化知识与技能差异并不显着。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与原因探析,本研究为提升我国学生国际化程度提出了几点意见。

滕曼曼[6](2018)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文中提出大学毕业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高校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观测点。然而,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差异显着,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困惑性,而这不利于探究大学本科毕业率所反映的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放眼全球,大学本科毕业率表现出三点特征:国别差异、院校差异和个体差异。例如,美国与法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率(学制内)不到40%,英国与日本(学制内)则达到80%,而这些国家同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国家内部,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生个体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上同样存在差异。与世界经验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状呈现整体偏高(98%的平均值超过任何一个OECD成员国)且院校间差异不大(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率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高的现状遭到多方质疑,为了追溯根本问题所在,首先需要揭示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探究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直面问题解决之道。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质上,大学本科毕业率,即学生群体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满足程度。因此,客观地说,大学本科毕业率和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并可能引发矛盾。所谓“一元”,指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率仅意味着学生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程度,评价者仅为大学;“多元”指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期望,评价者为多元利益主体。“一元”与“多元”关系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大学评定“合格”的毕业生未必为其他利益主体所认可,由此可能会出现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但高等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反之亦然。因此,不能简单线性地使用大学本科毕业率的高低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严守大学学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首要的一项;由此来看,以上两个条件是密切相关,首尾相合的。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求以复杂性和多元性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院校影响理论”,从大学的外部系统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在“大学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外部力量对高等教育提出自身价值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大学。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仍然支配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简单划一的刚性评价制度和绩效性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就业市场上对“学历本位”的推崇仍然牵制着高校的办学行为,体现为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双证”的要求;我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强有力的“浸润着”大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呈现为社会对大学生不毕业的无法接受。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学不得不追求高的本科毕业率,甚至于采取了一些明知是错和自损质量的措施,例如“清考”制度。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过程,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可预见的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未来仍将保持高走位趋势。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一元与多元”的逻辑关系下,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多元影响因素,表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大学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严格性不足”或“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未达到大学的学业要求或者人才培养目标而毕业,造成毕业率的“虚高”,违背了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一元”本质;而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则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性”的多元需求,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应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和“问题本质”,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学坚守学术标准并不畏艰难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基于质量视角,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协调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达到互融共生。

李秋澄[7](2017)在《新型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研究》文中指出1992年国家教委等部门就开始推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生。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中,工程硕士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工程硕士教育依然面临着与企业对接不佳、与工学硕士区分度不够等问题。实践教育基地的探索也处于一个相对初期的阶段,存在着机制不明确、各方(尤其是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为此,本文采用实证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工程人才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产学研模式的发展情况;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工程硕士以及教师的需求及偏好;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调研了206名在读工程硕士的需求差异;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调研了现行两家比较典型的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通过这些研究,最终获得了三项主要的研究成果。一是基于现有培养基地的调研提出了建议。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深度调研,得出了一系列现状数据,在培养时间、学位论文、技能素养、企业合作等方面为开放平台提供建议。对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生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之后工程硕士的教育者及管理者能更好地区分工学硕士、因材施教,同时也为未来的工程硕士教育改革、实践教育开放平台建设做了数据和分析的基础。二是基于现有培养基地的调研提出了优化思路。其一为深度推行企业、学校以及培养基地的联合,包括:推行企业、学校和培养基地的联合招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和企业课题的结合,设计工程硕士学生整个硕士期间服务于一个项目。其二为放宽条件,更加灵活,包括:放宽企业导师的入选条件,灵活性地选择合作企业和企业项目,在实践平台建立相关资源最佳动态灵活匹配的机制。其三为确立评价制度,包括:企业导师的评价制度和工程硕士学生的评价制度。三是设计了新型“政企师生”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的架构。明确了“政企师生”四方的需求和责任,并梳理其需求和责任满足链条,同时构建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的架构关系。

张盼[8](2017)在《学术沙龙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例》文中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有其区别于其他教育层次的诸多特点。其中,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等的培养和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更为密切的师生关系、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加宽阔的学术视野以及更加深厚的学术涵养等,是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乃至出现了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甚至高中化倾向,表现为:依然存在一些填鸭式机械化教育;研究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度下降;研究生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缺失;师生关系疏远、淡薄;学术氛围缺乏等等。因此,有必要改革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教育体现出“研究”“创新”的特质。本文研究结合深圳大学高教所多年来的学术沙龙教育实践的案例,探讨学术沙龙对文科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沙龙的历史渊源及其现代的嬗变,并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爱因斯坦的奥林匹亚科学院、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潘懋元的家庭学术沙龙三个着名的学术沙龙,展现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面貌,并提炼出学术沙龙所体现的“平等互动、民主开放、自由探究、尊重包容”等特征。接下来,从理论上、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学术沙龙的教育意蕴,指出学术沙龙是实现教育“对话”的有机载体、学术沙龙是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学术沙龙是形成浓厚学术氛围的重要手段、学术沙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术沙龙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沃土等,并指出学术沙龙的教育意蕴在研究生教育、特别是文科研究生教育中能更好地体现。进而,文章以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学术沙龙实践为例,展开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文章将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学术沙龙实践分为三种主要形式——跨学科学术沙龙;沙龙式课堂;师徒式沙龙,指出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学术沙龙实践体现出“全员性、全过程性、长期性、有效性”的特征,切切实实是一种行之有效、能拓宽视野、形成浓厚学术氛围、密切师生关系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方法。最后,文章进一步总结讨论,从六个方面阐述学术沙龙教育意蕴在文科研究生中的实现条件,分别是:沙龙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沙龙化的教学过程、沙龙化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营造浓郁学术氛围、教育组织的学术自由性等。总之,悉心培养高层次、高学养、大视野、大胸怀的文科研究生,充分提高和展现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妥善经营亲密的师生关系,辛勤播撒伟大的教育情怀及人文关怀等,有助于全方位提高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教育中充分融渗进学术沙龙的特征,特别是将学术沙龙同文科研究生教育相融合,是一种提高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赵雷[9](2017)在《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文中指出舞蹈编导专业,是舞蹈高等教育领域中最为综合、全面的专业之一。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不仅需要精通舞蹈编导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还需掌握如舞蹈表演、舞蹈教育、文学等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舞蹈编导专业最初在我国并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而存在,直到20世纪80年代,舞蹈高等教育的编导专业才在北京舞蹈学院率先建立起来。在我国开设舞蹈编导专业的一流高校中,北京舞蹈学院无疑是其中的翘楚,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及北京市特色专业,其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更是在全国具有着示范性的作用。故此,本文在对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进行研究之前,先对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带入到省内三所不同类型高校中进行对应分析,与此同时,再将编导专业融合于江苏经济、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探索舞蹈编导专业与江苏地域优势互补的最大可能,从而尝试着为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借此来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关注。本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缘起、文献综述、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以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分布情况为切入点,分析出省内众多高校对舞蹈编导专业趋之若鹜的缘由,并对其代表性高校的培养特征进行了论述,分析、整理出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概况。第三章主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布局、学生就业等方面对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这三所不同办学背景的代表性高校进行问题调查,并对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客观理性地总结分析。第四章针对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本论文在课程设置与师资建设,以及学生就业方面的思考,为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办学,以及江苏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提供部分可行性意见。

李鸿[10](2014)在《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普遍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这已成为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基于此,在分析远程教育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苏州市吴江区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学习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政导师制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例,探讨了创新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方法。

二、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两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两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1、选题缘由
        2、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1、选题范围
        2、关键词阐释
    三、研究现状
        1、专着与论文
        2、档案与资料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小结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二、“救国救民”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一、“美育”
        二、“闳约深美”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小结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二、画理:六法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三、强调写生
        四、重视文化修养
    小结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一、“政治统帅教学”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三、“左”倾的回潮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小结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一、开始于“合”
        二、中途之“分”
        三、再次相“合”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一、“分科教学”
        二、“一专多能”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一、逐步形成
        二、成熟
        三、发展
    第四节 首重创作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小结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小结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第一节 教学体系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三、教学体系思辨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第三节 “南艺风格”
        一、逐步形成
        二、深化
        三、特点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小结
结论
附录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参考文献
    一、主要参考书目
    二、主要参考论文
    三、档案资料
作者简介
致谢

(3)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研究 ——以四川棠湖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走班制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走班制教学的含义
        (二)走班制教学的基本程序
        (三)走班制教学的特点
    二、走班制教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彰显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
        (三)突出高效有趣的课堂实践
    三、相关理论基础
        (一)因材施教思想
        (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实施现状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简介
        (一)调研对象概况及其典型性分析
        (二)调研的目的
        (三)调研方案设计
        (四)调研实施情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三)促进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走班制教学造成的师生困惑
        (二)走班制教学带来的管理难题
        (三)走班制教学下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困境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走班制教学认识不足
        (一)学生对走班制教学认识不足
        (二)教师对走班制教学的理念认识不足
        (三)学生家长对走班制教学认识不足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建设缓慢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结构不合理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开发难度大
        (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实施重理论轻实践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乏力
        (一)学校教师队伍规模较小
        (二)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三)学科教师科研意识薄弱
    四、学校配套建设不完善
        (一)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
        (二)软件配套措施不完善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有效实施路径
    一、加强理论宣传和认知,推动走班教学实施
        (一)加强理论认知,走出认识误区
        (二)加大理论宣传力度,消除各方误解
        (三)加快走班制教学实践探索
    二、加快课程建设速度,提升课程建设品质
        (一)参照课程标准,调整高中思政课程结构
        (二)加大力度,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三)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倒逼课程实施过程改革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扩大教师队伍iop;p规模,实现专人专职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
        (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激情
    四、完善配套设施,保障走班制良好运行
        (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硬件配套设施
        (二)整合资源,加强软件配套建设
        (三)结合学校实际,打造思政学科特色教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的访谈提纲
致谢

(4)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5)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国际化现状比较研究 ——从国际化活动参与程度和国际化知识与技能角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国际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1.1.2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高等教育国际化
        2.1.2 学生国际化
        2.1.3 学生的国际化知识与技能
    2.2 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2.4 学生国际化的形式
        2.4.1 学生输出
        2.4.2 学生输入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与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4.1.1 中美学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的比较结果
        4.1.2 中美学生国际化活动的参与程度结果讨论
        4.1.3 小结
    4.2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国际化知识与技能
        4.2.1 中美学生国际化知识与技能比较结果
        4.2.2 中美学生国际化知识与能力的结果讨论
        4.2.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6)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理论探究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内涵
        一、本科和本科教育
        二、本科毕业
        三、本科毕业率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质量意蕴
        一、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的分析框架
        二、本科毕业率的内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三、本科毕业率的外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第三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关系探究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本质指向一元: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向多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三、一元与多元——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冲突
第三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全球图景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世界图景——以OECD成员国为例
        一、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及特征
        二、OECD的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说明
        三、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毕业率状况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典型国家——以美、法、英、日为例
        一、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二、法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三、英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四、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域下的典型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率特征分析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国别差异
        二、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院校差异
        三、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个体差异
第四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回溯与现状考察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演变
        一、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二、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状研究
        一、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二、2015年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三、2015年中国大学不同学科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第三节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历史与现状的反思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本科毕业率统计制度
        二、从发展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演变呈现历史延续性
        三、从现状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且院校之间呈弱差异性
第五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机制探析
    第一节 政府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行政管理体制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二、教育政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政府评估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就业市场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民众心理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第三节 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二、学生的课程考核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学生的就业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第四节 大学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严格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四、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性”与“灵活性”的反思
第六章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探析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象剖析与趋势研判
        一、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特征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复杂原因
        三、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发展的趋势研判
    第三节 基于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回归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
        二、妥善处理大学组织本质与现实外部社会多元需求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新型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发展下的人才、科技、创新缺口
        1.1.2 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1.1.3 产学研教育的探索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
        1.3.2 访谈与问卷调研
        1.3.3 实地走访调研
        1.3.4 架构设计及建议
        1.3.5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工程人才教育及高科技企业
        2.1.1 工程人才教育发展
        2.1.2 高科技公司成长规律
        2.1.3 大学实验室孵化科技公司
    2.2 我国产学研现状调研
        2.2.1 总体现状
        2.2.2 不同模式
    2.3 国外产学研模式调研
        2.3.1 日本的“产学合作”
        2.3.2 美国的“合作教育”和“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
        2.3.3 英国的“工读交替”
        2.3.4 德国的“双元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焦点小组访谈研究
    3.1 焦点小组的主题
    3.2 焦点小组的方法与流程
        3.2.1 实验前准备
        3.2.2 正式实验流程
    3.3 焦点小组被试的选择与分组
    3.4 焦点小组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3.5 焦点小组的数据与讨论
        3.5.1 被试的基本信息与编号
        3.5.2 工程硕士学生对课程的意见
        3.5.3 工程硕士学生对实践实习的意见
        3.5.4 工程硕士学生对学位论文的意见
        3.5.5 工程硕士学生对技能知识素养的偏好
        3.5.6 工程硕士学生对获得资源的偏好
        3.5.7 工程硕士学生对培养条件的偏好
        3.5.8 工程硕士学生的建议
    3.6 初步结论与架构
第4章 问卷研究
    4.1 问卷设计
    4.2 数据获取与筛选
        4.2.1 问卷发放及回收
        4.2.2 有效问卷识别
    4.3 数据分析
        4.3.1 人口学变量总体描述
        4.3.2 数据总体描述及结论
        4.3.3 培养基地经验因素分析
        4.3.4 来源学校因素分析
        4.3.5 所在年级因素分析
        4.3.6 学制因素分析
        4.3.7 工程领域大类因素分析
    4.4 总体结论
第5章 基地调研与深度访谈
    5.1 现行典型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调研
        5.1.1 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5.1.2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5.2 教师的深度访谈
第6章 建议思路与架构设计
    6.1 为现有培养基地提出改进建议
    6.2 新型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建设的优化思路
    6.3 新型“政企师生”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的架构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1.1 研究成果一: 基于现有培养基地的调研提出改进建议
        7.1.2 研究成果二: 基于现有培养基地的调研提出优化思路
        7.1.3 研究成果三: 新型“政企师生”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架构设计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被试广泛性
        7.2.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焦点小组访谈问题提纲
附录B 焦点小组访谈被试知情同意书
附录C 焦点小组访谈被试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D 部分学校和院系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大纲
附录E 教师深度访谈大纲
附录F 问卷调查题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学术沙龙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沙龙
        (二)学术沙龙
        (三)研究生教育
        (四)文科研究生教育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四、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沙龙渊源及其嬗变
    一、沙龙的历史渊源
        (一)沙龙的兴起
        (二)沙龙的发展
    二、沙龙的中国渊源与改造
        (一)沙龙的中国渊源
        (二)西方沙龙在中国的发展与嬗变
    三、着名学术沙龙举隅
        (一)爱因斯坦之奥林匹亚科学院
        (二)林徽因之“太太客厅”
        (三)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术沙龙的教育意蕴
    一、学术沙龙是实现教育“对话”的有机载体
        (一)学术沙龙代表一种教育教学态度
        (二)学术沙龙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
    二、学术沙龙是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一)多学科间的协同效应
        (二)师生间的协同效应
        (三)同学间的协同效应
    三、学术沙龙是形成浓厚学术氛围的重要手段
        (一)师生共同体
        (二)同学之间的同伴效应
        (三)探究精神
    四、学术沙龙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沃土
        (一)思维能力
        (二)倾听能力
        (三)表达能力
        (四)社交能力
        (五)创新能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术沙龙之于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以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例
    一、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跨学科学术沙龙”断录
    二、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沙龙式课堂”断录
    三、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师徒式沙龙”断录
    四、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实践之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术沙龙教育意蕴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实现条件
    一、沙龙化教学组织形式
    二、沙龙化教学过程
        (一)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注重讨论和实践
        (三)以问题为中心
        (四)德智并重
    三、沙龙化师生关系
    四、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
    五、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六、教育组织的学术自由性
        (一)组织机构相对独立
        (二)教师的聘任有一定自由度
        (三)学生的招生数量有一定自由度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独立自主
        (五)教学活动安排自由度大
        (六)对学生的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有自主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9)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概况
    2.1 众多高校开设舞蹈编导专业的缘由
        2.1.1 编和导高度统一的专业特点
        2.1.2 宽口径可持续性的就业优势
        2.1.3 国家政策的最优选择
    2.2 舞蹈编导专业代表性高校的培养特征
        2.2.1 江南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征
        2.2.2 南京艺术学院“单科型”人才的培养特征
        2.2.3 江苏师范大学“师范性”人才的培养特征
第三章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问题调查与现状分析
    3.1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主要问题
        3.1.1 师资队伍的建设
        3.1.2 专业特色的凝练
    3.2 江南大学舞蹈编导专业的主要问题
        3.2.1 教学内容的布局
        3.2.2 师生之间的比例
    3.3 江苏师范大学舞蹈编导专业的主要问题
        3.3.1 专业课时的分配
        3.3.2 择业就业的观念
    3.4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现状的总结分析
        3.4.1 专业课程的设置仍需完善
        3.4.2 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改进
        3.4.3 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第四章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现存问题的思考
    4.1 课程设置方面的思考
        4.1.1 强化“编导课程为主,兼顾素材课程为辅”的原则
        4.1.2 进行专业课程调整,增加选修课程比重
        4.1.3 着力研发江苏地域舞蹈文化,推进课程与江苏传统舞蹈的结合
    4.2 师资建设方面的思考
        4.2.1 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合理配置
        4.2.2 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来校授课
        4.2.3 重视新老教师的在岗指导与研修
    4.3 学生就业方面的思考
        4.3.1 提高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条件,提升本专业的社会美誉度
        4.3.2 着重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引导学生转变狭隘的就业思想
        4.3.3 借助江苏经济大省的资源优势,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实践平台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附录二: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问卷调查

(10)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程教育学生的特点
    ( 一) 来源复杂,个体差异大
    ( 二) 文化基础不同、学习动机很明确
    ( 三) 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家庭矛盾较突出、 辍学率高
    ( 四) 学习观念的转变尚需时日
二、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 一) 师生关系紧张,母校意识淡漠
    ( 二) 学生学习的坚定性不够,流失率高
    ( 三) 学生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学校文化建 设流于形式
三、目前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缺失
    ( 一) 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学生管理工作
    ( 二) 远程教育缺乏心理健康教育
    ( 三) 学生管理的时间与空间不断延长与拓 展,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 四) 对学生支持服务不到位
四、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 一) 制度保障
    ( 二) 增强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降低辍学率
    ( 三) 发挥导学教师作用,抓好面授管理,保证到课率
    ( 四) 强化形成性考核的过程,真正推动自主性学习
    ( 五) 加强教学支持服务,提供良好的学习 环境和条件
    ( 六)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
    ( 七) 发挥引领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四、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两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3]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制教学研究 ——以四川棠湖中学为例[D]. 陈娟.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国际化现状比较研究 ——从国际化活动参与程度和国际化知识与技能角度探析[D]. 段伟超.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2)
  • [6]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D]. 滕曼曼. 厦门大学, 2018(06)
  • [7]新型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研究[D]. 李秋澄. 清华大学, 2017(03)
  • [8]学术沙龙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例[D]. 张盼. 深圳大学, 2017(07)
  • [9]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D]. 赵雷. 江南大学, 2017(02)
  • [10]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J]. 李鸿. 职教通讯, 2014(10)

标签:;  ;  ;  ;  ;  

高校实施学分制的两个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