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六活动的犯罪学分析

马克六活动的犯罪学分析

一、六合彩活动的犯罪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谭服桂[1](2018)在《地下“六合彩”犯罪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地下“六合彩”是指未经中国政府批准在大陆地区发行、销售发行的香港六合彩或者利用香港六合彩彩票规则自行发行、销售以及假借六合彩之名自行坐庄收取他人投注的非法博彩。地下“六合彩”这一非法博彩活动自从在广东地区兴起后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农村泛滥成灾。地下“六合彩”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犯罪问题,但目前我国彩票管理制度以及彩票犯罪刑事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给地下“六合彩”犯罪的处理带来诸多问题。刑法规制是解决地下“六合彩”犯罪问题最后有效方式,但现行法律法规在处理地下“六合彩”犯罪时存在引发定性争议等诸多问题。地下“六合彩”泛滥的广东、浙江、福建、湖南地区的省级司法机关分别出台了相关处理意见,在本区域内明确了司法处理的具体操作依据,而各个地区处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存在以数额定性的情况,由此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诸多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彩票犯罪在域外法地区也广泛存在,德国、日本、韩国、我国香港特区等域外法地区有着较为成熟的刑法规制制度。我国梳理重构地下“六合彩”犯罪刑事法律制度已十分必要,在现行法律体系内可以吸收总结各地的经验后由最高司法机关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地下“六合彩”犯罪定性以及法律适用。远期可以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参考较为完善的法域外彩票犯罪刑事法律制度修改刑法,以建立健全我国打击地下“六合彩”犯罪的刑事法律制度。从而更有效的治理地下“六合彩”犯罪并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梁恒[2](2010)在《博彩的变异:犯罪类型与刑法规制》文中提出彩票的巨大收益性决定了它的垄断性,须严格控制方能造福于民。一旦控制不力,听任非法主体经营、非法彩票销售,则会出现博彩的变异形式。目前变异的博彩无孔不入、风头正劲,不仅严重冲击了市场经济秩序,更成为吸敛公民个人财物、破坏家庭稳定的“幸福杀手”。刑法是打击博彩犯罪、遏制其蔓延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但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变异博彩的分类、定性问题都鲜有探讨或莫衷一是,甚至司法解释也存在难以自圆其说之处,既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又制约了刑法功能的发挥。本文以现象学为载体,以实证学为手段,以规范学为目的,在系统整合传统判例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人的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突破传统范式的论证。本文非囿于单一视角,而是采用综合的、着眼于全方面的,并充分考虑变异博彩的运作模式来展开研究,具有鲜明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力图为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或立法提供论证科学、理由充足、操作性强的建议。经过深入考察与细致论证,颠覆了传统中关于博彩犯罪的部分认识,得出结论:在宏观层面上,变异的博彩包括六合彩和私彩两种形式。它们的依托载体、适用规范、生存地域各不相同,使得二者性质迥异。六合彩以大陆地区非法的香港六合彩为载体,适用禁止性法律规范,主要蔓延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私彩以大陆地区合法的公立彩票为载体,适用授权性法律规范,主要生存在中国城市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各省。这些区别决定了对它们的定性不同。私彩属于未经国家批准而擅自发行、销售的彩票,因此私彩犯罪定性为非法经营罪;六合彩形式上酷似赌博、实则属于诈骗。刑法是行为法,不以被害人认识为中心,不能因为被害人认为六合彩是赌博就将其定性为赌博,而应当在深入分析其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将其认定为诈骗罪。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主体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博彩的变迁、变异的过程以及司法解释条文间的冲突。文章勾勒了博彩发展的历史轨迹,描述了变异博彩泛滥的现象,并由最高司法机关在同一年制定的司法解释切入,分析了司法解释中关于非法彩票的“赌博罪”和“非法经营罪”的冲突。第二章介绍了变异博彩的犯罪类型。根据对社会中出现的变异博彩的考察,由私彩与六合彩的依托载体不同,前者是合法的公立彩票,后者是大陆非法的香港六合彩,在宏观上将变异的博彩分为“私彩”与“六合彩”两大类,并分别考察了二者的具体类型、游戏规则,在逻辑位阶上认定二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变异博彩的七大危害。第三章从司法解释与解释司法的角度分析了私彩的犯罪定性。首先从反面用排除法分析了“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不适用于六合彩,其次从正面用定位法分析了私彩应当适用该司法解释,定性为非法经营罪。第四章从诈骗型赌博与赌博型诈骗的角度分析了六合彩的犯罪定性。本章从诈骗型赌博与赌博型诈骗的现象和本质切入,讨论了赌博与诈骗的本质以及如何对两者进行界分;其次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论证了六合彩属于“赌博型诈骗”,应当定性为诈骗罪,并探讨了六合彩组织结构中其它人员的定性以及进行多维定性的意义。第五章从综合治理的角度谈了刑法规制的配套措施。从多部门联合作战、丰富文化生活、加强舆论导向、推进公彩改革等角度建立刑法规制的配套措施。

林蕾[3](2009)在《社会学视角下农村地下六合彩的发展变化》文中研究指明香港回归后,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一带首先兴起地下六合彩,而后在沿海的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地下六合彩赌博现象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已经危及到农村的生产、农民的生活及社会的稳定。迄今为止,打击地下六合彩的行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下六合彩也从"明目张胆"转为"暗通款曲"。在这一过程中,先是地下六合彩借助村民纯朴的关系与信任而肆意蔓延,村民们又通过一次次的理性选择,加入或退出地下六合彩的买卖。

肖展鹏[4](2008)在《地下赌球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赌球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能令无数人竞折腰?地下赌球何以在社会疯狂蔓延?地下赌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地下赌球如何才能得到有效遏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地下赌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概括了地下赌球犯罪活动的整体情况,深刻揭示了地下赌球犯罪所带来的社会危害,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地下赌球犯罪的建议。本文认为,地下赌球犯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足球赛事为博弈对象,未经国家允许,利用足球赛事的相关结果,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分配奖金的行为。地下赌球犯罪的成因不是单方面的,从经济视角看,是由于巨大利益可图、致富渠道过窄、合法供给短缺造成的;从社会视角看,存在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失灵、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生存目标与手段的断裂、社会转型期法律的欠缺等问题;从管理的视角分析,有彩票管理存在缺陷、治理主体的单一化、运动式的治理方式、赌球信息随意发布的原因;从心理的视角分析,这与人们好奇与刺激的心理、过度膨胀的趋利心理以及心理上瘾后难以自拔密不可分;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文化娱乐生活的贫乏、得天独厚的好赌文化、网络赌球文化的传播、球迷之间的赌球感染加剧了地下赌球的泛滥。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地下赌球泛滥,屡禁不止,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为此,本文提出地下赌球犯罪的治理应当包括非刑罚治理与刑罚惩治。非刑罚治理有:一、提高地下赌球成本,调节市场供需矛盾;二、协调社会运行系统,促使生存目标实现;三、改革彩票管理体制,完善彩票发行管理;四、建立预防治疗体系,矫正赌徒病态心理;五、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弘扬健康足球文化。刑罚方面的惩治主要是对地下赌球犯罪提出若干刑事立法建议。本文除结语外,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导言,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方法;第二章地下赌球犯罪概述;第三章地下赌球犯罪的成因分析,从经济、社会、管理、心理、文化五个不同的视角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地下赌球犯罪的治理。

余照华[5](2008)在《六合彩赌博犯罪侦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盛行于我国大陆的地下六合彩赌博是部分人员借用香港六合彩的名义,私自设庄,开设的非法私彩,与香港销售的合法六合彩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不同于以往我国出现的任何形式的赌博犯罪,表现出赔率高、投注方便快捷、内容通俗易懂等特点,且与封建迷信密切结合,加上庄家的蛊惑性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群众极易受骗而陷入六合彩的泥潭无法自拔。自1999年传入大陆粤东南地区后,迅速传遍广东全省,并在大量人口流动的推动下迅速由广东传向邻近省份,进而发展到全国,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如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打击遏制,将会给国家、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会妨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最终实现。打击六合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发动群众,走综合治理的道路,打一场针对六合彩的全民战争。其中,对六合彩赌博犯罪的侦查工作应当是整个打击体系的核心。只有侦查机关充分合理配置资源,巧妙运用各种侦查措施,集中力量侦办一批六合彩大案,严惩犯罪人,才能有效地遏制六合彩赌博的嚣张气焰,为群防群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同时,也应当重视相关防控措施的实施,扭转民众的思想,消除六合彩赌博存在的土壤,防止六合彩的回复,巩固侦查打击的效果,最终铲除六合彩赌博。本文作者在专业实习期间曾亲身参与六合彩赌博案件的侦查工作,讯问过相关犯罪嫌疑人,并与侦查人员就相关问题有过较为深入的探讨,掌握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六合彩的危害、特点、侦查难点有着较为直观、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掌握的侦查学专业知识,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侦查措施,以期能为侦查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三万七千字。第一部分为六合彩赌博概述。通过对六合彩赌博进行宏观上的介绍为后续的分析和论证打下基础。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六合彩赌博的概念及类型,简略介绍了地下六合彩传入大陆的经过及其与香港合法六合彩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当前六合彩赌博的四种类型;其次着重分析了六合彩赌博的危害,包括导致社会资金大量流失,破坏社会生产力,降低人们生活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败坏社会风气,破坏传统道德体系,助长封建迷信思想的传播,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诱发其它刑事案件;冲击国家合法彩票的发行,影响国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腐败的滋生提供温床等。最后分析了六合彩赌博在我国泛滥的原因,包括:中国大部分民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强烈的致富冲动与现实中致富手段匮乏的落差导致民众转而求助六合彩;社会转型时期民众价值观错位,信仰缺失,精神生活贫乏,传统美德的影响力削弱;与打击六合彩赌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威慑力不足;社会基层组织涣散,对社会的控制力削弱;侦查基础工作薄弱,侦查情报线索来源不足,案件侦查难以展开等。第二部分为六合彩赌博犯罪的特点。该部分从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时空、犯罪结果等方面分析了六合彩赌博犯罪的特点,包括:参赌人员众多,身份复杂,社会涉及面广;犯罪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严密,多以熟人关系作为组织纽带;作案手段隐蔽,现代化程度高;犯罪人反侦查意识强,作案遗留证据少,监控、取证困难;犯罪金额巨大,资金流动迅速隐蔽;多发生于农村地区,地域分散;犯罪组织跨区域作案,流动性强;犯罪回复严重,打击效果无法得到保持,反弹迅速等。通过分析,加深了对六合彩赌博犯罪的认识,为侦防对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为六合彩赌博犯罪的侦防对策。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六合彩赌博的侦查对策,主要包括:内线侦查与外线侦查相结合,广泛收集案件情报线索;加强对印刷行业等特种行业的控制,严防与六合彩相关宣传资料的传播;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加强区域侦查协作和情报共享;充分依靠技术侦查,发挥计算机网络监控的作用;重视对相关嫌疑人的讯问,收集言词证据并深挖幕后大庄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监控与六合彩有关账户的资金流动,发现侦查线索,切断六合彩赌博的资金链条;建立长效打击机制,巩固侦查打击效果,防止反弹等。同时提出了对六合彩赌博犯罪的防控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防控工作有法可依,保障打击防范工作的顺利进行;坚持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宏观调控,使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多数民众,从根本上消除六合彩存在的基础;加大宣传攻势,揭露六合彩赌博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使民众了解六合彩的危害和非法性,自觉自愿地抵制六合彩赌博;大力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发挥群众自身的力量打击六合彩;动员爱国宗教组织,利用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辅助遏制六合彩赌博等。

龙欢[6](2007)在《“黑彩”场域的逻辑 ——湖南梅县地下“六合彩”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六合彩”近年来盛行于社会中下层和广大城镇以及农村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孳生蔓延,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疾患。人们对地下“六合彩”何以如此痴迷?历史上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赌博形式呢?为什么地下“六合彩”历经数年却未见消亡?这些问题是笔者开始本项研究的缘由所在。当前关于地下“六合彩”的已有的研究因为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显得凌乱,对黑彩何以泛滥无法提供完满有力的解释。基于此,本项研究以梅县地下“六合彩”的调查为例,通过历史考察与现实比较、黑彩(地下“六合彩”的简称)场域的理论建构及其相关的理论概念工具的运用,试图克服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凌乱、分裂和对立,努力实现它们辨证的贯通、融合,达致对地下“六合彩”完满有力的解释。因此,本项关于地下“六合彩”的研究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应用和发展布迪厄场域理论方面也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对地下“六合彩”进行历史溯源和现实比较后,发现地下“六合彩”并非仅仅是当代社会转型的面相或结果,而是历史变迁和变异的产物。因此,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寻求对地下“六合彩”更为深刻、确当的认识和解释。在场域理论的视域中,我们发现:广大的庄家、码民在社会结构、历史和个人的社会轨迹中生成了黑彩惯习,这种惯习是他们对地下“六合彩”的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让他们在地下“六合彩”面前如痴如狂,难以自拔;黑彩场域的主体在这种惯习的指引下遵循一种“模糊的实践逻辑”而展开各种实践,彼此在围绕着经济资本相互争斗、竞争;黑彩主体的这些实践维系着场域的运行,并使黑彩场域获得了自主,实现了其自身动力机制的生产与再生产,这就使得地下“六合彩”能够“长盛不衰”、历经数年而未见消亡。当地下“六合彩”深深植根于其中的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社会土壤没有完全消失时,它就会以其它状态、其它形式而继续存在。

潘晓[7](2007)在《生存紧张与抉择困境 ——桂东南L村的地下“六合彩”》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地下“六合彩”赌博是当前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是经济转型期一个“非预期”的产物和后果。本文通过在桂东南L村的历时性实地考察,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变迁和“买码”行为过程进行关注与分析,以找寻地下“六合彩”在农村地区的发生机制与持续存在的根源。本研究试图超越四大经典小农理论框架,引入社会化小农的解释概念,强调当代小农已经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化小农”时期的历史事实,农户的生产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引起了其行为动机、需要满足的相应转变。小规模经营与高社会化市场化程度需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代小农生活的基本矛盾,进而导致了农户的生存紧张和进行选择的困境。农户行动选择是主客观因素制约下的模糊实践,遵循的是一种扎根于所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谋求生存和改变的“生活理性”逻辑。最后,本文试图揭示众多农户购买地下“六合彩”行为选择的逻辑顺序:社会化小农生活内容与方式根本变革——农户需求、预期改变——生存压力和紧张——寻求解决办法和途径——抉择困境——“买码”,进而指出地下“六合彩”作为政府打击对象却在某种意义上反映、表现了当代小农的生活图景变迁和内在需求,而如何顺应这种需求和变化才是解决农村地下“六合彩”问题的有效办法。

黄淑瑶[8](2006)在《泛滥背后的数字忧思——从公私彩的比较看海南“私彩”》文中认为彩票,一种具有“双刃剑”性质的投机金融证券,在给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不少问题。私彩即是其中之一,并越来越成为公彩发展的挚肘。在大量实地调研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彩民和运营主体两方面对公私彩的游戏规则、公信力、管理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公彩除了公信力略占优势之外,在其他方面(如游戏的趣味性、管理模式的灵活性、网点分布的密集性)均不如私彩。针对如何使彩票业健康发展,我们除打击私彩外,有必要从正面吸取一些私彩的经验。

王贤文[9](2006)在《“六合彩”赌博犯罪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赌博这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虽然是以娱乐消遣为旨趣的游戏演化而来,且依然保留着游戏的伪装,但实质上却已经蜕变为以赌取钱物为目的的纯功利行为,是不劳而获的寄生思想和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当人们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和憧憬,进入新世纪门槛的时候,一股与社会进步大潮格格不入的暗流,像瘟疫一样毒害着社会健康的肌体,侵蚀着人们脆弱的灵魂,这就是目前在我国部分省市出现的日益猖獗的“六合彩”赌博犯罪活动。其主要表现为“庄家”、“赌头”利用香港的“六合彩”的中奖号码和赔率等彩票规则自行设赌,以高赔率诱使那些梦想“一夜致富”的人参赌。“六合彩”赌博作为赌博犯罪的一种新型的形式,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六合彩”赌博犯罪不仅严重危害社会的正常秩序,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灵魂,造成家庭矛盾和纠纷,而且严重影响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直接诱发其他刑事犯罪,扰乱社会治安,因此,“六合彩”赌博犯罪是当前我国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查禁“六合彩”赌博,刹住“六合彩”赌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六合彩”赌博为何在社会得以盛行?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获得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我们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它,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笔者通过对当前社会日益猖獗的“六合彩”赌博活动的细致观察和实地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概括了“六合彩”赌博犯罪活动的整体运作模式,深刻揭示了“六合彩”这种聚众性赌博活动给当前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并运用法学、犯罪学和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了“六合彩”赌博犯罪活动在当前社会生存和盛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治“六合彩”赌博犯罪的对策。

马晨刚,罗云,吴迎春[10](2006)在《内地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六合彩”是香港奖券管理局委托香港赛马会经办的一种奖券游戏。而近期在内地盛起的地下“六合彩”活动却是未经政府许可的非法赌博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组织有力的查禁。

二、六合彩活动的犯罪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合彩活动的犯罪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六合彩”犯罪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地下“六合彩”的概念
    1.2 地下“六合彩”的游戏规则
    1.3 地下“六合彩”的特点
    1.4 地下“六合彩”的类型
    1.5 地下“六合彩”的社会危害性
第2章 地下“六合彩”司法判例的分析与审视
    2.1 司法判例分析梳理
    2.2 地下“六合彩”罪名争议焦点
    2.3 地下“六合彩”犯罪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合理性分析
        2.3.1 从刑法非法经营罪罪状的规范分析
        2.3.2 从地下“六合彩”的彩票属性分析
    2.4 地下“六合彩”犯罪以赌博犯罪论处合理性分析
        2.4.1 从赌博的特征分析
        2.4.2 从地下“六合彩”犯罪的特征分析
    2.5 地下“六合彩”犯罪以诈骗罪论处可能性分析
第3章 地下“六合彩”犯罪的地域性处理路径的初探
    3.1 地下“六合彩”犯罪的地域性处理实证分析
        3.1.1 地下“六合彩”犯罪地域性处理制度模式比较
        3.1.2 地下“六合彩”犯罪地域性处理判例比较
    3.2 地下“六合彩”犯罪地域性处理的异同法理分析
    3.3 地下“六合彩”犯罪地域性处理的缺陷
第4章 地下“六合彩”刑法规制的域外法借鉴
    4.1 德国彩票犯罪刑法规制
    4.2 日本彩票犯罪刑法规制
    4.3 韩国彩票犯罪刑法规制
    4.4 我国香港地区彩票犯罪刑法规制
    4.5 小结
第5章 地下“六合彩”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重构
    5.1 我国现行地下“六合彩犯罪”的刑法规制的不足
    5.2 我国现行地下“六合彩犯罪”刑法规制重构的路径
        5.2.1 制定关于地下“六合彩”等彩票犯罪司法解释
        5.2.2 借鉴域外法增设彩票罪有效打击地下“六合彩”等彩票犯罪··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2)博彩的变异:犯罪类型与刑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博彩:变迁、变异及司法解释间的冲突
    第一节 变迁:博彩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博彩:从起源到勃兴
        二、历程:从晚清到当代
    第二节 变异:“另类”博彩的泛滥
    第三节 司法解释:无法自圆其说的规定
        一、司法解释的出台
        二、司法解释的冲突
第二章 私彩与六合彩:博彩变异的犯罪类型
    第一节 传入与嬗变:六合彩的基本类型
        一、传入:香港六合彩的入侵
        二、嬗变:地下六合彩的规则
    第二节 “借身还魂”:私彩的规则考察
        一、外延:私彩的初步考察
        二、规则:私彩的进阶考察
    第三节 “同胞”还是“长幼”:六合彩与私彩的逻辑位阶
        一、载体角度的论证
        二、适用规范的考察
        三、生存地域的分析
    第四节 成灾与为祸:变异博彩的七宗罪
        一、诱惑性极强、欺骗性隐蔽
        二、破坏力极大、蔓延面极广
        三、组织结构稳定、分工配合紧密
        四、母罪特征明显、附生犯罪密集
        五、扰乱出版市场、鼓吹封建迷信
        六、冲击公彩市场、破坏经济秩序
        七、助长歪风邪气、腐蚀党员干部
第三章 司法解释与解释司法:私彩犯罪的刑法定性
    第一节 排除法:对某司法解释的考察
        一、彩票:定罪的基点
        二、未经国家批准:定罪的出发点
        三、法益评价:定罪的落脚点
    第二节 定位法:私彩犯罪的构成要件
        一、秩序:客体维度的论证
        二、行为:客观维度的考察
        三、个体:主体维度的分析
第四章 诈骗型赌博与赌博型诈骗:六合彩犯罪定性的分水岭
    第一节 诈骗型赌博与赌博型诈骗的现象与本质
        一、诈骗型赌博:以司法解释为视角
        二、赌博型诈骗:以司法活动为视角
    第二节 六合彩犯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一、输赢几何:庄家行为的客观方面
        二、利皆归我:庄家行为的主观目的
        三、价值位阶:庄家行为的法益侵害
    第三节 写单人、码民如何处理?
    第四节 类型分析、多维定性的意义
        一、宽严相济,量刑上的罪行适应
        二、化繁为简,程序上的取证便利
        三、广为昭示,宣传上的斗争武器
第五章 综合治理:刑法规制的配套措施
    第一节 多部门配合,多措施防堵
    第二节 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第三节 加强舆论导向,强化宣传教育
    第四节 推进公彩改革,让变异博彩无处遁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社会学视角下农村地下六合彩的发展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民购买地下六合彩的行为发展变化分析
    (一) “关系——信任”:地下六合彩的蔓延路径
    (二) 理性的异变:地下六合彩流行的内在诱因
    (三) 社会团体压力:地下六合彩流行的外因
三、结论与讨论
    (一) 地下六合彩:转型过程中集体越轨的产物
    (二) 治理地下六合彩问题的社会整合策略

(4)地下赌球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下赌球犯罪概述
    2.1 地下赌球犯罪的概念
        2.1.1 赌博行为
        2.1.2 足球彩票
        2.1.3 地下赌球
    2.2 地下赌球犯罪的现状
        2.2.1 赌球者的基本情况
        2.2.2 赌球者的行为动机
    2.3 地下赌球犯罪的特点
        2.3.1 广泛性
        2.3.2 诱惑性
        2.3.3 网络性
        2.3.4 隐蔽性
    2.4 地下赌球现象的危害
        2.4.1 制约经济健康发展
        2.4.2 败坏良好社会风气
        2.4.3 诱发各种刑事犯罪
        2.4.4 滋生政府部门腐败
        2.4.5 冲击足球彩票市场
        2.4.6 导致家庭悲剧发生
第3章 地下赌球犯罪成因分析
    3.1 从经济的视角分析
        3.1.1 巨大利益可图
        3.1.2 致富渠道过窄
        3.1.3 合法供给短缺
    3.2 从社会的视角分析
        3.2.1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失灵
        3.2.2 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3.2.3 生存目标与手段的断裂
        3.2.4 社会转型期法律的缺失
    3.3 从管理的视角分析
        3.3.1 彩票管理存在缺陷
        3.3.2 治理主体的单一化
        3.3.3 运动式的治理方式
        3.3.4 赌球信息随意发布
    3.4 从心理的视角分析
        3.4.1 好奇与刺激的驱动性
        3.4.2 过度膨胀的趋利心理
        3.4.3 心理上瘾后难以自拔
    3.5 从文化的视角分析
        3.5.1 文化娱乐生活的贫乏
        3.5.2 得天独厚的赌球文化
        3.5.3 网络赌球文化的传播
        3.5.4 球迷之间赌球的感染
第4章 地下赌球犯罪的治理
    4.1 地下赌球犯罪的非刑罚治理
        4.1.1 提高地下赌球成本,调节市场供需矛盾
        4.1.2 协调社会运行系统,促使生存目标实现
        4.1.3 改革彩票管理体制,完善彩票发行管理
        4.1.4 建立预防治疗体系,矫正赌徒病态心理
        4.1.5 丰富人们娱乐生活,弘扬健康足球文化
    4.2 地下赌球犯罪的刑罚惩治
        4.2.1 世界各国及地区对私彩的刑法规制
        4.2.2 我国现行刑事法律规定的不妥之处
        4.2.3 我国地下赌球犯罪的刑事立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地下赌球调查问卷
附录C:地下赌球专业术语

(5)六合彩赌博犯罪侦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六合彩赌博犯罪概述
    (一) 六合彩赌博的概念及类型
    (二) 六合彩赌博的社会危害
    (三) 六合彩赌博泛滥的原因
二、六合彩赌博犯罪的特点
    (一) 犯罪主体特点
    (二) 犯罪手段特点
    (三) 犯罪时空特点
    (四) 犯罪结果特点
三、六合彩赌博犯罪的侦防策略
    (一) 六合彩赌博犯罪的侦查对策
    (二) 六合彩赌博犯罪的防控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6)“黑彩”场域的逻辑 ——湖南梅县地下“六合彩”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梅县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二、什么是地下“六合彩”
        (一) 香港六合彩
        (二) 地下“六合彩”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研究的架构
    一、理论框架
        (一) 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
        (二) 场域理论的意涵与逻辑
        (三) 黑彩场域的理论建构
    二、研究方法
        (一) 访谈法
        (二) 观察法
        (三) 文献法
第三章 历史溯源与现实比较
    一、中国博彩历史溯源
        (一) 花会的兴盛
        (二) 其它几种博彩方式
    二、历史与现实的比较
        (一) 参与主体相似
        (二) 运作规则相似
        (三) 开奖规则相似
        (四) 发源和盛行地相似
        (五) 社会危害相似
第四章 场域的结构
    一、黑彩场域中的主要资本形式
        (一) 经济资本
        (二) 社会资本
        (三) 文化资本
    二、黑彩场域的结构形式
        (一) 庄家
        (二) 码民
        (三) 写单人
        (四) 码报商贩
        (五) 卖码者
第五章 惯习的生成
    一、什么是黑彩惯习
        (一) 为什么买码
        (二) 特码是如何开出的
        (三) 特码是如何预知的
        (四) 买码之后
    二、惯习何以生成
第六章 场域的逻辑
    一、基本的实践法则
        (一) 关系与信任的运用
        (二) 有限的妥协
        (三) 暴力的魅影
    二、自主性的获得
        (一) 社会资本力量对权力制约的消解
        (二) 庄家与权力人员利益的同源性
        (三) 运作方式的独特性
    三、动力机制及其再生产
        (一) 暴富的幻象
        (二) 位置的客观独立性
        (三) 结构与资本的不对称性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相关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生存紧张与抉择困境 ——桂东南L村的地下“六合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1. 关于农民理性和农民行为的研究
        2. 农村地下“六合彩”问题研究最新学术动态
        3. 小结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村庄概况
        2. 研究方法
一、地下“六合彩”在L 村的形成
    (一) 地下“六合彩”的传入和运作网络的建立
    (二) 地下“六合彩”运行模式的转化与再生产:一场村庄内部的游戏
二、“码民”——地下“六合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深描
    (一) “买码”:一次农户家庭总动员
    (二) 作为一个公共话题的“买码”
三、“买码”与正在变迁的农户的生产生活图景
    (一) 社会化小农——一个日益凸显和清晰的身影
    (二) 一对持续困扰农户家庭的矛盾:需求满足现代性与实现方式传统性
四、农村地下“六合彩”现象理论透析
    (一) 社会化小农的生存紧张与作为一种“可能途径”的地下“六合彩”
    (二) 功能、载体的错位:“买码”与当代小农的生活世界变迁
    (三) 学理回应: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8)泛滥背后的数字忧思——从公私彩的比较看海南“私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比较与分析
    (一) 彩民的视角
        1.公彩和私彩的游戏规则对比
        2.公私彩的公信力比较
    (二) 发行主体运营行为对比
        1.管理模式比较
        2.经营成本对比
三总结

(9)“六合彩”赌博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六合彩”赌博犯罪概述
    1.1 “六合彩”赌博犯罪的概念
    1.2 “六合彩”赌博犯罪的现状
    1.3 “六合彩”赌博犯罪的新动向
第二章“六合彩”赌博犯罪的社会危害
    2.1 酿成家庭悲剧
    2.2 破坏金融秩序
    2.3 诱发刑事犯罪
第三章“六合彩”赌博犯罪的原因
    3.1 消极文化的侵蚀
    3.2 法律规范的滞后
    3.3 彩票管理的疏漏
第四章“六合彩”赌博犯罪的防治对策
    4.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2 完善现行刑事法律
    4.3 改革彩票的管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六合彩”问卷调查)
附录 C(“六合彩”赌博“码报”资料)

四、六合彩活动的犯罪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下“六合彩”犯罪实证研究[D]. 谭服桂. 南昌大学, 2018(01)
  • [2]博彩的变异:犯罪类型与刑法规制[D]. 梁恒.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1)
  • [3]社会学视角下农村地下六合彩的发展变化[J]. 林蕾. 法制与社会, 2009(05)
  • [4]地下赌球犯罪问题研究[D]. 肖展鹏. 湘潭大学, 2008(05)
  • [5]六合彩赌博犯罪侦防对策研究[D]. 余照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08(05)
  • [6]“黑彩”场域的逻辑 ——湖南梅县地下“六合彩”的调查研究[D]. 龙欢. 厦门大学, 2007(07)
  • [7]生存紧张与抉择困境 ——桂东南L村的地下“六合彩”[D]. 潘晓. 吉林大学, 2007(04)
  • [8]泛滥背后的数字忧思——从公私彩的比较看海南“私彩”[J]. 黄淑瑶.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 [9]“六合彩”赌博犯罪问题研究[D]. 王贤文. 湘潭大学, 2006(12)
  • [10]内地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探析[J]. 马晨刚,罗云,吴迎春.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标签:;  ;  ;  ;  ;  

马克六活动的犯罪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